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膝多糖联合5-氟尿嘧啶对食管癌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冯婷 刘霞 +1 位作者 赵明耀 程慧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牛膝多糖(Achyranthesbidentatapolysaccharides,ABPS)及其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检测ABPS(3个浓度100、200、300μg/ml)及联合5-Fu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的作... 目的:探讨牛膝多糖(Achyranthesbidentatapolysaccharides,ABPS)及其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检测ABPS(3个浓度100、200、300μg/ml)及联合5-Fu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的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改变及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ABPS对食管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21和p27表达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表达。结果:(1)ABPS可以抑制食管癌EC9706细胞的增殖;ABPS与5-Fu联合应用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两者单用;(2)ABPS作用后的EC9706出现了G0/G1期的阻滞和早期凋亡;其机制可能分别涉及p21和p27基因表达的增加以及bax基因表达的增加和bcl-2基因表达的减少。结论:ABPS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ABPS与5-Fu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多糖 5-氟尿嘧啶 EC9706 协同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NHE1和HIF-1α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留超 牛美兰 +4 位作者 王鹏 张振香 李萌萌 焦佳伟 何雄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44,I0017,I0018,共6页
目的研究生姜压榨汁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蛋白和Na^+/H^+交换蛋白1型(Na^+/H^+exchanger protein 1,NHE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目的研究生姜压榨汁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蛋白和Na^+/H^+交换蛋白1型(Na^+/H^+exchanger protein 1,NHE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CAO)、生姜压榨汁高(H)、中(M)和低(L)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CLT)为对照,各组大鼠经灌胃给药5 d,神经功能评分后,病理组织检查大脑病变情况,干湿重法测大脑含水量,免疫荧光法检测NHE1蛋白在脑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研究HIF-1α蛋白和NHE1蛋白水平。结果与CTL组比较,MCAO组大鼠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病理检测结果显示脑组织出现明显的梗死灶,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NHE1蛋白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MCAO组相比,生姜H、M剂量组能明显改善MCAO大鼠神经病学症状,显著缩小脑梗死面积,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并降低NHE1蛋白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生姜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可能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生姜 Na^+/H^+交换蛋白1型 缺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蛋白内吞途径在轮状病毒感染对Caco-2细胞钠氢交换蛋白3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牛美兰 裴岩岩 +4 位作者 王鹏 范媛媛 陈长英 王世广 袁武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9-603,共5页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RV)感染对表达钠氢交换蛋白3(Na^+-H^+exchanger 3,NHE3)的Caco-2细胞表面NHE3蛋白水平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构建表达NHE3的Caco-2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CTL组)、RV组、网格蛋白(clathrin)拮抗剂氯丙嗪(C...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RV)感染对表达钠氢交换蛋白3(Na^+-H^+exchanger 3,NHE3)的Caco-2细胞表面NHE3蛋白水平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构建表达NHE3的Caco-2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CTL组)、RV组、网格蛋白(clathrin)拮抗剂氯丙嗪(CPZ)组和CPZ+RV组,采用BCECF-AM法和细胞表面NHE3生物素化法测定Na^+-H^+交换活性和细胞表面NHE3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clathrin水平。结果与CTL组相比,RV感染可引起细胞Na^+-H^+交换活性以及细胞表面NHE3水平明显降低,此抑制作用不能被clathrin拮抗剂CPZ完全抵消,此外RV感染可引起clathrin水平升高,这一作用也可被CPZ取消。结论 RV感染对NHE3水平及生物活性的调控与clathrin依赖性内吞途径有一定关系,但也可能还受到其他内吞途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钠-氢交换蛋白3 网格蛋白依赖性内吞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小脑片层化过程中神经元迁移及reelin的可能调节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高磊 张伟宏 +2 位作者 巴楠 王志新 常成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8-524,共7页
目的:观察小鼠小脑皮质片层化过程细胞迁移,探讨片层化、细胞迁移和reelin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不同年龄的小鼠172只,应用免疫荧光、Nissl和HE染色法对小脑形态结构及片层化、细胞迁移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小脑片层化:E15-E16... 目的:观察小鼠小脑皮质片层化过程细胞迁移,探讨片层化、细胞迁移和reelin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不同年龄的小鼠172只,应用免疫荧光、Nissl和HE染色法对小脑形态结构及片层化、细胞迁移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小脑片层化:E15-E16的后脑主要由神经上皮构成,P0时小脑皮质基本形成了外颗粒层、分子层、浦肯野细胞层和颗粒层,P5时浦肯野细胞层形成2~3层细胞,分子层仍有大量细胞。P20时基本形成了小脑的典型三层结构。(2)细胞迁移过程:浦肯野细胞大约在E18时开始迁移,至P7时基本完成迁移,胞体形成均一的1~2层细胞结构。同时,小年龄时NeuN阳性细胞主要见于内颗粒层和外颗粒层,P7后阳性细胞只定位在内颗粒层,迁移基本停止。(3)野生鼠(WT)和reeler小鼠比较:约P14时,WT小鼠小脑形成分子层、浦肯野细胞层及颗粒层。但是在reeler小鼠,小脑分叶不良,浦肯野细胞未迁移至目的地,排列紊乱;内颗粒层(GL)细胞分布松散、不均一。结论:在小鼠小脑的片层化形成过程中,Reelin蛋白可能参与神经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 片层化 细胞迁移 REELIN 免疫组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US3基因腺病毒载体下调CTL和NK细胞对其转染肝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鹏 李玲 +4 位作者 阚全程 潘雪 余祖江 张振香 冯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5-660,共6页
目的研究表达US3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对其转染肝细胞介导的免疫逃逸活性。方法首先构建表达US3基因腺病毒载体,扩增纯化后转染HL-7702肝细胞,利用细胞毒性T细胞(CTL)杀伤实验和自然杀伤细胞(NK)杀伤实验,检测表达US3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 目的研究表达US3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对其转染肝细胞介导的免疫逃逸活性。方法首先构建表达US3基因腺病毒载体,扩增纯化后转染HL-7702肝细胞,利用细胞毒性T细胞(CTL)杀伤实验和自然杀伤细胞(NK)杀伤实验,检测表达US3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免疫活性。结果表达US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US3成功构建,r-US3能够明显降低CTL和NK细胞对转染肝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表达US3基因腺病毒载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介导转染肝细胞的免疫逃逸,降低机体免疫系统对转染肝细胞的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逃逸 重组腺病毒 US3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 自然杀伤细胞(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古菌素A上调食管癌CAR的表达及增强溶瘤腺病毒转染效率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婷 刘霞 +2 位作者 黄幼田 杨红艳 董子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404-2408,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组氨酸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曲古菌素(trichostatin A,TSA)对食管癌细胞株EC9706膜表面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oxsackie and adenovirus receptor,CAR)表达水平的影响,观察TSA能否通过上调食管癌EC9706... 目的通过观察组氨酸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曲古菌素(trichostatin A,TSA)对食管癌细胞株EC9706膜表面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oxsackie and adenovirus receptor,CAR)表达水平的影响,观察TSA能否通过上调食管癌EC9706CAR表达而增强其对腺病毒基因转染效率。方法采用免疫细胞组织化学、RT-PCR、Western blot检测食管癌EC9706细胞CAR的表达情况,再用上述方法检测TSA作用EC9706细胞后,CAR mRNA和CAR蛋白表达的改变;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病毒转染效率,MTT实验评价腺病毒携带的胸苷激酶(Ad-TK)的体外抗瘤效应。结果 0.5μmol/LTSA处理EC9706细胞12、24、48h后,CAR mRNA和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44±0.01)、(0.37±0.02),(0.66±0.04)、(0.58±0.01),(0.77±0.05)、(0.70±0.03)]与未加TSA处理组[(0.27±0.02)、(0.22±0.03)]相比,CA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P<0.01),呈现出时间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分析Ad-GFP转染后GFP的表达发现,未加TSA处理细胞转染效率为(1.35±0.11)%,0.5μmol/L TSA作用12、24h和48h后,细胞转染效率分别为(2.58±0.17)%、(4.96±0.14)%、(6.36±0.15)%。MTT检测Ad-TK介导的体外杀伤作用结果显示,0.5μmol/L TSA作用48h比未加TSA增强8倍。结论 TSA通过上调CAR表达量从而增强腺病毒对食管癌细胞的腺病毒基因转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 曲古菌素 食管癌细胞株EC9706 腺病毒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 被引量:1
7
作者 邹祺 张善锋 毛红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41-942,共2页
目的:研究河南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方法:随机选择HBV表面抗原携带者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应用PCR方法检测血清HBVDNA含量,采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进行血清HBV基因分型。结果:HBV携带者76例中,43例HBVDNA定量阳性;慢... 目的:研究河南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方法:随机选择HBV表面抗原携带者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应用PCR方法检测血清HBVDNA含量,采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进行血清HBV基因分型。结果:HBV携带者76例中,43例HBVDNA定量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HBVDNA定量均为阳性。HBVDNA定量阳性的123例中,B型65例(52.85%),C型38例(30.89%),B、C混合型5例(4.07%),B、D混合型3例(2.44%),C、D混合型4例(3.25%),未分型者8例。结论:河南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B、C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支持治疗联合抗阻运动改善肿瘤恶病质症候群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玲 马桂霞 +5 位作者 司壮丽 王鹏 袁慧丽 马望 高天慧 王炜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9-323,共5页
背景恶病质症候群是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加速其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探讨营养支持治疗联合抗阻运动改善肿瘤恶病质症候群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探讨营养支持治疗联合抗阻运动改善肿瘤恶病质症候群患者生活质量的临... 背景恶病质症候群是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加速其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探讨营养支持治疗联合抗阻运动改善肿瘤恶病质症候群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探讨营养支持治疗联合抗阻运动改善肿瘤恶病质症候群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姑息缓和治疗暨安宁疗护中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科、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妇科收治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肿瘤恶病质症候群患者286例,采用电脑产生的随机序列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70例,营养支持组73例,抗阻运动组75例,营养+运动组68例。4组患者均给予醋酸甲地孕酮片改善食欲,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营养支持组在常规饮食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方案;抗阻运动组饮食由患者自行选择,并给予抗阻运动干预方案;营养+运动组在常规饮食基础给予营养支持方案和抗阻运动方案。4组患者均干预8周,即院内干预4周及出院继续干预4周。比较4组患者干预后营养状况改善情况[采用主观营养评估(PG-SGA)量表进行评估],干预前后多维疲乏症状简表(MFSI-SF)、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量表(FACT-G)评分情况。结果营养支持组、抗阻运动组、营养+运动组干预后4、8周营养状况有效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营养+运动组干预后4、8周营养状况有效改善率高于营养支持组、抗阻运动组(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患者MFSI-SF、HAMD、FACT-G评分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患者MFSI-SF、HAMD、FACT-G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营养支持组、抗阻运动组、营养+运动组干预后4、8周MFSI-SF、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FACT-G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营养+运动组干预后4、8周MFSI-SF、HAMD评分低于营养支持组、抗阻运动组,FACT-G评分高于营养支持组、抗阻运动组(P<0.05)。结论营养支持治疗联合抗阻运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肿瘤恶病质症候群患者的病情,显著改善患者的乏力、抑郁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恶病质 营养支持 运动活动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氯普胺联合氟哌啶醇改善癌性恶心呕吐及乏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玲 马桂霞 +5 位作者 司壮丽 王鹏 袁慧丽 高天慧 马望 王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4-400,共7页
背景与目的:癌性恶心呕吐及乏力可使晚期癌症患者机体功能严重受损并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其死亡。该研究旨在探讨甲氧氯普胺联合氟哌啶醇对晚期癌症患者癌性恶心呕吐及乏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晚期肿瘤伴恶心呕... 背景与目的:癌性恶心呕吐及乏力可使晚期癌症患者机体功能严重受损并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其死亡。该研究旨在探讨甲氧氯普胺联合氟哌啶醇对晚期癌症患者癌性恶心呕吐及乏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晚期肿瘤伴恶心呕吐患者536例,随机分为甲氧氯普胺组(n=135)、氟哌啶醇组(n=132)、甲氟联合组(n=136)和昂丹司琼组(对照组,n=133)。采用WHO抗癌药不良反应恶心及呕吐分级标准、恶心、呕吐及干呕指数评价量表(Index of Nausea,Vomiting,and Retching,INVR)、药物不良反应及多维疲乏症状量表-简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Symptom Inventory-Short Form,MFSI-SF)分别对患者用药48 h、2和4周时的变化进行跟踪测评。结果:昂丹司琼组48 h后止吐有效率为66.2%,显著优于甲氟联合及两药单用组(P<0.05);而甲氟联合组应用第2、4周时止吐有效率分别为86.8%和94.9%,显著优于对照组和单药组(P<0.05),且INV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药组(P<0.05)。甲氟联合组不良反应与两药单用相近,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甲氟联合组应用2和4周时MFSI-SF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用组(P<0.05)。结论:甲氧氯普胺联合氟哌啶醇对晚期癌性恶心呕吐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改善癌性乏力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氯普胺 氟哌啶醇 晚期癌症患者 癌性恶心呕吐 癌性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氧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1型Na^+/H^+交换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萌萌 王鹏 +5 位作者 张振香 张留超 何雄文 牛美兰 焦佳伟 李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5-441,共7页
目的:研究常压氧(NBO)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1型Na^+/H^+交换蛋白(NHE1)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大鼠模型,术后2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MCAO模型构建成功者进行再灌注,随机分为MCAO组和NBO组,NBO组于再灌注... 目的:研究常压氧(NBO)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1型Na^+/H^+交换蛋白(NHE1)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大鼠模型,术后2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MCAO模型构建成功者进行再灌注,随机分为MCAO组和NBO组,NBO组于再灌注后给予常压氧治疗。各组大鼠分别在NBO治疗后0、2、4、6、12、24 h处死,取脑皮层组织进行HE染色后观察脑组织形态结构的改变,并采用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NHE1蛋白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增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MCAO组和NBO组大鼠缺血2 h时大脑皮层组织均无明显病理结构改变,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MCAO组大鼠大脑皮层组织病理改变逐渐增加,NBO组大鼠的脑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免疫荧光检查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CAO组和NBO组在起始2 h内,大脑皮层组织NHE1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MCAO组NHE1蛋白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加,NBO组NHE1蛋白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稍有增加,但是其表达水平明显低于MCAO组(P<0.05)。结论:常压氧疗法可以下调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层组织NHE1蛋白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脑损伤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氧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1型Na^+/H^+交换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性缺血训练在心脏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司旭艳 王世广 王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3-686,共4页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生成有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增加病理性缺血心肌血液供应,减少冠心病患者死亡率。本文综述新型生理性缺血训练模式及其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生成作用的效果。
关键词 生理性缺血训练 心脏康复 侧支循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