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酶解破壁提制葛根黄酮的工艺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星敏 殷钟意 +2 位作者 郑旭煦 张渝文 曾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31,共4页
采用生物酶促发酵降解葛根废渣的植物组织,有效提取葛根黄酮,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酮的含量,优选出发酵菌种,对比葛渣不同处理方式,对接种量、培养基质和不同工艺参数等进行优化,并采用超声波萃取得到葛根黄酮粗品。结果表明:黑曲... 采用生物酶促发酵降解葛根废渣的植物组织,有效提取葛根黄酮,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酮的含量,优选出发酵菌种,对比葛渣不同处理方式,对接种量、培养基质和不同工艺参数等进行优化,并采用超声波萃取得到葛根黄酮粗品。结果表明:黑曲霉好氧发酵处理葛根废渣3.5g、添加辅料豆粕1.0g、葛根废渣质量与水的体积比1:20(g/mL)、黑曲霉接入量5%、pH5、在30℃发酵60h,测得葛根黄酮含量为3.769μg/mL;经超声波协同处理5min后,葛根黄酮质量浓度为5.204μg/mL,经分离、蒸馏后获得葛根黄酮粗品2.974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促反应 葛根黄酮 破壁 葛根废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柠檬苦素生物转化与脱苦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
作者 王松林 彭荣 +2 位作者 崔榕 殷钟意 郑旭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9-283,共5页
类柠檬苦素中柠檬苦素的苦味是世界柑橘属果汁加工业的一大障碍,类柠檬苦素生物脱苦法是目前改善苦味的首选方法。本文主要概述类柠檬苦素的结构与分类、自然生物转化与"后苦"现象、酶法脱苦、固定化细胞脱苦和基因工程脱苦... 类柠檬苦素中柠檬苦素的苦味是世界柑橘属果汁加工业的一大障碍,类柠檬苦素生物脱苦法是目前改善苦味的首选方法。本文主要概述类柠檬苦素的结构与分类、自然生物转化与"后苦"现象、酶法脱苦、固定化细胞脱苦和基因工程脱苦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类柠檬苦素 柠檬苦素 自然生物转化 生物脱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探讨 被引量:29
3
作者 陈琳莉 李侠 +1 位作者 张春晖 唐春红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4,共5页
通过分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施工前、施工过程和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方面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园林绿化 工程施工 工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主城区废弃采石场生态与景观恢复对策 被引量:29
4
作者 宁丰收 游霞 杨海林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7-80,共4页
对重庆市主城区废弃采石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所造成的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破坏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废弃采石场生态与景观恢复的具体方案,包括开发性治理、工程整治、景观再造、绿化与生态恢复。对采石场生态恢复与治理的政策措... 对重庆市主城区废弃采石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所造成的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破坏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废弃采石场生态与景观恢复的具体方案,包括开发性治理、工程整治、景观再造、绿化与生态恢复。对采石场生态恢复与治理的政策措施、管理措施和资金筹措渠道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采石场 生态恢复 景观恢复 工程整治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桂芝 廖强 王永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5-109,共5页
载体材料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阐述了固定化技术对载体材料性能的要求。对天然载体、合成高分子载体、人工无机载体、复合载体等不同载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各类材料各有其优点及其适用性,认为新型改性复合... 载体材料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阐述了固定化技术对载体材料性能的要求。对天然载体、合成高分子载体、人工无机载体、复合载体等不同载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各类材料各有其优点及其适用性,认为新型改性复合载体材料的研究是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技术 载体材料 改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轨迹模式研究重庆主城区冬季PM2.5污染特征 被引量:19
6
作者 沈学勇 翟崇治 +2 位作者 许丽萍 刘佳 余家燕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76,共5页
利用轨迹聚类法,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重庆主城区上方的后向轨迹气团进行聚类分组,分析重庆主城区气团来源。结合重庆主城区PM_(2.5)小时浓度资料,分析污染较重时重庆主城区后向轨迹特征。最后结合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PSCF)法和浓度... 利用轨迹聚类法,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重庆主城区上方的后向轨迹气团进行聚类分组,分析重庆主城区气团来源。结合重庆主城区PM_(2.5)小时浓度资料,分析污染较重时重庆主城区后向轨迹特征。最后结合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PSCF)法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CWT)法定性与定量分析了重庆主城区PM_(2.5)的潜在源区。结果表明,重庆本地气团占60.9%,不利于本地污染物的扩散;超过60%的污染事件是由本地颗粒物聚集造成的;重庆主城区颗粒物其潜在污染源区,以西藏与四川交界处、四川东部、贵州北部以及重庆本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后向轨迹 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 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潜在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玲 梁鹏 +1 位作者 黄霞 郑旭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利用阴极微生物作为催化剂,降低微生物燃料电池成本的同时提高运行稳定性,受到广泛关注。文章根据最终电子受体将微生物燃料电池分为好氧生物阴极型和厌氧生物阴极型两类,分别对其产电机理、产电及污水净化效... 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利用阴极微生物作为催化剂,降低微生物燃料电池成本的同时提高运行稳定性,受到广泛关注。文章根据最终电子受体将微生物燃料电池分为好氧生物阴极型和厌氧生物阴极型两类,分别对其产电机理、产电及污水净化效果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的各种因素,提出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生物阴极 电子受体 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郭强 傅敏 蒋贞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7-140,共4页
研究了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对COD、TOC、NH4+-N、TN、TP的平均去除率为93.4%、96.2%、97.2%、63.8%、60.6%,并且污泥活性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而有所降低。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 去除率 污泥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宏 江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74,77,共4页
从利用微生物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微生物展示技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生物表面活性剂去除土壤重金属、植物根际宜生菌对重金属的修复等方面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微生物修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重金属 微生物展示技术 生物表面活性剂 植物修复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TM/TIRS的重庆市主城区热岛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宇 赵伟 +2 位作者 龙凤 黄婧 刘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1-196,203,共7页
使用Landsat数据对2001—2013年重庆市主城热岛进行研究,选取2001年、2007年的TM、2013年的TIRS三期夏季影像,采用单窗算法反演出地表温度。在此基础上,对主城热岛时空演化的整体特征、热岛强度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重庆市高温地... 使用Landsat数据对2001—2013年重庆市主城热岛进行研究,选取2001年、2007年的TM、2013年的TIRS三期夏季影像,采用单窗算法反演出地表温度。在此基础上,对主城热岛时空演化的整体特征、热岛强度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重庆市高温地表主要分布在主城建成区内,由过去呈一点向多点、零散向成片的分布,发展至目前呈多片块、多中心均衡分布,并有持续向外扩展的趋势;(2)市区内绿化较好或有水体覆盖区域,对城市高温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而长江、嘉陵江表面温度与陆上地表温度相差较大;(3)13年间交通线路的发展带动了周围地区及周边区县的城市化发展,使得传统的高温区温度有所降低,在交通路线所能达到的地方形成新的高温区;(4)2001年热场变异指数为0.63,2007年为0.49,2013年达到0.66,较高的热场变异指数使得重庆市热岛强度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单窗算法 LANDSAT TM/T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和pH值对低C/N污水生物亚硝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魏琛 罗固源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4-127,共4页
采用活性污泥法SBR工艺研究低C/N含氮污水实现亚硝化要求的适宜pH值和游离氨(FA)浓度.结果表明:低C/N含氮污水可实现稳定的亚硝化,其亚硝化率最高可达90%;pH值为6.5~8.5适宜亚硝化细菌的生长;当游离氨刚升高时,亚硝化菌... 采用活性污泥法SBR工艺研究低C/N含氮污水实现亚硝化要求的适宜pH值和游离氨(FA)浓度.结果表明:低C/N含氮污水可实现稳定的亚硝化,其亚硝化率最高可达90%;pH值为6.5~8.5适宜亚硝化细菌的生长;当游离氨刚升高时,亚硝化菌对游离氨的抑制反应迅速,而硝化菌对游离氨的抑制反应滞后,经过一段时间适应之后,亚硝化菌逐渐赢得了生长或/和活性上的竞争优势,而硝化菌处于劣势,导致亚硝化现象出现,即处于较高FA环境有利于亚硝化菌的优势竞争;试验得出亚硝化系统适宜的FA浓度为7-10mg/L;而长SRT系统长期运行污泥将会逐渐失去活性;亚硝化现象的出现与消失是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表现导致污泥本质结构发生变化的结果,杆状絮体可能是良好亚硝化现象的特征污泥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化 亚硝酸盐氮积累 FA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陵江支流梁滩河水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规划 被引量:4
12
作者 雷振宇 邓春光 +3 位作者 周勤 李富宇 夏小芳 胡超能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6期1-4,8,共5页
以COD和NH3-N为控制对象,采用一维对流反应水质模型,对嘉陵江支流梁滩河水环境容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①梁滩河现状负荷严重超标,但局部河段容量有富余。整体来看COD、NH3-N分别超出总环境容量的3.5倍和10.3倍;②对流域排放源进行优化后... 以COD和NH3-N为控制对象,采用一维对流反应水质模型,对嘉陵江支流梁滩河水环境容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①梁滩河现状负荷严重超标,但局部河段容量有富余。整体来看COD、NH3-N分别超出总环境容量的3.5倍和10.3倍;②对流域排放源进行优化后,得到的优化方案容量利用率比现状削减方案容量利用率高,其中COD容量利用率高出7.58%,NH3-N容量利用率高出8.15%;③为了满足现状削减方案,部分乡镇必须通过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和搬迁、淘汰一部分企业才能使梁滩河满足其水质功能区划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梁滩河 水环境容量 总量控制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及其在包装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祖彬 任建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37-1239,1244,共4页
生物纳米复合材料是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新热点。在介绍生物纳米复合材料主要制备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淀粉基及蛋白质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展望了生物纳米复合材料在包装领域的应用前景与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 淀粉基 蛋白质基 纳米复合材料 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生物传感器响应机制的声阻抗模型理论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韦晓兰 李柳应 +1 位作者 舒建华 莫志宏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8-742,共5页
基于声阻抗概念,建立起压电传感器响应机制的声阻抗模型,并引入与传感器负载剪切模量相关的声学校正因子,以表明传感器响应中的非质量效应.由此模型在一定近似条件下,对黏性液体,气/液相刚性和黏弹性薄膜等不同负载,分别导出相应的传感... 基于声阻抗概念,建立起压电传感器响应机制的声阻抗模型,并引入与传感器负载剪切模量相关的声学校正因子,以表明传感器响应中的非质量效应.由此模型在一定近似条件下,对黏性液体,气/液相刚性和黏弹性薄膜等不同负载,分别导出相应的传感器响应方程,阐明了各种传感器响应机制的物理意义.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摩擦,非均匀性和界面现象等干扰,但利用该声阻抗模型可望获取新信息、开拓新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生物传感器 响应机制 声阻抗 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热带园林植物在温室环境下的光合及蒸腾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幸宏伟 代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68,共5页
为研究热带园林植物在温室环境下的光合及蒸腾作用,对重庆南山植物园热带温室环境条件下,苏铁蕨、象腿芭蕉、酒瓶椰子、琴叶榕、人心果和海南龙血树6种植物的光合效率、蒸腾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几种热带园林植物... 为研究热带园林植物在温室环境下的光合及蒸腾作用,对重庆南山植物园热带温室环境条件下,苏铁蕨、象腿芭蕉、酒瓶椰子、琴叶榕、人心果和海南龙血树6种植物的光合效率、蒸腾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几种热带园林植物都有明显的光合速率日变化,部分树种存在因气孔导度下降而引起的"午休"现象.(2)植物的光合速率大小与植物叶绿素含量无直接相关.(3)6树种光合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人心果,龙血树,象腿芭蕉,酒瓶椰子,苏铁蕨,琴叶榕;蒸腾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龙血树,琴叶榕,象腿芭蕉,苏铁蕨,人心果,酒瓶椰子;水分利用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人心果,象腿芭蕉,龙血树,琴叶榕,酒瓶椰子,苏铁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园林植物 温室环境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1-2010年重庆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赵伟 张宇 张智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198,203,共8页
根据重庆市34个气象观测站点的实测气象数据,选择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干旱指标,计算了1981—2010年各气象站点逐年逐月SPI值,统计30年间各站点的干旱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年、季两个尺度分析了重庆市各地区的干旱频率、干旱强度和干旱范... 根据重庆市34个气象观测站点的实测气象数据,选择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干旱指标,计算了1981—2010年各气象站点逐年逐月SPI值,统计30年间各站点的干旱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年、季两个尺度分析了重庆市各地区的干旱频率、干旱强度和干旱范围(干旱站次比),研究其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重庆市年尺度干旱发生频率呈西高东低的分布特点,干旱发生强度整体主要为中等强度,渝东北干旱强度最高,中西部和渝东南强度较低,干旱发生范围在30年间呈逐渐增大趋势,年际干旱站次比差异性大,基本与历史上的重大干旱年份相吻合;(2)季尺度冬旱频率最高,夏旱次之,春旱最低;夏旱强度最高,秋旱稍低,春旱强度最低。春、夏、冬旱的强度和频率空间分布较为相似。干旱演化在春、冬季呈下降趋势,夏、秋季呈上升趋势,说明对夏、秋干旱的防灾御灾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3)结合年、季尺度,从总体上看,干旱主要频发于渝东北和中西部,其强度也较大,渝东南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泰固定化脂肪酶催化火锅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郑旭煦 朱俊任 +2 位作者 殷钟意 李强 张玉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29-2532,共4页
以重庆火锅废油为原料,甲醇为酰基受体,凯泰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生物酶法催化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油,在醇油摩尔比为4.0∶1.0、分3次添加甲醇、脂肪酶用量20.0%(m/m,下同)... 以重庆火锅废油为原料,甲醇为酰基受体,凯泰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生物酶法催化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油,在醇油摩尔比为4.0∶1.0、分3次添加甲醇、脂肪酶用量20.0%(m/m,下同)、正己烷用量10%(m/m,下同)、水用量10%(m/m,下同)、水浴温度50℃、振荡速度100 r/min的摇瓶体系中,反应24 h,生物柴油产率达83.75%;在醇油摩尔比为3.0∶1.0、分3次投加甲醇、脂肪酶用量25.0%、正己烷用量11%、水用量10%、水浴温度48℃下,于高径比为12.5∶1.0、柱流速为0.6 mL/min的固定床装置中,反应24 h,生物柴油产率达80.95%。经减压蒸馏后的生物柴油的理化指标基本达到国内0#柴油标准,具有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泰固定化脂肪酶 火锅废油 生物柴油 酶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典型养殖鱼塘富营养化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10
18
作者 宁丰收 刘俊远 +1 位作者 古昌红 蔡强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4年第3期37-39,共3页
对重庆典型养殖鱼塘水质进行了监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鱼塘水体中总氮远超过GB3838—2002标准,为劣Ⅴ类水质;总磷、叶绿素a已达中度富营养化标准;水体总体上富营养化严重。造成鱼塘污染... 对重庆典型养殖鱼塘水质进行了监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鱼塘水体中总氮远超过GB3838—2002标准,为劣Ⅴ类水质;总磷、叶绿素a已达中度富营养化标准;水体总体上富营养化严重。造成鱼塘污染与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来自投放的饵料、鱼类排泄物、底泥释放、上游来水以及加入的肥料、鱼药等。提出了污染防治与治理的一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富营养化 养殖鱼塘 水质 水体污染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渣的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闻学政 郑旭煦 +1 位作者 殷钟意 陈如寿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5-78,共4页
我国水果资源十分丰富,水果年产量8000多万t,居世界第一位,其中,苹果产量是世界第一,柑桔产量世界第三。果汁饮料一直是水果加工的最主要出路,同时某些果汁也是生产果酒等食品的原料,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
关键词 生物转化 皮渣 水果资源 果汁饮料 年产量 水果加工 保健意识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几种生物原料提取SOD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宏 单振秀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3-95,共3页
研究利用不同生物原料提取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差异,采用有机溶剂处理,分离提取红酵母、啤酒酵母、香菇、平菇和毛霉菌体中的SOD,并以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它们的活性。结果表明,利用啤酒厂的废酵母提取SOD,不仅成本很低,而且酶活力高... 研究利用不同生物原料提取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差异,采用有机溶剂处理,分离提取红酵母、啤酒酵母、香菇、平菇和毛霉菌体中的SOD,并以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它们的活性。结果表明,利用啤酒厂的废酵母提取SOD,不仅成本很低,而且酶活力高,可作为SOD工业化生产的最佳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三酚自氧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