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甘薯病毒病种类及为害 被引量:2
1
作者 罗勇 傅玉凡 +1 位作者 曾令玲 魏文均 《植物医生》 2015年第6期4-6,共3页
调查和研究我国甘薯病毒病害种类、发生为害情况以及出现的新趋势,总结重庆市甘薯病毒病害的相关研究进展,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促进重庆甘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甘薯 病毒病 种类 为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块根碳水化合物合成与积累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吕长文 王季春 +3 位作者 唐道彬 王三根 赵勇 李艳花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27,共5页
以不同干物质类型的甘薯品种绵粉1号、南薯88和商丘52-7为材料,研究了甘薯块根形成与膨大期间碳水化合物积累与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作为品种的固有特征,干物质含量或淀粉含量的差异主要决定于品种的遗... 以不同干物质类型的甘薯品种绵粉1号、南薯88和商丘52-7为材料,研究了甘薯块根形成与膨大期间碳水化合物积累与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作为品种的固有特征,干物质含量或淀粉含量的差异主要决定于品种的遗传特性。对于中高干率品种而言,淀粉在生育中后期积累较快。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与品种间淀粉积累量一致,中等干物质品种(南薯88)中后期的蔗糖合成酶(SS)活性较高,淀粉积累量也最多,SPS和SS对淀粉合成与积累具有促进作用,ADPG焦磷酸化酶有随气温降低而活性下降的趋势。此外不同品种均表现出甘薯块根干物质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淀粉产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碳水化合物 合成与积累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淀粉质量分数甘薯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吕长文 唐道彬 +2 位作者 赵勇 张凯 王季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31,共8页
试验以甘薯品种渝薯2号(高淀粉)、南薯88(中淀粉)和商丘52-7(低淀粉)为材料,于块根膨大盛期研究不同淀粉质量分数甘薯品种光强—光合响应、光合日变化及产量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高淀粉品种渝薯2号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 试验以甘薯品种渝薯2号(高淀粉)、南薯88(中淀粉)和商丘52-7(低淀粉)为材料,于块根膨大盛期研究不同淀粉质量分数甘薯品种光强—光合响应、光合日变化及产量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高淀粉品种渝薯2号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胞间CO2浓度均较高.而在甘薯膨大盛期,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值与鲜薯产量、生物产量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与薯干产量呈非显著性负相关关系,但与淀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此外,甘薯叶片也存在一定的光合"午休"现象,但以高水分利用率品种表现更为明显,同时品种淀粉质量分数越高,水分利用率越低.甘薯品种的光合特性与其产量性状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特别是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等与品种淀粉质量分数或产量的相关性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质量分数 甘薯 光合特性 产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渝苏8号’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傅玉凡 谢一芝 +3 位作者 杨春贤 曾令江 廖志华 张启堂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53,共5页
介绍了高产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渝苏8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为其推广种植提供参考.在2006-2007年国家甘薯品种长江流域薯区区域试验中,‘渝苏8号’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分别达36.22t/hm^2,10.48... 介绍了高产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渝苏8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为其推广种植提供参考.在2006-2007年国家甘薯品种长江流域薯区区域试验中,‘渝苏8号’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分别达36.22t/hm^2,10.48t/hm^2和6.86t/hm^2,比对照品种‘南薯88’分别增产10.81%,14.81%和16.88%.该品种萌芽性中上,大中薯率为85.60%,薯块烘干率为29.19%,淀粉含量为19.05%,中抗黑斑病,适宜长江流域薯区推广种植,但应注意预防茎线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淀粉产量 品种 '渝苏8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肉色甘薯交互嫁接后块根干物质积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明 傅玉凡 +3 位作者 王大一 蒲志刚 吴洁 谭文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18-1423,共6页
本文通过对"徐薯18","渝苏162","渝薯99","渝紫263"、"渝苏紫43"等3种不同肉色类型的5个不同品种的交互嫁接,设置25个嫁接组合和双重对照,分析嫁接后不同肉色甘薯在生长过程中的块... 本文通过对"徐薯18","渝苏162","渝薯99","渝紫263"、"渝苏紫43"等3种不同肉色类型的5个不同品种的交互嫁接,设置25个嫁接组合和双重对照,分析嫁接后不同肉色甘薯在生长过程中的块根干物率和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嫁接后,块根干物率和产量的变化受到砧木、接穗、生长期及其交互作用的共同影响;光合产物在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分配与块根干物质产量的积累成极显著相关;②与未嫁接的植株比较,嫁接对大多数嫁接组合的光合产物向下运输有阻碍作用,对少数特定组合在特定的生长时期有显著促进作用;③与相同品种嫁接的植株比较,同一肉色类型的甘薯砧木对其它2种肉色类型接穗对响应能力不一致,同一肉色类型甘薯接穗对其它2种肉色类型砧木对影响能力也是不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肉色 交互嫁接 块根 干物质 源库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产量、品质及农艺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卢会翔 唐道彬 +7 位作者 吴正丹 罗凯 韩叙 敬夫 罗玉龙 张晓勇 张凯 王季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58-1168,共11页
选育具有优质淀粉或花青素性状的甘薯新品种是甘薯育种的重要目标。本研究利用5个白肉(薯肉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甘薯品种(系)和5个紫肉(薯肉颜色为紫色)甘薯品种(系)的自然变异,于2012年和2013年对重庆市6个地点2年间甘薯淀粉和花青素... 选育具有优质淀粉或花青素性状的甘薯新品种是甘薯育种的重要目标。本研究利用5个白肉(薯肉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甘薯品种(系)和5个紫肉(薯肉颜色为紫色)甘薯品种(系)的自然变异,于2012年和2013年对重庆市6个地点2年间甘薯淀粉和花青素等性状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变异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以期对甘薯产量、品质和农艺性状的自然变异规律和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基因型效应和环境效应下甘薯产量性状(鲜薯产量、淀粉产量、薯干产量)和品质性状(干率、淀粉含量、花青素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供试的所有甘薯品种(系)淀粉含量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年份效应,白肉甘薯产量性状的环境效应>基因型效应>年份效应,紫肉甘薯产量性状的环境效应、年份效应大于基因型效应。重庆中海拔地区(万州区或酉阳县)甘薯产量相对较高,低海拔地区(合川区、北碚区)甘薯薯块熟食性较好,并且薯块熟食适口性评分低海拔地区>中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黔江区或巫溪县)。甘薯农艺性状(茎粗、最长蔓长、基部分枝数)和产量性状平均变异系数较大(CV=0.30,0.28),品质性状(干率、淀粉含量、薯块熟食适口性评分)平均变异系数较小(CV=0.11),但花青素含量平均变异系数较大(CV=0.28)。相关性分析显示,甘薯鲜薯产量、淀粉产量、薯干产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700);淀粉产量、薯干产量均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363)。白肉甘薯茎粗与最长蔓长呈极显著正相关(r=0.439),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433),与淀粉产量呈显著负相关(r=?0.318)。紫肉甘薯商品薯率与基部分枝数、淀粉产量、薯干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345,0.368,0.357),基部分枝数与最长蔓长呈显著负相关(r=?0.397)。白肉甘薯和紫肉甘薯在产量、品质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因子上存在不同,在品种选育时应针对不同甘薯类型和育种目标采取不同选育方案。本研究可为筛选有利于甘薯品质性状形成的环境因子、促进育种手段和栽培技术的改进、加快甘薯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肉甘薯 紫肉甘薯 产量 品质 农艺性状 基因型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淀粉甘薯0409-17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林森 唐道彬 +2 位作者 吕长文 王季春 刘群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6,共5页
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和磷、钾肥施用量对高淀粉甘薯品系"0409-17"产量和淀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47 325~53 820株/hm2、施过磷酸钙(含P2O512%)115.5~367.5 kg/hm2、施氯化钾(含K2O 60%)27... 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和磷、钾肥施用量对高淀粉甘薯品系"0409-17"产量和淀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47 325~53 820株/hm2、施过磷酸钙(含P2O512%)115.5~367.5 kg/hm2、施氯化钾(含K2O 60%)27~226.5 kg/hm2的栽培模式下,能充分发挥该品系高产和高淀粉的潜力,甘薯鲜薯产量超过22 536.15 kg/hm2、淀粉产量超过5 679.3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栽培模式 鲜薯产量 淀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粉渣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再利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曹健生 陈其恒 +4 位作者 和云萍 周中华 解道斌 曾志明 张启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6期9174-9175,9179,共3页
[目的]探索甘薯粉渣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其再利用途径。[方法]在4个加工地点以甘薯品种"商薯19"的鲜薯块提取淀粉后的粉渣为材料,测定了主要营养成分和含水量。[结果]试验得出,甘薯粉渣中(以湿重计)平均含水分83.75%,淀粉101.15 ... [目的]探索甘薯粉渣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其再利用途径。[方法]在4个加工地点以甘薯品种"商薯19"的鲜薯块提取淀粉后的粉渣为材料,测定了主要营养成分和含水量。[结果]试验得出,甘薯粉渣中(以湿重计)平均含水分83.75%,淀粉101.15 g/kg,脂肪0.255%,蛋白质0.497 3%,锌11.18 mg/kg,铁1 219.00 mg/kg,硒0.032 3 mg/kg,钙6 460.00 mg/kg,均未检测出维生素A、维生素C和氯原酸。根据粉渣内残留淀粉量较多、且富含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营养物质的特点,提出了以此生产食用酒精和膳食纤维保健食品的再利用方案。[结论]研究可为甘薯粉渣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粉渣 营养成分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渝薯1号”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佳佳 杨春贤 +6 位作者 曾令江 程鹏 李静 田欢 杨婷婷 王雪宁 傅玉凡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0-35,共6页
介绍高淀粉甘薯新品种“渝薯1号”选育过程和在推广示范中的表现,以期为推广与种植提供参考.在2012-2013年重庆市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渝薯1号”淀粉产量为7.23t/hm^2,比对照品种“徐薯22”增产32.90%,淀粉百分比为26.24%.在2014-201... 介绍高淀粉甘薯新品种“渝薯1号”选育过程和在推广示范中的表现,以期为推广与种植提供参考.在2012-2013年重庆市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渝薯1号”淀粉产量为7.23t/hm^2,比对照品种“徐薯22”增产32.90%,淀粉百分比为26.24%.在2014-2015年国家甘薯品种长江流域薯区区域试验中,“渝薯1号”淀粉产量为7.15t/hm^2,比对照品种“徐薯22”增产21.70%,淀粉百分比为25.64%.该品种萌芽性一般,大中薯率70%以上,抗根腐病,中抗黑斑病和蔓割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淀粉 品种 “渝薯1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对甘薯片油炸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麒燕 任美玲 +2 位作者 王博 叶发银 赵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9-258,共10页
为研究预处理对甘薯片结构及油炸特性的影响,该实验以甘薯为原料,对甘薯切片进行热水浴(65、80、90℃)或者蒸汽烫漂-冰箱老化(4℃,0~36 h)等预处理后烘干(50℃),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淀粉短程及长程有序结构分析、水分分布测定等手... 为研究预处理对甘薯片结构及油炸特性的影响,该实验以甘薯为原料,对甘薯切片进行热水浴(65、80、90℃)或者蒸汽烫漂-冰箱老化(4℃,0~36 h)等预处理后烘干(50℃),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淀粉短程及长程有序结构分析、水分分布测定等手段探究其结构的变化,按照相同条件对甘薯片进行油炸,通过脂肪含量测定、色差及穿刺测试等手段分析甘薯片油炸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直接烘干甘薯片的组织结构及淀粉颗粒形态相对完整,油炸后脂肪含量较高;随着热水浴温度的升高,甘薯片中细胞组织结构破坏程度增加,淀粉短程有序度和相对结晶度下降,T21峰面积增加,甘薯片油炸时吸油量逐步降低;同时,甘薯片细胞内的淀粉因蒸汽烫漂而糊化,随后的老化处理使其细胞内充满淀粉凝胶,对水分的结合力增强,随着老化时间延长,油炸甘薯片的韧性和脆性不断变化,脂肪含量从23.44%降至17.77%。从油炸甘薯片的脂肪含量、色差和质地等指标综合考虑,蒸汽烫漂6 min后4℃老化36 h处理比热水浴处理能够更好地改善甘薯片的油炸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片 预处理 油炸 淀粉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型甘薯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清中 蔡家军 +5 位作者 李刚 傅玉凡 王佳佳 程鹏 李静 田欢 《南方农业》 2018年第7期42-45,共4页
2017年,重庆市铜梁区对15个食用型甘薯新品种开展了引进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万薯10号、广薯87、广薯72和桂薯10号4个品种的鲜薯产量、商品性、食用口感等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铜梁区及周边地区继续试验、示范和推广。
关键词 食用型甘薯 品种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家军 何清中 +5 位作者 李刚 傅玉凡 王佳佳 程鹏 李静 田欢 《南方农业》 2018年第7期46-48,共3页
2017年,重庆市铜梁区对13个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开展了引进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商薯19、渝薯17、渝薯198、渝薯27、湛薯12和商薯9号共6个品种的薯块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鲜薯、薯干、淀粉产量表现较好,蒸煮食用品质综合表现也较好,适宜在... 2017年,重庆市铜梁区对13个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开展了引进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商薯19、渝薯17、渝薯198、渝薯27、湛薯12和商薯9号共6个品种的薯块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鲜薯、薯干、淀粉产量表现较好,蒸煮食用品质综合表现也较好,适宜在铜梁区及周边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型甘薯 品种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肉甘薯新品种‘渝紫薯7号’高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罗勇 陈柚明 +1 位作者 林素琴 傅玉凡 《南方农业》 2016年第7期9-10,共2页
紫肉甘薯因具有消除人体氧自由基,抗基因突变,防止高血压、糖尿病,预防癌症等生理功能备受市场青睐。总结紫肉甘薯新品种‘渝紫薯7号’在渝北区推广种植示范结果,介绍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紫肉甘薯 渝紫薯7号 高产栽培技术 重庆市渝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插日期对甘薯品种“渝薯15”块根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段小炼 崔洪平 +5 位作者 胡江 苏令 高纪龙 秦瑞华 赵腾飞 傅玉凡 《南方农业》 2024年第5期78-81,共4页
为促进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淀粉甘薯产业的发展,于2022年在该乡凤安社区开展了淀粉型甘薯“渝薯15”的3个栽插日期(D1:4月26日,D2:5月10日,D3:5月25日)对其块根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直链淀粉比例、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还... 为促进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淀粉甘薯产业的发展,于2022年在该乡凤安社区开展了淀粉型甘薯“渝薯15”的3个栽插日期(D1:4月26日,D2:5月10日,D3:5月25日)对其块根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直链淀粉比例、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多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等主要品质和鲜薯产量、淀粉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栽期内,早栽的“渝薯15”不仅鲜薯产量、淀粉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而且能显著提高淀粉产量,D1比D3增加了24.78%。早栽的“渝薯15”块根里的粗蛋白质、可溶性糖、还原糖等影响淀粉加工污水处理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不明显,多酚含量反而显著降低,不影响“渝薯15”淀粉的加工利用。研究结果为淀粉品种“渝薯15”在该乡种植推广和加工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渝薯15 栽插日期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薯块生长过程中可溶性糖与淀粉质量分数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许森 王永梅 +3 位作者 赵亚特 赵文婷 张启堂 傅玉凡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1-36,共6页
该文对徐薯18、徐薯22、渝苏153、南薯88、渝苏303、渝薯162和渝薯2号共7个甘薯品种不同生长阶段薯块淀粉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变化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薯块生长前期,由于淀粉合成加强,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由最高状态急剧减少,... 该文对徐薯18、徐薯22、渝苏153、南薯88、渝苏303、渝薯162和渝薯2号共7个甘薯品种不同生长阶段薯块淀粉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变化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薯块生长前期,由于淀粉合成加强,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由最高状态急剧减少,在108d时降到最低,随后逐步达到稳定状态;而淀粉的质量分数一直呈增加的态势,直至136d时达到最高,稍后有所下降.由于可溶性糖被用于淀粉合成,薯块生长期间的淀粉质量分数与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薯块 可溶性糖 淀粉 生长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淀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和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凯 罗小敏 +4 位作者 王季春 唐道彬 吴正丹 叶爽 王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5-374,共10页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加工淀粉和燃料乙醇的重要原料,是目前我国最具开发前景的非粮食类新型能源作物。选育高淀粉产量的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是甘薯育种的重要目标。为了获得准确筛选高淀粉产量育种材料的性状指标,提高甘薯高...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加工淀粉和燃料乙醇的重要原料,是目前我国最具开发前景的非粮食类新型能源作物。选育高淀粉产量的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是甘薯育种的重要目标。为了获得准确筛选高淀粉产量育种材料的性状指标,提高甘薯高淀粉产量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本研究利用不同甘薯品种(系)的自然变异,根据淀粉产量、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5个主要农艺性状和3个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测定结果,利用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矩阵,以类平均法对国内48份不同淀粉产量甘薯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关联度分析研究了淀粉产量与不同时期农艺性状、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8份甘薯种质资源材料在不同时期农艺特征差异较大;不同时期农艺性状的聚类结果中,栽后100 d的农艺性状与淀粉产量关联度最大,淀粉产量与该时期的基部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0.428),与干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423),而与最长蔓长、单株结薯数和单株鲜薯重相关性不显著。48份甘薯种质材料在不同时期的酶活聚类结果差异明显。不同时期的甘薯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聚类结果中,栽后50 d酶活聚类与淀粉产量聚类结果关联度最大,淀粉产量与该时期测得的ADPG焦磷酸化酶(ADPG-PPase)活性呈负相关关系(r=0.163),与蔗糖合成酶(SS)活性(r=0.101)、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r=0.016)呈正相关,但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加之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测定步骤繁琐,不适宜作为甘薯高淀粉产量育种早期选择的生理指标。在高淀粉产量育种材料筛选时可于栽后100 d对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考察,重点考虑干率较高及分枝数较少的品系。本研究可为甘薯高淀粉产量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种质资源 淀粉产量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淀粉合成关键酶 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对淀粉型甘薯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秋媛 田江梅 +4 位作者 韩叙 黄廷荣 杨庆飞 唐道彬 王季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52-1260,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甘薯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探究淀粉型甘薯磷肥营养效应,为甘薯高产科学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淀粉型甘薯渝薯17(淀粉含量24.06%)为材料,设置7个磷肥处理(P2O50、0、37.5、75、112.5、... 【目的】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甘薯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探究淀粉型甘薯磷肥营养效应,为甘薯高产科学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淀粉型甘薯渝薯17(淀粉含量24.06%)为材料,设置7个磷肥处理(P2O50、0、37.5、75、112.5、150、300 kg/hm2),田间随机区组排列。其P2O50处理不施任何肥料,其他处理均底施纯氮(N)90 kg/hm2和K2O 150 kg/hm2。甘薯苗移栽后每隔30 d,共计取样5次,对全株样品分叶片、茎蔓和块根测定其鲜重、干重及全氮、磷、钾的含量。收获期测定小区鲜薯产量、茎蔓产量并计算收获指数(HI)及其磷肥农学效率(PAE)、磷肥表观利用率(PAUE)、磷收获指数(PHI)、磷肥生理利用率(PPUE)、磷肥偏生产力(PFPP)和磷肥增产率(PIR);同时计算收获期各器官N、P、K的吸收量,对N、P、K吸收量之间及其与产量之间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适当增施磷肥有利于提高甘薯的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且以施P2O5112.5 kg/hm2和150kg/hm2时最优,经济产量增产率分别为19.4%和21.06%。2)不同器官N、P、K最高含量分别出现在栽后60、90、150 d,各处理氮素和磷素含量均为叶片>茎蔓>块根,而钾素含量为茎蔓>叶片>块根。栽后60 d后,叶片∶茎蔓∶块根含氮量为4.08∶1.62∶1,栽后90 d后,叶片∶茎蔓∶块根磷含量为2∶1.35∶1,栽后150 d后,茎蔓∶叶片∶块根含钾量为2∶1.8∶1。3)施磷可提高甘薯块根、茎蔓和叶片对N、P、K的吸收,养分总吸收量为钾>氮>磷;施磷处理中N、P、K的吸收量增幅分别为23.9%66.6%、29.6%58.5%、41.3%73.7%。磷钾吸收量均表现为块根>茎蔓>叶片,吸氮量表现为块根>叶片>茎蔓。4)在不同施磷条件下,形成500 kg所吸收的N、P2O5、K2O分别为4.24 6.61 g,1.93 2.84 g和6.94 11.48 g。施P2O5112.5 kg/hm2时,形成500 kg鲜薯吸收的养分最多,N、P2O5、K2O吸收量分别为6.61、2.84和11.08 g。5)磷肥表观利用率、偏生产力在施P2O537.5 kg/hm2时最高,分别为16.6%和343.0 kg/kg P2O5,磷肥农学效率、磷肥生理利用率和磷收获指数在施P2O5112.5 kg/hm2时最高,分别为136.7 kg/kg、777.9 kg/kg和65.9%。6)收获期各器官N、P、K吸收量之间及其与产量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增施磷肥能提高甘薯产量,但其利用效率有下降趋势。本试验中,从甘薯高产高效生产的磷肥管理角度分析,N和K2O施用量分别为90 kg/hm2和150 kg/hm2时,以施P2O5为112.5 kg/hm2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产量 养分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种质资源的SRAP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凯 罗小敏 +3 位作者 蒋玉春 吴正丹 王季春 唐道彬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8-575,共8页
为了拓宽甘薯育成品种的遗传背景,筛选优良亲本,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利用SRAP标记对48份主要甘薯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随机选用的37对SRAP引物中29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引物多态性比率为78.4%,共获得126条多态性谱带,... 为了拓宽甘薯育成品种的遗传背景,筛选优良亲本,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利用SRAP标记对48份主要甘薯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随机选用的37对SRAP引物中29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引物多态性比率为78.4%,共获得126条多态性谱带,平均每对引物产生4.3条多态性谱带,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48份种质材料的SRAP遗传距离为0.037~0.601,当遗传距离L1=0.46时,48份材料被聚为6个类群,包括1个复合大类群和5个独立类群,其中第Ⅰ复合大类群又包括7个亚类群,聚类结果与系谱吻合性较好。采用5个重要农艺性状对供试材料进行了聚类分析,L1=3.20时,48份材料也可被聚为6个类群,聚类结果与依据SRAP标记聚类分析的结果差异较大。甘薯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差异与地理来源无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SRAP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基施不同用量对甘薯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滕艳 黄廷荣 +4 位作者 唐道彬 杨国才 高旭 陈香颖 王季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4-48,共5页
以甘薯高淀粉品种6-9-17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钾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不同用量对甘薯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产量、单株薯数、单株薯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块根鲜质量、茎长、茎粗、基部分枝数和大中... 以甘薯高淀粉品种6-9-17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钾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不同用量对甘薯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产量、单株薯数、单株薯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块根鲜质量、茎长、茎粗、基部分枝数和大中薯率都有所增加;产量与单株薯质量、单株薯数、茎粗、茎长、基部分枝数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钾肥施用量的最佳估测模型为逻辑斯谛模型:Y=2 115.315 2/(1+EXP(-0.473 980-0.220 043 X)).本试验中,在N,P2O5施用量为9kg和5kg情况下,以施K2O 20kg/667m2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钾肥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施氮肥用量对甘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国才 滕艳 +5 位作者 陈香颖 杨庆飞 唐道彬 高旭 黄庭荣 王季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59,共7页
试验采用7个氮肥施用量结合不同磷钾肥用量处理,主要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甘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对甘薯的产量、茎蔓长、茎叶总鲜质量、茎叶干率、块根干率均具有显著影响;干物质含量与氮肥施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试验采用7个氮肥施用量结合不同磷钾肥用量处理,主要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甘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对甘薯的产量、茎蔓长、茎叶总鲜质量、茎叶干率、块根干率均具有显著影响;干物质含量与氮肥施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性.施用氮肥和磷钾肥均能增加块根产量,以施氮135kg/hm2产量最高,但降低淀粉含量,氮用量超过180kg/hm2块根干率明显降低,90~135kg/hm2经济效益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氮肥 生长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