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RADS诊断标准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6
1
作者 周浔丹 杨利霞 甄艳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2-704,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诊断标准与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12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90个病灶(良性133个,恶性57个),以结节直径为10 mm为界分为两组,行常规超声检查以及UE检查...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诊断标准与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12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90个病灶(良性133个,恶性57个),以结节直径为10 mm为界分为两组,行常规超声检查以及UE检查。所有病灶按照TI-RAD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TI-RADS与UE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UE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8%、92%和91%,TI-RADS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2%、84%和81%,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要高于TI-RA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结合后,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检查方法。UE评分法与TI-RADS诊断标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6和0.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结合后曲线下面积为0.973,诊断价值高于单一方法 (P<0.01)。在结节直径≤10 mm组中,UE的诊断准确度高于TI-RADS(P<0.05),而在结节直径>10mm组中,TI-RADS诊断准确度高于UE(P<0.05)。结论 UE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高于TI-RADS标准,对于不同大小的结节,两种方法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两者结合能够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 弹性成像技术 甲状腺结节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波治疗腓肠豆综合征致膝及小腿后外侧疼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剑峰 张君 +4 位作者 黑光 高静 马莉 董铁立 庄志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7期558-560,共3页
膝及小腿后外侧疼痛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但有些患者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比如腓肠豆综合征所致的膝及小腿后外侧疼痛,经常会被误诊为膝关节退变等而延误治疗。腓肠豆骨为膝关节不恒定出现的籽骨,以往其临床意义常被忽视。但由... 膝及小腿后外侧疼痛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但有些患者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比如腓肠豆综合征所致的膝及小腿后外侧疼痛,经常会被误诊为膝关节退变等而延误治疗。腓肠豆骨为膝关节不恒定出现的籽骨,以往其临床意义常被忽视。但由于其能引起腓肠豆综合征、腓总神经麻痹,逐渐受到重视。国内外关于腓肠豆综合征所致膝及小腿后外侧疼痛的研究并不多见[1,2],治疗方法有手法、小针刀、神经阻滞、手术切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豆 小腿后外侧 超声波治疗 小针刀 籽骨 疼痛缓解度 腓总神经 神经阻滞 显效率 关节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RADS-US在乳腺肿块超声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郭晓霞 甄艳华 王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74-875,共2页
目的:1992年美国放射学会制定了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vstem.BI-RADS),2003年第四版修订时包括了超声诊断(BI-RADS-US)。本文旨在探讨BI-RADS-US在乳腺肿块超声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1992年美国放射学会制定了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vstem.BI-RADS),2003年第四版修订时包括了超声诊断(BI-RADS-US)。本文旨在探讨BI-RADS-US在乳腺肿块超声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7l例88灶乳腺肿块的超声改变,然后用BI-RADS-US标准进行鉴别和分级(0-6级),与其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者39灶、良性肿瘤49灶。根据BI-RADS-US标准和分级.Ⅱ级和Ⅲ级共有48灶,与病理结果符合者为44灶(91.7%);V级有30灶,与病理符合者为29灶(96.7%);IV级有lO灶。结论:BI-RADS-US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有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多普勒超声影像与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利霞 骈林萍 李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的多普勒血流特点与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记录32例肝细胞癌患者肝脏肿块的大小和血流分级,并测定血流阻力指数(RI)。取术后或穿刺的肿瘤组织进行MVD及VEGF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的多普勒血流特点与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记录32例肝细胞癌患者肝脏肿块的大小和血流分级,并测定血流阻力指数(RI)。取术后或穿刺的肿瘤组织进行MVD及VEGF免疫组化检测。结果:随血流分级的增高,MVD的表达逐渐增多(F=20.425,P<0.05),不同血流分级的VEGF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3,P>0.05)。MVD、RI随肿块的增大而增高(F值分别为22.443和11.983,P均<0.05),RI与MVD呈正相关(r=0.812,P<0.05)。不同大小肿块间VEGF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4,P>0.05)。VEGF表达阳性组与VEGF表达阴性组之间MVD、R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56和-2.961,P均<0.05)。结论: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评价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活性的方法,可以为临床各种治疗和预后判定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多普勒超声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癌37例超声影像特点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利霞 刘婉华 +3 位作者 申志扬 李伟 李凤鸣 吴和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05-306,共2页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囊癌 并发症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62例超声诊断
6
作者 申志扬 杨利霞 +2 位作者 李凤鸣 李伟 吴和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1-272,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局限性收缩 超声诊断 误诊 妊娠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较大囊性包块患儿21例超声诊断分析
7
作者 申志扬 陈莹 +3 位作者 杨利霞 李凤鸣 李伟 吴和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13-813,共1页
关键词 腹部较大囊性包块 患儿 超声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大网膜妊娠1例
8
作者 喻红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8-568,共1页
患者女,32岁,因“停经49天,突发下腹痛1天”就诊。查体:急性病容,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尿妊娠试验(+),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7838 mIU/ml。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形态饱满,后壁增厚,... 患者女,32岁,因“停经49天,突发下腹痛1天”就诊。查体:急性病容,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尿妊娠试验(+),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7838 mIU/ml。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形态饱满,后壁增厚,回声增粗不均匀,内膜双层厚1.0 cm,宫腔内未见典型妊娠囊回声;双侧卵巢大小正常,双侧附件区未探及包块;子宫直肠窝见49 mm×25 mm液体回声,透声较差。改用腹部探头广泛探查下腹部,于脐下约2 cm处紧贴腹壁肌层后方腹腔内探及约20 mm×13 mm包块,边界清,形态规则,内可探及10 mm×7 mm无回声区及长约0.3 cm胎芽回声,并见原始心管搏动,频谱多普勒测量频率161次/分(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图像特征与分子亚型的关系 被引量:14
9
作者 任阳光 陈建中 +1 位作者 顾斌 岳红利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1-256,共6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reast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属于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各分子亚型的超声图像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该研究探讨了IDC超声图像特征与其分子亚型的关系。方法:该研究回顾性分析112例具... 背景与目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reast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属于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各分子亚型的超声图像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该研究探讨了IDC超声图像特征与其分子亚型的关系。方法:该研究回顾性分析112例具有完整术前超声图像特征及术后病理结果的IDC病例资料。其中以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及细胞核增值抗原(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进行分子分型,即Luminal A型、Luminal B型、ERBB2阳性型和Basal-like型。结果:在112例IDC病例中,Luminal A型14例,占12.5%;Luminal B型62例,占55.4%;ERBB2阳性型21例,占18.7%;Basal-like型15例,占13.4%。4个亚型的超声图像特征在肿块长径、淋巴结数量、边界、形态和血流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内部回声、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及弹性成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统计的IDC病例中,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转移淋巴结数量相对少,边界多不清,形态不规则;ERBB2阳性型血供丰富,肿块较大,转移淋巴结较多;Basal-like型多边界清,形态规则,肿块大,转移淋巴结多。结论:IDC超声图像特征与其分子亚型存在一定相关性,为IDC的早期诊断、术前、术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超声图像特征 分子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李超 杨利霞 甄艳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征象与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内膜厚度、形态、回声特点、肌壁浸润深度、宫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血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征象与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内膜厚度、形态、回声特点、肌壁浸润深度、宫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血流分级、阻力指数(RI),术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癌组织中的MVD,与TVCDS征象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VD为(27.03±15.03),TVCDS征象中内膜厚度、肌壁浸润深度、宫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血流级别与MVD均有相关性(P<0.05),肿瘤的形态和回声特点与MVD无关(P>0.05);RI与MVD成负相关(r=-0.743,P<0.05),与内膜厚度、肌壁浸润深度及血流分级均有关(P<0.05)。结论:TVCDS征象可间接反映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程度,可为预测子宫内膜癌的发展、转移及预后,为临床肿瘤分期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肝纤维化的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定量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娜 申志扬 郭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35-937,共3页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诊断肝纤维化进程的方法,目前主要采用肝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检测。尽管肝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依然是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金标准",但穿刺活检是创伤性检查,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关键词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早期肝纤维化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双歧杆菌对ConA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超 郭琦 +4 位作者 郑鹏远 刘霞 于泳 唐芙爱 赵治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研究婴儿双歧杆菌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婴儿双歧杆菌组,每组12只。正常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婴儿双歧杆菌组静脉注射12.5 mg/kg ConA溶液,每周1次。... 目的:研究婴儿双歧杆菌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婴儿双歧杆菌组,每组12只。正常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婴儿双歧杆菌组静脉注射12.5 mg/kg ConA溶液,每周1次。每日通过灌胃给予正常组和模型组蒸馏水,婴儿双歧杆菌组通过灌胃给予0.5 g/kg婴儿双歧杆菌溶液,持续7周。检测小鼠肝脏质量指数,小鼠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ALT、AST、ALB),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的水平,以及小鼠肝组织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基质蛋白金属酶(MMP)-1、MMP-2、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10的含量。结果:婴儿双歧杆菌能显著降低ConA诱导小鼠的肝脏质量指数(P<0.05),改善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P<0.05),降低血清HA、PCⅢ水平(P<0.05),降低肝组织中ColⅠ、ColⅢ、MMP-2、MMP-9、TIMP-1、TNF-α、IL-6含量(P<0.05),升高小鼠肝组织中MMP-1、IL-10含量(P<0.05)。结论:婴儿双歧杆菌具有明确的抗小鼠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双歧杆菌 小鼠 肝纤维化 刀豆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长度及胎膜厚度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苗菁菁 喻红霞 +4 位作者 邵文嘉 王晨雨 王燕华 罗莹莹 李会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3期4240-4245,共6页
背景早产是妊娠最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双胎妊娠早产率更高。有效预测双胎妊娠早产并及时采取相关预防治疗措施将极大地降低早产率及提升新生儿健康状况。目的评估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CL)、经腹部超声测量胎膜厚度及两者联合应用预... 背景早产是妊娠最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双胎妊娠早产率更高。有效预测双胎妊娠早产并及时采取相关预防治疗措施将极大地降低早产率及提升新生儿健康状况。目的评估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CL)、经腹部超声测量胎膜厚度及两者联合应用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77例双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于孕20~24周测量CL、胎膜厚度及最大羊水池深度(DVP),并观察宫颈内口开放情况,结合既往彩超检查结果判断其子宫是否畸形。根据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追踪到的分娩孕周将研究对象分为早产组和足月产组,比较两组孕妇CL、胎膜厚度、DVP、宫颈内口开放及子宫畸形情况,绘制CL、胎膜厚度分别及联合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依据追踪情况,早产组47例,足月产组130例。足月产组CL长于早产组〔(32.9±4.8)mm与(24.9±3.1)mm〕,胎膜厚度薄于早产组〔(1.19±0.11)mm与(1.37±0.22)mm〕(P<0.05);两组DVP、宫颈内口开放比例、子宫畸形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L〔OR=0.612,95%CI(0.510,0.733)〕、胎膜厚度〔OR=2.005,95%CI(1.439,2.795)〕是双胎妊娠早产的影响因素(P<0.05)。CL、胎膜厚度分别及联合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4、0.789、0.946。CL联合胎膜厚度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AUC大于两者单独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AUC(P<0.05)。结论 CL及胎膜厚度可有效预测双胎妊娠早产,且联合应用时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妊娠 双胎 宫颈长度测量 胎膜厚度 超声检查 产前 诊断 鉴别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因子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介入治疗短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颍超 王晨雨 +2 位作者 刘磊 臧文举 王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因子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血管内介入治疗短期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AIS患者86例(AIS组),AIS组又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20例、中度组54例和重度组12例,术后24 h NIHSS评分分... 目的探讨脂肪因子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血管内介入治疗短期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AIS患者86例(AIS组),AIS组又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20例、中度组54例和重度组12例,术后24 h NIHSS评分分为好转组47例和未好转组39例,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62例和预后不良组24例。收集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脂肪因子(内脂素、趋化素、抵抗素及网膜素1)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AIS组血清内脂素、趋化素及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网膜素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重度组血清内脂素、趋化素、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网膜素1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P<0.05)。预后不良组内脂素、趋化素及入院时NIHSS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0.01),网膜素1和早期神经功能好转比例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170.09±21.09)g/Lvs(158.97±17.13)g/L,P=0.024;61.3%vs 37.5%,P=0.04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内脂素、趋化素、入院时NIHSS评分及早期神经功能好转是AIS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血清内脂素、趋化素、抵抗素和网膜素1水平与AIS的发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同时内脂素和趋化素水平是老年AI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因子类 卒中 趋化因子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伐瑞拉地在稳定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范存静 邱敬涛 +1 位作者 张晓光 卢学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探究伐瑞拉地(Varespladib)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20只健康雄性大白兔采用高脂饲养联合颈动脉球囊内膜损伤的方法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 目的通过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探究伐瑞拉地(Varespladib)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20只健康雄性大白兔采用高脂饲养联合颈动脉球囊内膜损伤的方法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高脂饲养、试验组同时给予Varespladib。18周后两组均取血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和血脂(HDL-C、LDL-C、TC)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运用弹性成像技术对斑块进行评分,随后收集颈动脉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试验组稳定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易损斑块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斑块面积占管腔总面积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巨噬细胞CD68的阳性表达量、hs-CRP和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Varespladib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增加易损斑块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espladib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证实偏倚校正 被引量:20
16
作者 范存静 卢学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28-1430,共3页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real time shear wave elastrography,RT-SWE)是近年来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的超声弹性成像新技术[1],可客观、定量地测量甲状腺结节弹性(硬度),即杨氏模量,其值越大,结节硬度越高;但在临床应用中,评估此方法诊断甲状...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real time shear wave elastrography,RT-SWE)是近年来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的超声弹性成像新技术[1],可客观、定量地测量甲状腺结节弹性(硬度),即杨氏模量,其值越大,结节硬度越高;但在临床应用中,评估此方法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率时,常忽略证实偏倚的存在。本研究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应用此方法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率进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剪切波弹性成像 证实偏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脾脏硬度评估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越 卢学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EV)破裂出血具有较高复发率和致死率。通过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肝脏和脾脏硬度可无创检测EV并评估其严重程度。本文对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量脾脏硬度评估肝硬化EV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弹性成像技术 脾脏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介入联合芦荟大黄素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分析
18
作者 田莉 李伟宏 +1 位作者 刘玉玲 肖海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术前介入及芦荟大黄素治疗方案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50例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术前接受介入治疗的对照组及术前接受介入联合术后芦荟大黄素治疗者为观察组,每组75... 目的:探讨联合术前介入及芦荟大黄素治疗方案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50例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术前接受介入治疗的对照组及术前接受介入联合术后芦荟大黄素治疗者为观察组,每组75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副作用发生率。结果:两组接受手术治疗前生存质量评分(FACT-G-V4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手术3个月后,观察组FACT-G-V4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术后1年、2年及3年肿瘤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1年、2年及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接受介入联合术后芦荟大黄素治疗可显著的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且并不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介入 芦荟大黄素 子宫内膜癌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