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对比剂在肝细胞癌患者CT增强扫描中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志刚 高雪梅 +4 位作者 韩明光 康江 高剑波 崔卫东 周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2-354,共3页
目的:对国产离子型对比剂泛影葡胺与进口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螺旋 CT增强扫描中效果比较。方法:对198例HCC患者进行肝脏螺旋CT(SCT)三期增强扫描,其中105例选用60%泛影葡胺(含 I 292 g/L),93例选用优维显(含I300 g... 目的:对国产离子型对比剂泛影葡胺与进口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螺旋 CT增强扫描中效果比较。方法:对198例HCC患者进行肝脏螺旋CT(SCT)三期增强扫描,其中105例选用60%泛影葡胺(含 I 292 g/L),93例选用优维显(含I300 g/L)。观察 2种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及 CT影像质量。结果:泛影葡胺组中有3例(2.9%)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轻度2例(1.9%),中度1例(1.0%);优维显组有1 例(1.1%)出现轻度不良反应。2组均无重度不良反应与死亡发生(P>0.05)。影像质量2组近似。结论:国产离子型对比剂对于无高危因素的人群安全可靠,并可获得质量满意的螺旋CT增强图像,是诊断HCC的有效对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T增强扫描 对比剂 泛影葡胺 伏维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对实验性眼炎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阎素清 张幼梅 +2 位作者 刘洁 刘利娥 阎晓贤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5-707,共3页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兔眼前房穿刺和花生四烯酸 (简称AA)刺激眼前部炎症模型 ,对 1 0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局部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 :1 0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对前房穿刺所致的房水蛋白增加的抑制...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兔眼前房穿刺和花生四烯酸 (简称AA)刺激眼前部炎症模型 ,对 1 0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局部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 :1 0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对前房穿刺所致的房水蛋白增加的抑制率为 90 3% ,对AA点眼所致的房水蛋白增加的抑制率为 76 1% ,给药眼与对照眼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对AA点眼所致的眼压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P <0 0 1)。结论 :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可抑制眼局部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 ,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发展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胆碱 前列腺素 房水蛋白 眼压 滴眼液 实验性眼炎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和脾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分离与扩增培养 被引量:32
3
作者 杨洪艳 张义国 +2 位作者 董子明 郑智敏 吴皓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索树突状细胞(DC)及其前体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扩增的方法。方法:无菌制备BALB/C小鼠骨髓和脾细胞;先后用红细胞裂解液、抗鼠CD4、CD8、B细胞单抗(McAb)和补体溶液,依次去除红细胞,T、B细胞,粒细... 目的:探索树突状细胞(DC)及其前体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扩增的方法。方法:无菌制备BALB/C小鼠骨髓和脾细胞;先后用红细胞裂解液、抗鼠CD4、CD8、B细胞单抗(McAb)和补体溶液,依次去除红细胞,T、B细胞,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混杂细胞而获得纯化的DC及其前体;又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IL4)协同诱导下培育,DC前体分化发育成DC或郎罕细胞(LC)并扩增,同时阻抑巨噬细胞发育生长。结果:DC/LC细胞数增加,其形态在光镜下多为特征性星形,也有梭形和多角形;扫描电镜下观察其绝大多数为特征性星形,且有1~4级不等的树突状突起,其纯度高达95%以上。DC/LC在功能上明显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结论:①结果所得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符合DC/LC;②建立连续排异结合GMCSF+IL4联合诱生培育的方法,可获得大量高纯度的DC/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培养 肿瘤 骨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与NS_1骨髓瘤细胞的融合瘤苗研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义国 董子明 +3 位作者 杨洪艳 郑智敏 赵明耀 吴皓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为了提高肿瘤的免疫原性,有效地引发并增强宿主体内抗肿瘤免疫应答,特研制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s,DCs)与NS1骨髓瘤细胞的融合瘤苗。方法:利用特异的CD4、CD8、B220单克隆抗体和补... 目的:为了提高肿瘤的免疫原性,有效地引发并增强宿主体内抗肿瘤免疫应答,特研制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s,DCs)与NS1骨髓瘤细胞的融合瘤苗。方法:利用特异的CD4、CD8、B220单克隆抗体和补体缓冲液及DCs的半粘附性,直接从骨髓细胞中分离出高纯度的DCs及其前体;再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IL)4体外培育,协同诱导DCs及其前体分化增殖,以获得大量高纯度的DCs;然后用聚乙二醇(PEG),使其与8氮杂鸟嘌呤(AG)处理过且处对数生长期的NS1骨髓瘤细胞融合,并用次黄嘌呤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HAT)选择培养基筛选融合细胞,观察融合细胞的生长特性和体内致瘤性;最后直接从BALB/C小鼠尾静脉免疫接种活的融合细胞,再观察其诱导宿主抗肿瘤的免疫效果。结果:①融合细胞也有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能力,其在体外能分裂增殖,但明显低于肿瘤细胞,无体内致瘤性;②接种活融合细胞的免疫小鼠能抵抗野生肿瘤攻击长达90d未见诱发肿瘤;③对照组小鼠100%出现诱发肿瘤。结论:融合细胞可能加工处理并表达尚未鉴定的肿瘤特异抗原,进而激发宿主体内抗肿瘤免疫反应,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疫苗 树突状细胞 骨髓肿瘤 细胞融合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外伤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7
5
作者 程敬亮 任翠萍 +5 位作者 赵建国 汪浒 毛晓明 施光普 张效房 李树新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1-5,共5页
回顾性分析68例(80眼)眼外伤的X线平片、B超、CT和MRI资料,比较其对眼外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80只伤眼中57眼合并眼部异物,在合并的69枚眼眶部异物中非磁性异物65枚,磁性异物4枚。X线平片、B超、CT和MR... 回顾性分析68例(80眼)眼外伤的X线平片、B超、CT和MRI资料,比较其对眼外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80只伤眼中57眼合并眼部异物,在合并的69枚眼眶部异物中非磁性异物65枚,磁性异物4枚。X线平片、B超、CT和MRI对69枚异物(眼球内48枚,眼球壁13枚,球后6枚,眼睑2枚)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49%、74%、91%和90%。6枚球壁和邻近球壁异物X线平片定位错误。MRI诊断伤后10~62d眼内出血13眼,B超诊断4眼,CT未诊断1眼。B超诊断玻璃体混浊58眼,MRI和CT分别诊断33眼和11眼。40眼外伤性白内障经B超、CT和MRI分别诊断20眼、21眼和18眼。CT和MRI诊断2例球后脓肿,而B超未能诊断。CT诊断4例眼眶骨折,X线平片和MRI各诊断2例。结果提示:CT和MRI是检出眶内异物的最有效方法,B超主要适用于眼内和眼球壁异物的诊断;MRI可检出X线平片和CT不能显示的少数非金属异物和较小铁异物;MRI诊断眼内亚急性和慢性期出血优于CT和B超;CT诊断眶壁骨折优于MRI和X线平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损伤 眼异物 并发症 放射诊断学 眼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壁树突状细胞群经瘤细胞裂解物脉冲的瘤苗及其抗瘤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义国 董子明 +5 位作者 杨洪艳 赵明耀 吴皓 郑光 陈宁 郑智敏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贴壁树突状细胞群经骨髓瘤细胞裂解物体外脉冲的瘤苗的抗肿瘤效应。方法:从骨髓细胞和脾细胞中分离扩增培育出大量贴壁生长的树突状细胞群,进而研制了一种经骨髓瘤细胞裂解物体外脉冲的树突状细胞瘤苗,后进行动物整... 目的:进一步探讨贴壁树突状细胞群经骨髓瘤细胞裂解物体外脉冲的瘤苗的抗肿瘤效应。方法:从骨髓细胞和脾细胞中分离扩增培育出大量贴壁生长的树突状细胞群,进而研制了一种经骨髓瘤细胞裂解物体外脉冲的树突状细胞瘤苗,后进行动物整体实验探讨该类脉冲瘤苗的抗肿瘤效应。结果:该贴壁树突状细胞群的形态鉴定具异质性,但仍能刺激混合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该脉冲瘤苗免疫预防效应的动物实验显示,树突状细胞的脉冲瘤苗免疫的动物能够产生且保持其特异抗肿瘤免疫保护效应,120d内反复多次攻击后未见皮下移植瘤形成。瘤苗免疫治疗效应的动物实验表示,树突状细胞的脉冲瘤苗主动免疫治疗的荷瘤动物能够获得长期生存期,荷瘤生长被抑制直至完全消退,其治愈率达100%(n=10),之后120d内未见肿瘤复发(n=5),且多次再攻击后也未见移植瘤形成(n=5)。经常规病理学尸解与镜检,实验动物皮下接种原位及其他器官均未发现骨髓瘤细胞存在,同时也未发现其他组织学异常。结论:这些结果说明脉冲的树突状细胞瘤苗具有高效的抗肿瘤预防效应、且可治愈荷瘤动物并获得免疫保护。进而提示该脉冲瘤苗主动免疫能够诱发或加强宿主体内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排斥功能,可完全抵御肿瘤细胞攻击或杀灭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瘤苗 骨髓肿瘤 免疫疗法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输树突状细胞疫苗免疫脾淋巴细胞对小鼠骨髓瘤的继承性免疫防治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义国 董子明 +5 位作者 赵明耀 杨洪艳 吴皓 郑光 郑智敏 陈宁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s,DC)类瘤苗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对实验性骨髓瘤的继承性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的作用。方法:先前用骨髓DC作为佐剂,研制了DC与肿瘤细胞的融合瘤苗,以及用灭活肿瘤细胞及其裂解...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s,DC)类瘤苗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对实验性骨髓瘤的继承性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的作用。方法:先前用骨髓DC作为佐剂,研制了DC与肿瘤细胞的融合瘤苗,以及用灭活肿瘤细胞及其裂解产物体外脉冲的DC疫苗,并成功地诱导宿主产生抗肿瘤的免疫保护性反应,且对荷瘤动物具有免疫治疗作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用DC融合瘤苗及肿瘤抗原脉冲DC疫苗免疫的脾淋巴细胞作为免疫效应细胞,继承性转输到宿主体内,以观察其免疫预防与治疗的效果。结果:继承性免疫预防试验表明,转输免疫脾淋巴细胞后2组宿主均能够抵抗野生性肿瘤细胞的多次攻击,>60d未见皮下移植性肿瘤形成,其60d存活率为100%(5/5),与对照组相比,P<0.01。继承性免疫治疗(adoptiveimmunotherapy,AIT)试验显示:①单用免疫淋巴细胞进行AIT的2组,60d存活率分别为80%(4/5)和60%(3/5),其存活时间也明显延长,P<0.05;②先行化疗后进行AIT,以及术前或术后再行AIT,60d存活率提高到100%(5/5),其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1;AIT后宿主荷瘤生长明显被抑制,且部分荷瘤消退甚或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肿瘤 树突状细胞 肿瘤疫苗 小鼠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和内膜腺癌雌激素、孕酮受体的检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东 魏丽 +4 位作者 陈振光 李新荣 贺建业 王玉萍 张蕾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252-256,共5页
应用酶联亲和组化法检测97例增生期、分泌期、腺瘤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及内膜腺癌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酮受体(PR),并应用微波技术与常规组化染色相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子宫内膜腺癌的ER、PR阳性率高于非肿瘤性子宫... 应用酶联亲和组化法检测97例增生期、分泌期、腺瘤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及内膜腺癌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酮受体(PR),并应用微波技术与常规组化染色相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子宫内膜腺癌的ER、PR阳性率高于非肿瘤性子宫内膜(P<0.05),其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但与肌层浸润深浅及绝经情况无关;增生期与分泌期宫内膜受体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与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①ER、PR的检测为研究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临床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②微波技术是一项快速、灵敏的新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雌激素 孕激素 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B淋巴细胞与NS_1瘤细胞融合瘤苗的抗肿瘤免疫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明耀 董子明 +6 位作者 杨洪艳 张义国 郑智敏 吴皓 陈宁 黄幼田 赵勤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活化B淋巴细胞与NS1骨髓瘤细胞融合瘤苗对荷NS1瘤BABL/C小鼠免疫治疗作用。方法:用灭活NS1瘤细胞及其裂解物免疫BALB/C小鼠活化的B淋巴细胞;以50%PEG为融合剂,将免疫脾B淋巴细胞与野生型N... 目的:观察活化B淋巴细胞与NS1骨髓瘤细胞融合瘤苗对荷NS1瘤BABL/C小鼠免疫治疗作用。方法:用灭活NS1瘤细胞及其裂解物免疫BALB/C小鼠活化的B淋巴细胞;以50%PEG为融合剂,将免疫脾B淋巴细胞与野生型NS1骨髓瘤细胞融合,经HAT选择性培养、筛选融合细胞,以融合细胞作为瘤苗,免疫治疗荷NS1瘤小鼠2次。结果:融合细胞体在宿主体内的致瘤性降低;融合细胞瘤苗免疫治疗荷瘤小鼠的肿瘤组织体积逐渐减小、最终完全消失,小鼠存活期显著延长。结论:活化的B淋巴细胞与NS1细胞融合瘤苗能有效诱导小鼠体内的抗肿瘤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 骨髓肿瘤 细胞融合 小鼠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RS环初始极向量角对室性心律失常定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义才 田振典 +1 位作者 杜复勇 梁雪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4年第3期220-222,共3页
对健康犬心室内膜下26个不同部位及心室外膜下相应部位起搏,测量起搏心律QRS环初始极向量角在额(F)面、横(H)面上的角度分布,结果不同部位起搏,QRS环初始极向量角空间方位不同,提示根据起搏或室性心律失常的QRS环... 对健康犬心室内膜下26个不同部位及心室外膜下相应部位起搏,测量起搏心律QRS环初始极向量角在额(F)面、横(H)面上的角度分布,结果不同部位起搏,QRS环初始极向量角空间方位不同,提示根据起搏或室性心律失常的QRS环初始极向量角空间分布,可进行室性异位激动点精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向量图 室性早搏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淋巴细胞芳香烃羟化酶诱导性及血清脂质过氧化水平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菊娥 陈宗德 +2 位作者 付润芳 张翠英 张国太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24-27,共4页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亚硝酸盐形成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肺癌患者(肺癌组)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组)培养血淋巴细胞芳香烃羟化酶(AHH)诱导性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结果显示:...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亚硝酸盐形成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肺癌患者(肺癌组)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组)培养血淋巴细胞芳香烃羟化酶(AHH)诱导性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结果显示:肺癌组AHH诱导性比健康组和良性组显著增加(P<001),其高、中诱导性为5517%、3448%;血清SOD活性肺癌组比健康组和肺部良性疾患组显著下降(P<005);LPO水平随病变进展明显升高,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LPO/SOD值随病变进展显著升高(P<001)。肺癌组SOD活性下降,LPO水平升高,呈显著负相关(P<005)。提示:人血淋巴细胞AHH诱导性、血清SOD活性及LPO水平与疾病发生和发展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肺癌的易感性可能与AHH高诱导性、SOD活性下降及LPO水平显著升高有关。检测上述指标将有助于肺癌的诊断、肺癌易感者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多环芳烃羟化酶 脂质过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例心电图诊断为下壁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电向量图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义才 田振典 +1 位作者 梁雪 杨国杰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378-381,共4页
对125例心电图(ECG),诊断为下壁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心电向量图(VCG)分析,符合 下壁心肌缺血诊断的26例,占20.8%,仍在正常范围的 99例,占 79. 2%,因部分正常人VCGT环 最大向量垂直或近似垂直于额平面... 对125例心电图(ECG),诊断为下壁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心电向量图(VCG)分析,符合 下壁心肌缺血诊断的26例,占20.8%,仍在正常范围的 99例,占 79. 2%,因部分正常人VCGT环 最大向量垂直或近似垂直于额平面和 ECGⅡ、 Ⅲ、aVF导联上,使 TⅡ.Ⅲ、aVF呈现低平、双相、平坦或 倒置,形成ECG诊断下壁心肌缺血假阳性率增高。提示:仅凭ECGⅡ、Ⅲ、aVF导联T波变异诊断 下壁心肌缺血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电向量图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心脏病的超声多普勒组织显像(DTI)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学蕴 董振雷 +4 位作者 朱毛志 史润新 黄春晓 王平均 丰力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7年第3期213-214,共2页
缺血性心脏病的超声多普勒组织显像(DTI)的初步探讨西安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710004)医用超声研究室段学蕴董振雷郑州局西安铁路中心医院朱毛志史润新黄春晓王平均丰力多普勒组织显像(DTI)是一种检测心肌运动的新技... 缺血性心脏病的超声多普勒组织显像(DTI)的初步探讨西安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710004)医用超声研究室段学蕴董振雷郑州局西安铁路中心医院朱毛志史润新黄春晓王平均丰力多普勒组织显像(DTI)是一种检测心肌运动的新技术,是评价低速运动心肌功能较敏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 多普勒组织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肿瘤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琳郁 张东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心脏肿瘤 超声心动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2F_6气体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15
作者 董应丽 郭希让 郭娟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367-368,共2页
目的探讨 C2F6气体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 27例 28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气液交换及长效气体填充。结果随访 1~3个月总的视网膜复位率为 82.1%, 3例视网膜未复位的原因为... 目的探讨 C2F6气体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 27例 28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气液交换及长效气体填充。结果随访 1~3个月总的视网膜复位率为 82.1%, 3例视网膜未复位的原因为后巩膜葡萄肿较重,裂孔大致使裂孔周围的视网膜与脉络膜不能紧密相贴,2例再行硅油填充,视网膜复位良好,27例28眼手术后视力提高者22眼,未变者5眼,下降1眼。结论 C2F6气体应用于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较理想、安全,并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玻璃体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气体填充 C2F6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伴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窦性P环分析
16
作者 梁义才 梁雪 +1 位作者 王芳 梁冰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1-293,共3页
目的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伴房性心律失常 10 0例窦性P环分析 ,探讨P向量在心房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0 0例AMI伴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窦性P环分离 ,高倍放大 ,对额 (F)面、横 (H)面逐项测量 ,统计出AMI部位 ,窦性P环最大向... 目的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伴房性心律失常 10 0例窦性P环分析 ,探讨P向量在心房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0 0例AMI伴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窦性P环分离 ,高倍放大 ,对额 (F)面、横 (H)面逐项测量 ,统计出AMI部位 ,窦性P环最大向量 ,最大向后向量 ,最大向左向量 ,最大向量分别与最大向后向量、最大向左向量之和振幅值 ,以及P环离心支和 (或 )回心支凹陷和 (或 )扭曲、环体在各面运转方向发生异常改变及H面向量角增大的人数关系。结果 :AMI伴房性心律失常患者 ,窦性P环发生异常改变人数较多的是下壁AMI、广泛前壁AMI、正后壁AMI、右室AMI。结论 :AMI伴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窦性P环发生异常改变 ,提示伴有心房肌梗死。P环离心支异常改变提示右心房肌AMI,P环回心支异常改变提示左心房肌A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房性心律失常 心电向量图 窦性P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照射对远期内分泌的影响
17
作者 阮翘 王锦荣 +2 位作者 付迎辉 李蕾 席睿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398-400,共3页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中有关内分泌激素,观察其受小剂量照射后对人体内分泌腺 所产生的远期放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受照组血中总甲状腺激素(TT3、TT4)比对照组明显降低, 其中,以 TT4为甚,P<0.01,促卵泡生成...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中有关内分泌激素,观察其受小剂量照射后对人体内分泌腺 所产生的远期放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受照组血中总甲状腺激素(TT3、TT4)比对照组明显降低, 其中,以 TT4为甚,P<0.01,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明显升高,P<0.01,而促甲状腺素(TSH)、促 黄体生成激素(LH)、催乳素(PRL)、睾酮(T)和皮质醇未见明显改变。提示:小剂量照射可使部分内 分泌腺功能受到抑制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放射损伤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的P向量环分析
18
作者 梁义才 田振典 +2 位作者 梁雪 张永珍 梁冰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58-61,共4页
对8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心电向量图(VCG)P环进行分析。结果:AMI患者,特别是梗塞范围较大者,P环可以发生一系列变化;VCGH面P环最大向量振幅及最大向后向量或(和)最大向左向量振幅增大,负值P向量角增大,... 对8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心电向量图(VCG)P环进行分析。结果:AMI患者,特别是梗塞范围较大者,P环可以发生一系列变化;VCGH面P环最大向量振幅及最大向后向量或(和)最大向左向量振幅增大,负值P向量角增大,P环运行时间增加,P环运转方向也可以发生改变。上述P环变化是因为AMI时心脏泵血功能骤减引起相应的左心房扩张造成的心房电学变化。提示:急性心肌梗塞P环异常与左心早期功能不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梗塞 心电向量图 P向量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亚麻酸与α—亚麻酸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抗血栓形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高春香 李向勤 +4 位作者 朝慧华 冯文斌 郑建芳 刘林森 杨天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258-266,共9页
本研究采用含γ—亚麻酸的月见草油与含α—亚麻酸的自制混合油为基质,设猪油为对照,以食用高胆固醇饲料30天的家兔为模型,对比研究了γ—亚麻酸(月见草油)与α—亚麻酸(混合油)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及抗血栓功能。结果显示:自制... 本研究采用含γ—亚麻酸的月见草油与含α—亚麻酸的自制混合油为基质,设猪油为对照,以食用高胆固醇饲料30天的家兔为模型,对比研究了γ—亚麻酸(月见草油)与α—亚麻酸(混合油)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及抗血栓功能。结果显示:自制的混合油比月见草油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冠脉狭窄效果好,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混合油组凝血时间明显延长。因此n—3三烯酸(α—亚麻酸)较n—6三烯酸(γ—亚麻酸)显示了更好的效果,进一步临床应用及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与抗血栓 月见草籽油 亚麻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rge-Weber综合征12例
20
作者 刘静敏 张博爱 +1 位作者 李灼 朱登献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90-91,共2页
Sturge-Weber综合征12例刘静敏,张博爱,李灼,朱登献(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郑州450052郑州铁路中心医院放射科郑州450052河南省西峡县人民医院西峡474500)关键词颅面血管瘤,钙化,癫... Sturge-Weber综合征12例刘静敏,张博爱,李灼,朱登献(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郑州450052郑州铁路中心医院放射科郑州450052河南省西峡县人民医院西峡474500)关键词颅面血管瘤,钙化,癫痫Sturge-Weber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钙化 癫痫 颅面肿瘤 S-W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