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Fuzzy的航空工业清洁生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彭伟功 李春光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94-96,101,共4页
根据航空工业的特点,以"污染预防"为主导思想,结合AHP-Fuzzy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面向航空工业的企业清洁生产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工艺设备指标、资源综合控制指标、污染物排放指标、废物综合利用指标、产品清洁指标... 根据航空工业的特点,以"污染预防"为主导思想,结合AHP-Fuzzy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面向航空工业的企业清洁生产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工艺设备指标、资源综合控制指标、污染物排放指标、废物综合利用指标、产品清洁指标以及环境管理与劳动安全指标等6大类二级指标以及23个三级指标。为便于应用,以某具体航空企业为例,详述航空工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过程,并探讨了航空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表明,AHP-Fuzzy综合评价方法可以成功地应用到航空工业清洁生产评价领域;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原因,并为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清洁生产改进措施和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生产 AHP-Fuzzy综合评价 航空工业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及环境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蕾 姜灵彦 牛俊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608-9610,共3页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活动越来越频繁,导致农村面源污染进一步加剧。污染源主要有化肥、农药、农具的过度使用,禽畜粪便、生活垃圾的排放及自然灾害等因素。通过数据调查、列举试验结果等方法分析了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在治理农...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活动越来越频繁,导致农村面源污染进一步加剧。污染源主要有化肥、农药、农具的过度使用,禽畜粪便、生活垃圾的排放及自然灾害等因素。通过数据调查、列举试验结果等方法分析了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方面,提出了几种新的环境生物防治措施。实践证明,环境生物防治技术比传统治理技术效率高、速度快,更有利于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面源污染 环境生物防治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3
作者 牛俊玲 高军侠 +1 位作者 李彦明 李国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85-189,共5页
堆肥是由群落结构演替非常迅速的多个微生物群体共同作用而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的动态过程。本文在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从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演替、有机物降解菌的选育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 堆肥是由群落结构演替非常迅速的多个微生物群体共同作用而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的动态过程。本文在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从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演替、有机物降解菌的选育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在堆肥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现代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研究的进展及存在问题,并且指出堆肥过程中微生物菌系组成变化复杂和实验手段有限是限制本研究的主要因素,今后应重视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微生物的研究工作,并根据微生物之间的协同关系有目的地构建降解多种有机废弃物的高效稳定复合菌系,以适应复杂的堆肥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微生物 有机物降解 纤维素降解菌 有机污染物降解菌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与麦秸混合堆肥中碳素物质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牛俊玲 郑宾国 梁丽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6-630,共5页
餐厨垃圾堆肥是实现营养物质资源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为了研究不同季节环境条件下餐厨垃圾与小麦秸秆混合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碳素物质变化规律,试验设定了具有中原地区季节代表性的3种环境温度在15、25、35℃条件下分别进行了为期21d的... 餐厨垃圾堆肥是实现营养物质资源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为了研究不同季节环境条件下餐厨垃圾与小麦秸秆混合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碳素物质变化规律,试验设定了具有中原地区季节代表性的3种环境温度在15、25、35℃条件下分别进行了为期21d的堆肥。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和麦秸混合堆肥在25℃和35℃条件下,堆体温度能满足堆肥产品无害化要求,而15℃时不能满足;35℃条件下的pH值在前期下降幅度最多,15℃条件下pH值则始终保持在6.0以下;在25℃和35℃条件下,TOC含量明显比15℃条件下下降幅度大,堆肥物料中的糖类物质很容易被微生物分解,经过10d95%以上的糖类物质就被分解,粗纤维降解率均达到60%以上,而在15℃条件下到堆肥结束时,仍有30%多的糖类没有被分解,粗纤维也只分解了27.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麦秸 堆肥 碳素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改性膨润土制备及吸附苯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郑宾国 姜灵彦 +1 位作者 梁丽珍 牛俊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0-122,共3页
以膨润土为原料,Fe(OH)2+为改性剂,制备了无机改性膨润土吸附剂,研究了该吸附剂对苯酚废水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pH为8左右,废水初始浓度为100mg/L,吸附剂用量为10g/L,吸附时间为50min,苯酚的去除率可达到92%以上。
关键词 无机改性膨润土 苯酚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苞和牛粪混合堆肥的物质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牛俊玲 梁丽珍 兰彦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4-827,共4页
以板栗苞和牛粪为原料,在北京市密云板栗生态园中进行了为期40d的高温好氧堆肥。板栗苞取自密云水库库区板栗生态园,牛粪取自周边养牛场的奶牛粪便,初始混合物料C/N为25~30,含水量在55%~60%,采用人工翻堆的方法进行通风。结果表明,由... 以板栗苞和牛粪为原料,在北京市密云板栗生态园中进行了为期40d的高温好氧堆肥。板栗苞取自密云水库库区板栗生态园,牛粪取自周边养牛场的奶牛粪便,初始混合物料C/N为25~30,含水量在55%~60%,采用人工翻堆的方法进行通风。结果表明,由于板栗苞与牛粪都是木质纤维素含量较高的物料,所以在堆制结束时,堆肥中的粗纤维含量仍有10.11%,整个过程中粗纤维降解率为57.25%。水溶性硝态氮在堆肥过程中总体呈上升趋势,而铵态氮损失比较严重,比初始物料减少了33.30%。在堆肥结束时,C/N基本稳定在20左右。在堆制20d后,发芽指数(GI)已上升到了80%以上。说明板栗苞和牛粪堆肥40d后基本可以达到腐熟,但堆肥中仍残存部分有形的板栗苞,需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板栗苞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苞 牛粪 高温堆肥 物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靠性理论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彭伟功 周继军 +1 位作者 向晓东 李春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20,共5页
对公共安全体系从系统可靠性的视角,综合运用可靠性方面的知识,构建公共安全系统混联模型;进而将可靠性分配理论与故障树分析方法相结合,根据系统安全目标的要求,确定混联系统的第一层次各单元事件的可靠性目标值,对构成各单元的各个下... 对公共安全体系从系统可靠性的视角,综合运用可靠性方面的知识,构建公共安全系统混联模型;进而将可靠性分配理论与故障树分析方法相结合,根据系统安全目标的要求,确定混联系统的第一层次各单元事件的可靠性目标值,对构成各单元的各个下属单元采取最小工作量可靠度分配方法,从而建立系统中各单元可靠度再分配量化模型。通过建筑物火灾引起人员伤亡事故实例,详述系统各单元可靠性分配的计算过程。研究表明,可靠性理论可以成功地应用到公共安全领域;使系统在给定的目标值条件下达到系统的安全性优化,实现了公共安全保障效能,减小灾害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可靠性理论 可靠性分配 故障树分析(FTA) 任务可靠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公园景观河流富营养化现状评价及防治方案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姜灵彦 李庆召 +1 位作者 刘蕾 张翠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1896-21898,共3页
评价郑州市景观河流的富营养化现状可为科学防治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人民公园和紫荆山公园的景观湖为研究对象,供选定7个采样点,于2010年3~4月每周进行GPS定位采样。选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法... 评价郑州市景观河流的富营养化现状可为科学防治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人民公园和紫荆山公园的景观湖为研究对象,供选定7个采样点,于2010年3~4月每周进行GPS定位采样。选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郑州市2座公园景观水体营养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公园和紫荆山公园取样点的水体TLI均值分别为66.80、64.74,TSIM为58.615,9.94。由此可知,2座公园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均为中度富营养化,应及时控制与治理。对此,笔者提出利用植物净化水体,减少内源营养,控制外源营养的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 景观河流 富营养化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卡尔森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活化凹凸棒土对磷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化全县 刘倩雯 +3 位作者 李见云 汤建伟 于会娥 张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将凹凸棒土高温煅烧活化,通过静态实验研究其对磷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温度773 K时热活化效果显著。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吸附平衡数据显著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模型(P<0.01),优惠吸附过程,磷吸附量随试... 将凹凸棒土高温煅烧活化,通过静态实验研究其对磷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温度773 K时热活化效果显著。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吸附平衡数据显著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模型(P<0.01),优惠吸附过程,磷吸附量随试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328 K时理论饱和吸附量为2 408 mg P/kg。吸附动力学数据显著符合Lagergren伪二级动力学、Elovich和Kannan颗粒内扩散模型(P<0.05),非均相扩散、物理吸附过程,主要控速步骤为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联合控制。吸附热力学参数ΔG<0、ΔH>0、ΔS>0,热活化凹凸棒土对磷的吸附为自发吸热反应。研究结论为凹凸棒土在提高磷肥与复混肥料养分利用率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热活化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固体废物的收运体系及其资源化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牛俊玲 秦莉 +1 位作者 郑宾国 姜灵彦 《农业环境与发展》 CAS 2007年第6期49-52,共4页
农村固体废弃物主要分为农村生产垃圾、农村生活垃圾和乡镇工业固体废物。本文针对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与环境特点,以分类收集为基础,充分利用农村的巨大环境自净能力,采取各种措施就近分化处理最大量废物。在废物资源化方面,提出采用... 农村固体废弃物主要分为农村生产垃圾、农村生活垃圾和乡镇工业固体废物。本文针对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与环境特点,以分类收集为基础,充分利用农村的巨大环境自净能力,采取各种措施就近分化处理最大量废物。在废物资源化方面,提出采用以材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和肥料化等"四料化"为主的方法对废物实现资源最大化综合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固体废物 废物特征 分类收集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物元模型的林纸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蕾 高军侠 +1 位作者 姜灵艳 梁丽珍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8-62,共5页
针对林纸一体化项目对环境影响的问题,利用物元分析理论进行研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林纸一体化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林纸一体化项目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物元模型。以某林纸一体化项目... 针对林纸一体化项目对环境影响的问题,利用物元分析理论进行研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林纸一体化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林纸一体化项目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物元模型。以某林纸一体化项目为例对环境影响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纸一体化项目 综合评价 物元分析 关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酸处理解离凹凸棒土晶束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化全县 郝志远 +2 位作者 张凯 汤建伟 李见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04-1908,共5页
为了解离天然凹凸棒土棒晶束,采用水热酸处理工艺技术对其进行改性,以改性样品粘度为指标,考察了固液比、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和酸浓度对改性样品的影响,并对改性样品进行Zeta电位和粒度分析以及红外光谱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盐酸水热处... 为了解离天然凹凸棒土棒晶束,采用水热酸处理工艺技术对其进行改性,以改性样品粘度为指标,考察了固液比、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和酸浓度对改性样品的影响,并对改性样品进行Zeta电位和粒度分析以及红外光谱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盐酸水热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为1∶0.5,改性时间为6 h,改性温度为150℃,酸浓度为1.04 mol/L,改性样品粘度为329.8 mPa·s;硫酸水热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为1∶0.5,改性时间为6 h,改性温度为200℃,酸浓度为1.10 mol/L,改性样品粘度为291.6 m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解离 盐酸 硫酸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苞液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梁丽珍 牛俊玲 +1 位作者 兰彦平 王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8177-18179,共3页
[目的]对板栗苞液化技术进行研究。[方法]对氢氧化钠、碳酸钠、醋酸(99.5%)、磷酸(85%)、盐酸(37%)和硫酸(98%)6种催化剂对板栗苞液化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在130、150和170℃液化反应温度下,浓硫酸、磷酸和浓盐酸加入量与苯酚的百分比... [目的]对板栗苞液化技术进行研究。[方法]对氢氧化钠、碳酸钠、醋酸(99.5%)、磷酸(85%)、盐酸(37%)和硫酸(98%)6种催化剂对板栗苞液化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在130、150和170℃液化反应温度下,浓硫酸、磷酸和浓盐酸加入量与苯酚的百分比为1~6%时,对板栗苞苯酚液化效果的影响。对150℃时,以加入量为4%的浓硫酸催化板栗苞苯酚液化产物与甲醛制成的树脂和传统酚醛树脂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酸对板栗苞苯酚液化有较好的催化作用,且酸性越强对板栗苞苯酚液化催化效果越好;当反应温度为150℃,催化剂为4%浓硫酸是,板栗苞的苯酚液化效果最佳,液化率可以达到92.11%;当板栗苞粉与苯酚质量比为1∶3时,液化所得产物与甲醛反应所得酚醛树脂基本符合GB/T 14732-93的要求。[结论]板栗苞液化制备酚醛树脂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板栗苞 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废砖对氨氮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丽珍 李庆召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2-55,共4页
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实验研究了不同改性方法、p H、温度、时间、吸附剂用量等影响因素对改性废砖吸附氨氮的性能影响,并实验考察了改性废砖对氨氮的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条件下,钠改性废砖对氨氮的去除率更高... 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实验研究了不同改性方法、p H、温度、时间、吸附剂用量等影响因素对改性废砖吸附氨氮的性能影响,并实验考察了改性废砖对氨氮的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条件下,钠改性废砖对氨氮的去除率更高;p H=9.5,Na-废砖与氨氮的投加质量比率为200:1时,Na-废砖对氨氮的去除率高;升高温度可以提高Na-废砖对氨氮的吸附性能;在25℃,p H=9.5,吸附时间1 h,投加比例为200:1的条件下,氨氮去除率可达98.4%。Na-废砖对氨氮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Langergren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吸附容量为5.03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废砖 改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废砖对氟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丽珍 李春光 刘元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5-87,96,共4页
以将废砖作为除氟吸附剂材料为目的,对废砖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改性,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实验研究了不同改性方法、pH值、温度、时间、吸附剂用量等影响因素对改性废砖吸附废水中氟的性能影响,并实验考察了改性废砖对氟的等温吸附模型。结... 以将废砖作为除氟吸附剂材料为目的,对废砖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改性,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实验研究了不同改性方法、pH值、温度、时间、吸附剂用量等影响因素对改性废砖吸附废水中氟的性能影响,并实验考察了改性废砖对氟的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条件下,铝改性废砖对氟的去除率更高;pH在1~3之间,Al-废砖与氟的投加质量比率为110∶1时,Al-废砖对氟的去除率高;升高温度可以提高Al-废砖对氟的吸附性能,且吸附反应在进行20 min后基本达到平衡;在25℃,pH=2,投加比例为110∶1的条件下,Al-废砖对氟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容量为9.72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砖 改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污水污泥特性及其堆肥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牛俊玲 刘蕾 郑宾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985-8986,9021,共3页
为了对郑州市城市污水污泥的有效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合理建议,对郑州市现有的3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消化处理的污泥偏碱性,未经消化的污泥偏酸性,样品水分含量较高(78%~83%),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全氮、... 为了对郑州市城市污水污泥的有效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合理建议,对郑州市现有的3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消化处理的污泥偏碱性,未经消化的污泥偏酸性,样品水分含量较高(78%~83%),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均符合国家《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现有土地填埋法对环境存在很大隐患,也浪费了大量营养,对其营养成分和有害成分进行分析,表明对其进行堆肥处理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污泥 特性 堆肥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组纤维素-林丹分解菌复合系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牛俊玲 崔宗均 李国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89-2493,共5页
本试验通过对一组高效降解纤维素林丹的复合微生物菌系的性质、功能和菌种组成进行研究,以确定该菌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复合系能在较大的pH范围内保持高的纤维素林丹分解活性,不同培养代在培养过程中的pH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不同... 本试验通过对一组高效降解纤维素林丹的复合微生物菌系的性质、功能和菌种组成进行研究,以确定该菌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复合系能在较大的pH范围内保持高的纤维素林丹分解活性,不同培养代在培养过程中的pH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不同代次的复合系在培养第3d时对滤纸的分解率均达到了90%以上,在第7d时对林丹的降解率均达到50%以上,且差异很小,说明该复合菌系产酶及分解纤维素和林丹的能力也已经非常稳定;平板培养基培养证明该复合菌系全部由细菌组成,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法比较来源于不同培养代的16SrDNA条带,分析菌种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不同培养代的菌种组成的主要条带没有变化,在DGGE图上出现的菌种能够稳定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林丹 复合菌系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在农业非点源污染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牛俊玲 郑宾国 《农业环境与发展》 CAS 2008年第5期112-114,共3页
介绍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特点,阐述了基于GIS技术的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预测模型、时空分析、污染风险评估及土地利用污染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GIS 农业 非点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新燃料生物柴油的特性及对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蕾 牛俊玲 姜灵彦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0-211,共2页
生物燃料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源,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可替代石化柴油的一种可再生能源,现已开始应用于农业机械领域。为此,阐述了生物柴油的特性,重点分析了生物柴油在生产及农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成分及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燃料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源,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可替代石化柴油的一种可再生能源,现已开始应用于农业机械领域。为此,阐述了生物柴油的特性,重点分析了生物柴油在生产及农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成分及对环境的影响,通过与传统的石化柴油作对比,指出了生物柴油作为农机新燃料的优势,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农业机械 环境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秸秆纤维素对苯胺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丽珍 李见云 张云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063-5066,共4页
采用酸碱法提取出植物纤维素,对其改性后的纤维素进行苯胺吸附实验研究,分别考察了纤维素来源、吸附剂的用量、接触时间、溶液pH值对改性纤维素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玉米秸秆制的改性纤维素吸附效果最好,在30℃下,当吸附时间... 采用酸碱法提取出植物纤维素,对其改性后的纤维素进行苯胺吸附实验研究,分别考察了纤维素来源、吸附剂的用量、接触时间、溶液pH值对改性纤维素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玉米秸秆制的改性纤维素吸附效果最好,在30℃下,当吸附时间30 min,pH值为7时苯胺的吸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秸秆纤维素 苯胺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