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泥的能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桓嘉 马闯 +4 位作者 刘永丽 赵继红 赵永升 郝希龙 张宏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0,共3页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附属品,是一种由有机残片、无机颗粒、细菌菌体、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污泥的资源化方式有很多,其中将污泥制备成各种能源加以利用不仅可以减少污泥填埋所占用的土地,降低焚烧和...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附属品,是一种由有机残片、无机颗粒、细菌菌体、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污泥的资源化方式有很多,其中将污泥制备成各种能源加以利用不仅可以减少污泥填埋所占用的土地,降低焚烧和土地利用过程中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风险,而且可以把污泥作为能源加以利用,变废为宝。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有关污泥能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旨在提供一个污泥能源化利用的新思路,推动污泥能源化利用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制氢 制油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分子筛在石油化工领域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晓晓 徐文鹏 +1 位作者 王亚培 徐军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共5页
复合分子筛是一类能将两种或多种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和酸性质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催化材料,该类材料往往具有单一分子筛所不具有的优势。复合分子筛的高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比使其在反应过程中具有高的扩散系数和较少的传输限制,能比单一分子筛... 复合分子筛是一类能将两种或多种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和酸性质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催化材料,该类材料往往具有单一分子筛所不具有的优势。复合分子筛的高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比使其在反应过程中具有高的扩散系数和较少的传输限制,能比单一分子筛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领域。重点综述了复合分子筛在催化裂化、异构化、芳构化、烷基化、甲醇制烃等领域的应用进展情况,并对复合分子筛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分子筛 催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2Si_(n)^(–/0)(n=8~17)团簇几何结构、稳定性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成刚 申梓刚 +3 位作者 崔颍琦 田浩 丁艳丽 任保增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32,共11页
随着硅团簇研究的深入,过渡金属原子掺杂硅团簇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分析了钒原子掺杂硅团簇的几何结构、稳定性及特性。首先,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卡里普索结构预测程序,对V_(2)Si_(n)^(-/0)(n=8~17)团簇的基态... 随着硅团簇研究的深入,过渡金属原子掺杂硅团簇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分析了钒原子掺杂硅团簇的几何结构、稳定性及特性。首先,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卡里普索结构预测程序,对V_(2)Si_(n)^(-/0)(n=8~17)团簇的基态和亚稳态结构进行了系统搜索。B3LYP/6-311+G(d)水平下优化发现,基态结构中2个钒原子的掺杂引起了原硅团簇结构的重构;随着掺杂体系尺寸增大,2个钒原子(形成V-V键)逐渐被硅笼包裹。其次,以此结构为基础,通过分析平均键能、二阶能量差分和HOMO-LUMO能隙,研究了体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V_(2)Si_(12)^(-/0)团簇在各自体系中具有相对高的稳定性。此外,磁性分析发现,闭壳层V_(2)Si_(n)(n=8~17)体系的总自旋磁矩均为零,开壳层V_(2)Si_(n)^(-)(n=8~17)体系分别拥有1μB的总磁矩。分析极化率发现,V_(2)Si_(8)^(-/0)拥有最大的平均极化率,具有强的非线性光学效应。拟合得到的光电子能谱、红外和拉曼光谱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热力学特性分析表明,研究体系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随着温度升高,定容热容和标准熵逐渐增大;随着压强增大,标准熵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里普索 几何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果酚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4
作者 刘国际 张勇 +2 位作者 刘伟 雒廷亮 徐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0-94,共5页
腰果酚是腰果壳油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具有独特长链烷烃的天然生物质酚。腰果酚及其加氢产物3-十五烷基酚在高档工业用材料方面的开发使用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广泛用于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偶氮苯树脂的改性,且在表面活性剂... 腰果酚是腰果壳油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具有独特长链烷烃的天然生物质酚。腰果酚及其加氢产物3-十五烷基酚在高档工业用材料方面的开发使用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广泛用于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偶氮苯树脂的改性,且在表面活性剂和卟啉类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分子自组装技术上也有一定的应用。介绍了腰果酚的结构、化学性能及其提取方法,综述了腰果酚及3-十五烷基酚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腰果酚在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果壳油 腰果酚 3-十五烷基酚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爆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发酵产乙醇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4
5
作者 赖智乐 常春 +3 位作者 马晓建 魏巍 罗永生 王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50-254,共5页
该文对同步糖化发酵玉米秸秆生产纤维乙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分别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影响发酵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温度37℃、pH值4.8、底物15%(质量分数)、表面活性剂Tween-200.15%(质量分数)、纤维素酶用量30U/g、酵... 该文对同步糖化发酵玉米秸秆生产纤维乙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分别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影响发酵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温度37℃、pH值4.8、底物15%(质量分数)、表面活性剂Tween-200.15%(质量分数)、纤维素酶用量30U/g、酵母用2%的葡萄糖溶液活化,接种量5‰(相对底物干质量)、培养基的组成:KH2PO42.5g/L,(NH4)2SO42.0g/L,MgSO4·7H2O0.15g/L,CaCl20.35g/L、发酵时间60h为同步糖化发酵(SSF)生产乙醇的最优工艺条件,该条件下乙醇的体积分数为2.85%,乙醇得率达理论值的8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酵母 秸秆 同步糖化发酵 纤维素酶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烟草青枯病生物有机肥的研制及其生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49
6
作者 李红丽 郭夏丽 +1 位作者 李清飞 王岩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801,共4页
烟草青枯病是由布可氏杆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烟草土传病害。这种病原菌在高温多雨的天气中易于发生,主要侵染烟株根部,从而使烟草枯萎。传统上,防治烟草病害是直接使用化学药剂,这样不仅破坏了土壤微生态平衡而... 烟草青枯病是由布可氏杆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烟草土传病害。这种病原菌在高温多雨的天气中易于发生,主要侵染烟株根部,从而使烟草枯萎。传统上,防治烟草病害是直接使用化学药剂,这样不仅破坏了土壤微生态平衡而且也使烟叶品质逐年下降,所以有机肥的研究和施用在烟叶生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拮抗菌 生物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4PMo_(11)VO_(40)催化氧化2-甲基萘制备甲萘醌 被引量:9
7
作者 靳会杰 韩志慧 +3 位作者 廉红蕾 雒廷亮 江振西 刘国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97,101,共4页
以磷钼钒杂多酸H4PMo11V1O40为催化剂、乙酸为溶剂,用双氧水氧化2-甲基萘制备2-甲基萘醌.实验表明:H4PMo11V1O40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乙酸用量、双氧水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收率的影... 以磷钼钒杂多酸H4PMo11V1O40为催化剂、乙酸为溶剂,用双氧水氧化2-甲基萘制备2-甲基萘醌.实验表明:H4PMo11V1O40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乙酸用量、双氧水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收率的影响,获得较佳的合成条件:杂多酸∶2-MN(质量比)=7%,乙酸∶2-MN(质量比)=10.5∶1,双氧水∶2-甲基萘(摩尔比)=4.2∶1,较适宜的温度为40~50℃,反应时间为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 H4PMo11VO40 过氧化氢 2-甲基萘 2-甲基萘醌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H_2O_2耦合联用的类Fenton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海松 闫阳 +1 位作者 买文宁 姚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02-2306,共5页
采用铁碳微电解-H2O2耦合联用的类Fenton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研究了Fe/C、pH、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和优化.结果表明,pH值为3,Fe/C质量比为1∶1,H2O2投加量0.0146 mol·L-1,曝气反应时间75 min为最优反应条件... 采用铁碳微电解-H2O2耦合联用的类Fenton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研究了Fe/C、pH、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和优化.结果表明,pH值为3,Fe/C质量比为1∶1,H2O2投加量0.0146 mol·L-1,曝气反应时间75 min为最优反应条件,对COD的去除率达到75.43%,也显著降低了色度和悬浮颗粒物,大大减少了运行费用,是一种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有效方法.此外,还与铁碳微电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H2O2耦合联用的类Fenton法对制浆造纸废水COD去除具有明显的加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铁碳微电解 类-Fenton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流人工湿地对畜禽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32
9
作者 张彩莹 王岩 王妍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60-168,共9页
为了提高潜流人工湿地对畜禽养殖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该试验通过改变湿地内部结构构建了4个潜流人工湿地单元,选用灰砖块和碎石做湿地填料,冬夏季轮作栽培齿果酸模和大狼把草,考察湿地运行期间对厌氧消化后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结... 为了提高潜流人工湿地对畜禽养殖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该试验通过改变湿地内部结构构建了4个潜流人工湿地单元,选用灰砖块和碎石做湿地填料,冬夏季轮作栽培齿果酸模和大狼把草,考察湿地运行期间对厌氧消化后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湿地单元经过80d的启动,运行稳定,有植物湿地比无植物对照湿地提前10d左右进入稳定期。运行期间,各湿地单元对废水中氨氮(ammonia nitrogen,NH4+-N)、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Cr)的去除率与气温变化均呈现显著线性正相关。在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为4d,进水中CODCr、NH4+-N、TN、TP浓度分别为520、110、120、10mg/L左右时,4个湿地单元对CODCr、TP的去除率分别在60%和70%以上,对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28%~67%和32%~58%,植物对CODCr及TP去除的贡献分别稳定在10%和4%左右,植物对氮的去除效果受气温影响较大,夏季对NH4+-N和TN去除的贡献分别可达13%和12%。与一般潜流人工湿地比较,改进的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对NH4+-N、TN和CODCr的平均去除率提高均在3%以上,对TP去除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该研究可为构建大规模的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湿地 试验 大狼把草 齿果酸模 潜流人工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镁晶须的制备及其生长机理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杰 张保林 +2 位作者 陈可可 程亮 史亚龙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03-707,共5页
以MgCl2和NaOH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晶须。研究了添加不同晶控剂对氢氧化镁晶须生成的影响,同时对添加硬脂酸锌制备氢氧化镁晶须的工艺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分析仪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锌和氯化... 以MgCl2和NaOH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晶须。研究了添加不同晶控剂对氢氧化镁晶须生成的影响,同时对添加硬脂酸锌制备氢氧化镁晶须的工艺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分析仪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锌和氯化铁对氢氧化镁晶须的生成具有导晶作用;所得产品为长径比10.7的氢氧化镁晶须。采用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氢氧化镁晶须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晶须 晶控剂 负离子配位多面体 生长基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直接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实验研究及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33
11
作者 曾章传 吴锦京 魏新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51-1157,共7页
针对空气源热泵制冷剂直接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建立热力分析模型,结合实验实测数据,计算分析了不同室外环境下,系统能效比和各组成部件(火用)损失,并对比分析评价了不同采暖系统综合热力性能,为优化系统能效和各组成部件节能提供理论和实... 针对空气源热泵制冷剂直接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建立热力分析模型,结合实验实测数据,计算分析了不同室外环境下,系统能效比和各组成部件(火用)损失,并对比分析评价了不同采暖系统综合热力性能,为优化系统能效和各组成部件节能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空气源热泵运行供热稳定,地板表面温度达到26℃,室内温度为22℃,完全满足室内供暖要求。空气源热泵机组正常供热运行模式下,室外温度为7.8℃时,系统小时能效比HEER达到3.42,而出现结霜情况下,系统HEER仍在2.4以上。系统(火用)效率在30%以上,系统各部件(火用)损失中,压缩机所占比例最大,地板盘管和蒸发器次之,膨胀阀最小,分别为24%、13%、11%、5%,且系统管路输送系统(火用)损失较大,达到12%。综合比较能量转换率和(火用)效率,空气源直接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制冷剂直接地板辐射采暖 小时能效比 [火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改性TiO_2可见光光催化剂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32
12
作者 赵占中 谢银德 +3 位作者 张冰 王宪 栗栋 暴安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95,105,共5页
纳米TiO2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在环境污染物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为提高TiO2对可见光的吸收,常常需要对TiO2进行掺杂改性以缩小其禁带宽度。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在金属掺杂、非金属掺杂、金属-金属共掺杂... 纳米TiO2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在环境污染物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为提高TiO2对可见光的吸收,常常需要对TiO2进行掺杂改性以缩小其禁带宽度。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在金属掺杂、非金属掺杂、金属-金属共掺杂、金属-非金属共掺杂、非金属-非金属共掺杂以及杂多酸盐掺杂改性TiO2光催化剂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TiO2可见光光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掺杂 光催化剂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生物滤塔去除废气中硫化氢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顺义 张华新 +2 位作者 王岩 马红妍 李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87-291,共5页
为了解决填料及单层滤塔中压降大、效率低的问题,以单层玉米芯生物滤塔为对照,研究了多层生物滤塔对低浓度H2S气体的净化效果,其适宜的工艺条件和生物降解宏观动力学。结果表明:填料分层填充可提高废气中H2S去除率,当进气浓度低于140mg... 为了解决填料及单层滤塔中压降大、效率低的问题,以单层玉米芯生物滤塔为对照,研究了多层生物滤塔对低浓度H2S气体的净化效果,其适宜的工艺条件和生物降解宏观动力学。结果表明:填料分层填充可提高废气中H2S去除率,当进气浓度低于140mg/m3时,H2S的去除率90%以上;H2S进气容积负荷、去除率与填料层填充厚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负荷低于42.2g/(m3·d),下层200mm填料对H2S总去除率的贡献在95%以上;填料含水率为55%~70%,生物滤塔的微生物活性较高,净化效率高;试验条件下,采用Michaelis-Menten模型进行生物降解宏观动力学研究,其中半饱和常数为12.4mg/m3,污染物最大去除速率为909g/(m3·d)。试验表明:多层生物滤塔净化效果优于单层,其气流分布更均匀,停留时间延长,压降低,效率高;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运行3个月,对H2S净化效率均稳定在90%以上,为进一步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塔 硫化氢 动力学 玉米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法测量炉内温度场有限元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言钦 姬会东 +3 位作者 周俊杰 曹海亮 钟委 周怀春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37-842,866,共7页
根据切圆炉内典型温度分布特征建立了高斯二维温度场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并基于声波动方程理论模拟了脉冲声波在温度场中的传播过程,获得了波阵面在相应温度分布下的可视化结果,利用互相关函数法计算了声波在场内的传播时间.作为... 根据切圆炉内典型温度分布特征建立了高斯二维温度场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并基于声波动方程理论模拟了脉冲声波在温度场中的传播过程,获得了波阵面在相应温度分布下的可视化结果,利用互相关函数法计算了声波在场内的传播时间.作为检验,建立了声线理论模型,并进行基本正确性验证.由声线理论模型得到模拟温度场内声波路径分布,并通过积分法得到理论声波传播时间.结果表明:由波动方程模型模拟出的高斯温度场中的声波传播时间普遍比理论解偏大,误差均在1%以内;误差原因在于数值求解波动方程模型中产生的声源信号伪前移现象,且声源处网格越密、温度越高,伪前移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法 有限元 声线 温度场 传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狼把草对猪场废水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彩莹 王妍艳 王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4-269,共6页
为了考察湿地植物大狼把草对猪场废水中污染物的净化能力,采用基质栽培法研究了大狼把草在猪场废水中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氮、磷的去除率。结果表明:该植物在氨氮浓度100mg/L左右的废水中能正常生长,单株植物的干质量达到245.8g,其氮、磷... 为了考察湿地植物大狼把草对猪场废水中污染物的净化能力,采用基质栽培法研究了大狼把草在猪场废水中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氮、磷的去除率。结果表明:该植物在氨氮浓度100mg/L左右的废水中能正常生长,单株植物的干质量达到245.8g,其氮、磷积累量分别为5.63和0.42g,在每株植物处理水量9L、水力停留时间(HRT)7d时,大狼把草在营养生长期和花果期对废水中氨氮、总氮及化学需氧量CODCr的平均去除率都在80%以上,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在60%以上。由此可见,大狼把草对猪场废水有较强的耐污能力和较好的净化效果,可用于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化 污染 基质 栽培 大狼把草 猪场废水 人工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安全评价对经济贡献率的测算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倪小芬 孟祥睿 +1 位作者 魏新利 边会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2-215,共4页
影响安全评价绩效的因素有很多,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问卷调查形式,对评价对象层次结构化,计算出安全评价在技术进步中的权重为0.086 5。以安全评价的经济贡献率为评价其绩效的指标,结合索洛增长模型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算中... 影响安全评价绩效的因素有很多,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问卷调查形式,对评价对象层次结构化,计算出安全评价在技术进步中的权重为0.086 5。以安全评价的经济贡献率为评价其绩效的指标,结合索洛增长模型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算中的应用,以及考虑安全评价效果影响系数μ,最终测算出安全评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8%。与安全评价的投入相比,安全评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安全评价还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经济学 层次分析法 安全评价 经济贡献率 索洛增长模型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胶湿热与室温环境下的蠕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军 张永祥 杨军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42,共6页
环氧树脂胶在长期载荷作用下将产生蠕变变形,尤其是在湿热环境中蠕变现象更加明显,不利于工程的推广应用。采用CARE多功能拉伸试验机对湿热以及室温环境下的环氧树脂胶试件,进行了5 MPa、10 MPa、15 MPa、17.5MPa定载荷蠕变实验,对比了... 环氧树脂胶在长期载荷作用下将产生蠕变变形,尤其是在湿热环境中蠕变现象更加明显,不利于工程的推广应用。采用CARE多功能拉伸试验机对湿热以及室温环境下的环氧树脂胶试件,进行了5 MPa、10 MPa、15 MPa、17.5MPa定载荷蠕变实验,对比了湿热与室温状态下胶体蠕变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湿热环境对胶体蠕变性能影响显著,且这种影响随着应力的增大被逐步扩大。采用Kelvin模型与三参数时间硬化模型对环氧树脂胶在不同环境下的蠕变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三参数时间硬化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湿热与室温环境下此种材料的蠕变行为,为环氧树脂胶的蠕变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分析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胶 时间硬化模型 湿热 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水雾熄灭甲烷火焰的临界灭火质量浓度 被引量:7
18
作者 梁天水 耿利红 +2 位作者 刘中麟 钟委 于晶晶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9-364,共6页
利用发展的临界灭火质量浓度预测模型,分别在1600K和1700K两种燃烧极限温度下对超细水雾和水蒸气的临界灭火质量浓度进行计算,并采用FLUENT软件开展具有详细化学反应的数值模拟.模型采用1600K得出的理论结果与模拟结果、前人实验结果均... 利用发展的临界灭火质量浓度预测模型,分别在1600K和1700K两种燃烧极限温度下对超细水雾和水蒸气的临界灭火质量浓度进行计算,并采用FLUENT软件开展具有详细化学反应的数值模拟.模型采用1600K得出的理论结果与模拟结果、前人实验结果均较为接近;通过对比理论结果与模拟结果,发现超细水雾冷却在灭火作用中的效果稍高于水蒸气,但却远低于水;模拟发现在火焰温度降低到1600K以下时,才可实现稳定灭火,这对于消防工程中火焰熄灭温度的选取具有一定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水雾 临界灭火质量浓度 火焰温度 燃烧极限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空调热水器最佳制冷剂充注量的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海峰 张守兵 +3 位作者 原惠惠 孙亚娟 李玉夺 董闪闪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91,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双节流储液器,该装置可以自动调节系统的制冷剂循环量,使得多功能空调热水器能够在多种模式下稳定运行。依据于COP最大的原则,通过实验确定了多功能空调热水器在夏天单独制冷和制冷兼制热水两种模式下制冷剂的最佳充...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双节流储液器,该装置可以自动调节系统的制冷剂循环量,使得多功能空调热水器能够在多种模式下稳定运行。依据于COP最大的原则,通过实验确定了多功能空调热水器在夏天单独制冷和制冷兼制热水两种模式下制冷剂的最佳充注量,实验结果表明本装置在室外环境温度为32±1℃时,夏季单独制冷、制冷兼制热水两种模式下的最佳充注量分别为6.5 kg、7.5 kg,相应的最大COP分别为3.80、5.88。当制冷剂充注量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系统的节流阀,能够使系统的COP接近于制冷剂最佳充注量所能达到的效果。另外,考察了最佳充注量下节流阀开度对COP、过冷度及过热度的影响,当制冷剂充注量相同,制冷兼制热水模式的COP和制冷量与单独制冷模式的相比,前者更大些。实验结果显示了双节流储液器对制冷剂循环量具有调节作用,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制冷剂流量系统 节流阀 能效比 双节流储液器 热泵热水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动分解及其在转子动平衡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雷文平 韩捷 +1 位作者 陈宏 巩晓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3-136,144,共5页
当转子各向刚性存在明显差异时,传统的基于单向传感器测量的转子平衡方法其效果受方向影响,平衡效果不稳定。提出一种针对影响系数法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双传感器的信息融合方法,将不平衡响应椭圆分解为正进动和反进动圆,并以正... 当转子各向刚性存在明显差异时,传统的基于单向传感器测量的转子平衡方法其效果受方向影响,平衡效果不稳定。提出一种针对影响系数法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双传感器的信息融合方法,将不平衡响应椭圆分解为正进动和反进动圆,并以正进动圆的幅值和初相位作为不平衡响应,取代传统的单传感器测得的响应进行转子平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在忽略非线性因素情况下,改进方法与传统方法数值趋于一致,且高度兼容;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计算结果客观唯一,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系数法 进动分解 正进动 反进动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