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Ⅲ期C级牙周炎正畸患者上前牙龈乳头缺陷伴牙龈退缩1例
1
作者 赵美林 赵依琼 黄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340,共8页
完善的牙周非手术治疗和正畸治疗可以改善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健康、功能和美观,对于重度牙周炎患者,在牙周系统治疗后可能出现牙龈退缩和龈乳头缺陷等美学问题,需要个性化多学科合作治疗。本案例报道1例Ⅲ期C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非手术治... 完善的牙周非手术治疗和正畸治疗可以改善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健康、功能和美观,对于重度牙周炎患者,在牙周系统治疗后可能出现牙龈退缩和龈乳头缺陷等美学问题,需要个性化多学科合作治疗。本案例报道1例Ⅲ期C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非手术治疗、前牙区单纯翻瓣术及正畸治疗后出现上前牙唇侧牙龈退缩及龈乳头缺陷,通过术前X线测量及诊断饰面分析,评估可以降低接触点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到5 mm内,并获得较理想的牙冠美学效果。通过设计“T”型结缔组织瓣及唇侧冠向复位瓣重建龈乳头及改善唇侧牙龈退缩,通过复合树脂贴面修复降低接触点位置并进一步修复黑三角。术后2年获得邻面附着水平的明显改善,理想的唇侧根面覆盖效果,以及较好的龈乳头形态,改善了患牙的预后,并有利于美学效果的长期保持。长期的临床效果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三角 牙周炎 正畸 翻瓣术 牙龈退缩 龈乳头重建 根面覆盖 贴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应力影响细胞焦亡的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想 郑雷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细胞焦亡是一种由炎性小体传感器激活引起的细胞死亡,最终导致细胞膜的完整性丧失。细胞焦亡导致其胞内容物泄漏至胞外空间诱导趋化和炎症,因此在炎症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长期处在复杂的机械环境中,机械刺激可来源于... 细胞焦亡是一种由炎性小体传感器激活引起的细胞死亡,最终导致细胞膜的完整性丧失。细胞焦亡导致其胞内容物泄漏至胞外空间诱导趋化和炎症,因此在炎症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长期处在复杂的机械环境中,机械刺激可来源于微环境,也可来自外力。适宜的机械应力有助于细胞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但过度的机械应力会激活应激信号通路,如死亡通路,从而引起细胞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因此本文就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机械应力影响细胞焦亡的具体机制进行文献回顾及综述,旨在为研究焦亡相关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机械应力 压应力 拉伸力 流体剪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亚型与破骨细胞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蒋雨璨 李明政 张红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1-345,共5页
免疫系统参与骨再生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作为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可塑性,可以根据微环境变化向M1和M2亚型极化。近年来破骨细胞在骨再生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而巨噬细胞为破骨细胞前体细胞,通过巨噬细胞-破骨细... 免疫系统参与骨再生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作为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可塑性,可以根据微环境变化向M1和M2亚型极化。近年来破骨细胞在骨再生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而巨噬细胞为破骨细胞前体细胞,通过巨噬细胞-破骨细胞轴在骨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哪一种亚型巨噬细胞更易融合形成破骨细胞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就近年来巨噬细胞极化亚型M1、M2与破骨细胞形成关系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后期相关研究提供全面依据及更全面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反应 巨噬细胞 M1 M2 破骨细胞 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修复骨质疏松大鼠颅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耘佟 李汶洋 向学熔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来源外泌体对骨质疏松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提取HucMSCs来源外泌体,使用透射电镜及纳米颗粒追踪分析鉴定其形态及大小,使用Western blot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来源外泌体对骨质疏松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提取HucMSCs来源外泌体,使用透射电镜及纳米颗粒追踪分析鉴定其形态及大小,使用Western blot鉴定其表面标志物;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并使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面标志物;将外泌体(空白对照、20μg/mL、40μg/mL、60μg/mL、80μg/mL)与BMSCs共培养,检测不同浓度的外泌体对BMSCs增殖及成骨向分化的影响;选取SD大鼠通过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构建骨质疏松模型,在颅骨缺损模型建立的同时注射外泌体悬液,术后8周处死大鼠,取术区组织进行micro-CT扫描并进行骨量分析,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骨缺损愈合情况,评价HucMSCs来源外泌体对骨质疏松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潜能。结果:透射电镜及纳米颗粒追踪分析结果显示,提取的HucMSCs来源外泌体形态及大小符合要求,表面蛋白标志物CD63及CD81表达均呈阳性。大鼠BMSCs表面标志物CD29高表达(99.86%)、CD90高表达(99.50%),CD45低表达(4.12%),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特征。将60μg/mL的外泌体与BMSCs共培养5 d后细胞活力为对照组的(127.782±7.184)%(P=0.001),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表达为对照组的(2.715±0.095)倍(P=0.003),Runx家族转录因子2(Runx family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的表达为对照组的(2.175±0.731)倍(P=0.140)。在OVX诱导的骨质疏松SD大鼠颅骨缺损模型的修复中,micro-CT显示外泌体组相对于对照组出现了明显的骨愈合增加,骨量分析结果显示外泌体组骨组织比例为(11.000±1.708)%(P=0.008),骨小梁数目为(0.742±0.112)mm-1(P=0.014),骨小梁厚度为(0.175±0.008)mm(P=0.005),骨小梁间隙为(1.402±0.507)mm(P=0.022)。组织学结果显示新生骨的结构完整、层次清晰,为致密的板层样骨,有均匀的骨基质和骨陷窝。结论: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能够促进BMSCs的增殖活性及成骨向分化,具有修复骨质疏松骨缺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骨质疏松 颅骨缺损 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