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听力损失分级的老年人听阈参考值范围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海波 陈兴明 +1 位作者 樊悦 单广良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4-688,共5页
预防老年人听力损失是经济、有效、可行的。将听力检测纳入体检项目和常规监测是其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需要制定精准的符合目标人群的听阈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interval,RI)。目前,国内外针对老年人听阈RI的研究很少,大多是从临... 预防老年人听力损失是经济、有效、可行的。将听力检测纳入体检项目和常规监测是其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需要制定精准的符合目标人群的听阈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interval,RI)。目前,国内外针对老年人听阈RI的研究很少,大多是从临床角度出发的听力分级标准。我们将从现存的代表性听力分级标准出发,综述国内外听力分级标准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总结听力分级标准中听阈范围特点,为老年人听阈RI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听力分级标准 参考值范围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γδT细胞肿瘤治疗领域重大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跃祺 张建民 +1 位作者 陈慧 何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1-218,共8页
γδT细胞是一类表达γδTCR异源二聚体的特殊固有免疫T细胞。过去,缺乏对其全面系统的基础研究,在其发育、分化、增殖、活化、效应和耗竭等所有环节仍有很多问题尚不清楚。然而,因为成熟的γδT细胞优势定植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 γδT细胞是一类表达γδTCR异源二聚体的特殊固有免疫T细胞。过去,缺乏对其全面系统的基础研究,在其发育、分化、增殖、活化、效应和耗竭等所有环节仍有很多问题尚不清楚。然而,因为成熟的γδT细胞优势定植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肿瘤高发的黏膜组织,能以MHC非限制性的方式直接识别和杀伤多种肿瘤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近年来其应用异军突起,发展迅速,也因此反过来促进了基础研究的深入,取得了一些亮眼的进展。本文对2023年γδT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大进展进行述评,主要集中在γδT细胞肿瘤抗原识别机制、肿瘤微环境中γδT细胞的功能调控、γδT细胞抗肿瘤细胞毒活性的机制、新型基于γδT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协同增效策略四个方面,以期推动γδT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为临床γδT细胞应用协同增效的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免疫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生命之舵
3
作者 张艳丽 蒋澄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7-493,共7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其特征为肺部细胞因子风暴、弥漫性肺泡损伤、肺血管通透性增加、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和难治性低氧血症(PaO2/FIO2≤300 mm),最终导致多器官衰竭。A...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其特征为肺部细胞因子风暴、弥漫性肺泡损伤、肺血管通透性增加、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和难治性低氧血症(PaO2/FIO2≤300 mm),最终导致多器官衰竭。ARDS起病快、病情严重并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导致其高病死率(30%~70%),对公共健康构成重大威胁。ARDS可由多种病因引发,包括严重感染(例如SARS-CoV、SARS-CoV-2、H5N1)以及非感染性因素。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非特异性的处理,包括类固醇、传统中医药、营养支持和机械通气等。2012年更新的柏林标准主要依据发病时间、低氧血症、肺水肿以及相关的放射学和生理学异常来诊断ARDS。最近的研究表明,生物标志物可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例如,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升高与重症肺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强调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在ARDS病理机制中的重要作用。ARDS进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局部肺组织中RAS的破坏。研究表明,Ang Ⅱ-Ang Ⅱ 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轴的激活会促进肺损伤。ACE2是RAS的关键负调节因子,在缓解Ang Ⅱ过度生成引起的肺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动物模型中ACE2的下调导致RAS失衡,进而引发急性肺损伤。SARS-CoV、SARS-CoV-2和禽流感等病毒感染,以及暴露于某些纳米材料,都能通过降低ACE2水平、破坏RAS平衡,特别是通过激活Ang Ⅱ-AT1R轴,导致Ang Ⅱ的增加,从而诱发ARDS。本文讨论了涉及RAS抑制剂的潜在治疗策略,包括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ARB)和补充ACE2。研究表明,ARB(包括洛沙坦),能够显著减少由病毒感染和其他因素引起的ARDS动物模型中的肺损伤,并改善存活率。此外,重组人ACE2通过降低Ang Ⅱ水平和缓解肺损伤表现出保护作用。本文还讨论了ARB在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ction syndrom,MODS)中的治疗潜力,因为RAS失调在器官损伤中发挥关键作用。临床试验表明,ARB能够改善COVID-19患者的预后。尽管ARB可能产生低血压和电解质失衡等不良反应,但它们仍然是治疗ARDS和MODS有前景的治疗选择。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阐明RAS调节在不同病因背景下的分子机制,并开发个体化治疗策略,以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总而言之,靶向RAS,特别是Ang Ⅱ-AT1R轴,代表了治疗ARDS和MODS的一种新颖而有前景的方法,为危重病人提供了有价值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冠病毒 禽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优化建设策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胡志民 贾晓峰 +6 位作者 杨俊涛 祁健伟 郝莎 薛晓娟 程涛 张伯礼 刘德培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71,共8页
新型研发机构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推动生命健康及医学发展、形成多元创新主体、构建要素活跃的创新生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亟需优化建设策略,形成稳... 新型研发机构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推动生命健康及医学发展、形成多元创新主体、构建要素活跃的创新生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亟需优化建设策略,形成稳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运用政策研究、实地调查、案例研究和专家咨询等方法,梳理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推动与探索实践进展,分析国外类似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总结我国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优化建设的策略,涵盖构建多元稳定的筹资机制、建立差异化竞争发展路径、完善优秀人才吸纳培育机制、持续创新科研组织形式、充分用好成果转化机制优势、重视提升机构学术影响力等6个方面,以更好推动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 医学 新型研发机构 建设策略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羟化酶2基因敲除对雄性大鼠青春期社交玩耍行为及成年期攻击行为和同性性行为的影响
5
作者 武瑶 樊圃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83,共12页
目的探究色氨酸羟化酶2(tryptophan hydroxylase 2,Tph2)基因敲除对雄性大鼠青春期社交玩耍行为及成年后攻击行为的影响,以期阐明中枢五羟色胺(5-hydroxytrypatamine,5-HT)合成缺陷对不同发育阶段社交行为的影响。方法以色氨酸羟化酶2... 目的探究色氨酸羟化酶2(tryptophan hydroxylase 2,Tph2)基因敲除对雄性大鼠青春期社交玩耍行为及成年后攻击行为的影响,以期阐明中枢五羟色胺(5-hydroxytrypatamine,5-HT)合成缺陷对不同发育阶段社交行为的影响。方法以色氨酸羟化酶2敲除型(Tph2^(KO))和野生型(wild type,WT)的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在大鼠4周龄后通过旷场实验对青春期运动及焦虑水平进行评估,在大鼠5周龄及6周龄通过青春期社交互动测试对青春期社交玩耍行为进行评估,在大鼠8周龄时通过旷场实验对成年后运动及焦虑水平进行评估,在大鼠10周龄及11周龄通过居住者-入侵者测试对成年后攻击行为进行评估。结果在青春期旷场实验中,Tph2^(KO)雄性大鼠总移动距离显著少于WT雄性大鼠(P<0.05),中央区域探索时间及中央区域探索次数与WT雄性大鼠无显著差异(P>0.05)。在青春期社交互动测试中,Tph2^(KO)雄性大鼠总体社交行为与WT雄性大鼠无显著差异(P>0.05),社交玩耍行为显著增加(P<0.05),而中性社交行为显著减少(P<0.01)。在成年后旷场实验中,Tph2^(KO)雄性大鼠总移动距离较WT雄性大鼠显著降低(P<0.05),中央区域探索时间较WT雄性大鼠有降低趋势(P=0.100),中央区域探索次数较WT雄性大鼠显著降低(P<0.05)。在成年后居住者-入侵者实验中,Tph2^(KO)雄性大鼠总体社交行为、攻击行为及中性社交行为与WT雄性大鼠均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Tph2^(KO)雄性大鼠在青春期及成年后均表现出对同性陌生鼠的骑跨行为(P<0.05,P=0.076)。结论色氨酸羟化酶2基因敲除导致雄性大鼠青春期社交玩耍行为显著增加,青春期及成年后同性骑跨行为增加,但未对成年后攻击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提示中枢5-HT合成缺陷对青春期社交行为具有选择性调节作用,并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同性骑跨行为均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行为学 社交玩耍行为 攻击行为 Tph2敲除雄性大鼠 五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分析的浸润性乳腺癌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标志物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武乐 闵开元 +4 位作者 柳江枫 梁万丰 杨晔宏 胡刚 杨俊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目的应用随机森林(RF)、极限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轻量的梯度提升机(LightGBM)、类别型特征提升(CatBoost)4种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浸润性乳腺癌转录组表达数据,筛选与浸润性乳腺癌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公共数... 目的应用随机森林(RF)、极限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轻量的梯度提升机(LightGBM)、类别型特征提升(CatBoost)4种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浸润性乳腺癌转录组表达数据,筛选与浸润性乳腺癌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公共数据库下载浸润性乳腺癌的表达数据,采用DESeq2程序包、t检验及Cox单因素分析,对人类浸润性乳腺癌样本中与生存预后相关的差异蛋白质编码基因进行筛选。基于RF、XGBoost、LightGBM、CatBoost等机器学习模型的构建与比较,挖掘浸润性乳腺癌预后相关的蛋白质编码基因标志物,并使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的乳腺癌表达数据作为外部测试进行验证。结果共获得151个与生存预后相关的差异蛋白质编码基因,其中由C3orf80、UGP2和SPC253个基因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效果较好。结论筛选出3个(UGP2、C3orf80、SPC25)与浸润性乳腺癌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为诊断和治疗浸润性乳腺癌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乳腺癌 生物标志物 蛋白质编码基因 UGP2 C3orf80 SPC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谱技术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学 被引量:1
7
作者 谢井盛 叶子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05-2716,共12页
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单细胞基因组和转录组的研究。然而,直接关联单细胞生命过程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则因技术进展缓慢而受限。随着样品前处理技术、色谱分离技术和质谱检测技术的进步,单细胞蛋白质组学(single-cell p... 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单细胞基因组和转录组的研究。然而,直接关联单细胞生命过程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则因技术进展缓慢而受限。随着样品前处理技术、色谱分离技术和质谱检测技术的进步,单细胞蛋白质组学(single-cell proteomics,SCP)的分析灵敏度显著提升。本综述深入回顾了SCP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样品前处理方面,针对不同细胞的存在形式,研究者开发了基于声波激发、微流控芯片和激光切割等单细胞分选方法,并逐步从多步法前处理流程统一到一步法,降低了样品处理过程中的损失。在质谱技术方面,无标记定量(label-free quantification,LFQ)与基于同位素和同质素标记的方法都得到了充分的探索,各具技术优势与不足。在应用层面,SCP已在胚胎细胞早期发育、干细胞分化、肝脏组织空间异质性等方面揭示了新的生物学发现。最后,总结了当前SCP技术面临的挑战,包括检测通量、成本和数据分析的复杂性,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了SCP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 蛋白质组学 液相色谱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优势原籍乳杆菌在女性生殖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张姝文 陈娜(综述) 朱兰(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5年第7期556-559,共4页
阴道优势原籍乳杆菌通过维持阴道酸性环境,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增殖,调节宿主免疫反应,在女性生殖道健康的维持中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优势乳杆菌制剂在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阴道微生态失衡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 阴道优势原籍乳杆菌通过维持阴道酸性环境,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增殖,调节宿主免疫反应,在女性生殖道健康的维持中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优势乳杆菌制剂在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阴道微生态失衡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阴道优势原籍乳杆菌可协助清除人乳头瘤病毒,单独或联合抗生素能够治疗阴道炎症疾病,并有助于延长复发间隔。此外,适当延长阴道优势原籍乳杆菌的用药时间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本文系统综述了阴道优势原籍乳杆菌制剂在女性生殖道疾病治疗中的不同制剂类型、治疗方案及临床应用效果,重点分析了其在优化治疗策略、改善临床预后中的潜在价值,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及临床转化的可能性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优势原籍乳杆菌 阴道微生态失衡 女性生殖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家族成员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9
作者 武乐 柳江枫 +3 位作者 梁万丰 杨晔宏 胡刚 杨俊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7-885,共19页
目的基于公共数据库,分析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EEF1)家族成员在肺腺癌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利用UCSC Xena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项目的人类肺腺癌转录组表达数据,并通过临床蛋白质组肿瘤分析联盟数据库下载人类肺腺癌蛋白质表达数据,通过Mann... 目的基于公共数据库,分析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EEF1)家族成员在肺腺癌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利用UCSC Xena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项目的人类肺腺癌转录组表达数据,并通过临床蛋白质组肿瘤分析联盟数据库下载人类肺腺癌蛋白质表达数据,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EEF1D、EEF1A1和EEF1A2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变量间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检测EEF1D、EEF1A1、EEF1A2对肺腺癌总生存期的影响。利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算法探讨EEF1D、EEF1A1、EEF1A2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采用Spearman和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EEF1D、EEF1A1、EEF1A2的表达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肺腺癌(n=75)和癌旁组织(n=75)中EEF1D、EEF1A1、EEF1A2的表达水平。结果EEF1D、EEF1A1、EEF1A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肺腺癌和非癌组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EEF1A1蛋白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预后较差(P=0.039),EEF1A2蛋白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预后较好(P=0.012),在一些临床病理特征上,患者的EEF1D基因表达水平与总生存期的预后有关。EEF1D、EEF1A1、EEF1A2表达水平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表达显著相关。结论EEF1D、EEF1A1、EEF1A2与肺腺癌进展相关,为肺腺癌候选的预后相关标志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 免疫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康复一年后血浆的非靶向代谢组学
10
作者 张旭彤 杨晔宏 +5 位作者 武乐 韩蓉 王翘楚 丁涛 柳江枫 杨俊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519-526,共8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无症状康复患者和轻症康复患者在1年后血浆代谢的恢复情况。方法从武汉社区招募174名受试者,包括80名健康对照者和康复1年后的COVID-19患者。根据患者先前疾病的严重程度,将COVID-19患者分为无症状...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无症状康复患者和轻症康复患者在1年后血浆代谢的恢复情况。方法从武汉社区招募174名受试者,包括80名健康对照者和康复1年后的COVID-19患者。根据患者先前疾病的严重程度,将COVID-19患者分为无症状康复患者(80例)和轻症康复患者(14例)。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平台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浆的代谢组学特征。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无症状康复患者和轻症康复患者的血浆代谢物仍然存在异常。在轻症康复患者和无症状康复患者的差异代谢物中,有些代谢物仅在轻症康复患者中呈下降趋势,如磷脂酰乙醇胺\3(5Z,8Z,11Z)/P-18∶0\〗、鞘磷脂(d18∶1/24∶0)、脂固醇酯(15∶0)。轻症康复患者中差异代谢物涉及的代谢途径主要是甘油磷脂代谢。结论即使在康复1年后,轻症COVID-19个体仍然表现出代谢异常,COVID-19轻症个体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非靶向代谢组学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