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RP加固钢板在海洋环境下的黏结性能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1
作者 李腾 宁志华 吴嘉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1-223,共13页
海洋环境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CFRP)-钢板的黏结性能有着严重影响。为评估CFRP-钢板黏结界面在海洋环境腐蚀下的黏结强度,采用双搭接接头,开展了5种不同黏结长度试件在NaCl溶液中腐蚀7~21天的实验研究。使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 海洋环境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CFRP)-钢板的黏结性能有着严重影响。为评估CFRP-钢板黏结界面在海洋环境腐蚀下的黏结强度,采用双搭接接头,开展了5种不同黏结长度试件在NaCl溶液中腐蚀7~21天的实验研究。使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对CFRP的轴向应变分布进行监测,同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观测CFRP表面微观信息及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腐蚀周期的增加,CFRP表面的Na^(+),Cl^(-)元素含量逐渐增加,引起电荷补偿,电解液渗入界面导致自由体积膨胀,从而造成界面黏结强度下降。腐蚀后的试件均发生CFRP-胶层的界面失效,不同黏结长度试件的极限荷载均随腐蚀周期的增加而降低。腐蚀7~14天后,黏结界面的延展性降低;腐蚀21天后界面软化段消失,呈现出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基于Fickian理论以及黏结滑移本构参数,建立了CFRP-钢板的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了海水在黏结界面间的扩散特征及界面Ⅱ型剥离过程,数值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加固钢板 双剪实验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黏结-滑移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早期应力参数化分析与裂缝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易宁 欧阳东 宁博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0-133,137,共5页
根据港珠澳跨海大桥沉管隧道结构抗裂抗渗及耐久性需要,对管节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了早期温度-应力有限元仿真分析。据此预测管节在施工中可能出现混凝土表面开裂或出现截面拉裂的最危险时间和最不利位置。计算结果表明,由于高强混凝土的... 根据港珠澳跨海大桥沉管隧道结构抗裂抗渗及耐久性需要,对管节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了早期温度-应力有限元仿真分析。据此预测管节在施工中可能出现混凝土表面开裂或出现截面拉裂的最危险时间和最不利位置。计算结果表明,由于高强混凝土的采用以及管壁厚度达1.35 m,裂缝发生和扩展的最危险时段为36-144 h;而管节作为复杂截面其表面应力的分布也复杂化,在截面转角处、受约束较大处是裂缝发生的最危险位置。通过对影响沉管温度应力的不同的材料参数、水化热参数、施工参数、养护参数进行多次反复的有限元参数化分析,探讨了各种参数的影响,并为寻求科学合理的温度控制、裂缝控制解决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沉管隧道 水化热 热应力 早期裂缝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三维地震探测OBS时间记录问题分析与处理
3
作者 温庚庚 叶秀薇 +1 位作者 吕作勇 张严心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92-2306,共15页
海底地震仪(OBS)时间记录校正是数据处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获取深部地壳精细速度结构的关键.本文基于2021年粤东海陆联合三维地震探测中的部分国产OBS数据,通过相邻文件时间间隔计算和测线交叉点处震相走时对比的方法发现了一类... 海底地震仪(OBS)时间记录校正是数据处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获取深部地壳精细速度结构的关键.本文基于2021年粤东海陆联合三维地震探测中的部分国产OBS数据,通过相邻文件时间间隔计算和测线交叉点处震相走时对比的方法发现了一类外部时间信息错误且存在采样间隔误差的OBS时间异常,并根据震相走时差精确计算了实际采样间隔,进而通过修改数据文件道头时间和数据重采样校正了该类时间误差,时间校正精度优于100ms.此外,本文还利用邻近测线直达波走时信息对岛屿附近无测线穿过或仅有单条测线穿过的OBS进行时间和位置校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OBS时间记录问题的分析与校正,为下一步构建粤东海陆交互带三维地壳速度模型奠定重要基础,并为今后三维OBS地震探测数据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震仪(OBS) OBS时间异常 采样间隔误差 三维地震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多层地下空间侧墙早期应力仿真分析及裂缝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欧阳东 易宁 +3 位作者 萧澎伟 潘攀 李晓铭 鲁刘磊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8-120,共3页
通过基于ANSYS的有限元仿真分析以及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深入剖析超高层建筑中大面积多层地下空间侧墙早期裂缝产生与发展的机理,探讨了利通广场地下空间侧墙早期裂缝的控制技术。在-4到-1层地下空间侧墙工程中应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总计... 通过基于ANSYS的有限元仿真分析以及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深入剖析超高层建筑中大面积多层地下空间侧墙早期裂缝产生与发展的机理,探讨了利通广场地下空间侧墙早期裂缝的控制技术。在-4到-1层地下空间侧墙工程中应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总计约4000m3,实践证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大大减少了侧墙的温度-干缩裂缝,满足了大面积多层地下空间工程的抗裂抗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地下空间 早期裂缝 有限元 纤维混凝土抗裂抗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球面网壳的粘弹性阻尼器减震控制参数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媛萍 张卫 王仕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67,272,共6页
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粘弹性阻尼器的特征参数对减震效果的影响规律.考虑阻尼器的等效刚度系数不变而等效阻尼系数改变和等效阻尼系数不变而等效刚度系数改变两种情形,并分别选取加速度峰值为70gal和400 gal的El-Centro波、Taft波和... 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粘弹性阻尼器的特征参数对减震效果的影响规律.考虑阻尼器的等效刚度系数不变而等效阻尼系数改变和等效阻尼系数不变而等效刚度系数改变两种情形,并分别选取加速度峰值为70gal和400 gal的El-Centro波、Taft波和天津波作用于无控和受控单层球壳,利用ANSYS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得到球壳受控前后的最大节点位移、杆件的最大轴力、最大支座反力以及不同阻尼器参数情形下的减震系数.结果表明:阻尼器参数决定减震效果的好坏;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减震规律有所不同;罕遇地震作用下减震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球面网壳 粘弹性阻尼器 减震控制 常遇地震 罕遇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力学实验仿真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8
6
作者 赖震环 吴起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1-163,共3页
土力学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阐述土力学实验教学现状及仿真实验优点的基础上,指出仿真实验是土力学实验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结合土力学实验课程的特点,探讨了运用信息技术方法开发设计土力学... 土力学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阐述土力学实验教学现状及仿真实验优点的基础上,指出仿真实验是土力学实验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结合土力学实验课程的特点,探讨了运用信息技术方法开发设计土力学实验仿真系统的总体原则和技术选型,为土力学实验教学寻求一种合理、高效的仿真实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实验 土力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机库屋盖结构原型的静力实验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春生 刘人怀 +2 位作者 王璠 郭学来 杜岳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6,共7页
以某机库(100+150)米多级钢桁架屋盖原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MIDAS软件建立了整体有限元模型,以悬挂设备和温差为荷载工况,对该大跨钢桁架空间结构进行了现场原位试验.根据试验数据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比较,分析了该结构的受力机理.结... 以某机库(100+150)米多级钢桁架屋盖原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MIDAS软件建立了整体有限元模型,以悬挂设备和温差为荷载工况,对该大跨钢桁架空间结构进行了现场原位试验.根据试验数据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比较,分析了该结构的受力机理.结果表明,多级钢桁架的结构形式能很好满足结构跨度、负荷、屋面荷载悬挂设备运行等方面的要求,结构有较高的安全裕度,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评价该类结构可靠性、合理性以及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机库 多级钢桁架 受力性能 原型静力实验 大跨屋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侨校特色的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春生 王璠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4-127,共4页
暨南大学是百年侨校.外招生占学生总数近一半。由于教育背景不同,特别是数理基础不同,且内、外招生同堂上课.加之材料力学实验课的概念多,导致教学难以兼顾。针对以上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对材料力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并... 暨南大学是百年侨校.外招生占学生总数近一半。由于教育背景不同,特别是数理基础不同,且内、外招生同堂上课.加之材料力学实验课的概念多,导致教学难以兼顾。针对以上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对材料力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并总结了改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材料力学 实验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结构损伤识别的一种方法
9
作者 李翠红 杨秋伟 赵卫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3-806,共4页
研究一种用于工程结构损伤识别的方法。从损伤结构的残余力方程出发,引入结构刚度矩阵的分解表达式,得出一种判断结构损伤位置和求解结构损伤程度的计算方法。分析所提方法优于最小范数方法和最小秩方法的几个特点。最后用一个10层的剪... 研究一种用于工程结构损伤识别的方法。从损伤结构的残余力方程出发,引入结构刚度矩阵的分解表达式,得出一种判断结构损伤位置和求解结构损伤程度的计算方法。分析所提方法优于最小范数方法和最小秩方法的几个特点。最后用一个10层的剪切结构模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并将计算结果与最小范数解及最小秩解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模态参数 矩阵分解 残余力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lterra级数和递推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振动响应非线性特征和损伤识别
10
作者 李雪艳 赖煜山 +2 位作者 刘恩 刘荣林 赵卫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411,449,共9页
当结构发生损伤时有可能引发结构的非线性振动,所以进行非线性识别可以检测结构损伤。而Volterra级数可以为非线性振动分析提供简明的分析模型,可以分离振动响应的线性和非线性成分,从而建立起更灵敏的非线性特征指标。在识别Volterra核... 当结构发生损伤时有可能引发结构的非线性振动,所以进行非线性识别可以检测结构损伤。而Volterra级数可以为非线性振动分析提供简明的分析模型,可以分离振动响应的线性和非线性成分,从而建立起更灵敏的非线性特征指标。在识别Volterra核时,需要输入激励响应和输出振动响应,是一个反问题求解问题。为了避免测试激励响应,本文使用不同测点的振动响应作为输入响应。为了避免矩阵求逆和病态求解问题,提出使用递推最小二乘法。研究了Volterra级数分离的各振动响应成分的特点,然后构建了非线性特征指标,进行非线性损伤位置的识别。为了消除激励位置和输入振动响应位置对非线性特征指标的影响,使用贝叶斯融合对最后的特征指标向量进行融合,最后能准确地识别出损伤位置。通过七层框架结构的多工况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TERRA级数 递推最小二乘法 非线性特征识别 损伤识别 贝叶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纵向导波进行管道裂纹参数识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钟凯慧 张伟伟 马宏伟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4-861,共8页
进行基于纵向应力导波的管道裂纹识别问题的实验研究。为了激发对称的L(0,2)模态,利用PZT-5制作与管道端面相同尺寸的压电环作为激发器,同时制作环向均布16个压电片并联作为接收传感器。首先在完好管道中分析导波信号,确定超声导波在管... 进行基于纵向应力导波的管道裂纹识别问题的实验研究。为了激发对称的L(0,2)模态,利用PZT-5制作与管道端面相同尺寸的压电环作为激发器,同时制作环向均布16个压电片并联作为接收传感器。首先在完好管道中分析导波信号,确定超声导波在管道中的有效检测长度约为50 m;通过对比频带宽度、衰减率等因素,发现导波中心频率为70 kHz时最适用于管道损伤检测;当频率不变时,周期数越多越有利于频率的控制,但当周期数太多时,波形容易发生叠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管道缺陷回波的特性,在含单、双裂纹的管道中分析回波特征,实现缺陷识别和定位;最后,分析裂纹参数对回波信号的影响特征,研究发现裂纹周向参数与反射系数之间近似满足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超声导波 损伤识别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式方法模拟类橡胶材料率相关Mullins效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晓明 田兴兴 +1 位作者 张振 肖衡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53-3563,共11页
有了加载历史后的类橡胶材料再次加载,会发生应力软化效应,也称为Mullins效应.Mullins效应引起的应力-应变滞回圈会随着应变率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首先,经典的类橡胶材料弹性势通常不考虑耗散,无法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材料有了加载历史以... 有了加载历史后的类橡胶材料再次加载,会发生应力软化效应,也称为Mullins效应.Mullins效应引起的应力-应变滞回圈会随着应变率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首先,经典的类橡胶材料弹性势通常不考虑耗散,无法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材料有了加载历史以后会产生应力软化现象;其次,传统方法通常把应变率作为固定的参数引入到方程,这样就增加了模型的使用局限性;最后,大部分模型仅仅考虑单一的变形模式(比如单轴拉伸),而真实的材料还可能受到等双轴拉伸、平面应变拉伸等更加复杂的变形模式.文章基于显式方法构造类橡胶材料弹性势,用来模拟不同应变率下考虑Mullins效应的应力-应变关系.首先,通过研究类橡胶材料在加载-卸载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构造耗散随着加载历史变化的规律;其次,将耗散和应变率作为变量引入到形状特征参数中,构造3个基准实验新的形函数表达;最后,利用对数应变构造3个不变量,结合前面得到的形函数,基于Hermite插值方法得到统一弹性势.结果表明,通过统一弹性势可以分别推导得到3个基准实验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对于率相关Mullins效应的实验数据可以进行精确的匹配与合理的预测.本研究工作所有的参数通过显式方法给出,大大减少了计算代价,为类橡胶材料的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数据和设计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势 Mullins效应 应变率 耗散 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汽轮机高压转子蠕变/疲劳寿命损耗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思远 黄畅 +4 位作者 王卫良 吕俊复 柯希玮 刘志东 马庆中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113,共8页
针对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变工况过程中蒸汽温度大幅变化,引起机组部分结构热应力大幅增加,结构加速损坏,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以300 MW汽轮机调节级转子为对象,利用Ansys软件对叶片热应力、气动力和离心力进行分析。首先对叶根部位开展结构... 针对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变工况过程中蒸汽温度大幅变化,引起机组部分结构热应力大幅增加,结构加速损坏,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以300 MW汽轮机调节级转子为对象,利用Ansys软件对叶片热应力、气动力和离心力进行分析。首先对叶根部位开展结构优化,大幅消除常规计算普遍存在的不合理局部应力集中现象;然后研究揭示了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过程稳态和瞬态等不同情况下调节级温度场、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及其对机组安全性能的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稳态工况不同喷嘴组温差50℃时,最大等效应力升高约24%;瞬态工况升负荷速率5%THA/min比2%THA/min引起转子低周疲劳损伤提升约3倍;相较于稳态工况,每天增加一次速率2%THA/min从半负荷到满负荷的升负荷过程,综合损伤提升3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调节级 汽轮机转子 热应力 蠕变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负荷工况下汽轮机末级运行特性及其优化机制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世亮 王卫良 +3 位作者 吕俊复 柯希玮 刘志东 马庆中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8,共14页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燃煤发电机组深度调峰和超低负荷运行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进而对汽轮机组低负荷安全运行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低负荷工况下汽轮机末级运行性能的深入分析,着重研究探...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燃煤发电机组深度调峰和超低负荷运行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进而对汽轮机组低负荷安全运行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低负荷工况下汽轮机末级运行性能的深入分析,着重研究探索了不同解决方案在超低负荷工况下的工作机理与优化效果。研究发现,当机组从中低负荷下降到超低负荷时,末级叶片附近出现间隙涡、回流涡和分离涡等涡群,其范围随着负荷的减小逐渐扩大。低负荷工况降低机组背压和低压缸切缸运行是弱化汽轮机涡流、提高末级性能的有效途径,二者结合使用效果更佳。例如,在20%热耗率验收(THA)工况条件下,将背压从4.9 k Pa降低到2.5 k Pa,使得末级涡群影响范围明显减小,转子叶片转矩从–38 N·m增加到73N·m,末级运行性能明显改善。在10%THA工况下,采用降低背压和低压缸切缸相结合可使叶顶间隙涡完全消失,回流涡和分离涡的径向长度都减小50%以上;优化后的动叶转矩增加了约130 N·m,末级运行性能改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低负荷工况 涡流 背压 切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周期密集台阵的广州—佛山地区地壳浅部三维S波速度结构研究
15
作者 高占永 叶秀薇 +4 位作者 林吉焱 段永红 王力伟 周铭 刘巧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4-1470,共17页
广州—佛山地区位于珠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地带,三条区域性断裂从中交错穿过.广州—佛山地区精细的地壳浅部三维S波速度结构,对于研究区内的城市规划建设、地震灾害评估、强地面运动模拟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布设于广州—佛山地区短周... 广州—佛山地区位于珠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地带,三条区域性断裂从中交错穿过.广州—佛山地区精细的地壳浅部三维S波速度结构,对于研究区内的城市规划建设、地震灾害评估、强地面运动模拟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布设于广州—佛山地区短周期密集地震台阵中的1104个台站记录到的连续波形数据,采用背景噪声互相关方法计算了台站对间的互相关函数并进一步提取到周期范围在0.1~5 s内的39488条高质量面波群速度频散曲线,然后通过基于射线追踪的面波直接反演方法计算得到了研究区内0.3~3 km深度的高分辨率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地壳浅部S波速度横向差异显著,其中南部的珠江三角洲断陷盆地S波速度结构相对较为复杂,而北部的广花盆地内部S波速度结构则表现相对简单.研究区内的低速异常主要位于断裂附近,且大都位于断裂的下降盘.珠江三角洲内三水盆地东缘表现为马鞍状低速异常,向下最大延伸至2 km,低速体南北两侧边界与控盆断裂位置基本一致.广花盆地内部存在两个平行排列的高速异常,中间夹持一平行构造走向的低速异常,总体速度结构特征符合广花盆地为一复式向斜的地质构造背景.低速异常向下延伸至1.4 km深度处,可能指示了卷入向斜地层的最大埋深.沿广州—从化断裂发育条带状低速异常,与沿断裂形成的沉积地层有关.条带状异常在浅部分为两段,表明广州—从化断裂在历史上可能具有分段活动性.玉带公园周围被高速异常环绕,异常向上延伸至距地表约1.3 km处,结合研究区已有资料推测该高速异常可能为早期岩浆侵入在地壳浅部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台阵 背景噪声成像 地壳浅部 S波速度结构 广州—佛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梁桥车辆动态称重系数解析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成 钟继卫 +1 位作者 王亚飞 余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60-2066,共7页
基于桥梁响应的车辆动态称重方法具有成本低、易维护和耐久性好等优点,但其称重精度依赖于称重系数的准确性。以典型三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小箱梁桥为应用背景,首先推导了车辆重量与桥梁响应指标之间的相关数学表达式,给出了车辆称重... 基于桥梁响应的车辆动态称重方法具有成本低、易维护和耐久性好等优点,但其称重精度依赖于称重系数的准确性。以典型三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小箱梁桥为应用背景,首先推导了车辆重量与桥梁响应指标之间的相关数学表达式,给出了车辆称重系数的定义和理论解析解,同时指出针对实际宽幅桥梁,根据车辆横向位置修正对应的称重系数;其次,利用两车道随机车流对该桥有限元模型进行加载并提取桥梁响应,得到车重与响应之间的相关曲线和相关系数;最后,在实桥上设计安装了桥梁动态称重系统和路面动态称重系统用于监测通行车辆信息,通过匹配算法得到大数据统计下的车辆称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车辆称重系数解析解与仿真结果误差为1.8%,实测称重系数与理论解析解、数值仿真结果绝对误差为1.73%。研究结果对诸如简支梁、不等跨连续梁等其他类型桥梁提供了研究思路,以得到桥梁不同位置处的车辆称重系数,同时建议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分别对理论、仿真和实测的称重系数相互校核,提高标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桥梁动态称重 称重系数 路面动态称重 随机车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PSO算法和损伤概率均值的两阶段梁式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泽鹏 王伟龙 +1 位作者 刘琪钿 吴京涛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533,共9页
受算法随机参数和测量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基于群智能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法容易出现单次识别误差大和多次识别波动大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混合PSO算法和损伤概率均值提出一种两阶段梁式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定义了包括单元容许损伤值... 受算法随机参数和测量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基于群智能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法容易出现单次识别误差大和多次识别波动大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混合PSO算法和损伤概率均值提出一种两阶段梁式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定义了包括单元容许损伤值αcr和临界概率pc的损伤有效原则,以计算损伤概率均值。第一阶段,对混合PSO算法的多次识别结果分批计算一阶段损伤概率均值,第二阶段,在此基础计算两阶段损伤概率均值。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高噪声水平影响下的结构损伤识别精度。简支梁和两跨连续梁的损伤工况试验研究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不同结构和不同工况的结构损伤识别,在减少损伤误判的同时保证损伤单元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混合粒子群算法 有效损伤原则 损伤概率均值 梁式结构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蜂鸟算法与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的机械密封可靠性评估
18
作者 李安红 朱军华 余岭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3-897,共5页
为了对机械密封件进行快速准确的可靠性评估,采用三参数威布尔(Weibull)分布对机械密封故障数据进行建模,将机械密封可靠性评估问题转化为约束优化问题,提出基于人工蜂鸟算法(Artificial Hummingbird Algorithm,AHA)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为了对机械密封件进行快速准确的可靠性评估,采用三参数威布尔(Weibull)分布对机械密封故障数据进行建模,将机械密封可靠性评估问题转化为约束优化问题,提出基于人工蜂鸟算法(Artificial Hummingbird Algorithm,AHA)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实例分析比较了极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E)法、改进哈里斯鹰优化(Improved Harris Hawks Optimization,IHHO)算法和AHA在求解Weibull分布参数估计问题中的计算精度及运行效率。结果表明,基于AHA进行参数估计具有收敛速度快和计算精度高的优点,较MLE和IHHO算法寻优时间缩短且精度提高,从而为机械密封的可靠性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三参数威布尔分布 人工蜂鸟算法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蘑菇状仿生微纤维的混合黏附破坏分析
19
作者 鲁雯雨 宁志华 +2 位作者 彭焘 陈海燕 金延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8-254,共7页
在仿生学领域壁虎因具有优越的攀爬能力而被广泛研究。为对壁虎仿生微结构的垂直攀爬功能进行设计,本工作对壁虎仿生微纤维与垂直表面之间的黏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对聚氨酯(PU)蘑菇状仿生微纤维与刚性基体之间... 在仿生学领域壁虎因具有优越的攀爬能力而被广泛研究。为对壁虎仿生微结构的垂直攀爬功能进行设计,本工作对壁虎仿生微纤维与垂直表面之间的黏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对聚氨酯(PU)蘑菇状仿生微纤维与刚性基体之间的界面黏附行为进行研究。运用压缩+剪切、剪切加载、拉伸+剪切分别模拟壁虎足部的附着、滑移及分离等爬行动作,探讨壁虎爬行过程中的黏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在剪切加载、拉伸+剪切混合加载下,界面均发生法向和切向的混合黏附破坏;在压缩+剪切混合加载下,界面发生切向脱黏或混合黏附破坏取决于压缩载荷的大小。法向载荷通过改变微纤维与基体的接触面积来实现对切向黏附承载力的调控。斜向加载下界面的黏附承载力与载荷倾角有关,对于所选用的聚氨酯蘑菇状仿生微纤维,当斜向压力的倾角小于52°时,界面的切向黏附承载力随着斜向压力倾角的增大而增大;最优的斜向拉力方向为17°,沿该方向可用最小的拉力实现界面的脱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虎仿生黏附 聚氨酯(PU)蘑菇状微纤维 黏附机制 混合黏附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响应先验信息和加权字典的移动荷载识别
20
作者 余岭 雷远东 侯支龙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60-1668,共9页
稀疏正则化方法已被证明能够有效解决移动荷载识别(MFI)中的不适定性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往往忽略了移动荷载中静态与动态分量之间的差异,导致识别精度受限。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响应先验信息和加权字典的移动荷载识别方法。建立了车桥... 稀疏正则化方法已被证明能够有效解决移动荷载识别(MFI)中的不适定性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往往忽略了移动荷载中静态与动态分量之间的差异,导致识别精度受限。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响应先验信息和加权字典的移动荷载识别方法。建立了车桥系统中车致桥梁响应与移动车载之间的线性关系。分别对弯矩和加速度响应开展频域分析,将获得的频率先验信息分别用于构建与静态和动态荷载分量相匹配的加权字典。利用该加权字典,采用ADMM(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分别求解移动荷载中的静态和动态分量。通过实桥数值案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在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MFI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融合响应先验信息和加权字典能够有效提升荷载识别精度,并增强其对噪声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荷载识别 桥梁健康监测 响应先验信息 加权字典 稀疏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