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的百年探索与实践经验 被引量:5
1
作者 文丰安 段光鹏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7,共15页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理论,历经挑战与回应、准备与探索、创建与起步、继续推进与快速发展、转型升级与日益科学、全面深化与体系构建六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理论,历经挑战与回应、准备与探索、创建与起步、继续推进与快速发展、转型升级与日益科学、全面深化与体系构建六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探索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契合中国社会发展形态的自立自强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使中国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国到工业经济大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高速增长到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技术赶超到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从经济发展到人的全面发展、从公平优先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大历史转折和跨越式飞跃,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包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始终以实现现代化作为发展目标,始终强调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始终走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发展理论 社会主义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矛盾——兼论化解创新驱动发展根本矛盾的中国优势
2
作者 詹宏伟 张鑫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110,共14页
新发展阶段要求深化创新驱动发展及其研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矛盾,可促进创新驱动发展问题研究的深化。发展方式与利益格局之间具有本质的内在联系,发展方式转型的实质是利益格局的转换。与要素驱动发展相适应的... 新发展阶段要求深化创新驱动发展及其研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矛盾,可促进创新驱动发展问题研究的深化。发展方式与利益格局之间具有本质的内在联系,发展方式转型的实质是利益格局的转换。与要素驱动发展相适应的利益格局必然与创新驱动发展相适应的利益格局发生矛盾,这是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的根本矛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措施是,突破与传统发展方式相适应的旧利益格局、推动生成和壮大与创新驱动发展相适应的新利益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以超越羁绊创新驱动发展的一切利益障碍,这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视野 创新驱动发展 根本矛盾 中国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悬浮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表现与治理 被引量:6
3
作者 文丰安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4,共7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强国建设过程中全党、全社会的重要任务。数字技术嵌入乡村,推动乡村数字化治理,是数字经济时代基层治理的必然要求。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外在嵌入性资源,在为乡村治理与建设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由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强国建设过程中全党、全社会的重要任务。数字技术嵌入乡村,推动乡村数字化治理,是数字经济时代基层治理的必然要求。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外在嵌入性资源,在为乡村治理与建设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诱发了供给、主体与技术等层面的数字悬浮现象。基于此,为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融合,立足不同端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畅通数字技术嵌入要素、繁荣数字化治理景象以及加大数字资源利用等方面出发,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去数字悬浮化”的可行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从而以乡村的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悬浮 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念对传统思想资源的汲取与发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文丰安 罗雅洁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7,125,共11页
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共同富裕思想贯穿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始终,大同、均等的思想和传统义利观影响着几千年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念提出的文化启蒙和精神支撑,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 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共同富裕思想贯穿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始终,大同、均等的思想和传统义利观影响着几千年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念提出的文化启蒙和精神支撑,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的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作出的伟大实践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均等、义利观等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最好传承。共同富裕是新时代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美好奋斗目标,更是全人类对美好生活的理想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
5
作者 文丰安 章佳婧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7,共7页
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数智技术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形成挑战,又以其所带来的系统性、整体性变革为文化领域的革新提供了全新机遇。中共二十大明确了要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数智技术与... 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数智技术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形成挑战,又以其所带来的系统性、整体性变革为文化领域的革新提供了全新机遇。中共二十大明确了要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数智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势在必行。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创新中存在着信息洪流对价值观的冲击与信息挑战、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等现象,以及文化资本化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稀释等问题。为此,应持续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强化数字基础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壮大耐心资本,持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活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何以助力文化治理 被引量:22
6
作者 文丰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5,共9页
新质生产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重要着力点,也赋予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崭新动能。数字化背景为探索新质生产力助力解决文化治理问题提供了科学向导和战略引领。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助力文化治理的生成逻辑,结... 新质生产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重要着力点,也赋予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崭新动能。数字化背景为探索新质生产力助力解决文化治理问题提供了科学向导和战略引领。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助力文化治理的生成逻辑,结合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为内核,切实完善和创新文化治理模式、思路和观念,进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新进展。当前,我国正处于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推动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刻。在推进文化治理的实践中,依然存在党对文化领域的领导权仍需完善和加强、文化治理主体多元协同性仍有待提高、文化治理模式和思路需与时俱进、专业人才保护机制不足以及文化治理机制仍需完善等现实问题和瓶颈。需要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治理主体、文化产业培育和文化治理模式创新等形式和手段,为文化治理提供新动能、新思路、新理念和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文化治理 数字技术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助力共同富裕:阶段性目标、困境及发展进路 被引量:15
7
作者 文丰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74,共12页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先进生产力,其目标指向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天然的契合性。评价和测算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必须坚持“共同”和“富裕”的辩证统一,当前阶段要从经济发展状况、人民教育水平、人民健康状况、生活环境...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先进生产力,其目标指向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天然的契合性。评价和测算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必须坚持“共同”和“富裕”的辩证统一,当前阶段要从经济发展状况、人民教育水平、人民健康状况、生活环境质量、精神文明共享程度等方面进行考量。但现阶段以新质生产力助力共同富裕仍然存在着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区域发展差异有待弥合、精神文明建设与共享程度有待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尚待增强、新质人才培育和储备不足等现实困境。因此,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增强新质要素投入,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力有效促进城乡融合;加强数字技术多场景运用,厚植精神文明富裕程度;健全科技创新机制,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打造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共同富裕 科技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3
8
作者 文丰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107,共7页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拉动经济增长、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性的重要一环。我国城镇化建设处于加速推进期,但是半城镇化现象严重,土地改革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还不太完善...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拉动经济增长、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性的重要一环。我国城镇化建设处于加速推进期,但是半城镇化现象严重,土地改革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还不太完善。对此,新发展阶段城镇化建设需关注农民的切身需求,给予他们一定的土地物权,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推进城乡社会保险一体化建设,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服务;在城市建设中,要从城市的实际特色出发,提高资源要素配置,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真正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公共服务 问题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公共文化治理的转向、困境与适配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意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0-76,共7页
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富裕,也包含精神富足。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引领公共文化治理更能凸显治理的民生性、均衡性以及效能性,这对公共文化治理的主体、理念、内容、制度、结构、效能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治理虽然已取得... 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富裕,也包含精神富足。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引领公共文化治理更能凸显治理的民生性、均衡性以及效能性,这对公共文化治理的主体、理念、内容、制度、结构、效能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治理虽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但仍面临服务供给与精神文化需求匹配性有待提升、公共文化资源均衡性有待改善、文化治理主体协同性有待发展、公共文化秩序规范性有待完善、公共文化投入协调性有待增强等现实困境。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亟须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导向,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供给质量,缩小文化发展差距,优化文化治理主体,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增强文化投入效能,助推公共文化治理体系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公共文化治理 公共文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