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正邪理论与肿瘤免疫疗法辨证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史伟伟 张璐 +5 位作者 武艺铭 杨铠滔 申星辰 陈银芝 郭之蕾 刘怀民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2,共4页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是正邪斗争的结果,“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其与现代医学肿瘤免疫治疗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来进一步杀伤肿瘤细胞有理念共趋性。在正邪理论指导下用中药激活并增强免疫系统、...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是正邪斗争的结果,“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其与现代医学肿瘤免疫治疗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来进一步杀伤肿瘤细胞有理念共趋性。在正邪理论指导下用中药激活并增强免疫系统、规避肿瘤免疫逃逸,与肿瘤免疫治疗起到协同作用。因此,应当辨证看待中医正邪理论与现代免疫疗法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索肿瘤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正邪理论 肿瘤免疫治疗 理念共趋性 整体观 微环境 微观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背景剂量奥赛利定用于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
2
作者 米琰 郭怡辛 +2 位作者 刘世娅 刘文铜 李格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7-80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背景剂量奥赛利定用于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91例,男43例,女48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Ⅲ级。术后48 h内行PCIA,镇痛方案为奥赛利定2... 目的比较不同背景剂量奥赛利定用于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91例,男43例,女48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Ⅲ级。术后48 h内行PCIA,镇痛方案为奥赛利定20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单次按压剂量1.8 ml(奥赛利定0.36 mg),锁定时间6 min。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无背景剂量组(O组,n=30),背景剂量0.2 mg/h(奥赛利定1 ml/h)(O1组,n=30),背景剂量0.4 mg/h(奥赛利定2 ml/h)(O2组,n=31)。记录术后2、6、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NR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奥赛利定用量、曲马多和帕洛诺司琼使用情况、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前及术后24、48 h 15项术后恢复质量(QoR-15)和满意度评分。结果与O组比较,O1组和O2组术后6、12、24和48 h活动时NR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明显减少,奥赛利定用量明显增加(P<0.05);O1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术后24、48 h QoR-15评分和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O1组比较,O2组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明显减少,奥赛利定用量明显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升高,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延长,术后24、48 h QoR-15评分明显降低(P<0.05)。三组术后静息时NR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曲马多和帕洛诺司琼使用率和其他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奥赛利定背景剂量0.4 mg/h比较,奥赛利定背景剂量0.2 mg/h PCIA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并能有效改善术后早期恢复质量,是骨肿瘤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更适宜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奥赛利定 术后镇痛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背景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珍英 陈琦慧 +4 位作者 徐晓霞 张一帆 刘腊梅 代秋维 徐梦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6,共4页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取郑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护士552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伦理行为量表、拉什顿道德复原力量表、医院伦理氛围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取郑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护士552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伦理行为量表、拉什顿道德复原力量表、医院伦理氛围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得分为(75.85±10.7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道德韧性、医院伦理氛围是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50.0%。结论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升肿瘤科护士道德韧性水平,营造良好的医院伦理氛围,从而改善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 护士 伦理行为 道德韧性 道德困扰 道德困境 医院伦理氛围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韩斌斌 李宗泽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2,共6页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成本管理对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河南省某公立医院为例,构建以“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为主要内容的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体系,探讨医院成本管理实践举措与效果,为其他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医院成本 成本核算 成本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统 孟庆成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8-472,共5页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3年1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4例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前影像学资料(CT检查14例,PET-CT检查...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3年1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4例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前影像学资料(CT检查14例,PET-CT检查5例)。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和病史、影像学特征(部位、直径、血管征和SUV等)及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4例中,男6例,女8例;年龄32~73岁,中位年龄59.5岁。4例有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部不适或痰中带血。主要CT表现如下:病灶长径5~30 mm,平均(14.1±6.7)mm;病灶主要位于肺下叶(10例),位于右肺8例;实性病灶5例、部分实性病灶7例、非实性病灶2例;边缘模糊者7例、边缘清晰者7例;血管征阳性10例;细支气管充气征阳性3例;空泡征阳性3例。术前CT有2例被诊断为肺恶性病变、12例被诊断为恶性暂不除外并均建议结合穿刺活检。PET-CT检查显示3例有代谢异常,SUV_(max)值为0.6~13.9 kBq/mL;2例代谢无明显异常。1例被诊断为恶性病变暂不除外,2例被诊断为肺恶性病变,2例被诊断为肺良性病变。结论: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CT及PET-CT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部分病灶SUV值升高,故临床上极易将其误诊为肺部恶性病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提高对此病变的认识并做好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腺瘤 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免疫/靶向治疗中肿瘤评效标准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韩帅 谷小磊 +3 位作者 李晓婷 曲金荣 崔湧 孙应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22-1027,1034,共7页
目的比较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改良实体瘤评价标准(mRECIST)、欧洲肝病学会标准(EASL)、肿瘤体积评估标准(vRECIST)和三维定量强化体积评估标准(qEASL)对中晚期肝细胞癌(HCC)免疫/靶向治疗疗效评估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 目的比较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改良实体瘤评价标准(mRECIST)、欧洲肝病学会标准(EASL)、肿瘤体积评估标准(vRECIST)和三维定量强化体积评估标准(qEASL)对中晚期肝细胞癌(HCC)免疫/靶向治疗疗效评估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靶向/免疫治疗的54例经临床或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中晚期HCC患者的动态增强CT及临床信息,应用5种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5种标准的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8,P>0.05),客观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6,P<0.001)。以mRECIST评价病灶治疗前后大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7,P<0.05),其他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6、0.667、0.074、0.667,P>0.05)。mRECIST无效组、伴有静脉癌栓、伴有远处转移患者生存曲线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RECIST适用于评估免疫/靶向治疗的中晚期HCC治疗疗效,其评价无效、静脉癌栓及远处转移是预测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治疗结果 病理学 外科 疗效评价标准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化疗致消化道延迟反应临床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青兰 孙榕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221-221,共1页
目的 观察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道延迟反应的功效。方法选出2016年2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12例,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组一56例患者施以托烷司琼、地塞米松防治消化道反应,组... 目的 观察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道延迟反应的功效。方法选出2016年2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12例,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组一56例患者施以托烷司琼、地塞米松防治消化道反应,组二56例患者在组一患者治疗的前提之下施以降逆止呕中药,比照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呕吐的发生率、生存质量的稳定率。结果组二患者的治疗疗效、呕吐的发生率、生存质量的稳定率都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消化道延迟反应进行治疗,疗效突出,能够很好地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医学领域的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消化道延迟反应 恶性肿瘤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肺部肿瘤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在体三维剂量验证模体研究及临床应用
8
作者 王鹏飞 刘晓 +6 位作者 毛荣虎 李兵 郭伟 王保胜 葛红 雷宏昌 王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1-847,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肺部肿瘤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在体三维剂量验证模体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通过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在体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在静态和动态模体上测试不同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照射技术计划(静态调强、滑窗调... 目的:探讨基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肺部肿瘤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在体三维剂量验证模体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通过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在体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在静态和动态模体上测试不同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照射技术计划(静态调强、滑窗调强、旋转调强及适形、动态适形旋转治疗),比较在体三维剂量分布5种剂量/距离一致性标准(5%/2 mm、3%/3 mm、3%/2 mm、3%/1 mm、2%/2 mm)的γ通过率,检测计划照射精度,并对临床肺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病例进行在体三维剂量验证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体积分析。结果:模体研究结果显示,在静态模体中静态调强、滑窗调强、旋转调强照射方式γ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动态模体中静态调强计划γ通过率偏低,其他照射方式计划之间相近。临床应用结果显示,临床病例在体三维剂量验证3%/3 mm标准明显低于治疗前剂量验证结果,剂量体积直方图分析中体积变化大的危及器官存在较大剂量偏差。结论:基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肺部肿瘤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在体三维剂量验证,能为肺部肿瘤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治疗期间剂量投照的准确性提供有效安全性检查,可应用于临床,为自适应治疗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肿瘤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 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 在体三维剂量验证 γ通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头孢哌酮和美罗培南药物抗体阳性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邵树军 祁欣 +3 位作者 桂佳林 高明 陈玉平 王兰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78-982,共5页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和美罗培南在肿瘤患者中药物抗体产生情况及与患者疾病、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关系,为抗生素合理用药和精准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501例肿瘤患者使用头孢哌酮和美罗培南后药物抗体的产生情况,并分析其...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和美罗培南在肿瘤患者中药物抗体产生情况及与患者疾病、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关系,为抗生素合理用药和精准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501例肿瘤患者使用头孢哌酮和美罗培南后药物抗体的产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肿瘤患者头孢哌酮药物抗体阳性率为30.54%(124/406),美罗培南药物抗体阳性率为40.00%(38/95);头孢哌酮和美罗培南药物抗体阳性患者以血液系统肿瘤为主,阳性率分别为36.43%和40.96%;不同年龄分组的检测结果表明,31~40岁组的头孢哌酮药物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70.37%,41~50岁组美罗培南药物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86.67%。结论:肿瘤患者使用头孢哌酮及美罗培南后可诱导机体产生药物抗体,药物抗体的产生与疾病、性别、年龄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头孢哌酮 美罗培南 药物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0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 赵静 +11 位作者 王欣 高婕 赵艺媛 徐晓霞 曹家燕 马宏文 金艾香 赵洁 张方圆 王舒朗 陈昌连 马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1-895,共15页
目的:制定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专家共识。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指南网站,对相关证据进行汇总和质量评价,形成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专家共识初稿,组织国内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和1轮专家会议,... 目的:制定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专家共识。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指南网站,对相关证据进行汇总和质量评价,形成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专家共识初稿,组织国内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和1轮专家会议,结合专家临床经验对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专家共识初稿内容进行修改并达成共识,形成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专家共识终稿。结果: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专家共识包括对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期间出现的7种常见不良反应(皮疹、手足皮肤反应、口腔黏膜炎、腹泻、疲乏、恶心呕吐及高血压)的评估及干预。结论: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专家共识有利于帮助护理人员对晚期甲状腺癌病人的靶向治疗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靶向治疗 不良反应 护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aSphere栓塞微球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11
作者 姚航 胡鸿涛 +10 位作者 曹会存 韩新巍 张健 吕维富 牛焕章 梁宏元 徐浩 李文涛 赵玮 车海波 邹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5-379,共5页
目的观察DiaSphere栓塞微球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188例HCC并随机分为研究组(n=93)与对照组(n=95)并分别以DiaSphere栓塞微球及Embosphere栓塞微球行TACE,记录TACE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2组首... 目的观察DiaSphere栓塞微球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188例HCC并随机分为研究组(n=93)与对照组(n=95)并分别以DiaSphere栓塞微球及Embosphere栓塞微球行TACE,记录TACE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2组首次TACE后1个月、末次TACE后1及3个月疗效,以及首次及末次TACE后1个月肝功能。结果研究组69例接受TACE,22例接受2次、2例接受3次TACE,对照组82例接受1次、13例接受2次TACE。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77.42%(72/93)vs.76.84%(7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首次TACE后1个月研究组7例、对照组11例失访,末次TACE后1个月2组均有12例失访,末次TACE后3个月2组均有28例失访,各时间点组间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首次及末次TACE后1个月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iaSphere栓塞微球TACE治疗HCC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DiaSphere微球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TKI治疗后轻微进展医生对策的调查
12
作者 王启鸣 王璐 +8 位作者 余鸿凡 沈波 陈程 阎昭 黄诚 王雨萌 李凯 王晶 石丘玲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4,共6页
目的:了解医生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后轻微进展的发生率和治疗策略的看法,为优化后续治疗对策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面向全国... 目的:了解医生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后轻微进展的发生率和治疗策略的看法,为优化后续治疗对策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面向全国肿瘤及呼吸科医生实施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84份,所有医生均关注到EGFR-TKI治疗后出现的肿瘤轻微进展,对此选择的应对策略包括维持原TKI治疗、原TKI基础上的增加其他治疗、更换方案和实施二次组织活检,其中选择在原TKI基础上增加治疗者最多。结论:临床医生已重视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中靶病灶增大的情况,并多选择在原TKI基础上增加治疗应对,这可为今后的指南制定提供参考,但仍需大样本前瞻性临床研究寻找更合适的协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疾病稳定 培美曲塞 抗血管生成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与七氟醚维持麻醉对腹腔镜Trendelenburg体位手术患者颅内压和脑氧合的影响
13
作者 刘俊鹏 刘世娅 +2 位作者 张震 缪长虹 卢锡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88-2093,共6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对腹腔镜人工CO_(2)气腹复合Trendelenburg体位下腹部和盆腔手术患者术中颅内压和脑氧合变化的影响。方法88例行拟腹腔镜下行下腹部及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44例)及七氟醚组(44例)。瑞马唑仑组持续泵注瑞马唑...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对腹腔镜人工CO_(2)气腹复合Trendelenburg体位下腹部和盆腔手术患者术中颅内压和脑氧合变化的影响。方法88例行拟腹腔镜下行下腹部及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44例)及七氟醚组(44例)。瑞马唑仑组持续泵注瑞马唑仑1 mg/(kg·h)维持麻醉,七氟醚组患者吸入2%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麻醉诱导后5 min(T_(1))、气腹头低位10 min(T_(2))、30 min(T_(3))、60 min(T_(4))、放气腹平卧位后30 min(T_(5))时的HR、MAP、气道峰压(Peak)、气道平台压(Plat)、PETCO_(2)、rSO_(2)以及双眼ONSD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HR、MAP、Peak、Plat和PETCO_(2)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2)~T_(4)时,两组患者的Peak、Plat均显著高于T_(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和T_(1)时刻两组患者ONS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5)时刻两组患者ONSD均较T_(0)时显著升高,并随着气腹和Trendelenburg体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在T_(5)时刻略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3)、T_(4)时刻瑞马唑仑组患者ONSD明显小于七氟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SO_(2)在研究观察期间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Trendelenburg体位下腹部和盆腔手术中,与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相比,瑞马唑仑静脉麻醉可一定程度减轻颅内压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ndelenburg体位 瑞马唑仑 七氟醚 视神经鞘直径 颅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儿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14
作者 雷艳 李玉卓 +5 位作者 王婉瑩 孙璐 孔娇 李丁 贾红燕 刘传鑫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55-1577,共23页
桃儿七为我国传统中药,多分布于甘肃、陕西、四川、青海、云南、西藏等地。近年来,随着桃儿七化学成分和药理毒理研究的逐渐深入,其抗肿瘤、抗病毒的药效学评价也日益成为行业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桃儿七的化学结构、药理特性和质量标志... 桃儿七为我国传统中药,多分布于甘肃、陕西、四川、青海、云南、西藏等地。近年来,随着桃儿七化学成分和药理毒理研究的逐渐深入,其抗肿瘤、抗病毒的药效学评价也日益成为行业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桃儿七的化学结构、药理特性和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理论基础,对桃儿七的化学成分组成、药理活性和质量标志物进行全面的文献整合与分析,系统探讨并预测桃儿七的Q-marker,提出鬼臼毒素、苦鬼臼毒素、鬼臼毒酮、槲皮素、山柰酚和槲皮素-3-O-β-呋喃葡萄糖苷这6个化合物可作为桃儿七的Q-marker,后期可选择这些指标成分对桃儿七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同时为桃儿七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儿七 鬼臼毒素 鬼臼毒酮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体质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心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马会丽 赵瑞 +4 位作者 樊蕴莉 陈艳艳 刘燕燕 王玥 刘舒宁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6,共6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心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心盛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心盛理论框架选定潜在影响变量,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盛量表、自我同情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362例甲状...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心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心盛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心盛理论框架选定潜在影响变量,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盛量表、自我同情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362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心盛得分(39.13±3.44)分。患者心盛总分与自我同情、心理韧性及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131)I治疗、自我同情、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是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心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心盛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多关注家庭月收入较低和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提高其自我同情、心理韧性及增强社会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心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131)I治疗 心盛 自我同情 心理韧性 社会支持 积极心理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对改善胃癌患者能谱CT图像质量的价值
16
作者 贝天霞 姚晓强 +3 位作者 陈学军 曲金荣 吴越 李靖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49-1054,共6页
目的:通过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技术对比,探讨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在提高胃癌患者双能量CT(DECT)图像质量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23年2月-2023年7月在本院共经手术病理确诊69例胃癌患者的DECT图像,基于50 keV增强... 目的:通过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技术对比,探讨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在提高胃癌患者双能量CT(DECT)图像质量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23年2月-2023年7月在本院共经手术病理确诊69例胃癌患者的DECT图像,基于50 keV增强动脉期及70keV静脉期和延迟期的虚拟单能量图像(VMI)和碘图,分别采用50%-ASiR-V和低、中、高水平DLIR(DLIR-L/M/H)算法进行图像重建。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包括胃癌病灶的CT值和同层面腹壁皮下脂肪CT值的SD(作为图像噪声)、胃癌病灶的信噪比(SNR病灶)、对比噪声比(CNR病灶)和标准化碘浓度(NIC病灶)、肌肉的信噪比(SNR肌肉)。图像主观评价由两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基于李克特5级量表法(Likert Scale)对图像噪声和图像锐利度进行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各组重建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4种重建算法间VMI图像上胃癌病灶C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50%-ASiR-V图像相比,DLIR-M和DLIR-H图像的噪声显著降低,SNR病灶和SNR肌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LIR-H图像上CNR病灶显著高于50%-ASiR-V及DLIR-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碘图上胃癌病灶的NI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分结果显示,DLIR-H组的图像噪声评分最高,图像锐利度评分也显著高于50%-ASIR-V组(P均<0.05)。结论:与50%-ASiR-V重建算法相比,DLIR算法在不改变双能量CT图像上胃癌病灶的CT值和NIC的同时,能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其中以DLIR-H算法的降噪及改善图像锐利度的效果最佳,具有最优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CT 深度学习 图像重建 碘浓度 胃肿瘤 图像质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焦虑心理状态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7
作者 张莉 袁蓉敬 +1 位作者 赵芳芳 焦妙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2-577,共6页
目的:构建胃癌患者焦虑心理状态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胃癌患者440例,按照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330)和验证集(n=110)。采用HADS-焦虑分量表、WHO-5量表、... 目的:构建胃癌患者焦虑心理状态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胃癌患者440例,按照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330)和验证集(n=110)。采用HADS-焦虑分量表、WHO-5量表、PSSS量表、NRS量表评估患者焦虑心理状态、情绪和(或)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度。按患者焦虑状态评估结果将建模组分为焦虑组(n=202)和无焦虑组(n=128)。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患者焦虑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构建胃癌患者焦虑心理状态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效能评价。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患者知晓病情是胃癌患者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9.155(4.425~18.941)、2.153(1.133~4.091)],高WHO-5评分、有治愈疾病信心是患者焦虑发生的保护因素[OR(95%CI)分别为0.807(0.765~0.850)、0.279(0.137~0.566)]。训练集和验证集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预测胃癌患者焦虑心理状态影响因素的AUC(95%CI)分别为0.902(0.870~0.934)和0.870(0.806~0.934)。校准曲线分析显示,训练集与验证集均贴近理想曲线,模型的校准度良好。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年龄≥60岁、患者知晓病情是胃癌患者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高WHO-5评分、有治愈疾病信心是胃癌患者焦虑发生的保护因素,基于上述相关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焦虑 心理状态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临床试验现状及未来展望
18
作者 李汝平 杨辉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radioiodine-refractory thyroid cancer,RAIRTC)是指无法或很难从^(131)I治疗中获益的甲状腺癌,目前常涉及的RAIR-TC主要是原本分化较好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随着病程或^(131)... 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radioiodine-refractory thyroid cancer,RAIRTC)是指无法或很难从^(131)I治疗中获益的甲状腺癌,目前常涉及的RAIR-TC主要是原本分化较好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随着病程或^(131)I治疗后逐渐出现不摄取^(131)I现象。与能够摄取^(131)I的DTC相比,RAIR-TC的恶性程度明显增加,疾病进展较快,死亡风险较高。因此,RAIRTC的后续治疗已成为国际甲状腺癌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RAIR-TC的治疗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放射性碘治疗到近年来靶向药物的引入,再到免疫治疗的尝试,治疗手段逐步多样化。分子靶向治疗,特别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为RAIR-T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但单一靶向治疗的耐药性迅速显现,成为治疗的瓶颈。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通路的激活是肿瘤逃逸靶向治疗的主要途径。因此,联合治疗策略应运而生,通过靶向多个信号转导通路、优化联合药物的使用,尝试克服单药耐药性。此外,结合患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如BRAF突变、肿瘤免疫表型等)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如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在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高表达的RAIR-TC患者中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然而,由于RAIR-TC的免疫原性较低,免疫治疗的总体缓解率仍较低,通常为10%~15%。近年来,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策略,如BRAF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抑制剂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的三联疗法,在部分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疗效,甚至出现完全缓解,为提高免疫治疗效果开辟了新的方向,但如何优化联合治疗方案、克服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仍是未来研究的难点。此外,表观遗传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为RAIR-T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DNA甲基化、组蛋白去乙酰化等表观遗传机制在RAIR-TC的进展和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相关抑制剂可能恢复肿瘤对放射性碘的摄取能力,从而增强^(131)I治疗的敏感性。尽管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临床试验仍处于早期阶段,需进一步验证其应用潜力。肿瘤代谢异常,尤其是乳酸代谢和谷氨酰胺代谢的改变,在肿瘤生长和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LS)抑制剂和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并可能逆转耐药性。因此,开发针对这些代谢靶点的创新药物,成为未来治疗RAIR-TC的重要方向。尽管现有疗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RAIR-TC患者的生存期,仍面临耐药性、不良反应及肿瘤异质性等挑战。未来的研究应聚焦于优化联合治疗方案、开发新靶点药物及提高免疫治疗的适应性。在多学科协作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RAIR-TC的治疗有望在未来取得突破,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 精准医学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内照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比卡因脂质体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
19
作者 李蕾 蒋卫光 +1 位作者 孔令坤 张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2-367,共6页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脂质体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4年1月至5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9例,年龄42~75岁,分为两组,试验组45例,对照组44例,...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脂质体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4年1月至5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9例,年龄42~75岁,分为两组,试验组45例,对照组44例,术后均进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B,其中试验组使用布比卡因脂质体20 mL(266 mg)+生理盐水20 mL,对照组使用罗哌卡因10 mL(100 mg)+生理盐水30 mL。记录术后0~24 h、24~48 h、48~72 h舒芬太尼用量和术后总用量,术后0~24 h、24~48 h和48~72 h最低和最高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补救镇痛率,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舒芬太尼术后24~48 h、48~72 h用量和术后总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24~48 h和48~72 h最高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补救镇痛率低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恶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其余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比卡因脂质体超声引导下TAPB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术后镇痛 布比卡因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恶性肿瘤截肢术后切口感染预测模型的构建
20
作者 刘晓丽 王林林 +3 位作者 马胜彪 牛晓颖 李坡 张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5期661-665,共5页
目的:基于四肢恶性肿瘤患者截肢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河南省肿瘤医院行截肢术的166例四肢恶性骨/软组织肿瘤患者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截肢术后切... 目的:基于四肢恶性肿瘤患者截肢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河南省肿瘤医院行截肢术的166例四肢恶性骨/软组织肿瘤患者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截肢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能力,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净收益。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2例。年龄、BMI、白蛋白、出血量为感染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073(1.039~1.109)、1.474(1.188~1.829)、0.909(0.831~0.993)和1.025(1.010~1.040)。基于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95%CI)为0.902(0.897~0.929),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预测效能、拟合优度和临床适用性。结论:年龄、BMI、白蛋白和出血量是四肢恶性肿瘤患者截肢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可准确预测切口感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肢 切口感染 四肢恶性肿瘤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