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7204汽车动力传动系匹配仿真与优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申爱玲 伏军 张衍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7-681,共5页
根据使用条件和要求,基于CRUISE软件,对CA7204车发动机与传动系之间的原匹配方案进行仿真和优化计算,并从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2方面与原始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对整车模型进行标定。通过优化选择适当的传动系参数,可以在保证动力性能的前提... 根据使用条件和要求,基于CRUISE软件,对CA7204车发动机与传动系之间的原匹配方案进行仿真和优化计算,并从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2方面与原始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对整车模型进行标定。通过优化选择适当的传动系参数,可以在保证动力性能的前提下改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各挡等速油耗均有所下降,其中城市行驶常用挡位四挡、五挡的等速60 km/h油耗降幅超过8%,整车新欧洲循环(即NEDC循环)油耗由原来的7.52 L/(100 km)降低到7.01 L/(100 km),降低了6.78%,而其动力性能下降幅度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传动系 匹配 仿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内的瞬变流动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志霞 李德桃 +3 位作者 胡林峰 袁建平 王谦 唐维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在分析柴油机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的工作过程及系统特性的基础上 ,研究了该种喷油系统内部的瞬变流动现象 ;建立了高压共轨喷油器内部流动的数学模型 ,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 柴油机 高压共轨喷油系统 瞬变流动 系统特性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研究——以机械动力大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25
3
作者 杨建华 曾周亮 袁文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12期30-32,共3页
本文在论述地方学院应培养素质高、基础好、知识广、能力强、有个性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基础上,采用树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机械动力大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筑建广博的“科学+人文+艺术”通识课程平台、宽厚的“工程+管理”学科... 本文在论述地方学院应培养素质高、基础好、知识广、能力强、有个性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基础上,采用树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机械动力大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筑建广博的“科学+人文+艺术”通识课程平台、宽厚的“工程+管理”学科基础课体系、精深的“技术+特色+创新”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配套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形成四面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表明,应用树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拓宽通识教育,务实学科基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灵活专业方向,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的工作适应性与就业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 树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方案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式电液全可变气门驱动系统的可控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崔靖晨 隆武强 +3 位作者 田江平 潘学军 袁文华 伏军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41,共6页
提出了一种紧凑型双模式电液全可变气门驱动系统方案。系统通过采用驱动-制动循环器和模式转换器,仅需两个供油器和三个电磁阀即可满足内燃机驱动和制动两种模式对气门运行的要求,并实现循环间、气缸间、气门运行参数间独立灵活可调的... 提出了一种紧凑型双模式电液全可变气门驱动系统方案。系统通过采用驱动-制动循环器和模式转换器,仅需两个供油器和三个电磁阀即可满足内燃机驱动和制动两种模式对气门运行的要求,并实现循环间、气缸间、气门运行参数间独立灵活可调的气门运行模式。采用AVL Hydsim软件对三种控制策略下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模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控制策略下,通过控制电磁阀,实现了气门运行参数间的独立或者连续调节,气门运行参数与相应的控制参数之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所有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5,并且各影响系数均随着转速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凸轮供油式 双模式 电液式 全可变气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热光电系统燃烧室内截面突变对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潘剑锋 唐维新 +2 位作者 黄俊 李德桃 杨文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6,38,共4页
微燃烧室是微热光电(MTPV)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燃烧室的外表面必须产生一个高而均匀的温度分布,以尽可能高地输出辐射能。通过对截面突变的微燃烧室的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氢氧混合气流量、氢氧体积混合比下燃烧室内的燃烧状况,壁面... 微燃烧室是微热光电(MTPV)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燃烧室的外表面必须产生一个高而均匀的温度分布,以尽可能高地输出辐射能。通过对截面突变的微燃烧室的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氢氧混合气流量、氢氧体积混合比下燃烧室内的燃烧状况,壁面和出口端面的温度分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截面突变的燃烧室能很好地控制火焰中心位置,获得稳定的外壁面温度分布规律,可以在截面突变处产生涡流,增强氢气和氧气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热光电系统 微燃烧室 截面突变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标定 被引量:16
6
作者 葛动元 姚锡凡 李凯南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8-189,共2页
基本矩阵的估计是机器视觉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立体视觉与图像运动分析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矩阵;在双目视觉系统的标定时,常规的方法需要将单摄像机的投影矩阵分解成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通过反对称矩阵,求得图像投影点的极线方程,以... 基本矩阵的估计是机器视觉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立体视觉与图像运动分析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矩阵;在双目视觉系统的标定时,常规的方法需要将单摄像机的投影矩阵分解成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通过反对称矩阵,求得图像投影点的极线方程,以及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基本矩阵,得到两个摄像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 基本矩阵 反对称矩阵 极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热光电系统中柱型燃烧室的试验 被引量:5
7
作者 黄俊 潘剑锋 +3 位作者 唐维新 杨文明 薛宏 李德桃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9-121,118,共4页
微燃烧室是微热光电(MTPV)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一种薄壁柱型微燃烧室进行了试验,得到了氢氧混合比ε和喷嘴孔径Φ对微燃烧室外壁面和出口端面温度分布影响的规律。在不同流量、不同喷嘴孔径下,当ε为1.8时,获得的壁面温度平均值... 微燃烧室是微热光电(MTPV)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一种薄壁柱型微燃烧室进行了试验,得到了氢氧混合比ε和喷嘴孔径Φ对微燃烧室外壁面和出口端面温度分布影响的规律。在不同流量、不同喷嘴孔径下,当ε为1.8时,获得的壁面温度平均值最高。当Φ为0.7mm、ε为1.8时,在微燃烧室获得高且分布均匀的壁面温度,适合于MTPV系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热光电系统 微燃烧室 混合比 喷嘴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模型的混泥土泵车液压系统的Simulink动态仿真(英文)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汉兴 刘念祖 +3 位作者 唐晓清 张桂菊 唐堰 宋静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9期1-7,共7页
介绍了混泥土泵车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针对液压系统动力控制的功率键合图给出Matlab/Simulink模拟数学模型,分析泵车的输出压、活塞杆位移、泵不同频率的流量和反转时间。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影响液压响应时间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数模型 混泥土泵车 液压系统 功率键合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混凝土泵车液压系统的动态仿真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桂菊 肖才远 葛动元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23,共5页
该文对某混凝土泵车开式液控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采用功率键合图的建模方法,建立了泵送回路的数学模型,并运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对泵送回路数学模型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在不同输送流量(泵送频率)和触发信号换向时间下... 该文对某混凝土泵车开式液控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采用功率键合图的建模方法,建立了泵送回路的数学模型,并运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对泵送回路数学模型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在不同输送流量(泵送频率)和触发信号换向时间下,系统泵出口压力和活塞杆的位移情况,找到了造成系统液压冲击的根本原因是触发信号换向时间与活塞杆运动时间不匹配,为混凝土泵车液压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泵车 液压系统 功率键合图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旋转机械扭矩测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志刚 李颖 +1 位作者 徐建飞 俞伟强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42,共4页
为提高旋转动力机械扭矩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研制1套旋转机械扭矩遥测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测试精度高.
关键词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旋转机械 扭矩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多次喷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本亮 裴海灵 +1 位作者 唐维新 石美玲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2,31,共6页
针对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中多次喷射的协调问题,在对多次喷射的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发动机工况和环境变化等因素,提出了针对预喷、主喷和后喷的多次喷射协调控制策略,设计了多次喷射协调控制器的控制算法,并基于某型号柴油... 针对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中多次喷射的协调问题,在对多次喷射的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发动机工况和环境变化等因素,提出了针对预喷、主喷和后喷的多次喷射协调控制策略,设计了多次喷射协调控制器的控制算法,并基于某型号柴油机和某款样车对多次喷射协调控制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多次喷射协调控制策略能有效地实现预喷、主喷和后喷在不同工况下的协调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高压共轨 多次喷射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件在环仿真系统中柴油机准维燃烧模型建模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齐鲲鹏 杨山玉 +1 位作者 隆武强 冯立岩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3,19,共5页
为预测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针对1135非增压柴油机建立了准维燃烧模型;介绍了模型中各个子模型的建模方法,重点阐述了喷雾模型的建模原理;对比研究了不同空气卷吸持续期对柴油机性能预测结果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以... 为预测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针对1135非增压柴油机建立了准维燃烧模型;介绍了模型中各个子模型的建模方法,重点阐述了喷雾模型的建模原理;对比研究了不同空气卷吸持续期对柴油机性能预测结果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以破碎期为界将同一时刻喷入缸内的燃油划分为液态和气态的假设是可取的,燃烧结束后没有新的空气卷入燃烧区,这种计算方法使模型能达到较好的预测精度,同时使仿真系统具有较高的运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准维燃烧模型 性能预测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可靠性方法论:8341工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根保 李冬英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59,共6页
对课题组近几年的工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结合国内机床制造企业的实际,提出数控机床可靠性增长的"8341"可靠性工程概念,可以作为企业开展可靠性工作的方法论。"8341"可靠性工程以培育8项核心理念为切... 对课题组近几年的工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结合国内机床制造企业的实际,提出数控机床可靠性增长的"8341"可靠性工程概念,可以作为企业开展可靠性工作的方法论。"8341"可靠性工程以培育8项核心理念为切入点,以实施3个阶段的精细化控制为主线,以打造4大可靠性保障能力为手段,以建立1个可靠性管理体系为核心。全面介绍"8341"可靠性工程的概念、体系架构及实施流程,希望能对国产机床的可靠性增长提供理论与技术方面的全面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数控机床 “8341”工程 精细化 可靠性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盾构工程管片装配时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志刚 鲍务均 肖石林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8-69,共2页
这里阐述了隧道用管片衬砌结构尺寸的基本参数及设计要求,对TBM衬砌管片在管片拼装机械提升过程中的受力及滑动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以确定保证管片在装配过程中的定位精度。
关键词 管片 隧道工程 TBM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隙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斌 李梦奇 +1 位作者 庾辉 李吉肖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63-166,171,共5页
转子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合适的间隙,制造和安装误差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使得转子系统中的间隙发生变化,影响机械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间隙系统研究非常重要。介绍了连续接触模型、分离-接触的二状态模型、接触-分离-碰撞模型3种含间隙... 转子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合适的间隙,制造和安装误差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使得转子系统中的间隙发生变化,影响机械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间隙系统研究非常重要。介绍了连续接触模型、分离-接触的二状态模型、接触-分离-碰撞模型3种含间隙机构的代表性建模方法,分析了不同模型的适用情况及优缺点,并对各模型的求解方法进行了总结,概述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间隙机构动力学实验及其取得的成果,最后总结了现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 动力学 建模 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转窑支承系统构件等寿命模糊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先明 肖友刚 +1 位作者 陈国新 李学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63,共5页
以支承系统各构件疲劳寿命相当为优化目标,考虑接触应力、滚圈变形、托轮、托轮轴配合面不脱开等约束条件的模糊因素,建立了支承系统构件等寿命模糊优化模型,并引入广义最大最小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优化后滚圈、托轮、托轮轴... 以支承系统各构件疲劳寿命相当为优化目标,考虑接触应力、滚圈变形、托轮、托轮轴配合面不脱开等约束条件的模糊因素,建立了支承系统构件等寿命模糊优化模型,并引入广义最大最小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优化后滚圈、托轮、托轮轴的疲劳寿命比较接近,且载荷大于2000kN时,滚圈疲劳寿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支承系统 等寿命 模糊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立摆的PID神经元网络的间接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葛动元 姚锡凡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7-109,共3页
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强耦合、非线性、高阶次的不稳定系统。由于摆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在忽略了次要因素的基础上得出来的,而实际上是一个非线性的系统,当系统受到外部的干扰时,这些次要因素的影响比较突出。实验采用PID神经元,设计一个神... 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强耦合、非线性、高阶次的不稳定系统。由于摆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在忽略了次要因素的基础上得出来的,而实际上是一个非线性的系统,当系统受到外部的干扰时,这些次要因素的影响比较突出。实验采用PID神经元,设计一个神经网络间接自适应控制系统,首先用一个神经网络对摆系统模型进行辨识,辨识完成后,辨识模型的权值与隐层积分元的数值传递给具有同样结构的PID神经元的神经网络控制器,对倒立摆进行自适应控制。最后根据以上算法,采用6.0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对平面一级摆系统的实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立摆 PID神经元 系统辨识 性能指标 神经网络间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压力烧结炉优化操作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应用
18
作者 蒋寿生 鄂加强 +3 位作者 彭雨 李娟 龚金科 袁文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7-1022,共6页
为提高硬质合金压力烧结炉的能量利用系数,挖掘生产潜力,采用基于传统的热平衡计算、神经网络、自适应变尺度混沌优化算法等相结合的集成建模方法研制一套操作优化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的特点,并已成功地应用于... 为提高硬质合金压力烧结炉的能量利用系数,挖掘生产潜力,采用基于传统的热平衡计算、神经网络、自适应变尺度混沌优化算法等相结合的集成建模方法研制一套操作优化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的特点,并已成功地应用于硬质合金压力烧结炉中。应用结果表明,用该系统优化出的操作参数指导生产,各项生产指标显著提高,硬质合金压力烧结炉年产量提高5.5%,系统终点预报误报率小于4.5%,每年实际降低用电成本约5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压力烧结炉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神经网络 混沌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双目视觉系统的研究与准确度
19
作者 葛动元 姚锡凡 +1 位作者 黄英杰 张庆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7-311,共5页
在机器视觉系统中,由于深度信息的丢失,镜头的畸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摄像机的模型是非线性的.在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对双目视觉系统标定时,以特征点投影到左右图像的坐标为4路输入,以网络的3路输出和该对应点在世界坐标系坐标的均方值为性... 在机器视觉系统中,由于深度信息的丢失,镜头的畸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摄像机的模型是非线性的.在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对双目视觉系统标定时,以特征点投影到左右图像的坐标为4路输入,以网络的3路输出和该对应点在世界坐标系坐标的均方值为性能指标;根据梯度下降法来调整和最终获得一组稳定的隐含神经元与输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值,以及高斯型隶属函数的参数(均值与标准差);这样可以用模糊神经网络的权值与隶属函数来代替双目视觉系统两个摄像机的投影矩阵,以描述三维空间特征点坐标与对应点在左右摄像机图像之间的关系,实现系统的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模糊RBF神经网络 双目视觉系统 隶属函数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控制的液压调速系统的研究
20
作者 曾周亮 葛动元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8-110,共3页
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对液压调速系统进行设计,首先对Q矩阵进行优化,然后寻找最优控制律U(t),对液压调速系统进行最优控制,使系统响应速度最快,提高了液压调速系统的精度。
关键词 最优控制 瑞卡提方程 频宽 目标函数 动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