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智能体系统冲突数据融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娜 刘静渝 +1 位作者 李皓然 夏晓峰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4,共13页
多智能体信息融合(multi-agent information fusion,MAIF)系统主要面向多个智能体之间的信息融合、调节、交流和矛盾处理。研究针对数据高度冲突条件下的D-S证据理论失效问题,提出一种将重构的基本概率分配和信念熵相结合的多智能体系... 多智能体信息融合(multi-agent information fusion,MAIF)系统主要面向多个智能体之间的信息融合、调节、交流和矛盾处理。研究针对数据高度冲突条件下的D-S证据理论失效问题,提出一种将重构的基本概率分配和信念熵相结合的多智能体系统冲突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使用重构的基本概率分配和信念熵修正证据的可靠性,获得更合理的证据,使用Dempster组合规则将证据进行融合得到结果,在2个实验中均得到了超过90%的置信度。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提高了MAIF系统辨识过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概率分配 D-S证据理论 多智能体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电网的数据聚合隐私保护方案 被引量:1
2
作者 庞博 张凌浩 +3 位作者 梁晖辉 常政威 刘泽伟 胡春强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9,共12页
数据聚合是智能电网通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能够以高效节能的方式收集用户用电数据。随着智能电表的大规模部署,这引发了诸多用户隐私方面的担忧,例如对个人生活习惯的监测。提出了一种高效且保护隐私的数据聚合方案(efficient and priva... 数据聚合是智能电网通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能够以高效节能的方式收集用户用电数据。随着智能电表的大规模部署,这引发了诸多用户隐私方面的担忧,例如对个人生活习惯的监测。提出了一种高效且保护隐私的数据聚合方案(efficient and privacy-preserving data aggregation,EPPDA)。首先,提出基于区块链的智能电网4层架构支持电力数据聚合。在架构的采集层中,改进了基础的Boneh-Goh-Nissim加密系统,使其更适合于电网隐私保护场景。在架构的平台层,利用区块链的防篡改特性对聚合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及查询。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EPPDA可以满足智能电网系统的几种隐私特性。实验数据表明:EPPDA在保证数据隐私和安全的条件下降低了计算与通信成本,提高了整个方案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隐私保护 数据聚合 Boneh-Goh-Nissim加密 区块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分布式存储系统中自适应数据布局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伍代涛 谭玉娟 +4 位作者 刘铎 魏鑫蕾 吴宇 陈咸彰 乔磊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12-4929,共18页
分布式存储系统在移动网络场景中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其关键技术,数据布局对于提高数据分布式存储的成功率至关重要.然而,移动环境下无线信号不稳定,网络带宽波动大,传统的数据布局策略,如随机策略和存储容量感知策略,在数据布局... 分布式存储系统在移动网络场景中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其关键技术,数据布局对于提高数据分布式存储的成功率至关重要.然而,移动环境下无线信号不稳定,网络带宽波动大,传统的数据布局策略,如随机策略和存储容量感知策略,在数据布局时并未考虑节点的网络带宽,导致数据传输成功率低.面向高动态移动网络环境,针对移动分布式存储系统面临的数据布局问题,提出一种带宽感知的自适应数据布局策略.其基本思想是将网络带宽和节点上的其他信息结合,从而选择性能良好的节点,实现自适应数据布局,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所提策略包含3个设计要点:(1)采用群组移动模型感知节点的网络带宽;(2)分组管理节点信息,减少通信开销,并利用小根堆的特性构建节点选择树;(3)自适应数据布局根据节点可用性动态选择性能良好的节点,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实验结果表明:当网络动态变化时,所提策略的数据传输成功率相较于随机策略和存储容量感知策略分别提升30.6%,34.6%,并始终将通信开销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存储 数据布局 带宽感知 移动网络 群组移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流传播路径学习的智能合约时间戳漏洞检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卓 刘业鹏 +3 位作者 薛建新 鄢萌 陈嘉弛 毛晓光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5-2339,共15页
智能合约是一种被大量部署在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的应用.由于其具有经济属性,智能合约漏洞会造成潜在的巨大经济和财产损失,并破坏以太坊的稳定生态.因此,智能合约的漏洞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主流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诸如Oye... 智能合约是一种被大量部署在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的应用.由于其具有经济属性,智能合约漏洞会造成潜在的巨大经济和财产损失,并破坏以太坊的稳定生态.因此,智能合约的漏洞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主流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诸如Oyente和Securify)采用基于人工设计的启发式算法,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复用性较弱且耗时高,准确率也不高.为了提升漏洞检测效果,针对智能合约的时间戳漏洞,提出基于数据流传播路径学习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Scruple.所提方法首先获取时间戳漏洞的潜在的数据传播路径,然后对其进行裁剪并利用融入图结构的预训练模型对传播路径进行学习,最后对智能合约是否具有时间戳漏洞进行检测.相比而言,Scruple具有更强的漏洞捕捉能力和泛化能力,传播路径学习的针对性强,避免了对程序整体依赖图学习时造成的层次太深而无法聚焦漏洞的问题.为了验证Scruple的有效性,在真实智能合约的数据集上,开展Scruple方法与13种主流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Scruple在检测时间戳漏洞上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可以达到0.96,0.90和0.93,与13种当前主流方法相比,平均相对提升59%,46%和57%,从而大幅提升时间戳漏洞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合约 时间戳漏洞 漏洞检测 数据流传播路径 预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抗生成网络的缺陷定位模型域数据增强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卓 雷晏 +2 位作者 毛晓光 薛建新 常曦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89-2306,共18页
缺陷定位获取并分析测试用例集的运行信息,从而度量出各个语句为缺陷的可疑性.测试用例集由输入域数据构建,包含成功测试用例和失败测试用例两种类型.由于失败测试用例在输入域分布不规律且比例很低,失败测试用例数量往往远少于成功测... 缺陷定位获取并分析测试用例集的运行信息,从而度量出各个语句为缺陷的可疑性.测试用例集由输入域数据构建,包含成功测试用例和失败测试用例两种类型.由于失败测试用例在输入域分布不规律且比例很低,失败测试用例数量往往远少于成功测试用例数量.已有研究表明,少量失败测试用例会导致测试用例集出现类别不平衡问题,严重影响着缺陷定位有效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基于对抗生成网络的缺陷定位模型域数据增强方法.该方法基于模型域(即缺陷定位频谱信息)而非传统输入域(即程序输入),利用对抗生成网络合成覆盖最小可疑集合的模型域失败测试用例,从模型域上解决类别不平衡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大幅提升了11种典型缺陷定位方法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定位 测试用例 对抗生成网络 数据增强 可疑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智能学习型决策:“大数据+AI”赋能的决策范式演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易 王成良 邱国栋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50,共16页
在大数据和AI赋能的情景下,决策范式正在被重新定义,经历了从“经验、模型、计算”到“数智决策”的演化过程,其中“数智化能力、学习能力和对知识整合利用能力”是决策范式演进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系统的观点,通过对4种典型决策范式... 在大数据和AI赋能的情景下,决策范式正在被重新定义,经历了从“经验、模型、计算”到“数智决策”的演化过程,其中“数智化能力、学习能力和对知识整合利用能力”是决策范式演进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系统的观点,通过对4种典型决策范式进行综合集成,构建基于“组织智能(OI)—人类智能(HI)—人工智能(AI)”三位一体的群体智能学习型决策模型,阐释新模型给决策范式带来的改变以及在应急管理战略决策和电商平台业务决策中的典型应用。研究结论:(1)提出了数智情境下“学习型决策”理念,注重群智决策中的学习系统,通过学习系统克服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2)构建了以“数据—学习—智慧”为核心的群体智能学习型决策框架,给从“数据”中如何获取“智慧”的经典问题提供了研究路径;(3)新范式促进了“决策组织、决策模式、决策流程、决策可解释性”等全方位转变,为构建群体智能学习型决策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研究结论在数字经济时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赋能 综合集成 群体智能学习型决策 决策范式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调度策略的无信号交叉路口车辆控制研究
7
作者 刘斌 李轶群 +3 位作者 史博 任延凯 洪俊 李秀华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8-48,共11页
为提高车辆在无信号交叉路口的通行效率,以车辆加速度变化率和目标车辆通行时间为目标,提出一种车路协同下无信号交叉路口车辆的通行策略。通过建立车路协同场景,划分动态冲突区域和静态冲突区域,定义模型输入参数,构建车辆通行顺序模... 为提高车辆在无信号交叉路口的通行效率,以车辆加速度变化率和目标车辆通行时间为目标,提出一种车路协同下无信号交叉路口车辆的通行策略。通过建立车路协同场景,划分动态冲突区域和静态冲突区域,定义模型输入参数,构建车辆通行顺序模型和车辆运动状态控制模型,并通过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模型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后,在常见交通场景中,车辆减速阶段加速度最大变化率平均减少17.27%,车辆加速度变化幅度平均减少37.06%,最大加速度平均降低37.53%,通行时间平均减少41.33%;在特殊交通场景中,车辆减速阶段加速度最大变化率平均减少45.95%,车辆加速度变化幅度平均减少38.89%,最大加速度平均降低48.2%,通行时间平均可减少44.31%;另外,与同类算法优化率相比,该策略模型的平均通行时间和平均车速分别优化42.82%和45.8%,优化效果显著,且两项指标更为均衡,同时车辆速度无频繁波动,乘坐舒适性更佳。因此,在较小牺牲部分车辆舒适性能的条件下,该策略模型大幅提升了整体通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 通行策略 冲突区域 模糊控制 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图像分割与风格迁移的文物数字拓片技术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广 王云香 +1 位作者 刘礼 杨平恒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4-235,共12页
随着文化遗产数字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手工拓片技术因存在潜在风险、操作复杂以及保存不便等问题,已难以满足现代文物保护与展示的高标准要求。全新数字拓片技术凭借其高效、安全的特性,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为文... 随着文化遗产数字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手工拓片技术因存在潜在风险、操作复杂以及保存不便等问题,已难以满足现代文物保护与展示的高标准要求。全新数字拓片技术凭借其高效、安全的特性,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为文物信息的数字化呈现提供了全新路径。为提升数字拓片的生成质量与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割与风格迁移的创新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Segment Anything Model(SAM)的精准图像分割技术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文物数字拓片风格迁移网络,实现了文物内容与拓片风格的高度融合。具体而言,SAM模型凭借其强大的泛化能力和Prompt-based交互式分割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分割出文物图像中的目标对象。在文物数字拓片风格迁移方面,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架构,通过训练神经网络学习特定拓片风格的特征,将这些特征应用到目标图像上,从而生成具有类似风格的数字拓片图像。技术架构采用编码器-解码器设计,并引入拓片风格注意力模块,同时利用细节保留损失函数优化模型训练,确保生成的数字拓片既能保留文物的细节特征,又能精准再现传统拓片的风格特质。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显著提高了自动化水平,能够快速生成高质量的数字拓片。与传统图像处理和三维重构技术相比,该方法无接触式操作避免了对文物的物理损害,同时在细节保留和风格一致性方面取得良好平衡,具有大规模应用的潜力,并降低了总体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拓片技术 文化遗产保护 图像分割 风格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下车联网安全加密认证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8
9
作者 宋涛 李秀华 +3 位作者 李辉 文俊浩 熊庆宇 陈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0-353,共14页
针对车联网攻击风险的持续加剧,车载系统、车载终端、车载信息与服务应用及智能网联汽车运营服务平台等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凸显,广义网络攻击中的信息篡改、病毒入侵等手段已经被证明可用于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攻击。传统车联网的弱口令认... 针对车联网攻击风险的持续加剧,车载系统、车载终端、车载信息与服务应用及智能网联汽车运营服务平台等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凸显,广义网络攻击中的信息篡改、病毒入侵等手段已经被证明可用于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攻击。传统车联网的弱口令认证和弱加密的特点,难以满足当前车联网领域多网络、多节点安全防护的要求,国内车联网安全加密认证机制的缺乏和加密认证体系不完善,导致车联网通信安全更难得到满足。为解决车联网安全加密认证问题,文中对大数据时代下的车联网安全加密认证技术架构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大数据时代下车联网安全现状和车联网安全的相关概念;接着对比分析了当前车联网的安全架构,并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下的车联网安全加密认证体系,系统地论述了车联网安全技术架构以及车联网通信模块的加密认证方式;然后将所提架构与车联网信息安全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详细阐述了车联网安全加密认证关键技术和技术创新性;最后总结并提出了当前车联网安全加密认证技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安全 安全威胁 网络攻击 安全防护 加密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智能一体化的实验室云平台的建设与研究 被引量:46
10
作者 廖军 张毅 +2 位作者 王成良 罗西 刘礼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9-252,共4页
该文针对传统实验室现状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等方面的需求,提出了数据智能化实验室云平台的建设架构。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虚拟桌面建设,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教学专业资源融合,实现大数据智能一体化实验室云平台的建... 该文针对传统实验室现状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等方面的需求,提出了数据智能化实验室云平台的建设架构。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虚拟桌面建设,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教学专业资源融合,实现大数据智能一体化实验室云平台的建设,提供集教学、科研、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等服务,提升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从而培养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域的卓越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实验室云平台 虚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大数据实验室建设体系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廖军 张毅 +3 位作者 王成良 文俊浩 罗西 熊庆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1-244,共4页
针对高校大数据教学实践环境的匮乏,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大数据实验室建设平台的需求,以大数据人才培养为目标,提出了大数据实验室建设方案。该建设方案主要以基础硬件层、虚拟资源层、教学科研平台和学生创新实训平台4个部分组成,着重分... 针对高校大数据教学实践环境的匮乏,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大数据实验室建设平台的需求,以大数据人才培养为目标,提出了大数据实验室建设方案。该建设方案主要以基础硬件层、虚拟资源层、教学科研平台和学生创新实训平台4个部分组成,着重分析了各部分为高校实验室提供的服务,进一步介绍了大数据实验室建设的优势,并开拓了课程教学和创新实践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实验室建设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自编码网络的软件缺陷预测方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末 徐玲 +2 位作者 杨梦宁 廖胜平 鄢萌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96-1804,共9页
软件缺陷预测是提升软件质量的有效方法,而软件缺陷预测方法的预测效果与数据集自身的特点有着密切的相关性。针对软件缺陷预测中数据集特征信息冗余、维度过大的问题,结合深度学习对数据特征强大的学习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自编码... 软件缺陷预测是提升软件质量的有效方法,而软件缺陷预测方法的预测效果与数据集自身的特点有着密切的相关性。针对软件缺陷预测中数据集特征信息冗余、维度过大的问题,结合深度学习对数据特征强大的学习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自编码网络的软件缺陷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采样方法对6个开源项目数据集进行采样,解决了数据集中类不平衡问题;然后训练出一个深度自编码网络模型。该模型能对数据集进行特征降维,模型的最后使用了三种分类器进行连接,该模型使用降维后的训练集训练分类器,最后用测试集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维数较大、特征信息冗余的数据集上的预测性能要优于基准的软件缺陷预测模型和基于现有的特征提取方法的软件缺陷预测模型,并且适用于不同分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缺陷预测 特征降维 深度自编码网络 类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监督图卷积和注意力机制实现隐式反馈降噪的社交推荐
13
作者 郭向星 周魏 +3 位作者 杨正益 文俊浩 杨佳佳 刘蔓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62,共12页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交推荐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性能,然而,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交推荐模型存在以下挑战: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模型的邻域聚集操作会放大用户的隐式行为中的噪声,使得用户和物品的向量表示存在偏差;用户物品图中的边和用户社交关...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交推荐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性能,然而,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交推荐模型存在以下挑战: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模型的邻域聚集操作会放大用户的隐式行为中的噪声,使得用户和物品的向量表示存在偏差;用户物品图中的边和用户社交关系图中的边的异质性,导致基于图神经网络在两张图上学习到的用户向量表示存在于不同的语义空间,直接融合往往得到次优的向量表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自监督图卷积和注意力机制实现隐式反馈降噪的社交推荐模型.该模型从原始的用户物品图中捕捉用户的真实兴趣,生成降噪的用户物品交互图;提出一种新颖的用户向量融合方法,对异质的用户向量表示进行融合.在两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不同数据集上的推荐性能均较基线模型有显著提升.在lastfm数据集上,推荐性能提升了1.18%至3.87%;在ciao数据集上,推荐性能提升了3.56%至7.31%.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模型各个模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机制 隐式反馈 图卷积神经网络 自监督学习 社交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N和双向编码解码LSTM融合的起重机械健康预测方法
14
作者 陈宇豪 杨正益 文俊浩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83,共10页
针对起重机械设备健康状态多时间单位步长预测中出现的监测数据时间跨度小、数据量密集、特征多维、没有标签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双向编码解码长短期循环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 针对起重机械设备健康状态多时间单位步长预测中出现的监测数据时间跨度小、数据量密集、特征多维、没有标签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双向编码解码长短期循环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with encoder-decoder,ED-BLSTM)的起重机械设备健康预测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时序排列,在保证相同输入-输出时间步长尺寸情况下对数据集切分重组,将处理后数据集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主要特征,得到多维矩阵。采用基于编码解码器的双向长短期循环神经网络对多维矩阵进行训练,建立起重机械多时间单位步长的目标预测模型,达到长期预测起重机械设备健康状态的目的。对比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的验证损失最多降低0.474%,最少降低0.097%;预测损失最多降低1.411%,最少降低1.230%,实际预测性能有较大提高,对工业起重机械健康预测技术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械 健康预测 双向长短时循环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编码解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协同的联盟区块链隐私数据保护方法 被引量:23
15
作者 蔡亮 端豪 +1 位作者 鄢萌 夏鑫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57-2573,共17页
为了解决联盟区块链平台中的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协同的隐私数据保护方法,包括:(1)链间隐私保护:通过将不同业务的数据进行分流处理、分区存储,实现了不同业务之间的隐私机密性保护;(2)链内隐私保护:通过在交易体中嵌入字... 为了解决联盟区块链平台中的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协同的隐私数据保护方法,包括:(1)链间隐私保护:通过将不同业务的数据进行分流处理、分区存储,实现了不同业务之间的隐私机密性保护;(2)链内隐私保护:通过在交易体中嵌入字段来指定链内隐私数据的参与方,并由接收交易的区块链节点作为中转节点进行链内隐私数据的同步,中转节点同时负责将隐私数据替换成其哈希值后,构造公开交易进行正常公开交易的上链,待公开交易上链成功后,由隐私参与方节点各自进行隐私账本的更新.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对链间隐私方法吞吐量以及链内隐私保护方法的延迟性进行了测试与对比,结果表明,通过结合粗粒度的链间隐私保护与细粒度的链内隐私保护,在满足了隐私需求的同时,也保证了可观的性能,为区块链平台的隐私性与安全性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分区共识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流互信息联合匹配的小样本行为识别
16
作者 邓龙 冯波 葛永新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73,共11页
基于度量学习范式的小样本行为识别方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仍有以下问题无法同时解决:1)无法很好地进行动作关系建模,没能充分利用模态信息;2)无法处理好不同长度不同速度视频匹配问题,无法处理好视频子动作错位的视频匹配问题。为了... 基于度量学习范式的小样本行为识别方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仍有以下问题无法同时解决:1)无法很好地进行动作关系建模,没能充分利用模态信息;2)无法处理好不同长度不同速度视频匹配问题,无法处理好视频子动作错位的视频匹配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流互信息联合匹配的小样本行为识别方法,该方法分为2个模块:多模态对比学习模块和联合匹配模块。多模态对比学习模块主要用以探索模态间的互信息,利用对比学习将同一个视频的不同模态特征视为正样本对进行拉近。联合匹配模块主要解决上述提到的视频匹配问题,通过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和二部图匹配算法联合匹配得到最终的匹配结果,以获得良好的小样本行为识别分类准确度。笔者在2个广泛使用的小样本行为识别数据集SSV2和Kinetics上对提出的方法进行评估,同时进行了大量的消融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行为识别 多模态 小样本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会展环境时空数据的可视分析系统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黎 胡海波 杨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19-2727,共9页
会展环境下的时空数据是复杂的,具有高度离散、不连续、记录不完整等特点。而大多情况下,时空数据本身不仅包含了时间、经度、纬度三维,还隐含速度、加速度、方向等附加属性,使得对这类数据的分析具有挑战。因此,提出一个交互式可视分... 会展环境下的时空数据是复杂的,具有高度离散、不连续、记录不完整等特点。而大多情况下,时空数据本身不仅包含了时间、经度、纬度三维,还隐含速度、加速度、方向等附加属性,使得对这类数据的分析具有挑战。因此,提出一个交互式可视分析系统——会展时空数据可视分析系统(VASTED)。结合多种交互,面向整体与细节,关联分析参会人员的类型和移动规律以及可能的异常事件。该系统利用并进一步改进了三维地图和甘特图,有效地表示数据的多种属性。采用ChinaVis2019挑战1的数据集进行的案例研究,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展环境 时空数据 可视化 关联可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改进型命名数据网络的物联网大数据高效转发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少甫 陈磊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81,119,共9页
针对传统基于定向扩散命名数据网络(Directed Diffusion Named Data Network,DD-NDN)转发策略未考虑传感器节点的能量、存储、带宽的实际约束,无法完全适用于物联网大数据转发的问题,提出考虑邻居节点空间信息与能量信息的改进NDN路由... 针对传统基于定向扩散命名数据网络(Directed Diffusion Named Data Network,DD-NDN)转发策略未考虑传感器节点的能量、存储、带宽的实际约束,无法完全适用于物联网大数据转发的问题,提出考虑邻居节点空间信息与能量信息的改进NDN路由转发策略。在分析传统NDN转发策略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物联网大数据转发的NDN通信模型;通过邻居节点交换空间信息与剩余电量信息的方式构建转发列表,并采用贪婪转发策略实现数据的高效转发;在NDNSim仿真环境下,对相同算例进行对比验证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仅考虑最邻近节点转发的定向扩散NDN方法相比,该策略的平均路由跳数、平均路由延时和丢包率分别下降了11.11%、20.40%和8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转发策略 改进命名数据网络 服务质量 网络能耗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距离拓扑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郎登何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1,共5页
针对分布式数据存储算法通常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且对海量数据加密时严重浪费计算资源和时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距离拓扑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方法.通过寻找K-距离拓扑子图来实现数据的安全放置,优先选择存取速度更快的节点和自身保... 针对分布式数据存储算法通常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且对海量数据加密时严重浪费计算资源和时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距离拓扑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方法.通过寻找K-距离拓扑子图来实现数据的安全放置,优先选择存取速度更快的节点和自身保护能力强的节点实现总体性能的提升.在Internet 2拓扑图与随机拓扑图下的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在满足安全距离约束的条件下选择到最优的数据存储节点,从而减小数据存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数据存储 数据安全 高效 Internet 2拓扑 随机拓扑 K-距离 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注意力深度学习的硬件代码缺陷定位方法
20
作者 刘振磊 胡健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508-2521,共14页
硬件代码缺陷定位是实现硬件设计可靠性、降低设计开发成本和提高硬件设计质量的关键环节。然而,现有缺陷定位方法存在输出与执行信息不匹配、代码覆盖矩阵语义信息不足、可疑值计算方法过于简单等问题,导致缺陷定位精度受限。为了解决... 硬件代码缺陷定位是实现硬件设计可靠性、降低设计开发成本和提高硬件设计质量的关键环节。然而,现有缺陷定位方法存在输出与执行信息不匹配、代码覆盖矩阵语义信息不足、可疑值计算方法过于简单等问题,导致缺陷定位精度受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深度学习的硬件代码缺陷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VCD(Value Change Dump)对比技术,匹配特定时钟周期内硬件程序的仿真结果与语句覆盖信息,构建精准的覆盖矩阵。其次,通过动态切片技术增强语义信息,保留与缺陷相关的语句,缩小代码搜索范围。最后,使用自注意力深度神经网络学习语句与缺陷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计算每个语句的可疑值,实现高精度的硬件代码缺陷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缺陷定位效果上优于最新的缺陷定位方法。在Top-1指标下,本文方法的缺陷定位有效性比最新的缺陷定位方法增长了50%至200%;在MFR指标下,本文方法的缺陷定位有效性比最新的缺陷定位方法的有效性下降了51%至59%,表明该方法能更快更精确地识别缺陷位置,从而有效提高硬件设计的验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定位 自注意力深度学习 程序切片 覆盖矩阵 可疑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