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概念分析在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通过CiteSpace 6.2.R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440篇...目的分析概念分析在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通过CiteSpace 6.2.R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440篇,英文文献5216篇,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国内发文较国际仍有较大差距;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健康教育、护理实践方面;癌症相关概念、积极应对老龄化是重点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论与国际护理领域概念分析相比,国内研究尚属于探索阶段,目前发展较为缓慢。我国可借助国际研究热点及前沿扩充研究思路,加大对该领域的关注,促进护理学科基础概念的发展。展开更多
护理缺失现象在世界各地卫生保健环境中普遍存在,其对于患者、护士及医院都会造成不良影响,但有关护理缺失的相关研究在论文撰写时缺乏统一的报告规范,报告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各研究者在比较各国医院、临床科室或其他保健系统的护理缺失...护理缺失现象在世界各地卫生保健环境中普遍存在,其对于患者、护士及医院都会造成不良影响,但有关护理缺失的相关研究在论文撰写时缺乏统一的报告规范,报告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各研究者在比较各国医院、临床科室或其他保健系统的护理缺失研究结果时存在困难,不便读者理解该现象并意识到其重要性。Blatter等于2020年发表了《Strengthening 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research on unfinished nursing CARE:The RANCARE guideline》即护理缺失量性研究的报告规范。本文就该报告规范产生的背景及内容进行解读,以期提升护理缺失相关研究的报告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由美国国家医学中心和贝克曼研究所研制的癌症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Family Version,QOLScale-FAMILY)用于中国喉癌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测量的可能性,为喉癌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的评定提供一个量化工具。方法通...目的探讨由美国国家医学中心和贝克曼研究所研制的癌症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Family Version,QOLScale-FAMILY)用于中国喉癌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测量的可能性,为喉癌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的评定提供一个量化工具。方法通过对QOLScale-FAMILY量表的翻译、回译、文化调试制定出中文版的QOL Scale-FAMILY量表,并采用信访、电话访谈、面对面问卷访谈的方法,对100例喉癌患者照顾者(主要是患者配偶和子女)的生活质量进行测定,考核QOL Scale-FAMILY的可行性以及信度与效度。结果中文版的QOL Scale-FAMILY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94,除了精神健康维度α=0.649外,其他3个维度满足群组比较的要求;重测信度γ=0.841。因子分析产生的4个公共因子与理论结构基本一致,结构效度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0.2%。结论QOLScale-FAMILY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对部分条目进行调整后,可以应用于喉癌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的测定。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改良版Munro围术期成人压疮风险评估量表与斯卡特触发点对手术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预测效度及评估的一致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9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手术的患者270名,收集一般资料和手...目的:比较改良版Munro围术期成人压疮风险评估量表与斯卡特触发点对手术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预测效度及评估的一致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9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手术的患者270名,收集一般资料和手术资料,将确诊已发生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45名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手术科室采用1∶5配对方法,选取同期进行手术但未发生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225名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改良版Munro量表与斯卡特触发点分别评分并记录,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以及量表的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κ值。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Munro量表评分分别为(29.870±3.279)分、(26.460±3.381)分,斯卡特触发点评分分别为(2.361±0.900)分、(1.650±0.989)分。Munro量表的AUC=0.764(95%CI=0.692~0.873),最佳诊断界值、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8.500、0.667、0.720、0.248、0.934;斯卡特触发点AUC=0.691(95%CI=0.610~0.772),最佳诊断界值、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500、0.822、0.502、0.289、0.923。两种评估量表的κ值为0.4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版Munro量表与斯卡特触发点均能有效评估患者发生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存在中度一致性。从临床实际工作出发,术前采用改良版斯卡特触发点对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进行评估具有可操作性,值得推广。展开更多
目的:回顾性验证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相关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2年到2017年150名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一般资...目的:回顾性验证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相关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2年到2017年150名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置管资料。将确诊已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肿瘤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肿瘤类型相同采用1∶4配对方法,选取同期留置但未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2组患者分别评分并记录。比较Caprini评分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肿瘤患者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分级和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Caprini风险评分(7.720±1.768)高于对照组(6.220±1.097);病例组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组评分≥7分以上的患者比例高达7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中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严重肺部疾病(OR=5.539,95%CI=1.799~17.053,P=0.003)、其他高危因素(OR=6.987,95%CI=2.105~23.196,P=0.001)、血栓史(OR=24.735,95%CI=3.624~168.822,P=0.001)3个因素是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且随着评分的增加,患者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风险随之增加。结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概念分析在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通过CiteSpace 6.2.R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440篇,英文文献5216篇,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国内发文较国际仍有较大差距;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健康教育、护理实践方面;癌症相关概念、积极应对老龄化是重点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论与国际护理领域概念分析相比,国内研究尚属于探索阶段,目前发展较为缓慢。我国可借助国际研究热点及前沿扩充研究思路,加大对该领域的关注,促进护理学科基础概念的发展。
文摘护理缺失现象在世界各地卫生保健环境中普遍存在,其对于患者、护士及医院都会造成不良影响,但有关护理缺失的相关研究在论文撰写时缺乏统一的报告规范,报告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各研究者在比较各国医院、临床科室或其他保健系统的护理缺失研究结果时存在困难,不便读者理解该现象并意识到其重要性。Blatter等于2020年发表了《Strengthening 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research on unfinished nursing CARE:The RANCARE guideline》即护理缺失量性研究的报告规范。本文就该报告规范产生的背景及内容进行解读,以期提升护理缺失相关研究的报告质量。
文摘目的:比较改良版Munro围术期成人压疮风险评估量表与斯卡特触发点对手术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预测效度及评估的一致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9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手术的患者270名,收集一般资料和手术资料,将确诊已发生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45名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手术科室采用1∶5配对方法,选取同期进行手术但未发生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225名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改良版Munro量表与斯卡特触发点分别评分并记录,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以及量表的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κ值。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Munro量表评分分别为(29.870±3.279)分、(26.460±3.381)分,斯卡特触发点评分分别为(2.361±0.900)分、(1.650±0.989)分。Munro量表的AUC=0.764(95%CI=0.692~0.873),最佳诊断界值、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8.500、0.667、0.720、0.248、0.934;斯卡特触发点AUC=0.691(95%CI=0.610~0.772),最佳诊断界值、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500、0.822、0.502、0.289、0.923。两种评估量表的κ值为0.4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版Munro量表与斯卡特触发点均能有效评估患者发生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存在中度一致性。从临床实际工作出发,术前采用改良版斯卡特触发点对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进行评估具有可操作性,值得推广。
文摘目的:回顾性验证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相关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2年到2017年150名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置管资料。将确诊已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肿瘤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肿瘤类型相同采用1∶4配对方法,选取同期留置但未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2组患者分别评分并记录。比较Caprini评分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肿瘤患者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分级和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Caprini风险评分(7.720±1.768)高于对照组(6.220±1.097);病例组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组评分≥7分以上的患者比例高达7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中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严重肺部疾病(OR=5.539,95%CI=1.799~17.053,P=0.003)、其他高危因素(OR=6.987,95%CI=2.105~23.196,P=0.001)、血栓史(OR=24.735,95%CI=3.624~168.822,P=0.001)3个因素是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且随着评分的增加,患者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风险随之增加。结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