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碳捕集的燃煤机组热力系统优化及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继选 韩中合 +3 位作者 刘小贞 白睿 王营营 王江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73-780,共8页
碳捕集和封存是实现电力低碳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以600 MW机组为例,研究了碳捕集系统的能量流和质量流。提出了碳捕集系统与燃煤机组的耦合方式,计算了参考电站和碳捕集电站的热经济性。建立了碳捕集电站优化模型,以粒子群算法作为优化模... 碳捕集和封存是实现电力低碳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以600 MW机组为例,研究了碳捕集系统的能量流和质量流。提出了碳捕集系统与燃煤机组的耦合方式,计算了参考电站和碳捕集电站的热经济性。建立了碳捕集电站优化模型,以粒子群算法作为优化模型的求解算法,获得了系统的最优解。基于各设备投资成本,建立了碳捕集电站发电成本和CO2减排成本模型,研究了碳捕集电站的技术经济性。利用系统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了碳税收和碳售价对发电成本和CO2减排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碳捕集电站的热效率比优化前提高了1.1%;当CO2税收额高于0.33元/(kgCO2)时,碳捕集电站的经济性优于参考电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电站 热力系统 参数优化 粒子群算法 碳税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余热装置优化及热力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继选 刘小贞 +3 位作者 白亚开 白睿 王营营 韩中合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100,共6页
针对我国电站锅炉排烟温度偏高的问题,分析了烟气的热力学特性;提出了4种集成发电方案。针对不同集成方案,以N600-24.2/566/566型发电机组为例,建立了热力计算模型,将机组煤耗降低量、机组节约标煤量和CO2减排量作为经济性评价指标,对... 针对我国电站锅炉排烟温度偏高的问题,分析了烟气的热力学特性;提出了4种集成发电方案。针对不同集成方案,以N600-24.2/566/566型发电机组为例,建立了热力计算模型,将机组煤耗降低量、机组节约标煤量和CO2减排量作为经济性评价指标,对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得出可行性方案。以影响传热效果和投资成本的参数作为研究对象,对烟气换热器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 余热 电站锅炉 综合优化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经济学的火电机组热力系统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继选 韩中合 +3 位作者 钱江波 刘小贞 郑晓雨 张金会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96,共6页
对火电机组热力系统中的设备组件进行分析,可有效地评价系统中能量利用的合理程度。利用热经济学中燃料-产品的定义,建立了设备组件的平衡模型,构建了回热系统平衡矩阵表达式。以N600-24.2/566/566机组为例,分析了主要设备组件的... 对火电机组热力系统中的设备组件进行分析,可有效地评价系统中能量利用的合理程度。利用热经济学中燃料-产品的定义,建立了设备组件的平衡模型,构建了回热系统平衡矩阵表达式。以N600-24.2/566/566机组为例,分析了主要设备组件的损失、损率、损失系数和效率。结果表明:高压加热器组件的效率均高于低压加热器组件;中压缸各级组效率较高;高压缸调节级级组和低压缸末级级组效率较低,其效率分别为82.99%和85.91%;过热器的损失系数最大为39.20%,过热器和再热器的效率分别为51.52%和51.7%;过热器和再热器节能潜力巨大,调节级、低压缸具有一定的节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经济学 煳平衡模型 炯矩阵 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软件体系结构复杂性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焦锋 王丽平 侯建民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377-2379,2449,共4页
为了满足软件体系结构复杂性的预测和评价需求,通过抽取构件之间的连接,提出了基于复合关系的分层式软件体系结构,从而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构件之间的关系。在该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加权图的复杂性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分析了模型的... 为了满足软件体系结构复杂性的预测和评价需求,通过抽取构件之间的连接,提出了基于复合关系的分层式软件体系结构,从而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构件之间的关系。在该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加权图的复杂性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分析了模型的使用效果。模型能够准确地刻画系统结构及构件关系,而且能够较为客观地定量评估系统结构复杂性。它具有实现过程简单、通用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件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复杂性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燃煤电厂污染物减排热力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韩中合 王继选 +3 位作者 刘小贞 白睿 白亚开 王江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69-2376,共8页
以N600-24.2/566/566机组为例,针对燃烧后脱碳及脱硝系统能耗高的问题,利用太阳能热作为二氧化碳吸收剂解吸热源,机组抽汽作为脱硝系统液氨蒸发器热源,提出几种不同的集成方案。对不同集成方案进行热力性能建模,得出可行性集成方案。构... 以N600-24.2/566/566机组为例,针对燃烧后脱碳及脱硝系统能耗高的问题,利用太阳能热作为二氧化碳吸收剂解吸热源,机组抽汽作为脱硝系统液氨蒸发器热源,提出几种不同的集成方案。对不同集成方案进行热力性能建模,得出可行性集成方案。构建可行性集成系统的平衡模型,应用该模型进行集成系统中不同组件的分析。结果表明:集成系统的全厂热效率较原系统提高1%。集成系统中,各组件的损率和损失系数比原系统有所减小;过热器的损失最大,太阳能集热场的损失次之;中压缸各级组效率较高,调节级级组和低压缸末级的效率较低;加热器的效率随抽汽压力降低而降低,高压加热器的效率均高于低压加热器。节能潜力主要集中在过热器、太阳能集热场、调节级和低压缸末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碳捕集 集成系统 炯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计算模型及其在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继选 刘小贞 +3 位作者 霍娟 张穆勇 贾亚雷 王江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55-1261,共7页
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发电形式中自然资源、设备投资等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情况,基于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等影响因素,提出广义分析方法,建立广义计算模型并提出自然资源效率、自然资源成本、资金广义利用指数、广义成本、环境... 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发电形式中自然资源、设备投资等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情况,基于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等影响因素,提出广义分析方法,建立广义计算模型并提出自然资源效率、自然资源成本、资金广义利用指数、广义成本、环境指数等评价指标。利用广义分析模型对不同发电形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年利息为10%时,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水力发电、燃油发电、燃煤发电、燃气发电的资金广义成本依次为554.4、272.5、82.7、52.3、35.4、34.2 MJ;其资金广义利用指数依次为0.147、0.515、4.27、6.88、12.2、10.5。从环境指数和资金广义利用指数考虑,应发展水力发电、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燃气发电、燃油发电,其次是燃煤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形式的推广工作应以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成本为主,化石燃料发电应重点发展燃气发电和燃油发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火用] 广义[火用]成本 环境指数 可再生能源[火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粮仓监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赵英杰 马建莉 钱英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1-113,共3页
针对我国粮食储藏过程中人工逐点测量效率低、准确性差等弊端,为减少粮食储藏过程中的损失,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软件开发平台LabVIEW的粮仓自动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主从式工作方式,上位机采用PC机,下位机采用STC89C52单片机,实... 针对我国粮食储藏过程中人工逐点测量效率低、准确性差等弊端,为减少粮食储藏过程中的损失,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软件开发平台LabVIEW的粮仓自动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主从式工作方式,上位机采用PC机,下位机采用STC89C52单片机,实现了对温度、湿度、防盗的数据采集、记录、存储和实时显示,并对超量的参数进行报警,最终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粮食的品质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仓 虚拟仪器技术 监控 传感器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辅助火电机组燃烧后碳捕集的集成方式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韩中合 王继选 +2 位作者 刘小贞 王营营 李恒凡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1-319,共9页
针对火电机组燃烧后碳捕集方式选择的问题,以某电厂600MW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进行以烟气余热及太阳能热作为二氧化碳吸收剂解吸热源,以机组抽汽作为脱硝系统液氨蒸发器的热源的多能源综合互补利用集成方式的研究。分析集成系统太阳集热... 针对火电机组燃烧后碳捕集方式选择的问题,以某电厂600MW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进行以烟气余热及太阳能热作为二氧化碳吸收剂解吸热源,以机组抽汽作为脱硝系统液氨蒸发器的热源的多能源综合互补利用集成方式的研究。分析集成系统太阳集热场设计中影响设计辐射强度选取的主要因素,以实际辐射资料为例进行研究,得出太阳辐射资源与最佳太阳辐射强度的关系。根据最佳辐射强度对集成系统进行经济性计算,对可行性集成系统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辐射强度下,可行性集成方案中CO2减排成本为90.8$/t,其随太阳集热场投资的减小而减小,考虑对CO2排放征税和CO2产品出售时,集成系统有望突破经济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碳捕集 碳税 火电机组 系统集成 辐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位热值的燃料化学模型及计算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继选 吴智泉 +2 位作者 韩中合 刘小贞 钱江波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04-808,共5页
以化石燃料的实际反应过程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燃烧过程模型,推导了含C、H、O、N、S等多种元素成分的基于燃料高位热值的化学计算式,对我国部分地区煤种的化学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以纯物质为模型的信沢寅男和范良政方法的计... 以化石燃料的实际反应过程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燃烧过程模型,推导了含C、H、O、N、S等多种元素成分的基于燃料高位热值的化学计算式,对我国部分地区煤种的化学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以纯物质为模型的信沢寅男和范良政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基于燃料高位热值的化学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值与两学者计算值的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燃料 高位热值 化学(火用) 计算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形加固理论的隧洞与巷道开挖稳定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耀儒 崔智雄 +1 位作者 张莉 杨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418-423,共6页
地下工程的开挖稳定和加固分析是岩土工程中的难题之一。变形加固理论是研究荷载超出结构极限承载力的理论,探求的目标是结构在承受荷载超出其极限承载力时维持稳定所需的最优加固力。给定荷载下结构出现不平衡力的区域即为首先破坏的区... 地下工程的开挖稳定和加固分析是岩土工程中的难题之一。变形加固理论是研究荷载超出结构极限承载力的理论,探求的目标是结构在承受荷载超出其极限承载力时维持稳定所需的最优加固力。给定荷载下结构出现不平衡力的区域即为首先破坏的区域;给定荷载下结构总是趋于加固力最小化、自承力最大化的状态。而整体稳定性可采用余能范数进行定量评价。基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详细推导了不平衡力和塑性余能范数的表达式。通过典型深部隧洞与巷道开挖及加固的算例,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围岩内不平衡力的分布以及塑性余能范数的大小。结果表明,对围岩加固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围岩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 巷道 稳定 不平衡力 塑性余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调频脉冲压缩在漏缆故障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进喜 刘扬 +1 位作者 何明星 王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75-78,共4页
为了增强通信漏缆故障定位中的信号强度及故障定位精度,研究线性调频脉冲压缩技术在通信漏缆故障定位中的应用。介绍线性调频脉冲压缩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线性调频信号的频谱特性,以及其匹配滤波器和窗函数的设计与实现,分析脉冲压缩参数... 为了增强通信漏缆故障定位中的信号强度及故障定位精度,研究线性调频脉冲压缩技术在通信漏缆故障定位中的应用。介绍线性调频脉冲压缩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线性调频信号的频谱特性,以及其匹配滤波器和窗函数的设计与实现,分析脉冲压缩参数对回波信号的影响,构建通信漏缆故障定位检测系统,对GSM-R型漏缆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脉冲检测方式,线性调频脉冲压缩检测可提高同轴漏缆故障检测精度,载频频率与GSM-R工作频率相接近时效果最佳。在高铁隧道泄漏电缆故障现场检测中,漏缆故障检测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同轴电缆 线性调频 GSM-R 脉冲压缩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经济学理论的碳捕集机组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继选 刘小贞 +3 位作者 高丽莎 高艳丰 于佐东 韩中合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123,共7页
为了科学评价碳捕集机组的热经济性,以热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600 MW碳捕集机组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热力学特性和经济学因素,建立碳捕集机组的[火用]成本和热经济学成本模型,定量分析碳捕集机组中产品单位[火用]成本和产品单位热经济学... 为了科学评价碳捕集机组的热经济性,以热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600 MW碳捕集机组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热力学特性和经济学因素,建立碳捕集机组的[火用]成本和热经济学成本模型,定量分析碳捕集机组中产品单位[火用]成本和产品单位热经济学成本形成的时空特征及其在生产系统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碳捕集机组中组件的[火用]成本和热经济学成本均高于原燃煤机组;影响碳捕集机组成本的主要因素为燃料[火用]成本;燃料热经济学成本和设备投资热经济学成本是碳捕集机组热经济学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分析 碳捕集 [火用]成本 热经济学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碳捕集机组热经济学分析及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继选 刘小贞 +3 位作者 高丽莎 刘丹娜 孟鑫 于佐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72-781,共10页
碳捕集和封存是实现电力低碳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建立太阳能辅助碳捕集系统与燃煤机组的耦合系统,构建耦合系统的热经济学优化模型,研究碳捕集机组的热经济性。构建碳捕集机组的生命周期评价体系,研究燃煤机组和碳捕集机组建设、运行、退... 碳捕集和封存是实现电力低碳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建立太阳能辅助碳捕集系统与燃煤机组的耦合系统,构建耦合系统的热经济学优化模型,研究碳捕集机组的热经济性。构建碳捕集机组的生命周期评价体系,研究燃煤机组和碳捕集机组建设、运行、退役等各阶段的CO_2排放特性,对比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脱碳率为85%,吸收剂质量分数为30%时,解吸能耗为4.5 GJ/tCO_2,碳捕集机组优化前后的热效率分别为38.2%和39.3%。燃煤机组电厂运行阶段碳排放量所占比重约为99.4%,电厂建造、煤炭运输及电厂退役等阶段排放的CO_2比重约为0.6%。碳捕集系统建造、运行和退役增加的CO_2排放量为56.314 t/h,占耦合系统全生命周期排放总量的58.01%,减排率约为52.65%。碳捕集机组和太阳能辅助碳捕集机组中CO_2的排放由原燃煤机组的3.63×10^(-5)标准当量降低为1.72×10^(-5)和0.98×10^(-5)标准当量。燃煤机组、碳捕集机组和太阳能辅助碳捕集机组中,酸化对环境的贡献分别为1.5×10^(-6)标准当量和1.9×10^(-6)和1.0×10^(-6)标准当量,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贡献分别为2.76×10^(-5)标准当量和3.52×10^(-5)和1.97×10^(-5)标准当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碳捕集 生命周期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