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OLE自动化技术开发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华 高克昌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1-193,共3页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出现为处理空间数据提供了一个非常理想的工具,人们在利用GIS处理本行业空间数据的时候通常有如下几种选择:完全独立开发、完全二次开发、基于组件的二次开发和集成二次开发。以MapInfo为例介绍了利用OLE自动化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出现为处理空间数据提供了一个非常理想的工具,人们在利用GIS处理本行业空间数据的时候通常有如下几种选择:完全独立开发、完全二次开发、基于组件的二次开发和集成二次开发。以MapInfo为例介绍了利用OLE自动化技术开发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过程,并通过这种方法开发出了重庆市滑坡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自动化 开发 地理信息系统 MAPINFO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都市圈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生态系统健康问题及保障措施 被引量:8
2
作者 苏维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7,共3页
三峡水库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重庆市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山水型城市。重庆市主城区——重庆都市圈就位于三峡水库库尾区段这一特殊地域,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其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一系列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的问题,如库尾都市圈生态环境... 三峡水库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重庆市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山水型城市。重庆市主城区——重庆都市圈就位于三峡水库库尾区段这一特殊地域,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其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一系列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的问题,如库尾都市圈生态环境系统容量小,生态景观破碎化现象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发,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差,降尘量大、酸雨频率高、环境污染由都市圈向外围扩散,水质恶化、水生生物多样性受损,库尾泥沙淤积将加剧、环库尾区污染带将形成等。作者对影响都市圈生态系统健康的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结合重庆都市圈可持续发展和三峡水库安全运行的需求,提出了加大都市圈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和都市圈绿地景观整治工程,优化都市圈的产业结构与布局,扶持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控制都市圈主城区规模、积极发展周边卫星城市,增加环保投入、加强重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净空”和“碧水”工程,建立都市圈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和预警系统、实施都市圈生态系统管理等八条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水库库尾区 重庆都市圈 生态系统健康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都市区地域结构问题及其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苏维词 杨华 +1 位作者 罗仕伟 罗有贤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25,共5页
重庆都市区位于三峡水库的库尾区,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市区的地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已影响到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详细地探讨了都市区地域结构的变化特点,揭示了地域结... 重庆都市区位于三峡水库的库尾区,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市区的地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已影响到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详细地探讨了都市区地域结构的变化特点,揭示了地域结构演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城市功能区混杂、人居环境拥挤、热岛效应突出等;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用地结构、产业结构和功能结构8个方面提出了都市区地域结构优化调控的途径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结构 演变特点 优化途径 重庆都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三峡库区文物保护信息系统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曾群华 郭跃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4年第6期118-122,共5页
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同时由于水库水位的抬高,库区沿岸众多的文物古迹将部分或全部被永久淹没,为了研究文物保护工作的发掘技术与改进文物管理工作的手段,文章在分析三峡库区文物保护信息系统(... 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同时由于水库水位的抬高,库区沿岸众多的文物古迹将部分或全部被永久淹没,为了研究文物保护工作的发掘技术与改进文物管理工作的手段,文章在分析三峡库区文物保护信息系统(TGRRPIS)的系统目标的基础上,探索了RS与GIS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应用的实用性,对三峡库区文物保护信息系统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 信息系统 RS GIS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山区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其调控措施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苏维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5-59,共5页
西南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通过对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易损性、容量、生物生产力与生物量、敏感性和承灾能力等5个因素的分析,阐述了西南岩溶山区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探讨了西南岩溶山区生... 西南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通过对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易损性、容量、生物生产力与生物量、敏感性和承灾能力等5个因素的分析,阐述了西南岩溶山区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探讨了西南岩溶山区生态系统建设的原则。根据西部大开发中对生态建设的要求,提出了西南岩溶山区生态建设与调控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特征 生态整治原则 调控措施 西南岩溶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都市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 被引量:6
6
作者 苏维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2-94,共3页
重庆都市区位于三峡水库的库尾区,是我国内陆最大城市,号称“山城”,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到69%,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3 655 t/(km2.a)。阐述了重庆都市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分布格局,从地层岩性、地貌结构、降水侵蚀... 重庆都市区位于三峡水库的库尾区,是我国内陆最大城市,号称“山城”,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到69%,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3 655 t/(km2.a)。阐述了重庆都市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分布格局,从地层岩性、地貌结构、降水侵蚀力、土地利用结构、城镇及交通建设等方面论述了都市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成因分析 防治措施 重庆都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游绍立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66-69,共4页
重庆市内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一些县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市平均水平相距甚远。笔者以区、市、县为基本经济单元,选取主要经济指标,通过综合值测算,划分出了由13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县组成的重庆市落后地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些地区的共同... 重庆市内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一些县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市平均水平相距甚远。笔者以区、市、县为基本经济单元,选取主要经济指标,通过综合值测算,划分出了由13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县组成的重庆市落后地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些地区的共同特征和发展条件,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后地区 经济发展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分析
8
作者 余咏梅 《重庆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77-80,共4页
本文选取1990年至2000年间的数据,对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倾向进行分析,并采用因子分析法,通过SPSS统计软件得出城乡居民消费的共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消费增长的消费热点。
关键词 重庆 城乡居民 消费倾向 消费结构 消费热点 文化教育消费 信贷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涨落带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被引量:36
9
作者 苏维词 杨华 +1 位作者 罗有贤 赵纯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196-198,共3页
三峡水库是我国特大型水利工程,水库蓄水运行后将出现一个落差达30m的涨落带,形成一类季节性的湿地生态系统。根据三峡水利工程的蓄水规划,探讨了在三峡水库运行过程中涨落带可能产生的一系列严峻生态与环境问题,如:岸边污染带的形成、... 三峡水库是我国特大型水利工程,水库蓄水运行后将出现一个落差达30m的涨落带,形成一类季节性的湿地生态系统。根据三峡水利工程的蓄水规划,探讨了在三峡水库运行过程中涨落带可能产生的一系列严峻生态与环境问题,如:岸边污染带的形成、可能诱发流行性病情和疫情的发生、涨落带的环境地质灾害加剧、涨落带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系统更为脆弱等,并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时空分布特征及趋势,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涨落带 生态环境 防治措施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生态农业模式探析——以贵州省花江大峡谷顶坛片区为例 被引量:37
10
作者 苏维词 杨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简介了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发育的花江大峡谷顶坛片区自然环境条件及其石漠化现状,分析其正实施的治理石漠化的几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花椒-养猪-沼气模式、砂仁-养猪-沼气模式、传统粮经作物(包谷、花生等)-砂仁、花椒套种模式)效应,并提... 简介了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发育的花江大峡谷顶坛片区自然环境条件及其石漠化现状,分析其正实施的治理石漠化的几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花椒-养猪-沼气模式、砂仁-养猪-沼气模式、传统粮经作物(包谷、花生等)-砂仁、花椒套种模式)效应,并提出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治理 生态农业模式 效益 喀斯特峡谷 石漠化地区 大峡谷 贵州省 自然环境条件 喀斯特石漠化 农业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地质灾害易损性面评价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汪洋 郭跃 +2 位作者 赵纯勇 陈阿林 杨华 《灾害学》 CSCD 2003年第4期17-23,共7页
以等面积法作为基本手段,结合3S(GIS、RS、GPS)技术探讨地质灾害易损性面评价的实现方法。提出了为实现易损性面评估而确立的评价对象的分类方法、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方法、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分析方法以及信息的集成方法,最后探讨了在... 以等面积法作为基本手段,结合3S(GIS、RS、GPS)技术探讨地质灾害易损性面评价的实现方法。提出了为实现易损性面评估而确立的评价对象的分类方法、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方法、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分析方法以及信息的集成方法,最后探讨了在GIS环境下的数据可视化表达方式和实现地质灾害易损性面评价的一般操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损性面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全球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模式及其效应 被引量:44
12
作者 苏维词 朱文孝 滕建珍 《生态环境》 CSCD 2004年第1期57-60,共4页
贵州碳酸岩盐出露面积达12万多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3%,是我国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省份;山多坡陡,人地矛盾尖锐,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突出,是我国石漠化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省份。石漠化地区缺水少土,属于造林困... 贵州碳酸岩盐出露面积达12万多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3%,是我国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省份;山多坡陡,人地矛盾尖锐,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突出,是我国石漠化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省份。石漠化地区缺水少土,属于造林困难地带和生态治理的重点地区。文章以喀斯特石漠化发育典型的花江大峡谷右岸的贞丰县兴北镇顶坛片区为例,在阐述顶坛片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及石漠化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目前正在实施的几种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对这几种模式的效益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了它们的优点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喀斯特峡谷 生态重建模式 效益分析 花江大峡谷顶坛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 被引量:104
13
作者 苏维词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34,41,共4页
长江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将出现一个落差达30m的消落带,探讨了水库运行过程中消落带可能产生的一系列严峻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如:岸边污染带的形成、可能诱发流行性病情和疫情的发生、消落带的环境地质灾害加剧、消落带植物多样性受损、生... 长江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将出现一个落差达30m的消落带,探讨了水库运行过程中消落带可能产生的一系列严峻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如:岸边污染带的形成、可能诱发流行性病情和疫情的发生、消落带的环境地质灾害加剧、消落带植物多样性受损、生态系统更为脆弱等,并针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时空分布特征及趋势,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生态环境 蓄水 防治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土地石漠化类型划分及其生态治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34
14
作者 苏维词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37,共6页
研究目的:探讨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的乌江下游德江县石漠化现状格局,为分类分步推进德江县喀斯特土地石漠化治理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方案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野外调研和GIS处理。研究结果:分析了德江县石漠化等级类型,并探讨了德江县土地石... 研究目的:探讨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的乌江下游德江县石漠化现状格局,为分类分步推进德江县喀斯特土地石漠化治理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方案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野外调研和GIS处理。研究结果:分析了德江县石漠化等级类型,并探讨了德江县土地石漠化现状与分区格局,提出了土地石漠化防治的4种主要模式及相应的措施。研究结论:德江县石漠化严重,全县土地石漠化面积为706.93 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4.1%,其中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石漠化面积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5%、11.4%、4.0%、1.2%,为遏止石漠化扩张,应尽快开展石漠化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类型划分 治理模式 德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江喀斯特峡石漠化治理示范区水资源赋存特点及开发条件评价 被引量:12
15
作者 苏维词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40,共4页
文章阐述了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石漠化治理示范区水资源赋存特点:降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垂直差异大、干湿季节明显;坡面径流比较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过境河流水量丰富,但水质较差;地下水资源量大,但空间分异明显。然后,从资源、经济、技... 文章阐述了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石漠化治理示范区水资源赋存特点:降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垂直差异大、干湿季节明显;坡面径流比较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过境河流水量丰富,但水质较差;地下水资源量大,但空间分异明显。然后,从资源、经济、技术等不同层面综合分析了示范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指出示范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工程性缺水严重;"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调控相对困难,有些技术还需开展攻关研究。最后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石漠化 花江喀斯特峡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初探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艳丽 《灾害学》 CSCD 2004年第2期87-91,共5页
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已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二战以后,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多和社会的现代化,环境污染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不断加重。为了人类生存的需要,必须加强对气候变暖的了解和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阻止或... 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已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二战以后,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多和社会的现代化,环境污染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不断加重。为了人类生存的需要,必须加强对气候变暖的了解和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阻止或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生态城市的景观建设模式初探——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苏维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64-267,共4页
在简述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特点、趋势的基础上,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特点,探讨了生态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的原则,以贵阳为例提出了喀斯特山区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布局)的五种主要模式:生态社区、生态产业园、生态景观园、生态防护园和生态廊... 在简述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特点、趋势的基础上,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特点,探讨了生态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的原则,以贵阳为例提出了喀斯特山区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布局)的五种主要模式:生态社区、生态产业园、生态景观园、生态防护园和生态廊道,分析了贵阳市生态景观空间的拓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生态景观建设模式 喀斯特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花江喀斯特峡石漠化治理示范区水资源赋存特点及开发利用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苏维词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1,148,共4页
阐述了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石漠化生态治理示范区水资源现状及赋存特点,从资源、经济、技术等不同层面综合评价了示范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指出了示范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水资源赋存 开发利用评价 花江喀斯特峡谷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综合评分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秀琴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3年第6期18-20,共3页
采用多指标综合价值评定法,从经济基础及现状水平、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资源状况、区位政策和投资情况、经济活力等5大方面,对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总体评价,以使西部各省市区对自己的投资环境做到心中有数。
关键词 中国 西部地区 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西部大开发 多指标综合价值评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RS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研究——以铜梁县张家沟流域为例
20
作者 杨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144-147,195,共5页
采用GIS和RS技术,对1957年至1998年期间铜梁县双山乡张家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过程进行历史形态分析,并结合相关统计资料,揭示了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找到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GIS和RS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张家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