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年重庆市城乡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胡蓉 黄晓波 +4 位作者 罗开良 胡淀 乐庆荣 侯永兰 卢仙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21-1123,共3页
目的研究重庆市城乡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方法15岁以上人群抽取5246人进行调查,对城乡人群各年龄段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重庆市15岁以上自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8.49%(标化率16.65%),男性为18.79%,女性为18.23%... 目的研究重庆市城乡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方法15岁以上人群抽取5246人进行调查,对城乡人群各年龄段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重庆市15岁以上自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8.49%(标化率16.65%),男性为18.79%,女性为18.23%,男女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城市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为21.65%,男性为19.91%均明显高于农村女性(14.68%)(P<0.01)。男女均在35岁以后患病率上升幅度明显。15~45岁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8.49%高于女性(4.90%)(P<0.01),45岁以后男女相近。女性高血压知晓率44.68%、治疗率41.29%分别高于男性(38.13%、32.03%)(P<0.05),控制率无差异。城市男女性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高于农村,有显著性差异(P<0.01)。BMI(≥25)、腹型肥胖、年龄、盐、家族史均为城乡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市城乡人群高血压各有其特点,防治措施必须针对改变膳食结构、加强锻炼、减重等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人群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过表达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波 范晋奇 +2 位作者 张全军 陈少杰 殷跃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91-1298,共8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过表达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AMI组、生理盐水组(AMI+NS组)、报告基因组(AMI+AdEGFP组)和重组腺病毒AdACE2组(A...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过表达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AMI组、生理盐水组(AMI+NS组)、报告基因组(AMI+AdEGFP组)和重组腺病毒AdACE2组(AMI+AdACE2组),每组15只。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AMI模型,AMI+NS、AMI+AdEGFP、AMI+AdACE2组于心肌梗死周边区各选取5个点分别注射生理盐水、AdEGFP和AdACE2,Sham组与AMI组不予注射。建模4周后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室质量;用组织学方法评价心肌组织结构变化与胶原沉积;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Ang)Ⅱ(AngⅡ)、Ang-(1-7)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ACE2、Src同源结构域2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SHP-1)、ERK1/2、p-ERK1/2、p38、p-p38、α-SM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与其他4组相比,AMI+AdACE2组ACE2表达水平升高(P<0.05),同时Ang-(1-7)表达也升高(P<0.05)。(2)与Sham组相比,AMI、AMI+NS及AMI+AdEGFP组左室舒张末压,心室质量/体质量比值,胶原沉积,梗死周边区AngⅡ、Ang-(1-7)、SHP-1、p-ERK1/2/ERK1/2、p-p38/p38、α-SMA、TGF-β1表达均升高(P<0.05)。(3)与AMI、AMI+NS及AMI+AdEGFP组相比,AMI+AdACE2组Ang-(1-7)、SHP-1表达升高(P<0.05),p-ERK1/2/ERK1/2、p-p38/p38、α-SMA及TGF-β1表达降低(P<0.05)。结论过表达ACE2可明显改善大鼠心肌纤维化进程,缓解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ACE2激活酪氨酸磷酸酶SHP-1,负性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下游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KPs)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SHP1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东梅 胡蓉 +4 位作者 赵郑波 佘强 殷跃辉 黄晶 周小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4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例1 834例,其中确诊CHD 1 169例,排除CHD 665例。分析比较各组间各危险因素的百分比、水平和比率。采用多因素Logis...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4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例1 834例,其中确诊CHD 1 169例,排除CHD 665例。分析比较各组间各危险因素的百分比、水平和比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CHD相关因素。结果:1.CHD组的男性、有CHD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高尿酸血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指标比例均明显高于非CHD组(均为P<0.01)。CHD组年龄、收缩压、脉压、高血压病程、白细胞计数、载脂蛋白B、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空腹指血血糖、餐后2 h指血血糖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非CHD组(均为P<0.01)。CHD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I等指标比值均明显高于非CHD组(均为P<0.01)。CH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I水平均明显低于非CHD组(均为P<0.01)。两组间肥胖、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CHD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年龄、白细胞计数、载脂蛋白B均与CHD呈显著正相关(β值分别为0.496、1.149、0.595、0.592、0.953、0.282、0.050、0.155、1.488,均为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CHD呈显著负相关(β值为-0.575,P<0.05)。结论:1.男性、CHD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年龄、白细胞计数、载脂蛋白B与本地区CHD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本地区CHD呈负相关。2.降低载脂蛋白B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糖尿病及高血压和戒烟等措施可以降低本地区CHD发病率及改善CHD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亢性心肌病兔心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安 邓武 殷跃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156-2159,共4页
目的探讨甲亢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左旋甲状腺素(L-Thy)组、咪哒普利组、缬沙坦组。L-Thy(45μg.kg-1.d-1×28d)腹腔注射建立甲亢性心肌病模型,第28天收集心肌标... 目的探讨甲亢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左旋甲状腺素(L-Thy)组、咪哒普利组、缬沙坦组。L-Thy(45μg.kg-1.d-1×28d)腹腔注射建立甲亢性心肌病模型,第28天收集心肌标本测定左右心室心肌肥厚指数,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结构,测定心肌细胞直径,Masson’s染色测定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蛋白表达。结果L-Thy可诱导心肌肥厚、心肌细胞结构改变以及纤维组织增生,ACE、ERK和p-ERK蛋白表达上调,ERK及p-ERK表达与心肌细胞平均直径和CVF呈正相关。咪哒普利和缬沙坦均可显著抑制L-Thy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厚和纤维化,从而降低ERK、p-ERK的表达。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ERK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参与甲亢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ERK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可能与RAS有关,咪哒普利和缬沙坦可以抑制ERK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并改善L-Thy诱导的心肌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心肌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综合管理的研究热点、现状及趋势:一项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
5
作者 肖鹏泽 陈芸霖 凌智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7,共10页
目的 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综合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利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方法,结合VOSviewe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展示。结果 纳入的1 085篇文献分析得出3类主... 目的 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综合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利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方法,结合VOSviewe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展示。结果 纳入的1 085篇文献分析得出3类主要结果。(1)文献基本信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其次为英国和意大利,中国排名第五;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奥尔堡大学,其次是利物浦大学和利物浦心脏与胸腔医院;最具影响力的3位作者为Lip GYH、Proietti M和Boriani G。(2)共被引文献聚类分析:27篇高被引文献主要分为4大类,涵盖房颤抗凝治疗、脑卒中与出血风险的评估、指南与共识、节律与心率控制。(3)研究热点时间叠加分析:早期研究集中于房颤的基础治疗;当前研究侧重于房颤的综合管理,着力于通过新技术和整体、个体化健康管理策略优化预后。结论 综合管理是房颤治疗的基石。新技术的应用与整体、个体化健康管理策略的实施可进一步提升疗效和预后。房颤综合管理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研究活跃度持续提升,欧美国家保持领先地位,中国需在该领域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多中心研究,以推动研究创新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综合管理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及替米沙坦对大鼠心房肌细胞钾和钙电流的影响
6
作者 龙毅 王娇 +2 位作者 周亚南 修芸 殷跃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28-1232,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替米沙坦对SD大鼠心房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和L型钙电流(ICa-L)的作用。方法急性酶解法分离SD大鼠心房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AngⅡ、替米沙坦以及AngⅡ联合替米沙坦对大鼠心房肌细胞Ito和...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替米沙坦对SD大鼠心房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和L型钙电流(ICa-L)的作用。方法急性酶解法分离SD大鼠心房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AngⅡ、替米沙坦以及AngⅡ联合替米沙坦对大鼠心房肌细胞Ito和ICa-L的影响。结果 AngⅡ(0.1μmol/L)和替米沙坦(0.01μmol/L)以及两药联合均能抑制大鼠心房肌细胞Ito,AngⅡ组、替米沙坦组、联合组干预前后Ito的电流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48±2.75)vs(15.71±2.06)pA/pF,(24.16±2.36)vs(16.15±1.82)pA/pF,(24.41±2.27)vs(21.35±1.46)pA/pF,P<0.05]。AngⅡ(0.1μmol/L)能显著增强大鼠心房肌细胞ICa-L的峰值电流密度[(-4.51±0.38)vs(-5.16±0.29)pA/pF,P<0.01];替米沙坦(0.01μmol/L)对心房肌细胞ICa-L无明显作用[(-4.35±0.27)vs(-4.29±0.34)pA/pF,P>0.05],但联合组中替米沙坦可拮抗AngⅡ对ICa-L的增强效应[(-4.08±0.28)vs(-4.20±0.31)pA/pF,P>0.05]。结论 AngⅡ和替米沙坦对大鼠心房肌细胞具有直接的电生理作用,替米沙坦在受体水平上存在对AngⅡ的拮抗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抗心律失常药 钾通道 心肌 膜片钳技术 L型钙电流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管病变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活性研究
7
作者 邓昌明 黄晶 +1 位作者 刘地川 罗开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13-51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变化规律。方法:选取仅有前降支、仅有回旋支及仅有右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26例、22例及28例,进行24h Holter检测,然后进行24h时域及频域指标分析,并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变化规律。方法:选取仅有前降支、仅有回旋支及仅有右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26例、22例及28例,进行24h Holter检测,然后进行24h时域及频域指标分析,并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三组冠心病患者间进行比较,仅前降支病变组心率变异指标减低更为明显。而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病变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活性明显降低,而前降支病变者降低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率变异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对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的影响
8
作者 刘宇行 易鑫 龙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4-842,共9页
目的:探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对高血压(hypertension,HT)患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重庆... 目的:探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对高血压(hypertension,HT)患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住院HT合并MAFLD患者5344例,同期纳入HT无MAFLD患者5344例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T合并MAFLD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分别为(62.6±12.4)岁和(69.1±11.9)岁,CAD发生率分别为1931例(36.1%)和1542例(28.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MAFLD、年龄、吸烟、糖尿病、左室射血分数、总胆固醇均为影响HT患者CAD形成的重要预测因素,其OR值分别为2.033、1.050、1.429、1.157、0.983和1.078。经过调整不同混杂因素建立5个回归模型发现MAFLD是HT患者发生C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T伴MAFLD患者CAD患病率高,MAFLD是HT患者发生CA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左室射血分数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培养诱导心外膜祖细胞向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英瑞 李郁 +4 位作者 景小东 刘亚杰 赵郑波 刘斌 佘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6-562,共7页
目的探讨冠脉发育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是否可以影响心外膜祖细胞(epicardial progenitor cells,EpiCs)的分化从而调节冠状动脉的发育。方法饲养7~8周龄成年C57BL/6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5~30 g)。提取出高纯度的EpiCs,实验分为... 目的探讨冠脉发育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是否可以影响心外膜祖细胞(epicardial progenitor cells,EpiCs)的分化从而调节冠状动脉的发育。方法饲养7~8周龄成年C57BL/6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5~30 g)。提取出高纯度的EpiCs,实验分为对照组与共培养组,通过Transwell共培养系统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和EpiCs间的相互作用,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和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EpiCs标志物WT1和Tbx18、平滑肌细胞标志物α-SMA和Myh11的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胶原凝胶收缩实验检测细胞收缩能力;ELISA实验检测培养基中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共培养系统下血管内皮细胞可促进EpiCs中α-SMA[(1.73±0.85)%vs(34.20±3.38)%,P<0.01,n=3]与Myh11[(3.70±1.49)%vs(45.63±4.85)%,P<0.01,n=3]的表达并增强EpiCs的收缩能力,并且对共培养条件培养基的检测可见在此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bFGFs)的升高[(87.64±8.78)vs(304.96±52.91)pg/mL,P<0.01,n=3]。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可通过分泌bFGFs调节EpiCs向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分化,从而调节冠状动脉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祖细胞 Transwell共培养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SD大鼠心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赫 范晋奇 殷跃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598-1602,共5页
目的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存在情况下,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对SD大鼠心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1-3 d的SD乳鼠,用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消化心室,采用差速贴壁法获取成纤维细胞,将细胞... 目的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存在情况下,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对SD大鼠心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1-3 d的SD乳鼠,用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消化心室,采用差速贴壁法获取成纤维细胞,将细胞完全随机化分组为对照组(不予处理)、AngⅡ组、Ang1-7组、AngⅡ+Ang1-7组(先用Ang1-7预处理30 min,再加入AngⅡ处理)。采用免疫荧光鉴定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Rac1、Rad、gp91phox(Nox2)、P65、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Ⅰ型、Ⅲ型胶原蛋白(ColⅠ、ColⅢ)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mRNA的表达。结果 AngⅡ能够促进SD大鼠心室成纤维细胞增殖,Ang1-7能减弱AngⅡ的促增殖作用(P〈0.05);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Rac1、Nox2、P65、CTGF表达增加,Rad表达下降,ColⅠ、ColⅢ、fibronectin转录增加(P〈0.05);与AngⅡ组比较,AngⅡ+Ang1-7组Rac1、Nox2、P65、CTGF表达减少,Rad表达升高,ColⅠ、ColⅢ、fibronectin转录下降(P〈0.05);Ang1-7组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Ⅱ存在时,Ang1-7对心室成纤维细胞具有保护作用。Ang1-7通过调节Rac1、Rad及下游蛋白的表达,能够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血管紧张素Ⅱ 成纤维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缩窄致大鼠左心功能不全对肺血管重构的影响及与BMP7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骏豪 武晓静 +3 位作者 顾文竹 靳鹏 刘嘉玲 周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385-1391,共7页
目的通过大鼠主动脉弓缩窄(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建立左心功能不全模型,观察对肺血管重构和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与肺组织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表达的关系。方法1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根据建模... 目的通过大鼠主动脉弓缩窄(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建立左心功能不全模型,观察对肺血管重构和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与肺组织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表达的关系。方法1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根据建模分为手术组(TAC组,n=8)和假手术组(Sham组,n=8),TAC组行主动脉弓缩窄术;Sham组仅穿丝线不结扎主动脉弓。术后9周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左心结构和功能变化,通过心导管术观察肺血流动力学和右心功能的变化,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心肌和肺血管变化,采用RT-q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肺组织中BMP7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术后9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发现TAC组大鼠左室后壁和室间隔增厚、左室舒张容积增加(P<0.01),左室射血分数降低(P<0.01);血流动力学检测提示TAC组平均肺动脉压升高(P<0.01),右心室收缩压升高(P<0.01);病理学观察提示TAC组左室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大(P<0.01),心肌纤维化程度增加(P<0.01),肺小动脉中层增厚程度增加(P<0.01);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TAC组肺组织中BMP7 mRNA和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结论左心重构和左室功能不全引起肺高压和肺血管重构时,除与血流动力学因素直接有关外,可能还与肺组织BMP7表达减少有关,提示心脏对肺的器官间调节可能参与了左心疾病相关肺高压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缩窄 肺血管重构 高血压 肺性 心功能 骨形成蛋白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669a-5p通过AMPK/PGC1α信号通路改善心力衰竭小鼠心肌细胞能量代谢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明茗 周双珊 +2 位作者 刘源 石毓君 苏立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0,共7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缩窄(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诱导的小鼠衰竭心肌中miR-669a-5p的表达变化,并进一步研究miR-669a-5p对心力衰竭小鼠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和手术组(n=...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缩窄(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诱导的小鼠衰竭心肌中miR-669a-5p的表达变化,并进一步研究miR-669a-5p对心力衰竭小鼠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和手术组(n=16,建立TAC心力衰竭模型)。TAC术后第4周将手术组随机分为模型组(TAC组,n=8)及miR-669a-5p agomir组(Agomir组,n=8),Sham组、TAC组及Agomir组连续4周尾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agomir阴性对照试剂及agomir试剂,2次/周。第8周行超声心动图评估各组小鼠心功能;HE、天狼星红及WGA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RT-qPCR检测小鼠心肌组织miR-669a-5p及氧化磷酸化相关基因(ND1、ND2、NDUFA4、ATP5O)的表达。ATP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心肌组织ATP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AMPK、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TAC组小鼠心肌miR-669a-5p表达显著减少(P<0.05)。超声检测结果显示:Agomir组小鼠心脏射血能力、收缩与舒张功能较TAC组明显改善(P<0.05)。组织切片染色显示:与TAC组比较,Agomir组可见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心肌纤维化及心肌细胞横截面积等有明显改善(P<0.05)。与TAC组比较,Agomir组ATP水平较TAC组明显升高(P<0.05),且ND1、ND2、NDUFA4、ATP5O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Agomir组小鼠心肌组织p-AMPK/AMPK、PGC1α蛋白水平表达较TAC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miR-669a-5p可以显著改善主动脉弓缩窄诱导的心力衰竭小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AMPK/PGC1α信号通路进而改善小鼠心肌细胞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669a-5p 心力衰竭 能量代谢 氧化磷酸化 AMPK/PGC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8b-3p通过抑制线粒体基因表达加重心力衰竭小鼠能量代谢障碍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双珊 刘源 +2 位作者 银萍 石毓君 苏立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57-1866,共10页
目的探究miR-208b-3p对主动脉弓缩窄(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诱导的心力衰竭小鼠能量代谢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6)和手术组(n=18)。手术组采用TAC建立心力衰竭模型;假手术... 目的探究miR-208b-3p对主动脉弓缩窄(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诱导的心力衰竭小鼠能量代谢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6)和手术组(n=18)。手术组采用TAC建立心力衰竭模型;假手术组采用TAC相同手术方式,但不结扎主动脉弓。于TAC术后第2周再随机分为Antagomir组(n=6)、Antagomir-NC组(n=6)及TAC组(n=6),Antagomir组、Antagomir-NC组尾静脉分别注射miR-208b-3p antagomir(800μg)及miR-208b-3p antagomir阴性对照(800μg)试剂,每周2次,连续4周。术后第6周行超声心动图评估各组小鼠心功能。HE染色及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形态。ATP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ATP水平。RT-qPCR检测小鼠心肌组织miR-208b-3p、线粒体基因(ND1、ND2、ND3、ND4、ND4L、ND5、ND6、CO1、CO2、CO3、CYTB、ATP6、ATP8)及POLRMT、12SrRNA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08b-3p与潜在靶基因POLRMT的相互结合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OLRMT及ND1、CO2、CYTB、ATP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TAC组小鼠心肌miR-208b-3p表达显著增加(P<0.05)。超声检测结果显示,Antagomir组小鼠心脏的射血分数、收缩与舒张功能较TAC组明显改善(P<0.05)。组织切片染色提示,Antagomir组小鼠的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心肌间质炎细胞浸润等有明显改善(P<0.05)。与TAC组相比,Antagomir组ATP水平明显升高(P<0.05);POLRMT及线粒体基因转录产物(12SrRNA和13个线粒体基因编码多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但SDHA、SDHB无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208b-3p与POLRMT的CDS区有结合作用。Antagomir组小鼠心肌组织POLRMT、ND1、CO2、CYTB、ATP8蛋白水平表达较TAC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miR-208b-3p可通过靶向POLRMT抑制线粒体基因的表达,加剧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并加重心力衰竭小鼠心功能不全及心室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8b 心力衰竭 能量代谢 线粒体基因 POLR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胺碘酮与培哚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5
14
作者 殷跃辉 刘增长 +5 位作者 杨小渝 董军 高大中 佘强 熊杰熙 黄祖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评价小剂量胺碘酮与培哚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8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组 (Ⅰ组 ,n =5 3 )和胺碘酮 +培哚普利组 (Ⅱ组 ,n =5 5 ) ,治疗随访时间为 2年 ,研究终点为房颤发作。计算两... 目的 :评价小剂量胺碘酮与培哚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8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组 (Ⅰ组 ,n =5 3 )和胺碘酮 +培哚普利组 (Ⅱ组 ,n =5 5 ) ,治疗随访时间为 2年 ,研究终点为房颤发作。计算两组治疗后 3、6、9、12、18和 2 4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治疗后 6、12、18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 6、12个月间左心房内径无差别 ,18个月后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第 3、6、9个月 ,Ⅰ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低于Ⅱ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 ,而治疗 12个月后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2 5 ) ,治疗结束时Ⅰ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 61 2 2 % ,Ⅱ组为 82 3 5 %。结论 :胺碘酮与培哚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 ,并能延缓左心房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胺碘酮 培哚普利 联合治疗 阵发性心房颤动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谱系示踪技术揭示小鼠Tbx18^+心脏祖细胞向心系细胞分化的潜能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杜建霖 张进 +6 位作者 蒲荻 高二志 杨景涛 高凌志 夏爽 邓松柏 佘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7-133,共7页
心脏祖细胞(cardiac progenitor cells,CPCs)的研究对阐明先天性心脏病的机制及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哺乳动物的心脏组织由多种不同CPCs分化形成.转录因子Tbx18在发育中的心外膜中表达,对心脏的发育形成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在... 心脏祖细胞(cardiac progenitor cells,CPCs)的研究对阐明先天性心脏病的机制及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哺乳动物的心脏组织由多种不同CPCs分化形成.转录因子Tbx18在发育中的心外膜中表达,对心脏的发育形成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在组织及活体细胞水平检测和阐明Tbx18+CPC的分化潜能,应用Cre-LoxP系统建立Tbx18+CPCs基因命运谱系示踪模型:Tbx18-Cre/Rosa26R-EYFP和Tbx18-Cre/Rosa26R-LacZ双杂合基因敲入小鼠.该双杂合基因敲入小鼠通过Cre的表达能有效地示踪Tbx18+细胞在胚胎和成年小鼠中的分化命运.Tbx18-Cre/Rosa26R-EYFP双杂合小鼠心脏能非常容易地利用流式细胞分选系统(FACS)分离出YFP+细胞,也可在倒置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应用X-gal染色分析其表达模式,揭示Tbx18命运谱系参与心房肌、室间隔、心室肌、冠状动脉、瓣膜等的形成.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初步揭示Tbx18+CPCs向心脏肌钙蛋白T(cTNT)阳性心肌细胞和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11(MYH11)阳性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的潜能.心脏是一个由多种肌肉和非肌肉组织细胞构成的复杂器官.推测Tbx18可能在心脏祖细胞向肌源性细胞分化的信号通路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在上述研究中应用基因谱系示踪技术,验证Tbx18可作为一类CPCs的标志,为更深入揭示心脏祖细胞向心系细胞的分化潜能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ox转录因子18 心脏祖细胞 谱系示踪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65
16
作者 朱继芳 李远琼 +1 位作者 陈朝蓉 刘莉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7-129,共3页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样冠心病患者226例和体检健康者220例,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样冠心病患者226例和体检健康者220例,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焦虑发生率为71.68%,抑郁发生率为62.83%,两者兼有发生率为29.20%,体检健康者焦虑发生率为4.09%,抑郁发生率为6.82%,两者兼有发生率为2.73%,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离婚或丧偶、既往有其他疾病、过度积极应对冠心病、家庭朋友对自己关注度差、经济收入较差等因素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率较高,离婚或丧偶、既往有其他疾病、过度积极应对、家庭朋友对自己关注度差、经济收入较差等因素是引起焦虑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高度重视与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大燕 黄晶 +3 位作者 盛娓娓 刘地川 邓昌明 李文章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1-694,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内注射人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hFGF-2)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治疗组于梗死心肌周围心肌内注射重组质粒pAdTrace-hFGF2100μg,对照组给予等量... 目的探讨心肌内注射人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hFGF-2)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治疗组于梗死心肌周围心肌内注射重组质粒pAdTrace-hFGF2100μ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4周取心肌组织行冰冻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Ⅷ因子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结果术后4周时,治疗组有红色荧光蛋白表达,HE染色及Ⅷ因子染色均可见梗死心肌周围新生血管数目较对照组增多(P<0.05);治疗组左室壁横截面积较对照组增加(P<0.05),但两组左室腔大小、瘢痕心肌厚度及心肌细胞大小无显著差异;治疗组Ⅰ、Ⅲ型胶原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Ⅰ/Ⅲ型胶原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心肌内注射FGF-2可能促进血管新生,调节胶原含量及胶原比值,从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心室重构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治疗前后PWV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丽 黄晶 +5 位作者 李祥嫒 马永可 朱悫 江永红 刘地川 邓昌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压分级与脉搏波速度PWV的关系。方法:应用动脉硬化自动检测仪测定入选的18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肱动脉-踝动脉PWV值,比较治疗前后及不同血压水平患者的动脉硬度。结果:治疗前后高血压患者的PWV...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压分级与脉搏波速度PWV的关系。方法:应用动脉硬化自动检测仪测定入选的18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肱动脉-踝动脉PWV值,比较治疗前后及不同血压水平患者的动脉硬度。结果:治疗前后高血压患者的P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080±26)cm/s比(1 604±32)cm/s,P<0.001];2级、3级均与1级高血压患者的PWV有显著差异([1 765±87)cm/s比(1 474±58)cm/s,P=0.016;(1 757±93)cm/s比(1 474±58)cm/s,P=0.027],2级与3级间无显著差异([1 765±87)cm/s比(1 757±93)cm/s,P=0.938];药物降压后按145/90mmHg将控制后血压分为高低2组,较高组的PWV显著高于较低组([2 088±64)cm/s比(1 496±32)cm/s,P<0.000 1]。结论: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其动脉硬度明显高于治疗中的患者,降低血压在145/90mmHg下时,动脉弹性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硬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评分系统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或左心耳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陶小玲 张贤锐 +2 位作者 熊斌 殷跃辉 苏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4-650,共7页
目的评估CHADS2、CHA2DS2-VASc和自行改良的CHA2DS2-VASc-LA2评分对经食管超声(TEE)检出左心房或左心耳血栓(LAT)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拟行射频消融术且术前TEE检查、心脏多层CT扫描等相关临床资料完整的非... 目的评估CHADS2、CHA2DS2-VASc和自行改良的CHA2DS2-VASc-LA2评分对经食管超声(TEE)检出左心房或左心耳血栓(LAT)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拟行射频消融术且术前TEE检查、心脏多层CT扫描等相关临床资料完整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共203例,其中TEE提示LAT者39例(血栓组),未检出LAT者164例(对照组)。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入院时检查、CHADS2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将独立预测因素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32mL/m2记为2分,加入CHA2DS2-VASc评分中组合成新的评分方案CHA2DS2-VASc-LA2。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CHADS2、CHA2DS2-VASc和CHA2DS2-VASc-LA2评分方案对NVAF患者LAT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对CHADS2、CHA2DS2-VASc及CHA2DS2-VASc-LA2三种评分进行ROC曲线检测,发现CHADS2诊断价值偏低(AUC=0.661,P=0.002),CHA2DS2-VASc和CHA2DS2-VASc-LA2诊断价值中等(AUC=0.731,P<0.001;AUC=0.771,P<0.001)。使用CHA2DS2-VASc-LA2评分后血栓组CHADS2评分为0分的3例低危患者分值均有上升,血栓组中无CHA2DS2-VASc-LA2评分为0分者。结论 CHA2DS2-VASc-LA2评分较CHADS2、CHA2DS2-VASc评分系统能更好地预测NVAF低危人群的LAT形成,CHA2DS2-VASc-LA2评分为0分者可避免常规的TEE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房血栓 经食管超声心动描记术 CHADS2评分 CHA2DS2-VASc评分 CHA2DS2-VAScLA2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脉搏波速度对冠心病的预测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艳 邓昌明 +2 位作者 黄晶 杨刚 刘地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日本Colin公司生产的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冠心病患者(n=67例)和非冠心病患者(n=72例)ABI和baPWV。冠心病患者根据血管病变支数分为1支血管病变组(n=22例)... 目的:探讨动脉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日本Colin公司生产的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冠心病患者(n=67例)和非冠心病患者(n=72例)ABI和baPWV。冠心病患者根据血管病变支数分为1支血管病变组(n=22例)、2支血管病变组(n=27例)和3支血管病变组(n=18例),探讨血管病变支数与ABI、baPWV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ABI分别为1.06±0.12和1.27±0.2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aPWV分别为(1978.6±289.5)cm/s和(1267.4±332.8)cm/s,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支血管病变、2支血管病变和3支血管病变亚组ABI值分别为1.22±0.09、1.16±0.15和1.02±0.2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baPWV值分别为(1493.7±282.4)cm/s、(1897.2±322.3)cm/s和(2319.6±372.2)cm/s,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PWV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它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无创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脉搏波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