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天眺远万山色 改革风浸又花芳——2013年中国新闻学年会在重庆大学隆重举行
1
作者 张小强 郭小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013中国新闻学年会于2013年11月2—3日在重庆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新闻学研究会、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大学新闻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研究 重庆大学 年会 改革 发展研究中心 新闻学院 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重庆新闻学院”与国际高级宣传人才培育 被引量:1
2
作者 齐辉 付红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5-168,共4页
抗战时期中国急需适应战时要求的国际宣传人才。1943年中美合办"重庆新闻学院",它以"培养国际高级宣传人才"为目标,以"应战时之需"为原则,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上开展教学革新尝试,为战时中国培养了一批... 抗战时期中国急需适应战时要求的国际宣传人才。1943年中美合办"重庆新闻学院",它以"培养国际高级宣传人才"为目标,以"应战时之需"为原则,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上开展教学革新尝试,为战时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该学院的创办是近代中国新闻教育与国家需求的一次成功对接,其经验对当代中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不乏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教育 重庆新闻学院 国际宣传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主流媒体对重庆大轰炸的报道分析——以《纽约时报》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瑾 王爽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7-115,共9页
文章以1938-1943年期间《纽约时报》对重庆大轰炸相关报道的全文文本和相关新闻标题为样本,借鉴传播学的框架理论,并结合描述、解释和分析结论的三步法,通过对数据、典型内容、报道方式的分析,探讨该报在重庆大轰炸报道中体现出的新闻... 文章以1938-1943年期间《纽约时报》对重庆大轰炸相关报道的全文文本和相关新闻标题为样本,借鉴传播学的框架理论,并结合描述、解释和分析结论的三步法,通过对数据、典型内容、报道方式的分析,探讨该报在重庆大轰炸报道中体现出的新闻理念及特色技巧,从一个侧面考察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战时首都重庆形象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约时报》 重庆大轰炸 报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主流媒体对重庆大轰炸的报道分析——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瑾 高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0-179,共10页
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38-1943年对重庆大轰炸的相关报道为话语文本,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媒体的"议题设置"功能出发,对媒介文本的内容进行分类和量化分析,从报道量,报道内容和报道走势三方面,探讨该报重庆大... 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38-1943年对重庆大轰炸的相关报道为话语文本,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媒体的"议题设置"功能出发,对媒介文本的内容进行分类和量化分析,从报道量,报道内容和报道走势三方面,探讨该报重庆大轰炸报道的新闻理念及运作实践,从一个侧面考察二战期间西方主流媒体上的中国抗战首都重庆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重庆大轰炸 报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主流媒体对重庆大轰炸的报道分析——以《时代》周刊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瑾 陈微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19-123,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遭遇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狂轰烂炸。此间,西方主流媒体纷纷聚焦重庆大轰炸,向世界传递着中国首都的信息。文章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时代》周刊为个案,以1938-1943年的305篇该刊所载重庆报道为分...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遭遇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狂轰烂炸。此间,西方主流媒体纷纷聚焦重庆大轰炸,向世界传递着中国首都的信息。文章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时代》周刊为个案,以1938-1943年的305篇该刊所载重庆报道为分析样本,试图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分析框架,重点探讨《时代》在重庆大轰炸期间的报道特色,从而从一个侧面探讨《时代》对抗战中国形象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重庆大轰炸 媒体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策展时代要注重原创新闻策划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天策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共1页
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各种传播科技的发展与迭代,传媒业进入了不断演化的时代洪流之中,其变化令人眼花缭乱,以至于确切描述当前传媒业的现实状态已成为一个难题。2015年,国外有学者发表《Exploring a Curatorial Turn in ... 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各种传播科技的发展与迭代,传媒业进入了不断演化的时代洪流之中,其变化令人眼花缭乱,以至于确切描述当前传媒业的现实状态已成为一个难题。2015年,国外有学者发表《Exploring a Curatorial Turn in Journalism》一文,提出了“新闻策展转向”的理论表述。结合近十余年来有关“新闻策展”的研究,就新闻业务而言,可以说传媒业进入了新闻策展时代。互联网进入Web 2.0以来,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用户生产内容成为现实,原来由传统媒体主导的内容生产变成了所有用户参与的内容生产。“用户”概念的包容性很强,公民个人、社会机构都在其中。因此,自媒体、机构媒体,加上原来的专业媒体(传统媒体)都成为了内容生产主体,极大地颠覆了传统媒体时代的内容生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传媒业 传播科技 微信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时代洪流 理论表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短视频的发展乱象与协同治理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小安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86,共10页
数智时代,移动短视频日益嵌入公众的日常生活并成为数字文明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蓬勃发展也引发了一些文化乱象。其根源是多方面的,包括短视频的媒介属性、算法推荐技术、平台监管方式、草根文化的固有缺陷以及当前的社会矛盾和群体心... 数智时代,移动短视频日益嵌入公众的日常生活并成为数字文明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蓬勃发展也引发了一些文化乱象。其根源是多方面的,包括短视频的媒介属性、算法推荐技术、平台监管方式、草根文化的固有缺陷以及当前的社会矛盾和群体心态等。对短视频平台的治理,可从“术”与“道”两个层面推进,在强化规范、透明的制度管理的同时,将主流价值观嵌入技术创新的过程,提升平台主体的参与和共治能力,实现从“管控思维”向“协同共治”的转变,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数字文化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移动短视频 文化乱象 平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舆论引导力解码:《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评论研究
8
作者 董天策 李诗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82,共13页
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即媒体的新闻舆论工作凝聚社会共识或获得公众认同的能力。公众认同体现为对新闻与评论的主题及立场的认同,公众认同度越高,舆论引导力越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评论的实践经验表明:在观念层面,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即媒体的新闻舆论工作凝聚社会共识或获得公众认同的能力。公众认同体现为对新闻与评论的主题及立场的认同,公众认同度越高,舆论引导力越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评论的实践经验表明:在观念层面,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相统一,尊重公众,争取认同。在操作层面,新型主流媒体新闻评论的题材选择或主题确定,要敢于触及公众关心的当下重大事件与热点议题;评论在界定问题、确认成因、道德评价、措施建议等方面,应努力弄清事实真相,剖析到位;评论的话语表达,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表达立场,兼顾政党喉舌与民众呼声,尽可能以客观表达来彰显评论的公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官方微博 新闻评论 舆论引导力 个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风险背后的情感政治:风险可见性与情绪传播的耦合与平衡
9
作者 郭小安 章沫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2,共12页
以“可见性资本”为中介,风险可见性与情绪传播之间形成了密切的“耦合”关系,二者互为前提、彼此强化,共同塑造公众的风险感知。情绪推动风险事件获得高度可见性,激发各类行动者的合作,形成“风险治理共同体”。过度的风险可见性可能... 以“可见性资本”为中介,风险可见性与情绪传播之间形成了密切的“耦合”关系,二者互为前提、彼此强化,共同塑造公众的风险感知。情绪推动风险事件获得高度可见性,激发各类行动者的合作,形成“风险治理共同体”。过度的风险可见性可能导致信息的扭曲,削弱有效的风险治理与社会动员能力。对此,采取合理、合意、合情的风险可见性策略,可以将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治理资源,丰富风险治理的“工具箱”。透过风险的可见性棱镜,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风险背后的一系列情感政治问题,在风险应对中实现风险事实与公众感知、技术理性与公众情绪、短期反应与长期治理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传播 风险治理 情绪传播 可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特征——基于“你好,明天”“微评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董天策 夏侯命波 梁辰曦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18,共5页
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你好,明天"和"微评论"的349个样本为基础,对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的选题内容、呈现方式、发布时机、评论视角、评论意图、高频词等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在选题上突... 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你好,明天"和"微评论"的349个样本为基础,对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的选题内容、呈现方式、发布时机、评论视角、评论意图、高频词等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在选题上突出"执政意识"和"民生意识",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在时机选择上具备敏锐的新闻意识,"病毒式"传播使评论产生裂变效应是其显性特征;而始终关注中国现代性转型,坚持公民视角发表观点和意见,注重发挥舆论监督和引导功能,与粉丝结成弱交互关系等则是其隐含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微博新闻评论 现代性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与媒体的双重视域:谈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媒体素养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兴亮 王显睿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1-125,共5页
政府新闻发言人需要具备较高的媒体素养,这既是适应现行传媒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优化政府形象、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政府新闻发言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政府行政人员,负有行政职能,同时又需要站在媒体从业人员的角度思考新闻发... 政府新闻发言人需要具备较高的媒体素养,这既是适应现行传媒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优化政府形象、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政府新闻发言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政府行政人员,负有行政职能,同时又需要站在媒体从业人员的角度思考新闻发布工作。文章强调政府新闻发言人要从政府管理的高度认识新闻发布的重要作用,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尊重媒体,服务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新闻发言人 媒体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职业动机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世平 卓光俊 周莹莹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68,共4页
通过自编《大学生职业动机取向问卷》对全国7个省15所高校的2 75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揭示了家庭因素对当代大学生职业动机的影响,对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来源、家庭收入、父母职业和文化水平对大学生职业动机形成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提出... 通过自编《大学生职业动机取向问卷》对全国7个省15所高校的2 75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揭示了家庭因素对当代大学生职业动机的影响,对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来源、家庭收入、父母职业和文化水平对大学生职业动机形成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大学生职业动机教育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家庭因素 职业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出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天策 刘畅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0-15,共6页
新闻出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新闻出版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记录、保存和传承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中华文明为新闻出版提供了丰富的主题与素材,使其成为中华文明至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新闻出版与中华民... 新闻出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新闻出版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记录、保存和传承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中华文明为新闻出版提供了丰富的主题与素材,使其成为中华文明至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新闻出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不可须臾分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生态。新闻出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弘扬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立足中华大地,加强国际传播,在守正创新中实现新闻出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出版 中华民族 现代文明 互融共生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的界碑:人工智能对新闻真实的伦理挑战 被引量:31
14
作者 刘海明 付莎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6-81,共6页
技术将新闻的形态变得多元且生动,新闻真实成为"可听、可见、可感"的存在。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传媒业的渗透,造成该领域"业"与"人"的双重变化,同时对新闻生产、场景传达、主体确立三个环节构成有... 技术将新闻的形态变得多元且生动,新闻真实成为"可听、可见、可感"的存在。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传媒业的渗透,造成该领域"业"与"人"的双重变化,同时对新闻生产、场景传达、主体确立三个环节构成有形的冲击。本文通过审视人工智能的媒体应用价值,一方面,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分析人工智能给新闻真实带来伦理思考;另一方面,从新闻真实的"假设真实"与人工智能带来的"虚构真实"两者的界限展开,探究人工智能与新闻真实的平衡之术;追问新闻伦理如何约束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保障其良性的进化过程。通过框定技术发展的边界,重塑新闻伦理的城墙;呼吁结合传媒业与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制定符合技术发展的新闻伦理规则,圈定技术发展的上限与人作为主体的下限,呈现新闻本真的力度,还媒体从业者作为新闻生产者的主体性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闻真实 新闻价值 技术伦理 客观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等教育“三A”原则及其对重构中国大学精神的启示 被引量:4
15
作者 魏世平 卓光俊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139-142,共4页
重构中国大学精神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与美国高等教育的"三A"原则一脉相承,继承发扬"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研究美国高等教育的"三... 重构中国大学精神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与美国高等教育的"三A"原则一脉相承,继承发扬"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研究美国高等教育的"三A"原则,并由此审视中国大学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无疑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重构关键在于实现学术自治、学术自由和坚持民族文化的自强、自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A”原则 重构 大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动漫产业发展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逸林 罗娅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41,共10页
重庆是中国发展动漫产业最早的城市之一。随着这座老重工业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重庆动漫产业集群效应初步形成。重庆及中国本土的动漫产业发展,应当注重在剧本创作和新媒体应用上寻求突破口,在坚持本土风格的同时,融入流行元素、传播普... 重庆是中国发展动漫产业最早的城市之一。随着这座老重工业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重庆动漫产业集群效应初步形成。重庆及中国本土的动漫产业发展,应当注重在剧本创作和新媒体应用上寻求突破口,在坚持本土风格的同时,融入流行元素、传播普适价值,尤其在"十二五"规划的节点时期注重发掘手机新媒体的媒介特性,抓住其为动漫发展带来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动漫产业 手机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阶与底线:人工智能时代数字新闻把关人的伦理探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海明 杨琦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6,共6页
数字把关是人工智能在新闻业的具体运用。这种把关方式不仅是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的创新,更是深层次的变革力量——对传统把关生态的重构。新技术在造福社会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尽管数字把关具有诸如高效、便捷以及更具个性化等优势... 数字把关是人工智能在新闻业的具体运用。这种把关方式不仅是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的创新,更是深层次的变革力量——对传统把关生态的重构。新技术在造福社会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尽管数字把关具有诸如高效、便捷以及更具个性化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受到挑战、新闻知识性降低、算法偏见等伦理困境。总体来说,这些伦理困境均体现数字把关聚焦效益而轻视道德的价值取向。因此,需要对数字把关进行"伦理化",以应对这些困境。对数字把关的伦理建构可以底线伦理、位阶伦理为理论基础,以技术公司、新闻机构以及用户为切入点对数字把关人进行道德训练,使数字把关人具有相应的伦理敏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把关 底线伦理 位阶伦理 伦理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视新闻的叙事困境 被引量:16
18
作者 欧阳照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2-128,共7页
电视新闻叙事化发展趋向与电视新闻固有的新闻属性及电视传播特性产生潜在冲突,从而使电视新闻面临叙事困境。文章试从3个层面入手分析:,一是符号层面,探讨叙述声音与场景呈现的冲突;二是文本层面,解析现代神话与原型话语的冲突;三是机... 电视新闻叙事化发展趋向与电视新闻固有的新闻属性及电视传播特性产生潜在冲突,从而使电视新闻面临叙事困境。文章试从3个层面入手分析:,一是符号层面,探讨叙述声音与场景呈现的冲突;二是文本层面,解析现代神话与原型话语的冲突;三是机制层面,论述社会职责与消费逻辑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化发展趋向 电视新闻 潜在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平台的网络视频新闻比较研究——以人民网、央视网、新浪网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汤天甜 蔡辛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40-44,共5页
在信息视觉化的时代,视频新闻在整个互联网中的比例正不断增加。文章通过对三家不同背景的门户网站的视频新闻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社交化媒体利用用户原创内容(UGC)视频开始凸显传播力,而主流媒体网站则突出硬新闻内容以彰显其影响力;各... 在信息视觉化的时代,视频新闻在整个互联网中的比例正不断增加。文章通过对三家不同背景的门户网站的视频新闻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社交化媒体利用用户原创内容(UGC)视频开始凸显传播力,而主流媒体网站则突出硬新闻内容以彰显其影响力;各网站的视频新闻在内容生产上依然比较依赖电视媒体,并且在对新闻的报道中没有与其他信息载体有效结合;视频新闻以片段形式取代节目形式播出。这一方面影响我们对视频新闻专业性的判断,另一方面给网络媒体深度融合报道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新闻 内容分析 人民网 新浪网 央视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重庆作家的生存状态 被引量:3
20
作者 敦枫 赵婷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10期107-111,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陪都重庆作为当时的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文学界人士。以抗日救亡为主题,重庆作家创造出了繁荣的抗战文学。时局的动荡不安、经济通货膨胀,使得重庆作家生活日益艰难。然而,危机时局也激发了空前高涨的爱国热忱和创作欲望... 抗日战争时期,陪都重庆作为当时的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文学界人士。以抗日救亡为主题,重庆作家创造出了繁荣的抗战文学。时局的动荡不安、经济通货膨胀,使得重庆作家生活日益艰难。然而,危机时局也激发了空前高涨的爱国热忱和创作欲望,从而形成了陪都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的局面。与此同时,重庆作家们也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生存状态 重庆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