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遗传代谢性肝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立娟 管小琴 +2 位作者 刘琳 赵瑞秋 廖晓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5-567,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遗传代谢性肝病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及临床病例资料,以对小儿遗传代谢性肝病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以肝大、黄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考虑为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患儿36例,肝穿刺做光镜... 目的通过分析遗传代谢性肝病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及临床病例资料,以对小儿遗传代谢性肝病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以肝大、黄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考虑为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患儿36例,肝穿刺做光镜及电镜观察活检组织的病理形态。结果遗传代谢性肝病患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黄疸、肝大、肝酶增高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大部分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肝穿刺活检组织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及各自相应的特征性病变。诊断肝糖原累积病27例,肝豆状核变性5例,尼曼-匹克病2例,Dubin-Johnson综合征1例,异染色性脑白质营养不良1例。结论小儿不明原因的肝大、黄疸、肝功能损害时要考虑小儿遗传代谢性肝病可能,肝穿刺活检病理观察是重要诊断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代谢性肝病 病理形态 肝活检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和当归多糖促进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IFN-γ 被引量:43
2
作者 耿卫朴 徐曼 +3 位作者 罗祎 王婷婷 黄文炼 陈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5-658,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灵芝多糖和当归多糖对人外周血活化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灵芝多糖组和当归多糖组,免疫荧光观察各组T细胞PI3K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培养72 h后各组T细胞的... 目的探讨中药灵芝多糖和当归多糖对人外周血活化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灵芝多糖组和当归多糖组,免疫荧光观察各组T细胞PI3K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培养72 h后各组T细胞的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T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ELISA检测各组T细胞培养上清液的IFN-γ含量。结果灵芝多糖组和当归多糖组T细胞均表达PI3K,细胞增殖OD值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5);灵芝多糖组T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T细胞凋亡率也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8.23%和29.74%;灵芝多糖组和当归多糖组T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5)。结论灵芝多糖和当归多糖均明显促进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IFN-γ,灵芝多糖还能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并抑制T淋巴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当归多糖 T细胞 免疫调节 PI3K Caspase-3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H4在人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内浸润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婷婷 徐曼 +2 位作者 耿卫朴 黄文炼 陈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2-816,共5页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B7-H4在人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内浸润的FOXP3+、CD4+T、CD8+T细胞数量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7-H4在30例正常人宫颈组织、30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B7-H4在人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内浸润的FOXP3+、CD4+T、CD8+T细胞数量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7-H4在30例正常人宫颈组织、30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Ⅱ-Ⅲ,CINⅡ-Ⅲ)和67例子宫颈癌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双标(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double-staining)观察肿瘤内浸润的FOXP3+、CD4+T、CD8+T细胞数量及其TGF-β1和IFN-γ分泌情况。结果:B7-H4不表达于正常人宫颈上皮,仅在部分瘤变宫颈上皮微弱表达;子宫颈癌B7-H4的阳性表达率为46%(31/67),显著高于正常人宫颈上皮和瘤变宫颈上皮(P<0.01,P<0.05);子宫颈癌B7-H4阳性组病灶内浸润的CD8+T细胞以及分泌IFN-γ的CD8+T数量显著低于B7-H4阴性组(P<0.001,P<0.035);B7-H4的表达与肿瘤内浸润的FOXP3+细胞、CD4+T细胞以及分泌TGF-β1的CD4+T细胞数量无关(P>0.05,P>0.05)。结论:B7-H4在人子宫颈癌细胞异常高表达,并与肿瘤内浸润的CD8+T细胞数量减少以及分泌IFN-γ减少有关,提示B7-H4在抑制肿瘤微环境的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4 FOXP3 CD4+T细胞 CD8+T细胞 TGF-β1 IFN-γ 子宫颈癌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余刚 姜卫剑 +2 位作者 杜彬 王莉 秦新月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81-384,共4页
目的通过3例典型患者的病史和辅助检查,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采用动态脑电图、超声多普勒、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动脉血管造影、全脑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对3例肢体抖动... 目的通过3例典型患者的病史和辅助检查,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采用动态脑电图、超声多普勒、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动脉血管造影、全脑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对3例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有肢体抖动的临床表现,其中2例曾被误诊为继发性癫痫,给予抗癫痫治疗无效,行全脑血管造影、脑电图等检查。全脑血管造影提示3例颈内动脉系统均存在严重闭塞或狭窄性病变,而发作期脑电图检查未见癫痫波释放。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但仍偶有发作。2例施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发作完全停止,1例由于血管迂曲明显,手术未获成功,经内科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出院。结论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临床少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发作形式常表现为发作性、无意识的一侧肢体无力及抖动,和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发作相似,易误诊为局灶性癫痫。通过脑电图及全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从而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率,防止漏诊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暂时性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脑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RL95-2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郑军生 王明华 +2 位作者 黄敏 骆云鹏 米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21-2223,共3页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在体外对人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MTT法实验观察青蒿琥酯在体外对RL95-2细胞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细胞浆Caspase3活性;流式细胞术观察青蒿琥酯...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在体外对人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MTT法实验观察青蒿琥酯在体外对RL95-2细胞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细胞浆Caspase3活性;流式细胞术观察青蒿琥酯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和细胞内ROS水平。结果青蒿琥酯对RL95-2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其半数细胞抑制浓度(IC50)为26.29μg/ml。透射电镜见:细胞呈早期凋亡改变:核染色质聚集于核膜周围,呈团块状;免疫组化检测细胞浆Caspase3表达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阻滞发生在G/0G1期;细胞内ROS升高(P<0.05);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降低(P<0.05)。结论青蒿琥酯在体外作用于人子宫颈癌RL95-2细胞,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RL95—2 氧自由基 线粒体膜电位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与肝细胞癌的分化和血管浸润 被引量:4
6
作者 管小琴 徐曼 +1 位作者 李圆圆 王朝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了解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与瘤组织的分化和血管浸润的关系。CD44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例人体肝67癌组织做和检测,其中例伴肝内血管浸润,例伴癌旁非癌肝组织。CD44sCD44v61547结果:例肝癌组织阳性14CD44s(,),与癌旁肝组织(,)无显... 目的:了解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与瘤组织的分化和血管浸润的关系。CD44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例人体肝67癌组织做和检测,其中例伴肝内血管浸润,例伴癌旁非癌肝组织。CD44sCD44v61547结果:例肝癌组织阳性14CD44s(,),与癌旁肝组织(,)无显著差异(14/6720.90%5/4710.64%P>)。例肝癌组织阳性(,0.0518CD44v618/67),与癌旁肝组织()有明显差异(26.87%0/47P<)。二者表达均与肿瘤分化和血管浸润无关(0.01P>)。0.05结论:肝细胞癌的高表达较有意义。两者与肿瘤的分化和肝内血管浸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 肝细胞癌 分化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肿瘤脑浸润的量化和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晏怡 唐文渊 +4 位作者 邓朝霞 谢兵 吕发金 刘斌 杨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66-670,共5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颅内肿瘤脑浸润程度的量化和临床应用。方法颅内肿瘤40例,其中脑胶质瘤20例,脑膜瘤12例,脑转移瘤8例,均经病理证实;建立不同颅内肿瘤的脑浸润病理标准,并以此标准分入各亚组;利用MRI常规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颅内肿瘤脑浸润程度的量化和临床应用。方法颅内肿瘤40例,其中脑胶质瘤20例,脑膜瘤12例,脑转移瘤8例,均经病理证实;建立不同颅内肿瘤的脑浸润病理标准,并以此标准分入各亚组;利用MRI常规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比较,确定并测量5个兴趣区(肿瘤实体区、瘤周水肿区、水肿外区、相对正常白质区和对侧白质区)的分量各向异性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A);比较分析不同肿瘤FA值的差异及其与肿瘤脑浸润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脑胶质瘤中有10例的DTI图像超出常规MRI范围,脑膜瘤和脑转移瘤中未见;FA值由瘤体区向外呈递增趋势,其中胶质瘤组内最大增幅出现在瘤周水肿区和水肿外区之间,而脑膜瘤和脑转移瘤亚组出现在肿瘤实体区和瘤周水肿区之间;胶质瘤瘤周水肿区FA值与肿瘤脑浸润程度显著相关;在脑胶质瘤中有脑浸润者的瘤周水肿区FA值显著低于无脑浸润胶质瘤和非胶质来源肿瘤。结论DTI可用于量化比较不同脑肿瘤的脑浸润程度,其瘤周水肿区的FA值可用于指导脑胶质瘤的手术切除范围,对延缓复发、改善预后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脑肿瘤 侵袭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合物蛋白Crk和CrkL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沈太敏 赵纯全 +1 位作者 赵涌 令狐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940-942,共3页
目的探讨接合物蛋白Crk和CrkL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Crk和CrkL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不同临床病理指标内的表达,并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进行比较。结果上皮性卵巢癌中Crk和CrkL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接合物蛋白Crk和CrkL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Crk和CrkL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不同临床病理指标内的表达,并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进行比较。结果上皮性卵巢癌中Crk和CrkL蛋白的表达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的上皮性卵巢癌Crk蛋白的表达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的上皮性卵巢癌CrkL蛋白的表达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上皮性卵巢癌Crk和CrkL蛋白的表达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k和CrkL蛋白可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某种作用,与CrkL蛋白相比,Crk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更直接影响着卵巢癌浸润、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K CrkL 上皮性卵巢癌 接合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红凯 邓洪兵 +1 位作者 易永芬 何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03-504,共2页
关键词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 免疫表型 病理检查 镜检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性骨肿瘤模型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司海鹏 向理科 +2 位作者 孙保勇 杜永洪 王智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 :建立VX2 骨肿瘤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VX2 细胞块植入到 2 0只兔的胫骨髓腔内建立骨肿瘤模型 ,不同时期处死 ,观察其生长及转移特性 ,2只用于观察模型自然生存期。结果 :肿瘤原位移植成功率为 10 0 % ;1~ 2周在髓内生... 目的 :建立VX2 骨肿瘤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VX2 细胞块植入到 2 0只兔的胫骨髓腔内建立骨肿瘤模型 ,不同时期处死 ,观察其生长及转移特性 ,2只用于观察模型自然生存期。结果 :肿瘤原位移植成功率为 10 0 % ;1~ 2周在髓内生长 ,2~ 3周向髓外软组织侵犯 ,3~ 4周出现肺转移 ,5~ 6周有肾、盆腔淋巴结转移 ;荷瘤兔的自然生存时间 7~ 8周 ,最终因全身广泛转移而死。结论 :此模型移植成功率较高 ,生物学特性稳定 ,转移模式与人骨肿瘤转移方式类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性骨肿瘤 生物学特性 疾病模型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A-2诱导胶质瘤细胞SWO-38分化并抑制其增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明华 钟雪云 +3 位作者 米粲 刘致中 林琛莅 郑佩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61-2364,共4页
目的:诱导分化是肿瘤治疗的新策略,CDA-2是1种高效低毒的新型细胞分化剂,本实验研究CDA-2对人脑胶质瘤细胞SWO-38诱导分化作用并探讨CDA-2诱导分化的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CDA-2对SWO-38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CD... 目的:诱导分化是肿瘤治疗的新策略,CDA-2是1种高效低毒的新型细胞分化剂,本实验研究CDA-2对人脑胶质瘤细胞SWO-38诱导分化作用并探讨CDA-2诱导分化的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CDA-2对SWO-38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CDA-2对SWO-38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检测SWO-38细胞GFAP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SWO-38细胞PPARγ、COX-2及GFAP蛋白的表达。结果:CDA-2能明显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SWO-38活性及增殖,其IC50值分别为(2.33±0.37)g·L-1及(0.51±0.01)g·L-1;3g·L-1CDA-2处理SWO-38细胞72h即表现为细胞突起增多变长,细胞高表达GFAP蛋白;同时CDA-2可诱导SWO-38细胞PPARγ表达上调和COX-2表达下调。结论:CDA-2对胶质瘤SWO-38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及诱导分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GFAP、PPARγ和COX-2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细胞分化 SWO-38细胞 细胞分化剂2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β-catenin和NF-κB信号通路对肿瘤血管生成中VEGFs/VEGFRs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敏娜 李昱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4,共3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VEGFs)及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 receptors,VEGFR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肿瘤血管生成方面。而对其抑制剂的研究已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VEGFs)及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 receptors,VEGFR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肿瘤血管生成方面。而对其抑制剂的研究已经成为肿瘤防治的热点和发展方向,Wnt/β-catenin和NF-κB信号通路对肿瘤血管生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这两条信号通路对肿瘤血管生成中VEGF/VEGFRs的调控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 Β-CATENIN NF—κB VEGFs VEGFRs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lostazol对犬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吻合处组织形态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杨东 时德 +1 位作者 彭真年 廖晓刚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9-103,共5页
为研究Cilostazol对犬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吻合处内膜增生的作用,用直径3 mm、长2 cm的Gore-TexR重建犬股动脉.实验分Cilostazol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犬,Cilostazol组从术前1天开始口服Cilostazol,50 mg/(kg.d),直到取材;术后2,6,12,20,2... 为研究Cilostazol对犬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吻合处内膜增生的作用,用直径3 mm、长2 cm的Gore-TexR重建犬股动脉.实验分Cilostazol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犬,Cilostazol组从术前1天开始口服Cilostazol,50 mg/(kg.d),直到取材;术后2,6,12,20,24周取材,每组各时相点2只(4条血管),观察移植物通畅率,进行常规组织学检查,测量吻合处内膜厚度,电镜观察吻合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发现:①Cilostazol组于术后6,12,20周各有1条血管闭塞,24周有2条血管闭塞,对照组术后2,6,12周各有2条血管闭塞,20,24周各有3条血管闭塞;Cilostazol组通畅率为75%,对照组为4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术后2周时吻合处内膜无明显增厚,材料面开始有内皮细胞覆盖,术后6周材料面被内皮完全覆盖,吻合处内膜增厚,引起管腔狭窄,随时间的延长,内膜逐渐增厚;Cilostazol组内膜增生较对照组轻,对照组术后6,12,20,24周邻接动脉内膜厚度分别是Cilostazol组的1.4,1.6,2.0,1.6倍,材料面新内膜厚度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认为Cilostazol可以抑制人工血管犬股动脉重建后吻合处内膜的增生,从而防止再狭窄,提高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重建 组织形态学 西洛他唑 内膜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pin、P53、Skp2蛋白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倪江涛 易永芬 石海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研究maspin、p53及skp2蛋白在结直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aspin、p53及skp2在50例结直肠腺癌,20例结直肠腺瘤、20例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aspin蛋白在结直肠腺瘤和正常结直... 目的:研究maspin、p53及skp2蛋白在结直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aspin、p53及skp2在50例结直肠腺癌,20例结直肠腺瘤、20例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aspin蛋白在结直肠腺瘤和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结直肠腺癌(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maspin表达率高于淋巴结转移组(P<0.05);DukesC,D期结直肠癌组织maspin表达率低于DukesA、B期(P<0.05)。在结直肠腺癌及腺瘤中maspin与p53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1),然而在skp2与maspin、skp2与p53之间没有发现相关性(P>0.05)。结论:maspin的表达可能受p53基因的调控。联合检测maspin、p53及skp2在结直肠肿瘤中表达水平,对判定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可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PIN P53 SKP2 结直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囊性病变2019版Bosniak分级的应用及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柳 周印 +3 位作者 李庆姝 吴佳美 谢亮华 毛芸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61-1165,1187,共6页
目的评估2005版与2019版Bosniak分级的诊断性能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明确2019版的临床适用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7月9日—2020年10月9日经手术切除并有术后病理结果的肾囊性病变患者362例共369个病灶。... 目的评估2005版与2019版Bosniak分级的诊断性能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明确2019版的临床适用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7月9日—2020年10月9日经手术切除并有术后病理结果的肾囊性病变患者362例共369个病灶。2名放射科医师分别使用2005版和2019版Bosniak分级对病灶的多期CT增强图像进行单盲(病理)评级,使用加权Kappa分析评估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计算分级结果的特异度、敏感度评估诊断效能。结果2个版本Bosniak分级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均较强,且2019版高于2005版(Kappa=0.913、0.843)。对总样本而言,2个版本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性能,2019版和2005版分级的特异度分别为97.4%、98.8%,敏感度分别为82.8%、86.2%;去除322例囊肿样本(Ⅰ、Ⅱ级肾囊肿)后,2个版本的诊断特异度均降低,2019版和2005版分别为72.2%、5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3,P=0.25)。结论2019版Bosniak分级通过细化标准,在2005版的基础上提高了观察者间的一致性。2019版分级诊断的特异度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囊性病变 BOSNIAK分级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蛋白与胃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红凯 易永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粘蛋白是一组高相对分子质量 (Mr)高度糖基化的糖蛋白。正常时以膜结合型或分泌型的形式分布于粘膜表面 ,对粘膜起润滑、保护作用。粘蛋白的质和 (或 )
关键词 胃肿瘤 粘蛋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1基因沉默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黏附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薇 唐怡 +1 位作者 王娅兰 徐剑侠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8-334,共7页
目的探讨单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转移酶-1[mono(ADP-ribosyl)transferase-1,ART1]基因沉默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黏附、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携带ART1-shRNA的慢病毒感染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将细胞分为实验组(感染ART1-sh... 目的探讨单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转移酶-1[mono(ADP-ribosyl)transferase-1,ART1]基因沉默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黏附、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携带ART1-shRNA的慢病毒感染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将细胞分为实验组(感染ART1-shRNA慢病毒的CT26细胞),NC-shRNA对照组[感染阴性对照慢病毒(negative-control-shRNA,NC-shRNA)CT26细胞]及未处理组(未经处理的CT26细胞);RT-PCR检测CT26细胞ART1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RT1、RhoA、integrinβ1蛋白表达的变化;用细胞基质黏附、运动和侵袭实验观察ART1-shRNA对CT26细胞基质黏附、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获得稳定沉默ART1基因的CT26细胞株;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实验组ART1mRNA和ART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RhoA、integrinβ1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细胞黏附、运动、侵袭抑制率分别为70.72%,52.20%和60.00%。结论单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转移酶-1(ART1)基因沉默可降低CT26细胞的黏附、运动、侵袭能力,该作用可能与ART1沉默后下调RhoA和integrinβ1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转移酶-1(ART1) 慢病毒 结肠癌 黏附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t-4在不同级别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秀峰 钟雪云 +1 位作者 米粲 吴赤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0-382,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病理分级的脑星形细胞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3(Flt- 4又称VEGFR - 3)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5 0例不同级别脑星形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Flt - 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 ,并用...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病理分级的脑星形细胞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3(Flt- 4又称VEGFR - 3)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5 0例不同级别脑星形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Flt - 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 ,并用抗FⅧ因子抗体标记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 ,计算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IMVD)。结果 :Flt- 4、VEGF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2 % (2 6 / 5 0 )、6 0 % (30 / 5 0 )。Flt- 4、VEGF均与脑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 (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 0 . 35 9、0 . 36 0 ,P <0 . 0 5 )。结论 :脑星形细胞瘤中有Flt- 4表达 ,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和部分肿瘤细胞 ,Flt- 4既可是内皮细胞自分泌产生 ,部分还可来自瘤细胞的旁分泌 ;脑星形细胞瘤中Flt- 4阳性表达的脉管是血管 ;Flt- 4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FLT-4 血管形成 病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旋菌对胃粘膜疏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承薇 李宗明 +4 位作者 高思齐 杨致邦 胡志琼 秦思栋 沈际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幽门螺旋菌可能对胃粘膜表面的磷脂层产生脂溶作用,从而降低其疏水特性,影响正常屏障功能。本文通过测定68例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病人的胃窦粘膜液-固接触角,结合幽门螺旋菌检测,探讨幽门螺旋菌与胃粘膜疏水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幽门螺... 幽门螺旋菌可能对胃粘膜表面的磷脂层产生脂溶作用,从而降低其疏水特性,影响正常屏障功能。本文通过测定68例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病人的胃窦粘膜液-固接触角,结合幽门螺旋菌检测,探讨幽门螺旋菌与胃粘膜疏水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幽门螺旋菌可降低胃粘膜表面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粘膜 疏水性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腺瘤样瘤的免疫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米粲 丁长林 +1 位作者 李圆圆 唐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92-294,共3页
报告11例腺瘤样瘤,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51岁.除1例位于膀胱外,其余均在男、女生殖系统.检测瘤细胞内角蛋白,11例均呈弥漫阳性反应,Ⅷ因子均为阴性.电镜观察见瘤细胞腔面有刷状长的微绒毛,并见桥粒及张力微丝.
关键词 腺瘤样瘤 角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