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棉织物的同浴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世晓 汪青 周岩松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3,共6页
针对丝棉织物染色同色性差的问题,采用M型活性染料对丝棉织物进行同浴染色,探究了丝棉比例以及染色条件(盐浓度、碱浓度、棉上染时间、棉固色时间、真丝染色pH值)对染色同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棉纤维比例的增大,棉织物和真丝织物... 针对丝棉织物染色同色性差的问题,采用M型活性染料对丝棉织物进行同浴染色,探究了丝棉比例以及染色条件(盐浓度、碱浓度、棉上染时间、棉固色时间、真丝染色pH值)对染色同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棉纤维比例的增大,棉织物和真丝织物的同色性变差;不同比例的丝棉织物同浴染色时,所适用的染色工艺条件不同;丝棉织物的色差ΔE1均在2.00左右,固色率均达到70%左右,耐皂洗色牢度和耐干、湿摩擦色牢度等级均达到4级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棉织物 真丝织物 同色性 丝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醌在红麻碱脱胶中的作用与机制
2
作者 方永豪 李德序 +4 位作者 汪青 罗港 李世晓 孟博 杨兴壮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8-73,共6页
为使红麻纤维能达到纺纱要求,加入蒽醌对红麻进行脱胶处理,分析脱胶处理前后红麻纤维成分构成,采用铜价、纤维素聚合度判断纤维素的损伤情况,比较其红外光谱分析、X-衍射图谱,探究蒽醌在红麻碱脱胶中的作用,分析红麻脱胶残液中木质素的... 为使红麻纤维能达到纺纱要求,加入蒽醌对红麻进行脱胶处理,分析脱胶处理前后红麻纤维成分构成,采用铜价、纤维素聚合度判断纤维素的损伤情况,比较其红外光谱分析、X-衍射图谱,探究蒽醌在红麻碱脱胶中的作用,分析红麻脱胶残液中木质素的红外光谱,探讨红麻碱脱胶过程中蒽醌对木质素脱除的机制。结果表明:蒽醌对脱除木质素有促进作用,质量分数0.05%的蒽醌脱胶处理后木质素残留量为0.94%,可以显著脱除木质素;添加蒽醌能够把木质素裂解为更小单元;蒽醌对红麻纤维素有明显保护作用,纤维素无定型区被氧化较少,质量分数0.05%蒽醌处理的红麻纤维素铜价为0,未添加蒽醌处理的红麻纤维素铜价为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脱胶 红麻 蒽醌 纤维素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激发多层组装落叶松鞣质基棉织物的甲醛吸附性能
3
作者 苏小舟 刘新典 黄鑫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共6页
以落叶松鞣质(LBT)为吸附载体,借助多层自组装法将其整理至经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预处理的棉织物上,并通过碱激发鞣质,制备出具有甲醛吸附能力的LBT基棉织物。优化的LBT与甲醛的反应条件为:温度30℃,pH为12。通过正交试验,... 以落叶松鞣质(LBT)为吸附载体,借助多层自组装法将其整理至经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预处理的棉织物上,并通过碱激发鞣质,制备出具有甲醛吸附能力的LBT基棉织物。优化的LBT与甲醛的反应条件为:温度30℃,pH为12。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鞣质整理棉织物的最佳条件为:鞣质质量浓度30 g/L,100℃汽蒸10 min。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比表面积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同步热分析仪和气相色谱仪对碱激发鞣质多层组装整理后的棉织物的形貌、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组装整理后的棉织物其表面存在粒径10~50 nm的PDMDAAC-LBT纳米粒子,织物的结晶度从71.553%轻微下降到71.051%,吸附等温线属于Ⅲ型吸附,整理后比表面积由原布的1.2235 m^(2)/g下降至1.1195 m^(2)/g,平均孔径由11.99 nm缩小到11.62 nm。在起始浓度为1.4 mg/L,温度为30℃下吸附1 h,甲醛的最大去除率可达87.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鞣质 甲醛 吸附 多层组装 碱激发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铂/二氧化钛负载自清洁棉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4
作者 屈亚忠 黄鑫 +4 位作者 李增贝 邓欣洁 邓朝阳 李旭 徐文杰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为获得高效率、低成本的光催化自清洁棉织物,以贵金属铂(Pt)协同二氧化钛(TiO_(2))纳米复合材料(Pt/TiO_(2))为自清洁整理剂,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涂层法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制备高效率自清洁棉织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 为获得高效率、低成本的光催化自清洁棉织物,以贵金属铂(Pt)协同二氧化钛(TiO_(2))纳米复合材料(Pt/TiO_(2))为自清洁整理剂,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涂层法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制备高效率自清洁棉织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等表征手段对织物表观形貌、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并选择亚甲基蓝(MB)作为目标污染物探究整理后棉织物的自清洁性能。结果表明:涂层法制备的Pt/TiO_(2)织物光催化性能优于浸渍法制备的Pt/TiO_(2)织物,其负载率约为5.13%;当Pt/TiO_(2)质量浓度为12.5 g/L时,涂层整理后Pt/TiO_(2)棉织物光催化效能最佳,能实现可见光下多种有机染料、食用辣椒油的有效自清洁;同时,整理后的棉织物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从8增强到62,经多次洗涤或摩擦后,仍具有较好的自清洁效果,展现出一定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自清洁 二氧化钛 贵金属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结合紫外交联制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丝胶中空微球及其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谭宇浩 杜姗 +4 位作者 韩璐 张祎 李勇 周金利 周伟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8,共9页
为了制备高耐水性光固化丝胶蛋白(SS)微球,采用喷雾干燥与紫外交联相结合的方法,以丝胶为原料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交联SS中空微球(GMA-g-SS),该法赋予了其良好的耐水稳定性和紫外光固化性能。优化的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包括:S... 为了制备高耐水性光固化丝胶蛋白(SS)微球,采用喷雾干燥与紫外交联相结合的方法,以丝胶为原料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交联SS中空微球(GMA-g-SS),该法赋予了其良好的耐水稳定性和紫外光固化性能。优化的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包括:SS浓度、进风温度及进液速度;研究了GMA浓度、二苯甲酮(BP)用量及紫外辐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借助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热分析对微球表面形貌结构及稳定性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喷雾干燥SS微球呈单分散空心结构,直径约5~20μm;GMA-g-SS微球红外光谱在1152 cm^(-1)和764 cm^(-1)处出现环氧基的吸收峰,表明GMA与SS交联成功。交联后微球呈黏连聚集状态,具有较高的紫外光固化性能且耐水稳定性大幅提升,溶失率仅为17.1%。所制备的GMA-g-SS微球具有可调的耐水稳定性和紫外光固化性,是一种有潜力的光固化3D打印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喷雾干燥 交联 空心微球 紫外光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蜡染元素在编织刺绣纺织品中的融合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邓欣洁 黄鑫 +3 位作者 赵鑫 李旭 王少博 杜海娟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66,共5页
为了拓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的应用途径,提出一种蜡染纹样与编织刺绣美学设计的创新融合方案。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法归纳与分析黔西南苗族蜡染服饰中几何、动物、植物3类纹样的特点及象征寓意;然后提取传统的蜡染元素纹样并进行抽... 为了拓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的应用途径,提出一种蜡染纹样与编织刺绣美学设计的创新融合方案。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法归纳与分析黔西南苗族蜡染服饰中几何、动物、植物3类纹样的特点及象征寓意;然后提取传统的蜡染元素纹样并进行抽象化处理,经由解构重组、色彩分析后形成富含民族美学价值的编织刺绣图案;最后借助纱线编织刺绣技法应用于抱枕、坐垫、手提袋和白T恤等纺织品上,既增强了纺织品面料的立体感和凹凸感,又赋予其丰盈质感和灵动色彩。传统蜡染纹样与编织工艺的融合拓宽了蜡染纹样在纺织品设计应用中的发展路径,丰富了产品设计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蜡染 纹样符号 编织 纱线刺绣 融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运动模拟与印花色浆泡沫的稳定性试验
7
作者 谭卜鑫 汪青 +3 位作者 郑小佳 刘进 杨博钧 沈委达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32,共7页
针对泡沫印花所用泡沫稳定性差的问题,使用流体体积法(VOF)和连续表面力(CSF)模型对泡沫运动过程进行模拟,结合试验共同探讨表面张力、液相黏度、气泡间距、气泡直径差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表面张力更有利于在气泡上升过程中... 针对泡沫印花所用泡沫稳定性差的问题,使用流体体积法(VOF)和连续表面力(CSF)模型对泡沫运动过程进行模拟,结合试验共同探讨表面张力、液相黏度、气泡间距、气泡直径差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表面张力更有利于在气泡上升过程中维持气泡形状,减少气体扩散,同时能够在试验条件下得到更高的发泡体积;提高液相黏度能够减弱气泡上升过程中的速度,提高泡沫的稳定性;当气泡间距较小时气泡会发生兼并,汇聚成大气泡,缩小气泡直径差距和增大气泡间距能够减弱气泡兼并进程,提高稳定性;使用较高黏度的发泡液制备的泡沫均匀度更高、气泡运动更弱,具有较高的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稳定性 模拟仿真 VOF方法 发泡性能 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的硅溶胶/短链含氟聚丙烯酸酯复合拒水整理 被引量:2
8
作者 杜姗 魏云航 +5 位作者 谭宇浩 吴婷 李勇 杨红英 王明 周伟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3-160,共8页
为实现棉织物绿色环保拒水整理,利用硅溶胶和短链含氟聚丙烯酸酯对棉织物进行复合整理和工艺优化,赋予棉织物优异的拒水性。探讨了硅溶胶用量、短链含氟聚丙烯酸酯质量浓度、浸渍时间、预烘温度、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等因素对棉织物拒水... 为实现棉织物绿色环保拒水整理,利用硅溶胶和短链含氟聚丙烯酸酯对棉织物进行复合整理和工艺优化,赋予棉织物优异的拒水性。探讨了硅溶胶用量、短链含氟聚丙烯酸酯质量浓度、浸渍时间、预烘温度、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等因素对棉织物拒水效果的影响,得到其最佳整理工艺为:硅溶胶用量0.3%(o.w.f),短链含氟聚丙烯酸酯质量浓度30 g/L,浸渍时间20 min,预烘温度80℃,170℃焙烘2 min。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对整理后棉织物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并通过表面接触角测试仪及织物风格仪测试其表面润湿性、耐酸碱性和风格变化。结果表明:复合整理后棉织物表面形成硅溶胶/短链含氟聚丙烯酸酯疏水层,最大接触角为155.6°,经50次洗涤后,接触角仍大于90°;对强酸(pH值为3)和强碱(pH值为12)液滴的接触角分别可达100°和93°,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整理后棉织物折皱回复率提升约20%,热稳定性及柔软度也略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水整理 短链含氟聚丙烯酸酯 硅溶胶 润湿性 织物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处理提取红麻纤维素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德序 汪青 +2 位作者 黄鑫 谭卜鑫 李湘露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43,共7页
为进一步研究红麻深度脱胶工艺,优化红麻纤维素提取条件,以沤制红麻为原料,采用碱法蒸煮工艺,以质量损失率为指标,探究不同碱剂、用碱量、蒽醌质量分数、处理温度对沤制红麻深度脱胶的影响,以纤维素的铜价和聚合度评价纤维素的损伤情况... 为进一步研究红麻深度脱胶工艺,优化红麻纤维素提取条件,以沤制红麻为原料,采用碱法蒸煮工艺,以质量损失率为指标,探究不同碱剂、用碱量、蒽醌质量分数、处理温度对沤制红麻深度脱胶的影响,以纤维素的铜价和聚合度评价纤维素的损伤情况,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纤维素微观形态。结果表明:在蒸煮碱剂为NaOH、用碱量为1.75~2.25 mol/L、蒽醌质量分数为0.05%、处理温度为150℃的条件下可得到最佳的脱胶效果,最佳工艺下红麻的质量损失率达到40%以上,纤维素的铜价为0,聚合度为1 696,胶质脱除较为彻底,纤维素表面光洁,损伤程度较小,对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原料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处理 沤制红麻 蒽醌 脱胶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纺织品的浸轧-蓝晒工艺优化及性能评价
10
作者 魏云航 杜姗 +4 位作者 谭宇浩 周美玲 卢士艳 杨红英 周伟涛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196,共6页
为了研究纺织品蓝晒工艺的最佳实验条件,用K/S值对比棉、亚麻和蚕丝织物蓝晒效果,通过感光剂扩散及蓝晒实验分析颜色差异的原因,得到润湿性对载体蓝晒效果影响显著,调控载体表面感光剂扩散性对蓝晒效果至关重要。通过优化浸轧-蓝晒工艺... 为了研究纺织品蓝晒工艺的最佳实验条件,用K/S值对比棉、亚麻和蚕丝织物蓝晒效果,通过感光剂扩散及蓝晒实验分析颜色差异的原因,得到润湿性对载体蓝晒效果影响显著,调控载体表面感光剂扩散性对蓝晒效果至关重要。通过优化浸轧-蓝晒工艺,研究感光剂浓度、混合比例、曝光时间等因素对蓝晒效果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热重仪表征蓝晒棉织物形貌变化以及温度-质量变化关系,探讨普鲁士蓝沉积机理。结果表明:浸轧-蓝晒法棉织物最佳工艺为感光剂浓度140 g/L、混合比例VA∶VB=1∶1、曝光时间20 min;蓝晒棉织物表面均匀沉积大量固体颗粒,平均直径约(0.42±0.16)μm,且热重分析残渣率提升至14.22%,表明普鲁士蓝经过浸轧-蓝晒工艺成功沉积于棉织物表面;蓝晒棉织物强力损失约24.5%,伸长率无明显变化,耐水洗牢度4级,满足服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轧 蓝晒 润湿性 工艺优化 K/S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椀鞣质基泡沫混凝土的甲醛吸附特性研究
11
作者 苏小舟 邓欣洁 +1 位作者 黄鑫 栗蕾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0,15,共6页
橡椀鞣质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的吸附甲醛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应用价值。试验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气质联用分析及微分热重分析研究了橡椀鞣质与甲醛的化学反应特性。发现橡椀鞣质可以与甲醛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多种复杂的产物... 橡椀鞣质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的吸附甲醛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应用价值。试验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气质联用分析及微分热重分析研究了橡椀鞣质与甲醛的化学反应特性。发现橡椀鞣质可以与甲醛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多种复杂的产物。研究了不同温度及pH对橡椀鞣质与甲醛反应的影响。发现温度为35℃,pH为12时是最佳的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制备出橡椀鞣质基泡沫混凝土,对其使用特性进行了检测,发现当鞣质添加量为0.5%时可以达到较好的使用性能,同时其甲醛吸附效果较为显著,达到了2.69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椀鞣质 甲醛吸附 泡沫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织物的野菊花色素染色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朝阳 黄鑫 +5 位作者 李增贝 邓欣洁 李旭 屈亚忠 杜海娟 王少博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9-52,共4页
野菊花色素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含有丰富的类黄酮成分,具有鲜明的颜色和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试验选取野菊花类黄酮色素,利用直接染色法和后媒染法对蚕丝织物进行染色,探究了其最佳染色工艺。结果表明... 野菊花色素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含有丰富的类黄酮成分,具有鲜明的颜色和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试验选取野菊花类黄酮色素,利用直接染色法和后媒染法对蚕丝织物进行染色,探究了其最佳染色工艺。结果表明:野菊花色素后媒染蚕丝织物的最佳工艺为:染液pH=4,染色时间40 min,染色温度90℃,媒染剂质量浓度2.5g/L。野菊花色素染色的蚕丝织物耐摩擦色牢度可达4.5级以上,耐皂洗色牢度达3.5级,但耐日晒色牢度仅为2~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植物染料 野菊花色素 染色 蚕丝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织物的胭脂虫染料染色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欣洁 黄鑫 +3 位作者 李增贝 王丽 杜海娟 苏小舟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39,共4页
选取天然胭脂虫染料,利用直接染色法和预媒染法(以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为媒染剂)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通过研究染色pH、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媒染剂用量等因素对胭脂虫红上染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染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胭脂虫染... 选取天然胭脂虫染料,利用直接染色法和预媒染法(以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为媒染剂)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通过研究染色pH、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媒染剂用量等因素对胭脂虫红上染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染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胭脂虫染料上染羊毛织物最佳工艺条件为:染液pH为4,染色温度为100℃,染色时间为40 min,硫酸铝钾媒染剂质量浓度为0.5 g/L,染色羊毛织物的颜色性能和色牢度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媒染法 胭脂虫红 羊毛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蛋白/酸法明胶自组装体制备及其上浆性能研究
14
作者 苏小舟 李增贝 +1 位作者 邓欣洁 黄鑫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21,共8页
聚乙烯醇(PVA)浆料及蛋白改性浆料一直是纺织行业所采用的常用型浆料,但其会带来环境问题及改性成本问题。针对该问题,文章将自组装原理应用于浆料的配制中,采用不同质量比的角蛋白与酸法明胶制备出自组装体纱线浆料。利用透过扫描电子... 聚乙烯醇(PVA)浆料及蛋白改性浆料一直是纺织行业所采用的常用型浆料,但其会带来环境问题及改性成本问题。针对该问题,文章将自组装原理应用于浆料的配制中,采用不同质量比的角蛋白与酸法明胶制备出自组装体纱线浆料。利用透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自组装体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使用该浆料对涤纶纱线上浆。结果表明:经过自组装浆料处理的涤纶细纱比PVA浆料处理的细纱,整体强力提高1.23倍,耐磨性提高2.56倍,所制备的浆料成膜性能较好,涤纶细纱表面光滑平整,退浆率较高。角蛋白与酸法明胶自组装体浆料具备高效、节能的上浆性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自组装 复合材料 上浆 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