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尹东 高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2-395,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64例口腔鳞癌中CXCR4蛋白的表达及在CXCR4阳性表达的口腔鳞癌中CXCR4 mRNA的表...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64例口腔鳞癌中CXCR4蛋白的表达及在CXCR4阳性表达的口腔鳞癌中CXCR4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CXCR4 mRNA和CXCR4蛋白在口腔鳞癌中呈阳性表达,CXCR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2.5%。同时,CXCR4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病例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44)。此外,CXCR4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P=0.0042)、TNM分期(P=0.0012)、侵袭程度(P=0.0023)密切相关,而与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无关。结论CXCR4在口腔鳞癌中有阳性表达,其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侵袭发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CXCR4有可能成为口腔鳞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CXCR4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静磁场对成骨细胞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胜国 周力 +2 位作者 陈扬熙 王艳民 任晓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515-2518,共4页
目的对成骨细胞静磁场加载过程中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进行动态定量检测,探讨成骨细胞静磁场加载过程中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静磁场加载装置,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分别在8、50mT和160mT的磁场强度下给予24、48h和72h的静... 目的对成骨细胞静磁场加载过程中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进行动态定量检测,探讨成骨细胞静磁场加载过程中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静磁场加载装置,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分别在8、50mT和160mT的磁场强度下给予24、48h和72h的静磁场加载;0mT作为对照组,不进行静磁场加载,只受地磁场的影响。应用邻甲酚酞络合铜(OCPC)微板法测量加载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原代培养的细胞经鉴定具有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为成骨细胞。与0mT组相比,8、50mT和160mT的静磁场加载后24、48、72h成骨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均降低(P<0.05)。与0mT组比较,8mT组在24、48、72h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率分别为27.48%、24.41%和10.46%,50mT组降低率分别为19.03%、18.04%和15.54%,160mT组降低率分别为8.58%、13.10%和19.03%。结论一定强度的静磁场加载能够降低成骨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静磁场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磁场对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胜国 周力 +2 位作者 王艳民 陈扬熙 任晓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20-122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和作用时间的静磁场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及其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探索静磁场加载对成骨细胞增殖等功能活性影响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分别于静磁场加载装置0、8、50、160 mT磁场强度下给予24、48、7...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和作用时间的静磁场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及其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探索静磁场加载对成骨细胞增殖等功能活性影响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分别于静磁场加载装置0、8、50、160 mT磁场强度下给予24、48、72 h的静磁场加载。应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其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不给予静磁场加载对照组比较,培养成骨细胞分别于8、50、160 mT静磁场加载24、48、72 h后,其增殖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细胞形态、数量及分布上无差异;而随加载时间延长,细胞表面变得凹凸不平,微绒毛增多增粗增大,可见融合成囊泡及大囊泡,且8 mT和50 mT静磁场的作用明显。结论 8、50、160 mT静磁场随加载时间延长,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出现不同程度增加,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磁场 成骨细胞 增殖活性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排龈法与排龈线排龈法排龈效果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炼 蒲高成 +3 位作者 段少宇 赵运流 徐达 刘淑萍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57,60,共3页
比较激光排龈法和排龈线排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30例患有轻度牙龈炎且需全冠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全冠预备后用激光排龈法和排龈线排龈法进行排龈,对两组患者在排龈时间,排龈中使用止血药物的情况,排龈后制取印模的清晰... 比较激光排龈法和排龈线排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30例患有轻度牙龈炎且需全冠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全冠预备后用激光排龈法和排龈线排龈法进行排龈,对两组患者在排龈时间,排龈中使用止血药物的情况,排龈后制取印模的清晰程度以及排龈对牙龈健康的影响4个方面进行比较,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种排龈方法在排龈时间,止血药物使用及牙龈健康影响方面有统计学差异,在模型清晰程度上没有统计学差异。激光排龈法对牙龈损伤小、效率高、排龈效果肯定,适用于轻度牙龈炎患者全冠修复时的排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排龈线 排龈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对兔VX2舌癌颈部淋巴转移瘤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婷 邱丽华 +3 位作者 高志 李攀 曾峥 欧阳紫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0-714,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docetaxel-loaded lipid microbubbles,DLLM)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s destruction,UTMD)对兔VX2舌癌颈部淋巴转移瘤的治疗作用。方法:成功建立兔VX2舌癌颈部淋巴转... 目的:初步探讨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docetaxel-loaded lipid microbubbles,DLLM)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s destruction,UTMD)对兔VX2舌癌颈部淋巴转移瘤的治疗作用。方法:成功建立兔VX2舌癌颈部淋巴转移瘤动物模型30只,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F组(n=5):A组为单纯药物组、B组为单纯载药微泡组、C组为药物+超声组、D组为单纯微泡+超声组、E组为载药微泡+超声组、F组为对照组。治疗前后用超声测量各组动物颈部淋巴转移瘤大小,计算瘤体体积和抑瘤率;比较各组动物颈部淋巴转移瘤组织中CD34、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结果:E组实验动物颈部淋巴转移瘤的抑瘤率高于其他组(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组实验动物颈部淋巴转移瘤中CD34表达水平最低,MVD、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LLM联合UTMD不仅能在宏观表现上抑制兔VX2舌癌颈部淋巴转移瘤生长,更能一定程度上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明显抑制兔VX2舌癌颈部淋巴转移瘤的转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转移瘤 多西紫杉醇 微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蒲高成 赵运流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8-129,共2页
评价:Nd:YAG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选取牙本质过敏患者48例(67颗患牙),采用Nd:YAG激光照射治疗,并用数字化疼痛评分法(VAS)评测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1个月、3个月的牙本质敏感程度。冷刺激VAS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4周... 评价:Nd:YAG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选取牙本质过敏患者48例(67颗患牙),采用Nd:YAG激光照射治疗,并用数字化疼痛评分法(VAS)评测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1个月、3个月的牙本质敏感程度。冷刺激VAS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4周和3个月时分别为7.2±2.1,2.5±1.8,3.2±2.4,3.7±2.0,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YAG激光治疗牙本质敏感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过敏 数字化疼痛评分法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乙素光动力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杀伤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曾佳 高志 +2 位作者 邱丽华 李倩 伍明毅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47,共2页
目的:本文是用实验的方法,初步探讨中药光敏剂竹红菌乙素(HB)在光动力(PDT)作用下,对体外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常规培养、选取对数生长期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用含有竹红菌乙素(HB)浓度分别为0μM、0.25μM、0.5μ/M、1... 目的:本文是用实验的方法,初步探讨中药光敏剂竹红菌乙素(HB)在光动力(PDT)作用下,对体外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常规培养、选取对数生长期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用含有竹红菌乙素(HB)浓度分别为0μM、0.25μM、0.5μ/M、1μM、2μM的RPMI-1640培养液孵育细胞4h后,经470nmLED定制多光源半导体激光光照处理(PDT),能量密度设置分别为0J/CM2、1J/CM2、2J/CM2、3J/CM2、4J/CM2。PDT处理后细胞继续孵育24h后,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甲基噻唑四唑法(MTT法)检测竹红菌乙素(HB)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分别在激光照射6h及24h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经PDT处理后细胞在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细胞坏死和凋亡样改变;在一定浓度范围和光照能量密度范围内,竹红菌乙素(HB)在PDT作用下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与药物浓度和能量密度成正相关变化。结论:竹红菌乙素(HB)在光动力(PDT)作用下,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并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剂量和光剂量正相关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 竹红菌乙素(HB) 光动力治疗(PDT)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头颈部鳞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
8
作者 尹东 高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03-206,共4页
趋化因子是一组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超家族,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肿瘤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就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特别是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头颈部鳞癌侵袭和淋巴结转移... 趋化因子是一组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超家族,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肿瘤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就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特别是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头颈部鳞癌侵袭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头颈部鳞癌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pEGFP-N1-IGF-Ⅰ基因表达质粒促进SD大鼠牙囊细胞增殖及早期成骨分化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亚明 田常生 +2 位作者 胡波 曹礼 宋锦璘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7,共6页
目的: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融合表达,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IGF-Ⅰ。体外实验分析脂质体介导pEGFP-N1-IGF-Ⅰ转染SD大鼠牙囊... 目的: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融合表达,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IGF-Ⅰ。体外实验分析脂质体介导pEGFP-N1-IGF-Ⅰ转染SD大鼠牙囊细胞(rat dental follicle cells,rDFCs)对其增殖及早期成骨分化效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rDFCs并分为空白组、pEGFPN1-IGF-Ⅰ组、pEGFP-N1+脂质体组和pEGFP-N1-IGF-Ⅰ+脂质体组。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法检测ALP活性,PCR检测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 1,Col1)表达情况。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pEGFP-N1-IGF-Ⅰ成功转染入rDFCs。转染后48 h,脂质体处理组(pEGFP-N1+脂质体组和pEGFP-N1-IGF-Ⅰ+脂质体组)转染效率较非脂质体处理组(空白组和pEGFP-N1-IGF-Ⅰ组)高。MTT结果表明,pEGFP-N1-IGF-Ⅰ能增强rDFCs细胞活性,而脂质体毒性对细胞活性具有抑制作用。AL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pEGFP-N1-IGF-Ⅰ能增强rDFCs的ALP活性。PCR结果证明pEGFP-N1-IGF-Ⅰ能增加Col1α1及Col1α2的相对表达量。结论:pEGFP-N1-IGF-I能促进rDFCs增殖和早期成骨分化效应,为IGF-Ⅰ基因在牙周组织修复再生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牙囊细胞 增殖 早期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Lkb1超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人舌鳞癌细胞SCC-15中的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亚婷 高志 邱丽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43-847,共5页
目的:了解抑癌基因LKB1对人舌鳞癌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其相关通路机制。方法:构建LKB1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人舌鳞癌细胞系(SCC-15),利用RT-PCR、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来检测SCC-15中基因表达和细胞周期凋亡的变化。结果:LKB... 目的:了解抑癌基因LKB1对人舌鳞癌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其相关通路机制。方法:构建LKB1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人舌鳞癌细胞系(SCC-15),利用RT-PCR、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来检测SCC-15中基因表达和细胞周期凋亡的变化。结果:LKB1在SCC-15细胞中mRNA水平上成功过表达约300倍,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上调;同时发现LKB1超表达对细胞周期起阻滞作用,并可上调p53、PTEN和TGF-β,同时下调VEGF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构建了LKB1真核表达载体,该基因在SCC-15细胞中超表达对细胞周期起阻滞作用,调控p53、PTEN、TGF-β和VEGF基因表达,可能参与调控p53和TGF-β等多种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LKB1基因在恶性舌鳞癌发病的机制和临床治疗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KB1 人舌鳞癌 SCC-15 抑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Tp与SDF-1修饰的载多西紫杉醇靶向超声造影剂体内成像及初步治疗实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易品诗 邱丽华 +4 位作者 何力 高志 赵欣 李攀 李颖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92-1597,共6页
目的:探索由穿膜肽(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 protein,TATp)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修饰的载多西紫杉醇超声造影剂对舌癌颈部淋巴组织转移灶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兔VX2舌癌颈淋巴转移模型、SCC-15... 目的:探索由穿膜肽(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 protein,TATp)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修饰的载多西紫杉醇超声造影剂对舌癌颈部淋巴组织转移灶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兔VX2舌癌颈淋巴转移模型、SCC-15细胞、超声造影剂为研究对象,将兔模型分为A、B、C、D组,分别用空白微泡(A)、靶向载药微泡(B)、单纯药物(C)和空白(D)处理;将细胞分为A、B、C、D、E、F组,分别用空白(A)、单纯药物组(B)、载药微泡(C)、靶向载药微泡(D)、靶向载药微泡+超声(E)和超声(F)处理细胞,通过测量淋巴结体积、免疫组化和细胞凋亡检验实验结果。结果:超声检查见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实验中各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5.3%、25.4%、22.3%、0.0%,组间比较:PAD=0.436,PBD=0.010,PCD=0.008,PBC=0.723;各组p53阳性率分别为(29.8±3.3)%,(3.8±2.8)%,(3.8±3.1)%,(30.8±3.6)%,组间比较:P_(AD)=0.663,P_(BD)=0.000,P_(CD)=0.000,P_(BC)=1.000。细胞实验中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82±1.39)%,(57.61±2.37)%,(31.87±2.18)%,(46.28±1.65)%,(67.34±2.22)%,(14.17±8.13)%,组间比较P_(AB)=0.000,P_(AC)=0.001,P_(AD)=0.000,P_(AE)=0.000,P_(AF)=0.486,P_(EB)=0.007,P_(EC)=0.000,P_(ED)=0.000,P_(EF)=0.000。结论:TATp和SDF-1修饰的载药超声微泡在治疗中有一定作用,能为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灶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剂 靶向治疗 舌癌 体内实验 多西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舌癌多功能纳米粒的制备和体外实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为 邱丽华 +3 位作者 高志 李攀 赵欣 胡程晨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0-246,共7页
目的制备一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修饰的载多西紫杉醇(DOC)包裹吲哚菁绿(ICG)和液态氟碳全氟己烷(PFH)靶向多功能纳米粒(DOC-SINPs),检测其性质。方法双乳化法制备纳米粒,硫醚键连接SDF-1,得到靶向纳米粒。Malvern粒径仪检测其粒... 目的制备一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修饰的载多西紫杉醇(DOC)包裹吲哚菁绿(ICG)和液态氟碳全氟己烷(PFH)靶向多功能纳米粒(DOC-SINPs),检测其性质。方法双乳化法制备纳米粒,硫醚键连接SDF-1,得到靶向纳米粒。Malvern粒径仪检测其粒径及表面电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DF-1在纳米粒表面的连接情况,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DOC包封率(ELC)和载药量(DLC)及体外释放规律,热成像仪记录其体外光热特性,光声仪及超声诊断仪观察其体外显像,流式细胞仪评估其体外靶向能力,CCK-8法检查其对舌癌SCC-15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靶向多功能纳米粒形态规则,呈球状。平均粒径(502.88±17.92)nm,平均电位(-11.5±3.15)mV。平均ELC为54.12%±1.74%,平均DLC为1.08 mg·mL^(-1)。体外药物释放规律呈初期爆发性释放,接着是持续缓慢释放。其光热特性呈浓度相关,浓度越高温度越高。纳米粒可检测到明显光声信号和超声信号。体外靶向连接率89.99%。细胞活性实验结果表明,SINPs组在各个浓度下细胞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在浓度为150、200μg·mL^(-1)时,DOC-SINPs无论有无激光辐照均较SINPs有明显的细胞活性抑制(P<0.05)。结论成功制备了集诊断与治疗一体的多功能纳米粒,具有超声/光声双模成像,同时具备化疗和光热治疗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吲哚菁绿 靶向治疗 舌癌 分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生第三磨牙的新认识 被引量:2
13
作者 卿茂峰 高志 邱丽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94,共2页
第三磨牙是发育和萌出最晚的牙齿,也是退化倾向主要体现的牙齿。临床上第三磨牙的阻生最为常见。容易引发冠周炎、龋齿、颞下颌关节疾病等病症。目前通常采用致畸治疗或外科手术拔除。而新的研究表明,可能可以通过第三磨牙阻萌从根本避... 第三磨牙是发育和萌出最晚的牙齿,也是退化倾向主要体现的牙齿。临床上第三磨牙的阻生最为常见。容易引发冠周炎、龋齿、颞下颌关节疾病等病症。目前通常采用致畸治疗或外科手术拔除。而新的研究表明,可能可以通过第三磨牙阻萌从根本避免第三磨牙带来的麻烦,特别是通过激光局部热效应破坏第三磨牙牙胚区域组织来阻止其产生,已经在实验中得到证实。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以期为临床对第三磨牙拔除治疗以及未来第三磨牙阻萌治疗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磨牙 危害 阻生 阻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牙锁矫治之临床改良新型矫治器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迪 卢静 +1 位作者 汪娇娇 王胜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21-823,共3页
后牙锁是口腔临床常见的错类型,即上下颌后牙颊舌向关系的异常,严重影响口颌功能、美观、健康。考虑到医疗资源分配、医师自身技术水平及患者自身意愿,很难说某一种矫治方法完全适用于某一病例。医师应充分了解该后牙锁发生的原因... 后牙锁是口腔临床常见的错类型,即上下颌后牙颊舌向关系的异常,严重影响口颌功能、美观、健康。考虑到医疗资源分配、医师自身技术水平及患者自身意愿,很难说某一种矫治方法完全适用于某一病例。医师应充分了解该后牙锁发生的原因后,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改良或设计快速有效安全舒适的方法。本文对后牙锁的病因、危害、临床传统矫治方法的不足、改良设计后牙锁矫治器所要遵循的要点,治疗中可能出现问题的防治做一综述,以及介绍了3种改良新型矫治器的应用,为临床工作选用实用性方法治疗后牙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牙锁牙合 实用性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第三磨牙阻萌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卿茂峰 高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7-730,共4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XM)对SD大鼠第三磨牙进行阻萌的效果。方法:刚出生5 d和出生21 d的SD大鼠各12只各分为3组(n=4),每组一侧第三磨牙区域注射0.1 ml浓度不等(1.94×10^(-3)mmol/L、1.94×10^(-4)mmol/L、×10^(-5)mmol/L)...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XM)对SD大鼠第三磨牙进行阻萌的效果。方法:刚出生5 d和出生21 d的SD大鼠各12只各分为3组(n=4),每组一侧第三磨牙区域注射0.1 ml浓度不等(1.94×10^(-3)mmol/L、1.94×10^(-4)mmol/L、×10^(-5)mmol/L)的DXM,对照侧注射0.1 ml生理盐水。5 d的SD大鼠在21 d和43 d分2次处死,21 d的SD大鼠在43、52 d处死,然后对成功阻萌的21 d SD大鼠高浓度组实验侧和对照侧进行大体观察、X线、HE染色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PN 21 d高浓度DXM组SD大鼠实验侧第三磨牙均未能正常萌出,对照侧均正常萌出;X线检测显示其实验侧第三磨牙仅有牙冠形成,未能形成明显牙根;HE切片显示其根发育障碍。结论:在牙发育钟状末期可以通过地塞米松的局部注射阻萌SD大鼠的第三磨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磨牙 SD大鼠 阻萌 地塞米松(DX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素修饰纳米脂质微泡联合LED光源照射对人舌癌细胞Tca8113的作用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张艺瑶 高志 邱丽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66,共2页
目的:本实验自制竹红菌素修饰的脂质微泡,联合LED光源对人舌癌细胞Tca8113进行光动力处理后观察细胞。方法:常规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的舌癌细胞Tca8113,机械振荡法制备竹红菌素修饰的脂质微泡,联合LED光源对细胞进行光动力治疗,MTT法检测... 目的:本实验自制竹红菌素修饰的脂质微泡,联合LED光源对人舌癌细胞Tca8113进行光动力处理后观察细胞。方法:常规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的舌癌细胞Tca8113,机械振荡法制备竹红菌素修饰的脂质微泡,联合LED光源对细胞进行光动力治疗,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用流式分析仪分析其促凋亡作用。结果: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显示竹红菌素修饰的脂质微泡联合LED光源照射对Tca8113人舌癌细胞有明显凋亡现象,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和光照能量密度范围内,其凋亡作用与HB微泡浓度和能量密度呈正相关。结论:竹红菌素修饰的纳米脂质微泡联合LED光源光动力疗法对人舌癌细胞Tca8113有促凋亡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红菌素 脂质微泡 人舌癌细胞 LED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