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为、难为与何为
1
作者 杨慷慨 《职教发展研究》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共同体思想深刻影响着教育学学科语境与话语体系。人自身的质的规定使得人类能够通过改造客观世界与各种事物建立起联系,这种类本质的追求既能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也能唤醒人性的自觉。职业教育的人格本位性、社会性、跨域治理性的特征... 共同体思想深刻影响着教育学学科语境与话语体系。人自身的质的规定使得人类能够通过改造客观世界与各种事物建立起联系,这种类本质的追求既能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也能唤醒人性的自觉。职业教育的人格本位性、社会性、跨域治理性的特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使命与价值上相匹配。通过唤醒人的类本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团结意识;通过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深化交流与合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合作关系。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审视我国职业教育,可以发现其在发展中仍存在话语理解、情感认同、多元适应秩序失位、职教本科生态位失调等方面的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继续秉持人类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自身发展促进共享,以促进共享引领发展。同时,要建立更加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国际化战略认知,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化机制建设,构建起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泽平 杨慷慨 冯树清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0-72,共3页
企业与职业教育因为协调与组合等原因,大量问题相伴而生。激励机制保证个体成员和其他部门成员相互作用,以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法。通过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现状扫描,探寻出激励机制构建需要优化企业与职业教育的界面管理,追求职业院校、... 企业与职业教育因为协调与组合等原因,大量问题相伴而生。激励机制保证个体成员和其他部门成员相互作用,以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法。通过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现状扫描,探寻出激励机制构建需要优化企业与职业教育的界面管理,追求职业院校、企业、政府、行业共生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机制 界面管理 共生态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联盟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职教育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慷慨 《职教发展研究》 2023年第4期78-87,共10页
教育协同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联盟进行梳理后发现,大多数联盟组织关系松散,运行中因缺乏完善的制度安排而动力不足,联盟发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课程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要素,课... 教育协同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联盟进行梳理后发现,大多数联盟组织关系松散,运行中因缺乏完善的制度安排而动力不足,联盟发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课程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要素,课程联盟对促进高职院校资源互补与共享意义重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职教育的协同发展应以战略联盟理论为指导,从目标愿景、成员伙伴、合作项目、管理机构、环境支撑等方面搭建课程联盟组织框架,从发展动力、沟通协调、绩效评价等方面构建科学有效的联盟运行机制。推进成渝地区高职院校课程联盟从组织框架构建到运行机制落地,需要系统内多部门协同推进,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社会文化发展紧密结合,以开放的思想和务实的行动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的各项指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课程联盟 高职院校 教育协同发展 战略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进路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慷慨 蔡宗模 +1 位作者 吴朝平 张腾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2年第2期51-56,共6页
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是发展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应秉持生态学理念,对课程结构、功能与运行状态进行平衡性构建,形成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整体化“生态系统”,实现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对接... 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是发展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应秉持生态学理念,对课程结构、功能与运行状态进行平衡性构建,形成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整体化“生态系统”,实现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对接。应用型高校的课程建设,同时也与延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态势相承,课程资源建设和课程实施及评价全方位协同,驱动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大学两条主线的平衡发展。为解决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培养目标的碎片化、体系结构不均衡以及课程实施的功利化等问题,教育生态视角下应用型高校的课程建设要略包括:盯紧“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目标;奉行课程地图理念的课程生态观;追求课程内容的动态可视化;构建大数据支撑下的动态课程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应用型高校 课程建设 课程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永川“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慷慨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61,共6页
重庆永川"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被称为中国第四种职教发展模式,经过十年的发展,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自身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是地方政府主导的校地互动的产物,其发展受益且受制于职... 重庆永川"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被称为中国第四种职教发展模式,经过十年的发展,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自身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是地方政府主导的校地互动的产物,其发展受益且受制于职教政策。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利好,为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但需要提高与重庆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匹配度和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塑造所培养人才的不可替代性,开展"立地式"研发服务,提升职教城的品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校互动 职业教育 可持续发展 重庆永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大学生新型职业伦理知识的建构及其实现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曹照洁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18,共4页
在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和个人趋向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背景下,社会、环境、企业与个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渐显复杂和激烈。目前,诸如企业与社会要求的冲突、企业经济利益与环境污染的矛盾、企业内部的管理冲突等,已经严重影响... 在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和个人趋向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背景下,社会、环境、企业与个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渐显复杂和激烈。目前,诸如企业与社会要求的冲突、企业经济利益与环境污染的矛盾、企业内部的管理冲突等,已经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解决这些日益增多的冲突需要采取系统综合治理的方法,需要构建新型职业伦理关系。新型职业伦理实际上是企业成功的催化剂、源动力;反思传统企业治理方法并积极建构新型职业伦理应该是当下一项急迫的工作。文中重点从反思传统职业伦理的缺失、构建新型职业伦理的概念与价值、定位新型职业伦理的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以及实现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加强就业大学生职业伦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新型职业伦理建设 目标与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经济背景下产教融合发展不同生命周期的动力机制构建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慷慨 《职教发展研究》 2022年第1期21-28,共8页
新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知识和创意的经济形态,是知识与经济高度融合的结果。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能力结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要求学生具有创造性运用知识和较强的自适应社会能力,而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天然的联系使其必须承... 新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知识和创意的经济形态,是知识与经济高度融合的结果。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能力结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要求学生具有创造性运用知识和较强的自适应社会能力,而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天然的联系使其必须承担起创造性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的责任。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具体承载物,产教融合发展须借助校企合作这一具体的形式来达成。产教融合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但不管是哪一种模式,完善的动力机制构建始终是其不渝的追求。产教融合发展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主体发挥的功能不同,孕育期以政策优势规范和调控为主,成熟期以利益导向机制为主,变革期则以价值实现和文化融合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动力机制 文化融合 新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战略性选择——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慷慨 龚家友 《职教发展研究》 2021年第1期19-24,共6页
新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跨界融合能力的人才,民办高职院校因其自身鲜明的办学特点理应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巨大的人力资源支撑。现实情况是民办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质量规格与数量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新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跨界融合能力的人才,民办高职院校因其自身鲜明的办学特点理应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巨大的人力资源支撑。现实情况是民办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质量规格与数量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人才供给的有效性较差。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的主体之一,民办高职院校具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从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轨,在制度建设上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引导,形成良好的体制机制,凝聚办学特色,打造品牌专业,做好产教对接,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精准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精准供给 供给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提升
9
作者 彭凤 曹成刚 祁娟 《今日教育》 2022年第4期32-35,共4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成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指南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农村教育是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成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指南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把农村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不断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最终达到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优先发展地位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劳动力素质 党的十九大报告 教师工作积极性 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