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先天性肺囊性疾病肺功能损害初步研究
1
作者 蒋茂林 李洪波 +7 位作者 宋冀硕 吴春 潘征夏 龚财惠 刘莎 李勇刚 王刚 代江涛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肺囊性疾病对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并拟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肺囊性疾病患儿49例,术前测定患儿肺功能,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42月龄23...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肺囊性疾病对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并拟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肺囊性疾病患儿49例,术前测定患儿肺功能,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42月龄23例,采用潮气呼吸法测定肺功能;≥42月龄26例,采用常规通气法测定肺功能。结果:支气管源性囊肿(BC)18例(36.8%),其中<42月龄组5例,TPTEF/TE、VPEF/VE、PF/V25、TI/TE存在异常,提示存在小气道中度阻塞及大气道轻度阻塞;≥42月龄组13例,FVC、FEV1、FEF75、MMEF存在异常,提示存在轻度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CCAM)15例(30.6%),其中<42月龄组8例,TPTEF/TE、PF/V25、TI/TE存在异常,提示大、小气道轻度阻塞;≥42月龄组7例,肺功能正常。肺隔离症(PS)10例(20.4%),其中<42月龄组7例,TEF50/TIF50、TI/TE存在异常,提示大气道轻度阻塞;≥42月龄组3例,肺功能正常。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CLE)6例(12.2%),其中<42月龄组3例,TPTEF/TE、VPEF/VE、PF/V25、TEF50/TIF50、TI/TE存在异常,提示小气道中度阻塞及大气道轻度阻塞;≥42月龄组3例,肺功能正常。在临床表现上,<42月龄组中有肺部感染史者11例(47.8%),≥42月龄组有肺部感染史者20例(76.9%)。结论:先天性肺囊性疾病对儿童造成了以不同程度大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肺功能损害,小年龄组肺功能受损程度更为明显,年长儿更易出现肺部反复感染,早期手术是优先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肺囊性疾病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慢性咳嗽主要病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徐茂竹 刘静月 符州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64-64,I0001,I0002,共3页
咳嗽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对患儿身心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也受到了广大儿科医师的高度重视。儿童慢性咳嗽的唯一或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病程在4周以上,且胸部X线片基本正常,治疗此病的前提在于明确病因。大量研究证实,儿... 咳嗽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对患儿身心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也受到了广大儿科医师的高度重视。儿童慢性咳嗽的唯一或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病程在4周以上,且胸部X线片基本正常,治疗此病的前提在于明确病因。大量研究证实,儿童慢性咳嗽的三大病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以及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n cough,PIC)0本文系统综述了儿童慢性咳嗽主要病因的研究现状,从理论层面来辅助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慢性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 儿童呼吸道疾病 儿科医师 感染后咳嗽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胸部X线片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某特教机构3~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营养情况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圆圆 杨亭 +3 位作者 刘娟 刘晓 陈洁 李廷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9-634,共6页
目的比较3~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与正常儿童营养状况,为后期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8名ASD儿童和42名正常儿童进行体格测量、食物称重法结合膳食回顾法的膳食调... 目的比较3~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与正常儿童营养状况,为后期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8名ASD儿童和42名正常儿童进行体格测量、食物称重法结合膳食回顾法的膳食调查、血常规和血清维生素A检测。结果 ASD儿童与正常儿童身高的Z值未见明显差异( P =0.611),ASD组体质量与体质指数的Z值更低( P =0.032、0.035);膳食调查显示,ASD儿童平均每日摄入的能量和3大营养素低于正常儿童( P <0.001),两组儿童每日摄入的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钙存在不同程度的摄入不足;ASD组儿童每日摄入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的摄入不足率较对照组更高( P <0.001, P =0.001, P <0.001);两组儿童未见明显贫血与缺铁现象[贫血率比较 P =0.946,两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降低率比较 P =0.535、1.000、 0.946 ];ASD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比正常儿童缺乏更为严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07)。结论 ASD儿童存在更为明显的营养素缺乏,提示临床医师需对ASD儿童进行膳食干预,进行个体化营养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 营养调查 膳食摄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垂体-生长轴基因缺陷致儿童矮小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金柯馨 熊丰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5-58,共4页
儿童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的作用,其中下丘脑-垂体-生长轴的调节是最重要的,该轴分泌调节的主要成分包括生长激素(GH)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系统(IGFs)。该轴上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受体、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等各种因子... 儿童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的作用,其中下丘脑-垂体-生长轴的调节是最重要的,该轴分泌调节的主要成分包括生长激素(GH)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系统(IGFs)。该轴上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受体、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等各种因子缺陷均会导致儿童矮小症,如今各因子缺陷的原因已追溯至基因水平,对相关基因的研究有助于探索矮小症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矮小症 下丘脑-垂体 垂体激素 胰岛素生长因子 GHD 生长激素不敏感 生长轴 基因缺陷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邹善叶 李渠北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63-64,I0001-I0002,共3页
哮喘以气道慢性炎症及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由基因易感性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其病理机制复杂多样,目前已知T辅助细胞2型(Th2)释放的白介素(IL)-4、IL-5、IL-13,与增加气道高反应及嗜酸粒细胞炎症至关重要。虽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哮喘以气道慢性炎症及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由基因易感性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其病理机制复杂多样,目前已知T辅助细胞2型(Th2)释放的白介素(IL)-4、IL-5、IL-13,与增加气道高反应及嗜酸粒细胞炎症至关重要。虽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作为一线用药在很大程度能上控制多数患儿哮喘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支气管哮喘 维生素A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气道高反应 治疗 气道慢性炎症 基因易感性 T辅助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祺煜 罗征秀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58-61,共4页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是一种由于近端支气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受损,导致支气管壁变形、不可逆扩张的慢性支气管疾病。通过宿主、环境以及微生物的作用,形成三者的恶性循环,导致支气管形成化脓性感染[1-3]。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儿童 支气管壁 支气管疾病 化脓性感染 弹性组织 恶性循环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肥胖型哮喘中代谢异常和系统性炎症的影响机制及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欧江燕 黄英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1-55,共5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超重率及儿童哮喘发病率均逐年上升[1]。肥胖与哮喘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加趋势,在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及青少年中尤其明显[2]。一项为期15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指出,肥胖与哮喘密切相关[3]。随着人们对肥胖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超重率及儿童哮喘发病率均逐年上升[1]。肥胖与哮喘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加趋势,在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及青少年中尤其明显[2]。一项为期15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指出,肥胖与哮喘密切相关[3]。随着人们对肥胖及哮喘的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研究指出,肥胖是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4],支持将肥胖儿童哮喘作为儿童哮喘的独立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儿童 肺功能 代谢异常 儿童肥胖 系统性炎症 他汀类 肥胖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杜思泓 苏庸春 +7 位作者 李颖 徐红珍 温贤浩 肖剑文 沈亚莉 吴道奇 刘成军 管贤敏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儿童静脉血栓的预防、早期发现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确诊的126例静脉血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础疾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情况... 目的:探讨儿童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儿童静脉血栓的预防、早期发现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确诊的126例静脉血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础疾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情况,评估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静脉血栓的总体发生率为0.41‰,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3岁年龄组患儿比例最大,为21.43%;患儿来源科室主要有血液科(主要为ALL)、肾脏免疫科、重症监护室;血栓形成部位主要为中心静脉置管患儿的颈静脉及锁骨下静脉、股静脉、髂静脉;87例(69.05%)为无症状性血栓,39例(30.95%)为症状性血栓,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颈面部或手臂肿胀等。血液净化、入住ICU≥4 d、住院时间≥7 d、使用呼吸机、置管、手术、先天性心脏病、应用激素、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水平与静脉血栓发生相关,其中置管、血液净化、住院时间≥7 d、入住ICU≥4 d、手术、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置管、血液净化、住院时间≥7 d、入住ICU≥4 d、手术、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存在相关危险因素的患儿,应注意监测有无血栓形成,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 儿童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与儿童哮喘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沛林 牛超 符州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48-50,共3页
支气管哮喘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1]。儿童哮喘的发生受遗传因素影响,也受环境因素诱导。遗传因素主要指特应质家族史,环境因素包括接触变应原情况、社会经济状况、某些药物等[1]。哮喘发作常伴随呼吸道感染,常见有病毒、细菌等。... 支气管哮喘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1]。儿童哮喘的发生受遗传因素影响,也受环境因素诱导。遗传因素主要指特应质家族史,环境因素包括接触变应原情况、社会经济状况、某些药物等[1]。哮喘发作常伴随呼吸道感染,常见有病毒、细菌等。传统观点认为,病毒及非典型细菌的感染可促进哮喘的发生发展[2],但越来越多的研究[3-4]表明,细菌对哮喘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哮喘的急性发作,常以细菌感染为诱因,但其对哮喘变应性及未来喘息的影响,目前尚无明确定论,由此临床上是否使用抗生素在哮喘个体化治疗方案中一直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呼吸道感染 环境因素 细菌感染 变应性 儿童哮喘 社会经济状况 遗传因素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青春期哮喘儿童身高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马祯蔚 黄英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61-64,共4页
哮喘是全世界儿童最普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共同参与作用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髙,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能起到抑制呼吸道炎症的作用,从而缓解哮喘症状。
关键词 哮喘儿童 ICS 布地奈德 生长抑制 哮喘患儿 吸入糖皮质激素 青春前期儿童 终身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林继雷 郑雪香 +1 位作者 钟林平 代继宏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确诊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43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平...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确诊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43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平喘、止咳、吸痰、吸氧等对症综合治疗,必要时应用激素及孟鲁司特钠;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奇霉素(3~5 mg/kg,每日1次)口服,连用3 d停4 d为1个疗程,根据患儿病情可适当延长疗程。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4. 07%,观察组为93. 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喘息、哮鸣音、湿啰音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 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可一定程度缓解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儿童 阿奇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症肌无力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陶亮 黄志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59-63,共5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主要是指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AChR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累及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NMJ)突触后膜AChR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关键词 胸腺切除术 儿童重症肌无力 溴吡斯的明 眼肌型 胸腺瘤 硼替佐米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动脉高压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艳奇 余更生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56-59,共4页
肺动脉高压是影响儿童生存质量甚至导致死亡的严重疾病。由于儿童独特的心血管发育特点导致了其在发病机理、疾病定义、临床分类标准、治疗方案、预后等与成人均有差异,且目前针对儿童的研究资料有限,因此,本文主要阐述儿童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是影响儿童生存质量甚至导致死亡的严重疾病。由于儿童独特的心血管发育特点导致了其在发病机理、疾病定义、临床分类标准、治疗方案、预后等与成人均有差异,且目前针对儿童的研究资料有限,因此,本文主要阐述儿童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心血管发育 临床分类 诊断和治疗 发病机理 儿童生存 诊治进展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相关癫痫研究进展
14
作者 冉龙峰 曹洁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61-64,共4页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是皮质发育畸形(malformation of cortical development,MCD)的一个特殊亚型,是大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元迁移、增殖和分化过程破坏的结果,导致区域皮质分层、神经元成熟和分化异常。FCD...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是皮质发育畸形(malformation of cortical development,MCD)的一个特殊亚型,是大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元迁移、增殖和分化过程破坏的结果,导致区域皮质分层、神经元成熟和分化异常。FCD通常表现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是癫痫手术中最常见的皮质畸形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神经元迁移 药物难治性癫痫 皮质发育畸形 分化异常 癫痫手术 FCD 增殖和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毛干异常性疾病研究进展
15
作者 胡雪岚 王华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49-52,共4页
毛干异常性疾病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先天性毛干异常性疾病是一组罕见的以基因缺陷导致毛干形态学异常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包括念珠状发、结节性脆发病、套叠性脆发病、扭转发、毛发低硫营养不良、环状发、羊毛状发等。毛干异... 毛干异常性疾病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先天性毛干异常性疾病是一组罕见的以基因缺陷导致毛干形态学异常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包括念珠状发、结节性脆发病、套叠性脆发病、扭转发、毛发低硫营养不良、环状发、羊毛状发等。毛干异常可以独立发生,也可以为某种综合征或系统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疾病 异常性 先天性 形态学异常 系统性疾病 基因缺陷 营养不良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进展性案例教学对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思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2
16
作者 崔璀 郑显兰 +1 位作者 李双子 陈文劲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9期1755-1760,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进展性案例教学对提升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效果。方法2018年9-12月采用前瞻性的队列研究,通过便利抽样法抽取我院82名全日制本科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40名)和对照组(42名)...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进展性案例教学对提升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效果。方法2018年9-12月采用前瞻性的队列研究,通过便利抽样法抽取我院82名全日制本科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40名)和对照组(42名)。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实验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进展性案例教学法(奥马哈理论培训8个学时,进展性案例教学实践12个学时)。测评实施前后两组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调查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实施前后的临床思维能力总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2,P<0.01);实施后,实验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总分为(98.10±16.88)分,对照组临床思维能力总分为(86.23±17.6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08,P<0.01);实施后两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除沟通交流、评价文献证据质量、整合证据与实践的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它12项评价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组学生对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进展性案例教学在提升其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的满意度较好,72.22%的评价项目满意度≥9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进展性案例教学可用于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思维训练,效果优于常规教学法,值得在护理教育领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哈系统 临床思维 进展性案例教学 护理实习生 护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药物防治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曹卢莹 韦红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9-53,共5页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1967年由Northway等首次报道并命名,是早产儿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儿预后及长期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不断改进,早产儿存活率明显增加,BPD发病率...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1967年由Northway等首次报道并命名,是早产儿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儿预后及长期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不断改进,早产儿存活率明显增加,BP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外相关报道显示极低出生体重儿BPD发病率高达25%~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药物防治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极低出生体重儿 重症监护技术 生存质量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插管和口咽吸入两种方法吸入二乙酰构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华蓉 龚财惠 +4 位作者 袁小平 闫莉 耿刚 吴嘉彬 代继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8-583,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给药方式吸入二乙酰(Diacetyl,DA)对构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的差异,探讨简单、易于操作、成功率高且稳定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将SPF级C57BL/6雄性小鼠(6~8周)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口咽吸入组... 目的比较不同给药方式吸入二乙酰(Diacetyl,DA)对构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的差异,探讨简单、易于操作、成功率高且稳定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将SPF级C57BL/6雄性小鼠(6~8周)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口咽吸入组(OPR)、气管插管组(ITI)、口咽吸入对照组(OPR-CON)、气管插管对照组(ITICON),每组10只。OPR组在初次口咽吸入DA(即400mg/kg,327mg/mL)1次,制作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ITI组通过气管插管吸入DA(400mg/kg,327mg/mL)1次,OPR-CON和ITI-CON分别经口咽和气管插管,给予等量的蒸馏水代替DA,其余实验条件相同。小鼠饲养于SPF级动物中心,第7天收集标本,分别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左肺行病理学检测。结果经肺功能、BALF计数和病理切片验证,采用口咽吸入和气管插管一次性给予DA(400mg/kg,327mg/mL)均可成功制备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两种方法给予DA后肺功能显示气道阻力增加(P<0.05),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气道上皮损伤,管腔闭塞,支气管周围和血管周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等,但OPR组死亡率高达60%,造模成功率仅为20%,肠道HE显示上皮损伤。而ITI组死亡率仅约30%,造模成功率高达60%。OPR-CON组和ITI-CON均未有死亡。结论通过口咽吸入和气管插管两种方法一次性给予DA(400mg/kg,327mg/mL),都能成功构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但ITI组小鼠死亡率低,稳定性好,成功率高,值得实验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二乙酰 气管插管 口咽吸入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9
作者 刘旭 芦起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63-64,I0001,I0002,共4页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约60%的足月儿在生后1周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而在早产儿中这一比例高达80%[1-2]。新生儿黄疸常表现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过高的游离胆红素可透过新生儿尚未发育完善的血脑屏障,导致胆红...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约60%的足月儿在生后1周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而在早产儿中这一比例高达80%[1-2]。新生儿黄疸常表现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过高的游离胆红素可透过新生儿尚未发育完善的血脑屏障,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3]。自1958年Cremer首次发现光疗可有效降低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以来,光疗凭借有效、无创及安全性高等优点,成为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方式[4]。胆红素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异构和氧化作用转变为可溶性的产物,并将这些产物排出体外,从而降低机体血清胆红素水平[5]。光疗的有效性取决于光源颜色(光的波长)、光照强度(光的辐照度)、光照面积以及光照时间同。近年来,为黄疸患儿选择光疗的最佳方案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将从以上四个方面阐述光疗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带来新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未结合胆红素 神经系统后遗症 胆红素脑病 游离胆红素 新生儿期 光疗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及Stevens-Johnson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何振丹 肖异珠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62-64,I0001,共4页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和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是药疹中较严重的类型,表现为广泛的表皮剥脱、黏膜损害及系统受累,有较高的病死率⑴,两者的区别在于表皮剥脱面积不同。
关键词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黏膜损害 TEN SJS 病死率 剥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