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入职硕士学位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李西娟 贾亚南 +4 位作者 尹慧珍 张欣欣 陈倩 赵亚缇 柴宇霞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目的了解新入职硕士学位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4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115名新入职硕士学位护士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并通过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 目的了解新入职硕士学位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4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115名新入职硕士学位护士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并通过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新入职硕士学位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得分是(205.81±8.28)分,其中认知维度(76.10±4.17)分、勇气维度(68.50±4.58)分、耐心维度(61.74±2.3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工作喜欢程度、是否参加过人文护理实践活动、是否有新入职人文关怀培训、与同事关系、与家人关系是新入职硕士学位护士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新入职硕士学位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与职业认同呈正相关(P<0.001)。结论新入职硕士学位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年龄越大、对护理工作喜欢程度越高、参加过人文护理实践活动、有新入职人文关怀培训、与同事及家人关系越融洽的新入职硕士学位护士,其人文关怀能力越高;且新入职硕士学位护士职业认同感越高,其人文关怀能力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新入职 研究生 人文关怀 职业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急性酒精中毒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2
作者 王文谦 袁丁 +2 位作者 张岩 侯林林 高艳霞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5期783-789,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急性酒精中毒住院患者流行病学情况及院前症状、并发症相关情况,为院前救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2022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住院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235例,根据年龄分为未成年组、...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急性酒精中毒住院患者流行病学情况及院前症状、并发症相关情况,为院前救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2022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住院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235例,根据年龄分为未成年组、成年组、老年组,对3组患者间一般资料、院前症状和合并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急性酒精中毒住院患者主要为男性(81.70%),年龄中位数为37(27,48)岁,主要为中度中毒(65.11%)和重度中毒(28.09%),住院时间中位数为2(1,6)d。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院前症状中前5位为意识障碍(62.55%)、呕吐(47.66%)、呼吸困难(22.98%)、精神症状(17.02%)、共济失调(14.89%)。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并发症中前5位为代谢紊乱(40.85%)、肺部感染(27.66%)、外伤(22.13%)、肝功能损伤(16.60%)、消化道出血(12.94%)。不同年龄段患者中,老年患者重度中毒比率高于未成年与成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成年患者院前症状主要为意识障碍,成年患者并发症中较其他年龄段患者更容易出现外伤,老年患者较其他年龄段患者院前症状中更容易出现意识障碍、低血压、皮肤/口唇发绀,并发症中更容易出现消化道出血、心肌损伤、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急性酒精中毒住院患者临床特征不一,未成年患者院前发生意识障碍比率高,老年患者院前容易发生意识、循环障碍,更容易合并呼吸、消化系统疾病,院前救治时要重点关注未成年及老年人的意识循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 年龄 并发症 院前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与线下模式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晶晶 王秀玲 +6 位作者 袁丁 亢鸿飞 徐志高 卢广平 刘相位 朱长举 高艳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34期4-7,共4页
目的了解参加河南省2021年全科师资培训班的804名全科师资的基本情况,并对全科师资线上和线下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参加河南省2021年全科师资培训班的804名全科师资为对象,采用对照法比较培训效果,研究组采用线上培训方式(390名)... 目的了解参加河南省2021年全科师资培训班的804名全科师资的基本情况,并对全科师资线上和线下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参加河南省2021年全科师资培训班的804名全科师资为对象,采用对照法比较培训效果,研究组采用线上培训方式(390名),对照组采用线下培训方式(414名),分别进行为期3 d的培训,培训后统一采用手机考的方式进行考核。结果804名全科住培师资,87.31%为非全科专业师资兼任,12.69%为专职全科师资;线上培训师资平均年龄(35.59±4.20)岁较线下培训师资的平均年龄(40.46±7.64)岁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线上培训的缺考率(19.74%)较线下培训的缺考率(7.9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线上培训平均分(73.88±11.81)分较线下培训平均分(78.11±11.44)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线上培训及格率(94.57%)较线下培训及格率(97.9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师资以其他专科兼职全科带教为主;线上培训选择人员以青年医师为主;线上培训易于组织,不受位置场所限制;线下培训缺考率低,考核成绩优于线上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师资培训 线上培训 线下培训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医学模拟教学法在急诊与灾难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朱长举 高艳霞 +5 位作者 袁丁 孙昌华 段国宇 徐志高 余言午 李素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22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医学模拟教学法在急诊与灾难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纳入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2017级五年制本科临床专业2个班级共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n=30)采用传统教学...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医学模拟教学法在急诊与灾难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纳入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2017级五年制本科临床专业2个班级共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n=30)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采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医学模拟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考核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自我表现的评价,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结果研究组学生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且研究组学生自我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教学内容与形式、教学氛围、学生参与度、学习兴趣提高度、喜爱度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教学模式适应度方面,两组学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评分稍高于研究组(6.3±1.7)分vs(5.6±2.2)分。结论在急诊与灾难医学教学中应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医学模拟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较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更高的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医学模拟教学法 急诊与灾难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纳与承诺疗法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社交回避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高娅格 屈清荣 +1 位作者 高娅鑫 崔天娇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5期178-183,共6页
目的评价接纳与承诺疗法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社交回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结直肠肛门外科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1例... 目的评价接纳与承诺疗法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社交回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结直肠肛门外科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于干预前、干预结束、干预结束后1个月比较两组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得分、肠造口接受度问卷得分、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干预结束、干预结束后1个月,两组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结束后1个月低于干预结束(P<0.05);干预结束、干预结束后1个月,干预组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结束、干预结束后1个月,对照组肠造口接受度问卷总分及评估重要性、评估支持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结束后1个月高于干预结束(P<0.05);干预结束、干预结束后1个月,干预组肠造口接受度问卷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结束后1个月高于干预结束(P<0.05);干预结束、干预结束后1个月,干预组肠造口接受度问卷总分及评估重要性、自主与接受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结束后1个月评估支持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结束、干预结束后1个月,两组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纳与承诺疗法可降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水平,提高患者造口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接纳与承诺疗法 社交回避 造口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在生殖医学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欣欣 吴军卫 +3 位作者 马珊珊 孟楠 杨波 关方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12期2174-2176,共3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成体多能干细胞,可从成人的骨髓、脂肪、滑膜、软骨和骨等组织以及胎儿的羊水、羊膜、脐带Walton’s胶、脐带血中获得。它们具有相似的细胞表面标记表现 CD29^+CD44^+CD90^+CD1...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成体多能干细胞,可从成人的骨髓、脂肪、滑膜、软骨和骨等组织以及胎儿的羊水、羊膜、脐带Walton’s胶、脐带血中获得。它们具有相似的细胞表面标记表现 CD29^+CD44^+CD90^+CD105^+/CD31^-CD34^-CD45^-。MSCs来源于胚胎中胚层,具有向中胚层各种细胞分化的能力。此外,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分化为外胚层细胞(如皮肤和神经元等)以及内胚层细胞(如胰岛样细胞,肝细胞等)。因此,MSCs在再生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MSCs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具有调节免疫、炎症、氧化应激的作用。动物模型中证明MSCs能有效治疗心肌缺血、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等疾病。世界范围内,不孕不育占育龄夫妇的20%。对于女性,其原因主要是各种体内外原因导致的卵巢排卵障碍,薄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移位、子宫息肉和肌瘤等。对于男性,主要是生精障碍以及勃起障碍等。最近研究表明MSCs在生殖医学中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卵巢 子宫内膜 阴道 睾丸 阴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急诊科护士创伤性低体温防护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柴宇霞 贾亚南 +1 位作者 龚玉琳 刘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714-1717,共4页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创伤性低体温防护知信行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急诊护士创伤性低体温防护的知信行问卷对河南省34所医院的65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创伤性低体温防护的知信行问卷总分...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创伤性低体温防护知信行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急诊护士创伤性低体温防护的知信行问卷对河南省34所医院的65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创伤性低体温防护的知信行问卷总分为(57.37±11.43)分、知识维度得分为(7.53±2.04)分、信念维度得分为(35.30±7.69)分、行为维度得分为(19.16±6.3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的工作年限、医院对低体温重视度、科室是否有复温措施、科室是否制定有复温流程是急诊科护士创伤性低体温防护知信行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河南省急诊科护士对创伤性低体温防护知信行水平有待提高。管理者应注重加强创伤性低体温知识的培训,建立完善培训体系,强化急诊科护士对低体温防护的信念和行为,提升急诊科护士对创伤性低体温防护的知信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温 急诊护士 创伤 知信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群同伴教育及心理弹性支持对孕期合并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8
作者 陈建华 梁玉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1期4013-4016,共4页
目的探讨微信群同伴教育及心理弹性支持对孕期合并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研究组(56例... 目的探讨微信群同伴教育及心理弹性支持对孕期合并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接受心理弹性支持,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微信群同伴教育。比较两组妊娠不良结局、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以及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情绪、简易应对方式。结果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率、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低于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弹性、心理状态、应对方式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群同伴教育及心理弹性支持应用于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可有效降低妊娠不良结局和新生儿不良结局,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缓解不良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合并梅毒 微信群同伴教育 心理弹性 妊娠结局 心理状态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急诊科护士对创伤患者低体温的院内管理现状
9
作者 贾亚南 柴宇霞 +1 位作者 龚玉琳 刘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238-2242,共5页
目的 调查河南省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院内管理现状,为临床护理管理制定规范流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河南省53所医院急诊科的39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53所医院有39所医院成立了创伤中心;在392名研究对象中,79.8%的... 目的 调查河南省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院内管理现状,为临床护理管理制定规范流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河南省53所医院急诊科的39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53所医院有39所医院成立了创伤中心;在392名研究对象中,79.8%的护士会在接诊创伤患者时评估体温;76.0%的护士会在患者入院时立即测量体温;6.9%的护士测量耳温;57.1%的护士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测量频率;分别有28.1%、71.2%、49.7%的护士选择使用升温毯、提高室温、加温输液对低体温患者进行复温;77.3%的护士会对复温患者进行观察;24.5%的护士在进行体格检查时不会大面积暴露患者;是否成立创伤中心对低体温评估、复温管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护士对创伤患者体温评估有所提高,但在监测和复温管理方面仍有待提高,管理者在创伤中心建设中要积极开展低体温相关知识的培训,更新理念,引进有效的设备,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完善创伤患者低体温的救治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创伤 低体温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中线导管精益管理方案构建及其应用效果评价
10
作者 丁春花 任明星 +2 位作者 王丹 王龙君 李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629-632,共4页
目的构建儿童中线导管精益管理方案,并探究其在儿童中线置管及维护中的效果。方法在查阅文献、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以精益管理模型为框架,对儿童中线置管及维护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制定儿童中线导管精益管理方案初稿,再通过... 目的构建儿童中线导管精益管理方案,并探究其在儿童中线置管及维护中的效果。方法在查阅文献、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以精益管理模型为框架,对儿童中线置管及维护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制定儿童中线导管精益管理方案初稿,再通过小组论证确定方案终稿。采用非同期对照试验,2021年1—9月河南省某三甲医院儿科病房内留置中线导管的87例患儿为对照组;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实施精益管理,共纳入96例患儿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所用穿刺次数、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71.88%,对照组为55.18%(χ^(2)=5.522,P<0.05);试验组穿刺成功所用穿刺次数为(1.56±0.53)次,对照组为(2.81±0.85)次(t=11.792,P<0.05);试验组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为5.21%,对照组为16.09%(χ^(2)=8.310,P<0.05)。结论儿童中线导管精益管理方案能有效提高儿童中线置管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并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风险,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管理 儿童 中线导管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创伤性主动脉夹层临床诊治分析
11
作者 刘东红 王洋 +2 位作者 何素华 翟强 周朋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3期4238-4243,共6页
目的总结急性创伤性主动脉夹层(TAD)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探讨其早期快速诊断方法,评估患者主动脉腔内隔绝术(TEVAR)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例TAD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预后进... 目的总结急性创伤性主动脉夹层(TAD)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探讨其早期快速诊断方法,评估患者主动脉腔内隔绝术(TEVAR)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例TAD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预后进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随访调查。14例患者中1例接受Bentall+全弓置换+硬象鼻手术;13例接受TEVAR,其中1例患者术后死于急性脑出血。结果随访2~50个月,其间1例患者术后2个月死于胆囊穿孔所致的感染性休克;1例患者术后12个月死于晚期恶性肿瘤,余未见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TEVAR术后10例患者接受EQ-5D随访调查,其生存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早期鉴别诊断对TAD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TEVAR是TAD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患者因情绪影响及合并其他部位损伤,生存质量难以恢复到正常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搏血氧波形衍生参数评估心肺复苏质量的可行性分析
12
作者 黄玲 徐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994-99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脉搏血氧波形衍生参数评估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质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至2022年9月我院急救中心接诊的182例接受CPR救治的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基于脉搏血氧波形衍生参数评估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质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至2022年9月我院急救中心接诊的182例接受CPR救治的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复苏结束后,患者是否恢复自主循环(Restored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分为ROSC组64例与非ROSC组118例,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ROSC结果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以是否ROSC为标准,计算脉搏血氧波形(Pulse oximetry plethysmographic waveform,POP)相关参数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心肺复苏质量指数(Perfusion index,CQI)判断CA质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绘制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ROSC组CQI和PI水平均高于非ROSC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QI和PI是ROSC的影响因素(P<0.05);CQI判断CPR质量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PI(P<0.05),且CQI判断CPR的AUC高于PI(P<0.05)。结论:ROSC患者PI和CQI的水平均升高,两者均是ROSC的影响因素;CQI可能是评估心肺复苏质量的敏感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脉搏血氧波形 心肺复苏质量指数 灌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孕症女性生育压力与压力反应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蔡艳娜 周飞京 +2 位作者 孙致敏 宋亚男 董悦芝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0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孕症女性生育压力与压力反应和应对方式现状及相关关系,为临床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育问题问卷(FPI)、压力反应量表(SRQ)和特质应对量表(CSQ)对210例不孕症女性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不孕症女性生育压力得分... 目的探讨不孕症女性生育压力与压力反应和应对方式现状及相关关系,为临床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育问题问卷(FPI)、压力反应量表(SRQ)和特质应对量表(CSQ)对210例不孕症女性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不孕症女性生育压力得分为(161.34±29.73)分;压力反应得分(59.99±25.92)分,其情绪反应为(25.63±12.89)分,行为反应为(13.42±6.01)分,生理反应为(21.37±10.59)分;积极应对得分为(34.07±10.44)分,消极应对得分为(25.08±9.99)分。不孕症女性生育压力总分与压力反应、消极应对呈正相关,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不孕女性生育压力程度较高,其生育压力与压力反应、应对方式相关。应采取有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使之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减轻不孕女性的生育压力和压力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不孕症 生育压力 压力反应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体外受精形成三倍体受精卵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颖 孙莹璞 +2 位作者 孙靖 卜志勤 王芳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VF)中形成三倍体受精卵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1 987个IVF周期,按照3原核(PN)受精频率分为3组:正常组(3PN%=0,n=754)、低频3PN受精组(0<3PN%<20%,n=660)、高频...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VF)中形成三倍体受精卵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1 987个IVF周期,按照3原核(PN)受精频率分为3组:正常组(3PN%=0,n=754)、低频3PN受精组(0<3PN%<20%,n=660)、高频3PN受精组(3PN%≥20%,n=573)。比较分析3组的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以及妊娠结局。结果:患者的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及总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孕激素(P)值、精液优化后精子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获卵数以及成熟卵数低于低频3PN受精组和高频3PN受精组(P<0.01)。低频3PN受精组和高频3PN受精组hCG日的雌二醇(E2)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而2组hCG日≥14 mm卵泡率低于正常组(P<0.01);3组之间的正常受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的临床妊娠率与低频3PN受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高频3PN受精组(P<0.01)。另外,低频3PN受精组和高频3PN受精组的精液优化后精子活动比率高于正常组(P<0.01),其中,a级、b级精子比例低频3PN受精组和高频3PN受精组高于正常组(P<0.01),c级、d级精子比例低频3PN受精组和高频3PN受精组低于正常组(P<0.01);3组患者的着床率、优质胚胎率、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CG日较高E2水平与3PN发生有关;较高的≥14 mm卵泡率与避免3PN的发生有关;精子优化后活动比率相对偏低也与避免3PN形成有关。3PN的发生可能影响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雌二醇 卵泡 精子 胚胎植入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根发育完成自体牙移植远期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振龙 薛鹏 遆云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探讨牙根发育完成自体牙移植远期预后及影响因素,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牙根发育完成自体牙移植患者共64例72颗临床资料,于术后随访复查相关临床资料及根尖X线片,根据年龄、性别及... 目的:探讨牙根发育完成自体牙移植远期预后及影响因素,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牙根发育完成自体牙移植患者共64例72颗临床资料,于术后随访复查相关临床资料及根尖X线片,根据年龄、性别及接受根管治疗与否分析临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法评估移植牙的5年累积存活率和成功率。结果:72颗自体移植牙随访5年累积存活率和累积成功率分别为83%和65%;<27岁和≥27岁组自体牙移植累积存活率、累积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亚组自体牙移植累积存活率、累积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与未接受根管治疗组自体牙移植累积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根管治疗组自体牙移植累积成功率显著高于未接受根管治疗组(P<0.05)。结论:牙根发育完成自体牙移植临床预后良好,可作为牙齿缺失修复重要候选方案;同时术后完善根管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远期牙移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 自体牙移植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及内膜血流参数与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13
16
作者 宋瑞芳 苏迎春 王芳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65-368,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及子宫内膜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310例FET患者按照临床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153例)和非妊娠组(157例)。所有患者均于内膜转化日及移植前1 d,通... 目的:探讨子宫及子宫内膜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310例FET患者按照临床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153例)和非妊娠组(157例)。所有患者均于内膜转化日及移植前1 d,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V)、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相关参数。结果:转化日妊娠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与舒张末期流速(EDV)比值(S/D)低于非妊娠组,子宫内膜容积高于非妊娠组(P〈0.05);移植前日妊娠组PI、阻力指数(RI)均低于非妊娠组,血流指数(FI)、子宫内膜容积均高于非妊娠组(P〈0.05);子宫内膜容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37,显著大于参考下面积(P〈0.01)。移植前日子宫动脉PSV、EDV、RI较转化日低,而子宫内膜FI、子宫内膜容积较转化日高(P〈0.05)。子宫动脉RI、PI及子宫内膜容积与子宫内膜厚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1、-0.775及0.796(P〈0.01)。据RI值分为0.70-0.85组和0.86-0.95组,妊娠率分别为53.18%、40.00%,0.70-0.85组妊娠率较高(P〈0.05)。结论:移植前日PI、RI较低者易获得妊娠。子宫内膜容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I、RI可能通过改变子宫内膜厚度而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血流动力学 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对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静 孙博 +1 位作者 卜志勤 孙莹璞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年龄对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卵巢反应和结局的影响规律,并确定最佳助孕年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长方案IVF-ET的控制性超促排卵治疗周期共2468个。... 目的:探讨年龄对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卵巢反应和结局的影响规律,并确定最佳助孕年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长方案IVF-ET的控制性超促排卵治疗周期共2468个。按照患者年龄分为4组:A组(<25岁,170个周期)、B组(25~29岁,741个周期)、C组(30~34岁,866个周期)及D组(≥35岁,691个周期)。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实验室各项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4组不孕时间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A、B、C组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高于此3组。窦卵泡数、基础黄体生成激素(bLH)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减少。4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获卵数随年龄增加而减少。A组正常受精率最低,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优胚率最高,与年龄偏大组(C组、D组)及年龄偏小组(A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化妊娠率及活产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流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B组临床妊娠率最高,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活产率明显减低且流产率明显增加。结论:长方案IVF-EF助孕,<25岁的患者与25~29岁的患者比较,卵子质量及胚胎质量较差,而妊娠结局并未受到影响。随着年龄增大,尤其是35岁以后卵巢储备功能明显下降,IVF妊娠结局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超排卵 年龄因素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22
18
作者 赵红霞 袁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老年AMI患者209例,按是否合并高血压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并发症及预后,...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老年AMI患者209例,按是否合并高血压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并发症及预后,并总结相应护理对策。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血压下降发生率均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组患者的总体病死率以及因心律失常病死率和心力衰竭病死率高均于非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人AMI患者合并高血压者较非高血压者病情复杂且并发症严重,护理人员应提高对相关疾病的认知,严密监测病情,采取积极措施,以降低AMI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患者对乳房重建认知与态度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星 刘延锦 +3 位作者 韩娜 栗英 李林 王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8期40-42,共3页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对乳房重建的认知和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实施护理干预及相关知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280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自行设计的乳房重建认知与态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者对乳房重建的认知...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对乳房重建的认知和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实施护理干预及相关知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280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自行设计的乳房重建认知与态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者对乳房重建的认知得分为(15.39±4.45)分,82.78%患者对乳房重建的认知处于一般以下水平。态度得分为(47.12±9.35)分,仅有21.85%患者对乳房重建持积极态度。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在职、家庭经济负担影响患者对乳房重建认知及态度(均P<0.01)。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对乳房重建的认知不足,重建态度不够积极。年轻、文化程度高、在职、家庭经济负担轻的患者更希望进行乳房重建。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乳房重建相关知识信息的教育与普及,使患者决策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重建 认知 态度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低剂量CT图像质量改善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慧琴 徐玉风 +2 位作者 马岭 杨晓鹏 Toshiya Nakaguchi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80,共6页
针对低剂量CT(low-dose CT,LDCT)扫描会导致图像质量劣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剪切波变换的低剂量CT图像质量改善算法.首先,利用Anscombe变换,将LDCT图像中的X射线量子噪声转化为近似服从Gaussian分布的噪声;其次,将变换后的LDCT图像转换... 针对低剂量CT(low-dose CT,LDCT)扫描会导致图像质量劣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剪切波变换的低剂量CT图像质量改善算法.首先,利用Anscombe变换,将LDCT图像中的X射线量子噪声转化为近似服从Gaussian分布的噪声;其次,将变换后的LDCT图像转换成剪切波变换域并针对剪切波域上的低信噪比高频系数子带,利用剩余自相关功率改进噪声方差的计算精度并结合贝叶斯最大后验估计提取非噪声高频系数;最后,利用剪切波逆变换和Anscombe逆变换获得重构图像.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小波域的算法.其重构图像质量与基于小波域的算法相比,峰值信噪比(PSNR)平均提高52.2%,平均结构相似度(MSSIM)提高3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 剪切波变换 量子噪声 贝叶斯估计 噪声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