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水系数60年:面临困境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2
1
作者 尹尚先 姚辉 +6 位作者 梁满玉 吴威 连会青 侯恩科 赵鹏 张义安 王雄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0-609,共10页
自1964年突水系数诞生以来,60年里尽管历经多次改良变化,但其主体一直是我国预测和评价底板突水危险性的主要方法,在保障带压开采生产安全及推动带压开采理论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了突水系数法的传承与发展历程,总结突水系数法... 自1964年突水系数诞生以来,60年里尽管历经多次改良变化,但其主体一直是我国预测和评价底板突水危险性的主要方法,在保障带压开采生产安全及推动带压开采理论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了突水系数法的传承与发展历程,总结突水系数法发展历史,认为突水系数法演变主要围绕“有效隔水层厚度”这一概念展开,临界突水系数无法确定限制了其他版本突水系数法的应用。从充水水源、强度、通道、时间、水质5个维度阐释了浅部与深部水害特征及异同,指出了深部开采条件下突水系数法局限所在;总结改良版本,指明深部条件下突水系数法改良方向:围绕针对性不强、隔水层厚度影响、考虑因素单一等进行改良。剖析学科概念,回归突水危险性评价命题本身,危险性评价应回答突水的可能性及突水的危害程度两部分内容;梳理突水危险性影响因素,指出突水系数法缺陷:对地质构造、含水层富水性等重要影响因素考虑不全面。展望未来,探讨了突水系数法发展方向,包括与其他理论及方法形成组合模型、选用大数据评价方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及煤矿智能化建设进程的稳步推进,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以及配套方法等将成为主流评价方法,特别是物理机制约束下的大数据评价方法是未来攻关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开采 深部开采 突水危险性评价 突水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水监测预警系统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2
作者 尹尚先 丁莹莹 +6 位作者 连会青 董东林 杜通 尹慧超 赵鹏 张义安 王雄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79,共12页
【背景】矿井水灾是采动影响或触发的地质体剧烈变化的偶发事件,由于地质体的复杂性、不均一性以及动态性,加之采动影响的随机性、瞬时性,导致矿井水灾事件具有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偶发性和瞬变性,矿井水监测预警作为灾害超前防控前置... 【背景】矿井水灾是采动影响或触发的地质体剧烈变化的偶发事件,由于地质体的复杂性、不均一性以及动态性,加之采动影响的随机性、瞬时性,导致矿井水灾事件具有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偶发性和瞬变性,矿井水监测预警作为灾害超前防控前置条件,其研究及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进展及展望】(1)伴随煤炭开发利用,在与矿井水灾斗争的历程中,监测预警从零起步,历经人为经验判识、物理机制导引的信息采集辨识、物理-数据双驱动的智能监测预警,到目前基本完成了系统化改造、工业化示范、规模化应用,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与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部分典型场景实现了超前预警,树立了矿井水灾可防可控可预警的信念。(2)但灾变物理机制不清致使指标体系不完善、信息获取不全面、评估预测不准确,导致预警漏报、误报、虚报等频发,大部分场景还未达到超前精准预警的总体目标,仍面临严峻挑战。(3)梳理了矿井水监测预警系统研究进展,提出了系统架构,针对系统的指标体系、信息感知(监测)、评估预测、辨识预警4个关键技术进行理论探讨,总结其内涵及关联关系,凝练总结其面临挑战,指明了以物理机制为基础向“物理-数据”双驱动转变的监测预警总体发展方向。(4)提出了构建全面指标体系、优化感知系统布置、多灾害全要素联合监测、建立地质水文模型+深度学习预测模型、预警规则和因子阈值设置、实时及超前预警、图像监测及大数据处理等7个具体发展方向,为该领域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及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灾 监测预警系统 指标体系 信息感知(监测) 评估预测 超前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压开采“厚板分段导升”突水机理研究
3
作者 孟浩鹏 侯恩科 +5 位作者 尹尚先 才向军 王玉国 徐斌 王浩瑞 邢斌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50-262,共13页
随着华北煤田东部矿井逐年向深部延伸,奥灰水压增大,尽管部分矿井煤层底板隔水层厚度达百米以上,有些矿井甚至进行了地面区域治理,但底板奥灰突水仍时有发生。针对厚隔水层带压开采,界定了底板厚隔水层内涵,提出“厚板分段导升”突水机... 随着华北煤田东部矿井逐年向深部延伸,奥灰水压增大,尽管部分矿井煤层底板隔水层厚度达百米以上,有些矿井甚至进行了地面区域治理,但底板奥灰突水仍时有发生。针对厚隔水层带压开采,界定了底板厚隔水层内涵,提出“厚板分段导升”突水机理、配套力学判据及评价方法。按照厚板“压裂导升—渗流扩容—管涌突水”整体机制,依据圆孔弹性力学模型,揭示了“下完整段抗水压裂,中完整段压裂导升,上破坏段自由导升”的完整厚底板突水机理,以及“下薄弱段重开、压裂导升,中完整段压裂导升,上破坏段自由导升”的含薄弱段厚底板突水机理;建立了与突水机理配套的考虑围岩应力、岩体力学性质、承压水水压的力学判据;提出了基于突水机理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明确了反映岩层阻水能力的阻水系数是受地应力、岩石抗拉强度以及采动影响的变化值,完善了以压裂导升为核心的底板岩层阻水系数计算公式,纠正了以往对于同一岩性岩层阻水系数为固定值或范围值的认识;解释了微震监测中底板微震事件聚集带延伸至承压含水层但未突水的现象;以林西矿深部高承压、厚底板受断层影响的工作面为例,运用数值计算方法,评价了工作面底板突水危险性,分析了底板完整和底板受断层影响的重开压力场变化规律以及受采动影响底板各岩层阻水性能变化规律。“厚板分段导升”完善了厚隔水层突水机理,为带压开采底板防治水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区域治理、底板监测等均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开采 突水机理 重开压力 阻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相机的综放工作面放煤量监测系统设计
4
作者 邬杰 张宁波 +1 位作者 殷培东 宋旭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共8页
为解决现有基于自然射线的煤矸识别方法无法直接计算放煤口混矸率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双目相机的综放工作面放煤量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监测放煤口放出量,结合自然射线煤矸识别数据计算混矸率,辅助确定合理的放煤口关闭时机。系统采用栅... 为解决现有基于自然射线的煤矸识别方法无法直接计算放煤口混矸率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双目相机的综放工作面放煤量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监测放煤口放出量,结合自然射线煤矸识别数据计算混矸率,辅助确定合理的放煤口关闭时机。系统采用栅线投影法,向放煤口附近刮板输送机的煤流表面投影栅格图像,利用双目相机扫描获取煤流轮廓的高精度点云数据;通过投影和微距格网划分构建三维点云模型,引入有限元体积计算方法切片处理,结合梯形法计算切片体积并求和,得到煤流总体积。同时设计伸缩支架结构,实现探测器的灵活调节与安全保护。实验室试验表明,系统在不同煤流堆积状态下测量误差均低于5%。其中,平铺状态误差约5%,堆体状态误差4.6%~4.9%,均方根误差0.2952,显示出高精确度与稳定性。该系统为综放工作面智能化放煤提供了可靠的实时监测数据,支持混矸率精准计算,对提升煤矸自动识别技术的实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放煤量监测 双目相机 点云模型 放顶煤 采煤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唐集团龙王沟煤矿智慧矿山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周继庆 杨德忠 《中国煤炭》 2021年第S01期14-23,共10页
简要介绍了大唐集团国源矿业龙王沟煤矿的基本情况,从理念创新、顶层设计、智能技术应用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全方位阐述了龙王沟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及其成果。2019年,龙王沟煤矿建成煤炭行业领先的智慧矿山私有云平台;2020年,... 简要介绍了大唐集团国源矿业龙王沟煤矿的基本情况,从理念创新、顶层设计、智能技术应用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全方位阐述了龙王沟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及其成果。2019年,龙王沟煤矿建成煤炭行业领先的智慧矿山私有云平台;2020年,龙王沟煤矿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首家企业级人工智能创新基地;目前,龙王沟煤矿已建成各类安全监测和智能化控制系统42个,涵盖地质测量、采掘、供电、运输等各个专业领域。该矿已建成高精度透明连续地质体模型,集安全生产、经营调度、决策分析为一体的智慧大数据分析平台;创新应用了采煤工作面射频定位技术、惯性导航技术和自动放煤技术;建成了快速掘进智能综放工作面、人工智能主煤流系统、无人装车站、智能煤炭运销和机器人巡检等12个智能化系统。龙王沟煤矿智慧矿山建设实践证明,智能化建设是建设幸福矿山、平安矿山、创新矿山、高效矿山、绿色矿山的必由之路,必将有力推动煤炭产业换挡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建设 人工智能 惯性导航 智能采掘 无人装车站系统 中国大唐龙王沟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大断面顺槽快速掘进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建波 王玉国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59-264,共6页
在分析龙王沟煤矿61612工作面主运特厚煤层大断面顺槽地质和生产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其支护要点,根据地质条件和支护要点,提出快速掘进配套原则,选取快速掘进设备。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多种支护方案进行比较,提出配套的锚杆... 在分析龙王沟煤矿61612工作面主运特厚煤层大断面顺槽地质和生产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其支护要点,根据地质条件和支护要点,提出快速掘进配套原则,选取快速掘进设备。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多种支护方案进行比较,提出配套的锚杆锚索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案。井下试验表明,采用快速掘进设备和配套的快速支护设计,实现了快速掘进支护,大幅提高掘进速度。矿压监测结果表明,特厚煤层大断面顺槽支护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顺槽 快速掘进 锚杆锚索支护 支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王沟选煤厂智能化控制实践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修奇 白永清 +3 位作者 姜思远 张忠 盖春杰 王传真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53-559,共7页
推进选煤厂智能化建设是科技进步、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龙王沟选煤厂原有选煤工艺流程已不能满足智能选煤厂需求,因此对龙王沟选煤厂重介系统与浓缩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原重介系统同位素在线灰分仪检测精度不能满足指导生产的要求,由... 推进选煤厂智能化建设是科技进步、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龙王沟选煤厂原有选煤工艺流程已不能满足智能选煤厂需求,因此对龙王沟选煤厂重介系统与浓缩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原重介系统同位素在线灰分仪检测精度不能满足指导生产的要求,由于缺少磁性物含量检测仪,合格介质悬浮液的磁性物含量未能进行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易出现重介悬浮液密度不稳定。原浓缩系统絮凝剂和凝聚剂加药无具体规章制度,检查浓缩机溢流澄清具有滞后性。通过密度含量模糊控制,液位模糊控制,煤泥含量模糊控制对重介系统悬浮液多参数智能控制,通过模糊算法对重介悬浮液密度寻优进行控制;浓缩系统从絮凝剂添加量的智能预测、絮凝剂添加量的智能控制和絮凝剂加药过程的智能控制3方面进行改造。智能化改造后龙王沟选煤厂智能化改造之后重介系统精煤灰分降低0.88%,重液使用量降低0.03 kg/t,浓缩系统絮凝剂使用量降低2.53 g/t。为龙王沟后续为打造样板型智能化选煤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智能分选 灰分 原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水灾害:原因·对策·出路 被引量:43
8
作者 尹尚先 王玉国 李文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4-221,共8页
进入新世纪,煤炭行业经过十年黄金期高速发展,煤炭产量稳定在目前的45亿t左右。煤矿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事故由多发、频发甚至群发,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到单发、偶发,特别重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矿井水灾害仍为我国煤矿的主要灾害类型,是... 进入新世纪,煤炭行业经过十年黄金期高速发展,煤炭产量稳定在目前的45亿t左右。煤矿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事故由多发、频发甚至群发,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到单发、偶发,特别重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矿井水灾害仍为我国煤矿的主要灾害类型,是仅次于瓦斯灾害的第二大杀手。分析表明,客观上开采环境复杂以及主观上重视不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勘查、隐患探查治理、突水征兆辨识等“三道关”失守,是事故发生的主要技术原因。相应提出了依规勘查查清条件、照章探放消除隐患、异常辨识及时撤人3项过“三道关”技术措施,规范了“查疑、设计、施工、评价”超前探放水工作流程,强调了勘查理论技术体系和防治水工作体系及其各环节的新进展以及智能精准感知辨识技术为“守关”的科技支撑作用。展望未来,深度学习、智能感知及升尺度方法等理论探索,“三维透明地质体”及其属性探测技术的突破,是解决地质体的随机性、流体的时变性和采矿的动态性的根本出路,可实现我国矿井水可防可控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灾害 事故原因 主客观对策 “三道关” 根本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浆加固深度对底板岩层变形影响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见波 尹尚先 王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为了更好地进行底板注浆加固设计,开展了近奥灰特条件下加固深度对底板岩体变形影响研究。结合矿井地质条件构建了采动作用下奥灰顶部风化岩层影响下底板岩层的基本形态,分析了注浆加固对不同层位岩层的作用效果。建立数值模型进行验证... 为了更好地进行底板注浆加固设计,开展了近奥灰特条件下加固深度对底板岩体变形影响研究。结合矿井地质条件构建了采动作用下奥灰顶部风化岩层影响下底板岩层的基本形态,分析了注浆加固对不同层位岩层的作用效果。建立数值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奥灰顶部岩层被风化时,岩层变形在垂向上存在明显的突变点,布置监测点的位移曲线在形态表现为三段。当设计底板加固深度14m时监测点位移值小于岩体不加固时的位移值,位移减小6.2%;当设计加固奥灰顶部风化岩层时,位移值小于设计加固深度14m时位移值,且位移减小明显。开采见方时所有监测点位移曲线分为三段型和两段型,随着加固深度增加,三段型向两段型转变,一定程度上注浆加固深度越大注浆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岩体破坏 注浆设计 奥灰岩 风化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NET的选煤厂生产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成喜 李剑勇 +1 位作者 冯海兵 刘乔乔 《工矿自动化》 2011年第4期91-94,共4页
根据选煤厂的业务流程,提出了一种基于ASP.NET技术、VB 2005编程语言以及SQL Server2005数据库技术的选煤厂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主要介绍了该系统功能模块以及用户界面的实现方法。该系统采用B/S架构,包括用户登录、仓库管理、安全... 根据选煤厂的业务流程,提出了一种基于ASP.NET技术、VB 2005编程语言以及SQL Server2005数据库技术的选煤厂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主要介绍了该系统功能模块以及用户界面的实现方法。该系统采用B/S架构,包括用户登录、仓库管理、安全管理、精细化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模块,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和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生产管理系统 仓库管理 ASP.NET SQLSERVER 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格尔煤田龙王沟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地表沉陷规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海君 吴奕枢 +1 位作者 王飞 谢昆仑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4-883,共10页
在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各上覆岩层受其影响相继发生变形、垮落,使地表出现不均匀沉降,产生塌陷、裂缝等,严重威胁矿井及其周边地区人员和生产设施安全。因此,地表沉陷变化规律的研究对沉陷区范围预测和治理均有重要意义。文... 在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各上覆岩层受其影响相继发生变形、垮落,使地表出现不均匀沉降,产生塌陷、裂缝等,严重威胁矿井及其周边地区人员和生产设施安全。因此,地表沉陷变化规律的研究对沉陷区范围预测和治理均有重要意义。文中以准格尔煤田龙王沟煤矿61601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概率积分法的地表沉陷预计模型,并对计算结果加以分析,结果显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地表下沉情况基本符合概率积分法预计模型,但其发生沉陷的区域范围更小,沉陷区域边界坡度更大,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地表沉陷情况相较一般开采呈现出下沉速度快、下沉幅度剧烈、变形分别集中的特征。同时运用FLAC数值模拟技术对地表沉陷形成机制和动态变化过程进行补充,FLAC数值模拟能更为全面地体现地表沉陷规律。此外,文中还进一步结合FLAC数值模拟和实测沉陷结果分析了不同推进长度下走向和倾向主断面地表下沉曲线、走向地面测点下沉速度变化情况、开采区域总体位移情况等,归纳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及特征,为合理规划煤矿开采作业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地表沉陷 FLAC3D 概率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煤自燃的泡沫凝胶防灭火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朱树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3-228,共6页
泡沫凝胶防灭火材料兼有凝胶与泡沫2种材料的防灭火特性,具有稳定性强、扩散范围大、耐高温等优点。为了更进一步确定泡沫凝胶的特性,依据几何拓扑理论,对泡沫凝胶的三维网状结构进行了分析,泡沫凝胶由凝胶颗粒和含水泡沫组成。此外,通... 泡沫凝胶防灭火材料兼有凝胶与泡沫2种材料的防灭火特性,具有稳定性强、扩散范围大、耐高温等优点。为了更进一步确定泡沫凝胶的特性,依据几何拓扑理论,对泡沫凝胶的三维网状结构进行了分析,泡沫凝胶由凝胶颗粒和含水泡沫组成。此外,通过试验对比,泡沫凝胶的半衰期超过24 h,是泡沫的6倍以上。提出了泡沫凝胶是由凝胶颗粒形成的“强节点和弱杆”结构是提高稳定性的关键原因。通过使用阻化率测试系统,测试CO的释放量来研究泡沫凝胶的阻化效果。结果表明,在100℃下泡沫凝胶的阻化率为73.72%,CaCl2为57.35%,说明泡沫凝胶对煤自燃的阻化性更好。通过现场应用表明,泡沫凝胶可以有效防治煤自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凝胶 煤自燃 阻化性 防灭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智能分拣机器人视觉伺服自抗扰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子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43-147,共5页
为了有效的将煤矸石从原煤中分拣出来,提出了煤矸石智能分拣机器人视觉伺服自抗扰控制方法。同时为了避免外界环境对煤矸石检测过程产生干扰,采用同态滤波算法对采集的煤矸石图像展开增强处理;在YOLO网络中输入增强后的煤矸石图像,完成... 为了有效的将煤矸石从原煤中分拣出来,提出了煤矸石智能分拣机器人视觉伺服自抗扰控制方法。同时为了避免外界环境对煤矸石检测过程产生干扰,采用同态滤波算法对采集的煤矸石图像展开增强处理;在YOLO网络中输入增强后的煤矸石图像,完成煤矸石的检测与定位;通过PID算法实现煤矸石智能分拣机器人控制,从而稳定地完成了煤矸石分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采集的图像质量高,煤矸石检测精度高,煤矸石智能分拣机器人控制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同态滤波算法 YOLO网络 分拣机器人控制 PI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开采矸石注浆充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谢伟 连全东 《中国煤炭》 2023年第12期116-124,共9页
阐述了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龙王沟煤矿特厚煤层放顶煤开采条件下冒落带矸石注浆充填技术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对大颗粒矸石浆体材料流变特性进行了试验测定和分析,选定低于3 mm的大颗粒矸石为主要原料,加水制成浓度为55%... 阐述了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龙王沟煤矿特厚煤层放顶煤开采条件下冒落带矸石注浆充填技术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对大颗粒矸石浆体材料流变特性进行了试验测定和分析,选定低于3 mm的大颗粒矸石为主要原料,加水制成浓度为55%~60%的矸石浆体;研究了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采空区的空间规律,运用高压泵送技术将浆体注入井下空间进行充填,具有系统独立、充采平行、安全高效等优势。工程应用表明,该充填技术工艺妥善解决了传统矸石回填处理能力低、影响生产的问题,可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工艺的矸石处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颗粒矸石浆体 充填技术 管道输送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 高位钻孔注浆 采空区邻位钻孔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T值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段明海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4-168,共5页
针对内蒙古国源公司选煤厂煤泥水高泥化、难沉降的特点,在优化投加药剂方案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煤泥水浓度下GT值对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煤泥水浓度不同时,投药量也不同。针对某一特定浓度的煤泥水,随着GT值的改变,... 针对内蒙古国源公司选煤厂煤泥水高泥化、难沉降的特点,在优化投加药剂方案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煤泥水浓度下GT值对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煤泥水浓度不同时,投药量也不同。针对某一特定浓度的煤泥水,随着GT值的改变,其絮凝沉降效果亦出现明显差异,GT值过高,会破坏絮团的形成过程,对于本次试验对象最佳GT值应在37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处理 絮凝剂 GT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格尔矿区井下水害区域超前探查防治技术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明军 王钢 崔岩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0-74,共5页
针对准格尔矿区西部6号煤层受底板奥灰水和顶板砂岩水双重威胁,水害事故频发,严重制约着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等问题,提出采用井下超长水平定向钻孔技术,对煤层顶板砂岩水进行预疏放,对煤层底板岩溶陷落柱及裂隙进行探查与封堵。分别从目的... 针对准格尔矿区西部6号煤层受底板奥灰水和顶板砂岩水双重威胁,水害事故频发,严重制约着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等问题,提出采用井下超长水平定向钻孔技术,对煤层顶板砂岩水进行预疏放,对煤层底板岩溶陷落柱及裂隙进行探查与封堵。分别从目的层位优选、钻孔轨迹控制、钻孔注浆工艺、钻孔施工等方面对井下水害区域超前探查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准格尔煤田龙王沟煤矿61605工作面进行现场应用,钻孔孔深普遍大于1100m,岩层最大孔深达1227m,钻进过程中局部裂隙发育,裂隙注浆量460.42t,未发现大的导水通道及强富水区,为煤炭安全可持续开采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水害 超前探查 带压开采 超长定向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输送系统转载溜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江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00-205,共6页
针对煤炭转载溜槽的分类、设计方向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与评述,对转载溜槽的发展趋势给出预测和建议。指出防堵、防破碎、抑尘、降噪和减少磨损是目前转载溜槽设计的主要优化方向;DEM、CFD、FEM等相关软件的出现加快了转载溜槽... 针对煤炭转载溜槽的分类、设计方向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与评述,对转载溜槽的发展趋势给出预测和建议。指出防堵、防破碎、抑尘、降噪和减少磨损是目前转载溜槽设计的主要优化方向;DEM、CFD、FEM等相关软件的出现加快了转载溜槽设计的发展,但涉及复杂情况时,仍需结合实验确定最终结论;新型计算机技术层出不穷,如何将其运用于转载溜槽结构的精准设计还需要不断试验和研究。未来通过对转载溜槽内部的各种数据的实时监测、分析和智能干预,做到智能化防堵、除尘,甚至智能化降低磨损是转载溜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料输送系统 转载溜槽 有限元模拟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王沟煤矿水害隐患普查治理技术及经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代业滨 张义安 《中国煤炭》 2022年第S02期35-42,共8页
准格尔煤田属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煤田,区域内奥灰水补、迳、排系统较复杂、构造发育,煤层底板奥陶纪灰岩水害已成为制约准格尔煤田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风险因素。针对准格尔煤田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受奥灰承压水害威胁的实际情况和智慧矿山... 准格尔煤田属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煤田,区域内奥灰水补、迳、排系统较复杂、构造发育,煤层底板奥陶纪灰岩水害已成为制约准格尔煤田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风险因素。针对准格尔煤田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受奥灰承压水害威胁的实际情况和智慧矿山建设的具体需要,介绍了龙王沟煤矿水文地质致灾因素智能精准普查治理的具体应用和科学探索,着重阐述了奥灰承压水探测与注浆治理工艺、智慧矿山水害防治装备与系统建设等内容,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承压水害防治技术与装备体系,在实现龙王沟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同时,为煤炭行业打造安全高效生产矿井提供了实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王沟煤矿 水文致灾因素普查 精准探测 智能监测预警 安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