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研究生培养探索与实践——以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梁爽 陈艺丹 王贵学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第5期39-45,共7页
基于新工科背景深入分析了工科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例,以思政铸魂育人为初心,通过组建多学科融合导师团队,以研究生双创双实一体化教学为主要载体,以生教协同平台、医企合作平台、科企共双创平台、教科研平台... 基于新工科背景深入分析了工科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例,以思政铸魂育人为初心,通过组建多学科融合导师团队,以研究生双创双实一体化教学为主要载体,以生教协同平台、医企合作平台、科企共双创平台、教科研平台为依托,以“律、查、讲、谈、评、督”六位一体督查教学监察体系为保证,对工科研究生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实现了对学生知识结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思维模式的全覆盖和全融入,形成了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具有专业特色的新工科研究生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建设 高等教育 研究生教育 课程思政 导学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改性聚乳酸及其体外生物可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罗彦凤 王远亮 +3 位作者 牛旭锋 吴杨兰 潘君 石梁萍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5-59,共5页
脂肪族二胺改性聚乳酸是一种具良好亲水性的新型生物材料.详细考查该材料在生理环境中的降解规律对于调整聚合物的合成工艺并对材料进行恰当改性使其具有与体内和/或体外细胞/组织生长速率相匹配的降解和吸收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聚(... 脂肪族二胺改性聚乳酸是一种具良好亲水性的新型生物材料.详细考查该材料在生理环境中的降解规律对于调整聚合物的合成工艺并对材料进行恰当改性使其具有与体内和/或体外细胞/组织生长速率相匹配的降解和吸收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聚(DL-乳酸)(PDLLA)和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MPLA)为对照,详细研究了丁二胺改性聚乳酸(BMPLA)的体外降解行为,包括pH值(以pH=6.45的蒸馏水为介质)、分子量和失重率(以0.1M、pH=7.4的PBS为介质)的变化情况,试验温度:37±0.5℃.为更好地模拟材料在动物体内的降解环境,在整个降解试验中都不更换介质.结果表明:BMPLA已基本克服了聚乳酸降解过程中的酸性增强,没有出现PDLLA和MPLA表现的酸致自催化降解现象;BMPLA的分子量(特性黏度)降低速率较PDLLA和MPLA均匀,表示其力学强度是逐渐减小,而不像PDLLA和MPLA呈现体型降解特征,且随二胺含量的增加,其降解速率逐渐减小,提示BMPLA是一种降解产物不呈现酸性、降解过程不呈现体型降解特征、降解速率可调的新型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二胺 聚乳酸 新型 DL-乳酸 脂肪族 马来酸酐 体外 生物材料 动物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纤维素醚类衍生物在缓释制剂辅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慧云 王建华 +1 位作者 徐世荣 王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8-50,60,共4页
药用辅料是药物制剂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组成部分,缓释制剂中起缓释作用的辅料多为高分子化合物。综述了高分子材料纤维素醚类衍生物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等作为药用辅料在缓释制剂... 药用辅料是药物制剂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组成部分,缓释制剂中起缓释作用的辅料多为高分子化合物。综述了高分子材料纤维素醚类衍生物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等作为药用辅料在缓释制剂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醚类 高分子材料 缓释制剂 衍生物 应用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钠 高分子化合物 羟丙基纤维素 药用辅料 乙基纤维素 组成部分 基础材料 药物制剂 缓释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聚乳酸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永刚 潘君 +2 位作者 赵明媚 牛旭锋 王远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31,216,共5页
作为生物医用材料而言,由于聚乳酸本身的缺陷,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聚乳酸就成为一条可行的弥补之道。目前聚乳酸生物活化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主要通过共混、表面吸附或涂层等实现对聚乳酸的生物活化;化学法包括共聚、交联、... 作为生物医用材料而言,由于聚乳酸本身的缺陷,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聚乳酸就成为一条可行的弥补之道。目前聚乳酸生物活化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主要通过共混、表面吸附或涂层等实现对聚乳酸的生物活化;化学法包括共聚、交联、表面修饰等,通过改变聚合物大分子或表面结构赋予材料生物活性。本文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采用仿生性设计原则来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聚乳酸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生物活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啉及其衍生物对生物分子的识别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侯长军 张玉婵 +4 位作者 黄舜 刘振 沈才洪 张宿义 霍丹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77-985,共9页
卟啉及其衍生物作为主体分子对生物分子的识别具有独特的优点:分子结构多样、形状选择、稳定性好和敏感性高等。本文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卟啉对DNA、氨基酸、醌和胺等的分子识别研究进展。
关键词 卟啉 分子识别 生物传感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花和油菜花蜂粮中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6
作者 段传人 暴佳芳 +5 位作者 石轶松 夏晓华 聂磊 冯永芬 马云霞 尚亚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5-180,共6页
以重庆云阳枇杷花和油菜花蜂粮为研究对象,对其发酵过程中的菌种探究。分离蜂粮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2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和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生物学鉴定,确定其种属。枇杷花中分离... 以重庆云阳枇杷花和油菜花蜂粮为研究对象,对其发酵过程中的菌种探究。分离蜂粮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2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和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生物学鉴定,确定其种属。枇杷花中分离的酵母菌菌株与Zygosaccharomyces rouxii strain(KC146358.1)高度同源,确定该菌株为鲁氏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并利用形态学及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对枇杷花蜂粮及油菜花蜂粮中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枇杷花蜂粮中分离出5株菌株,其中MRS2、MC1、LB1这3株鉴定为乳酸球菌属Lactococcus lactis subsp.1actis,另外2株MRS1、LB2为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durans。油菜花蜂粮中分离出7株菌株,经鉴定其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其中菌株MRS3、MC2、LB3、LB4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MRS4、MRS5、LB5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cacillus rhamnosus。这些菌种的分离为云阳地区的蜂粮微生物研究提供了科学内容,为蜂粮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粮 生理生化鉴定 酵母菌 乳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表面改性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沈阳 王贵学 +1 位作者 全学军 俞青松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6,38,共5页
为了更有利于血管内支架表面的药物涂层和内皮细胞的粘附,采用化学腐蚀后溶胶-凝胶法涂覆TiO_2薄膜和等离子体沉积的方法对血管内支架表面进行粗糙化表面改性。并对这两种改性方法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性后支架的粗糙度增大... 为了更有利于血管内支架表面的药物涂层和内皮细胞的粘附,采用化学腐蚀后溶胶-凝胶法涂覆TiO_2薄膜和等离子体沉积的方法对血管内支架表面进行粗糙化表面改性。并对这两种改性方法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性后支架的粗糙度增大,提高了抗凝血性和亲水性,但抗腐蚀性的增加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合金 表面改性 血管内支架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类型电拓扑状态指数预测吲哚喹唑啉衍生物的抗癌性 被引量:3
8
作者 梅虎 刘丽 +3 位作者 杨力 李建 闫宁 王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7-751,共5页
采用原子类型电拓扑状态指数(ETSIAT)对17个吲哚喹唑啉衍生物的抗癌活性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研究.经逐步回归变量筛选,得到包含4个ETSIAT变量的最优偏最小二乘模型,其复决定系数R2、留一法交互验证复决定系数Q2和均方根误差RMSEE... 采用原子类型电拓扑状态指数(ETSIAT)对17个吲哚喹唑啉衍生物的抗癌活性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研究.经逐步回归变量筛选,得到包含4个ETSIAT变量的最优偏最小二乘模型,其复决定系数R2、留一法交互验证复决定系数Q2和均方根误差RMSEE分别为0.806、0.736和0.248.将样本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预测集后,采用相同变量组合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外部预测能力.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抗癌活性相关的4个ETSIAT描述子对应结构碎片分别为≥N襒,—NH—,襒O,>N—.其中—NH—结构碎片与抗癌活性呈负相关关系,而≥N襒,>N—和襒O则与抗癌活性呈正相关关系.此外,研究亦显示,取代基R1上存在强的吸电子基团可显著提高化合物的抗癌活性,且影响抗癌活性的因素可能还有R2基团的空间位阻效应.据此设计出4个化合物的预测活性比最高活性样本分别提高7.7%、15.3%、23.1%和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类型电拓扑状态指数 吲哚喹唑啉衍生物 抗癌 定量构效关系 偏最小二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纳米颗粒生长的液晶生物传感器检测酪氨酸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广 陈龙聪 +2 位作者 陈萌梦 高斌 熊兴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93-2498,共6页
基于酶介导金纳米颗粒(AuNPs)生长构建了液晶生物传感器,并用于检测酪氨酸(Tyr).将酪氨酸酶(TR)固定于经戊二醛活化的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烷]丙基)氯化铵/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DMOAP/APTES)混合自组装修饰的玻片表面,当向玻... 基于酶介导金纳米颗粒(AuNPs)生长构建了液晶生物传感器,并用于检测酪氨酸(Tyr).将酪氨酸酶(TR)固定于经戊二醛活化的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烷]丙基)氯化铵/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DMOAP/APTES)混合自组装修饰的玻片表面,当向玻片表面滴加含Tyr的生长溶液时,TR催化Tyr羟基化为左旋多巴(L-Dopa),L-Dopa还原生长溶液中的AuCl-4生成AuNPs并沉积于玻片表面,导致玻片表面地貌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能诱导液晶取向发生变化进而调控透光量,从而实现对Tyr的检测,且检测浓度可低至6×10-7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自组装 酪氨酸 酪氨酸酶 金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腌制萝卜腐败微生物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付晓红 杨迎伍 +1 位作者 邓伟 李正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2-134,137,共4页
通过对巴氏杀菌腐败变软的腌制萝卜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得到两株腐败细菌及一株真菌。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两株细菌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为新缝匠菌。通过对腐败菌的耐受温度、耐酸和耐盐性质研究发... 通过对巴氏杀菌腐败变软的腌制萝卜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得到两株腐败细菌及一株真菌。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两株细菌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为新缝匠菌。通过对腐败菌的耐受温度、耐酸和耐盐性质研究发现,在加工过程中,控制7%的含盐量、pH4.5及80℃巴氏杀菌15min,可以有效控制3株腐败菌的生长繁殖。本研究结果为腌制萝卜的防腐保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微生物 分离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醇提荷叶总黄酮和生物碱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霍丹群 冯丹 +3 位作者 曾娜 代宇 周荣灵 侯长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29-234,238,共7页
采用超声-酶-渗漉协同方法醇提荷叶总黄酮和生物碱,以总黄酮和生物碱的总评值为评价指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考察因素对其的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合及响应曲面分析得到最适宜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5%、料液比1∶26(g/mL)、超声时... 采用超声-酶-渗漉协同方法醇提荷叶总黄酮和生物碱,以总黄酮和生物碱的总评值为评价指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考察因素对其的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合及响应曲面分析得到最适宜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5%、料液比1∶26(g/mL)、超声时间80min、纤维素酶添加量14mg/g、渗漉速度3mL/min、渗漉液收集体积为9倍,在此条件下荷叶总黄酮和生物碱得率分别为6.7735%和0.7817%,与理论预测值偏差为-3%左右。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具有得率高、提取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总黄酮 总生物碱 响应面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生物机器人中驱动装置的刺激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振宇 皮喜田 +5 位作者 魏亢 周升山 徐林 刘洪英 郑小林 彭承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1-739,共9页
针对目前肠道诊疗设备的驱动问题,引入一种全新的肠道诊疗设备—肠道生物机器人。利用生物体作为驱动装置,携带肠道诊疗装置进入肠道内,通过体外的控制中心遥控生物体的运动行为,实现诊疗装置在肠道内主动前进、后退和定点泊位。选取黄... 针对目前肠道诊疗设备的驱动问题,引入一种全新的肠道诊疗设备—肠道生物机器人。利用生物体作为驱动装置,携带肠道诊疗装置进入肠道内,通过体外的控制中心遥控生物体的运动行为,实现诊疗装置在肠道内主动前进、后退和定点泊位。选取黄鳝作为肠道生物机器人的生物体,并在了解其运动控制机理的基础上,设计出刺激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刺激电极和刺激器两部分组成,其刺激电极为表面式刺激电极和植入式刺激电极;其刺激器由LabVIEW软件和数据采集卡构成。采用该系统进行体外刺激控制实验,初步获得控制黄鳝前进的方法,证实该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机器人 肠道诊疗 电刺激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排泄物恶臭产生与控制的微生物学原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灿 唐新燕 彭绪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3-828,共6页
猪排泄物恶臭的产生是一个涉及众多微生物的复杂过程,研究排泄物中本土菌群的微生物组成及在恶臭产生中的作用是研制与开发有效恶臭控制技术的前提。本文从猪排泄物中主要本土菌群的组成,不同菌群在恶臭产生中的作用,主要恶臭化合物来源... 猪排泄物恶臭的产生是一个涉及众多微生物的复杂过程,研究排泄物中本土菌群的微生物组成及在恶臭产生中的作用是研制与开发有效恶臭控制技术的前提。本文从猪排泄物中主要本土菌群的组成,不同菌群在恶臭产生中的作用,主要恶臭化合物来源,排泄物的重要恶臭指示物及相关的产生菌,主要恶臭控制技术的微生物原理等角度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有关猪排泄物恶臭产生与控制的研究进展。然而,由于猪粪尿排泄物恶臭成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评价指标,有关恶臭指示物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开展和深入。此外,猪粪尿排泄物中很多微生物是厌氧或兼性厌氧菌,无法通过普通的平板划线法而获得纯培养,今后应将传统的微生物厌氧培养方法与现代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动态了解和掌握不同菌群的生长状态及在恶臭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原理 猪排泄物 恶臭产生 恶臭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M的心音信号生物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钟丽莎 万江中 +2 位作者 黄志伟 郭兴明 段赟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92-95,99,共5页
目的将倒谱系数提取和高斯混合模型(GMM)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心音信号的生物识别方法。方法首先心音信号预处理小波去噪,然后进行特征参数的选择,对比研究了线性预测倒谱系数(LPCC)和Mel频率倒谱系数(MFCC),再用高斯混合模型(GMM)进... 目的将倒谱系数提取和高斯混合模型(GMM)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心音信号的生物识别方法。方法首先心音信号预处理小波去噪,然后进行特征参数的选择,对比研究了线性预测倒谱系数(LPCC)和Mel频率倒谱系数(MFCC),再用高斯混合模型(GMM)进行识别。最后利用50名志愿者的100段心音信号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对比实验证明LPCC比MFCC更适合用于心音信号的生物识别研究,通过对每段心音信号进行小波去噪,取得了比传统GMM方法更高的识别率。结论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识别性能,达到了比较理想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音信号 生物识别 高斯混合模型 小波去噪 线性预测倒谱系数 MEL频率倒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废水产微生物絮凝剂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翠珍 宗绪岩 +6 位作者 徐勇 沈小娟 彭远松 雷翔云 张宿义 李建 陈飞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2-97,共6页
该研究采用平板划线法、液体发酵筛选获得产絮凝剂菌株,命名为Y1,采用形态学观察、16S r DNA测序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进行鉴定;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优化菌株Y1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菌株Y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该研究采用平板划线法、液体发酵筛选获得产絮凝剂菌株,命名为Y1,采用形态学观察、16S r DNA测序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进行鉴定;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优化菌株Y1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菌株Y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 H 7.4,转速147 r/min,温度35℃,接种量8%。在最佳发酵条件下,絮凝率为8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废水 菌种筛选 微生物絮凝剂 发酵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肝素化聚醚砜抗凝血生物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项昭保 霍丹群 候长军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9-871,875,共4页
对聚醚砜材料进行了全面共价键合肝素的研究,并以表面肝素化聚醚砜材料对照,定性定量检测了改性后新材料中的肝素,并探讨其力学性能和体外凝血时间,结果表明:肝素与聚醚砜以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全身肝素化改性后的聚醚砜材料基本保持了聚... 对聚醚砜材料进行了全面共价键合肝素的研究,并以表面肝素化聚醚砜材料对照,定性定量检测了改性后新材料中的肝素,并探讨其力学性能和体外凝血时间,结果表明:肝素与聚醚砜以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全身肝素化改性后的聚醚砜材料基本保持了聚醚砜的力学性能,同时抗凝血性能大大提高,更适用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微型化医疗器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肝素化 聚醚砜 抗凝血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组织粘弹性动力学分析的有限元新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坤宝 江泽佳 +1 位作者 杨瑞芳 蔡绍皙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1-216,共6页
应用线性粘弹性模型和电网络模型间的两个重要结论 ,以及滤波方法 ,推导得出一种适用于生物组织粘弹性动力学分析的有限元新方法。粘弹性材料的复杂性可简单地视为各向同性 ,亦可将其逐步趋于复杂而直至极端各向异性 ,描述生物组织力学... 应用线性粘弹性模型和电网络模型间的两个重要结论 ,以及滤波方法 ,推导得出一种适用于生物组织粘弹性动力学分析的有限元新方法。粘弹性材料的复杂性可简单地视为各向同性 ,亦可将其逐步趋于复杂而直至极端各向异性 ,描述生物组织力学特性的线性粘弹性模型可以是两种不同的元件和三种不同的基本模型的任意组合。多方法、多角度地证实本文推导得出了一般的、系统的和高精度的快速有限元分析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粘弹性 动力学响应 电路理论 滤波方法 生物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基合金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葛淑萍 王贵学 +2 位作者 沈阳 张勤 贾东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4-127,共4页
镁基合金具有较高的强韧性和加工性能以及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应用于骨组织工程、整形外科以及血管支架中。而镁基合金在人体体液环境下的腐蚀性又反过来影响其使用寿命。采用适宜的改性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镁基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降低其生... 镁基合金具有较高的强韧性和加工性能以及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应用于骨组织工程、整形外科以及血管支架中。而镁基合金在人体体液环境下的腐蚀性又反过来影响其使用寿命。采用适宜的改性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镁基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降低其生物降解速率,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表面生物活性。综述了镁基合金的力学相容性、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以及针对以上性能的各种改性方法,并评述了国内外对镁基合金医用生物材料的应用研究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合金 力学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 可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狗冠状动脉的生物力学特性——Ⅱ、心外膜下各级分支的压力—直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姜宗来 何光篪 王公瑞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4-98,共5页
本文应用离体心脏病冠伏动脉x线造影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6例狗的左、右冠状动脉心外膜下各级分支的压力—直径关系进行研究。在动脉压为8-21.3kPa范围,冠状动脉心外膜下各级分支的直径随压力变化呈线性变化(P<0.005);当动脉压力... 本文应用离体心脏病冠伏动脉x线造影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6例狗的左、右冠状动脉心外膜下各级分支的压力—直径关系进行研究。在动脉压为8-21.3kPa范围,冠状动脉心外膜下各级分支的直径随压力变化呈线性变化(P<0.005);当动脉压力大于21.3kPa时,动脉直径不再变化,等于常数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生物力学 心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消化道定点药物释放工程药丸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皮喜田 彭承琳 +5 位作者 郑小林 侯文生 唐伟 樊华 崔建国 刘洪英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19-321,共3页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消化道定点释放工程药丸系统和基于磁标记定位跟踪技术的工程药丸体内定位跟踪系统,并成功进行了动物试验。该工程药丸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可适应多种药物剂型的优点。
关键词 MEMS 消化道 定点释放工程药丸 磁标记定位跟踪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