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0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意向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1
作者 郭园丽 高任轲 +6 位作者 杨彩侠 范文凤 郭丽娜 董小方 吕培华 高欢欢 马珂珂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1-518,共8页
目的编制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意向量表并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方法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框架,通过文献分析、德尔菲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形成量表初稿。于2023年7—8月选取河南省郑州市3个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点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量... 目的编制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意向量表并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方法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框架,通过文献分析、德尔菲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形成量表初稿。于2023年7—8月选取河南省郑州市3个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点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信度检验及结构效度分析,2023年9—10月进行再次调查,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效标关联效度分析。结果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意向量表共包括1个总评价条目和3个维度,共13个条目。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旋转后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0.515%;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4,折半信度为0.840,重测信度为0.872;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量表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良好;量表总分与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671(P<0.001),与被调查者溶栓后脑出血并发症风险主观感知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402(P<0.001)。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意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意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意向 量表开发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丘脑痛11例体会
2
作者 孙桂芳 袁志浩 +3 位作者 胡文涛 马兴荣 张博爱 卢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丘脑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例丘脑痛患者入组。在标记的受累部位一次性注射A型肉毒毒素50~400 U,注射后随访12个月。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1周以及注射后12个月内每月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治疗后4个...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丘脑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例丘脑痛患者入组。在标记的受累部位一次性注射A型肉毒毒素50~400 U,注射后随访12个月。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1周以及注射后12个月内每月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治疗后4个月进行患者总体感觉改善情况评分(PGIC评分),记录治疗和随访期间的副作用。结果:11例患者中9例完成随访,1例在治疗后4个月失访,1例在治疗后8个月效果下降,自行使用其他药物治疗。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52~82(68.3±10.8)岁。疼痛持续时间(13.3±3.7)个月,治疗前VAS评分(5.7±0.5)分,治疗后1周VAS评分均值降至2分,说明患者疼痛大为缓解,治疗8个月以后部分患者疗效下降,但治疗后12个月中,总体镇痛效果维持在较低水平(均值1.9~2.8),且较为稳定。根据PGIC评分,7例明显好转,2例轻微好转。注射后1周内1例出现面部不对称和眼睑下垂,1例出现面部不对称,均在5周内自行消失。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丘脑痛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丘脑痛 VA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自动左室定量分析技术评价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
3
作者 武丽娜 秦俊昌 +5 位作者 师文强 张姗 高路 刘源 安金斗 段会参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应用四维自动左室定量分析技术评价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HOCM合并PAF患者29例(HOCM合并PAF组),另选取29例HOCM不合并PAF患者(HOCM组)及29名... 目的:应用四维自动左室定量分析技术评价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HOCM合并PAF患者29例(HOCM合并PAF组),另选取29例HOCM不合并PAF患者(HOCM组)及29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所有HOCM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正常(≥50%)。采集常规超声指标,应用四维自动左室定量分析技术获取左室心肌力学指标,包括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面积应变(GAS),比较3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OCM组、HOCM合并PAF组最大左室壁厚度、左房前后径、E/e′增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P<0.05);与HOCM组比较,HOCM合并PAF组左房前后径增大(P<0.05)。3组间LVEF、E/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OCM组、HOCM合并PAF组GLS、GRS、GAS均降低,且HOCM合并PAF组上述3指标均低于HOCM组(P<0.05);HOCM合并PAF组GCS低于HOCM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四维自动左室定量分析技术所测得的左室心肌力学指标GLS、GRS、GAS较LVEF更为敏感,可早期评价HOCM合并PAF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损伤,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四维自动左室定量分析 阵发性心房颤动 左室收缩功能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LIG4综合征家系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窦冰华 白莹 +7 位作者 李旭阳 吴天歌 刘梦瑶 谢文文 陈娇 王叨 盛光耀 吴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2,共5页
LIG4综合征(OMIM606593)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免疫缺陷病。LIG4基因突变会造成DNA连接酶Ⅳ(ligaseⅣ,LIG4)活性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小头畸形、生长迟缓、免疫缺陷、血细胞减少、特殊面容以及对电离辐射敏感,... LIG4综合征(OMIM606593)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免疫缺陷病。LIG4基因突变会造成DNA连接酶Ⅳ(ligaseⅣ,LIG4)活性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小头畸形、生长迟缓、免疫缺陷、血细胞减少、特殊面容以及对电离辐射敏感,其他特征还包括骨骼畸形、皮肤病变以及易患恶性肿瘤^([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4综合征 DNA连接酶Ⅳ 新发变异 儿童 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康复动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马瑞丽 周亚婷 +3 位作者 吕岩岩 朱晓金 姚锐楠 王怡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动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康复动机量表(SRM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心理弹性量表简版(CD-RISC-10)对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50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特征...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动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康复动机量表(SRM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心理弹性量表简版(CD-RISC-10)对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50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特征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动机水平。以SRMS总分为因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脑卒中患者的SRMS总分为(106.2±10.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SSS总分、CD-RISC-10得分、康复时长、年龄、卒中发病次数、Barthel指数及个人月收入为脑卒中患者康复动机的影响因素,β(95%CI)分别为0.387(0.274~0.500)、0.500(0.330~0.670)、-2.657(-3.694~-1.621)、-2.824(-3.968~-1.680)、-1.933(-3.352~-0.515)、1.314(0.236~2.392)、1.162(0.043~2.280),解释了34.3%的变异量。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动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护人员应结合康复动机的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康复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动机 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通过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诱导的海马区神经元程序性坏死对其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6
作者 许晶晶 寇俊娜 +4 位作者 肖琳 秦梦珂 杜冉 陈晨 郭思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7-362,共6页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小鼠模型海马神经元的死亡机制,探讨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与VaD小鼠学习记忆受损之间的关系。方法慢性脑低灌注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采用双侧血管阻断法(bilateral occlusion of the common car...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小鼠模型海马神经元的死亡机制,探讨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与VaD小鼠学习记忆受损之间的关系。方法慢性脑低灌注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采用双侧血管阻断法(bilateral occlusion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ies,2VO)构建。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动物模型海马区神经元RIPK1、RIPK3和MLKL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RIPK1、RIPK3、pRIPK3和MLKL蛋白的表达,并与小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RIPK1、RIPK3和MLKL的共定位情况。结果qPCR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VaD组小鼠模型海马区神经元RIPK1、RIPK3和MLKL的mRNA表达显著增高。免疫印迹结果显示VaD组小鼠模型海马区神经元RIPK1、pRIPK3、和MLKL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免疫荧光双标记显示在小鼠模型海马区,RIPK1、RIPK3与MLKL共表达定位显著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程序性坏死标志物RIPK1、RIPK3和MLKL的表达与小鼠模型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在VaD小鼠模型中,海马神经元的丢失及其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可能是通过激活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进而引起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认知障碍 程序性坏死 慢性脑低灌注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TTTY15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李颖霞 姜利彬 +2 位作者 周明霞 闻阳阳 温洪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TTTY15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5例结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TTTY15的表达。将SW620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si-NC)组及TTTY15-s... 目的:探讨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TTTY15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5例结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TTTY15的表达。将SW620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si-NC)组及TTTY15-siRNA组,后两组分别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si-NC、TTTY15-siRNA。转染72 h后,采用CCK-8法、划痕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Annexin V-APC和7-AAD双染法检测3组细胞增殖、迁移、克隆形成能力和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TTTY15、miR-327-3p及TLR4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TLR4、MMP-2、CDK4、CyclinD1、E-Cadherin、N-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TTTY15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与空白对照组、si-NC组比较,TTTY15-siRNA组TTTY15、TLR4 mRNA表达下降,miR-372-3p表达升高(P<0.05);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克隆形成能力降低,凋亡率增加(P<0.05);细胞中TLR4、CDK4、CyclinD1、MMP-2和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TTTY15在结肠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升高;敲低TTTY15表达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长链非编码RNA TTTY15 恶性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石雅洁 谢新生 +7 位作者 姜中兴 万鼎铭 郭荣 李涛 张霞 李雪 张玉培 苏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0-725,共6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allo-HSC...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allo-HSCT治疗此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中位年龄39(14-65)岁。预后分层低危17例,中危25例,高危38例。ASXL1突变常伴随其他基因突变,共突变基因中频率较高的依次为TET2(71.25%)、NRAS(18.75%)、DNMT3A(16.25%)、NPM1(15.00%)、CEBPA(13.75%)。中高危患者中接受allo-HSCT共29例(移植组),未接受allo-HSCT共34例(化疗组)。移植组2年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72.4%、70.2%,化疗组分别为44.1%、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年龄>50岁、移植后急性GVHD的发生为影响移植患者OS、DFS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allo-HSCT可改善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XL1突变 急性髓系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体检人群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丁素英 刘东伟 +1 位作者 安璐 李飞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7-791,共5页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慢性肾脏病(CKD)的危险因素。方法:搜集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科定期体检、年龄20-80岁的3 750人为研究对象,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BMI、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对CKD...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慢性肾脏病(CKD)的危险因素。方法:搜集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科定期体检、年龄20-80岁的3 750人为研究对象,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BMI、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对CKD肾损伤指标的影响。结果:研究人群总体白蛋白尿检出率为8.8%(329/3 750),肾功能减退检出率为2.8%(105/3 750)。不同性别、年龄、BMI、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人群白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男性)、BMI、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白蛋白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95%CI)分别为1.567(1.329-1.847)、1.255(1.129-1.395)、1.939(1.584-2.372)、2.370(1.888-2.975)、1.293(1.099-1.521);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肾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95%CI)分别为1.970(1.379-2.814)、1.654(1.218-2.245)、1.394(1.072-1.812)、1.929(1.369-2.718)。结论:早期识别体检人群中增加CKD风险的危险因素,并积极及时给予综合防治,对于降低CKD发病率、规范CKD健康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尿白蛋白/肌酐 肾小球滤过率 危险因素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24 h活动行为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卫佳宁 杨范家一 +2 位作者 郭丽娜 刘延锦 董小方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39,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24 h活动行为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5-12月选取182例脑卒中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营养风险筛查2002、领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24 h活动行为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5-12月选取182例脑卒中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营养风险筛查2002、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运动锻炼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并要求患者在出院后1周内连续7 d佩戴三轴加速度计,测量其出院后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时间,以判断其是否满足24 h活动行为指南推荐的3项标准。结果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每日睡眠时长为(7.12±1.46)h,久坐时间为(5.79±2.24)h,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为1.04(0.47,1.93)h,其中分别有8、23、100、51例患者满足0、1、2、3项指南推荐标准。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领悟社会支持和运动锻炼自我效能感是脑卒中患者24 h活动行为达标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24 h活动行为达标情况不佳,对年龄较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低、社会支持程度较弱及运动锻炼自我效能感较低者,护理人员应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以提高此类患者的24 h活动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24 h活动行为 身体活动 久坐行为 睡眠 社会支持 运动锻炼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6对炎症环境下人牙髓干细胞成牙/成骨分化的影响
11
作者 董稳航 张雪 +2 位作者 何巍 李锐 王颖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6(TSG-6)对炎症环境下人牙髓干细胞(hDPSC)成牙/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取拔除的健康、阻生智齿,从牙髓中分离培养hDPSC,鉴定后分组。正常对照组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96 h,... 目的:观察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6(TSG-6)对炎症环境下人牙髓干细胞(hDPSC)成牙/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取拔除的健康、阻生智齿,从牙髓中分离培养hDPSC,鉴定后分组。正常对照组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96 h,矿化诱导组用矿化诱导液培养96 h,炎症因子组用含50μg/L TNF-α的矿化诱导液培养96 h,炎症因子+TSG-6组先用含20μg/L TSG-6的DMEM培养48 h,再用含TNF-α的矿化诱导液培养48 h,中和抗体组先与TSG-6、CD44中和抗体共培养48 h后再用含TNF-α的矿化诱导液培养48 h。采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成牙/成骨标志物[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RUNX家族转录因子2(RUNX2)]及P65、p-IκB、IκB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炎症因子+TSG-6组和中和抗体组细胞核因子κB(NF-κB)的核转运水平。12只2日龄SD大鼠分4组,每组3只。麻醉后处死,取下颌骨,分别置于含二甲基亚砜的培养液、矿化诱导液、含TNF-α的矿化诱导液、含TNF-α和TSG-6的矿化诱导液中培养10 d,用HE和Masson三色染色法评价各组牙组织的矿化能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矿化诱导组DSPP、DMP-1和RUNX2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矿化诱导组比较,炎症因子组上述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炎症因子组比较,炎症因子+TSG-6组上述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炎症因子组P65、p-I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炎症因子组比较,炎症因子+TSG-6组P65、p-IκB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炎症因子+TSG-6组比较,中和抗体组DSPP、DMP-1和RUNX2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65、p-I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发生NF-κB核转运的细胞增多。动物实验表明TSG-6处理可促进炎症环境下大鼠下颌骨中前期牙本质的形成。结论:外源性TSG-6可增强炎症环境下hDPSC的成牙/成骨分化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6 NF-ΚB信号通路 成牙/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建明 姚丽娜 +1 位作者 李红 王书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4-175,共2页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年5月至7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156名河南省直机关干部的血尿酸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0.65%,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2.51%,...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年5月至7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156名河南省直机关干部的血尿酸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0.65%,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2.51%,高于女性(3.73%)(P<0.05);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与体质量指数正相关(P<0.05)。结论:郑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肥胖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肥胖 郑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胸腔积液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安天棋 田建辉 +6 位作者 周奕阳 罗斌 阙祖俊 刘瑶 于盼 赵瑞华 杨蕴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338,共6页
肿瘤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之后的重要肿瘤治疗措施。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临床应用,不仅提高了难治性或复发性肿瘤患者的... 肿瘤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之后的重要肿瘤治疗措施。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临床应用,不仅提高了难治性或复发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也极大地优化了肿瘤治疗的整体策略。然而,随着接受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人群的逐渐扩大,免疫治疗在带来临床获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特殊的不良反应,即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在肿瘤患者中,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均有显著影响。通常,肿瘤相关胸腔积液多为胸膜转移,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产生迅速、难以控制且易反复。但随着新药物的批准以及现有药物适应证的拓展,接受ICIs治疗的癌症患者数量越来越多,ICIs治疗相关胸腔积液也逐渐引起了重视。ICIs治疗相关胸腔积液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但其与患者的治疗选择和生存预后紧密相关。与MPE不同,ICIs治疗相关胸腔积液的发病机制更为复杂,除了非特异性的免疫激活导致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的发生外,还可能与胸膜结节病样肉芽肿反应、嗜酸粒细胞性慢性胸膜炎及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相关。在诊断方面,ICIs治疗相关胸腔积液通常采用排除性诊断的方法,诊断过程中需排除肿瘤进展、放疗及化疗等其他肿瘤相关治疗引起的胸腔积液,这无疑增加了诊断的复杂性和难度。ICIs治疗相关胸腔积液的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或英夫利西单抗等药物,通过抑制过强的免疫反应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改善预后。预防ICIs治疗相关胸腔积液的发生同样重要,这要求医师在应用ICIs前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并在治疗期间持续监测,以期在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良反应。通过这种综合管理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减少ICIs治疗相关胸腔积液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影响,同时优化患者的整体治疗结果。本综述旨在探讨ICIs治疗相关胸腔积液的发病机制、病理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等,通过深入分析ICIs治疗相关胸腔积液的特点,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并发症,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胸腔积液 不良反应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知整体人文关怀在护士共情疲劳与工作投入间的中介效应
14
作者 牟玉秀 田丹丹 +1 位作者 王亚培 马盼盼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感知整体人文关怀在护士共情疲劳与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为改善护士共情疲劳、提高工作投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4月1-30日选取全国12所三甲医院的240名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生活... 目的探讨感知整体人文关怀在护士共情疲劳与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为改善护士共情疲劳、提高工作投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4月1-30日选取全国12所三甲医院的240名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生活质量量表、整体人文关怀感知量表、工作投入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感知整体人文关怀、共情疲劳和工作投入之间的相关性,采用AMOS29.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中介效应验证。结果有效调查225名护士,其工作投入总分为68.00(46.00,89.00)分,共情疲劳总分为59.00(42.50,79.00)分,感知整体人文关怀总分为81.00(44.00,118.00)分;共情疲劳与工作投入、感知整体人文关怀呈负相关,感知整体人文关怀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均P<0.05);感知整体人文关怀在共情疲劳与工作投入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3.196%。结论三甲医院临床护士的工作投入处于中度水平,共情疲劳处于中度水平,感知整体人文关怀处于低度水平。共情疲劳可通过感知整体人文关怀的中介作用对护士工作投入产生影响,提示医疗机构可通过改善护士共情疲劳,并借助感知整体人文关怀的中介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护士工作投入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整体人文关怀感知 共情疲劳 工作投入 工作满意度 护理管理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HD1基因变异致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一家系遗传学分析
15
作者 刘谨 刘风勋 +2 位作者 袁媛 杨嫚 周炳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3-435,共3页
目的:分析PKHD1基因变异致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一家系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19年4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一PKHD1基因变异致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的家系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采用全外显子... 目的:分析PKHD1基因变异致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一家系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19年4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一PKHD1基因变异致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的家系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先证者致病基因,确定可疑变异后对家系成员行Sanger测序验证,并对候选变异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与结论:患儿为14岁女性,临床表现为食管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其携带PKHD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c.4922A>T(p.D1641V)和c.6097A>G(p.R2033G),分别遗传自表型正常的母亲与父亲,均被评估为致病性变异,明确了先证者的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HD1基因 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 遗传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身份认同画像研究
16
作者 董文文 张广超 +3 位作者 郭永攀 王晓凡 渠利霞 张春慧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8-51,共4页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16例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Colaizzi 7步法分析资料;同时结合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及用户画像工具汇总结果,以词云与表格形式完成画像的可视化。研究结果显示,该人群疾病身份认同用户画像群体...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16例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Colaizzi 7步法分析资料;同时结合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及用户画像工具汇总结果,以词云与表格形式完成画像的可视化。研究结果显示,该人群疾病身份认同用户画像群体特征可分为基本特征、疾病认知特征、心理特征、社会适应特征;构建4类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身份认同画像:良好型、矛盾型、脆弱型、高危型。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身份认同存在较大群体差异,可根据不同的用户画像群体特征,给予个性化、精准化的管理方案,以维持其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1型糖尿病 疾病身份认同 自我接纳 社会适应 用户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所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田丽 陈长英 +5 位作者 李想 李爱敏 孙巧枝 李晓丹 曹小琴 刘倩倩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6期38-41,共4页
目的:评价某省64所三级医院2011年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成效,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原卫生部"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检查评价表"(以下简称"评价表")的标准和要求对某省64所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 目的:评价某省64所三级医院2011年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成效,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原卫生部"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检查评价表"(以下简称"评价表")的标准和要求对某省64所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结果":评价表"的4个维度评分分别为"医院组织领导"(8.90±0.79)分",临床护理管理"(26.38±1.74)分、"临床护理服务"(40.92±1.87)分、"支持保障措施"(12.56±1.60)分,与期望值相比仍有差距(P<0.05)。结论:该省64所三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项工作仍须进一步深入开展,继续完善落实各项制度和规范,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三级医院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地区汉族正常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芳香酯酶Q192R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钱书虹 钱庆文 +1 位作者 王书瑾 王诗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目的 :研究郑州地区汉族正常人群、2型糖尿病 (DM)及DM并发冠心病 (DM CAD)患者芳香酯酶(Arylesterase/Paraoxonase ,ArE/PON1 ) 1 92位基因多态性。方法 :用比色法测定郑州地区汉族正常人群 (61例 )、DM(60例 )和DM CAD(67例 )患者血清... 目的 :研究郑州地区汉族正常人群、2型糖尿病 (DM)及DM并发冠心病 (DM CAD)患者芳香酯酶(Arylesterase/Paraoxonase ,ArE/PON1 ) 1 92位基因多态性。方法 :用比色法测定郑州地区汉族正常人群 (61例 )、DM(60例 )和DM CAD(67例 )患者血清ArE/PON1活性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技术检测ArE/PON1基因 1 92位多态性 ,用酶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等指标。结果 :郑州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有ArE/PON1 1 92位基因多态性 ,Q、R基因频率健康人群中分别为 0 .56与 0 .44 ;DM组为 0 .53与 0 .47;DM CAD组为 0 .38和 0 .62。DM CAD组R基因频率高于DM组和对照组。基因型百分比DM CAD组RR(31 % )高于DM组 (1 3 % )和对照组 (1 1 % ) (P <0 .0 5)。DM与DM CAD组血清ArE/PON1活性水平低于对照组 ,以DM CAD组为最低 (P <0 .0 5)。酶活性的降低与HDLc、HDL2C呈正相关 ,与oxLDL呈负相关。结论 :郑州地区汉族人群存在ArE/PON1 1 92位基因多态性 ,并提示R基因是郑州地区汉族人群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地区 汉族正常人群 糖尿病 冠心病 芳香酯酶 Q192R 基因多态性 糖尿病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的改良洛桑评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裴璐璐 柴源 +3 位作者 杨钧哲 荣文正 许予明 宋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3-410,共8页
目的探讨以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替代洛桑急性脑卒中登记分析(ASTRAL)评分中血糖指标的ASTRAL⁃TyG模型(即改良洛桑评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基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缺血性卒中数据库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 目的探讨以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替代洛桑急性脑卒中登记分析(ASTRAL)评分中血糖指标的ASTRAL⁃TyG模型(即改良洛桑评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基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缺血性卒中数据库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3393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24 h内测定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以计算TyG指数并进行ASTRAL评分,将TyG指数替代ASTRAL评分中血糖指标构建ASTRAL⁃TyG模型;发病后1年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功能预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ASTRAL⁃TyG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根据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2分)组(2961例)和预后不良(>2分)组(432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24 h内ASTRAL评分增加(OR=1.156,95%CI:1.133~1.179;P=0.000)和TyG指数增加(OR=1.731,95%CI:1.489~2.013;P=0.000)是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模型1,TyG指数以连续变量纳入);入院24 h内ASTRAL评分增加(OR=1.156,95%CI:1.133~1.179;P=0.000)、TyG指数8.69~9.08(OR=1.445,95%CI:1.025~2.039;P=0.036)、TyG指数≥9.55(OR=2.103,95%CI:1.532~2.888;P=0.000)是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模型2,TyG指数以分类变量纳入)。ROC曲线显示,ASTRAL评分和ASTRAL⁃TyG模型预测功能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4(95%CI:0.728~0.779,P=0.000)和0.768(95%CI:0.743~0.794,P=0.000),灵敏度分别为65.05%和65.97%、特异度为74.23%和78.01%;ASTRAL⁃TyG模型的预测效能高于ASTRAL评分(Z=2.084,P=0.037)。结论以TyG指数替代ASTRAL评分中血糖指标拟合出的ASTRAL⁃TyG模型可以提高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甘油三酯类 葡萄糖 预后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卒中及其常见危险因素城乡流行现状对比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凯昊 李亚鹏 +6 位作者 刘凯 刘新奎 田庆丰 邢丹 李玉生 宋波 许予明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研究郑州市40岁以上人群卒中患病率及其常见危险因素的城乡流行现状。方法以社区为基本单位进行整群抽样,纳入符合要求的郑州市40岁以上常住人口11 366例,采集人口学、卒中危险因素、既往用药、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用单因... 目的研究郑州市40岁以上人群卒中患病率及其常见危险因素的城乡流行现状。方法以社区为基本单位进行整群抽样,纳入符合要求的郑州市40岁以上常住人口11 366例,采集人口学、卒中危险因素、既往用药、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及其常见危险因素的城乡差异。结果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共纳入11 366例社区居民,其中卒中患者344例,卒中标化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3.3%vs 2.5%,Z=-2.649,P=0.004),逐步调整各项影响因素后,卒中的患病率与居住地为农村呈正相关(OR 1.77,95%CI 1.31-2.38)。心房颤动、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和既往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比例农村低于城市(P〈0.001),吸烟比例农村高于城市(P〈0.001)。结论郑州市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城乡差异显著,卒中防控工作应当针对当地卒中防控的薄弱环节,制订更有针对性的卒中社区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城市 农村 社区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