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档案人才要素化转型与融合化发展研究——以公立医院为例
1
作者 苏慧丽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1,共4页
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档案行业的人才发展与技术创新正逐步融合,成为推动档案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本研究聚焦档案人才要素化转型与融合化发展策略,以公立医院档案(病案)机构为例,深入探讨档案人才在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及... 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档案行业的人才发展与技术创新正逐步融合,成为推动档案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本研究聚焦档案人才要素化转型与融合化发展策略,以公立医院档案(病案)机构为例,深入探讨档案人才在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及能力重塑。通过分析公立医院在病案管理中对数据能力、技术应用、跨领域协同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需求,揭示新质生产力对档案人才发展的驱动作用,并提出实现人才培养与医院管理协同发展的互动路径。研究认为,档案人才的要素化转型需要在知识、技能、素质与价值观层面实现结构性提升,而融合化发展则需依托数据驱动、跨学科合作与技术应用创新,推动档案管理从传统服务向支撑医院治理和健康管理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档案人才 要素化 融合发展 公立医院 档案管理 档案治理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由骨科医生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手术部位感染聚集事件调查与处置
2
作者 郭艳 陈文森 +3 位作者 付路 刘根焰 洪欣 张翔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2,共8页
目的探讨一起手术部位感染(SSI)聚集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6—7月某医院骨科发生的SSI患者进行调查,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感染高危因素,并对患者、医务人员、环境及手术器械进行微生物采样,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患... 目的探讨一起手术部位感染(SSI)聚集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6—7月某医院骨科发生的SSI患者进行调查,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感染高危因素,并对患者、医务人员、环境及手术器械进行微生物采样,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患者与环境分离菌株的同源性。结果从4名医务人员鼻腔分泌物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1名医生D1额及手也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PFGE分析发现,2例患者切口分泌物与医生D1鼻腔、额与手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同源性。针对性采用综合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暂停医生D1手术与换药等无菌操作;对包括医生D1在内的所有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医务人员进行去定植,要求医生D1定期修剪鼻毛;加强无菌操作与手卫生的宣教与监管;将SSI患者集中隔离等。及时施行以上综合干预措施后,这起SSI聚集事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外科医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可能会导致患者SSI,可考虑对参与特定手术的外科医生定期进行主动筛查与去定植,必要时要求鼻毛茂盛的鼻腔定植者定期修剪鼻毛,以减少SS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医院感染聚集事件 流行病学调查 脉冲场凝胶电泳 同源性分析 去定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潜在剖面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陈加军 刘丹丹 +1 位作者 朱宇 王倩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5-390,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对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进行分类,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中国老年人抑郁... 目的:分析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对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进行分类,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可分为无抑郁(73.89%)、轻度抑郁-高希望(6.95%)、中度抑郁-低希望(10.83%)、重度抑郁-高孤独(8.33%)4个类别。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健康状况不好、夜间睡眠时间0~<5 h的老年人更易出现抑郁症状(P<0.05)。其中男性更不容易出现轻度抑郁-高希望(OR=0.43,95%CI为0.34~0.55)、重度抑郁-高孤独(OR=0.52,95%CI为0.42~0.65);居住地为农村、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不上网者更易出现中度抑郁-低希望、重度抑郁-高孤独(P<0.05);文化程度为初中者更易出现中度抑郁-低希望(OR=2.04,95%CI为1.27~3.28);与伴侣居住者更不容易出现轻度抑郁-高希望(OR=0.24,95%CI为0.60~0.94)。结论: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存在异质性,应根据不同抑郁类别,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抑郁症状 潜在剖面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学科管理对手烧伤患者瘢痕及手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杨爱玲 弓辰 +7 位作者 郑嫚 乔平 屈要萍 周煜 郑毛沙 张萌 孙银平 施雪曼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2-95,104,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学科团队延续性康复管理对手烧伤患者瘢痕及手功能的影响,促进手烧伤患者的康复。方法 将88例深Ⅱ度至Ⅲ度手烧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性康复管理,观察组基于微信平...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学科团队延续性康复管理对手烧伤患者瘢痕及手功能的影响,促进手烧伤患者的康复。方法 将88例深Ⅱ度至Ⅲ度手烧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性康复管理,观察组基于微信平台实施多学科团队延续性康复管理。分别在创面愈合时及愈合后4周、12周、24周,通过温哥华瘢痕量表、手指关节总活动度及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均有40例完成研究。创面愈合后4周、12周和24周,观察组瘢痕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指关节总活动度及上肢功能测试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学科团队延续性康复管理能改善手烧伤患者的瘢痕情况,提高患者手功能和上肢功能,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烧伤 瘢痕 手功能 多学科团队 微信平台 康复管理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23年手术后肺炎临床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
5
作者 郭艳 李占结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6-511,共6页
目的分析手术后肺炎临床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为手术后肺炎的进一步监测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2023年手术后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手术后肺炎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占比变化趋势及手术... 目的分析手术后肺炎临床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为手术后肺炎的进一步监测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2023年手术后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手术后肺炎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占比变化趋势及手术后肺炎发生时间和病原体分布,以及各科室手术后肺炎发病率。结果2014—2023年全院共有653609例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手术例次数为676245次,其中有2934例次发生手术后肺炎,手术后肺炎发病率为0.43%。手术后肺炎患者平均年龄为(59.76±16.53)岁,男性占比68.58%;手术后肺炎发病率由2014年的2.00%降至2023年的0.10%,VAP占比由2014年的9.92%上升至2023年的99.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手术后肺炎发生在术后7、10、30 d内的分别占65.81%、78.80%、95.64%,发生率居前三的科室分别为心脏大血管外科(5.277%)、神经外科(2.114%)和胸外科(1.130%);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7.58%)。结论手术后肺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其中VAP患者应作为后续改进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心脏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和胸外科则是手术后肺炎的重点关注科室,手术后10 d内应作为手术后肺炎的重点关注时间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手术后肺炎 临床分布 变化趋势 呼吸机相关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范建江 王朝刚 +2 位作者 徐远杰 曹心慧 张晓曼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1-638,共8页
目的探究影响症状性颅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后预后的各项因素,并据此构建列线图式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21例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 目的探究影响症状性颅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后预后的各项因素,并据此构建列线图式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21例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管病变特征、治疗相关因素及预后情况。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的评分结果,将患者划分为预后佳组(mRS得分≤2)与预后差组(mRS得分>2),随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运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并确定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并构建验证该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121例患者中,预后不良31例(25.61%),预后良好90例(74.38%)。术后3个月mRS评分低于术前mRS评分(P>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在高血压病史、狭窄部位、狭窄程度、侧支循环状态、介入治疗方式、胆固醇水平、血小板计数、病变长度、术前NIHSS评分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狭窄程度、侧支循环状态、胆固醇水平、血小板计数、病变长度及术前NIHSS评分是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预后的AUC为0.931(95%CI:0.873~0.989),校准曲线显示预测值与实际值符合度较好。结论高血压病史、狭窄程度、侧支循环状态、胆固醇水平、血小板计数、病变长度及术前NIHSS评分是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展现出了对患者预后状况的高度精确预测效能,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 介入治疗 预后影响因素 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POLR2M表达及其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付若楠 魏岱 +4 位作者 吕思臻 赵柢 倪艺铭 朱会芳 千新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6-885,共10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中POLR2M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GEPIA2.0、TCGA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别分析预测POLR2M在CRC组织和正常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以及采用Log-rank t...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中POLR2M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GEPIA2.0、TCGA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别分析预测POLR2M在CRC组织和正常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以及采用Log-rank test法评估各组表达的预后差异。应用qRT-PCR法检测POLR2M在人CRC细胞系SW480、HCT-8、RKO、LOVO、DLD-1、HCT-116、SW620及人正常结直肠细胞系FHC中的表达。通过慢病毒稳定转染DLD-1和RKO细胞上调POLR2M,并分为对照组(LV-NC)和实验组(LV-POLR2M),利用干扰片段SiRNA瞬时转染SW620和SW480细胞下调POLR2M,并分为对照组(Si-NC)和实验组(Si-POLR2M),验证各组转染效率。运用CCK-8、平板克隆、Transwell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OLR2M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GEPIA2.0、TCGA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显示:POLR2M在CRC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癌旁组织(P<0.05),且POLR2M表达与CRC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级和脉管侵犯均无关(P>0.05);POLR2M过表达的患者预后不良(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FHC细胞相比,SW480、HCT-8、RKO、LOVO、DLD-1、HCT-116、SW620细胞系中POLR2M的mRNA表达升高(F=97.7,P<0.05),并成功构建POLR2M稳定过表达和干扰细胞株。与LV-NC组相比,LV-POLR2M组DLD-1和RKO细胞的活力、集落数、穿过小室的细胞数和细胞迁移率均显著上升(P<0.05);与Si-NC组相比,Si-POLR2M组SW620和SW480细胞的活力、集落数、穿过小室的细胞数和细胞迁移率均显著下降(P<0.05)。下调POLR2M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促进细胞凋亡(P<0.05)。结论 POLR2M在CRC中可能发挥促癌基因的作用,其高表达可显著促进CRC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POLR2M 增殖 侵袭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医师医院感染的因素及个体防护 被引量:1
8
作者 安涓 尚君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2061-2061,2064,共2页
关键词 口腔医师 医院感染 因素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近视发生前后的屈光度和眼生物参数变化:安阳儿童眼病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石梦海 黄瑛 +8 位作者 李翯 屠永芳 李蕾 康梦田 魏士飞 孙芸芸 尹磊 王宁利 李仕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3-461,共9页
目的分析小学生5年间的屈光度和眼生物参数变化趋势,探讨其在近视发生前后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以“安阳儿童眼病研究”中的1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986人,其中男生1126人,女生860人,均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每年采... 目的分析小学生5年间的屈光度和眼生物参数变化趋势,探讨其在近视发生前后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以“安阳儿童眼病研究”中的1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986人,其中男生1126人,女生860人,均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每年采用1%环戊通滴眼液进行睫状肌麻痹后电脑验光获得等效球镜度(SE),采用眼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平均角膜曲率(Km)等,采用Bennett公式计算晶状体屈光力(LP)。根据随访时近视发生情况将受检者分为持续近视组、非近视组和新发近视组,又根据发病年龄将新发近视组细分为8岁近视组、9岁近视组、10岁近视组、11岁近视组和12岁近视组,比较各组屈光度和眼生物参数在不同随访时间点的差异。结果随着年龄增加,所有儿童的屈光度均逐渐向近视漂移、眼轴逐渐增长,各组内相邻随访年龄间SE和A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相同随访年龄下,近视发生越早,其近视屈光度数越高,AL越长;各相邻组间S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12岁随访年龄下各相邻组间A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非近视组,屈光度以缓慢均匀的速度向正视漂移,5年平均SE变化速度为(-0.23±0.27)D/年,AL亦缓慢均匀增长,5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18±0.13)mm/年;在新发近视组中,近视发生前第3年、第2年和第1年的SE年变化量分别为(-0.32±0.25)、(-0.45±0.33)和(-0.98±0.44)D,AL年增长量分别为(0.25±0.12)、(0.32±0.15)和(0.48±0.19)mm,SE和AL变化速度均在近视发生前开始加快,并于近视发生后变缓,各近视前后不同时间段SE和AL变化速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新发近视组中发生近视时男生的AL为(24.11±0.70)mm,明显长于女生的(23.60±0.6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71,P<0.001)。LP随年龄增加而下降,9岁前下降速度较快,9岁后下降速度变缓。持续近视组和8~11岁近视组的LP平均下降速度分别为(-0.48±0.19)、(-0.44±0.20)、(-0.49±0.16)、(-0.51±0.18)、(-0.48±0.19)D/年,明显快于12岁近视组的(-0.42±0.17)D/年和非近视组的(-0.37±0.15)D/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不同随访年龄K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L在儿童近视发生的前3年内开始加速增长,在近视发生后增长速度逐渐变缓,但仍明显快于非近视儿童;在此过程中,LP下降起到一定的代偿作用,Km无显著变化。相同年龄下男生发生近视时的AL比女生长。AL是近视防控的重要指标,评估时要考虑性别差异,更要关注AL的增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屈光度 眼生物参数 眼轴长度 晶状体屈光力 儿童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伟 侯保萍 +1 位作者 徐红丽 李灵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CS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6例CSP患者UACE后行清宫术,观察并记录UACE和清宫术的并发症、血清β-HCG和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对UACE前和术后1天、4天、1周血清β-HCG进行对比;...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CS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6例CSP患者UACE后行清宫术,观察并记录UACE和清宫术的并发症、血清β-HCG和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对UACE前和术后1天、4天、1周血清β-HCG进行对比;根据UACE前血清β-HCG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血清β-HCG≥10 000mIU/ml)和B组(血清β-HCG<10 000mIU/ml),对比组间孕周、前次剖宫产距今时间、清宫术中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UACE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阴道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清宫术中出血量5~400 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UACE前和术后1天、4天、1周血清β-H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CE术后血清β-HCG较术前显著下降;两组年龄、孕周、前次剖宫产距今时间、清宫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既往孕次、血清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UACE在CSP的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无论血清β-HCG水平高低,均可达到保留子宫和生育能力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栓塞 清宫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妊娠 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PKP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13
11
作者 曹珺 刘纪恩 +2 位作者 母心灵 勾瑞恩 冯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50-952,共3页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缓解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疼痛性血管瘤、各种转移瘤及骨髓瘤的疼痛方面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被...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缓解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疼痛性血管瘤、各种转移瘤及骨髓瘤的疼痛方面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被骨水泥强化后的椎体仍有可能出现再骨折。2007年3月~2014年1月我科共收治PVP/PKP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7例,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临床治疗效果 再骨折 PKP PVP 手术 术后 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超溶栓时间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李永芳 刘华 +3 位作者 李艾帆 崔传举 王焕婷 燕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超溶栓时间窗老年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超溶栓时间窗老年AIS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超溶栓时间窗老年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超溶栓时间窗老年AIS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治疗效果。观察2组有效率,预后良好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9.06±4.65)分vs(9.64±3.91)分,(3.16±1.37)分vs(2.89±1.23)分,P>0.05]。2组治疗14 d NIHSS评分、mRS评分及治疗3个月m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且观察组治疗14 d NIHSS评分、mRS评分及治疗3个月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85±1.02)分vs(3.41±1.14)分,(1.54±1.28)分vs(2.01±1.11)分,(0.51±0.38)分vs(1.47±0.57)分,P=0.000]。观察组治疗14 d有效率、预后良好率和治疗3个月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vs 80.0%,P=0.027;54.7%vs 37.3%,P=0.035;73.3%vs 62.7%,P=0.014)。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49)。结论超溶栓时间窗老年AIS患者静脉给予替罗非班能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老年AIS患者的预后,且颅内及全身出血风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的多指标监测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田社民 牛希华 +5 位作者 马文元 张业龙 李强 何建民 邱长虹 杨长青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6-127,共2页
在大面积烧伤的救治中,因烧伤早期为休克期,故液体复苏至关重要.以往补液的质、量主要依据全国习用的补液公式1计算. 2000年9月,本科成立了烧伤重症监护病房 (BICU),作者在多指标监测下,对烧伤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休克期 多指标监测 抗休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补肾止喘汤联合西药对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ET-1、NO、CEC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贾铷 张雅琴 +1 位作者 祝伟 赵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1820-1823,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补肾止喘汤联合西药对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ET-1、NO、CE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 目的:探讨益气补肾止喘汤联合西药对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ET-1、NO、CE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益气补肾止喘汤,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统计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血清ET-1、NO、CEC水平的变化;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2组哮喘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FVC、FEV1、FEV1/FVC、MMEF及PEF均显著增大,而血清ET-1、NO及CEC水平显著降低,且2组间上述各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访显示,观察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哮喘发作次数均较对照组患儿显著降低,哮喘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补肾止喘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哮喘,可显著降低ET-1、NO、CEC表达水平,减轻气道损伤,同时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并减少哮喘复发,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药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益气补肾止喘汤 肺功能 ET-1 NO C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鹏 朱红灿 +3 位作者 李玉生 赵幸娟 郑亚珂 李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9-872,共4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 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对52例PD患者(PD组)和58例健康对象(对照组)进行评定,探讨PD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PD...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 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对52例PD患者(PD组)和58例健康对象(对照组)进行评定,探讨PD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年龄、病程、H-Y分级、UPDRS评分的关系。结果:PD组Mo-CA评分(20.28±4.16)低于对照组(26.28±3.61)(t =8.036,P <0.001),PD 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57.7%,30例)高于对照组(10.3%,6例)(χ2=19.200,P<0.001)。 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注意与集中、执行功能、延迟回忆、语言、视结构技能、抽象思维和定向力等下降。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组认知功能障碍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H-Y分级)、病程、UPDRS(第1部分)评分、UPDRS(第2部分)评分有关(OR:5.464,6.172,1.138,1.305;95%CI:1.915~10.136,0.068~0.872,1.017~1.358,1.316~11.014)。结论: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临床表现多样,其与病程、病情轻重、URPDS评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晓曼 罗小娜 +4 位作者 娄萍 李艾帆 逄涛 许予明 张慧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30-113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脑梗死进行机械通气后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37例重症脑梗死行机械通气患者,将发生VAP 56例作为VAP组,未发生VAP 81例作为非VAP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VAP组检测痰标本中病原菌并分析。结果 VAP组与... 目的探讨重症脑梗死进行机械通气后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37例重症脑梗死行机械通气患者,将发生VAP 56例作为VAP组,未发生VAP 81例作为非VAP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VAP组检测痰标本中病原菌并分析。结果 VAP组与非VAP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P组共检测出89株细菌,革兰阴性杆菌68株,革兰阳性球菌21株,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鲍曼不动杆菌17株、铜绿假单胞菌15株。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17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仅对糖肽类及利奈唑烷敏感性好。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对包括碳青酶烯在内的抗生素耐药率均>60%。结论机械通气时间是重症脑梗死患者VAP发生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革兰阴性杆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致重症脑梗死患者VAP的主要病原菌,并且其耐药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呼吸 人工 通气机 机械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葡萄球菌 金黄色 抗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NO与NOS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伟力 王冀康 +12 位作者 李时光 李文强 顾仁骏 张萍 张帆 王夏红 师天元 张红亚 赵建华 石金河 陈希妍 张建新 靳玫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sae,NOS)的水平及其动态变化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患者病情变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sae,NOS)的水平及其动态变化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患者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比色法(colorimetric method)动态测定31例DEACMP患者血清NO及NOS水平,并与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MP)后未发生迟发脑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DEACMP患者急性期血清NO及NOS水平[(62.67±14.39)μmol/L,(27.68±6.14)U/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0.18±9.95)μmol/L,(20.88±6.32)U/mL](均P<0.05),与ACMP组急性期[(62.00±16.46)μmol/L,(28.13±5.23)U/m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DEACMP患者恢复期血清NO及NOS水平[(54.66±11.73)μmol/L,(21.74±5.88)U/mL]明显低于急性期(均P<0.05),与ACMP组随访期[(52.79±11.22)μmol/L,(20.64±5.92)U/m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NO-NOS系统参与了DEACMP的发病机制,NO-NOS水平变化与病情变化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脑病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丽英 陈小兵 高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70-472,共3页
目的:临床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6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75 mg/m^2,d1,奥沙利铂85 mg/m^2,d2,卡培他滨每天1 000 mg/m^2,bid,d1~d14,21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目的:临床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6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75 mg/m^2,d1,奥沙利铂85 mg/m^2,d2,卡培他滨每天1 000 mg/m^2,bid,d1~d14,21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5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6例(10.7%),PR 30例(53.6%),SD 12例(21.4%),PD 8例(14.3%),总有效率64.3%,中位TTP为6.2个月(3.6~11.8个月),中位OS为11.6个月(5.9~14.6个月)。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外周神经炎,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较高,血液学毒性低,近期疗效较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中大出血发生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海波 李刚 +3 位作者 陈清亮 梁昊 杨林 张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6-440,共5页
目的 探讨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清宫术中大出血发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3所医院出院的CSP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出183例早期CSP患者。根据UAE后清宫术中是否发生子宫大出血,... 目的 探讨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清宫术中大出血发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3所医院出院的CSP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出183例早期CSP患者。根据UAE后清宫术中是否发生子宫大出血,将患者分为大出血组(n=17)和非大出血组(n=16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妊娠囊最大径、妊娠囊与膀胱后壁间子宫肌层厚度、妊娠囊血管化程度、妊娠囊侧支供血、妊娠囊供血血管未完全栓塞等指标。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独立危险因素预测UAE后清宫术中大出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AUC质量。结果 UAE后清宫术中大出血发生率为9.3%(17/183),未发生子宫切除及死亡等不良事件。两组年龄、孕期、末次剖宫产时间、妊娠囊最大径、妊娠囊血管化程度、妊娠囊侧支供血、妊娠囊供血血管未完全栓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囊最大径(OR=1.064,95%CI=1.021~1.108,P=0.003)、妊娠囊侧支供血(OR=6.026,95%CI=0.030~0.918,P=0.040)、妊娠囊供血血管未完全栓塞(OR=0.071, 95%CI=0.005~33.330,P=0.045))是UAE后清宫术中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妊娠囊最大径、妊娠囊侧支供血、妊娠囊供血血管未完全栓塞预测UAE后清宫术中大出血的AUC分别为0.686(95%CI=0.541~0.831,P<0.05)、0.811(95%CI=0.680~0.942,P<0.01))、0.609(95%CI=0.449~0.768,P>0.05)。妊娠囊最大径与妊娠囊侧支供血、妊娠囊最大径与妊娠囊供血血管未完全栓塞间AUC质量相近(P>0.05),妊娠囊侧支供血的AUC质量优于妊娠囊供血血管未完全栓塞(P=0.002)。结论 早期CSP患者UAE后清宫术中仍可能发生大出血,对患者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妊娠囊最大径、妊娠囊侧支供血和妊娠囊供血血管未完全栓塞均有一定的提示UAE后清宫术中大出血的价值,相关研究仍有待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 栓塞术 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重度烧伤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苏卫国 王平丽 +4 位作者 魏莹 周一平 牛希华 娄季鹤 李永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重度烧伤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疗效。方法将36名重度烧伤伴SIRS患者,分为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8),治疗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面,每5一,7d更换一次;对照组清创后应用磺胺嘧啶...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重度烧伤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疗效。方法将36名重度烧伤伴SIRS患者,分为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8),治疗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面,每5一,7d更换一次;对照组清创后应用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外涂于创面,每日更换敷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d内脓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每1%全身体表面积(TBSA)烧伤创面的住院费用以及渗出量、人血白蛋白用量和悬浮红细胞用量;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24、72、120h,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质量浓度。结果术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治疗组的1%TBSA住院费用、悬浮红细胞用量、人血白蛋白用量和术后7d内渗出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24h起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CRP和PCT质量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治疗重度烧伤伴SIRS的有效创面处理方法,能降低脓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