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脂多糖和低氧预处理来源的外泌体在组织修复再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三 杨润泽 吴家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6-264,共9页
作为促进组织再生的有效工具,外泌体具有免疫原性低、功能性质稳定、无细胞毒性等特点,在组织修复再生领域具有广阔前景。随着预处理方式的兴起,与单纯培养来源的外泌体不同,经预处理来源的外泌体具有增强的生物学特性,且不同预处理方... 作为促进组织再生的有效工具,外泌体具有免疫原性低、功能性质稳定、无细胞毒性等特点,在组织修复再生领域具有广阔前景。随着预处理方式的兴起,与单纯培养来源的外泌体不同,经预处理来源的外泌体具有增强的生物学特性,且不同预处理方式来源的外泌体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目前的预处理方式以脂多糖和低氧预处理多见,两种方式均可产生优质的外泌体。本文通过描述外泌体在组织修复再生中的作用,引入脂多糖和低氧预处理方式对外泌体的功能优势影响,重点阐述两种预处理来源的外泌体在组织修复再生中的作用潜力,探讨其在血管再生、骨再生、软骨再生、神经保护以及口腔组织再生领域的影响,为优化组织再生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预处理 脂多糖 低氧 组织再生 组织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经鼻黏膜免疫牙周炎基因疫苗pVAX1-HA2-FimA-(IL-15)后Tfh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田源 陈靖 +4 位作者 曾凤娇 于航 刘霞 刘建国 白国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观察SD大鼠经鼻黏膜免疫牙周炎基因疫苗后Tfh细胞的变化,探讨Tfh细胞在黏膜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sIgA抗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鼻滴方式免疫SD大鼠,A组为生理盐水组,B组为空载体(pVAX1)组,C组为牙周炎疫苗pVAX1-HA2-FimA-(IL-15)组,EL... 目的:观察SD大鼠经鼻黏膜免疫牙周炎基因疫苗后Tfh细胞的变化,探讨Tfh细胞在黏膜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sIgA抗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鼻滴方式免疫SD大鼠,A组为生理盐水组,B组为空载体(pVAX1)组,C组为牙周炎疫苗pVAX1-HA2-FimA-(IL-15)组,ELISA法检测大鼠唾液中特异性sIgA抗体的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鼻黏膜Tfh细胞及CD4+CXCR5+ICOS+Tfh细胞的表达。结果:第3~7周C组大鼠唾液中特异性sIgA抗体表达水平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FITC(CD4)和Aleax flour 594(CXCR5)融合后呈黄色荧光,A组和B组的免疫荧光双染结果中未见双阳性荧光信号;C组大鼠鼻黏膜细胞中CD4+CXCR5+Tfh及CD4+CXCR5+ICOS+Tfh细胞的表达均高于A组和B组(P<0.05);且发现大鼠唾液中特异性sIgA与大鼠鼻黏膜CD4+CXCR5+Tfh及CD4+CXCR5+ICOS+Tfh细胞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牙周炎基因疫苗pVAX1-HA2-FimA-(IL-15)经鼻黏膜免疫大鼠后可激活Tfh细胞在鼻黏膜的表达,表达水平与特异性sIg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说明Tfh细胞可能在促进机体产生特异性sIgA抗体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基因疫苗 牙龈卟啉单胞菌 黏膜免疫 滤泡性辅助性T淋巴细胞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检测隐裂牙牙尖斜面交角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剑 陈雪莲 张疆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68-971,共4页
目的:拟通过锥形束状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检测正常牙及隐裂牙牙尖斜面交角的差异,为快速、无创的隐裂牙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病例纳入标准,收集隐裂牙组22例(上颌第一磨牙及下颌第一磨牙各11... 目的:拟通过锥形束状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检测正常牙及隐裂牙牙尖斜面交角的差异,为快速、无创的隐裂牙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病例纳入标准,收集隐裂牙组22例(上颌第一磨牙及下颌第一磨牙各11颗),正常牙组44例(上颌第一磨牙及下颌第一磨牙各22颗),分别经CBCT扫描三维重建后,测量上、下颌第一磨牙近、远中颊舌牙尖斜面交角。结果:隐裂牙组和正常牙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舌牙尖斜面交角分别为106.70°±7.69°和119.50°±7.97°,远中颊舌牙尖斜面交角为109.30°±7.15°和115.00°±7.48°,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舌牙尖斜面交角为104.40°±6.81°和117.20°±9.25°,远中颊舌牙尖斜面交角为105.60°±7.78°和114.70°±8.35°。隐裂牙组的牙尖斜面交角小于正常组(P<0.05)。结论:通过检测牙颊舌尖斜面交角发现,角度越小发生隐裂牙的可能性越大,为CBCT在临床早期检测牙隐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隐裂 咬合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基因疫苗佐剂IL-15对SD大鼠肠系膜淋巴结B细胞增殖的影响
4
作者 田源 高晓佩 +3 位作者 曾凤娇 于航 刘建国 白国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56-1459,共4页
目的:观察牙周炎疫苗佐剂白细胞介素-15(interleukin-15,IL-15)对SD大鼠肠系膜淋巴结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用IL-15提高基因疫苗免疫效应的可能性。方法:将牙周炎基因疫苗pVAX1-HA2-FimA/IL-15(A组)、pVAX1-HA2-FimA(B组)和生理... 目的:观察牙周炎疫苗佐剂白细胞介素-15(interleukin-15,IL-15)对SD大鼠肠系膜淋巴结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用IL-15提高基因疫苗免疫效应的可能性。方法:将牙周炎基因疫苗pVAX1-HA2-FimA/IL-15(A组)、pVAX1-HA2-FimA(B组)和生理盐水(C组)鼻滴免疫SD大鼠,采用磁珠分选法分离纯化肠系膜淋巴结B细胞,CCK-8法检测B细胞的数量,RT-qPCR法检测CKs2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特异性IgA的表达水平。结果:A组B细胞增殖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B淋巴细胞CKs2 mRNA相对表达量稍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淋巴细胞分泌的特异性IgA水平均高于B、C组(P<0.05)。结论:IL-15是一种有效的基因疫苗佐剂,使用本课题组构建的牙周炎基因疫苗能够促进B细胞增殖,进而提高特异性IgA抗体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基因疫苗 免疫佐剂 B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