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苷Rg1协同rhBMP-2对人牙髓干细胞成牙分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萍 周玥 王亚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干细胞(DPSCs)成牙分化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获得DPSCs,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牙本质涎磷蛋白1(DSPP)和...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干细胞(DPSCs)成牙分化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获得DPSCs,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牙本质涎磷蛋白1(DSPP)和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l)mRNA的表达以检测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0.1,0.5,2.5,5,10,20μmol/L)及rhBMP-2(25,50,100,200ng/ml)单独及联合应用对DP-SCs成牙分化的影响。结果:人参皂苷Rg1(2.5,5和10μmol/L)组的ALP活性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01),5μmol/L组ALP活性明显高于其它浓度组(P<0.001);浓度为50,100,200ng/ml的rhBMP-2其ALP活性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01),100ng/ml rhBMP-2组ALP活性最强。联合应用人参皂苷Rg1(5μmol/L)和rhBMP-2(100ng/ml)DSPP和DMP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单独应用组(P<0.001)。结论:人参皂苷Rg1可促进体外培养的DPSCs成牙本质分化,人参皂苷:Rg1协同rhBMP-2能明显增强DPSCs成牙本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牙髓干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细胞凋亡及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丹 谢怡 魏莎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3-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细胞凋亡以及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GSNO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尿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糖尿病淫羊藿苷干预组(高、中、低剂量分别为30、70、1...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细胞凋亡以及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GSNO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尿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糖尿病淫羊藿苷干预组(高、中、低剂量分别为30、70、100 mg·kg^-1·d^-1,灌胃,连用21 d).TUNEL法检测阴茎组织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GSNOR表达.结果:淫羊藿苷高、中剂量组阴茎勃起组织细胞凋亡指数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淫羊藿苷干预组阴茎组织GSNOR蛋白表达增加,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淫羊藿苷能抑制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细胞凋亡并上调GSNOR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 淫羊藿苷 糖尿病 阴茎海绵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K562白血病细胞JAK2、STAT3表达和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华自森 王建伟 +1 位作者 宋姝丹 王亚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对K562白血病细胞JAK2、STAT3表达和活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当归多糖(200mg/L)作用K562细胞不同时间STAT3的表达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JAK2、Phospho-STAT3、细胞质和细胞核中STAT...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对K562白血病细胞JAK2、STAT3表达和活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当归多糖(200mg/L)作用K562细胞不同时间STAT3的表达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JAK2、Phospho-STAT3、细胞质和细胞核中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当归多糖作用K562细胞12h,胞核中STAT3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胞质内的表达明显增多;当归多糖作用72h,细胞核内STAT3表达比对照组减少,但胞质内的表达差异不显著。免疫印迹法显示12、24、36、48h胞质中STAT3表达增多,STAT3较对照组减少;各时间点STAT3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降低,JAK2的表达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当归多糖抑制K562细胞增殖,促进其分化、诱导凋亡的机制与其对JAK2/STAT3信号转导分子的表达和核转位活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2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5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龙浩 魏莎莉 +3 位作者 余秋波 陈渝 刘祖翠 高唐鑫子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研究miR-145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将含miR-145的质粒转入SKOV3细胞中,经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定表达miR-145的SKOV3细胞株.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miR-145的表达情况,MTT、流式细胞和transwell检... 目的:研究miR-145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将含miR-145的质粒转入SKOV3细胞中,经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定表达miR-145的SKOV3细胞株.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miR-145的表达情况,MTT、流式细胞和transwell检测过表达miR-145后对SKOV3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过表达miR-145后,MTT实验显示SKOV3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流式检测显示过表达miR-145的SKOV3细胞凋亡率增加;Transwell实验显示过表达miR-145的SKOV3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SKOV3细胞miR-145过表达可能通过增加SKOV3细胞凋亡率从而降低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5 过表达 卵巢癌SKOV3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大鼠脾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嘉政 张晶 +6 位作者 邵月 张力恒 冉瑞图 贾道勇 张梦思 张岩岩 王亚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2-392,449,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大鼠脾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其初步机制.方法:Rg1注射组取脾,测定脾指数;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脾组织结构,计算脾白髓占脾组织切片的比例;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脾细胞衰老情况;分离脾细胞,CCK-...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大鼠脾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其初步机制.方法:Rg1注射组取脾,测定脾指数;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脾组织结构,计算脾白髓占脾组织切片的比例;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脾细胞衰老情况;分离脾细胞,CCK-8检测其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增殖周期和细胞凋亡;ELISA检测脾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2(IL-2)与白细胞介素-6(IL-6)的能力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细胞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免疫印迹检测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53、p21、Rb的变化.结果:注射人参皂苷Rg1可使大鼠脾指数增加,脾白髓面积增加,脾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能力提高,脾细胞S期比例提高,G1期及G2/M期比例相对下降,细胞凋亡减少,ROS、MDA水平降低,脾细胞分泌TNF-α、GM-CSF、IL-2与IL-6的能力增加,SOD活性提高,P21、P53、Rb蛋白表达下调.结论:人参皂苷Rg1具有保护脾结构和激活脾细胞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结构 功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视皮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神经元周围网络与小清蛋白的发育性共表达关系及其与视皮层可塑性关键期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唐鑫子 魏莎莉 +2 位作者 郑莎 何翔宇 黎一鸣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9-723,F0004,共6页
目的:探讨出生后的Long Evans大鼠视皮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与小清蛋白(PV)、神经元周围网络(PNs)三者发育性共表达的关系及其与视皮层发育可塑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对生后3(关键期起始)、4(高峰)、... 目的:探讨出生后的Long Evans大鼠视皮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与小清蛋白(PV)、神经元周围网络(PNs)三者发育性共表达的关系及其与视皮层发育可塑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对生后3(关键期起始)、4(高峰)、5(后期)、7(终止)、9(成年)周龄的Long Evans大鼠视皮层分别进行tPA、NeuN、DAPI和tPA、PV、PNs三重标记以检测它们的表达随发育的时空关系.结果:tPA+ PNs阳性细胞密度在4周龄显著增加达高峰,随后在9周龄显著减少,tPA+PV和PV+PNs阳性细胞密度在3周龄已达峰值并维持至4周龄,在5周龄显著减少至最低水平,随后显著增加至成年高水平;tPA+PV/tPA和PV+PNs/PNs比值在3周龄已达最大值,在5周龄显著降至最低,随后显著上升至成年水平;tPA+ PV+ PNs阳性细胞密度在可塑性关键期的高峰期即4周龄出现峰值.结论:PNs对PV的包绕随发育的变化可能是PNs参与关键期终止的结构基础;存在tPA+ PV+ PNs阳性细胞,此类神经元在可塑性高峰期富集提示它们可能与关键期可塑性的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皮层可塑性 关键期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小清蛋白 神经元周围网络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5a-5p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龙浩 余秋波 +3 位作者 魏莎莉 陈渝 刘祖翠 高唐鑫子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研究miR-125a-5p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将含miR-125a-5p的质粒转入SKOV3细胞中,经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定表达mi-125a-Sp的SKOV3细胞株。通过实时定量荧光RT-PCR验证miR-125a-5p的表达情况... 目的:研究miR-125a-5p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将含miR-125a-5p的质粒转入SKOV3细胞中,经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定表达mi-125a-Sp的SKOV3细胞株。通过实时定量荧光RT-PCR验证miR-125a-5p的表达情况,MTT、流式技术、Transwell、划痕实验检测过表达miR-125a-5p后对SKOV3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过表达miR-125a-5p后,SKOV3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流式细胞检测显示过表达miR-125a-5p的SKOV3细胞S期细胞增多,GO/GI期细胞及细胞凋亡率减少;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显示过表达miR-125a-5p的SKOV3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SKOV3细胞miR-125a-Sp过表达可能通过减少G0/G1期细胞及细胞凋亡率从而促进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5a-5p 过表达 卵巢癌SKOV3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侵袭转移诱导蛋白1在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胚泡共培养体系中对胚泡黏附的影响
8
作者 李丹 魏莎莉 +3 位作者 姜蓉 王庆跃 陈渝 刘祖翠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0-483,共4页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T淋巴细胞侵袭转移诱导蛋白1(Tiam1)抗体下,小鼠着床窗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内的Tiam1蛋白表达及其对基质细胞-胚泡共培养体系中胚泡黏附的影响,探讨Tiara1对小鼠胚胎着床的影响。方法:提取着床窗小鼠子宫内膜基质...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T淋巴细胞侵袭转移诱导蛋白1(Tiam1)抗体下,小鼠着床窗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内的Tiam1蛋白表达及其对基质细胞-胚泡共培养体系中胚泡黏附的影响,探讨Tiara1对小鼠胚胎着床的影响。方法:提取着床窗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并构建基质细胞-胚泡共培养体系;分别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抗Tiam1抗体时着床窗基质细胞Tiam1蛋白的表达及其对胚泡黏附的影响。结果:抗体干预后着床窗基质细胞内的Tiam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在不同抗体浓度下胚泡黏附率有差异。结论:随Tiam1抗体浓度增加,着床窗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Tiam1蛋白表达量及胚泡黏附率降低。表明Tiam1可能在胚泡植入过程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侵袭转移诱导蛋白1 子宫 基质细胞 胚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乙酰化酶1在人参皂苷Rg1体内正向调控造血干/祖细胞衰老中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周玥 王亚平 +1 位作者 王建伟 丁继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去乙酰化酶1(SIRT1)在人参皂苷Rg1体内正向调控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雄性供体小鼠Sca-1^+HSC/HPC连续移植3代构建HSC/HPC衰老体内模型。^60Co γ射线致死剂量辐射雌性受体... 目的:探讨去乙酰化酶1(SIRT1)在人参皂苷Rg1体内正向调控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雄性供体小鼠Sca-1^+HSC/HPC连续移植3代构建HSC/HPC衰老体内模型。^60Co γ射线致死剂量辐射雌性受体鼠后分4组,照射对照组、衰老模型组、Rg1治疗衰老组和Rg1预防衰老组。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CFU-Mix)培养和细胞周期分析检测Rg1体内调控Sca-1^+HSC/HPC衰老的作用。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检测衰老调控分子SIRT1、核因子-κB(NF-κB)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连续移植后受体鼠Sca-1^+HSC/HPC出现细胞衰老特征,随移植代数的增加,Sca-1^+HSC/HPC G0/G1期细胞比例及SA-β-Gal染色阳性率增高,CFU-Mix数量下降。与同代衰老模型组相比,Rg1治疗衰老组及Rg1预防衰老组受体鼠Sca-1^+HSC/HPC G0/G1期细胞比例、SA-β-Gal染色阳性率下降,CFU-Mix数量升高;SIRT6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Rg1预防衰老组各指标变化均较Rg1治疗衰老组明显。结论:Rg1可能通过调控SIRT1/NF-κB信号轴发挥其在连续移植过程中抗Sca-1^+HSC/HPC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去乙酰化酶1 核因子-ΚB Sca-1^+造血干/祖细胞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丁基过氧化氢诱导Sca-1+造血干/祖细胞衰老与P16INK4a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明 姜蓉 +2 位作者 杨斌 姚欣 王亚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Sca-1+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与调控P16INK4a表达的关系,为寻找延缓HSC/HPC衰老方法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小鼠Sca-1+ HSC/HPC.用t-BHP诱导Sca-1+ HSC/HPC6... 目的:探讨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Sca-1+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与调控P16INK4a表达的关系,为寻找延缓HSC/HPC衰老方法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小鼠Sca-1+ HSC/HPC.用t-BHP诱导Sca-1+ HSC/HPC6h建立体外细胞衰老模型,通过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细胞周期测定和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CFU-Mix)培养观察t-BHP诱导Sca-1+ HSC/HPC衰老的生物学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16INK4a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检测P16INK4a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的Sca-1+ HSC/HPC纯度可达87.33%±1.25%.衰老组细胞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G1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生成CFU-Mix数低于对照组,衰老组P16INK4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上调.结论:t-BHP能有效诱导Sca-1+ HSC/HPC衰老,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16INK4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祖细胞 衰老 三丁基过氧化氢 P16^INK4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糖尿病大鼠睾丸中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及Bcl-2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丹 魏莎莉 +3 位作者 谢怡 陈渝 刘祖翠 刘龙浩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淫羊藿苷(ICA)干预下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GSNOR)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在糖尿病大鼠睾丸中表达。方法: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低、中、高(30、 70、 100mg/kg)淫羊藿苷灌胃21d,光镜观察... 目的:初步探讨淫羊藿苷(ICA)干预下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GSNOR)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在糖尿病大鼠睾丸中表达。方法: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低、中、高(30、 70、 100mg/kg)淫羊藿苷灌胃21d,光镜观察大鼠睾丸形态学变化,检测外周血血糖、雌二醇及睾酮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SNOR及Bcl2在睾丸中的表达。结果:中剂量组血糖明显降低,低、中剂量组睾酮与雌二醇比值升高;GSNOR主要表达在精母细胞及精子细胞,与对照组相比,低、中剂量组灰度值较高。Bcl-2蛋白主要表达在睾丸间质细胞,与对照组相比,低、中剂量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结论:淫羊藿苷可稳定糖尿病大鼠血糖,提高睾酮与雌二醇比值对睾丸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减少睾丸间质细胞凋亡,提高Bcl-2及GSNOR蛋白表达,抵抗亚硝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 B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2基因 淫羊藿苷 糖尿病 睾丸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步对早期APP/PS1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CA1区和齿状回神经元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林 张蕾 +7 位作者 晁凤蕾 张毅 周春妮 陈林木 谭川雪 王飞飞 唐勇 吴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应用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跑步对早期APP/PS1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CA1和齿状回区域内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6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AD小鼠,随机分为跑步组和未跑步对照组.用Morris水迷宫检测2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目的:应用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跑步对早期APP/PS1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CA1和齿状回区域内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6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AD小鼠,随机分为跑步组和未跑步对照组.用Morris水迷宫检测2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然后用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海马CA1和齿状回区域的体积和神经元的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跑步组AD小鼠Morris水迷宫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平台所在象限时间百分比和穿越平台次数均显著增加.体视学研究显示,跑步组AD小鼠海马CA1和齿状回的体积分别比对照组显著增大42.8%和27.3%,并且跑步组AD小鼠海马CA1和齿状回区域内的神经元数量分别比对照组显著增加61.8%和62.2%.结论:跑步能延缓早期AD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并且可降低AD小鼠海马CA1和齿状回区域内神经元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步锻炼 APP/PS1小鼠 海马CA1 齿状回 神经元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抑制因子id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肺转移、两年生存率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谯波 罗小辑 +1 位作者 姜蓉 蒋电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7-68,共2页
目的:检测分化抑制因子id1在人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患者临床特点、肺转移及两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9例人骨肉瘤,20例骨软骨瘤组织中id1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肉... 目的:检测分化抑制因子id1在人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患者临床特点、肺转移及两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9例人骨肉瘤,20例骨软骨瘤组织中id1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肉瘤组织中id1的表达明显高于骨软骨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水平与患者Enneking临床分级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id1表达阳性的患者肺转移发生率高于阴性患者,两年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结论:id1在人骨肉瘤组织中高度表达,并与患者肺转移,两年生存率密切相关,可能作为骨肉瘤生物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肺转移 两年生存率 I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pin在动情周期及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
14
作者 黄燕 姜蓉 +1 位作者 崔文慧 杨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Maspin基因在动情周期及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动情前期、动情期、动情后期、动情间期及孕2、4、5、7d小鼠子宫内膜Maspin基因mRNA及蛋白的时空表达规律。结果:... 目的:初步探讨Maspin基因在动情周期及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动情前期、动情期、动情后期、动情间期及孕2、4、5、7d小鼠子宫内膜Maspin基因mRNA及蛋白的时空表达规律。结果:动情周期中动情期Maspin mRNA和蛋白表达较强,与其他3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3期表达较弱,无差异。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Maspin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高于未妊娠小鼠,且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到妊娠第5天达到最高。结论:Maspin在动情周期及早孕小鼠子宫内膜呈规律性表达,说明其可能在胚泡着床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pim子宫内膜 动情周期 早孕 胚泡着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对视皮层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表达及其抑制性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黎一鸣 郑莎 +2 位作者 翁传煌 高唐鑫子 杨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2-305,381,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观察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对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表达及其抑制性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为探索 CSPGs 抑制视皮层可塑性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硫酸软骨素酶(ChABC)处理体外培养的胎鼠视皮层神经元... 目的:通过体外观察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对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表达及其抑制性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为探索 CSPGs 抑制视皮层可塑性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硫酸软骨素酶(ChABC)处理体外培养的胎鼠视皮层神经元,降解其 CSPGs 后应用免疫荧光显色检测 CSPGs 降解情况及 GABA 能神经元的表达变化,并用膜片钳检测其自发性微小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s)以观察其抑制性突触传递功能变化情况。结果:0.1 U/ml ChABC 处理神经元后,CSPGs 被成功降解,GABA 能神经元细胞密度、mIPSCs 幅度和频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CSPGs 能促进GABA 能神经元表达及其抑制性突触传递功能的成熟,这可能是 CSPGs 抑制视皮层可塑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 硫酸软骨素酶 膜片钳 自发性微小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模型大鼠大脑白质毛细血管的体视学
16
作者 陈林木 王飞飞 +6 位作者 谭川雪 高原 黄春霞 张毅 蒋林 周春妮 唐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8-202,207,共6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大鼠大脑白质及白质内毛细血管的改变.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经筛选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10只.模型组给予5周的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对照组不给予处理.造模成功后,分别从模型组和对照组中各随机选择5只SD大鼠,运... 目的:探讨抑郁症大鼠大脑白质及白质内毛细血管的改变.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经筛选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10只.模型组给予5周的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对照组不给予处理.造模成功后,分别从模型组和对照组中各随机选择5只SD大鼠,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体视学方法对大脑白质及其内毛细血管进行定量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大脑白质内毛细血管体积密度、总体积、长度密度和总长度分别下降了19.6%、22.1%、27.0%和2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白质体积、毛细血管总表面积密度和总表面积分别下降了5.1%、16.6%和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模型大鼠大脑白质毛细血管存在改变,这一结果为抑郁症血管因素的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临床抗抑郁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白质 毛细血管 免疫组织化学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