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周边水体重金属污染特征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赵齐灵 李佳乐 +4 位作者 董一慧 敖奕博 朱时懿 张枭 孙占学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4-206,共13页
为分析鄱阳湖周边水体重金属污染特征及人体健康风险,于鄱阳湖周边采集18个地表水水样,对水体中重金属的来源及分布进行分析,并根据美国环保局(USEPA)的风险评价模型评价水体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研究区水体主要阳离子为Ca^(2+),... 为分析鄱阳湖周边水体重金属污染特征及人体健康风险,于鄱阳湖周边采集18个地表水水样,对水体中重金属的来源及分布进行分析,并根据美国环保局(USEPA)的风险评价模型评价水体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研究区水体主要阳离子为Ca^(2+),阴离子为HCO_(3)^(-)、SO_(4)^(2-)与Cl^(-)。水化学成因主要为岩石风化及矿物水解,部分受大气降水作用控制。地表水中重金属元素平均浓度为Fe>Ba>Mn>Mo>Zn>Cu>Ni>Pb。Fe、Mo、Ni、Mn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其主要来源于肥料施放、工厂排放等活动。Mo对儿童和成人的HQ der、HI>1,Ba对儿童的HQ der、HI>1,对人体健康会造成较大危害。研究可为鄱阳湖周边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水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冬地气候条件对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白琵鹭种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佳 李言阔 +4 位作者 缪泸君 谢光勇 袁芳凯 黄燕 许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522-5529,共8页
分析了1985—2011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越冬种群数量的年际变化趋势,检验了白琵鹭种群年际数量变化与越冬地气候变化的相关性,气候变量包括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降水量。研... 分析了1985—2011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越冬种群数量的年际变化趋势,检验了白琵鹭种群年际数量变化与越冬地气候变化的相关性,气候变量包括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降水量。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1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琵鹭种群数量为(4 632±470)只,呈显著的线性增长趋势,但年际波动较大。在越冬地,白琵鹭的种群数量与白琵鹭越冬期当年冬季各月的气温和降水变量相关系数较小,且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同时,发现越冬地的气候条件对白琵鹭种群数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时滞效应:越冬期的月值气候变量与1—9a后的白琵鹭种群数量几乎都存在显著正相关性;10月降水量与2a后的白琵鹭种群数量存在显著负相关,12月平均最高气温与8a后的白琵鹭种群数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越冬地2a前的10月平均最高气温、4a前的11月平均最高气温、8a前的11月降水量、4a前的12月平均气温是白琵鹭种群数量变化的显著预测变量,共同解释了白琵鹭种群数量年际变化的78.9%;其中前3个变量可以共同解释白琵鹭种群数量变化的72.1%,这两个月份正是白琵鹭的越冬初期,是结束长距离迁徙的阶段,可能是白琵鹭补充能量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越冬地恶劣的天气可能导致白琵鹭无法获得充足的能量,不利于能量的恢复,从而可能给种群造成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白琵鹭 种群数量 气候变化 越冬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差异 被引量:9
3
作者 雷慧敏 叶长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8-164,170,共8页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4个方面构建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应用GIS空间自相关和障碍因素诊断模型,基于31个县域单元开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水平的综合测度研究...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4个方面构建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应用GIS空间自相关和障碍因素诊断模型,基于31个县域单元开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水平的综合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平均值由0.274 6增加到0.514 5,县域之间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减少;2)2000—2010年城镇化由中等、低水平发展为中等、高水平,低城镇化地区由以鄱阳湖湖体为中心的"十字"分布缩小到"T型"分布;3)2000—2010年全局G系数由0.030 55上升为0.031 75,城镇化冷点集聚显著且呈现减弱趋势,热点增加迅速;4)人口和社会城镇化指数是主要的障碍指数,城镇人口比重、人均GDP、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单位面积非农产业产值、城镇用地占总面积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邮电业务量是阻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水平 空间自相关 障碍因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湖流域近55年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吴丹瑞 耿欣欣 李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4-178,184,共6页
收集了呼伦湖流域1960—2014年的逐日气温、降水、蒸发和相对湿度数据,提取了包括年平均、季节平均值及极端天气等9个指标,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线性倾向估计法以及5a滑动平均等方法在年和季节尺度上分析了该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 收集了呼伦湖流域1960—2014年的逐日气温、降水、蒸发和相对湿度数据,提取了包括年平均、季节平均值及极端天气等9个指标,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线性倾向估计法以及5a滑动平均等方法在年和季节尺度上分析了该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并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探究这四个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年气温显著上升,降水变化不显著,蒸发显著减少,相对湿度显著降低,气候向暖干化方向发展。(2)春夏秋季温度、蒸发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与年相同,最大升温速率发生在春季,每十年上升0.43℃,冬季变化均不显著。(3)平均降水和极端降水在冬春季节都显著增加,然而夏季降水以最大幅度减少,并且夏季持续时间较长的极端降水减少显著。(4)夏季气温升高最显著,相对湿度显著降低,容易发生干旱。冬季极端降水增多则可能导致雪灾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象要素 呼伦湖流域 气温 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地表过程模拟的降雨径流模型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辉 陈晓玲 +1 位作者 马文杰 刘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8,共6页
降雨径流是流域地表过程的主要驱动力,是众多地表模型的基础。该文在充分考虑流域气象及下垫面等要素空间异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面向地表过程模拟的、基于DEM的分布式次降雨径流模型。模型将流域离散为栅格计算单元,并按水流特性将... 降雨径流是流域地表过程的主要驱动力,是众多地表模型的基础。该文在充分考虑流域气象及下垫面等要素空间异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面向地表过程模拟的、基于DEM的分布式次降雨径流模型。模型将流域离散为栅格计算单元,并按水流特性将栅格划分为坡面单元和河网单元;模型考虑了降雨、植被截流和入渗等产流过程,利用运动波分级汇流的方式进行汇流演算。模型在江西躁口水流域进行了检验和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模拟的流量过程精度较高;模拟的径流深度及径流搬运力的空间分布符合水文规律。模型结构简洁、参数较少,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为土壤侵蚀及非点源污染等以流路为基础的复杂地表过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径流 侵蚀 分布式模型 非点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