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苷Rg1协同rhBMP-2对人牙髓干细胞成牙分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萍 周玥 王亚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干细胞(DPSCs)成牙分化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获得DPSCs,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牙本质涎磷蛋白1(DSPP)和...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干细胞(DPSCs)成牙分化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获得DPSCs,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牙本质涎磷蛋白1(DSPP)和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l)mRNA的表达以检测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0.1,0.5,2.5,5,10,20μmol/L)及rhBMP-2(25,50,100,200ng/ml)单独及联合应用对DP-SCs成牙分化的影响。结果:人参皂苷Rg1(2.5,5和10μmol/L)组的ALP活性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01),5μmol/L组ALP活性明显高于其它浓度组(P<0.001);浓度为50,100,200ng/ml的rhBMP-2其ALP活性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01),100ng/ml rhBMP-2组ALP活性最强。联合应用人参皂苷Rg1(5μmol/L)和rhBMP-2(100ng/ml)DSPP和DMP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单独应用组(P<0.001)。结论:人参皂苷Rg1可促进体外培养的DPSCs成牙本质分化,人参皂苷:Rg1协同rhBMP-2能明显增强DPSCs成牙本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牙髓干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后移植骨髓神经组织定向干细胞的分布与分化
2
作者 李琳 张兴秀 +2 位作者 王健 姜容 郑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31-1035,共5页
目的观察骨髓神经组织定向干细胞(NTCSCs)经静脉移植后在脑缺血大鼠脑内的分布和分化情况。方法采用DMEM/F12(1:1)无血清神经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从SD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NTCSCs,应用免疫组化法对所获细胞及其分化情况进行鉴定,RT-PCR检... 目的观察骨髓神经组织定向干细胞(NTCSCs)经静脉移植后在脑缺血大鼠脑内的分布和分化情况。方法采用DMEM/F12(1:1)无血清神经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从SD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NTCSCs,应用免疫组化法对所获细胞及其分化情况进行鉴定,RT-PCR检测Nestin、CXCR4、CD31、βⅢ-tubulin及GFAP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制作SD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造模成功24h后经尾静脉注射1ml DAPI标记的NTCSCs。移植后第1、3、5、7d处死大鼠,制备脑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NTCSCs在脑组织的分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TCSCs的分化情况。结果分离培养获得的NTCSCs在神经干细胞培养条件下形成神经球,并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巢蛋白Nestin及SDF-1受体CXCR4,可分化成βⅢ-tubulin、GFAP阳性细胞;RT-PCR检测结果显示NTCSCs表达Nestin、CXCR4、CD31、βⅢ-tubulin、GFAP mRNA。静脉移植后NTCSCs能够进入大鼠脑内,移植后第3天观察到DAPI标记的NTCSCs主要分布在缺血损伤部位,第7天时有少量NTCSCs分化为GFAP阳性细胞。结论分离培养的NTCSCs具有神经干细胞特性,移植后可能进入缺血脑组织,部分细胞表达GF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神经组织定向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颅内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通过Cx47调控外泌体介导的CHI3L1分泌并促进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殖
3
作者 张笑妍 程楠楠 彭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3-585,共13页
目的: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与髓鞘缺失紧密相关,而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的增殖和分化是髓鞘修复的关键,但其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Ts)通过间隙连接蛋白47(co... 目的: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与髓鞘缺失紧密相关,而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的增殖和分化是髓鞘修复的关键,但其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Ts)通过间隙连接蛋白47(connexin 47,Cx47)调控外泌体介导的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 1,CHI3L1)分泌及其对OPCs增殖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清洁的出生后第1天斯普拉格-道利(postnatal day 1 Sprague-Dawley,P1SD)乳鼠原代细胞,建立OPCs与ASTs上清液共培养组(A组)、ASTs与OPCs直接接触培养组(C组)及OPCs单独培养组(O组)。采用光学显微镜、5-乙炔基-2'-脱氧尿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掺入及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状态和增殖能力。采用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和生物信息学分析(bioinformatics analysis,BA)筛选3组中OPCs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WB)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各培养组蛋白质表达和细胞周期。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提纯外泌体,通过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观察OPCs分泌的外泌体数量和质量,采用WB验证外泌体中CHI3L1的表达水平。采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技术敲除Cx47,评估敲除后OPCs增殖能力和外泌体分泌情况。构建包裹CHI3L1的小单层脂质体(single unilamellar vesicles,SUVs)作为人工外泌体模型,采用NTA和电子显微镜鉴定其结构和尺寸。在敲除Cx47后,补充人工外泌体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dU试验检测OPCs增殖情况。结果:在直接接触共培养条件下,相较于O组和A组,C组OPCs增殖最为显著(P<0.05)。RNA-Seq和WB分析结果显示,ASTs通过Cx47显著促进OPCs的增殖,并增强富含CHI3L1的外泌体的分泌。在采用siRNA技术抑制Cx47表达后,OPCs增殖活性以及外泌体释放量均显著降低(P<0.05);再次补充分离提纯的外泌体和外源性CHI3L1后,采用siRNA技术敲除Cx47对OPC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削弱。结论:本研究揭示了ASTs通过Cx47调控OPCs增殖的新途径,ASTs在直接接触OPCs时通过Cx47增强富含CHI3L1的外泌体分泌,将细胞间接触信号转化为分泌信号,从而促进OPCs增殖。CHI3L1作为外泌体中的关键分子,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和髓鞘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间隙连接蛋白47 外泌体 几丁质酶3样蛋白1 5-乙炔基-2'-脱氧尿苷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逆性电穿孔致山羊肝脏组织凋亡与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颖 周玮 +3 位作者 熊正爱 李成祥 姚陈果 姜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6-360,共5页
目的评价不可逆性电穿孔(IRE)消融山羊肝脏组织的效果,以及消融区域肝细胞坏死、凋亡与电场分布的关系。方法取4~6月龄山羊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给予IRE处理:经彩色超声探头引导电极针经皮定位肝脏,施加120个脉冲电场(固定电压2000V、脉宽... 目的评价不可逆性电穿孔(IRE)消融山羊肝脏组织的效果,以及消融区域肝细胞坏死、凋亡与电场分布的关系。方法取4~6月龄山羊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给予IRE处理:经彩色超声探头引导电极针经皮定位肝脏,施加120个脉冲电场(固定电压2000V、脉宽100μs、频率1Hz)。24h后处死动物,取电极针周围肝脏组织标本(包括脉冲电场处理区域中心部分和处理区域与正常组织交界区)和正常组织(作为对照)。将标本进行处理后,分别行HE染色观察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DNA ladder和TUNEL法检测组织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病理学观察可见,消融处理区的肝细胞完全坏死,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晰,围绕电极针的中心区域呈现凝固性坏死。TUNEL法显示凋亡细胞主要集中在处理区与正常组织的交界区。DNA ladder法在处理区与正常组织交界区组织检测到400~1000bp的梯状条带。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脉冲电场处理区细胞DNA二倍体峰前面出现亚二倍体凋亡峰。结论采用IRE消融山羊肝脏组织,细胞在电场强度分布最高处(即围绕电极针的中心区域)呈现凝固性坏死;在电极针周边处理区域,随电场强度衰减,肝细胞仍呈现出凋亡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场 电穿孔 不可逆性 肝脏 凋亡 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损伤导致造血干/祖细胞衰老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琛 孙可 +6 位作者 耿珊 刘典锋 张先平 刘俊 徐春燕 王建伟 王亚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3-236,241,共5页
目的探讨辐射损伤导致骨髓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辐照组和假辐照组,辐照组小鼠经6.5 Gy的X射线全身一次性辐照,假辐照组小鼠处理同辐照组,但不辐照。辐照后24 h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并计数... 目的探讨辐射损伤导致骨髓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辐照组和假辐照组,辐照组小鼠经6.5 Gy的X射线全身一次性辐照,假辐照组小鼠处理同辐照组,但不辐照。辐照后24 h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并计数两组小鼠的Sca-1+造血干/祖细胞细胞(Sca-1+HSC/HPC),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细胞百分率;混合造血祖细胞集落(CFU-Mix)培养观察分选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检测辐照导致细胞的DNA损伤,RT-PCR检测细胞衰老相关基因p16INK4a、p19Arf、p53、p21Cip1/Waf1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p16INK4a、p21Cip1/Waf1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磁性分析法分离纯度的Sca-1+HSC/HPC可达94%,辐照后小鼠每支股骨的Sca-1+HSC/HPC数量急剧下降,细胞出现G1期阻滞;形成CFU-Mix集落数量和形成集落的细胞数明显降低;SA-β-Gal染色阳性率显著增高,彗星实验显示细胞拖尾明显延长;p16INK4a、p19Arf、p53、p21Cip1/Waf1mRNA表达明显增强,p16INK4a、p21Cip1/Waf1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结论辐射导致HSC/HPC DNA的损伤和衰老相关生物学改变,p16INK4a-Rb和p19Arf-p53-p21Cip1/Waf1信号通路可能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 祖细胞 电离辐照 细胞衰老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皮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黎晓莉 张雁 吴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人胚胎生殖细胞(Human embryonic germ cells.hEG cell)长期体外培养打下基础。方法:探索分离包皮成纤维细胞的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MTT法、流式细胞术等对人包皮成纤维细胞进行... 目的:探讨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人胚胎生殖细胞(Human embryonic germ cells.hEG cell)长期体外培养打下基础。方法:探索分离包皮成纤维细胞的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MTT法、流式细胞术等对人包皮成纤维细胞进行生长形态观察,纯度鉴定,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检测,并就不同浓度丝裂霉素作用不同时间对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0.25%胰酶,4℃消化过夜(12~16h)较37℃,5%CO2孵育2h更容易分离表皮和真皮;包皮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染色呈强阳性,纯度达95%以上;细胞生长曲线没有明显的滞留期,在1-6d处于快速增殖期,第7d开始处于平台期;细胞周期大多数处于Go/G,期,细胞周期与细胞生长曲线保持一致。丝裂霉素抑制包皮成纤维细胞增殖的适宜浓度及时间为12.5ug/ml作用2.5h。结论:包皮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表明其可以作为人EG细胞长期体外培养的饲养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包皮成纤维细胞 饲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髓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萍 王亚平 +1 位作者 周玥 杨明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从年轻恒牙的牙髓组织中分离培养牙髓细胞,研究其表型及生物学特性。方法:选取因正畸或阻生拔除的年轻健康双尖牙或第三磨牙,取出牙髓,组织块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髓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第3代人牙髓细胞表面标志,并对体外培养的... 目的:从年轻恒牙的牙髓组织中分离培养牙髓细胞,研究其表型及生物学特性。方法:选取因正畸或阻生拔除的年轻健康双尖牙或第三磨牙,取出牙髓,组织块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髓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第3代人牙髓细胞表面标志,并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的矿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表达Ⅰ型胶原及波形丝蛋白,少数细胞增殖可形成克隆并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STRO-1。体外连续培养可形成钙化结节,加入矿化诱导液后钙化结节形成时间明显提前,牙髓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增高。结论:人牙髓细胞中含有少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可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并形成钙化结节,体外矿化诱导可促进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细胞 细胞培养 矿化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碱调控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赵绿翠 廖科 +1 位作者 李科琼 李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94-1398,共5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EVO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2、4、6 h后,Hoechst法检测细胞核凋亡的形态学改变;6μmol·L-1的EVO作用于HCT-116细胞2、4和6 h,不同浓度的A...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EVO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2、4、6 h后,Hoechst法检测细胞核凋亡的形态学改变;6μmol·L-1的EVO作用于HCT-116细胞2、4和6 h,不同浓度的AG490作用于HCT-116细胞48 h,6μmol·L-1的EVO和50μmol·L-1的AG490分别诱导HCT-116细胞以及两药联合诱导HCT-116细胞6 h后,运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JAK2、pJAK2、STAT3和p-STAT3的蛋白表达量。结果镜下观察EVO诱导后的细胞核浓缩聚集,染色质边缘化,并出现染色质碎裂成块,形成凋亡小体等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VO可以明显下调HCT-116细胞内p-STAT3的表达;AG490可以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EVO对JAK2/STAT3信号通路中p-STAT3蛋白的表达抑制效果较AG490更明显,且两药联合应用后抑制效果进一步增强。结论EVO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有可能是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发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HCT-116细胞 JAK2/STAT3信号通路 P-STAT3 AG490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T20蛋白在不同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姜容 刘贵勇 +1 位作者 陈鹏 汪长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41-843,共3页
目的:探讨IFT20(Intraflagellar Transport,IFT)蛋白在人卵巢癌、肺癌、胰腺癌、小肠癌、前列腺癌、骨癌、胃癌和乳腺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分布情况,为人类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IFT20蛋白... 目的:探讨IFT20(Intraflagellar Transport,IFT)蛋白在人卵巢癌、肺癌、胰腺癌、小肠癌、前列腺癌、骨癌、胃癌和乳腺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分布情况,为人类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IFT20蛋白在人的八种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结果:结果发现,IFT20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大量表达,在卵巢癌癌旁组织低量表达。IFT20蛋白在小肠癌,胃癌和乳腺癌组织中中量表达,在小肠癌,胃癌和乳腺癌癌旁组织中低量表达。IFT20蛋白在胰腺癌,骨癌,肺癌癌组织中低量表达,在胰腺癌、骨癌、肺癌癌旁组织中几乎不表达。IFT20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均未见表达。结论:实验结果证实,IFT20蛋白可能经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调节卵巢癌、肺癌、胰腺癌、小肠癌、骨癌、胃癌和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IFT20可能是卵巢癌、肺癌、胰腺癌、小肠癌、骨癌、胃癌和乳腺癌肿瘤药物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原纤毛 免疫组织化学 IFT20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磁场定向迁移的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的治疗和GAP-43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希 李成鹏 王顺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84-1290,共7页
目的探讨体外磁场定向迁移尾静脉注射的SPIO标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大鼠脊髓损伤治疗的影响以及对脊髓中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 目的探讨体外磁场定向迁移尾静脉注射的SPIO标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大鼠脊髓损伤治疗的影响以及对脊髓中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免疫表型,超顺磁氧化铁颗粒(superparamagetic iron oxieds,SPIO)标记BMSCs,普鲁士蓝染色测定SPIO标记率,台盼蓝染色检测标记细胞存活率,CCK-8检测标记细胞分裂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标记细胞干细胞标记物Nestin及GFAP表达。建立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模型,尾静脉注射移植细胞,对细胞移植后大鼠进行BBB评分。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内标记细胞,TTC染色观察脊髓缺血损伤面积,Western blot检测损伤脊髓内GAP-43表达情况。结果原代BMSCs体外能成功分离、培养、传代,且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物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物。普鲁士蓝染色显示SPIO标记率接近100%。台盼蓝染色显示标记细胞生存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CCK-8检测磁场下标记细胞增殖活性不受影响(P>0.05)。Western blot检测磁场下标记细胞表达Nestin及GFAP无差异,分化活性不受影响(P>0.05)。磁铁组大鼠BBB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磁铁组脊髓组织中BMSCs明显多于无磁铁组。TTC染色显示磁铁组缺血面积小于无磁铁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中同一时间点GAP-43表达,磁场组明显大于对照组及无磁场组(P<0.05)。结论外置磁场可以定向更多SPIO标记的BMSCs到达脊髓损伤处,使其更好地发挥修复作用且上调GAP-43的表达,利于脊髓损伤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超顺磁氧化铁 脊髓损伤 迁移 GAP-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内少突胶质细胞变化的体视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燕莉 张毅 +4 位作者 晁凤蕾 蒋林 周春妮 杨浩 唐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定量研究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内少突胶质细胞(OLG)的改变,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对OLG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AD组)和10月龄同窝生雄性野生型小鼠(WT组)各13只,运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的空间... 目的:定量研究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内少突胶质细胞(OLG)的改变,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对OLG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AD组)和10月龄同窝生雄性野生型小鼠(WT组)各13只,运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运用体视学方法计数各组小鼠海马CA1、CA2-3和齿状回(DG)内Olig2+细胞和2',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ase)阳性细胞总数;体外培养小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MOPC),给予Aβ1-42,运用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LG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含量。结果:AD小鼠逃避潜伏期显著性长于WT小鼠(P<0.05),穿台次数显著性少于WT小鼠(P<0.05);AD小鼠海马各区Olig2+细胞总数均较WT小鼠显著性增加(P<0.05),且与逃避潜伏期呈正相关,与穿台次数呈负相关,而各区CNPase+细胞总数均较WT小鼠显著性减少(P<0.05),且与逃避潜伏期呈负相关;Aβ1-42干预后MOPC的NG2及CNPase的mRNA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Olig2含量也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内存在成熟OLG丢失、少突胶质细胞系异常增殖;Aβ可能引起OLG损伤和发育异常;保护海马成熟OLG以及调控OLG发育可能是防治AD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空间学习记忆 海马 少突胶质细胞 体视学 APP/PS1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减轻热应激致小鼠睾丸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寅虎 汪子铃 +8 位作者 杜坤航 王程 黄彩虹 杨婷 魏晗 蒋鸿慧 王璐 张庆华 王亚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3-1131,共9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减轻热应激致小鼠睾丸损伤的机制。方法20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5只。对照组(Control组)和热应激组(HS组)小鼠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10 mL/(kg·d)×14 d],热应激+人参皂苷Rg...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减轻热应激致小鼠睾丸损伤的机制。方法20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5只。对照组(Control组)和热应激组(HS组)小鼠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10 mL/(kg·d)×14 d],热应激+人参皂苷Rg1组(HS+Rg1组)和人参皂苷Rg1组(Rg1组)小鼠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g1[20 mg/(kg·d)×14 d]。HS组与HS+Rg1组小鼠在给药第7天时,将麻醉后小鼠下腹部置于43℃水浴中单次热应激30 min。小鼠精母细胞GC-2spd(ts)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组)细胞常规培养48 h;热应激组(HS组)细胞常规培养36 h,置于43℃水浴中单次热应激30 min,继续培养12 h;热应激+Rg1组(HS+Rg1组)在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Rg1(终浓度50μmol/L),热应激处理同HS组;Rg1组不给予热应激处理,其余同HS+Rg1组。建模完成后1 d采集眼球血,ELISA法检测血清睾酮水平;摘取睾丸观察形态并称量,计算睾丸指数,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学形态;制备睾丸组织匀浆检测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取附睾精子,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系统分析小鼠精子浓度和活力;TUNEL染色检测GC-2spd(ts)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GC-2spd(ts)细胞Nrf2、Keap1、HO-1、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RT-qPCR检测GC-2spd(ts)细胞Nrf2蛋白靶基因GCLC、GCLM和NQO1相对表达量。结果Rg1可阻止热应激所致睾丸质量和睾丸指数下降,减轻睾丸组织结构损伤,阻止精子浓度和活力下降,拮抗热应激所致睾丸间质细胞数量减少和血清睾酮水平下降,降低睾丸组织中MDA累积,提高抗氧化酶CAT和SOD的活性。Rg1还可减轻GC-2spd(ts)细胞凋亡,下调Bax、Caspase3和Keap1蛋白表达,增强Bcl-2、Nrf2和HO-1蛋白表达量,增强Nrf2蛋白靶基因GCLC、GCLM和NQO1相对表达量。结论Rg1对正常小鼠睾丸结构和功能影响不显著,但可有效提高小鼠睾丸抗热应激损伤能力,其机制可能与Rg1激活Nrf2信号通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少生精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睾丸 热应激 睾酮 氧化应激损伤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延缓小鼠脑衰老的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进 王顺和 +8 位作者 汪兰 胡玲 汪子铃 曾娣 侯吉颖 黄彩虹 杜坤航 王璐 王亚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87-993,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延缓小鼠脑衰老的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脑衰老模型组、对照组、Rg1抗衰老组、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抗衰老组。建模完成后于次日进行各实验指标的检测。...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延缓小鼠脑衰老的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脑衰老模型组、对照组、Rg1抗衰老组、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抗衰老组。建模完成后于次日进行各实验指标的检测。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制备脑海马区石蜡切片,进行HE、Nissl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并计数神经元和Nissl小体数量与检测海马区神经元自噬相关蛋白p62、ATG5、ULK1;制备脑组织匀浆,检测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CEAh)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Beclin1、p-AMPK/AMPK、p-mTOR/mTOR与凋亡蛋白p53。结果水迷宫实验表明Rg1与Rap使脑衰老小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明显提升;HE、Nissl染色表明Rg1与Rap使脑衰老小鼠海马区神经元变性、坏死细胞减少,Nissl小体数量增多;免疫组化显示Rg1与Rap使海马区神经元自噬蛋白p62表达下降、ATG5与ULK1表达上升;Rg1与Rap使脑衰老小鼠AhCE活性下降;Western blot表明Rg1与Rap使脑衰老小鼠的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p-AMPK/AMPK表达增加、p-mTOR/mTOR、p62、p53表达减少。结论人参皂苷Rg1能有效拮抗D-gal对小鼠脑的致衰老作用,其机制与Rg1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D-半乳糖 神经元 衰老 AMPK/mTOR信号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单体Rh2抑制人白血病KG1-α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10
14
作者 游智梅 陈地龙 +4 位作者 魏强 赵亮 夏菁 李丹阳 李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单体Rh2对人白血病细胞KG1-α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KG1-α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单体Rb1、Rg1、Rh2诱导,另设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用阿糖胞苷。运用CCK-8法检测各单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出...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单体Rh2对人白血病细胞KG1-α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KG1-α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单体Rb1、Rg1、Rh2诱导,另设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用阿糖胞苷。运用CCK-8法检测各单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出最强作用单体。用筛选出的皂苷单体诱导KG1-α细胞,用annexin V-FITC/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参皂苷单体对细胞凋亡的影响,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人参皂苷单体处理的KG1-α细胞中P53、P21、cylin D1、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h2、Rb1、Rg1、阿糖胞苷的IC50分别为(75、207、268、1058)μmol/L;与对照组相比,经人参皂苷Rh2诱导24、48 h后,annexin V-FITC/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凋亡率由(5.37±0.02)%,分别增加至(8.37±0.015)%、(33.22±1.67)%(P<0.05);同样处理,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G0/G1期由(26.78±3.14)%,分别上升至(29.26±2.31)%、(44.77±2.26)%;S期由(65.43±2.22)%,分别下调至(51.46±0.57)%、(48.29±1.8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leaved-caspase 3、P53和P21在75μmol/L Rh2处理后表达上调,而cyclin D1表达下调。结论人参皂苷Rh2可抑制KG1-α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单体Rb1 RG1 Rh2 KG1-a 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照射前后给药对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恢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雁 吴宏 +1 位作者 关雪晶 周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65-969,共5页
目的:研究和比较当归多糖(Adhesion molecule,APS)2种不同给药方式对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外周血WBC、RBC、PLT及BMNC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APS对放射损伤小鼠Sca-1+BMNC粘附分子CD44和CD49d表达、BMNC细胞周期的影响;MT... 目的:研究和比较当归多糖(Adhesion molecule,APS)2种不同给药方式对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外周血WBC、RBC、PLT及BMNC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APS对放射损伤小鼠Sca-1+BMNC粘附分子CD44和CD49d表达、BMNC细胞周期的影响;MTT法测定APS对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NS组外周血WBC、RBC、PLT及BMNC计数明显减少,Sca-1+BMNCCD44、CD49d表达、骨髓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下降,BMNC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各APS预处理组能在更早期促进外周血各系和BMNC数目恢复、更早促进Sca-1+BMNC表面CD44和CD49d的表达下降使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较同时间点、同等剂量APS治疗组恢复快。各APS预处理组骨髓细胞增殖活性、BMNCG0/G1期细胞比例较同时间点、同等剂量APS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S对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具有修复作用,初步观察APS预处理组优于APS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粘附分子 SCA-1 CD44 CD49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延缓D-半乳糖大鼠脑衰老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彭彬 陈茂山 +1 位作者 蒲莹 王亚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延缓D-半乳糖所致大鼠脑衰老后的学习记忆能力、SOD活性、MDA含量及衰老相关基因P16INK4a、P21Waf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将15只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脑衰老组[120 mg/(kg.d)D-半乳糖颈背部皮下注射6...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延缓D-半乳糖所致大鼠脑衰老后的学习记忆能力、SOD活性、MDA含量及衰老相关基因P16INK4a、P21Waf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将15只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脑衰老组[120 mg/(kg.d)D-半乳糖颈背部皮下注射6周]、Rg1抗脑衰老组[同衰老模型组处理,并于第3周起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g1 20 mg/(kg.d)共注射4周]。Morris水迷宫评估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比色法测定脑皮质内的SOD活性及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海马组织内P16INK4a、P21Cip1/Waf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16INK4a、P21Cip1/Waf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脑衰老组相比,Rg1抗脑衰老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脑组织内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16INK4a、P21 Cip1/Waf1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结论:Rg1具有延缓D-半乳糖大鼠脑衰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下调脑组织内P16INK4a、P21Waf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人参皂苷RG1 脑衰老 D-半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磁性活化细胞分选方法优化及纯化后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检测 被引量:13
17
作者 耿珊 张琛 +3 位作者 刘俊 刘典锋 周玥 王亚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52-754,共3页
目的:改良常规免疫磁性活化细胞分选(MACS)的分离纯化方法,提高分选后细胞的纯度并确保细胞仍具有良好活性及功能。方法:以干细胞抗原-1(Sca-1)标记的Sca-1+造血干/祖细胞(Sca-1+HSC/HPC)为例,分别用改良后和常规MACS法分选出小鼠骨髓细... 目的:改良常规免疫磁性活化细胞分选(MACS)的分离纯化方法,提高分选后细胞的纯度并确保细胞仍具有良好活性及功能。方法:以干细胞抗原-1(Sca-1)标记的Sca-1+造血干/祖细胞(Sca-1+HSC/HPC)为例,分别用改良后和常规MACS法分选出小鼠骨髓细胞Sca-1+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分选方法获得Sca-1+细胞纯度;计算阳性细胞回收率;台酚蓝染色检测分选细胞存活百分率;CCK-8检测细胞增殖,混合造血祖细胞(CFU-Mix)体外培养评价分选Sca-1+细胞分化能力。结果:改良MACS法分选获得的Sca-1+细胞纯度达93%以上(常规MACS法仅为87%),阳性细胞的回收率可达73%(常规法仅为62.3%);细胞存活率、细胞增殖和CFU-Mix集落形成能力两种分选方法无明显差别。结论:改良法能明显提高细胞分选纯度及回收率,细胞活性和功能保持良好,值得各种细胞免疫磁性分选参考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性活化细胞分选 方法 干细胞抗原-1 生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新的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大鼠海马结构神经元和突触数目 被引量:8
18
作者 师晓燕 赵圆宇 +5 位作者 卢伟 陈林 张蕾 姜蓉2,3 唐勇 姜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建立定量研究海马结构神经元数目和突触数目的无偏体视学方法。方法选择18月龄正常雌性Long-Evans大鼠5只,取一侧大脑半球进行石蜡包埋后切取14μm厚的冠状连续切片。根据均匀系统随机抽样的原则,在包含海马结构的连续切片中均匀随... 目的建立定量研究海马结构神经元数目和突触数目的无偏体视学方法。方法选择18月龄正常雌性Long-Evans大鼠5只,取一侧大脑半球进行石蜡包埋后切取14μm厚的冠状连续切片。根据均匀系统随机抽样的原则,在包含海马结构的连续切片中均匀随机地抽取切片。将抽取的一组切片进行神经元的组织化学染色,以计数神经元的数目;将抽取的另外一组切片进行突触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计数突触的数目。在体视学设备下,计数大鼠海马结构CA1和DG的神经元数目和大鼠海马结构CA1、CA1放射层(CA1sr)、齿状回内分子层(DGiml)和齿状回外分子层(DGoml)的突触数目。结果得到大鼠海马结构CA1和DG的神经元数目分别为[(3.17×105)±(2.23×104)]和[(1.70×106)±(1.87×105)]。大鼠海马结构CA1、CA1 CA1 sr、DGiml和DGoml的突触数目分别为[(1.04×108)±(5.39×106)]、[(4.36×107)±(3.78×106)]、[(1.87×107)±(1.81×106)]和[(4.48×107)±(7.29×105)]。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定量研究海马结构各区域内神经元数目和突触数目的方法,可为定量研究正常老年及各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状态下海马结构各区域内神经元数目、突触数目及神经元与突触数目关系的改变提供方法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结构 神经元 突触 大鼠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和吴茱萸碱联合处理对HepG2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裕民 张景勍 +1 位作者 游智梅 廖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24-828,共5页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NCTD)与吴茱萸碱(EVO)联合处理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NCTD和不同浓度的EVO分别组成单药处理组和NCTD、EVO联合处理组,另设不加药的对照组,作用于HepG2细胞。MTT法检测NCTD、EVO单药及...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NCTD)与吴茱萸碱(EVO)联合处理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NCTD和不同浓度的EVO分别组成单药处理组和NCTD、EVO联合处理组,另设不加药的对照组,作用于HepG2细胞。MTT法检测NCTD、EVO单药及联用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Bak、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法证明NCTD和EVO对HepG2细胞的生长有抑制效果,两药联合处理具有明显的协同抑制作用(合用指数CI<1);与单一处理组相比,NCTD联合EVO上调G2/M期阻滞率(P<0.05),G2/M期阻滞率分别为EVO(36.13±1.63)%、NCTD(10.67±0.89)%、联合处理(73.42±1.92)%;此外,两药联合处理的肝癌细胞凋亡率由EVO(15.78±3.08)%、NCTD(11.47±1.60)%,显著上升到联合处理的(21.86±2.70)%(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单独处理相比较,联合处理组Bax蛋白表达水平增高,Bcl-2表达降低(P<0.05)。结论 NCTD和EVO联合处理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用药 吴茱萸碱 去甲斑蝥素 抗癌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苏木精染液在免疫组织化学中复染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清林 姜蓉 +2 位作者 雷波 彭小华 黄良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00-1701,共2页
目的:比较Mayer苏木精和Harris苏木精染液在免疫组织化学复染中的效果,提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质量。方法:采用相同的染色方法分别将两种苏木精染液用于心肌、大脑等多种石蜡切片的SP、SABC免疫组化复染,对比两种染液染色结果。结果:Maye... 目的:比较Mayer苏木精和Harris苏木精染液在免疫组织化学复染中的效果,提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质量。方法:采用相同的染色方法分别将两种苏木精染液用于心肌、大脑等多种石蜡切片的SP、SABC免疫组化复染,对比两种染液染色结果。结果:Mayer苏木精复染后的切片细胞核呈深蓝色,细胞浆及周围环境却没有附着色,核质对比清晰。结论:Mayer苏木精染液在免疫组化复染中效果明显优于Harris苏木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yer苏木精 Harris苏木精 免疫组织化学 复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