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淋巴细胞亚群对重症甲型流感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靖 屠蒙 +2 位作者 徐喆选 彭博 张国俊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74-1178,共5页
目的甲型流感由于其传染性强,病毒变异,病情进展迅速等特征,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文中旨在探讨重症甲型流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80例重... 目的甲型流感由于其传染性强,病毒变异,病情进展迅速等特征,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文中旨在探讨重症甲型流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80例重症甲型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重症甲型流感患者根据入院28 d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n=25)和存活组(n=55)。将入院时共感染的31例重症甲型流感患者根据入院28 d生存情况,分为共感染死亡组(n=11)和共感染存活组(n=20)。比较临床特征、一般检验结果、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T细胞)的组间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变量并制作ROC曲线,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死亡组淋巴细胞计数、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清蛋白、球蛋白较存活组显著降低(P<0.05),降钙素原、血尿素氮、血清肌酐、谷草转氨酶显著升高(P<0.05)。共感染死亡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清蛋白较共感染存活组显著降低(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D4^+T细胞计数的曲线下面积为0.728(95%CI:0.605~0.850),最佳CD4^+T细胞计数界值(cut-off值)为1.70×10^8/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64%。CD4^+T细胞≥1.70×10^8/L者28 d生存率高于CD4^+T<1.70×10^8/L者(83%vs 41%,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年龄、呼吸衰竭、谷草转氨酶是重症甲流患者入院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CD4^+T细胞计数(RR=0.740,95%CI:0.572~0.958)是重症甲型流感患者入院28 d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T淋巴细胞水平与重症甲型流感患者及共感染的重症甲型流感患者预后密切相关,CD4^+T细胞低的重症甲型流感患者入院28d内死亡危险度更高。CD4^+T细胞对重症甲型流感患者28 d预后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饮食炎症指数与肌少症的关系
2
作者 郑婧 肖曼 +1 位作者 张琳 刘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2-285,共4页
目的: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库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饮食炎症指数(DII)与肌少症的关系。方法:以1999-2006年、2012-2018年NHANES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DII、肌少症情况等数据。根据DII四分位... 目的: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库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饮食炎症指数(DII)与肌少症的关系。方法:以1999-2006年、2012-2018年NHANES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DII、肌少症情况等数据。根据DII四分位数将COPD患者分为Q1~Q4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II与COPD患者肌少症风险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DII与肌少症风险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529例COPD患者中肌少症121例(22.87%)。校正年龄、种族、性别、BMI、饮酒、体力活动后,相比Q1组,Q3组、Q4组的肌少症风险增高,OR(95%CI)分别为2.136(1.121~4.071)、2.779(1.571~4.916);Q1、Q2、Q3、Q4组COPD患者的肌少症风险呈上升趋势(P<0.05);DII≥2.51时DII与肌少症呈剂量-反应关系(P_(非线性)=0.030)。结论:DII≥2.51时,随着DII增加,COPD患者肌少症风险呈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肌少症 饮食炎症指数 NHANES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炎外周血活化蛋白C、血栓素B2、可溶性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
3
作者 郑富霞 苗丽君 +4 位作者 黄凤祥 黄仕夫 高增艳 张瑞霞 孟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6-1061,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外周血活化蛋白C(APC)、血栓素B2(TXB2)、可溶性B7-H3(s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研...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外周血活化蛋白C(APC)、血栓素B2(TXB2)、可溶性B7-H3(s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研究组根据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评分)判定病情程度,分为低危患者、中危患者和高危患者。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对研究组随访30 d,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亚组与预后不良亚组,比较研究组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偏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外周血APC水平低于对照组,TXB2、sB7-H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根据CURB-65评分判定病情程度,其中轻度患者33例,中度患者39例,重度患者28例。重度患者外周血APC水平低于中度患者、轻度患者,中度患者低于轻度患者,重度患者TXB2、sB7-H3水平高于中度患者、轻度患者,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与CURB-65评分呈负相关,TXB2、sB7-H3与CURB-65评分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随访30 d,预后不良亚组外周血APC水平低于预后良好亚组,TXB2、sB7-H3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P<0.05);偏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预测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AUC为0.752、0.738、0.761,敏感度为66.67%、76.19%、66.67%,特异度为78.48%、67.09%、78.48%;三者联合预测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AUC为0.918,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87.34%,较各指标单独预测价值显著提升(Z=2.207、2.666、2.109,P=0.027、0.008、0.035)。结论老年肺炎外周血APC、TXB2、sB7-H3与病情程度和预后显著相关,联合检测时能较为可靠地预测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活化蛋白C 血栓素B2 可溶性B7-H3 病情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低氧环境下肺心病大鼠呼吸衰竭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汪洋 张辉 +5 位作者 伍冬冬 王圆方 刘帅 马东波 邓翔 吴秋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低氧状态下肺心病大鼠呼吸衰竭的改善作用。方法取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常氧+生理盐水)、模型组(低氧+生理盐水)、EGCG低剂量组(低氧+10 mg/kg EGCG)、EGCG高剂量组(低氧+50 mg/kg EG...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低氧状态下肺心病大鼠呼吸衰竭的改善作用。方法取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常氧+生理盐水)、模型组(低氧+生理盐水)、EGCG低剂量组(低氧+10 mg/kg EGCG)、EGCG高剂量组(低氧+50 mg/kg EGCG)和阳性对照组(低氧+1.0 mg/kg盐酸纳洛酮),每组各10只。干预4周后,检测肺功能、动脉血气相关指标、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血流动力学及右心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EGCG低剂量组、EGCG高剂量和阳性对照组呼吸频率、呼气峰流速值(PEF)、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FEF50)、氢离子浓度(pH)、氧分压(PaO_(2))水平降低,呼气阻力、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指数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EGCG低剂量组、EGCG高剂量和阳性对照组呼吸频率、PEF、FEF50、pH、PaO_(2)水平升高,呼气阻力、PaCO_(2)、IL-8、TNF-α、mPAP、右心指数降低(P<0.05);与EGCG低剂量组比较,EGCG高剂量和阳性对照组呼吸频率、PEF、FEF50、pH、PaO_(2)水平升高,呼气阻力、PaCO_(2)、IL-8、TNF-α、mPAP、右心指数降低(P<0.05)。结论EGCG能增强低氧状态下肺心病大鼠肺通气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减少右心负荷,对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环境 肺心病 呼吸衰竭 EGCG 改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在肺癌患者家庭功能与死亡焦虑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7
5
作者 徐瑞 李秋芳 +3 位作者 郭菲菲 吴秋歌 米艳芝 赵毛妮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19,共4页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家庭功能与死亡焦虑的关系及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和肿瘤科住院肺癌患者36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家庭功能与死亡焦虑的关系及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和肿瘤科住院肺癌患者36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死亡焦虑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肺癌患者家庭功能总分、生命意义总分、生命意义寻求、生命意义体验及死亡焦虑得分分别为(6.90±1.56)分、(42.34±4.58)分、(19.83±2.25)分、(22.51±2.33)分、(7.13±2.12)分。家庭功能与生命意义寻求、生命意义体验得分呈正相关、与死亡焦虑得分呈负相关(均P<0.01)。家庭功能对死亡焦虑的作用路径包括"家庭功能→生命意义寻求→死亡焦虑"、"家庭功能→生命意义体验→死亡焦虑"和"家庭功能→生命意义寻求→生命意义体验→死亡焦虑",其中生命意义追寻和体验的链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5.10%。结论家庭功能不仅可通过生命意义寻求、生命意义体验的中介作用缓解肺癌患者的死亡焦虑,还可通过生命意义寻求-体验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死亡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家庭功能 生命意义 死亡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及预后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海燕 杨汀 +1 位作者 姚反修 刘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94-1297,共4页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肌少症及运动能力下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运动能力和患者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对二者评估方法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可以在社区评估COPD患者运动能力及预后的简便准确的方法。方法纳入2...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肌少症及运动能力下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运动能力和患者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对二者评估方法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可以在社区评估COPD患者运动能力及预后的简便准确的方法。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100例COPD稳定期患者,探讨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简易躯体能力测试试验(SPPB)及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6MWD与mMRC分级呈负相关(rs=-0.431,P=0.002),mMRC分级预测6MW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49(P<0.001),当6MWD为483.5 m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426,是6MWD与mMRC分级的界值。SPPB与组内数据呈正相关(P<0.001),其中5次坐站测试(5STS)与SPPB相关性最高(rs=0.751)。6MWD与5STS具有相关性(rs=0.291,P=0.038)。结论mMRC分级与5STS测试均可以成为基层评估COPD患者运动能力及预后的简便及较准确的方法,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6MWD低于483.5 m时,呼吸困难对运动的限制较大,可以适时开展呼吸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6 min步行试验 简易躯体能力测试试验 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SFRP1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辉 吴秋歌 +4 位作者 伍冬冬 马东波 邓翔 张坤 朱静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5-839,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COPD患者118例,其中急性加重期43例,稳定期75例;同期体检健康成年人50例(正常对照组)。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SFRP1和炎症反应...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COPD患者118例,其中急性加重期43例,稳定期75例;同期体检健康成年人50例(正常对照组)。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SFRP1和炎症反应相关指标IL-17、IL-33、脂联素(APN)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气道重塑相关指标(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神经生长因子(N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分析血清SFRP1水平与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气道重塑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血清SFRP1水平、IL-17和IL-33水平,以及5种气道重塑相关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APN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大于稳定期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OPD患者血清SFRP1水平与APN呈负相关(r=-0.426,P<0.05);与IL-17、IL-33及MMP-9、TIMP-1、VEGF、NGF、b-FGF水平均呈正相关(r=0.306、0.315、0.395、0.328、0.305、0.462、0.506,P<0.05)。结论:COPD患者血清SFRP1水平升高,并与病情急性加重、炎症反应激活、气道重塑加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RASSF1A和FHI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 被引量:8
8
作者 贾要丽 吴拥军 +4 位作者 吴秋歌 张佳 马东波 吴逸明 王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RASSF1A和FHI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PCR(qMSP)方法检测200例肺癌患者和200例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RASSF1A和FHIT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率,分析其在2组人群中甲基化水... 目的:探讨外周血RASSF1A和FHI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PCR(qMSP)方法检测200例肺癌患者和200例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RASSF1A和FHIT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率,分析其在2组人群中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年龄、性别、吸烟史、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对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的影响。结果:2组外周血RASSF1A和FHI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SSF1A:Z=2.075,P=0.038;FHIT:Z=3.044,P=0.002)。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吸烟史、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与RASSF1A和FHI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无关。随着RASSF1A和FHI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增加,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RASSF1A:β=0.235,OR(95%CI)=1.551(1.023~2.353);FHIT:β=0.091,OR(95%CI)=1.763(1.116~2.671)]。结论:RASSF1A和FHIT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与肺癌有关,检测外周血中RASSF1A和FHI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可能有助于肺癌的早期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SF1A FHIT 甲基化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素通过调控miR-216b-5p对肺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钰龙 王华启 张莉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59-1564,共6页
目的探讨甘草素通过调控微小核糖核酸-216b-5p(miR-216b-5p)对肺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取人肺腺癌H1299细胞进行细胞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甘草素10、20、40、60、80 mg·L^(-1)组。检测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 目的探讨甘草素通过调控微小核糖核酸-216b-5p(miR-216b-5p)对肺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取人肺腺癌H1299细胞进行细胞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甘草素10、20、40、60、80 mg·L^(-1)组。检测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率及miR-216b-5p、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甘草素各浓度组IC50值降低,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率升高,miR-216b-5p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及p-mTOR、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随着甘草素浓度增加,IC50值逐渐下降,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率逐渐上升,miR-216b-5p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上升,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及p-mTOR、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下降(P<0.05)。结论甘草素可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提升化疗敏感性,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miR-216b-5p表达、抑制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细胞 增殖 凋亡 化疗敏感性 甘草素 微小核糖核苷酸-216b-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支气管瘘一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佳 王静 +4 位作者 靳建军 贾要丽 马东波 康贝贝 邓淑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91-792,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2009年体检时发现HBsAg阳性,2011年4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术前检查发现肝脏占位,考虑肝细胞性肝癌。同年10月行腹腔镜下肝脏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肝左右叶均萎缩至横膈下,腹腔镜下B超不易定位,转开腹后发现... 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2009年体检时发现HBsAg阳性,2011年4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术前检查发现肝脏占位,考虑肝细胞性肝癌。同年10月行腹腔镜下肝脏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肝左右叶均萎缩至横膈下,腹腔镜下B超不易定位,转开腹后发现肝Ⅶ、Ⅷ叶段交界处可扪及直径约8cm质硬肿块,因游离肝脏困难未行肝肿瘤切除,于B超下行肝右叶肿瘤微波固化治疗,术后恢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支气管瘘 肝细胞性肝癌 介入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POT.TB试验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圆圆 贾文青 刘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119-3122,共4页
目的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渗出性胸腔积液180例,评价T-SPOT.TB诊断效能,分析免疫状态对斑点数的影响。结果 T-SPOT.TB诊断渗出性胸腔积液敏感度为82.24%(88/107)... 目的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渗出性胸腔积液180例,评价T-SPOT.TB诊断效能,分析免疫状态对斑点数的影响。结果 T-SPOT.TB诊断渗出性胸腔积液敏感度为82.24%(88/107),特异度为72.60%(53/73)。T-SPOT.TB在免疫低下组和非免疫低下组敏感性分别为72.73%(40/55)、92.31%(48/52),特异性分别为52.63%(20/38)、94.29%(33/35),免疫低下组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显著低于非免疫低下组(P<0.05),免疫低下组ESAT-6和CFP-10的斑点形成细胞数显著低于非免疫低下组(Z值分别为-26.817,-43.756,P<0.05)。结论 T-SPOT.TB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在非免疫低下结核发病低危人群中的诊断价值优于免疫低下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OT.TB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积液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激素联合口服缓释茶碱控制中度持续哮喘的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卓昌 丁娟娟 +3 位作者 钱皓瑜 林香花 冯可青 王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015-4017,共3页
目的:观察吸入激素联合缓释茶碱对中度持续哮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中度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患者每日吸入普米克都保,每吸200μg,每日2次;口服多索茶碱片0.2每日2次。对照组患者每日吸入布地奈德/福... 目的:观察吸入激素联合缓释茶碱对中度持续哮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中度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患者每日吸入普米克都保,每吸200μg,每日2次;口服多索茶碱片0.2每日2次。对照组患者每日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每吸160/4.5μg,每日2吸。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Fe NO、痰嗜酸粒细胞计数、PEF、ACT评分等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相比较,评估该方案的临床使用价值。结果:治疗1个月时,试验组在改善PEF、ACT评分方面,明显不及对照组(均P<0.05),痰嗜酸粒细胞比例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Fe NO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3个月时,试验组对痰嗜酸粒细胞比例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对Fe NO、PEF、ACT评分的改善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均P>0.05)。结论:布地奈德/多索茶碱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控制哮喘的效果无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多索茶碱 布地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老年营养风险指数构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模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晓楠 熊雅俊 许爱国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97-506,共10页
背景与目的癌症患者的营养状况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探索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构建... 背景与目的癌症患者的营养状况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探索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构建预测老年NSCLC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初治的、≥65岁的153例NSCLC患者的资料。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GNRI的最佳截断值,把患者分为高GNRI组和低GNRI组,通过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对两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进行比较。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老年NSCLC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利用R软件构建预测老年NSCLC患者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结果高GNRI组和低GNRI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组织学类型、白蛋白水平、治疗方式、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低GNRI组的患者总生存期较短。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YFRA21-1>3.3 ng/mL是影响NSCL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GNRI>97.09是保护因素[风险比(hazard ratio,HR)=0.5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34-0.79,P<0.05]。Ⅳ期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是I期患者的1.98倍(95%CI:1.02-3.86,P<0.05)。与行综合治疗的患者相比,行单一化疗的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增加3.58倍(95%CI:2.03-6.32,P<0.05)。基于GNRI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老年NSCLC患者OS进行预测,其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为0.70(95%CI:0.65-0.76),预测1、2年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3(95%CI:0.87-0.98)、0.72(95%CI:0.63-0.80),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的预测符合度较好。结论高GNRI评分与改善老年NSCLC患者的生存率显著相关,依靠截断值可能提供恰当的营养支持时机。该研究构建的列线图可作为一种有效预测老年NSCLC患者生存率的工具,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老年 肺肿瘤 总体生存率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POT.TB对免疫低下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贾文青 刘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023-3026,共4页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对免疫低下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T-SPOT.TB、腺苷脱氨酶(ADA)、TB-DNA法及结核抗体检测54例免疫低下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断灵敏度。其中有22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第...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对免疫低下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T-SPOT.TB、腺苷脱氨酶(ADA)、TB-DNA法及结核抗体检测54例免疫低下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断灵敏度。其中有22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第2个月末复查T-SPOT.TB,比较治疗前后TSPOT.TB斑点形成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在对54例确诊为免疫低下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T-SPOT.TB诊断灵敏度(79.63%)显著高于ADA(64.81%)、TB-DNA(48.15%)及结核抗体(55.56%)(P<0.05)。22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复查T-SPOT.TB值,T-SPOT.TB阳性率为90.91%,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测试孔A和B斑点细胞数(SFC)较治疗前下降((t=2.728和2.400,均P<0.05)。结论 :T-SPOT.TB诊断免疫低下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具有良好的灵敏度,且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免疫低下 T—SPOT.TB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纤支镜射频置管建立气道旁路肺减容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志军 路武杰 +4 位作者 郭俊华 黄志昂 王红燕 靳建军 王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9-8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射频置管建立气道旁路肺减容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将16只6月龄雌性绵羊随机分为A、B两组,木瓜蛋白酶方法建立肺气肿模型。A组经纤支镜射频建立气道旁路并放置支架,同时给予内科治疗,B组仅给予内...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射频置管建立气道旁路肺减容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将16只6月龄雌性绵羊随机分为A、B两组,木瓜蛋白酶方法建立肺气肿模型。A组经纤支镜射频建立气道旁路并放置支架,同时给予内科治疗,B组仅给予内科治疗。分别测两组绵羊术前和术后24h、4周、8周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0),且进行比较;A组定期行胸部CT检查,治疗8周处死动物,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成功复制绵羊肺气肿动物模型16只,A组术前、术中、术后无明显异常;A组胸部CT示术后4周及8周,在治疗区均出现肺容积缩小,出现肺不张表现;两组不同时间点FEV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 352.409,P<0.001),两种治疗手段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5 004.278,P<0.001),治疗手段和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F交互=1 325.058,P<0.001);病理示A组治疗区见肺泡萎陷区,非治疗区域见肺气肿,肺泡萎陷区见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B组见肺气肿的肺泡组织。结论该技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具有有效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肺减容术 射频置管 气道旁路 肺气肿 有效性 优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反复右侧胸腔积液为临床表现的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璐 李芳 +3 位作者 王焕勤 黄亚辉 田文娴 王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2-544,共3页
系统性淀粉样变是指以细胞外异常折叠(β折叠)蛋白为主的淀粉样物质在器官组织细胞外沉积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可累及机体任何器官,常累及肾脏、皮肤、胃肠道、肝脏和神经系统,但累及胸膜并以顽固性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淀粉样变则少见。
关键词 淀粉样变 胸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志军 路武杰 +5 位作者 滕伟 郭俊华 黄志昂 王红燕 靳建军 王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射频置管建立气道旁路肺减容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将16只6月龄雌性绵羊随机分为A、B 2组,木瓜蛋白酶方法建立肺气肿模型。A组经纤支镜射频建立气道旁路并放置支架,2组均给予内科治疗。分别测2...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射频置管建立气道旁路肺减容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将16只6月龄雌性绵羊随机分为A、B 2组,木瓜蛋白酶方法建立肺气肿模型。A组经纤支镜射频建立气道旁路并放置支架,2组均给予内科治疗。分别测2组绵羊术前和术后24 h、4、8周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0),且进行比较,A组定期行胸部CT检查,2组动物治疗8周均予以处死,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成功复制绵羊肺气肿动物模型16只,A组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出现;2A组胸部CT示术后4周及8周,在治疗区均出现肺容积缩小,出现肺不张表现;32组不同时间点FEV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 352.409,P=0.000),2种治疗手段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5 004.278,P=0.000),治疗手段和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F交互=1 325.058,P=0.000);4病理示A组治疗区见肺泡萎陷区,非治疗区域见肺气肿,肺泡萎陷区见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B组见肺气肿的肺泡组织。结论:该技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具有有效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肺减容术 绵羊 肺气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静静 刘媛华 +3 位作者 罗潇 司纪明 赵武干 靳建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O)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21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TO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男21例,女12例,发病年龄24~78(56.0&#... 目的:探讨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O)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21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TO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男21例,女12例,发病年龄24~78(56.0±11.0)岁,病程15~90个月,咳嗽常见(19/33),合并肺部感染18例,肺癌6例;TO患者胸部CT多表现为钙化结节突入管腔,以气管支气管受累为主,CT检出率低;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显示TO以气管受累最多见,右主支气管次之,镜下常为弥漫型;病理学特征常为黏膜慢性炎症改变;行肺功能检查的10例中有5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其中出现吸气相平台3例,吸气呼气双相平台1例;多数以对症治疗为主,预后良好。结论:TO症状不典型,胸部CT、肺功能检查有提示作用,支气管镜结合病理活检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 肺功能 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梦 常静侠 +1 位作者 张冰璐 张露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检查结果,据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 目的分析影响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检查结果,据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检测指标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共纳入52例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死亡组23例,生存组29例。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降钙素原、血清白蛋白、呼吸机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降钙素原、呼吸机使用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区分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69(95%CI:0.520~0.817),特异度0.552,灵敏度0.783;降钙素原AUC为0.696(95%CI:0.554~0.838),特异度0.483,灵敏度0.870;呼吸机使用AUC为0.831(95%CI:0.707~0.955),灵敏度0.696,特异度0.966;年龄和降钙素原联合AUC为0.708(95%CI:0.566~0.849),灵敏度0.826,特异度0.586;年龄和呼吸机使用联合AUC为0.929(95%CI:0.855~1.000),灵敏度0.913,特异度0.828;降钙素原和呼吸机使用联合AUC为0.881(95%CI:0.785~0.977),灵敏度0.739,特异度0.966;年龄联合降钙素原、呼吸机使用AUC为0.955(95%CI:0.906~1.000),灵敏度0.957,特异度0.828。而生存组与死亡组在病原菌种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降钙素原、呼吸机使用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提示联合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较单一指标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菌肺炎 非HIV感染免疫抑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叉头框转录因子C1基因对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秋歌 李艳娟 +3 位作者 马东波 石雁 张辉 汪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5-479,共5页
目的:探讨下调叉头框转录因子C1(FOXC1)基因的表达对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A549细胞),siRNA-FOXC1转染组和siRNA-NC转染组。转染6 h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 目的:探讨下调叉头框转录因子C1(FOXC1)基因的表达对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A549细胞),siRNA-FOXC1转染组和siRNA-NC转染组。转染6 h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FOXC1、E-cadherin、Viment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应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siRNA-FOXC1组细胞FOX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siRNA-NC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siRNA-FOXC1组细胞中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siRNA-NC组和空白对照组,而Viment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低于siRNA-NC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siRNA-FOXC1组迁移率为(13.80±1.25)%,侵袭细胞数为(62.67±5.64)个/高倍视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40.67±2.10)%和(98.83±4.26)个/高倍视野,siRNA-NC组分别为(42.79±2.48)%和(104.50±7.26)个/高倍视野;siRNA-FOXC1组迁移率和侵袭细胞数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siRNA-NC组(P均<0.05)。结论:下调FOXC1表达可能通过抑制上皮间质转化,从而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C1 肺腺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