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某医院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苟建军 张志坚 郭小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6-837,共2页
关键词 多重耐药 大肠埃希菌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50例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冯留顺 李月光 +2 位作者 马秀现 叶学祥 许培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2-542,共1页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术后出血 上消化道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分叶状肿瘤77例外科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谷元廷 杨振 +1 位作者 王钟富 张连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90-691,共2页
关键词 乳腺分叶状肿瘤 外科治疗 预后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损伤34例外科诊治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治国 冯留顺 +1 位作者 唐哲 高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00-1101,共2页
关键词 胰腺损伤 诊治体会 外科 并发症 严重创伤 病死率 早期诊断 困难 合并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胰腺癌19例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培钦 马秀现 党晓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2-433,共2页
关键词 中晚期 胰腺癌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21例外科处理
6
作者 赵龙栓 范应中 +1 位作者 马秀现 许培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7-438,共2页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祥变性 外科处理 门静脉高血压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和细胞增殖周期调控蛋白D1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7
7
作者 程维刚 殷德涛 +2 位作者 卢秀波 邱新光 王庆兆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3-125,129,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细胞增殖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不同甲状腺组织中ER和cyclinD1的表达。DTC43例(乳头状癌39例,滤泡状癌4例),甲状腺良性腺瘤30例,腺瘤旁正...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细胞增殖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不同甲状腺组织中ER和cyclinD1的表达。DTC43例(乳头状癌39例,滤泡状癌4例),甲状腺良性腺瘤30例,腺瘤旁正常组织16例。结果:DTC组织中ER和cyclinD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3.5%(23/43)、65.1%(28/43);甲状腺良性瘤中ER和cyclinD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6.7%(8/30)、36.7%(11/30);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R阳性率为12.5%(2/16),而cyclinD1则不表达。DTC中ER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DTC中cyclinD1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腺瘤(P<0.05);且DTC中cyclinD1和ER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雌激素在DTC的发生、发展中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DTC可能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滤泡状癌 雌激素受体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Ki-67、CyclinD1、ICAM-1、Livin及MMP-9蛋白表达与危险度分级 被引量:12
8
作者 务森 张谢夫 +1 位作者 赵春临 刘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5-897,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Ki-67、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凋亡抑制蛋白(Liv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与Fletcher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胃肠道间质瘤存档蜡块标本中各...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Ki-67、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凋亡抑制蛋白(Liv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与Fletcher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胃肠道间质瘤存档蜡块标本中各蛋白的表达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各蛋白表达与Fletcher分级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危险度分组中,Ki-67、CyclinD1、Livin及MMP-9蛋白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yclinD1和MMP-9对Fletcher分级影响显著,是Fletcher分级的独立影响因子,CyclinD1和MMP-9的优势比分别为3.51和3.29。结论:CyclinD1、MMP-9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Fletcher分级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可作为判定恶性程度的参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KI-67 细胞周期素D1 细胞间黏附分子 凋亡抑制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加综合征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永福 赵龙栓 +2 位作者 党晓卫 叶学祥 许培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9-570,共2页
目的 :探讨布 加综合征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1 62例布 加综合征手术及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手术的各种并发症共 1 93例 (1 6 .6 % ) ,死亡 2 6例 (2 .3 % ) ,1 61例经治疗痊愈 ,2例无效 ,4例加重。其中主... 目的 :探讨布 加综合征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1 62例布 加综合征手术及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手术的各种并发症共 1 93例 (1 6 .6 % ) ,死亡 2 6例 (2 .3 % ) ,1 61例经治疗痊愈 ,2例无效 ,4例加重。其中主要的并发症有 :胸腔积液 64例 ,急性心功能衰竭 2 8例 ,失血性休克 2 6例 ,乳糜漏 1 7例 ,急性肝功能衰竭 1 3例 ,上消化道出血 1 0例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和下腔静脉病变复发各 9例。结论 :布 加综合征病情复杂 ,手术并发症多且严重。积极地预防可减少其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术后并发症 高血压 门静脉 下腔静脉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C形架桥联合门-奇断流术治疗肝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秀现 赵永福 +3 位作者 党晓卫 冯留顺 叶学祥 许培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4-566,共3页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治疗肝静脉闭塞型布 加综合征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 88例肝静脉闭塞型布 加综合征患者采用人工血管肠系膜上静脉 下腔静脉C形架桥联合门 奇断流术、脾动脉结扎或脾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治疗肝静脉闭塞型布 加综合征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 88例肝静脉闭塞型布 加综合征患者采用人工血管肠系膜上静脉 下腔静脉C形架桥联合门 奇断流术、脾动脉结扎或脾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分流前平均门静脉压为 36cmH2 O(31~ 45cmH2 O ,1cmH2 O =0 .0 0 98kPa) ,分流后为 2 6cmH2 O(2 1~ 33cmH2 O) ,平均下降 1 0cmH2 O。 3例死于术后并发症 ;8例发生乳糜漏 ,于术后 5d~ 3个月恢复正常。 74例随访 0 .5~ 7a ,无肝性脑病和复发出血。腹水消失 61例 ,明显减少 1 3例 ,彩超检查人工血管均通畅。结论 :此手术方式是治疗肝静脉闭塞型布 加综合征较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术 门-奇断流术 布-加综合征 肠系膜 上静脉-下腔静脉C形架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胰腺炎6例护理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莹 王玲 邓中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77-878,共2页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治疗 重症胰腺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加综合征合并肝癌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秀现 薛明辉 +3 位作者 孙玉岭 冯留顺 党晓卫 许培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6-458,共3页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2
13
作者 殷德涛 董明敏 卢秀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8-550,共3页
目的 :研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 (HNSCC)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FHIT)基因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 80例HNSCC及 4 1例正常鳞状上皮标本中FHIT的表达。结果 :HN SCC及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FHIT的阳性... 目的 :研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 (HNSCC)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FHIT)基因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 80例HNSCC及 4 1例正常鳞状上皮标本中FHIT的表达。结果 :HN SCC及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FH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3.75 % (4 3/80 ) ,10 0 % (4 1/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HNSCC中 ,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FHIT的阳性率分别为 37.1% (13/35 )和 6 6 .7% (30 /4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HNSCC的发生、演进中FHIT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基因表达 癌组织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加综合征患者FVLeiden、FⅡG20210A突变检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红 连建华 +3 位作者 齐华 贺颖 林国岭 许培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6-458,共3页
中图分类号R654.3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因子FVLeiden和FⅡG20210A基因多态性与布加综合征(BCS)发病的相关关系。方法:利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MultiplexPCR-RFLP)方法,检测了53例布加综合征患者与106例正常对照的FVLei... 中图分类号R654.3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因子FVLeiden和FⅡG20210A基因多态性与布加综合征(BCS)发病的相关关系。方法:利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MultiplexPCR-RFLP)方法,检测了53例布加综合征患者与106例正常对照的FVLeiden和FⅡG20210A的突变情况,并加以对照分析。结果:53例B-CS患者与106例正常对照FVLeiden和FⅡG20210A基因多态,均为野生型,未发现纯合突变型与杂合突变型。结论:FVLeiden和FⅡG20210A的分布存在着地理差异与种族异质性,在中国人BCS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VLeiden FⅡ G20210A 布-加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Livin和Smac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15
作者 白华龙 张水军 +4 位作者 赵永福 李捷 张弓 许菊萍 李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Livin和Smac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HCC组织、25例癌旁组织和15例正常肝组织中Livin和Sma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CC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Livin阳性率分别为84.0%(4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Livin和Smac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HCC组织、25例癌旁组织和15例正常肝组织中Livin和Sma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CC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Livin阳性率分别为84.0%(42/50)、32.0%(8/25)和0,与非肝癌组织比较,HCC组织中Livin阳性率较高(χ2=27.840,P<0.01)。HCC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Smac的阳性率分别48.0%(24/50)、88.0%(22/25)、100%(15/15),与非肝癌组织比较,HCC组织中Smac阳性率较低(χ2=28.373,P<0.01)。Livin和Smac蛋白的表达均与HCC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HCC组织中Livin和Smac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s=-0.236,P<0.05)。结论:Smac和Livin蛋白可能是肝癌细胞凋亡信号传导网络中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SMAC蛋白 LIVIN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层黏连蛋白受体67LR和半乳糖凝集素-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16
作者 乔军波 张谢夫 +2 位作者 李珊珊 赵春临 高志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了解胃癌组织中67000层黏连蛋白受体(67LR)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胃癌组织和20例胃癌手术远端切缘正常胃组织中67LR蛋白和Galectin-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 目的:了解胃癌组织中67000层黏连蛋白受体(67LR)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胃癌组织和20例胃癌手术远端切缘正常胃组织中67LR蛋白和Galectin-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67L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9.8%,Galect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4.1%,均高于相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0.0%和35.0%)。胃癌组织中67LR与Galect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Lauren分型无关;67L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Galect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无关;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增高(P<0.05)。胃癌组织中67LR与Galectin-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67LR及Galectin-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腺癌 层黏连蛋白受体 GALECTIN-3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RPMS1基因的克隆及其编码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昂 殷德涛 +3 位作者 赵松 王家祥 赵高峰 张晓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9-651,共3页
目的:克隆Epstein-Barr(EB)病毒的RPMS1基因,并分析其编码区序列的变异情况。方法:从7例高发区鼻咽癌组织中分别提取总RNA,以RT-PCR扩增出RPMS1基因编码序列,克隆入pGEM-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EM-T/RPMS1,重组质粒经PCR、BamHⅠ和HindⅢ... 目的:克隆Epstein-Barr(EB)病毒的RPMS1基因,并分析其编码区序列的变异情况。方法:从7例高发区鼻咽癌组织中分别提取总RNA,以RT-PCR扩增出RPMS1基因编码序列,克隆入pGEM-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EM-T/RPMS1,重组质粒经PCR、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并进行序列测序。结果:成功克隆了高发区鼻咽癌的RPMS1基因,该基因编码序列第151nt发生G→A替换,导致相应第51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为天冬酰氨。该变异位于DNA第Ⅴ外显子的155849nt,变异频率为6/7。结论:高发区鼻咽癌EB病毒RPMS1基因的编码序列存在变异;RPMS1基因可能参与高发区鼻咽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pstein—Barr病毒 RPM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86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子凡 宋燕 郭学利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5-676,共2页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随访 髂总静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家兔后肢缺血治疗作用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志伟 马秀现 +1 位作者 唐哲 李天晓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4-336,共3页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25只家兔均切断左侧股动脉及其分支,制作实验兔左后肢缺血模型后,随机分2组:实验组(n=15)皮下注射重组人G-CSF(rhG-CSF)动员兔自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缺血组织,对照组(...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25只家兔均切断左侧股动脉及其分支,制作实验兔左后肢缺血模型后,随机分2组:实验组(n=15)皮下注射重组人G-CSF(rhG-CSF)动员兔自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缺血组织,对照组(n=10)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监测血常规;术后4周,2组均行腹主动脉造影观察侧支循环血管形成情况,取内收肌和腓肠肌组织行HE染色并计数微血管密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内收肌和腓肠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表达的血管数。结果:实验组家兔侧支循环血管条数、微血管密度及VEGF阳性表达的血管数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缺血状态得到改善。结论:应用G-CSF使骨髓干细胞动员后,可促进缺血组织血管新生,增加缺血组织血液灌注,改善肢体缺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疾病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干细胞动员 血管新生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加综合征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永福 张水军 +3 位作者 马秀现 冯留顺 叶学祥 许培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6-568,共3页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围手术期 诊断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