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程引入临床相关性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8
1
作者 涂增 邹晓毅 +5 位作者 刘佳 张静 杨春 叶彬 郭亚楠 陆合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病原生物学实验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全面改变病原生物学实验,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法、改进实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验改革有助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临床思维,培养学生沟通... 病原生物学实验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全面改变病原生物学实验,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法、改进实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验改革有助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临床思维,培养学生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病原生物学实验 临床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生物被膜的体内观察及其β-防御素的分布特征研究
2
作者 郑玉强 刘爱波 +3 位作者 蒲瑜 蔡辉 武卫华 叶彬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研究鼠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Pc)β-防御素的分布特征和观察卡氏肺孢子菌生物被膜。方法免疫抑制方法建立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动物模型,改良四胺银(GMS)染色和RT-PCR方法检测Pc病原体;银染色、过碘酸雪夫氏(PAS)染色... 目的研究鼠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Pc)β-防御素的分布特征和观察卡氏肺孢子菌生物被膜。方法免疫抑制方法建立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动物模型,改良四胺银(GMS)染色和RT-PCR方法检测Pc病原体;银染色、过碘酸雪夫氏(PAS)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Pc的生物被膜;RT-PCR方法检测鼠肺、肾、脾、小肠、皮肤、肝脏、心以及血液8个组织的β1-防御素和β2-防御素的mRNA表达。结果免疫抑制诱导第5周PCR方法检测到Pc感染,第7周GMS染色观察到Pc包囊,第9周银染色、PAS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到明显的Pc生物被膜。RT-PCR方法在肺、肾、脾、小肠、皮肤、肝脏、心以及血液均检测到β1和β2防御素的mRNA表达,β1防御素在肾脏和皮肤表达最强,β2防御素在肺表达最强。结论 Pc在体内可以形成生物被膜,可以诱导宿主β防御素的产生;卡氏肺孢子菌肺炎肺部诱导的防御素以β2防御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肺包子菌 生物被膜 Β-防御素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gyrA与rrs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彦 杨春 +5 位作者 逄宇 卢楠 刘洁 沈静 朱大冕 冯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gyrA、rrs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氧氟沙星(ofloxacin,Ofx)、卡那霉素耐药(kanamycin,Km)的关系。方法对89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Ofx耐药相关基因gyrA和Km耐药相关基因rrs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基因突变特... 目的分析重庆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gyrA、rrs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氧氟沙星(ofloxacin,Ofx)、卡那霉素耐药(kanamycin,Km)的关系。方法对89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Ofx耐药相关基因gyrA和Km耐药相关基因rrs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基因突变特征。结果 89株MDR结核分枝杆菌中有50株对Ofx耐药,其中46株(92.00%,46/50)gyrA基因发生突变,突变位点包括74、89、90、91和94位密码子;22株耐Km菌株中,19株(86.36%,19/22)发生rrs基因突变,突变类型均为A1401G。Ofx、Km耐药株的gyrA、rrs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相应敏感株的基因突变率,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37,P<0.001;Fisher双侧P<0.001)。结论 gyrA基因90、91、94位密码子突变是重庆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Ofx耐药的主要机制;rrs基因A1401G突变则是Km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耐多药 突变 GYRA基因 rr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eA基因影响耻垢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初步验证
4
作者 熊雨菡 李智颖 +5 位作者 卢楠 陈俊伊 唐佳玲 徐蕾 杨春 何永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5-121,127,共8页
目的筛选RseA在耻垢分枝杆菌中可能调控药物敏感性的基因或通路,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RseA基因过表达耻垢分枝杆菌组和空质粒对照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2组细菌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其... 目的筛选RseA在耻垢分枝杆菌中可能调控药物敏感性的基因或通路,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RseA基因过表达耻垢分枝杆菌组和空质粒对照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2组细菌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其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情况;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结核分枝杆菌复苏促进因子E(RpfE)促使非复制持留菌复苏,测定复苏指数(RI)对筛选出的关键靶向基因或通路进行初步验证。结果RseA基因过表达后,筛选出2403个DEGs,其中2335个表达上调,68个表达下调。GO分析结果表明,DEGs主要参与氮化合物代谢过程的调控、RNA代谢过程的调控、转录因子活性和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过程调控等。KEGG分析结果显示,DEGs主要参与萜类骨架的生物合成、果糖和甘露糖代谢和同源重组等通路。从PPI网络MCODE模块中筛选出前8个hub基因rpsG、rplM、rpsO、rpsT、rpmH、rplS、rpsJ、rplT,并从这些基因的分析结果得知,其主要参与了核糖体通路。使用RpfE促进复苏后,RseA组复苏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RseA调控了多个靶向基因,参与核糖体的结构组成和核糖体通路,增强耻垢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为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eA 转录组测序 耻垢分枝杆菌 生物信息学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邹晓毅 叶彬 +1 位作者 王俊安 龚晓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对体外分离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酶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用不致原头节即刻杀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剂量照射原头节,行酶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酸性磷酸酶(ACP)、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对体外分离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酶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用不致原头节即刻杀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剂量照射原头节,行酶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酸性磷酸酶(ACP)、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了解高强度聚焦超声对体外培养的原头节3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作用。结果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具有酸性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不致原头节即刻杀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波作用后,辐照组原头节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减弱,而酸性磷酸酶反应产物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阴性对照组无酶反应产物产生。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辐照对原头节酸性磷酸酶活性无影响,而对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这可能是影响原头节的代谢功能,最终抑制其增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节 酸性磷酸酶 葡萄糖6-磷酸酶 琥珀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对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体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高剑 叶彬 +1 位作者 武卫华 孔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研究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体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建立弓形虫与ct26复合感染度(moi)分别为1∶1、2∶1、4∶1、8∶1、16∶1的共培养试验模型... 目的研究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体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建立弓形虫与ct26复合感染度(moi)分别为1∶1、2∶1、4∶1、8∶1、16∶1的共培养试验模型,台盼兰排斥试验连续7d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8∶1共培养模型组6h、12h、24h、48h细胞周期改变;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别检测ct26细胞cyclinB1、cdc2基因转录水平变化;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1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台盼兰排斥试验发现各比例组弓形虫均能有效抑制小鼠ct26细胞的体外增殖,且呈现前4d缓慢抑制,4d后细胞大量死亡的现象,以8∶1模型组的增殖抑制作用最明显,感染7d后细胞抑制率达80.77%(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8∶1模型组弓形虫可在各作用时间明显改变ct26细胞周期分布,使G0/G1期细胞百分比下降,G2/M期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24h达到作用高峰,使G2/M期百分比升高12.77%,48h则细胞G2/M期百分比下降;弓形虫感染ct26细胞3~24h,细胞cdc2转录水平在各个时间点未见明显变化,细胞cyclinB1从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呈现为感染3h时表达增强,随后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的现象,cyclinB1基因转录水平在感染后24h只达到对照组的16.55%。结论弓形虫RH株速殖子可明显抑制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体外增殖,感染前期以诱导细胞发生G2/M期阻滞为主要机制,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1活性下降在G2/M期阻滞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 周期阻滞 细胞周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抑郁症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丹 杨春 +4 位作者 何永林 徐蕾 靳志栋 张鹏 冯鑫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9-142,146,共5页
目的用不同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抑郁症模型,为探讨GalR蛋白对小鼠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打下基础。方法 C57BL/6J小鼠经体重、敞箱实验及反抗抓获实验初筛后,随机分为4组:Ⅰ.CUMS组,Ⅱ.CUMS+CORT组,Ⅲ.CORT组,Ⅳ.正常对照组。每天记录小鼠... 目的用不同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抑郁症模型,为探讨GalR蛋白对小鼠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打下基础。方法 C57BL/6J小鼠经体重、敞箱实验及反抗抓获实验初筛后,随机分为4组:Ⅰ.CUMS组,Ⅱ.CUMS+CORT组,Ⅲ.CORT组,Ⅳ.正常对照组。每天记录小鼠体重及摄食量。28d后进行液体消耗及强迫游泳实验测试。结果小鼠抑郁模型在第28d建立成功。Ⅱ组小鼠短期内体重迅速下降并死亡。与Ⅰ组小鼠相比,Ⅲ组小鼠液体消耗和强迫游泳实验指标改变更明显。结论成功建立C57BL/6J小鼠抑郁症模型。CUMS和CORT模型结合,小鼠不能耐受,短期内死亡。单独CORT模型造模效果要优于CUMS模型。在后续试验中,将用CORT法建立C57BL/6J小鼠抑郁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动物模型 CUMS CO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协同VP-16体外杀伤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高剑 叶彬 +1 位作者 武卫华 孔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0-724,共5页
目的探讨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协同细胞周期特异性抗癌药依托泊甙(VP-16)对ct26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建立弓形虫RH株速殖子与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不同比例的共培养模型(虫/细胞比例分别为2:1、4:1、8:... 目的探讨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协同细胞周期特异性抗癌药依托泊甙(VP-16)对ct26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建立弓形虫RH株速殖子与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不同比例的共培养模型(虫/细胞比例分别为2:1、4:1、8:1、16:1),流式细胞仪检测24h细胞周期改变;以虫细胞比例2:1预先感染ct26细胞24h,CCK-8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VP-16对细胞增殖抑制的改变;荧光显微镜观察VP-16(40μg/mL)对感染虫体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台盼蓝染色观察不同浓度VP-16分别作用弓形虫RH株速殖子悬液(1×106/mL)2h、4h、12h、24h的虫体存活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VP-16(20μg/mL)对虫体DNA影响。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各浓度弓形虫速殖子均可明显改变ct26细胞24h周期分布,使G0/G1期细胞百分比下降,G2/M期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2×106个速殖子感染细胞24h可使S期和G2期细胞百分比共同增长14.92%。CCK-8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虫细胞比例2:1预先感染ct26细胞24h可有效增强各浓度VP-16对ct26细胞的杀伤作用;Hochest33258染色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虫体胞质寄生形态及VP-16诱导感染细胞凋亡典型形态;10μg/mL及更高浓度VP-16作用弓形虫4h以上均可使虫体全部死亡;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VP-16(20μg/mL)可使弓形虫速殖子DNA呈现典型的云梯状条带。结论弓形虫RH株速殖子可使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发生G2/M期,可有效增强细胞周期特异性抗癌药VP-16的抗癌作用,且弓形虫增殖亦明显受抑并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 依托泊甙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地弓形虫细胞培养上清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高剑 叶彬 武卫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9-234,共6页
目的观察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与人结肠癌sw480细胞系共培养上清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和诱导其凋亡与坏死的情况。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sw480细胞(1×106),建立弓形虫RH株速殖子数目分别为2×106、4×106、8... 目的观察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与人结肠癌sw480细胞系共培养上清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和诱导其凋亡与坏死的情况。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sw480细胞(1×106),建立弓形虫RH株速殖子数目分别为2×106、4×106、8×106、16×106的共培养模型,观察弓形虫速殖子在sw480细胞中的寄生,提取共同孵育72h后的培养上清,以新鲜培养基稀释为半量,体外作用人结肠癌sw480细胞12h、24h、48h、72h,CKK-8法检测吸光度(A450值)并计算抑制率;Annexin-v-FITC/PI染色细胞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与坏死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DNA条带;透射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弓形虫RH株速殖子可在人结肠癌sw480细胞内寄生和增殖。CK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上述共培养上清对sw480细胞增殖抑制率随上清作用时间延长均明显增大,48h最大抑制率达44.5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实验组sw480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与坏死率随上清作用时间延长均明显增加,48h早期凋亡率达最高值(11.54%),48h以后早期凋亡率下降,晚期凋亡和坏死率显著上升,72h总死亡率可达46.11%,细胞杀伤效果明显;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典型的DNA云梯状条带;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凋亡和坏死典型形态。结论弓形虫RH株速殖子与人结肠癌sw480细胞共培养上清对体外培养的sw480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sw480细胞凋亡与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人结肠癌细胞sw480 培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地弓形虫培养上清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彭净 叶彬 +1 位作者 武卫华 葛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68-771,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弓形虫培养上清对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及其诱导其凋亡的情况。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浓度为5×104和5×105)分别接种于不同细胞培养板,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弓形虫速殖子培养上清(速殖子浓度...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弓形虫培养上清对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及其诱导其凋亡的情况。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浓度为5×104和5×105)分别接种于不同细胞培养板,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弓形虫速殖子培养上清(速殖子浓度分别为2×107/mL、4×107/mL、6×107/mL、8×107/mL)与培养液共同作用12h、24h、48h、72h,四甲基氮噻唑蓝(MTT)法检测吸光度(A490值)并计算抑制率;Annexin-v-FITC/PI染色细胞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AO/EB染料染色作用后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情况并拍照;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DNA条带。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随着上清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均明显增大,各实验组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以及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MCF-7细胞凋亡率随着上清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明显增大,48h达到凋亡最高值(19.79%),48h后凋亡率开始下降,死亡率增加;荧光显微镜观察实验组培养48h的MCF-7细胞,出现细胞核固缩及凋亡小体,对照组未出现凋亡小体。琼脂糖凝胶电泳见DNA梯形条带。结论弓形虫速殖子对体外培养MCF-7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MCF-7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人乳腺癌细胞MCF- 7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VacA-HpaA卵黄抗体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叶翠莲 杨致邦 +1 位作者 张吉 黄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研究VacA-HpaA融合蛋白的鸡卵黄抗体(IgY)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活性,为制备集预防与治疗为一体的抗H.pylori感染的制剂奠定基础。方法:以纯化的VacA-HpaA融合蛋白免疫产蛋鸡,水稀释法获取蛋黄抗体(VacA-HpaAIgY)。(1)用硫酸铵沉淀法... 目的:研究VacA-HpaA融合蛋白的鸡卵黄抗体(IgY)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活性,为制备集预防与治疗为一体的抗H.pylori感染的制剂奠定基础。方法:以纯化的VacA-HpaA融合蛋白免疫产蛋鸡,水稀释法获取蛋黄抗体(VacA-HpaAIgY)。(1)用硫酸铵沉淀法纯化IgY后,用SDS-PAGE分析其纯度,Bradford法测定蛋白含量。(2)用间接ELISA法检测该IgY的耐热性、耐酸性及其对酶消化的耐受作用。(3)采用Western blot分析IgY的特异性并检测其效价。(4)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VacA-HpaAIgY对细胞毒活性的中和作用。(5)用扫描电镜观察VacA-HpaA IgY对AGS细胞粘附的中和作用。结果:(1)该IgY纯度为60%,蛋白浓度为22g/L;(2)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耐酸性和耐胃蛋白酶能力;(3)Western blot分析显示IgY的特异性,在相对分子量约27000和30000处出现在相应的条带;(4)该IgY对VacA细胞毒活性有中和作用,且具有量效性和时效性;(5)IgY可阻止H.pylori菌体蛋白的粘附作用。结论:该IgY具有良好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可用于制备抗H.pylori感染的防治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IGY 细胞空泡毒素 粘附素 体外试验 中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啤酒生产工艺的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代昆 张德纯 +1 位作者 穆小萍 邱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2-135,共4页
采用增湿法粉碎澳大利亚麦芽,麦皮破而不碎,麦粉较细,干法粉碎大米成细粉;选用双醪浸出糖化法进行麦汁制备、过滤、添加酒花和麦汁煮沸,麦汁呈黄色、澄清,可发酵糖和α-氨基氮的含量符合发酵要求;利用双歧杆菌(厌氧)和酿酒酵母(需氧)共... 采用增湿法粉碎澳大利亚麦芽,麦皮破而不碎,麦粉较细,干法粉碎大米成细粉;选用双醪浸出糖化法进行麦汁制备、过滤、添加酒花和麦汁煮沸,麦汁呈黄色、澄清,可发酵糖和α-氨基氮的含量符合发酵要求;利用双歧杆菌(厌氧)和酿酒酵母(需氧)共同发酵啤酒,消毒灭菌和低温离心后进行灌装;通过几项重要指标的检测,进行评判啤酒的质量和性能。啤酒呈淡黄色、透明,有明显的酒花香味,爽而不淡、柔和适口;各项检测指标都达到啤酒质量标准,尤其是总酸度和低聚还原糖的含量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啤酒 生产工艺 双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微泡造影剂杀伤原头蚴的效果 被引量:9
13
作者 孔璟 叶彬 +3 位作者 张静 韩秀敏 杨永海 李发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不同比例微泡造影剂对离体原头蚴的杀伤效应。方法在原头蚴悬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微泡造影剂(含氟脂质体微泡),以相同超声功率及辐照时间作用(治疗声功率为50W,辐照时间为30s)。台盼蓝排斥试验计数原头蚴杀伤...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不同比例微泡造影剂对离体原头蚴的杀伤效应。方法在原头蚴悬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微泡造影剂(含氟脂质体微泡),以相同超声功率及辐照时间作用(治疗声功率为50W,辐照时间为30s)。台盼蓝排斥试验计数原头蚴杀伤率,光镜检测原头蚴形态结构变化。结果超声剂量一定时,加入适宜比例的微泡造影剂组原头蚴杀伤率比单纯超声辐照组高(P<0.05);随着微泡造影剂比例的增大,原头蚴杀伤率呈增高趋势;原头蚴结构损伤严重,台盼蓝染色深,被膜皱缩体积变小,甚至被膜崩解成碎片,小钩及钙颗粒散在分布。结论 HIFU结合微泡造影剂能增强对离体原头蚴的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 微泡造影剂 棘球蚴 原头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地弓形虫对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微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孔璟 高剑 +1 位作者 叶彬 武卫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观察刚地弓形虫感染对BALB/c小鼠ct26细胞皮下移植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刚地弓形虫感染的小鼠结肠癌ct26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弓形虫感染对小鼠的生存延长率、对肿瘤的质量抑制率,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弓形... 目的观察刚地弓形虫感染对BALB/c小鼠ct26细胞皮下移植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刚地弓形虫感染的小鼠结肠癌ct26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弓形虫感染对小鼠的生存延长率、对肿瘤的质量抑制率,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弓形虫感染对肿瘤组织MVD、VEGF、TSP-1表达的影响。结果弓形虫感染的小鼠生存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生存延长率为57.45%,肿瘤质量抑制率为47.23%;弓形虫感染的小鼠肿瘤组织中MVD及VEGF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5,P=0.03),TSP-1表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弓形虫感染能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微血管生成;下调VEGF及上调TSP-1与弓形虫感染抗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肿瘤 血管生成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反应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剂协同下的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包虫原头蚴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孔璟 蔡辉 +4 位作者 叶彬 张静 韩秀敏 杨永海 李发琪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11,F0002,共5页
为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适宜比例的微泡造影剂对离体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分离包虫原头蚴,在原头蚴悬液中加入比例为1:80的微泡造影剂(含氟脂质体微泡),以声功率为50W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辐照30s,辐照后悬液涂片作酶组... 为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适宜比例的微泡造影剂对离体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分离包虫原头蚴,在原头蚴悬液中加入比例为1:80的微泡造影剂(含氟脂质体微泡),以声功率为50W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辐照30s,辐照后悬液涂片作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原头蚴三磷酸腺苷酶、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结果显示,超声剂量相同时,微泡造影剂组的原头蚴三磷酸腺苷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明显低于单纯超声辐照组(P<0.05);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有一定降低;阴性对照组无酶反应物产生。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微泡造影剂能增强对离体原头蚴三磷酸腺苷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 原头蚴 高强度聚焦超声 微泡造影剂 三磷酸腺苷酶 葡萄糖-6-磷酸酶 琥珀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泡造影剂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杀伤离体棘球蚴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辉 张静 +4 位作者 叶彬 赵毅峰 郭应兴 韩秀敏 张成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02-1206,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UCA)协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与单纯HIFU辐照对离体细粒棘球蚴包囊的杀伤效果的不同,探索UCA增强HIFU杀伤棘球蚴的方法。方法采集新鲜包囊按直径大...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UCA)协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与单纯HIFU辐照对离体细粒棘球蚴包囊的杀伤效果的不同,探索UCA增强HIFU杀伤棘球蚴的方法。方法采集新鲜包囊按直径大小随机分为6个区组,每组25个,每5个包囊为1试验组随机接受以下试验:普通B超照射的空白对照,0.1mL UCA处理,单纯HIFU辐照,0.1mL UCA+HIFU辐照,0.2mL UCA+HIFU辐照。HIFU辐照后观察分析包囊灰度变化,光镜观察原头蚴形态变化并计数其死亡率。结果 HIFU辐照功率一定时,加入UCA能增加HIFU辐照包囊灰度变化和原头蚴的死亡率,并且该效果随UCA剂量的增加而加强。结论 UCA能增强HIFU对离体细粒棘球蚴杀伤效率,提高对原头蚴的杀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 原头蚴 超声造影剂 高强度聚焦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辐照细粒棘球蚴包囊的热效应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俊安 邹晓毅 +5 位作者 叶彬 张成武 赵发生 韩秀敏 杨永海 李发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照射棘球蚴包囊后囊液、囊壁、包囊周围肝组织温度和原头蚴死亡率,了解HIFU处理后不同部位的升温效应,探索HIFU杀伤棘球蚴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集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新鲜羊肝,选取囊壁较薄,触摸弹性... 目的通过检测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照射棘球蚴包囊后囊液、囊壁、包囊周围肝组织温度和原头蚴死亡率,了解HIFU处理后不同部位的升温效应,探索HIFU杀伤棘球蚴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集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新鲜羊肝,选取囊壁较薄,触摸弹性较好,直径介于10mm到45mm之间的包囊42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分组,对照组用普通超声照射,实验组用200W声功率HIFU直线扫描的方法照射,照射时间分别为2min,4min,6min,8min,10min。照射后立即测定囊液、囊壁、距包囊5mm部位肝组织的温度。抽取囊液、涂片,经台盼兰染色后计数原头蚴的死亡率。结果HIFU照射后,棘球蚴囊壁、囊液、包囊周围肝组织的温度均有升高,其中囊壁的温度升高最为明显,且与囊液、包囊周围肝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囊液中的原头蚴死亡率增加。结论HIFU照射使棘球蚴包囊的囊壁产生明显的升温效应,HIFU照射对原头蚴有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 超声波 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PPE68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靳志栋 何永林 +4 位作者 徐蕾 佘茜 张丹 张壮苗 杨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07-910,共4页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a tuberculosis,Mtb)PPE68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观察PPE68基因在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中的表达。方法:将MtbPPE68基因克隆亚至真核表达质粒pBudCE4.1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BudCE4.1-PPE68。以真核表...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a tuberculosis,Mtb)PPE68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观察PPE68基因在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中的表达。方法:将MtbPPE68基因克隆亚至真核表达质粒pBudCE4.1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BudCE4.1-PPE68。以真核表达质粒pBudCE4.1-PPE68体外转染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在转录水平及翻译水平检测PPE68基因的表达。结果:重组表达质粒经双酶切所切下的片段大小与理论值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注录的PPE68基因序列一致。重组质粒瞬时转染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在转录水平及翻译水平检测PPE68基因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PE68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BudCE4.1-PPE68,并在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中得到了成功表达。为对其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及免疫保护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B PPE68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鼻途径建立鼠结核病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春 何永林 +4 位作者 徐蕾 张黎 伊正君 李娜 王渝伟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滴鼻途径建立BALB/C小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人型MtbH37Rv标准株经腹腔接种小鼠,取小鼠腹腔冲洗液100μl接种改良罗-琴氏培养基。刮取上述培养基上生长4周已恢复毒力的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加0.05%Tween8... 目的探讨滴鼻途径建立BALB/C小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人型MtbH37Rv标准株经腹腔接种小鼠,取小鼠腹腔冲洗液100μl接种改良罗-琴氏培养基。刮取上述培养基上生长4周已恢复毒力的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加0.05%Tween80生理盐水磨菌制成悬液,菌落计数,计数后稀释悬液为5×103CFU/50μl、5×104CFU/50μl、5×105CFU/50μl及50μl生理盐水分别感染4组Balb/c小鼠,制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模型。结果滴鼻感染小鼠4周后,所有小鼠肺、脾组织中均可见抗酸阳性菌,在感染小鼠肺、脾组织匀浆均培养出Mtb。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正常肺泡结构消失,以充血实变、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为主,增生性改变不明显,未见明显的组织坏死。脾组织病理改变主要是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结论滴鼻感染途径建立小鼠结核病模型简便、可行,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重组BCG疫苗对鼠结核病的防治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鼻途径 结核病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和JNK通路调节肺炎链球菌PspA蛋白诱导人类单核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 被引量:9
20
作者 龚艺 陈丹 +1 位作者 陈小琴 徐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4-467,共4页
目的:研究PspA促人类单核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机制。方法:使用炎症相关的信号分子JNK、pI3K、JAK的抑制剂及NF-κB抑制蛋白IκB-α磷酸化的抑制剂预处理人类单核细胞后,观察PspA对细胞因子分泌作用的影响。然后利用流式细... 目的:研究PspA促人类单核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机制。方法:使用炎症相关的信号分子JNK、pI3K、JAK的抑制剂及NF-κB抑制蛋白IκB-α磷酸化的抑制剂预处理人类单核细胞后,观察PspA对细胞因子分泌作用的影响。然后利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spA对人单核细胞中各信号分子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IκB-α或JNK的抑制剂预处理人类单核细胞后,可以抑制PspA促细胞分泌IL-6、IL-8、CCL2、CCL4、CCL5的现象;而ERK和JNK的抑制剂无此效果。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方法均证实PspA可以上调人类单核细胞中的IκB-α和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论:NF-κB和JNK通路参与肺炎链球菌PspA诱导人类单核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人类单核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