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巴克拉联合5-氟尿嘧啶对低氧性胰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侯新芳 宋海岩 +3 位作者 周志新 邓晓慧 张毅敏 程慧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1117-1122,共6页
目的:研究在低氧条件下,奥巴克拉(obatoclax)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胰腺癌细胞株Bx PC-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细胞分组为低氧组、5-FU组、obatoclax+5-FU组,利用MTT... 目的:研究在低氧条件下,奥巴克拉(obatoclax)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胰腺癌细胞株Bx PC-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细胞分组为低氧组、5-FU组、obatoclax+5-FU组,利用MTT法检测各组Bx PC-3细胞增殖活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Bx PC-3细胞中EMT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低氧条件下,obatoclax联合5-FU可抑制Bx PC-3细胞的增殖活性,且具有时间依赖性;obatoclax联合5-FU可进一步促进EMT的管家基因,转录因子Snail与Slug的表达升高;obatoclax联合5-FU促进上皮标记E-Cadherin的表达升高,及间质标记N-Cadherin、Fibronectin、Collagen Ⅰ、Vimentin的表达下降。结论:在低氧状态下obatoclax联合5-FU可抑制胰腺癌Bx PC-3细胞的增殖活性,可通过抑制转录因子Snail与Slug的表达,上调上皮标记E-Cadherin的表达,下调间质标记N-Cadherin、Fibronectin、Collagen Ⅰ及Vimentin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上皮向间质的转化,进而降低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质转化 低氧 奥巴克拉 5-氟尿嘧啶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预测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赵青芳 关露露 +6 位作者 吕慧芳 陈贝贝 樊鑫鑫 王茂勋 高晓会 郭彦伟 陈小兵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3-209,共7页
背景与目的:阿帕替尼是全球首个针对晚期胃癌的口服抗血管生成药物,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寻找合适的疗效预测标志物及筛选敏感人群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该研究旨在观察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寻找有效的临床预测... 背景与目的:阿帕替尼是全球首个针对晚期胃癌的口服抗血管生成药物,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寻找合适的疗效预测标志物及筛选敏感人群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该研究旨在观察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寻找有效的临床预测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5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单药口服阿帕替尼。观察指标为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总体中位PFS(median DFS,m PFS)为71 d(95%CI:50.1~91.9 d),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5.71%,DCR为65.7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于56岁、ECOG评分0~1分、药物剂量500 mg、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蛋白尿者PFS显著延长;而ECOG评分0~1分、药物剂量500 mg、高血压、HFSR、蛋白尿、腹泻者DCR较高。Cox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P=0.007)、药物剂量(P=0.014)、高血压(P=0.012)及治疗相关HFSR(P=0.046)是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ECOG评分0~1分(P=0.014)、高血压(P=0.043)及HFSR(P=0.012)与DCR高显著相关。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控的安全性。ECOG评分、治疗期间出现高血压及HFSR是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DCR和PFS的独立预测因素,而药物剂量可作为PFS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阿帕替尼 多因素分析 预后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TLR4通路参与Fibulin-5对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晓娟 王慧娟 +1 位作者 张米娜 张国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61-769,共9页
背景与目的:Fibulin-5在肺癌组织中低表达,具有抑癌作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肺癌中高表达,能够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该研究旨在探讨Fibulin-5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该研究首先检... 背景与目的:Fibulin-5在肺癌组织中低表达,具有抑癌作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肺癌中高表达,能够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该研究旨在探讨Fibulin-5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该研究首先检测了肺上皮细胞和肺癌细胞中Fibulin-5和HMGB1的表达,然后利用转染试剂将Fibulin-5过表达质粒和HMGB1的si RNA转染人A549细胞。实现Fibulin-5过表达和HMGB1低表达后,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A549细胞中HMGB1 m RNA表达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HMGB1蛋白的分泌;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MGB1、cyclin D1、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和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在肺癌细胞A549中,Fibulin-5低表达,HMGB1高表达。过表达Fibulin-5和低表达HMGB1后,HMGB1、cyclin D1、MMP2、MMP7和MMP9的表达均明显降低,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0.05);此外,过表达Fibulin-5下调了TLR4、MyD88、p-p65的表达,上调了IκBα的表达(P<0.05)。结论:Fibulin-5可能是通过抑制HMGB1的表达以及其下游的TLR4/NF-κB通路,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ULIN-5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TLR4/NF-κB通路 肺癌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胃癌免疫检查点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慧晨 胡慧慧 +3 位作者 邢一舒 陈贝贝 王赛琪(综述) 陈小兵(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958-962,共5页
胃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大多数胃癌初诊即已为晚期,预后较差,目前治疗现状仍不理想。免疫逃逸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一主要机制,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pr... 胃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大多数胃癌初诊即已为晚期,预后较差,目前治疗现状仍不理想。免疫逃逸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一主要机制,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是导致免疫逃逸的重要分子,PD-1与PD-L1结合是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特异性阻断二者结合,可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PD-1/PD-L1抑制剂可明显改善晚期胃癌患者预后,并且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靶向治疗、放疗等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本文就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在晚期胃癌中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在胃癌HER2表达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霄 曲金荣 +3 位作者 张宏凯 赵玉洲 刘莺 黎海亮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0-1115,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在胃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患者术前行腹部MRI检查并测量DCE-MRI直方图参数,包括容积转移常数(K trans...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在胃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患者术前行腹部MRI检查并测量DCE-MRI直方图参数,包括容积转移常数(K trans)、速率常数(K ep)及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 e)的均值及第10、25、50、75、90百分位数(Perc10、Perc25、Perc50、Perc75、Perc90)。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的HER2表达结果分为HER2阴性组、HER2不确定组和HER2阳性组。采用Kruskal-Walls H检验比较3种HER2类型的各参数组间差异,两两比较时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显著性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DCE-MRI有效参数诊断HER2阳性的效能。结果:HER2阴性组34例,HER2不确定组22例,HER2阳性组9例。3种HER2表达组间的K trans均值、Perc25、Perc50、Perc75、Perc90及K ep Perc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HER2阳性组的K trans均值、Perc25、Perc50、Perc75、Perc90及K ep Perc75高于HER2不确定组(P<0.05);HER2阳性组的K trans均值、Perc50、Perc75高于HER2阴性组(P<0.05);HER2阴性组与HER2不确定组间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 trans Perc75鉴别HER2阳性组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02),临界值为0.592/min,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69.64%。结论:MRI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具有评估胃癌HER2表达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磁共振成像 HER2 直方图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二线治疗方案疗效及安全性的回顾性研究
6
作者 杨晓帆 张鑫鑫 +2 位作者 王千里 吴梦婕 王居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04-509,共6页
目的:探讨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gastric/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G/GEJ)腺癌适宜的二线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河南省肿瘤医院以紫杉醇单药和紫杉醇联合抗血管或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 目的:探讨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gastric/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G/GEJ)腺癌适宜的二线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河南省肿瘤医院以紫杉醇单药和紫杉醇联合抗血管或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单抗作为二线治疗的晚期G/GEJ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收集10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0.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9.5个月。紫杉醇单药治疗组(43例)、紫杉类联合抗血管组(22例)和紫杉类联合免疫组(36例)客观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9.3%、27.3%和30.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60.5%、86.4%和80.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2.7个月、4.3个月和3.9个月,中位OS分别为7.0个月、12.0个月和11.0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不良反应均可控,无新型不良事件发生,联合抗血管组高血压发生率为40.9%(9/22),联合PD-1单抗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7/36),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腹膜转移是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紫杉类联合抗血管或PD-1单抗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PFS及OS,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是晚期胃癌二线治疗可选择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二线治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