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维不定参数结构系统振动特征问题的摄动传递矩阵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保国 殷学纲 +1 位作者 蹇开林 吴永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08-714,共7页
 基于Riccati传递矩阵法,给出了一维不确定参数结构系统振动特征问题的二阶摄动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一般的一维结构系统的实数和复数特征问题的分析,并给出了结构振动特征的灵敏度计算公式· 算例对转子的陀螺特征值问题进行了...  基于Riccati传递矩阵法,给出了一维不确定参数结构系统振动特征问题的二阶摄动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一般的一维结构系统的实数和复数特征问题的分析,并给出了结构振动特征的灵敏度计算公式· 算例对转子的陀螺特征值问题进行了摄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特征 摄动 传递矩阵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结构系统重频特征问题的摄动传递矩阵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刘保国 殷学纲 +1 位作者 韩国明 蹇开林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5-338,共4页
基于传递矩阵法 ,给出一维结构系统重频振动特征问题的二阶摄动计算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一般的一维结构系统的实数和复数重频振动特征问题的摄动分析 ,并且可避免模态截断误差的影响。只要知道某阶重频的特征值和它的特征向量 ,用该方法... 基于传递矩阵法 ,给出一维结构系统重频振动特征问题的二阶摄动计算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一般的一维结构系统的实数和复数重频振动特征问题的摄动分析 ,并且可避免模态截断误差的影响。只要知道某阶重频的特征值和它的特征向量 ,用该方法便可准确地计算出其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一阶与二阶摄动。算例对弹性支承梁的复数重频振动特征问题进行摄动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频特征 复数特征 摄动 传递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给水泵转子动力学参数的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保国 殷学纲 慎政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1-485,共5页
利用摄动传递矩阵法 ,结合实验室的试验测试 ,对某电站锅炉给水泵转子的动力学参数进行识别。给出给水泵上的热装叶轮、轴套对转子刚度产生加强作用的具体数据 ,得到修正的给水泵转子系统动力学计算模型。把由修正模型计算得到的转子系... 利用摄动传递矩阵法 ,结合实验室的试验测试 ,对某电站锅炉给水泵转子的动力学参数进行识别。给出给水泵上的热装叶轮、轴套对转子刚度产生加强作用的具体数据 ,得到修正的给水泵转子系统动力学计算模型。把由修正模型计算得到的转子系统固有频率与实测的转子系统固有频率进行对比分析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给水泵 转子 动力学参数 识别 刚度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随机参数结构的特征值问题 被引量:8
4
作者 刘保国 王威 殷学纲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7-370,共4页
基于摄动传递矩阵的理论 ,给出一维随机参数结构系统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分析方法。用一个具有随机质量密度和截面直径的简支梁的理论结果 ,验证文中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随机参数 特征值 特征向量 摄动 传递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象限分区法用于前交叉韧带多纤维束动态受力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林 杨柳 +3 位作者 杨昌棋 赵仕志 唐亮 韩雪松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56-360,共5页
目的介绍四象限分区法在测量国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多纤维束动态受力分析中的应用;并探讨了膝关节活动中ACL多纤维束动态力学特性。方法采集8侧正常国人膝关节标本,评估标本完整性后向ACL胫骨止点中心做斜行... 目的介绍四象限分区法在测量国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多纤维束动态受力分析中的应用;并探讨了膝关节活动中ACL多纤维束动态力学特性。方法采集8侧正常国人膝关节标本,评估标本完整性后向ACL胫骨止点中心做斜行骨隧道,游离ACL胫骨侧止点,以四象限法平均分为4个区:1区,后内区;2区,后外区;3区,前外区;4区,前内区。将4个区的附着纤维束分别连接至自制"膝关节交叉韧带测力计"传感器上,连接系统后分别在膝关节屈曲90o位和伸直0o位将ACL各纤维束张力调零后测量膝关节4自由度(屈伸、内外翻、内外旋、前抽屉试验)内各纤维束的动态受力变化。结果2区和3区纤维束在由屈至伸的过程中所受张力逐渐增大,2区纤维束最大为22.52N±8.60N(30o),3区纤维束最大为13.98N±3.47N(0o);3区和4区纤维束在由伸至屈的过程中张力逐渐增大,4区纤维束最大为14.68N±5.29N(90o),3区纤维束最大为9.84N±5.06N(60o)。所有纤维束在外翻、内外旋、前抽屉试验中张力增加。内翻试验中所有纤维束张力增加不明显,1区纤维束在3个膝关节自由度内张力变化不明显。结论膝关节伸直过程中受力承担最大作用的纤维束主要分布在ACL胫骨止点后外分区内,屈曲位的主要承力纤维分布于前内分区,前外分区则有以上两种纤维束的附着,可能为ACL纤维束中动态受力连续变化的中转部分所在位置。四象限分区法测量ACL多纤维束动态受力有助于利用标准分区方法了解ACL多纤维束动态受力连续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深入探讨ACL多纤维束连续动态受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胫骨附着区 动态 受力分布 多纤维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