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溶胶-凝胶法结合自然纤维素模板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艳华 邓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64-67,共4页
自然纤维素物质是一种具有复杂的微观结构且价格低廉、简单易得的生物模板。简述了自然纤维素的微观结构和自然纤维素物质结合表面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材料的机理,并介绍了以自然纤维素物质为模板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单一组分纳米管与... 自然纤维素物质是一种具有复杂的微观结构且价格低廉、简单易得的生物模板。简述了自然纤维素的微观结构和自然纤维素物质结合表面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材料的机理,并介绍了以自然纤维素物质为模板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单一组分纳米管与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和其他功能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模板 纳米材料 表面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L-乳酸/环糊精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蔡艳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93-95,共3页
为制备具有功能性的聚乳酸复合材料,以聚L-乳酸(PLLA)和α-环糊精(α-CD)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技术制备PLLA/α-CD复合材料。研究结果显示α-CD促进了PLLA的结晶,提高了PLLA的结晶速率,但材料变脆;而PLLA/α-CD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后的熔... 为制备具有功能性的聚乳酸复合材料,以聚L-乳酸(PLLA)和α-环糊精(α-CD)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技术制备PLLA/α-CD复合材料。研究结果显示α-CD促进了PLLA的结晶,提高了PLLA的结晶速率,但材料变脆;而PLLA/α-CD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后的熔融行为则地受到降温速率的强烈影响,降温速率的增加使得PLLA/α-CD复合材料由单熔融峰转变为双熔融峰。热分解性能研究结果则表明添加α-CD能使PLLA的热分解温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乳酸 环糊精 结晶行为 熔融行为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2+对白光LED用荧光粉YAG∶Ce^3+的增红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赵聪 马明星 +2 位作者 韩涛 曹仕秀 朱达川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99-1103,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Y2.78-xSrxGd0.1Al5O12∶0.06Ce3+系列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粉体晶型、发光性能进行表征。采用HSP-6000光谱分析仪,测荧光粉与InGaN/GaN芯片配合所得白光的色温。结果表明,Sr2+对其波长和发光强度有...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Y2.78-xSrxGd0.1Al5O12∶0.06Ce3+系列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粉体晶型、发光性能进行表征。采用HSP-6000光谱分析仪,测荧光粉与InGaN/GaN芯片配合所得白光的色温。结果表明,Sr2+对其波长和发光强度有显著影响:波长随着x的增大先红移,然后发生微弱蓝移。当x<0.05时,发光强度几乎不变;x在0.05~0.1之间时,发光强度减弱缓慢;x>0.1时,发光强度迅速减弱。随着波长和发光强度的变化,色温先降低后升高。当x>0.2时出现杂相A,对荧光粉发光性能有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78-xSrxGd0.1Al5O12∶0.06Ce3+荧光粉 红移 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掺杂钇铝石榴石黄色荧光粉形貌和粒度的制备工艺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韩涛 曹仕秀 +3 位作者 赵聪 涂铭旌 朱达川 雷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33-739,共7页
铈掺杂钇铝石榴石(YAG∶Ce)黄色荧光粉的形貌和粒度对其发光性能及其应用均非常重要,理想的形貌应是晶粒尺寸可控的球形。本文总结了制备方法、工艺参数及后处理条件在YAG∶Ce荧光粉形貌调控中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各种形貌调控手段的优缺... 铈掺杂钇铝石榴石(YAG∶Ce)黄色荧光粉的形貌和粒度对其发光性能及其应用均非常重要,理想的形貌应是晶粒尺寸可控的球形。本文总结了制备方法、工艺参数及后处理条件在YAG∶Ce荧光粉形貌调控中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各种形貌调控手段的优缺点,归纳了粉体形貌与粒度调控的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掺杂钇铝石榴石 白光LED 形貌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钛有机硅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佳 刘玉荣 +1 位作者 陈卉丽 涂铭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0-55,69,共7页
在有机硅树脂中引入钛元素可提高其综合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含钛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共混法和化学改性法,其中物理共混法是通过添加钛白粉来制备含钛硅树脂;而化学改性法是将钛烷氧化物或纳米TiO2中的Ti原子引入Si-O-Si主... 在有机硅树脂中引入钛元素可提高其综合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含钛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共混法和化学改性法,其中物理共混法是通过添加钛白粉来制备含钛硅树脂;而化学改性法是将钛烷氧化物或纳米TiO2中的Ti原子引入Si-O-Si主链中来制备的。含钛有机硅树脂在涂料、涂层、石材保护剂和胶黏剂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然而,其在制备方法、相关机理及应用研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纳米级含钛有机硅相体系转变机理的研究,介孔材料孔径分布与有序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硅树脂 溶胶-凝胶法 纳米TIO2 钛白粉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用绿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曹仕秀 韩涛 涂铭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65-71,共7页
白光LED被誉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有着显著的节能前景和庞大的应用市场。荧光粉光转换型是未来白光LED发展的主流方向。(近)紫外激发三基色荧光粉的研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半导体白色发光二极管(WLED)用绿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白光LED被誉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有着显著的节能前景和庞大的应用市场。荧光粉光转换型是未来白光LED发展的主流方向。(近)紫外激发三基色荧光粉的研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半导体白色发光二极管(WLED)用绿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重点推介了性能较好的绿色荧光粉,并展望了LED用绿色荧光粉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绿色荧光粉 发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辛胺对正硅酸乙酯石材保护剂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佳 刘玉荣 涂铭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4-186,共3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一系列含正辛胺的正硅酸乙酯(TEOS)石材保护剂,将其应用于砂岩石上形成保护膜,并对该材料的防水性、耐化学介质性和耐热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正辛胺的加入量为0.02%(体积百分数)时防水效果和耐化学介质腐蚀...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一系列含正辛胺的正硅酸乙酯(TEOS)石材保护剂,将其应用于砂岩石上形成保护膜,并对该材料的防水性、耐化学介质性和耐热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正辛胺的加入量为0.02%(体积百分数)时防水效果和耐化学介质腐蚀性最佳;正辛胺的加入量为0.01%(体积百分数)时耐热性最佳。而且说明只需加入很少的正辛胺就可以提高石材保护剂的性能,高效低成本的石材保护剂有利于大规模的进行应用推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辛胺 TEOS石材保护剂 防水性 耐化学介质性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硅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孔结构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玉荣 涂铭旌 张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1-404,共4页
采用甲基苯基硅树脂为树脂基体,嵌段共聚物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氧乙烯(PDMS-PEO)为模板剂,合成甲基苯基硅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MPS/PDMS)复合材料,并采用透射电镜(TEM)、氢核磁(1H NMR)和氮气吸附脱附等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 采用甲基苯基硅树脂为树脂基体,嵌段共聚物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氧乙烯(PDMS-PEO)为模板剂,合成甲基苯基硅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MPS/PDMS)复合材料,并采用透射电镜(TEM)、氢核磁(1H NMR)和氮气吸附脱附等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PS/PDMS复合材料具有有序的介孔结构,其BET比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分别为285 m2/g、0.21 cm3/g和24.2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基硅树脂 PDMS-PEO嵌段共聚物 EISA方法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ZnSe纳米晶及其发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彭玲玲 王育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107,共4页
采用水热法在低温下合成了球形的立方相ZnSe纳米晶,研究了水热过程中ZnSe纳米晶的结晶动力学过程。通过在水热反应过程中添加不同量的C17H33COOH,得到了形貌规则、不同粒径的ZnSe纳米晶。水热条件下C17H33COOH能控制纳米晶形貌和分散性... 采用水热法在低温下合成了球形的立方相ZnSe纳米晶,研究了水热过程中ZnSe纳米晶的结晶动力学过程。通过在水热反应过程中添加不同量的C17H33COOH,得到了形貌规则、不同粒径的ZnSe纳米晶。水热条件下C17H33COOH能控制纳米晶形貌和分散性的机理为:C17H33COOH分子内部的羧基提升了ZnSe纳米晶的表面完整性,并保护了ZnSe结构内部的非极性烷基,使得ZnSe纳米晶很容易分散在非极性溶剂中,提高了溶液中ZnSe纳米晶的分散性。光谱测试结果表明ZnSe纳米晶的发射光谱随着粒径减小发生蓝移,归因于量子限域效应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稳定剂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照增强ZnS纳米晶发光性质的研究
10
作者 彭玲玲 韩涛 +1 位作者 曹仕秀 雷宇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36-140,共5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规则的球状ZnS纳米晶,在Zn原料过量不同的条件下,得到的ZnS纳米晶发光强度不同。利用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光学特性和形貌进行了研究,发现ZnS纳米晶在424 nm处有一个与填隙原子或空位态原子等缺...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规则的球状ZnS纳米晶,在Zn原料过量不同的条件下,得到的ZnS纳米晶发光强度不同。利用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光学特性和形貌进行了研究,发现ZnS纳米晶在424 nm处有一个与填隙原子或空位态原子等缺陷态有关的发射,归因于电子由浅施主能级向Zn空位形成的深能级受主跃迁产生。同时还观察到了在480 nm左右的伴峰出现,归因于ZnS表面S悬空键的发射。最后通过紫外辐照,使得纳米晶的表面生成了一层包覆体,降低了表面缺陷,增强了ZnS纳米晶的本征发光,发光强度随着辐照时间增加而增强,最后由于纳米晶表面不再变化而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纳米晶 缺陷态 紫外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硅源石材保护剂对木纹石防护的研究
11
作者 刘佳 刘玉荣 +1 位作者 陈卉丽 涂铭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9-211,共3页
选取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硅源,制备出系列有机硅石材保护剂。不仅对石材成分、保护剂结构等进行研究,还将其作用于云南木纹石上,进一步考察保护材料的憎水性、耐酸碱盐、耐热老化性... 选取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硅源,制备出系列有机硅石材保护剂。不仅对石材成分、保护剂结构等进行研究,还将其作用于云南木纹石上,进一步考察保护材料的憎水性、耐酸碱盐、耐热老化性能。结果表明:MTES保护剂处理木纹石的防护效果最好,并且这种保护剂具有优良的疏水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石材保护剂 云南木纹石 疏水性 耐化学腐蚀性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5(PO4)3Cl∶Eu2+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敬小龙 朱达川 +3 位作者 曹仕秀 蒲勇 韩涛 彭玲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9-412,共4页
以Eu2O3、NH4H2PO4、BaCl2·2H2O、BaCO3为原料,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出Ba5(PO4)3Cl∶Eu2+荧光粉。用XRD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试样品的物相结构和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Ba5(PO4)3Cl∶Eu2+为单相,在245~425 nm范围均有... 以Eu2O3、NH4H2PO4、BaCl2·2H2O、BaCO3为原料,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出Ba5(PO4)3Cl∶Eu2+荧光粉。用XRD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试样品的物相结构和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Ba5(PO4)3Cl∶Eu2+为单相,在245~425 nm范围均有较大吸收,具有最强峰在435 nm的窄带发射。该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受Eu2+浓度的影响较大,其发光随着Eu2+浓度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当Eu2+摩尔分数为3%时,发光强度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5(PO4)3Cl∶Eu2+ LED 发光性能 蓝色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紫外LED用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郎天春 韩涛 +1 位作者 彭玲玲 张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3-56,65,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近紫外LED用荧光粉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近紫外LED用三基色荧光粉(红、绿、蓝)、黄色荧光粉和白色荧光粉的光谱特性,并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近紫外LED 荧光粉 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P用蓝色荧光粉SrMgAl_(10)O_(17):Eu^(2+)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14
作者 敬小龙 朱达川 +2 位作者 韩涛 彭玲玲 赵聪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36-840,共5页
以Eu2O3(AR)、Sr(NO3)2(AR)、Mg(NO3)2.6H2O(AR)、Al(NO3)3.9H2O(AR)为原料,NH4HCO3为沉淀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前驱物,经一次煅烧制备出蓝色荧光粉SrMgAl10O17:Eu2+。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试样品结构与发光性能。结... 以Eu2O3(AR)、Sr(NO3)2(AR)、Mg(NO3)2.6H2O(AR)、Al(NO3)3.9H2O(AR)为原料,NH4HCO3为沉淀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前驱物,经一次煅烧制备出蓝色荧光粉SrMgAl10O17:Eu2+。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试样品结构与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在1 200℃下煅烧即可生成六方结构的SrMgAl10O17:Eu2+,比高温固相法煅烧温度低300℃;其发射光谱最强峰在470 nm,Eu2+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10%;选用H3BO3为助熔剂,可提高粉体发光强度,其最佳质量分数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法 一次煅烧 SrMgAl10O17:Eu2+荧光粉 助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对Ca_(0.68)Mg_(0.2)SiO_3:0.12Eu^(3+)红色荧光粉形貌及发光性能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郑琪 朱达川 +1 位作者 蒲勇 涂铭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5-97,共3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一次煅烧制备红色荧光粉Ca0.68Mg0.2SiO3∶0.12Eu3+的基质材料,借鉴表面扩散原理对红粉进行铕元素掺杂。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的晶体结构,发光性能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进而研究了PEG...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一次煅烧制备红色荧光粉Ca0.68Mg0.2SiO3∶0.12Eu3+的基质材料,借鉴表面扩散原理对红粉进行铕元素掺杂。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的晶体结构,发光性能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进而研究了PEG的添加量对粉体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基质粉末为CaSiO3,并含有少量的CaMg(SiO3)2,PEG的添加对样品结构有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可有效提高粉体的分散度和分布均匀性,改善粒子的形貌,荧光粉的发光强度随PEG的添加量增加出现了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这是因为PEG的量过多,影响了Eu3+及Mg2+取代Ca1、Ca2、Ca3格位,尽管晶体结构趋于完整,也不利于样品的发光。PEG的最佳添加量为样品质量的1%,此时粉体粒子直径约1.3~1.5μm,为类球状,PEG的添加大大提高了荧光粉的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 荧光效应 化学共沉淀法 红色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Y_(1-x-y),Gd_y)_2O_3∶xEu^(3+)红色荧光粉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8
16
作者 蒲勇 朱达川 +2 位作者 马明星 韩涛 赵聪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一次煅烧工艺合成了(Y1-x-y,Gdy)2O3∶xEu3+(x=0.06~0.10,y=0,0.20~0.25)系列红色荧光粉。用XRD、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试样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Eu3+、Gd3+的掺杂浓度、表面活性剂的加入... 用化学共沉淀法一次煅烧工艺合成了(Y1-x-y,Gdy)2O3∶xEu3+(x=0.06~0.10,y=0,0.20~0.25)系列红色荧光粉。用XRD、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试样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Eu3+、Gd3+的掺杂浓度、表面活性剂的加入、煅烧温度对样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为立方晶系;Gd3+的加入会使基体晶格发生畸变,晶胞参数增加,起到改善样品色纯度和发光效率的作用;最佳煅烧温度为900℃,比传统的高温固相法低500℃左右;所合成荧光粉的粒度主要分布在300~400 nm,结构比较松散;当x=0.08,y=0.23时,最大发射峰(λem=613 nm)强度最大。所合成的Y1-x-y,Gdy)2O3∶xEu3+荧光粉是一种性能较好的PDP用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1-x-y Gdy)2O3∶xEu3+ 3D-PDP 化学共沉淀法 红色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层富立方相功能梯度硬质合金的烧结工艺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巧旺 刘兵 +1 位作者 姜中涛 李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7,共5页
本文对表层富立方相功能梯度硬质合金的三套烧结工艺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烧结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及充气方式。在满足梯度层组织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烧结温度、缩短烧结时间,以防止晶粒粗化。气... 本文对表层富立方相功能梯度硬质合金的三套烧结工艺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烧结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及充气方式。在满足梯度层组织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烧结温度、缩短烧结时间,以防止晶粒粗化。气体在液相出现后充入,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消除孔隙。所制备的样品表面均生成了梯度层,其主要成分为富含Ti元素的立方相组织。根据分析结果,笔者对烧结工艺进行了重新设计。在液相温度进行气氛烧结后,控制降温曲线,在固相阶段进行保温烧结,以进一步增加梯度层厚度,同时对梯度层进行均匀化处理,消除内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硬质合金 烧结工艺 立方相 氮气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激发白光LED用深红色荧光粉Ca_(1-x-y)WO_4∶xPr^(3+),yLi^+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0
18
作者 蒲勇 朱达川 韩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6,共5页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用于白光LED的Ca1-x-yWO4∶xPr3+,yLi+红色荧光粉。用XRD、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试样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所合成的样品为四方晶系。经预先球磨的样品颗粒比较均匀,粒径较小。荧光粉的激发峰位...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用于白光LED的Ca1-x-yWO4∶xPr3+,yLi+红色荧光粉。用XRD、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试样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所合成的样品为四方晶系。经预先球磨的样品颗粒比较均匀,粒径较小。荧光粉的激发峰位于440~500 nm的宽带内,主要发射峰位于602,620,651 nm,对应于Pr3+的1D2→3H4、3P0→3H6和3P0→3F2特征跃迁发射,651 nm处的强度最大。同时还研究了Pr3+、Li+的掺杂浓度以及助熔剂的加入对样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Ca1-x-yWO4∶xPr3+,yLi+是可用于蓝光芯片激发的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x-yWO4∶xPr3+ yLi+ 白光LED 红移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xAl_5O_(12)∶Ce^(3+)荧光粉的微结构及其发光特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聪 马明星 +3 位作者 韩涛 曹仕秀 雷宇 朱达川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74-879,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YxAl5O12∶Ce3+系列荧光粉,用多晶X射线衍射、SEM及荧光光谱对YxAl5O12∶Ce3+系列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x从2.64递增到3.06,波长先缓慢红移,然后迅速蓝移;发光强度先增强,然后迅速减...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YxAl5O12∶Ce3+系列荧光粉,用多晶X射线衍射、SEM及荧光光谱对YxAl5O12∶Ce3+系列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x从2.64递增到3.06,波长先缓慢红移,然后迅速蓝移;发光强度先增强,然后迅速减弱;当x=2.88时,出现了最大发射峰值波长(λem=537 nm)和最高相对发光强度。当x<2.64时,出现Al2O3杂相;x>3.06时,粉体中出现YAM杂相。x在2.76~2.88区间时,材料结晶度高,容易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xAl5O12∶Ce3+荧光粉 共沉淀法 光谱红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