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施《郑州市农作物种子经营管理办法》的意义与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庆 《种业导刊》 2009年第8期9-11,13,共4页
《郑州市农作物种子经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种子执法主体、种子备案登记、种子委托经营、非主要农作物管理、种子广告发布、种子样品封存、质量复检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关键词 种子经营管理 农作物管理 郑州市 执法主体 委托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河南省种子管理体制现状与思考
2
作者 关新中 《中国果菜》 2009年第6期53-54,共2页
河南省种子企业数量占全国之首,有国有的,集体的,中外合资的还有个人的,其生产、经营和市场行为趋于多样化,复杂化,这样种业管理也应随着形势变化而变革。
关键词 管理体制 河南省 种子 企业数量 中外合资 市场行为 多样化 种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加强种子管理工作
3
作者 董锐 《农村农业农民》 2000年第11期28-29,共2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和实施,种子工作将面临新的形势,对种子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切实做好种子工作,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加强体制管理,提高管理素质;加强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和实施,种子工作将面临新的形势,对种子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切实做好种子工作,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加强体制管理,提高管理素质;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水平;加强品种管理,提高生产能力。一、当前种子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1.市场不断发展变化,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种子市场已由过去的完全靠计划管理向主要依靠市场规律和社会法制进行间接的管理转变;种子的生产经营也由过去的按行政区域划分的条块式垄断向大市场、大流通、大集团竞争的格局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法 种子管理 体系管理 市场管理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时期种子管理体系建设与创新
4
作者 郭良峰 李永恒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第10期101-102,共2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新时期,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人们对种子管理体系建设和创新越来越重视,本文对新时期种子管理体系建设与创新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时期 种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种子法》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
5
作者 董锐 鹿智江 +2 位作者 吕红伟 张萌 张亚斌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种子法》 问题 对策 农作物市场 市场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芝麻发展前景及对策 被引量:17
6
作者 焦宏廷 路风银 +3 位作者 孙文喜 张亚斌 毛瑞霞 王素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河南省 芝麻 发展前景 种植面积 油料作物 国内外市场 市场状况 对外贸易 国民经济 种植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姜黑土区棉花不同叶枝留量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赵鹏 杨青华 +4 位作者 王玉琴 王金召 张亚斌 李彩霞 皇浦庭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00-402,共3页
1997 -1998 年研究了砂姜黑土区不同叶枝留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叶枝与常规整枝相比单株成铃增多,铃重大,成铃时空分布合理,烂铃减少,优质铃增加- 但不同叶枝留量效果不同,T4 效果最好,皮棉增产31-5... 1997 -1998 年研究了砂姜黑土区不同叶枝留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叶枝与常规整枝相比单株成铃增多,铃重大,成铃时空分布合理,烂铃减少,优质铃增加- 但不同叶枝留量效果不同,T4 效果最好,皮棉增产31-5% ,霜前花率提高16-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姜黑土 棉花 叶枝 产量 土壤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豫麦43号及其栽培要点 被引量:1
8
作者 卢甲纯 张建伟 +3 位作者 杨保安 范家霖 王柏楠 苏振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7年第7期30-30,共1页
小麦新品种豫麦43号及其栽培要点卢甲纯张建伟杨保安范家霖王柏楠(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郑州450052)苏振(郑州市种子管理站)豫麦43号原名为豫同843,是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于1983年利用60Co-γ射... 小麦新品种豫麦43号及其栽培要点卢甲纯张建伟杨保安范家霖王柏楠(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郑州450052)苏振(郑州市种子管理站)豫麦43号原名为豫同843,是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于1983年利用60Co-γ射线(20krad)辐照处理“豫原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豫麦43号 区域试验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旱1号小麦不同播期试验初报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彦宗 翟宏贤 +3 位作者 马风贤 陈太轩 李光普 李新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7年第7期21-22,共2页
郑旱1号小麦不同播期试验初报黄彦宗翟宏贤马风贤陈太轩李光普(偃师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偃师471900)李新友(郑州市种子管理站)为了探讨旱地小麦新品种(系)郑旱1号在偃师市旱地种植的最佳播期,1996年在邙岭乡东蔡庄... 郑旱1号小麦不同播期试验初报黄彦宗翟宏贤马风贤陈太轩李光普(偃师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偃师471900)李新友(郑州市种子管理站)为了探讨旱地小麦新品种(系)郑旱1号在偃师市旱地种植的最佳播期,1996年在邙岭乡东蔡庄村进行了郑旱1号不同播期试验。现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郑旱1号 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郑农4108的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郜俊红 李琴 +1 位作者 廖先静 邱冬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为全面了解小麦新品种郑农4108的生产应用价值,根据2017-2019年度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和2019-2020年度生产试验数据,采用与对照偃展4110产量对比及变异系数法、高稳系数法、回归系数法等对郑农4108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品质进... 为全面了解小麦新品种郑农4108的生产应用价值,根据2017-2019年度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和2019-2020年度生产试验数据,采用与对照偃展4110产量对比及变异系数法、高稳系数法、回归系数法等对郑农4108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郑农4108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品质优,综合性状优良,与偃展4110相比,更适应于高产栽培,适宜于河南省南部地区弱筋小麦种植区推广种植,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郑农4108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弱筋高产小麦新品种 郑农410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4
11
作者 郜俊红 廖先静 李琴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期239-241,共3页
郑农4108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2004年以兰考21-7为母本、周麦16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的优质弱筋高产小麦新品种。2017-2020年参加河南省南部及弱筋B组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21年4月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宜... 郑农4108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2004年以兰考21-7为母本、周麦16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的优质弱筋高产小麦新品种。2017-2020年参加河南省南部及弱筋B组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21年4月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宜在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郑农4108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白菜1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宣杰 毛富强 +2 位作者 孔德政 杨爱军 李爱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10期28-28,共1页
豫白菜11号(又名豫早2号、豫春1号)是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育成的早熟大白菜新品种,1998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特征特性豫白菜11号生育期59~63天。外叶12片,... 豫白菜11号(又名豫早2号、豫春1号)是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育成的早熟大白菜新品种,1998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特征特性豫白菜11号生育期59~63天。外叶12片,绿色,叶面平展、有毛,叶柄白色、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豫白菜11号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13
作者 贺德先 程崇 +1 位作者 高海水 吕宏伟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4-148,共5页
评估了河南作物生产发展现状,分析了自然资源及作物产量潜力,阐明了限制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作物生产发展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技术对策。
关键词 河南 作物生产 现状 产量潜力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C系统化控对麦套春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杨青华 唐予迪 +3 位作者 张亚斌 柴升 王建华 王俊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研究了DPC系统化控对不同密度条件下麦套春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PC系统化控对不同密度条件下麦套春棉都有显著促进作用,表现为棉铃干物质积累加快;成铃时空分布合理,烂铃减少,优质铃增加。棉花产量有明显提高,对... 研究了DPC系统化控对不同密度条件下麦套春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PC系统化控对不同密度条件下麦套春棉都有显著促进作用,表现为棉铃干物质积累加快;成铃时空分布合理,烂铃减少,优质铃增加。棉花产量有明显提高,对纤维品质无不良作用。优化组合是B2T3,B2T1和B3T2,皮棉增产率分别为22.8%,28.4%和43.3%。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DPC 系统化控 麦套春棉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旱1号小麦不同播量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风贤 刘淑君 +3 位作者 刘素爱 崔艳红 段俊卿 李新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7年第7期20-21,共2页
郑旱1号小麦不同播量试验马风贤刘淑君刘素爱崔艳红段俊卿(偃师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偃师471900)李新友(郑州市种子管理站)旱地小麦新品种(系)郑旱1号在偃师市种植两年,表现出耐寒、抗旱、抗病、高产等特点,深受群众欢... 郑旱1号小麦不同播量试验马风贤刘淑君刘素爱崔艳红段俊卿(偃师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偃师471900)李新友(郑州市种子管理站)旱地小麦新品种(系)郑旱1号在偃师市种植两年,表现出耐寒、抗旱、抗病、高产等特点,深受群众欢迎。为探讨其在旱地的最佳播量,为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郑旱1号 播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小麦新品种引种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东旭 黄长志 周秋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1期40-41,共2页
通过引进优质小麦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比较鉴定、综合评价,筛选出西农979、陕引1号和Salgemma3个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抗逆性强的优质种质资源。
关键词 小麦 引种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系数分析法评价2016年河南省超高产小麦区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许东旭 于沐 +1 位作者 黄长志 周秋峰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2期79-80,共2页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对2016-2017年度11个参试的河南省超高产小麦区域试验的材料进行了高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厚德麦970产量和稳定性均居第一,为高产稳产类型,该品种在跨度较大区域内,具有较好的高产稳产潜力,极具推广前景;昌...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对2016-2017年度11个参试的河南省超高产小麦区域试验的材料进行了高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厚德麦970产量和稳定性均居第一,为高产稳产类型,该品种在跨度较大区域内,具有较好的高产稳产潜力,极具推广前景;昌麦15产量最低,稳定性也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产稳产性 高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耐热型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东旭 黄长志 周秋峰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1期68-71,共4页
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鉴定及筛选耐热种质资源,选育耐热品种,对适应高温气候及保障小麦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鉴定、筛选小麦耐热种质资源,选育耐热性品种是解决小麦不耐热所产生问题的根本方法,以河南省麦区推广的20份小... 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鉴定及筛选耐热种质资源,选育耐热品种,对适应高温气候及保障小麦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鉴定、筛选小麦耐热种质资源,选育耐热性品种是解决小麦不耐热所产生问题的根本方法,以河南省麦区推广的20份小麦品种(品系)为试材,设置灌浆期的生长环境为热胁迫(每天8:00~18:00扣棚增温)和自然条件(CK)2个处理,研究热胁迫对小麦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明显抑制了小麦籽粒干物质的积累,在不同品种间产量和千粒重对高温耐受性存在遗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热性 种质资源 鉴定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北青340不同密度对产量及机收相关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武晓攀 孙佩 +5 位作者 许东旭 陈国立 王蕊 周庆伟 陈永伟 皮晓洁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8期166-170,共5页
以玉米品种北青340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密度处理,研究北青340对不同密度产量及机收籽粒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长和千粒重先略微增加后下降,穗粗和穗粒数减少.不同种植密度对北青340的穗粒数和千... 以玉米品种北青340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密度处理,研究北青340对不同密度产量及机收籽粒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长和千粒重先略微增加后下降,穗粗和穗粒数减少.不同种植密度对北青340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大,对穗长和穗粗的影响较少.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先增加后降低,密度为8.75万株/hm^2时株高最高,为279.83 cm,密度为6.50万株/hm^2时株高最低,为262.76 cm,两个处理之间相差17.07 cm.穗位高和第7~9节间长增加.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破损率和落粒率呈上升趋势,密度为9.50万株/hm^2时最高,分别是5.03%和1.97%,密度为6.50万株/hm^2时最低,分别为3.98%和1.29%;杂质率没有明显变化规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密度为8.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11473.61 kg/hm^2,密度为9.50万株/hm^2时产量最低,为9956.53 kg/hm^2,两个处理产量相差1517.08 kg/hm^2.密度处理6.50万株/hm^2、7.25万株/hm^2、8.00万株/hm^2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北青340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50万~8.0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青340 产量 密度 机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收获机传动齿轮优化设计
20
作者 马春雷 徐勇 李永恒 《农业工程》 2018年第8期110-112,共3页
以马铃薯收获机变速箱锥齿轮为研究对象进行优化设计,以体积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得到锥齿轮的结构尺寸,利用SolidWorks有限元分析工具Simulation进行应力分析,验证了优化设计结果的合理性。
关键词 锥齿轮 优化设计 MATLAB SOLID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