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重庆市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disease,MHD)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并初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MHD患者71例为研究...目的了解重庆市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disease,MHD)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并初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MHD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肾脏病生活质量简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 version1.3,KDQOL-SF 1.3)、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重庆市MHD患者KDQOL-SF 1.3量表中生活质量相关分量表(the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总分[(53.17±19.74)分]和肾脏病相关评估分量表(kidney disease targets areas,KDTA)总分[(57.57±10.52)分]都较低,尤其在体力所致角色受损[(34.86±38.14)分]、一般健康看法[(38.05±18.21)分]、肾脏病给生活带来的负担[(29.49±21.24)分]和工作状况[(21.83±24.98)分]等维度得分都相对较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体得分较低,为(105.12±16.81)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其生活质量(r=0.389,P=0.001)、肾脏病相关状况(r=0.364,P=0.002)均呈正相关。结论重庆市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均不高,医护人员应注意改善其自我护理能力,帮助其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药物预防性治疗热性惊厥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别以febrileseizure OR febrile convulsion、recurrence、prevention OR prophylaxis、medicine OR medication的不同组合为检索式,计算机检索1997年12月-2014年11月美国...目的评价药物预防性治疗热性惊厥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别以febrileseizure OR febrile convulsion、recurrence、prevention OR prophylaxis、medicine OR medication的不同组合为检索式,计算机检索1997年12月-2014年11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荷兰医学文摘、EBSCO-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中关于药物预防性治疗热性惊厥复发的Meta分析文献,提取研究对象、研究设计类型、临床试验数目、病例数、检索策略和数据库、研究方法学、随访时间、异质性分析和亚组分析,以及结局评价等资料。采用Meta分析报告质量评价工具(QUOROM)和Oxman-Guyatt系统评价质量评价量表(OQAQ)进行质量评价,Jadad决策工具评价纳入与排除标准、检索策略、有效性评价、数据提取和总和、数据分析等资料。结果最终纳入4篇英文Meta分析文献。其中,Offringa和Newton(2012年)的Meta分析可信度相对较高,提示间断口服或直肠予地西泮、间断口服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维生素B6、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对降低热性惊厥复发率无重要临床意义;仅1项临床试验显示间断口服氧异安定治疗后6个月时复发率明显降低(RR=0.360,95%CI:0.200~0.640;P=0.000)。4项Meta分析中3项未提及发表偏倚的识别和处理,仅1项采用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评价,但未行定量分析以评价其对Meta分析结论科学性的影响,亦未描述对发表偏倚的进一步处理。结论鉴于热性惊厥患儿复发后预后较好,而药物预防性治疗存在效果不确切、药物不良反应明显等缺陷,故不常规推荐抗癫药、解热镇痛药、维生素B6等作为预防性治疗热性惊厥复发的常规用药。展开更多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头痛,我国偏头痛年患病率为9.3%。偏头痛极易容易慢性化,"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GBD)研究,偏头痛是全球第六大致残疾病[1]。但因目前对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头痛,我国偏头痛年患病率为9.3%。偏头痛极易容易慢性化,"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GBD)研究,偏头痛是全球第六大致残疾病[1]。但因目前对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导致病人的治疗效果欠佳,接近一半的病人对疗效并不满意[2]。故了解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对偏头痛的治疗及预防具有指导性意义。近一个世纪以来,不少研究发现偏头痛和过敏症常同时伴随存在,提出两者为共病的假设。过敏症也是一组临床常见的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胃肠炎、荨麻疹、哮喘和过敏性休克等疾病[3]。本文在国内首次对偏头痛及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旨在为进一步了解偏头痛发病机制及指导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了解重庆市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disease,MHD)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并初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MHD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肾脏病生活质量简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 version1.3,KDQOL-SF 1.3)、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重庆市MHD患者KDQOL-SF 1.3量表中生活质量相关分量表(the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总分[(53.17±19.74)分]和肾脏病相关评估分量表(kidney disease targets areas,KDTA)总分[(57.57±10.52)分]都较低,尤其在体力所致角色受损[(34.86±38.14)分]、一般健康看法[(38.05±18.21)分]、肾脏病给生活带来的负担[(29.49±21.24)分]和工作状况[(21.83±24.98)分]等维度得分都相对较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体得分较低,为(105.12±16.81)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其生活质量(r=0.389,P=0.001)、肾脏病相关状况(r=0.364,P=0.002)均呈正相关。结论重庆市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均不高,医护人员应注意改善其自我护理能力,帮助其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
文摘目的评价药物预防性治疗热性惊厥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别以febrileseizure OR febrile convulsion、recurrence、prevention OR prophylaxis、medicine OR medication的不同组合为检索式,计算机检索1997年12月-2014年11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荷兰医学文摘、EBSCO-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中关于药物预防性治疗热性惊厥复发的Meta分析文献,提取研究对象、研究设计类型、临床试验数目、病例数、检索策略和数据库、研究方法学、随访时间、异质性分析和亚组分析,以及结局评价等资料。采用Meta分析报告质量评价工具(QUOROM)和Oxman-Guyatt系统评价质量评价量表(OQAQ)进行质量评价,Jadad决策工具评价纳入与排除标准、检索策略、有效性评价、数据提取和总和、数据分析等资料。结果最终纳入4篇英文Meta分析文献。其中,Offringa和Newton(2012年)的Meta分析可信度相对较高,提示间断口服或直肠予地西泮、间断口服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维生素B6、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对降低热性惊厥复发率无重要临床意义;仅1项临床试验显示间断口服氧异安定治疗后6个月时复发率明显降低(RR=0.360,95%CI:0.200~0.640;P=0.000)。4项Meta分析中3项未提及发表偏倚的识别和处理,仅1项采用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评价,但未行定量分析以评价其对Meta分析结论科学性的影响,亦未描述对发表偏倚的进一步处理。结论鉴于热性惊厥患儿复发后预后较好,而药物预防性治疗存在效果不确切、药物不良反应明显等缺陷,故不常规推荐抗癫药、解热镇痛药、维生素B6等作为预防性治疗热性惊厥复发的常规用药。
文摘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头痛,我国偏头痛年患病率为9.3%。偏头痛极易容易慢性化,"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GBD)研究,偏头痛是全球第六大致残疾病[1]。但因目前对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导致病人的治疗效果欠佳,接近一半的病人对疗效并不满意[2]。故了解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对偏头痛的治疗及预防具有指导性意义。近一个世纪以来,不少研究发现偏头痛和过敏症常同时伴随存在,提出两者为共病的假设。过敏症也是一组临床常见的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胃肠炎、荨麻疹、哮喘和过敏性休克等疾病[3]。本文在国内首次对偏头痛及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旨在为进一步了解偏头痛发病机制及指导治疗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