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树响应水分胁迫的表观形态和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进展
1
作者 席艳芳 赵曙良 +2 位作者 王庆江 程福厚 郭子微 《河北果树》 2025年第2期1-5,9,共6页
在果树生长发育进程中,常受到盐碱、高温、低温、水分胁迫等非生物因素的干扰,其中水分胁迫是影响果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应对水分胁迫,是果树栽培管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全面梳理了近年来果树响应水分胁迫的表观和生理... 在果树生长发育进程中,常受到盐碱、高温、低温、水分胁迫等非生物因素的干扰,其中水分胁迫是影响果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应对水分胁迫,是果树栽培管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全面梳理了近年来果树响应水分胁迫的表观和生理生化反应方面的研究成果,刨析水分胁迫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为果树抗旱、抗逆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水分胁迫 表观形态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着色剂和工业染料 被引量:7
2
作者 郭永辉 赵连兴 +2 位作者 柯泽华 张纪英 刘贵巧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59-263,270,共6页
建立测定饮料、配制酒、干制豆制品中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亮蓝、酸性红、碱性橙2、碱性橙21、碱性橙22、酸性橙2、碱性嫩黄O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V(甲醇)∶V(水)=8∶2为萃取溶剂对样品中色素直接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仪配二极管阵列... 建立测定饮料、配制酒、干制豆制品中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亮蓝、酸性红、碱性橙2、碱性橙21、碱性橙22、酸性橙2、碱性嫩黄O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V(甲醇)∶V(水)=8∶2为萃取溶剂对样品中色素直接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仪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测定,色谱柱Agela Venusil XBP-C 18(250 mm×4.6 mm,5μm)进行分离;449、485、254、628 nm为最佳吸收波长;柱温25℃;流速1 mL/min;流动相20 mmol/L醋酸铵溶液-甲醇进行洗脱。经方法学验证,色谱峰分离度均>1.5,在线性范围0.5~125 mg/kg内相关系数均>0.999,液体样品加标回收率均>85%,固体样品加标回收率均>75%。以饮料为基质进行加标,计算得出10种色素的日内精密度为0.76%~4.10%(n=6),日间精密度为1.09%~5.29%(n=6)。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性、灵敏度、精密度良好,可满足食品检测行业对其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人工合成着色剂 工业染料 直接萃取 饮料 干制豆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诱导对香菇菌丝生长速度及金属硫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海云 孙振英 刘贵巧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对镉、铜和锌等多种元素有高度亲和性,具有重金属解毒的功能。选取食用菌中的香菇(Mushrooms)作为代表菌种,在固体培养基中添加了不同浓度梯度的元素锌盐溶液,每天测定不同锌浓度作用下香菇的生长速度;培养...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对镉、铜和锌等多种元素有高度亲和性,具有重金属解毒的功能。选取食用菌中的香菇(Mushrooms)作为代表菌种,在固体培养基中添加了不同浓度梯度的元素锌盐溶液,每天测定不同锌浓度作用下香菇的生长速度;培养结束,测定菌丝体内锌含量和金属硫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培养环境中锌浓度越高,菌丝体内富锌量越多。通过一系列元素吸附和金属硫蛋白含量相关性分析,发现元素锌含量与香菇中金属硫蛋白含量呈正相关性,锌含量越高,金属硫蛋白含量也越高。实验结果为香菇及其他食用菌富集元素锌机理提供参考,还为食用菌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菌丝 金属锌吸附 金属硫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豆芽中4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杀虫剂和抗生素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21
4
作者 冯军军 姜海云 +8 位作者 王静 景正义 张帆 谭天宇 贺锋 江利华 李海芹 常世敏 李腾飞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43-853,共11页
研究从豆芽质量安全监管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了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豆芽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杀虫剂和抗生素类等40种药物残留的方法。首先通过参数优化确定最佳质谱条件,然后比较不同提取溶剂(甲醇、乙腈、0... 研究从豆芽质量安全监管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了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豆芽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杀虫剂和抗生素类等40种药物残留的方法。首先通过参数优化确定最佳质谱条件,然后比较不同提取溶剂(甲醇、乙腈、0.1%氨水乙腈、1%乙酸乙腈)、提取方法(超声、振荡)以及乙二胺-N-丙基硅烷化硅胶(PSA)、C_(18)净化剂添加量时40种药物的回收率,确定最优前处理过程。样品用10 mL 1%乙酸乙腈提取两次,超声波辅助提取,100 mg C_(18)为净化剂。选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进行分离,甲醇和0.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质谱监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0种药物可在15 min内完成色谱分离,在2~200μg/L的线性范围内均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1~3μg/kg和0.3~9μg/kg。以阴性豆芽为基质,分别在5、10、50μg/kg 3个水平下进行加标回收试验,40种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8.5%~115.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9.7%(n=6)。将该方法用于分析邯郸本地豆芽中40种药物的污染状况,结果显示4-氯苯氧乙酸、6-苄基腺嘌呤、多菌灵、2,4-二氯苯氧乙酸(2,4-D)、赤霉素和恩诺沙星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8.6%、19.0%、9.5%、9.5%、4.8%和4.8%,含量范围为37.5~352.4、32.4~273.1、28.8~38.7、16.1~20.2、19.9和13.6μg/kg。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大批量豆芽中40种药物的快速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植物生长调节剂 杀菌剂 杀虫剂 抗生素 豆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iO-66-NH_(2)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饮料和配制酒中的新红 被引量:6
5
作者 冯军军 王静 +7 位作者 赵连兴 姜海云 连雅林 谭天宇 张帆 景正义 贺锋 李腾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9-306,共8页
制备了一种新型固相萃取柱填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UiO-66-NH_(2),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HPLC-MS/MS)测定饮料和配制酒中新红的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等手段表征材料的结构... 制备了一种新型固相萃取柱填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UiO-66-NH_(2),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HPLC-MS/MS)测定饮料和配制酒中新红的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等手段表征材料的结构与吸附性能。采用Waters Atlantis^(TM) T3(150 mm×2.1 mm,3μm)色谱柱,以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分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质谱检测。结果表明,在最佳萃取条件下,新红在0.05~1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8,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05 mg/L和0.15 mg/L。回收率为87.8%~107%,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9%~11%,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开发的基于UiO-66-NH_(2)的固相萃取柱可作为一种高质量的吸附材料用于饮料和配制酒中新红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新红 饮料 配制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东部地区国家级生态农场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6
作者 孙龙杰 王庆江 +4 位作者 吴鸿斌 苏排 王美娜 郭子微 张旭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9期1710-1721,共12页
作为我国生态农业的主要实施方式,生态农场建设对于减少农业消耗、缓解环境污染、改善食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速。本研究以我国中东部地区为研究区,选取了2021—2023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国家级生态农场,并收集相... 作为我国生态农业的主要实施方式,生态农场建设对于减少农业消耗、缓解环境污染、改善食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速。本研究以我国中东部地区为研究区,选取了2021—2023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国家级生态农场,并收集相应区域农业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科研政策支持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数据作为影响因子,从区域和省域内两个尺度探讨研究区生态农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区域尺度上,以种植型为主,我国中东部地区生态农场总体呈聚集分布,生态农场分布的均衡程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从省域内尺度上,研究区有7个省(直辖市)内生态农场呈聚集分布,其余9个呈随机分布,国家级生态农场越少的省份其空间分布越不均衡;3)农业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科研政策支持(省域内尺度上)以及自然环境条件(区域尺度上)中各因子均对研究区生态农场分布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人均GDP、科研创新性具有相对较高的解释力,且与农业产业基础、耕地密度、年均降水量以及年均气温交互作用影响生态农场空间分布。本研究结果证实,优化我国生态农场空间布局需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与农业资源的相关关系,推广科技创新型生态农场建设的同时关注区域尺度上科研创新能力与气候和降水量交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中东部地区 时空分布格局 地理探测器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