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12~15岁中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邓力 杨正艳 +4 位作者 蔡婷 李月恒 吕晓燕 丁贤彬 周智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对重庆市12~15岁中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等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并分析,为有针对性地对中学生开展口腔健康指导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4个区县(主城区和郊区各2个)12~15岁4个年龄组中学生,通过... 目的对重庆市12~15岁中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等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并分析,为有针对性地对中学生开展口腔健康指导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4个区县(主城区和郊区各2个)12~15岁4个年龄组中学生,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其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等方面的情况。全部数据使用Epidata双录入,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计回收有效问卷3902份,有良好刷牙习惯的比例为39.7%(1548人),平均口腔健康知识正确率为58.9%,平均口腔健康正性态度为88.6%,有就医经历的中学生为54.5%(2127人),在学校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的为17.5%(681人)。刷牙习惯存在性别和地区性的差异。结论重庆市12~15岁中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卫生行为有待提高,应加强针对中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行为指导,并加强远郊和农村地区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问卷调查 口腔健康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主城区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及口腔卫生服务需要、利用情况和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静雪 杨正艳 +5 位作者 吴晓艳 蔡婷 邓力 吕晓燕 丁贤彬 周智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7-192,共6页
目的对重庆市主城区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其口腔卫生服务的需要和口腔卫生服务实际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重庆地区有针对性开展学龄前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参考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实... 目的对重庆市主城区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其口腔卫生服务的需要和口腔卫生服务实际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重庆地区有针对性开展学龄前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参考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主城9区中的3区12个街道24所幼儿园共1 300名3~4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并根据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设计调查问卷并发放给家长填写。对口腔卫生服务利用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重庆市主城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为55.4%,龋失补牙面数为6 696,龋面均为5.2,龋齿充填构成比为2.3%。有效问卷共1 173份,结果显示过去1年治疗性口腔就诊率为6.31%(74/1 173),预防性口腔就诊率为22.93%(269/1 173)。照顾者的受教育程度、受口腔问题困扰、每天何时刷牙和过去1年牙疼史为口腔就诊率的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卫生服务需要仍普遍,口腔卫生服务利用不足,口腔医疗保健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应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口腔预防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口腔卫生服务需要 口腔卫生服务利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局部药物递送系统在牙周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杜岚 陈亮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7-462,共6页
牙周炎作为口腔多发、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成年人缺牙的主要原因。目前牙周炎的临床治疗以系列非手术方式的基础治疗——刮治和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SRP)为主,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口腔局部解剖的特殊性增加... 牙周炎作为口腔多发、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成年人缺牙的主要原因。目前牙周炎的临床治疗以系列非手术方式的基础治疗——刮治和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SRP)为主,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口腔局部解剖的特殊性增加了机械治疗的难度,使得药物治疗成为了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近年来,局部药物递送系统(local drug delivery systems,LDDS)因使用便捷、不良反应小、缓释控释、靶向作用等优点逐渐成为主流。尤其在各种口腔疾病的治疗中,口腔病变部位的局部给药更有着巨大的优势,因此口腔LDDS也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对牙周炎治疗研究领域涌现的LDDS进行综述,包括纤维、条带、薄膜、凝胶、微球、纳米粒子,以及基因工程化药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药物递送系统 微球 纳米粒子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10~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秦丹 姜浩丰 +3 位作者 沈露 张彩 柴召午 王金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8-614,共7页
目的调查分析重庆市城乡10~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为儿童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并为实施有针对性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建议。方法2018年3—5月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3个区及3个县共18... 目的调查分析重庆市城乡10~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为儿童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并为实施有针对性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建议。方法2018年3—5月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3个区及3个县共18所学校5057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第一恒磨牙总患龋率为39.2%,龋失补牙数为0.84±1.20;龋齿充填率为3.4%,窝沟封闭率为6.1%。第一恒磨牙患龋率在男女之间、城乡之间、独生子女和非独生之女之间、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窝沟封闭率在城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天刷牙次数、吃甜点次数、睡前吃甜点/喝牛奶、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学历是龋病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10~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率高,窝沟封闭率及龋齿充填率较低,城乡差异较大,儿童口腔健康知识匮乏,存在不良口腔卫生行为和饮食习惯,要加强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将口腔健康宣教落实到学校,提高在校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水平,缩小城乡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恒磨牙 龋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0
5
作者 吴晓艳 王静雪 +3 位作者 蔡婷 李月恒 周智 杨正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3~5岁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学龄前儿童龋病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相关资料。方法参考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对重庆市4个区学龄前儿童进行抽样调查,同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利用Epidata 3.1和SP... 目的探讨重庆市3~5岁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学龄前儿童龋病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相关资料。方法参考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对重庆市4个区学龄前儿童进行抽样调查,同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利用Epidata 3.1和SPSS 21.0软件进行结果录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计1 350名学龄前儿童纳入调查分析,口腔检查相关数据显示乳牙龋好发牙位是上颌乳中切牙和下颌乳磨牙,乳牙患龋率为51.4%(694/1 350),龋均为2.34,各年龄组间患龋率和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二者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P<0.05)。除5岁组男、女龋均有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患龋率和龋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1.7%龋坏集中在36.1%个体口腔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长的最高学历、甜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等)摄入频率、过去1年是否有牙痛或不适、是否看过牙、牙齿和口腔健康状况自评对乳牙患龋有重要影响(P<0.05)。结论重庆地区3~5岁儿童超过半数患龋,多数龋齿集中发生在少数患儿口内。乳牙患龋与年龄、家长的最高学历、甜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等)摄入频率、过去1年是否有牙痛或不适、是否看过牙、牙齿和口腔健康状况自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龋齿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兴 杨其芬 +1 位作者 甘宁 杨德琴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4-308,共5页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患者口腔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差异。方法采集13例SACC患者与10例健康人的唾液样本,提取其口腔菌群的总DNA,经通用引物扩增16s rRNA基因,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高通量测序分析后...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患者口腔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差异。方法采集13例SACC患者与10例健康人的唾液样本,提取其口腔菌群的总DNA,经通用引物扩增16s rRNA基因,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高通量测序分析后,利用Mothur软件分析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 SACC组优势种群有16种(相对丰度>1%),依次是:链球菌属(36.68%),奈瑟菌属(8.55%),普雷沃菌属_7(7.53%),韦荣球菌属(6.37%)等。对照组优势种群有15种,依次有:链球菌属(18.41%),奈瑟菌属(18.20%),普雷沃菌属_7(8.89%),卟啉单胞菌属(6.20%),梭杆菌属(5.86%),韦荣球菌属(5.82%)等。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菌门包括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P<0.05)。有统计学差异的菌属包括链球菌属、奈瑟菌属和卟啉单胞菌属(P<0.05),而嗜二氧化碳噬细胞菌属仅在SACC患者中检出。结论 SACC患者的唾液微生物与健康人群唾液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高通量测序 唾液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傅豫 何薇 黄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4,共9页
铁死亡是一种可调控的,具有铁依赖性的,由脂质过氧化驱动的细胞死亡形式,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死亡形式,在多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铁死亡在癌症、缺血/再灌注损伤疾病、各类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口腔疾病... 铁死亡是一种可调控的,具有铁依赖性的,由脂质过氧化驱动的细胞死亡形式,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死亡形式,在多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铁死亡在癌症、缺血/再灌注损伤疾病、各类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口腔疾病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关注。铁死亡是口腔癌的新兴治疗靶点。许多炎症损伤疾病与铁死亡相关,牙周炎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与铁死亡的发生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目前铁死亡与口腔疾病的相关研究及发现进行综述,旨在为探索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口腔疾病 口腔癌 牙周炎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种植体周围炎的免疫特征基因及其对免疫细胞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星宇 唐菡 +1 位作者 陈陶 季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6-443,共8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种植体周围炎(peri-implantitis)疾病发展中明显浸润的免疫细胞及关键的免疫相关基因。方法:整合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的GSE106090、GSE33774及GSE57631...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种植体周围炎(peri-implantitis)疾病发展中明显浸润的免疫细胞及关键的免疫相关基因。方法:整合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的GSE106090、GSE33774及GSE57631数据集,通过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ingle-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评估种植体周围炎及健康牙龈组织中的免疫细胞浸润分数,并利用套索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筛选关键的免疫基因。结果:整合3个数据集并去批次效应后,使用“ClusterProfiler”包实现种植体周围炎的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的富集分析,以识别在种植体周围炎中主要上调和下调的信号通路及生物学过程。本研究进一步将差异基因与ImmPort数据库中获得的免疫相关基因取交集,通过LASSO回归筛选变量后,成功鉴定关键的疾病免疫特征性基因,包括趋化因子CC配体18(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8,CCL18)、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 beta,IL-1β)、补体C3(complement C3,C3)、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利钠肽受体-3(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 3,NPR3)、肽酶抑制因子-3(peptidase inhibitor 3,PI3)、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3(leukocyte immunoglobulin like receptor B3,LILRB3)、富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偶联受体-4(leucine rich repeat containing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4,LGR4)。随后,本研究进行与ssGSEA免疫浸润分数的相关性分析,这些基因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内明显增加的23种免疫细胞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GO和KEGG数据库的富集分析,发现IL1B、IL6、CCL18、C3、LGR4、PI3、LILRB3等基因主要参与体液免疫、适应性免疫、白细胞迁移以及皮肤表皮发育等生物过程,而NPR3主要与白细胞增殖和体液水平调节等生物过程相关。结论:通过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免疫相关差异基因进行筛选,本研究成功识别出8个关键的免疫特征性基因,参与了种植体周围炎免疫应答及炎症响应的多个环节,并对种植体周围炎疾病背景具有较高敏感性。这些免疫特征性基因的识别为深入理解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重要的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生物信息 免疫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釉基质衍生物促进人工根面牙本质龋的再矿化
9
作者 陈进 梁静鸥 张凌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90-1896,共7页
目的探讨牙釉基质衍生物(enamel matrix derivative,EMD)对人工根面牙本质龋再矿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牛牙根面牙本质样本放置在脱矿溶液中,形成人工龋损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EMD组(30 g/L EMD,实验组)、氟化钠(sodium fluoride,... 目的探讨牙釉基质衍生物(enamel matrix derivative,EMD)对人工根面牙本质龋再矿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牛牙根面牙本质样本放置在脱矿溶液中,形成人工龋损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EMD组(30 g/L EMD,实验组)、氟化钠(sodium fluoride,NaF)组(1 g/L NaF,阳性对照组)和去离子水(distilled and deionised water,DDW)组(阴性对照组),进行pH循环处理8 d,每天6次。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及偏振光显微镜(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PLM)观察各组处理前后龋损形态学的变化情况,并使用横断显微照相技术(transverse microradiography,TMR)检测处理前后矿物质丢失量、龋损深度和矿物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pH循环处理后,SEM的表面形态学图像和PLM的垂直形态学图像均显示,EMD组和NaF组人工根面牙本质龋的矿物质沉积增加,而DDW组无矿物质沉积。同时,TMR结果显示,与DDW组相比,EMD组矿物丢失较低,龋损深度较浅,矿物含量较高(P<0.05)。结论釉基质衍生物能促进根面牙本质龋的再矿化,具有成为一种有效的根面无创防龋制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基质衍生物 根面龋 根面牙本质 再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期C级牙周炎正畸患者上前牙龈乳头缺陷伴牙龈退缩1例
10
作者 赵美林 赵依琼 黄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340,共8页
完善的牙周非手术治疗和正畸治疗可以改善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健康、功能和美观,对于重度牙周炎患者,在牙周系统治疗后可能出现牙龈退缩和龈乳头缺陷等美学问题,需要个性化多学科合作治疗。本案例报道1例Ⅲ期C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非手术治... 完善的牙周非手术治疗和正畸治疗可以改善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健康、功能和美观,对于重度牙周炎患者,在牙周系统治疗后可能出现牙龈退缩和龈乳头缺陷等美学问题,需要个性化多学科合作治疗。本案例报道1例Ⅲ期C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非手术治疗、前牙区单纯翻瓣术及正畸治疗后出现上前牙唇侧牙龈退缩及龈乳头缺陷,通过术前X线测量及诊断饰面分析,评估可以降低接触点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到5 mm内,并获得较理想的牙冠美学效果。通过设计“T”型结缔组织瓣及唇侧冠向复位瓣重建龈乳头及改善唇侧牙龈退缩,通过复合树脂贴面修复降低接触点位置并进一步修复黑三角。术后2年获得邻面附着水平的明显改善,理想的唇侧根面覆盖效果,以及较好的龈乳头形态,改善了患牙的预后,并有利于美学效果的长期保持。长期的临床效果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三角 牙周炎 正畸 翻瓣术 牙龈退缩 龈乳头重建 根面覆盖 贴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种植患者牙科焦虑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2
11
作者 陈青娅 黄茜 王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研究口腔种植患者牙科焦虑症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牙科焦虑水平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改良Cora’s牙科焦虑量表(MDAS)、牙科畏惧量表(DF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临床选取的121例进行种植修复的患者... 目的研究口腔种植患者牙科焦虑症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牙科焦虑水平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改良Cora’s牙科焦虑量表(MDAS)、牙科畏惧量表(DF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临床选取的121例进行种植修复的患者在术前进行横断面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1例患者中,MDAS平均得分为(12.14±2.44)分,牙科焦虑症(MDAS≥12分)患病率为60.3%。性别、收入水平、自评口腔健康、是否初次就诊及是否进行过种植手术,其各组的牙科焦虑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S、DFS与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P<0.01);特质焦虑量表(T-AI)与MDAS、DFS、S-AI评分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口腔种植患者牙科焦虑症的患病率较高,焦虑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S-AI呈正相关。临床上,医生在种植术前应对患者的焦虑状况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焦虑 口腔种植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生物学特性鉴定及其对脂肪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丁俐丹 胡赟 +3 位作者 唐世俊 杨兰 陈杨 郑雷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1-605,共5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脂肪干细胞(AD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比格犬静脉血制备PRF膜,进行大体、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比格犬腹股沟处提取、分离培养ADSCs并进行多向分化潜能鉴定。体外将...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脂肪干细胞(AD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比格犬静脉血制备PRF膜,进行大体、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比格犬腹股沟处提取、分离培养ADSCs并进行多向分化潜能鉴定。体外将PRF作用于自体ADSCs,分为PRF组和对照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对2组细胞分别进行成骨诱导,于诱导前及诱导后第4、7日,采用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骨钙素(OCN)、骨桥素(OPN)和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诱导7 d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结果·PRF为乳白色的纤维蛋白凝胶,具有弹性和韧性;胶原纤维构成疏松多孔的三维立体网络结构,大量的白细胞、血小板网络其间。PRF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成骨诱导后,PRF组OCN、OPN、Col-Ⅰm RNA表达均显著升高,ALP活性表达增强。结论·PRF是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纤维蛋白,其富含的血小板可以缓慢释放生长因子;PRF对AD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脂肪干细胞 纤维蛋白 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米诺环素纳米脂质体治疗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邓咏梅 王辉 +2 位作者 何松霖 胡德渝 王金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3-757,共5页
目的:观察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纳米脂质体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78只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组),实验组(2%盐酸米诺环素纳米脂质体组),阴性对照组(0. 9%生理盐水组)(n=26)。测量给药... 目的:观察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纳米脂质体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78只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组),实验组(2%盐酸米诺环素纳米脂质体组),阴性对照组(0. 9%生理盐水组)(n=26)。测量给药后7、28、56 d各组实验大鼠(n=6)的牙龈指数、探诊深度,并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给药28 d后,实验组牙龈指数、探诊深度、单核细胞及破骨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组织学观察可见少量新纤维生成。给药56 d后,给药组牙龈指数、探诊深度、单核细胞及破骨细胞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 <0. 05)。实验组比阳性对照组降低更明显。组织学观察可见较多新纤维形成,已吸收的牙槽嵴顶可见新生牙槽骨。结论:盐酸米诺环素纳米脂质体和软膏均可以有效改善大鼠实验性牙周炎,且前者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米诺环素 纳米脂质体 实验性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素3A对成牙骨质细胞系OCCM-30增殖和矿化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邱雨 任嫒姝 +2 位作者 庞琴 马小娟 付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5-448,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信号素3A(Semaphorin3A,Sema3A)对成牙骨质细胞增殖、矿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重组人Sema3A(0、0.5、1mg/L)处理成牙骨质细胞OCCM-30。MTT法检测Sema3A对成牙骨质细胞增殖的影响,酶比活性法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ALP... 目的:初步探讨信号素3A(Semaphorin3A,Sema3A)对成牙骨质细胞增殖、矿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重组人Sema3A(0、0.5、1mg/L)处理成牙骨质细胞OCCM-30。MTT法检测Sema3A对成牙骨质细胞增殖的影响,酶比活性法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和Runx2基因的表达,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矿化结节的形成。结果:Sema3A对成牙骨质细胞的增殖和ALP活性无明显影响。Sema3A抑制OCN和Runx2基因的表达(P<0.05),并抑制矿化结节的形成。结论:Sema3A对成牙骨质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对细胞的矿化功能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素3A 成牙骨质细胞 增殖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牙囊干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陶瓷生物相容性和成骨作用研究
15
作者 聂利 王明 +2 位作者 曾兴琪 李洁仪 李丛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23-1527,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牙囊干细胞(rat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rDFCs)在珊瑚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陶瓷(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上的附着增殖以及成骨因子表达情况,探索二者间生物相容性。方法 10只6 d龄SD大鼠,雌雄各半,处死后剥离双... 目的观察大鼠牙囊干细胞(rat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rDFCs)在珊瑚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陶瓷(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上的附着增殖以及成骨因子表达情况,探索二者间生物相容性。方法 10只6 d龄SD大鼠,雌雄各半,处死后剥离双侧下颌骨磨牙区牙囊组织,通过组织块酶消化法获得rDFCs,rDFCs与CHA体外复合培养,扫描电镜(SEM)观察rDFCs与CHA黏附增殖情况,RTPCR法测定rDFCs、rDFCs-CHA及rDFCs成骨诱导组黏附增殖5、7、9 d成骨基因OPN、ALP、Osterix的表达。结果 SEM观察到rDFCs在CHA上能正常黏附、生长、增殖,4 d时细胞开始相互接触,成片状黏附于CHA表面,7 d时,细胞外基质已完全覆盖CHA表面。RT-PCR结果显示rDFCs与CHA共培养5、7、9 d时,CHA促进了成骨基因OPN、ALP、Osterix的表达,rDFCs-CHA组与rDFCs组相比,Osterix基因表达:7 d时前者是后者267倍;OPN基因表达:7 d时是24.7倍,ALP基因表达:5 d时rDFCs-CHA组是rDFCs组的3.1倍(P<0.01)。结论 CHA能促进rDFCs黏附、增殖、成骨分化及表达成骨因子,二者生物相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干细胞 珊瑚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陶瓷 扫描电镜 生物相容性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多孔钽种植体对骨整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苏可欣 季平 +3 位作者 王涵 李林林 苏雷震 王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1-295,共5页
目的研究多孔钽及多孔钛种植体对骨整合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建模,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两种微孔参数相同的多孔材料种植体:多孔钽及多孔钛。在24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股骨外踝处建立骨缺损模型,每只动物左右侧缺损随机分组,... 目的研究多孔钽及多孔钛种植体对骨整合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建模,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两种微孔参数相同的多孔材料种植体:多孔钽及多孔钛。在24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股骨外踝处建立骨缺损模型,每只动物左右侧缺损随机分组,分别用多孔钽(实验组)和多孔钛(对照组)种植体进行修复。种植体植入后2、4、8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和亚甲基蓝-酸性品红染色,观测种植体和骨界面的骨整合情况,采用推出实验测试种植体-骨界面结合强度。结果术后2、4、8周,两组材料界面的新生骨组织逐渐增加,出现新生骨小梁并向材料孔隙内生长;两组的成骨情况及种植体-骨组织界面结合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的多孔钽能与骨组织形成早期的生物结合,具有与多孔钛相当的骨整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钽 3D打印 骨整合 种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剖测量的比格犬下颌前磨牙区口腔种植位点的确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晨曦 付小明 +1 位作者 徐凌 胡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279-1285,共7页
目的通过分别测量比格犬拔除的下颌前磨牙牙根和拔牙创愈合后的下颌骨的相关解剖结构,为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研究提供关于种植安全区的确定和种植体尺寸的选择建议,指导种植体的安全植入。方法 10只12月龄雄性比格犬,拔除下颌前磨牙(P1~P... 目的通过分别测量比格犬拔除的下颌前磨牙牙根和拔牙创愈合后的下颌骨的相关解剖结构,为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研究提供关于种植安全区的确定和种植体尺寸的选择建议,指导种植体的安全植入。方法 10只12月龄雄性比格犬,拔除下颌前磨牙(P1~P4),游标卡尺测量前磨牙的牙根长度与颈部颊舌径;3个月后,游离下颌骨,定位并测量尖牙根尖和颏孔在下颌前磨牙区中的位置,并测量尖牙和颏孔范围外的前磨牙区种植安全区段的延期种植3个最佳植入位点的牙槽嵴顶宽度和管嵴距。结果即刻种植模型相关的解剖测量结果显示:P1~P4牙根长度依次递增,P2、P3、P4的远中根直径略大于近中根,近中根长度略长于远中根。单根牙P1牙根长度(L):(7.65±0.39)mm,颈部颊舌径(φ):(2.67±0.27)mm;双根牙P2~P4近中根长度(ML):(8.78±0.34)、(9.18±0.26)、(11.18±0.42)mm;近中根颈部颊舌径(Mφ):(2.72±0.23)、(3.10±0.18)、(4.13±0.20)mm;远中根长度(DL):(8.44±0.62)、(8.67±0.45)、(10.90±0.38)mm,远中根颈部颊舌径(Dφ):(3.02±0.20)、(3.34±0.24)、(4.53±0.26)mm。延期种植模型相关解剖测量结果显示:尖牙根尖及颏孔定位稳定,分别位于下颌骨前磨牙骨段的(28.0±2.8)%和(34.8±2.7)%;安全种植区3个种植位点的管嵴距:H1:(7.22±0.70)mm,H2:(8.19±0.73)mm,H3:(9.16±0.67)mm;牙槽嵴顶宽度:W1:(5.33±0.50)mm,W2:(5.83±0.57)mm,W3:(6.39±0.57)mm。结论第1前磨牙(P1)位点不是理想的即刻或者延期种植位点,延期种植安全区为颏孔远中点到第1磨牙的颌骨段;即刻种植或延期种植研究中建议选择长度为"短"(6~10 mm)或"超短"(≤6 mm),直径为"窄"(3.0~3.75 mm)或"超窄"(<3.0 mm)的种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格犬 口腔种植 下颌前磨牙区 解剖测量 安全种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E6和p53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龙小佳 何力 +2 位作者 王璐 邱丽华 吴小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326-2329,共4页
目的探讨HPV16E6和抑癌基因p53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口腔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49例口腔癌、88例口腔癌癌前病变和49例癌周正常组织标本中HPV16E6和p53的表达,统计口腔癌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 目的探讨HPV16E6和抑癌基因p53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口腔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49例口腔癌、88例口腔癌癌前病变和49例癌周正常组织标本中HPV16E6和p53的表达,统计口腔癌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中HPV16E6和p5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口腔癌组织、口腔癌癌前病变组织和口腔癌癌周正常组织中HPV16E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9%(119/149)、38.6%(34/88)和2.0%(1/49),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2%(36/149)、55.7%(49/88)和91.8%(45/49)。随着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增加,HPV16E6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而p53阳性表达率却明显减少(P<0.05)。结论 HPV16E6蛋白的表达升高和p53蛋白的表达降低可能会导致口腔癌的发生和发展。检测患者口腔癌组织中HPV16E6和p53的表达可用于评定口腔癌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HPV16E6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患儿家长对牙科全身麻醉技术治疗儿童牙病的接受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姜浩丰 沈露 +2 位作者 秦丹 柴召午 王金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5-541,共7页
目的:初步了解重庆地区患儿家长对采用牙科全身麻醉技术(DGA)治疗儿童牙病的接受度,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医生向有需要的患儿家长建议DGA治疗时的医患沟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544名符合DGA治疗适应证患儿的家长,向... 目的:初步了解重庆地区患儿家长对采用牙科全身麻醉技术(DGA)治疗儿童牙病的接受度,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医生向有需要的患儿家长建议DGA治疗时的医患沟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544名符合DGA治疗适应证患儿的家长,向其发放调查问卷,并当场回收.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接受度进行测量.采用SPSS20. 0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对患儿家长的接受度进行统计描述,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和多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接受度VAS平均值为(43. 80±29. 49) mm,仅17. 8%的家长接受度较高(VAS值在76~100 mm).经分析,"家长是否有全麻经历""家长是否听说过DGA治疗""家长认为DGA治疗是否会损害孩子智力发育""家长认为DGA治疗是否会损害孩子记忆力"和"家长认为DGA治疗采用何种麻醉方式"是影响接受度的主要因素(P <0. 05).结论:重庆地区患儿家长对使用DGA治疗儿童牙病的接受度不高,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当向有需要的患儿家长建议采用该治疗时,临床医生应该积极普及相关知识,改善家长认知,使他们做出更有利于自身和患儿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口腔医学 牙科全身麻醉技术 接受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pEGFP-N1-IGF-Ⅰ基因表达质粒促进SD大鼠牙囊细胞增殖及早期成骨分化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亚明 田常生 +2 位作者 胡波 曹礼 宋锦璘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7,共6页
目的: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融合表达,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IGF-Ⅰ。体外实验分析脂质体介导pEGFP-N1-IGF-Ⅰ转染SD大鼠牙囊... 目的: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融合表达,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IGF-Ⅰ。体外实验分析脂质体介导pEGFP-N1-IGF-Ⅰ转染SD大鼠牙囊细胞(rat dental follicle cells,rDFCs)对其增殖及早期成骨分化效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rDFCs并分为空白组、pEGFPN1-IGF-Ⅰ组、pEGFP-N1+脂质体组和pEGFP-N1-IGF-Ⅰ+脂质体组。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法检测ALP活性,PCR检测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 1,Col1)表达情况。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pEGFP-N1-IGF-Ⅰ成功转染入rDFCs。转染后48 h,脂质体处理组(pEGFP-N1+脂质体组和pEGFP-N1-IGF-Ⅰ+脂质体组)转染效率较非脂质体处理组(空白组和pEGFP-N1-IGF-Ⅰ组)高。MTT结果表明,pEGFP-N1-IGF-Ⅰ能增强rDFCs细胞活性,而脂质体毒性对细胞活性具有抑制作用。AL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pEGFP-N1-IGF-Ⅰ能增强rDFCs的ALP活性。PCR结果证明pEGFP-N1-IGF-Ⅰ能增加Col1α1及Col1α2的相对表达量。结论:pEGFP-N1-IGF-I能促进rDFCs增殖和早期成骨分化效应,为IGF-Ⅰ基因在牙周组织修复再生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牙囊细胞 增殖 早期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