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陈安林 陈娅 +4 位作者 陈泽慧 刘瑶 胡潇云 胡世芸 邱隆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关于医院感染MDR-AB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因医院感染MDR-AB而死亡的患者(死亡组),对... 目的系统评价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关于医院感染MDR-AB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因医院感染MDR-AB而死亡的患者(死亡组),对照组为医院感染MDR-AB但未死亡的患者(存活组),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各自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后,用Rev Man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研究,共1 204例医院感染MDR-AB患者,其中死亡组474例,存活组7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MD=3. 99)、低蛋白血症(OR=2. 1)、机械通气(OR=4. 23)、气管插管/切开(OR=2. 5)、深静脉置管(OR=2. 21)、移植术后(OR=3. 12)、入院APACHE II评分高(MD=2. 33)是MDR-AB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 <0. 05)。结论医院感染MDR-AB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纷繁复杂,需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死亡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和CD8^+记忆性T细胞亚群、IL-17、IL-27表达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2
2
作者 鄢仁晴 方宁 +3 位作者 赵建军 罗军敏 罗建波 刘晓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30-935,共6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和CD8+记忆性T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IL-27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结核患者组外周血CD4+和CD8+记忆性T细胞,患者组按治疗史分为初治组,复治组;按痰涂片抗酸染色分为...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和CD8+记忆性T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IL-27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结核患者组外周血CD4+和CD8+记忆性T细胞,患者组按治疗史分为初治组,复治组;按痰涂片抗酸染色分为痰涂阳性组,痰涂阴性组。初治组8例为凡既往未用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或用药时间少于一个月的新发病例;复治组22例为凡既往应用抗结核药物一个月以上的新发病例、复发病例、初治治疗失败病例等;痰涂阳组9例为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痰涂阴组21例为痰涂片抗酸染色阴性。ELISA法检测IL-17,IL-27。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CD4+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均显著增高(P<0.05),初治组与涂阴组CD8+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均显著降低(P<0.05),复治组IL-17显著降低(P<0.05),而IL-27显著增高(P<0.05)。②与初治组比较:复治组CD4+中央型记忆性T细胞显著降低(P<0.05),而CD8+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显著增高(P<0.05),IL-17显著降低(P<0.05),IL-27显著增高(P<0.05)。③与涂阴组比较:涂阳组CD4+中央型记忆性T细胞显著降低(P<0.05),CD8+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显著增高(P<0.05),CD8+中央型记忆性T细胞显著降低(P<0.05)。④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L-17与IL-27呈正相关(P<0.05),记忆性T细胞亚群与IL-17,IL-27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的表达可望作为TB初步诊断的观察指标,CD4+中央型记忆性T细胞和CD8+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的表达均可望作为TB患者的临床分组依据,TB外周血IL-17、IL-27水平可望用于判断TB的炎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记忆性T细胞 效应型T细胞 中央型T细胞 IL-17 IL-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产ESBLs和非产ESBLs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泽慧 田应彪 +2 位作者 叶丽红 胡永林 刘清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057-405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非产ESBLs菌株的抑菌效果,借此了解中药对两类细菌的抑菌作用是否存在差异,从而为产ESBLs感染的临床治疗寻求新的途径。方法:使用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MicroScan NegCom... 目的:观察中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非产ESBLs菌株的抑菌效果,借此了解中药对两类细菌的抑菌作用是否存在差异,从而为产ESBLs感染的临床治疗寻求新的途径。方法:使用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MicroScan NegCombo Panel Type31复合板进行细菌学鉴定和药敏试验;将12种中药制备成一定浓度的水煎液,用2倍微孔稀释法测定对产ESBLs和非产ESBLs临床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MIC_(50)和MIC_(90)。结果:12种中药对产ESBLs菌株和非产ESBLs菌株均有程度不同的抑菌作用,其中黄芩、五味子、石榴皮、连翘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次是黄连、青蒿、血藤、白芍、野菊花。结论:中药对产ESBLs和非产ESBLs菌株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而且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体外抑菌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检测及解脲支原体药敏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泽慧 闵迅 +1 位作者 高英 肖代敏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9期635-636,共2页
目的 :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支原体感染状况 ,分析解脲支原体 (UU)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泌尿 生殖道支原体药敏试剂盒对 62 0例NGU患者的尿道分泌物 (或宫颈分泌物 )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 ,并对UU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目的 :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支原体感染状况 ,分析解脲支原体 (UU)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泌尿 生殖道支原体药敏试剂盒对 62 0例NGU患者的尿道分泌物 (或宫颈分泌物 )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 ,并对UU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62 0例临床标本中共检出支原体感染患者 3 3 6例 ,UU感染 2 46例 ,人型支原体 (MH)感染 15例 ,二者混合感染 75例 ,分别占支原体感染的 73 .2 % ,4.5 %和 2 2 .3 %。UU对四环素、螺旋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强力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米诺环素、交沙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是 2 8.5 % ,79.3 % ,74.4% ,4.1% ,6.9% ,9.3 % ,2 7.7% ,10 .2 % ,1.6% ,2 .4%。结论 :UU对各类抗菌药物均有耐药株 ,NGU患者应进行支原体检测及体外药敏试验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避免耐药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解脲支原体 尿道炎 非淋菌性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制备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工艺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田应彪 陈泽慧 +2 位作者 匡菊香 杨艳 刘龙忠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9期649-649,共1页
目的 :比较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制备莪术油 β 环糊精 (β CD)包合物的工艺。 方法 :选用适量莪术根茎 ,用纯化法提取莪术油 ,分别用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制备莪术油 β CD包合物。 结果 :研磨法制备莪术油包合物包合率高 ,β CD比例... 目的 :比较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制备莪术油 β 环糊精 (β CD)包合物的工艺。 方法 :选用适量莪术根茎 ,用纯化法提取莪术油 ,分别用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制备莪术油 β CD包合物。 结果 :研磨法制备莪术油包合物包合率高 ,β CD比例增大或减少对其包合率无明显影响。饱和水溶液法工艺复杂 ,稳定性差 ,β CD比例改变时 ,莪术油包合率也发生变化。结论 :制备莪术油 β CD包合物的较好方法是莪术油与 β CD按 1∶4比例投料 ,研磨 5 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Β-环糊精 饱和水溶液法 研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壬基酚负荷的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罗娅 郑国波 +5 位作者 杨雪峰 俞捷 王德婧 杨雪松 杨静 许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227-2230,共4页
目的:检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NP)在2型糖尿病和血糖正常人群中的负荷,分析其与血糖血脂关系。方法:按2013年WHO专家委员会糖尿病诊断标准纳入2014年3-11月在本市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设为糖尿病组;同期在本市体检中... 目的:检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NP)在2型糖尿病和血糖正常人群中的负荷,分析其与血糖血脂关系。方法:按2013年WHO专家委员会糖尿病诊断标准纳入2014年3-11月在本市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设为糖尿病组;同期在本市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血糖正常117例设为健康组。分别检测2组血糖、ER、NP含量和血脂水平,分析比较2组指标差异。结果:糖尿病组血糖、NP、ER表达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P含量与血糖、ER、TG呈正相关(r=0.357,P<0.001;r=0.424,P<0.001;r=0.206,P<0.001),与HDL-C呈负相关(r=-0.503,P<0.001)。结论 :当前人们已较普遍受到NP污染,糖尿病患者体内NP负荷较健康人群高,NP进入机体可能是直接损伤了胰腺功能,抑制了胰腺的调节作用,也可能是增加ER的表达,进而影响机体整个内分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壬基酚 血糖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研究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肺IL-25mRNA和IL-2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陆韦 刘清亮 +3 位作者 冉丰丰 张承旻 张承昊 苏俊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哮喘的作用机制中经典细胞因子研究得较多,但一些非经典的细胞因子同样发挥一定的作用,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5。本实验拟初步研究IL-25mRNA和IL-25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变化趋势及地塞米松对两者的作用,以进一步了解糖皮质激... 目的哮喘的作用机制中经典细胞因子研究得较多,但一些非经典的细胞因子同样发挥一定的作用,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5。本实验拟初步研究IL-25mRNA和IL-25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变化趋势及地塞米松对两者的作用,以进一步了解糖皮质激素在哮喘病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分第1次致敏后、第2次致敏后、激发后),哮喘组(分第1次致敏后、第2次致敏后、激发后)和地塞米松组。以鸡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致敏激发法建立哮喘模型。地塞米松组在每次激发前1h予地塞米松腹腔注射。正常组予等渗盐水致敏和激发。用ELIS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IL-25水平;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肺组织IL-25mRNA相对含量。结果第1次致敏后IL-25和IL-25mRNA表达正常组较哮喘组增加(P<0.05),第2次致敏后两者表达哮喘组较正常组增加(P<0.05),激发后两者表达哮喘组较正常组增加(P<0.05);两者表达地塞米松组较哮喘组激发后减少(P<0.05),但IL-25表达高于正常组激发后(P<0.05),而IL-25mRNA表达无差异。结论 IL-25参与了哮喘病炎症前及炎症免疫发病的整个过程。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病的机制之一,可能是抑制了IL-25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5 哮喘 地塞米松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硒茶对高脂高糖饮食致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密转 杨静 +3 位作者 王攀 许洁 杨雪松 俞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7-539,共3页
目的:探讨锌硒茶对高脂高糖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普通饲料组(C)、高脂高糖组(CH)、高脂高糖+绿茶组(CHT)和高脂高糖+锌硒茶组(ZTH)4组。7周后灌胃茶水,监测空腹血糖,18周后检测空腹血糖和血脂指标。结果:(1)12周ZT... 目的:探讨锌硒茶对高脂高糖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普通饲料组(C)、高脂高糖组(CH)、高脂高糖+绿茶组(CHT)和高脂高糖+锌硒茶组(ZTH)4组。7周后灌胃茶水,监测空腹血糖,18周后检测空腹血糖和血脂指标。结果:(1)12周ZTH组空腹血糖45、60、120 min比CHT组低(P<0.01)。(2)灌胃6、11周,血糖CHT组>CH组>ZTH组>C组。与CHT组比较,11周ZTH组比CHT组低(P<0.05)。(3)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ZTH组低于CH组(P<0.05)。结论:锌硒茶可调节高脂高糖饮食大鼠的血糖、血脂、胆固醇,效果优于绿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硒茶 高脂高糖 糖脂代谢 干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R-SERS技术结合统计分析肺癌氧合血红蛋白 被引量:4
9
作者 高飞 熊洋 +1 位作者 张明 朱绍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1-445,共5页
基于新型、高效、生物兼容性近红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NIR-SERS)基底,采用共焦光路设计的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对25例肺癌患者和25例健康人的氧合血红蛋白进行NIR-SERS光谱检测,再对两者NIR-SERS光谱的谱峰强度和谱峰位置进行分析研究。发... 基于新型、高效、生物兼容性近红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NIR-SERS)基底,采用共焦光路设计的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对25例肺癌患者和25例健康人的氧合血红蛋白进行NIR-SERS光谱检测,再对两者NIR-SERS光谱的谱峰强度和谱峰位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两者的NIR-SERS光谱的谱峰强度在一定区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性,在473,816和1 583cm^(-1)处健康人的光谱的谱峰强度比肺癌患者要大,健康人氧合血红蛋白平均NIR-SERS光谱在1 208和1 425cm^(-1)谱峰处时,肺癌患者分别蓝移到1 212和1 432cm^(-1),健康人氧合血红蛋白平均NIR-SERS光谱在1 583cm^(-1)的谱峰处,肺癌患者红移到1 579cm^(-1)。采用主成分(PCA)分析和独立变量T检验统计分析方法得出NIR-SERS光谱在主成分得分PC3,PC4和PC9处具有显著差异,并通过PCA得分二维、三维散点图可以将健康人和肺癌患者区分,诊断的特异性为88%,灵敏度为80%,总判别正确率为84%。通过谱峰归属分析,两者的NIR-SERS光谱存在显著差异与氧合血红蛋白吡咯环和乙烯基团(C_aC_m)的振动有关。该研究为肺癌的SERS光谱技术诊断提供了实验依据,NIR-SERS技术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临床辅助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氧合血红蛋白 近红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氧合血红蛋白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明 朱绍玲 +1 位作者 高飞 罗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7-281,共5页
采用重复性及生物兼容性较好的二维纳米银膜作为氧合血红蛋白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SERS)基底,利用具有较好匹配的近红外激光作为激发光源,通过引起共振拉曼效应分别对健康女性和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氧合血红蛋白进行SERS光谱研究。比较... 采用重复性及生物兼容性较好的二维纳米银膜作为氧合血红蛋白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SERS)基底,利用具有较好匹配的近红外激光作为激发光源,通过引起共振拉曼效应分别对健康女性和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氧合血红蛋白进行SERS光谱研究。比较两组氧合血红蛋白平均SERS光谱,发现存在差异。利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和独立变量T检验统计分析方法,发现两组光谱在659、813和1 122 cm^(-1)拉曼频移处的谱峰有着极显著的区别。对主成分进行归属分析,女性乳腺癌患者氧合血红蛋白分子中,吡咯环的反对称变形振动、对称变形振动以及吡咯环的呼吸振动的强度、相对于健康女性显著减少,从而造成图谱谱峰有明显差异。除此以外,SERS技术结合SPSS统计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区分健康女性和乳腺癌患者的氧合血红蛋白,从而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乳腺癌临床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乳腺癌 氧合血红蛋白 纳米银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鄢仁晴 罗军敏 +1 位作者 孙万邦 祁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298-1300,共3页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DC)亚群数量的观察,了解DC亚群在肺结核病程中的变化情况,探讨DC亚群在肺结核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的三色分析法检测70例肺结核患者外周血的DC1及DC2亚群...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DC)亚群数量的观察,了解DC亚群在肺结核病程中的变化情况,探讨DC亚群在肺结核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的三色分析法检测70例肺结核患者外周血的DC1及DC2亚群。结果肺结核活动期患者外周血DC1/P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C2/PBMC及DC1、DC2的绝对数均明显低于健康者(P<0.05),DC1/DC2值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肺结核非活动期患者与健康者外周血DC1/PBMC、DC2/PBMC及DC1、DC2的绝对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健康者比较DC1/DC2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结核活动期患者外周血DC的绝对数明显低于非活动期(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外周血DC1和DC2数均明显降低。提示外周血树突细胞亚群(DC1、DC2)的检测可了解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反映病情变化,也说明DC在结核病免疫损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树突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细胞钙、镁和环核苷酸含量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商黔惠 王丕荣 +3 位作者 周小兰 刘西平 聂永胜 李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Ca2+、Mg2+和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及相互关系变化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观察107例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a2+-三磷酸腺苷酶(Ca2+-ATPase)活性、Ca2+、Mg2+、cAMP和cGMP含... 目的:探讨细胞Ca2+、Mg2+和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及相互关系变化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观察107例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a2+-三磷酸腺苷酶(Ca2+-ATPase)活性、Ca2+、Mg2+、cAMP和cGMP含量变化。结果:临界高血压和高血压病各期细胞内Ca2+浓度升高、Mg2+浓度降低(P<0.01);高血压病各期细胞Ca2+-ATPase活性下降、cAMP和cGMP含量增高(P<0.05~P<0.01)。高血压病组平均动脉压与Ca2+-ATPase呈负相关、与Ca2+、cAMP和cGMP呈正相关(P<0.05~P<0.01);Ca2+与Ca2+-ATPase呈负相关,与cAMP和cGMP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细胞Ca2+、Mg2+转运障碍和cAMP、cGMP代谢异常可能涉及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细胞Ca2+-ATPase活性下降、cAMP和cGMP含量升高可能部分与细胞Ca2+浓度增高、Mg2+浓度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环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革辉 魏培 +5 位作者 黄俊琼 杜青波 岳欢 杜文胜 谭艳芳 孙万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498,共4页
目的:制备抗人IL-31单克隆抗体,建立ELISA检测体系。方法:采用合成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IL-31单克隆抗体,用HRP标记单克隆抗体,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抗体的亚类、滴度和特异性;采用ELISA技术制备IL-31检测试... 目的:制备抗人IL-31单克隆抗体,建立ELISA检测体系。方法:采用合成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IL-31单克隆抗体,用HRP标记单克隆抗体,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抗体的亚类、滴度和特异性;采用ELISA技术制备IL-31检测试剂盒,并对自制试剂盒进行评价。结果:获得了两株稳定产生抗IL-3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抗体亚类均为IgG3,抗体特异性好,杂交瘤细胞诱生的腹水抗体效价达106。试剂盒检测灵敏度为5.726 pg/ml,检测IL-1、IL-6、TNF-α、RF的P/N值均小于2.1,为阴性,靶抗原IL-31的检测结果为阳性(P/N值=13.76);自制试剂盒检测特应性皮炎血清IL-31水平为(532.83±90.39)pg/ml,对照组血清IL-31水平为(103.31±19.17)pg/ml,皮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成功制备了抗IL-31单克隆抗体,建立的ELISA试剂盒可用于临床检测IL-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1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核糖体蛋白L8的树突状细胞对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燕 尹令丝 +2 位作者 岳欢 黄俊琼 胡永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9-283,共5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发现核糖体蛋白L8(ribosomal protein L8,RPL8)在黑色素瘤中表达能激活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并产生白细胞介素2,提示RPL8可能参与抗肿瘤免疫应答,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靶点。本研究通过RPL8蛋白负载树突状细... 背景与目的:研究发现核糖体蛋白L8(ribosomal protein L8,RPL8)在黑色素瘤中表达能激活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并产生白细胞介素2,提示RPL8可能参与抗肿瘤免疫应答,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靶点。本研究通过RPL8蛋白负载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探讨负载RPL8蛋白的DC对黑色素瘤的免疫效应。方法:原核表达RPL8蛋白,纯化后致敏小鼠骨髓来源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MTT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负载RPL8蛋白DC免疫治疗小鼠后,观察肿瘤体积变化及小鼠生存时间。结果:纯化蛋白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见约28×103大小的特异性条带;DC经RPL8及细菌脂多糖(Lipoplysaccharide,LPS)诱导成熟后细胞表面CD11c、CD80、MHC-Ⅰ类、MHC-Ⅱ类分子表达增高,能激活T淋巴细胞,对B16细胞有抑制作用,RPL8-DC组的抑制率在效靶比为30∶1时高达70%,较PBS组和DC组明显增高;负载RPL8蛋白DC免疫治疗小鼠后,肿瘤体积缩小,小鼠的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负载RPL8的DC对黑色素瘤有生长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L8 树突状细胞 黑色素瘤 免疫治疗 RIBOSOMAL PROTEIN 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致敏树突状细胞体外抗骨肉瘤细胞生长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革辉 刘福慧 +2 位作者 韩建华 夏本杰 黄俊琼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74-877,共4页
目的:观察骨肉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体外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超滤离心联合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从骨肉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外泌体( Texo)。透射电子显微镜鉴定Texo形态,western blot分析Texo... 目的:观察骨肉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体外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超滤离心联合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从骨肉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外泌体( Texo)。透射电子显微镜鉴定Texo形态,western blot分析Texo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 MHC-Ⅰ)类分子表达。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 DC),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型。噻唑蓝( MTT)法检测负载Texo的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及效应淋巴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透射电镜下见Texo为圆形或类圆形小体,大小不等,平均直径50-100 nm;Texo表面有MHC-Ⅰ类分子表达。骨髓来源DC边缘有绒毛样突起,呈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经脂多糖诱导后DC的CD80、MHC-Ⅰ、MHC-Ⅱ类分子表达明显高于未经诱导的DC,阳性率分别为77.16%,83.21%,91.26%。负载Texo的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及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效应明显强于未负载Texo的DC与Texo(P〈0.05)。结论负载Texo的DC能促进T细胞增殖,可体外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应答抑制骨肉瘤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骨肉瘤 树突状细胞 T细胞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前体频率对CD8+CTL应答类型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俊琼 项吉姆 +3 位作者 杨吉成 蒋伙刚 梁厚凤 何应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38-740,共3页
目的:探讨CTL前体的频率对CTL应答类型的影响。方法:用重组鼠IL-4和GM-CSF诱导小鼠骨髓来源DC发育成熟,卵清蛋白-Ⅰ(OVA-Ⅰ)多肽激活DC,流式细胞术(FCM)分析DCOVA表型;用OVA特异CD8+T细胞和DCOVA接种Iab-/-C57BL/6小鼠,FCM检测小鼠体内... 目的:探讨CTL前体的频率对CTL应答类型的影响。方法:用重组鼠IL-4和GM-CSF诱导小鼠骨髓来源DC发育成熟,卵清蛋白-Ⅰ(OVA-Ⅰ)多肽激活DC,流式细胞术(FCM)分析DCOVA表型;用OVA特异CD8+T细胞和DCOVA接种Iab-/-C57BL/6小鼠,FCM检测小鼠体内OVA特异性CTL及特异性CTL对OVA特异性脾细胞的体内细胞毒作用,并观察DCOVA免疫后小鼠肺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经OVA-Ⅰ多肽刺激后,DC表面有高水平CD11c、CD80、CD54、Iab、Kb分子及pMHCⅠ复合体表达;注射不同剂量(0×106、0.25×106、0.5×106、1×106、5×106)OVA特异性CD8+T细胞后,小鼠外周血OVA特异CTL占CD8+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0.01%、1.31%±0.21%、2.34%±0.17%、3.11%±0.25%、4.23%±0.32%,注射CD8+T细胞组OVA特异CTL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未接种CD8+ T细胞的野生型C57BL/6小鼠外周血OVA特异CTL为2.45%±0.22%;各剂量组CFSElow细胞数不变,CFSEhigh细胞随着CD8+T细胞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小鼠肺肿瘤数随接种CD8+T细胞数的增加而减少(P<0.05)。结论:增加CTL前体频率可使CTL应答类型由CD4+T细胞依赖型转变为CD4+T细胞非依赖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前体 频率 CTL应答 CD4+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用药复方莪术油乳膏的安全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应彪 陈泽慧 +3 位作者 余丽梅 郑洪 王敏 袁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62-1764,共3页
目的:考察外用药复方莪术油乳膏皮肤局部用药的安全性。方法:用白兔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用健康豚鼠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和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复方莪术油乳膏对白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无急性毒性;对豚鼠无皮肤及全身过敏反应;对豚鼠完整皮... 目的:考察外用药复方莪术油乳膏皮肤局部用药的安全性。方法:用白兔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用健康豚鼠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和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复方莪术油乳膏对白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无急性毒性;对豚鼠无皮肤及全身过敏反应;对豚鼠完整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给药后48h或72h后刺激性消失。结论:复方莪术油乳膏是安全性较好的外用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莪术油乳膏 安全性 过敏性 刺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白细胞介素3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活性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俊琼 胡永林 杜文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2548-2550,共3页
目的:采用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人白细胞介素31(IL-31)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兔抗人IL-31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IPTG诱导人IL-3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人IL-31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人IL-31多克隆抗体。Western-blot鉴定抗体的特... 目的:采用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人白细胞介素31(IL-31)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兔抗人IL-31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IPTG诱导人IL-3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人IL-31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人IL-31多克隆抗体。Western-blot鉴定抗体的特异性,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荧光定量PCR检测多克隆抗体对IL-31诱导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β(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3β,MIP-3β)分泌的阻断效应。结果:人IL-31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可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30%,纯化后的蛋白纯度高。IL-31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通过抗体效价测定,获得了效价达1∶2560的多克隆抗体,可阻断IL-31刺激的MIP-3β的分泌。结论:原核表达的人IL-31蛋白能刺激家兔产生抗体,其多克隆抗体的效价高,具有阻断IL-31作用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类 基因表达 抗体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分泌激素和离子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商黔惠 王丕荣 +2 位作者 梁安勤 秦瑶 余国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去甲肾上腺素 (NE)、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 (EDLS)和细胞离子转运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EH)发病及尼莫地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 2 0例轻中度老年EH患者和 2 1例健康老年人血浆AngⅡ、NE和EDLS及淋...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去甲肾上腺素 (NE)、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 (EDLS)和细胞离子转运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EH)发病及尼莫地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 2 0例轻中度老年EH患者和 2 1例健康老年人血浆AngⅡ、NE和EDLS及淋巴细胞Na+ 、Ca2 + 转运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 6个月后各项参数变化。结果 老年EH患者血浆AngⅡ、NE和EDLS升高 ;细胞Na+ K+ 腺苷三磷酸酶 (Na+ K+ ATPase)和Ca2 + 腺苷三磷酸酶 (Ca2 + ATPase)活性降低、Na+ 和Ca2 + 增高、K+ 下降 ;NE与AngⅡ、EDLS、Na+ 和Ca2 + 正相关、与Ca2 + ATPase负相关 ,EDLS与Na+ K+ ATPase负相关。尼莫地平干预后 ,血压、总外周阻力、血浆 3种激素、细胞Na+ 和Ca2 + 降低 ,两种ATPase活性增高。结论 循环内分泌升压激素含量变化和细胞Na+ 、Ca2 + 转运失常及其相互作用可能参与老年EH的发病过程 ;尼莫地平长期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去甲肾上腺素 洋地黄 腺苷三磷酸钾 尼莫地平 离子转运 内分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SPD1587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晶体生长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健 黄美容 +2 位作者 骆诗露 朱杰华 闵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6-230,共5页
SPD1587蛋白是肺炎链球菌D39菌株中的一种转录因子,其在鼻咽部定植和肺部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其具有与A群链球菌的转录因子Mga蛋白相似的结构,目前其三维结构尚未被解析。成功构建了SPD1587蛋白的全长表达载体... SPD1587蛋白是肺炎链球菌D39菌株中的一种转录因子,其在鼻咽部定植和肺部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其具有与A群链球菌的转录因子Mga蛋白相似的结构,目前其三维结构尚未被解析。成功构建了SPD1587蛋白的全长表达载体PET28a-spd1587,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进行原核表达,获得了以可溶形式表达的目的蛋白。经Ni-NTA柱亲和层析及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获得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采用悬滴气相扩散法获得了SPD1587蛋白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SPD1587蛋白 原核表达 晶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