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LC/Mo薄膜在甲醇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苏永要 彭浩 +4 位作者 徐照英 张腾飞 王锦标 余伟杰 阮海波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1-129,共9页
目的甲醇燃料的应用给内燃机喷射系统关键运动部件的稳定、高效运行带来了挑战。基于关键部件在减摩抗磨方面的迫切需求,在高速钢表面设计并制备Mo掺杂的类金刚石(Mo-DLC)薄膜。方法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高速钢表面制备具有Mo过渡层的Mo-... 目的甲醇燃料的应用给内燃机喷射系统关键运动部件的稳定、高效运行带来了挑战。基于关键部件在减摩抗磨方面的迫切需求,在高速钢表面设计并制备Mo掺杂的类金刚石(Mo-DLC)薄膜。方法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高速钢表面制备具有Mo过渡层的Mo-DLC/Mo薄膜,并与未制备过渡层的Mo-DLC薄膜进行对比研究。利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纳米压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检测设备,对薄膜的微观结构、形貌、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Mo-DLC/Mo薄膜的内应力约为1.85 GPa,膜基结合力约为210 mN。与未制备过渡层的Mo-DLC薄膜(2.18 GPa,100 mN)相比,内应力降低了约15%,膜基结合力提高了110%。此外,Mo-DLC/Mo薄膜还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能和环境适应性,在空气和甲醇中的磨损率均较低,分别为4.6×10^(−8)、5.8×10^(−8)mm^(3)/(N·m)。结论Mo过渡层对Mo-DLC的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显著,Mo-DLC/Mo薄膜在甲醇中展现出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可为低应力DLC的制备及其在醇类内燃机行业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DLC薄膜 过渡层 摩擦磨损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erk单周期极小曲面力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帅 邓涛 +1 位作者 何佳璐 周开发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8-58,共11页
极小曲面具有空间连续光滑的特点,能够有效避免应力集中问题,成为力学超材料研究的重要关注方向。研究了一种Scherk单周期极小曲面(Single-Periodic Minimal Surface,SPMS),采用体素重构技术多软件联合生成了空间连续光滑几何模型。利... 极小曲面具有空间连续光滑的特点,能够有效避免应力集中问题,成为力学超材料研究的重要关注方向。研究了一种Scherk单周期极小曲面(Single-Periodic Minimal Surface,SPMS),采用体素重构技术多软件联合生成了空间连续光滑几何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探究了单周期Scherk曲面结构的力学行为和能量吸收特性。分析了极小曲面数学参数对几何构型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五种不同参数的极小曲面,探求了在正压和侧压的条件下,五种结构的变形模式与应力分布。借助金属打印技术制作了Scherk曲面结构,并进行了准静态压缩试验。结果表明,Scherk单周期曲面具有明显的负泊松比效应,SPMS结构呈现的X形和V形变形模式,能够很好地承受外载荷作用。压缩试验表明,SPMS结构反力和位移曲线呈现驼峰现象,说明该结构表现出负泊松比和负刚度特性,该特性为其在几何大变形和能量吸收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周期极小曲面 Scherk曲面 能量吸收 负泊松比 负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速度实时异常检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55,共7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为保证列车安全行驶,对列车速度异常检测方法研究十分必要。为此提出一种将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和异常检验方法结合的列车速度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利用现场采样的列车速度数据,对XGboost模型进行训练,然后...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为保证列车安全行驶,对列车速度异常检测方法研究十分必要。为此提出一种将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和异常检验方法结合的列车速度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利用现场采样的列车速度数据,对XGboost模型进行训练,然后利用交叉验证和网格搜索方法确定XGboost模型最优参数,最后利用极大似然估计和格拉布斯检验,对预测结果进行异常判定。实验结果表明:与另外4种常用模型的测试集对比,F 1值分别提高7.08%、12.9%、16.9%和2.9%,该方法在时间效率上满足列车运行实时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列车速度异常检测 极端梯度提升 交叉验证 网格搜索 格拉布斯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跨线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交路优化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杰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8-93,共6页
为了研究跨线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交路方案制定的问题,在分析跨线站3种跨线运行模式对交路方案的影响基础上,以交路覆盖率和站点区间关联性为约束条件,确定交路运能和区间客流匹配误差最小、交路距离总和最小以及直达客流量最大3个... 为了研究跨线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交路方案制定的问题,在分析跨线站3种跨线运行模式对交路方案的影响基础上,以交路覆盖率和站点区间关联性为约束条件,确定交路运能和区间客流匹配误差最小、交路距离总和最小以及直达客流量最大3个优化目标,构建多目标非线性0-1规划模型,最后通过将多目标模型转化为单目标模型并利用软件进行求解。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线网条件下组织跨线交路可以有效提高乘客换乘效率和客流服务水平,优化后的交路方案直达客流量比常规方案提高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跨线模式 交路优化 优化目标 0-1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数据的重庆地铁车辆检修排班计划优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杰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0-125,共6页
为了优化重庆地铁车辆检修排班计划,以重庆6号线为例,对排班计划参数设定,运用相位分布模型拟合故障处理时间分布函数,对故障处理时间进行分析,以故障处理时间最小和同类型班组工作量均衡为优化目标,考虑企业要求、修程类别和员工休息... 为了优化重庆地铁车辆检修排班计划,以重庆6号线为例,对排班计划参数设定,运用相位分布模型拟合故障处理时间分布函数,对故障处理时间进行分析,以故障处理时间最小和同类型班组工作量均衡为优化目标,考虑企业要求、修程类别和员工休息时间等方面约束,构建排班计划的多目标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通过统一量纲及增加权重的方式,将多目标模型转化为单目标模型求解。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故障处理总时间比优化前下降36.63%,列检和均衡修工班工作量均衡性均有提高,实现对已有排班计划优化调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地铁 车辆检修 故障处理时间 工班组 排班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交叉内凹蜂窝结构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帅 陈卓 +1 位作者 李佳璐 王鑫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9-1432,共14页
内凹六边形作为典型的负泊松比结构,使其成为能量吸收装置常用结构。首先,将内凹六边形和蜂窝结构,通过空间交叉设计得到五种结构。借助有限元仿真与试验探讨了五种结构的变形机制和结构力学特性。然后,利用矢量分析法给出了结构反力的... 内凹六边形作为典型的负泊松比结构,使其成为能量吸收装置常用结构。首先,将内凹六边形和蜂窝结构,通过空间交叉设计得到五种结构。借助有限元仿真与试验探讨了五种结构的变形机制和结构力学特性。然后,利用矢量分析法给出了结构反力的瞬态等效计算方法,推导了反力、碰撞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式。结合结构压缩试验,对比了理论得到的反力结果,试验与理论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将分析得到的最优结构填充到吸能盒内部并进行碰撞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具有负泊松比结构的内凹型蜂窝结构(Concave Honeycomb Structure,CHS)胞元力学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型蜂窝结构(Traditional Honeycomb Structure,THS)。第二类结构中C-C结构既能够增大结构变形,又能降低所产生的应力,使得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吸能盒碰撞仿真结果表明,C-C结构吸能盒能够大幅度削减速度和加速度的峰值,加速度数值远远小于车辆碰撞规范规定的40g。同时,与传统吸能盒结构相比,新设计的夹层结构吸能盒吸收能量提高3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凹六边形 负泊松比 蜂窝结构 能量吸收 吸能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ronoi算法的一种新型多孔夹层结构参数优化和耐撞性研究
7
作者 王帅 孙楠 +1 位作者 陈卓 周开发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8-1119,共12页
提高防撞缓冲车(Truck Mounted Attenuators,TMAs)耐撞性成为道路安全防护的重要途径,借助Voronoi算法生成了一种新型多孔结构。首先,通过研究该结构的种子点数n、孔隙率ρ和不规则度α对结构几何拓扑影响关系,建立了材料比吸能与三个... 提高防撞缓冲车(Truck Mounted Attenuators,TMAs)耐撞性成为道路安全防护的重要途径,借助Voronoi算法生成了一种新型多孔结构。首先,通过研究该结构的种子点数n、孔隙率ρ和不规则度α对结构几何拓扑影响关系,建立了材料比吸能与三个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然后,借助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新结构的能量吸收,证实了该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结构参数。最后,将新型多孔结构作为夹层填充到TMAs防撞缓冲车中,探究了正碰、侧碰和斜碰三种工况下车辆耐撞性。研究发现,新型多孔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峰值碰撞力,能量吸收性能远远超过传统TMAs和圆筒夹层TMAs,能够有效保护被撞车辆和驾驶人员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ronoi算法 多孔结构 夹层结构 参数优化 耐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PUR-UP)-PUS并联机构运动性能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车林仙 何兵 +1 位作者 文世坤 李杰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95,共10页
设计一种含被动支链UP的两转动一移动(2PUR-UP)-PUS并联机构,应用旋量理论分析机构自由度和运动特性,机构可实现绕被动支链U副中心的两转动运动和沿P副的移动运动。推导出机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正逆解方程,且位置正解具有解析表达式,... 设计一种含被动支链UP的两转动一移动(2PUR-UP)-PUS并联机构,应用旋量理论分析机构自由度和运动特性,机构可实现绕被动支链U副中心的两转动运动和沿P副的移动运动。推导出机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正逆解方程,且位置正解具有解析表达式,有利于后续误差分析、轨迹规划与控制。采用方位角和倾摆角描述末端执行器输出轴的姿态,并以机构运动/力传递性能评价指标为基础,分析机构传递工作空间。给出局部和全域性能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绘制了工作空间内的性能指标分布图。还制作了机构全域性能指标图谱,进而优选机构参数,可为机构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旋量理论 运动学分析 工作空间分析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M系统的铁路编组站解体调车计划仿真实验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顺利 刘杰 殷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2-136,共5页
解体调车作业是铁路编组站解编作业的主要环节。基于SAM系统构建铁路编组站解体调车计划仿真系统,仿真实验过程按照以下展开:了解不同难度的车站现车情况,合理确定调车线固定使用方案,掌握不同调车环境的解体计划约束条件,下落法编制解... 解体调车作业是铁路编组站解编作业的主要环节。基于SAM系统构建铁路编组站解体调车计划仿真系统,仿真实验过程按照以下展开:了解不同难度的车站现车情况,合理确定调车线固定使用方案,掌握不同调车环境的解体计划约束条件,下落法编制解体计划,人工法编制解体计划,解体计划传送及执行。整个实验环节体现不同的难度分级,解体计划编制过程有相应提示,编制结果直接体现、全方位确保解体调车作业编制顺利完成。通过仿真系统设置不同难度的车流条件,反复训练,更快掌握解体调车作业计划编制的职业技能,培养适应铁路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编组站 解体 钩计划 调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电池包高效热管理流道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银全 刘和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46-1453,共8页
电池包的热管理对于避免过热和热失控等问题至关重要,必须采用主动冷却系统来保持电池的安全温度,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寿命。液体冷却是一种有效的冷却方法,但是关于结构参数对冷却效果影响的参数化研究仍然缺乏。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微通... 电池包的热管理对于避免过热和热失控等问题至关重要,必须采用主动冷却系统来保持电池的安全温度,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寿命。液体冷却是一种有效的冷却方法,但是关于结构参数对冷却效果影响的参数化研究仍然缺乏。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微通道硅基冷板的液体冷却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流-固耦合散热模型。采用拉丁超立方法生成参数组合样本,通过多目标遗传优化方法开发出具有高效散热性能和较低能耗的冷却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液冷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模块的温度低于45℃,单体电池间的温度偏差也可以控制在5℃的小范围内。本研究结果将为电池组件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有效的研究思路,有助于推动电池在实际产品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热管理 遗传算法 CFD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驱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永丽 易鹏 王晶晶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1-76,82,共7页
为分析电磁参数变化对伺服驱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齿轮系统动力学和电磁学相关理论,建立一种包括电磁刚度的四惯量机电耦合模型;采用增量谐波平衡法对其进行求解,得到系统的时间历程曲线、相平面图和幅频特性曲线,并应用4阶Runge... 为分析电磁参数变化对伺服驱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齿轮系统动力学和电磁学相关理论,建立一种包括电磁刚度的四惯量机电耦合模型;采用增量谐波平衡法对其进行求解,得到系统的时间历程曲线、相平面图和幅频特性曲线,并应用4阶Runge-Kutta法对该解析法所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取5次谐波后,增量谐波平衡法可得到精确的解析解。当电磁刚度由105N·m/rad增大至106N·m/rad时,系统会由稳定的周期一解经倍周期分叉转变为混沌运动;而当电磁刚度由104N·m/rad增大至105N·m/rad,再增大至106N·m/rad时,系统的最大振动量纲幅值由1.153减小至1.12,说明电磁刚度对系统稳定性有一定影响。通过分析电磁刚度这一参数对系统周期解及运行稳定性影响,为伺服驱动系统扭振控制及往高精度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 机电耦合 增量谐波平衡法 电磁刚度 非线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背车尾部结构对尾流场气动特性影响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屈贤 余烽 张金龙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4-321,共8页
为减少汽车气动阻力,改善阶背车尾部气动造型,探究了阶背车尾部结构对汽车气动特性的影响。采用Star-ccm+软件对阶背车MIRA模型的尾流场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影响尾流场的关键车尾结构,确定了以车顶、后窗、侧窗、后备箱、底部上翘及尾部端... 为减少汽车气动阻力,改善阶背车尾部气动造型,探究了阶背车尾部结构对汽车气动特性的影响。采用Star-ccm+软件对阶背车MIRA模型的尾流场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影响尾流场的关键车尾结构,确定了以车顶、后窗、侧窗、后备箱、底部上翘及尾部端面6个尾部结构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这些结构对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从车尾整体角度设计车尾结构正交优化试验,进行各结构间相互影响下的车尾气动结构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尾部上翘角、后窗倾角与车顶倾角是车尾气动结构设计与优化的关键;正交优化后的阶背车尾部结构,使气动阻尼系数减小14.4%。这说明,该结构设计改善了汽车尾流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结构 汽车节能 尾流场 阶背车尾部结构 数值仿真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递空间最大化的4-PRPaU并联机构尺度综合 被引量:3
13
作者 车林仙 文世坤 +2 位作者 陈国旺 林雪冬 蒋海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7-106,共10页
以三移动一转动4-PRPaU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蜂群(Artificial Bee Colony,ABC)算法求解机构尺度综合问题。应用坐标变换和矢量法,推导出机构位置逆解解析表达式。以旋量理论为工具,建立机构运动和力传递性能评价指标,给出规则有... 以三移动一转动4-PRPaU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蜂群(Artificial Bee Colony,ABC)算法求解机构尺度综合问题。应用坐标变换和矢量法,推导出机构位置逆解解析表达式。以旋量理论为工具,建立机构运动和力传递性能评价指标,给出规则有效传递工作空间(Regular Effective Transmission Workspace,RETW)定义和数值计算方法。以RETW半径最大为目标,建立机构尺度参数约束优化设计模型,并应用加速人工蜂群(Accelerated Artificial Bee Colony,a ABC)算法求解该问题,给出机构尺度优化设计实例。结果表明,文中的优化模型和算法可行有效。还比较了基本ABC和a ABC算法求解该尺度设计实例的寻优能力,数值试验显示,a ABC算法的性能指标优于基本ABC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传递性能指标 传递工作空间 尺度优化设计 人工蜂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缓冲吸能装置的汽车碰撞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屈贤 林繁国 张金龙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87-492,共6页
为解决汽车保险杠吸能效率低、自适应差等问题,针对磁流变液响应快、易于控制等特点,提出了一种磁流变(MR)缓冲器结构。考虑碰撞过程中磁流变缓冲器内部压差影响,构建了磁流变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基于该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含磁流变缓冲装... 为解决汽车保险杠吸能效率低、自适应差等问题,针对磁流变液响应快、易于控制等特点,提出了一种磁流变(MR)缓冲器结构。考虑碰撞过程中磁流变缓冲器内部压差影响,构建了磁流变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基于该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含磁流变缓冲装置的整车有限元模型,运用LS-DYNA进行碰撞吸能仿真试验。结果显示:相对传统吸能式保险杠,装有磁流变缓冲吸能装置的整车变形量减少36%;碰撞力峰值左右侧B柱加速度峰值明显减小;前围板最大侵入值减少47.3 mm。这表明磁流变缓冲装置可有效降低汽车碰撞对人员的伤害,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安全 汽车碰撞 磁流变(MR)液 磁流变缓冲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物运输网络关键节点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77,共7页
为了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网络安全性,科学合理分析铁路货运车站重要性,将货运车站看作节点,货运站间货物发送业务抽象为边和转移行为,构建成一个货物运输网络。在此基础上首先运用网页排序算法计算得到每个车站重要度时间序列样本,然后将... 为了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网络安全性,科学合理分析铁路货运车站重要性,将货运车站看作节点,货运站间货物发送业务抽象为边和转移行为,构建成一个货物运输网络。在此基础上首先运用网页排序算法计算得到每个车站重要度时间序列样本,然后将每个车站重要度抽象为随机变量,接着用高斯混合分布拟合重要度样本得到各车站重要度分布函数,最后以分布函数均值作为重要度衡量数值。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一、二、三、四等车站平均重要度分别为4.59、2.99、4.24和2.76,说明一等站和三等站是网络中最重要的车站集群,其中三等站小寨坝是网络中最核心节点,其重要度值为118.28,与实际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铁路货运车站 货物运输网络 节点重要度 网页排序 高斯混合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算法的铁路客流短期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25,共6页
随着高铁客运专线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积累了一定的客流历史数据,为合理分配运能及提高运输服务质量,需充分挖掘历史数据对客流进行短期预测,在考虑不同长度时间序列样本的基础上提出客流短期预测集成模型。首先,基于站间OD原始客流数... 随着高铁客运专线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积累了一定的客流历史数据,为合理分配运能及提高运输服务质量,需充分挖掘历史数据对客流进行短期预测,在考虑不同长度时间序列样本的基础上提出客流短期预测集成模型。首先,基于站间OD原始客流数据进行抽样得到全面反映客流特征的变长时间序列作为样本;其次,将小波分解和ARIMA模型结合构建客流预测弱模型;最后,使用Adaboost集成算法思想将多个弱模型组合起来构建客流预测强模型,并以重庆渝万线客流数据为基础对模型进行参数标定与检验。研究表明:提出的模型对比GM(1,1)和ARIMA模型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在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差这3个指标上平均有38.12%,67.78%和38.52%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时间序列 客流预测 小波分解 ARIMA模型 Adaboost集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驱动系统机械谐振分析及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晶晶 陆宇 +1 位作者 刘永康 谢长贵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7-265,共9页
为提高伺服驱动系统控制品质,简化典型伺服驱动系统结构,建立了包含电机和负载的双惯量伺服驱动系统模型;分析了双惯量伺服驱动系统机械谐振产生的原因,分别讨论了惯量比、传动轴刚度系数和传动轴阻尼系数对双惯量伺服驱动系统机械谐振... 为提高伺服驱动系统控制品质,简化典型伺服驱动系统结构,建立了包含电机和负载的双惯量伺服驱动系统模型;分析了双惯量伺服驱动系统机械谐振产生的原因,分别讨论了惯量比、传动轴刚度系数和传动轴阻尼系数对双惯量伺服驱动系统机械谐振的影响。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对系统的机械谐振进行抑制控制,设计了基于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模型预测控制器,通过仿真和对比常规PID控制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能有效的抑制伺服驱动系统的机械谐振,可为多惯量伺服驱动系统的机械谐振分析及抑制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驱动系统 机械谐振分析 模型预测控制 双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轨道司机驾驶水平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36,共6页
针对轨道交通司机驾驶水平定量化评价问题,笔者在数据提取、数据降噪和数据降维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轨道司机驾驶水平评价模型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选用高斯核函数的SVM模型在准确率和稳定性上要优于普通... 针对轨道交通司机驾驶水平定量化评价问题,笔者在数据提取、数据降噪和数据降维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轨道司机驾驶水平评价模型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选用高斯核函数的SVM模型在准确率和稳定性上要优于普通、线性和多项式SVM模型,和人工评价结果比较其余弦相似度均高于0.98,模型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司机驾驶水平评价 行车数据 小波降噪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余弦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栈式自编码的高速铁路站间客流短期预测研究
19
作者 刘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6-30,共5页
站间短期客流预测是高速铁路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首先在提取原始客流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得到样本和标签集,然后基于栈式自编码算法预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参数,最后构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渝万高铁为例,采用2016年11月到2018年10月数据进... 站间短期客流预测是高速铁路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首先在提取原始客流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得到样本和标签集,然后基于栈式自编码算法预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参数,最后构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渝万高铁为例,采用2016年11月到2018年10月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预测误差为12.08%,与其它4种常用预测模型相比精度分别提高12.12%、1.12%、6.9%和19.12%,模型适用于短期客流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高速铁路 客流预测 特征提取 栈式自编码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高职专业课思政建设实践探讨
20
作者 辛莉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第12期174-176,共3页
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价值观、职业素养、专业知识过硬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以高职汽修专业为例,如何充分挖掘蕴涵在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在课程教学各环节、各方面融入、渗透思政元素,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是当前高职院... 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价值观、职业素养、专业知识过硬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以高职汽修专业为例,如何充分挖掘蕴涵在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在课程教学各环节、各方面融入、渗透思政元素,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课程建设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