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工程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远亮 潘君 蔡绍皙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组织工程从提出到现在不过 10年的历史 ,但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高度重视 ,许多国家已将它列为“经济的新增长点” ,投入了相当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研究 ,成果斐然 .我国也有相关的研究课题开始运行 .第二届组织工程学会于 1998年在美国召开 ,... 组织工程从提出到现在不过 10年的历史 ,但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高度重视 ,许多国家已将它列为“经济的新增长点” ,投入了相当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研究 ,成果斐然 .我国也有相关的研究课题开始运行 .第二届组织工程学会于 1998年在美国召开 ,会上发表了组织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 .作为抛砖引玉 ,总结了有关组织工程研究的进展 ,并提出保证工程组织的功能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重建 基质材料 生长因子 调节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波在生物技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2
作者 时兰春 王伯初 +1 位作者 杨艳红 戴传云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38-142,共5页
低强度超声波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是一个比较新的热点研究领域。超声波作用的物理机制主要包括机械传质作用、加热作用和空化作用。研究发现低强度超声波可以促进底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强化反应物进入及生成物离开酶活性中心的过程 ... 低强度超声波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是一个比较新的热点研究领域。超声波作用的物理机制主要包括机械传质作用、加热作用和空化作用。研究发现低强度超声波可以促进底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强化反应物进入及生成物离开酶活性中心的过程 ,提高酶的活性 ;改变细胞膜的透性 ,加强物质运输 ,促进有益物质的生成 ;提高整个细胞的新陈代谢效率 ,加速细胞生长 ;增加细胞膜的透性 ,有助于细胞对药物的吸收。因而可以将之应用于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以及肿瘤的生物治疗中。文中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 ,在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提出了此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低强度超声波 生物技术 应用 机械传质作用 加热作用 空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苹 刘利萍 +1 位作者 吴泽志 蔡绍皙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5-78,共4页
讨论了丝素 (silkfibroin ,SF)与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相关的基本性质 ,以及在生物分析及药物缓释载体、人工器官及组织工程支撑体材料中的应用现状。结论认为 :丝素具有固化结晶方式的多样化 ,易于保持高度生物亲和性以及形成特殊的多孔性... 讨论了丝素 (silkfibroin ,SF)与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相关的基本性质 ,以及在生物分析及药物缓释载体、人工器官及组织工程支撑体材料中的应用现状。结论认为 :丝素具有固化结晶方式的多样化 ,易于保持高度生物亲和性以及形成特殊的多孔性网状结构。丝素还具有优良的成膜特性 ,并且通过与其它一些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复合与化学改性 ,可以进一步改善其物理性能 ,从而适宜于构建新型药物载体与人工器官。同时 ,针对丝素蛋白在体的生物相容性、在体降解特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认为其在体变化机制不仅取决于与之接触体液的化学构成 ,也与温度、力学环境等生物物理因素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 丝素蛋白 生物分析 药物缓释载体 组织工程支撑体材料 人工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聚乳酸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永刚 潘君 +2 位作者 赵明媚 牛旭锋 王远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31,216,共5页
作为生物医用材料而言,由于聚乳酸本身的缺陷,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聚乳酸就成为一条可行的弥补之道。目前聚乳酸生物活化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主要通过共混、表面吸附或涂层等实现对聚乳酸的生物活化;化学法包括共聚、交联、... 作为生物医用材料而言,由于聚乳酸本身的缺陷,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聚乳酸就成为一条可行的弥补之道。目前聚乳酸生物活化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主要通过共混、表面吸附或涂层等实现对聚乳酸的生物活化;化学法包括共聚、交联、表面修饰等,通过改变聚合物大分子或表面结构赋予材料生物活性。本文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采用仿生性设计原则来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聚乳酸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生物活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振荡刺激对菊花愈伤组织营养元素吸收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贻尧 王伯初 +1 位作者 赵虎成 段传人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99-203,共5页
菊花茎尖来源的愈伤组织经机械振荡刺激后其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存在一个最佳振荡频率。在这个最佳振荡频率下,愈伤组织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率最高,而后随着振荡频率的增大,其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率又降低,表现出抑制效应,这进一... 菊花茎尖来源的愈伤组织经机械振荡刺激后其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存在一个最佳振荡频率。在这个最佳振荡频率下,愈伤组织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率最高,而后随着振荡频率的增大,其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率又降低,表现出抑制效应,这进一步说明了机械振荡刺激对愈伤组织的生长具有双向效应。为了进一步探讨机械振荡的生物学效应,对细胞内的钙离子的分布进行了化学定位,在细胞质和液泡内的钙离子的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并初步探讨了机械振荡刺激加速对营养元素吸收的可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荡 菊花愈伤组织 营养元素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刺激对猕猴桃愈伤组织的生理效应
6
作者 阳小成 王伯初 +3 位作者 段传人 戴传云 贾毅 王秀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9-83,共5页
用强声波处理中华猕猴桃 (Actinidiachinensisplanch)茎段的愈伤组织 ,研究模拟声场的力学刺激对木本植物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的生理生化效应 ,并就声波对植物发生作用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猕猴桃对强声波刺激的应激效应与本... 用强声波处理中华猕猴桃 (Actinidiachinensisplanch)茎段的愈伤组织 ,研究模拟声场的力学刺激对木本植物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的生理生化效应 ,并就声波对植物发生作用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猕猴桃对强声波刺激的应激效应与本实验室此前对草本植物非洲雏菊 (GerberaJamesoniiacrocarpous)的研究有相似的结果。即适度频率和强度的声波刺激 (10 0 0Hz、10 0dB)可促进猕猴桃愈伤组织的生长 ,使胞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 ,SOD活性升高 ,而IAA氧化酶活性降低 ;但当声波刺激超过一定范围后 ,愈伤组织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 ,SOD活性降低而IAA氧化酶活性升高。研究结果显示 :植物对外界强声波刺激的应激效应是很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刺激 中华猕猴桃 愈伤组织 应激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抗氧化剂的构-效关系 被引量:36
7
作者 刘杰 王伯初 +1 位作者 彭亮 张广求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天然黄酮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酚类抗氧化剂之一,其抗氧化活性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密切相关。综述了几种研究抗氧化剂活性中常用的自由基检测方法与评价指标,并详细分析了结构因素影响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机制与规律。认为黄酮类化... 天然黄酮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酚类抗氧化剂之一,其抗氧化活性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密切相关。综述了几种研究抗氧化剂活性中常用的自由基检测方法与评价指标,并详细分析了结构因素影响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机制与规律。认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主要取决于羟基的相对位置而非数目,具有色原酮结构的黄酮2-3位上不饱和双键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抗氧化活性,C环吸电子性质或羟基成甙则会使天然黄酮抗氧化能力降低,与金属离子的络合也是黄酮阻止自由基氧化的途径之一。对黄酮类抗氧化剂构-效关系的研究为筛选高效抗氧化剂和天然黄酮的结构修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抗氧化活性 构一效关系 自由基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萍多糖总糖含量测定与评价 被引量:22
8
作者 周菁 王伯初 王阳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1-114,共4页
草本植物浮萍中提取的多糖类化合物经实验证明具有免疫增强活性.探索浮萍多糖提取物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同时将其用于浮萍多糖生产制备中的质量控制.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经苯酚-硫酸和蒽酮-硫酸显色,测定浮萍多糖提... 草本植物浮萍中提取的多糖类化合物经实验证明具有免疫增强活性.探索浮萍多糖提取物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同时将其用于浮萍多糖生产制备中的质量控制.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经苯酚-硫酸和蒽酮-硫酸显色,测定浮萍多糖提取物中的总糖含量,并通过线性和范围、精密度、稳定性和准确度等指标评价该方法.实验结果显示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浮萍多糖所需设备简单、操作快速、结果稳定、灵敏度高,可将其作为浮萍多糖提取物中总糖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萍 多糖 含量测定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F246的phyA基因克隆及其新型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5
9
作者 霍丹群 范守城 +2 位作者 张云茹 侯长军 范首君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0-64,74,共6页
利用PCR法直接从自行筛选、鉴定的黑曲霉F246中扩增出phyA基因,再将PCR产物重组于乳酸菌表达载体pMG36e,构建phyA基因的新型表达载体pMG36e-phyA。以黑曲霉F246基因组为模板,对phyA基因的成熟肽(1347bp)进行PCR扩增。再将PCR产物克隆入p... 利用PCR法直接从自行筛选、鉴定的黑曲霉F246中扩增出phyA基因,再将PCR产物重组于乳酸菌表达载体pMG36e,构建phyA基因的新型表达载体pMG36e-phyA。以黑曲霉F246基因组为模板,对phyA基因的成熟肽(1347bp)进行PCR扩增。再将PCR产物克隆入pMD18T质粒,经DNA测序和氨基酸分析、鉴定正确后,亚克隆入乳酸菌表达质粒pMG36e,构建工程菌LactobacillusMG1363 pMG36e phyA。重组乳酸菌表达载体pMG36e-phyA的构建,可望获得大量、高活性植酸酶,为研制多功能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克隆 表达载体 乳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结构的张力完整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丽灵 王远亮 +2 位作者 潘君 卢晓 蔡绍皙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0-163,共4页
张力完整性结构由承受压力构件和一系列连续的张力构件相互连接组成 .这种结构的稳定性取决于结构内部张力的完整性的保持 ,因而被称为张力完整性 .生物学研究表明细胞的结构符合张力完整性原理 .而且细胞骨架的张力完整性影响细胞的形... 张力完整性结构由承受压力构件和一系列连续的张力构件相互连接组成 .这种结构的稳定性取决于结构内部张力的完整性的保持 ,因而被称为张力完整性 .生物学研究表明细胞的结构符合张力完整性原理 .而且细胞骨架的张力完整性影响细胞的形状及其功能 .应用张力完整性原理可解释细胞内力化学转导的一些基本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完整性 细胞骨架 力化学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tobacter Z127乙醇脱氢酶的纯化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5
11
作者 霍丹群 张云茹 侯长军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68,共4页
利用自行筛选、鉴定的AcetobacterZ127,纯化出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并对该酶的生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表明:粗酶液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脱盐、Sephadex G-100层析分离,纯化出一种以NAD+为辅酶的ADH,经SDS-PAGE电泳检测其分子量... 利用自行筛选、鉴定的AcetobacterZ127,纯化出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并对该酶的生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表明:粗酶液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脱盐、Sephadex G-100层析分离,纯化出一种以NAD+为辅酶的ADH,经SDS-PAGE电泳检测其分子量为28KDa;ADH反应的最适pH值为7.0,最适温度为60℃,K+离子对其酶活有促进作用,二价金属离子对其活性有抑制作用,Fe3+极易使ADH产生沉淀.研究为ADH的应用及其新用途的探索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靠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脱氢酶 醋酸杆菌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端带多聚组氨酸标签的重组小鼠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原核系统的表达及分离纯化
12
作者 蔡绍晖 杜军 +2 位作者 任先达 谭毅 李新平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9期47-52,共6页
在构建SDF-1原核表达系统的基础上,探索对其活性表达产物分离纯化的技术路线。将从小鼠骨髓组织克隆出的SDF-1α成熟肽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ET101/D-TOPO,用以转化大肠杆菌BL21Star^(TM)菌株,经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 在构建SDF-1原核表达系统的基础上,探索对其活性表达产物分离纯化的技术路线。将从小鼠骨髓组织克隆出的SDF-1α成熟肽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ET101/D-TOPO,用以转化大肠杆菌BL21Star^(TM)菌株,经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其表达产物在约11.6kD处有明显条带显示,其大小与预测的重组SDF-1α/His分子量一致。采用Ni^2+-Resin固相亲和层析法对由该系统表达的C端带6Xhis标签的重组SDF-1α/His进行分离纯化,纯度达92%。体外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重组小鼠SDF-1α/His对T细胞有明显趋化和促生存作用;能有效诱导Jurkat细胞ERK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组氨酸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原核系统 表达 分离 纯化 趋化因子 基因重组 固相亲和层析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beta1对肝癌细胞与IV型胶原粘附的作用
13
作者 傅遍红 吴泽志 +1 位作者 秦建 吴云鹏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2-84,共3页
采用微吸管实验技术,研究了整合素beta1亚单位(CD29)的单克隆抗体(Anti-CD29)处理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细胞,观察Anti-CD29对细胞与IV型胶原裱衬表面的粘附力的影响,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HCC细胞表面整合素beta1亚单位... 采用微吸管实验技术,研究了整合素beta1亚单位(CD29)的单克隆抗体(Anti-CD29)处理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细胞,观察Anti-CD29对细胞与IV型胶原裱衬表面的粘附力的影响,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HCC细胞表面整合素beta1亚单位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CC细胞与5μg/mLIV型胶原裱衬表面之间的粘附力为932±134(×10-10N,n=60),加入5μg/mLAnti-CD29粘附力减小到449±119(×10-10N,n=60);加入10μg/mLAnti-CD29时粘附力减小到220±78(×10-10N,n=55);加入20μg/mLAnti-CD29时粘附力减小到222±67(×10-10N,n=65)。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所研究细胞整合素beta1亚单位表达率达95.78%。上述结果表明,整合素beta1亚单位是联系HCC细胞与IV型胶原裱衬表面粘附的重要受体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betal 肝细胞癌细胞 Ⅳ型胶原 粘附 微吸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钠催化合成丙交酯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奎 王远亮 +1 位作者 程超 罗彦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49,62,共3页
以乳酸钠为催化剂,研究了乳酸合成丙交酯过程中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脱水时间等因素对丙交酯产率的影响。用熔点测定仪和红外光谱仪对丙交酯进行了表征。对乳酸低聚物的形成和裂解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乳酸钠具有良好催化效果,丙交... 以乳酸钠为催化剂,研究了乳酸合成丙交酯过程中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脱水时间等因素对丙交酯产率的影响。用熔点测定仪和红外光谱仪对丙交酯进行了表征。对乳酸低聚物的形成和裂解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乳酸钠具有良好催化效果,丙交酯初产率达81%,最佳反应条件分别是:催化剂用量1.5%,脱水阶段温度130℃、真空度-0.030MPa,脱水时间3h,裂解阶段应在230℃和-0.095MPa下反应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丙交酯 聚乳酸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