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作和保墒措施对冬小麦生育时期光合特征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永辉 武继承 +3 位作者 李学军 潘晓莹 李宗军 何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4-542,共9页
为探明不同耕作保墒措施下冬小麦生育期间光合生理特征及其增产机理,采用田间试验,以常规耕作为对照,采用深松、秸秆覆盖、免耕、施用有机肥及保水剂等措施,研究了不同耕作和保墒措施对冬小麦生育期间光合作用、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 为探明不同耕作保墒措施下冬小麦生育期间光合生理特征及其增产机理,采用田间试验,以常规耕作为对照,采用深松、秸秆覆盖、免耕、施用有机肥及保水剂等措施,研究了不同耕作和保墒措施对冬小麦生育期间光合作用、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光合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以孕穗期最高,而灌浆期最低。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以扬花期最高。对不同处理而言,在各生育时期均以深松处理的光合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为秸秆覆盖处理。在拔节期、孕穗期和扬花期以有机肥处理的蒸腾速率最高,而灌浆期以秸秆覆盖的蒸腾速率较高,在全生育期对照的蒸腾速率均较低。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表现规律基本一致。不同耕作、保墒措施均提高了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以及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降低了小麦总耗水量;各处理中以深松处理的效果最佳,其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分别较对照提高19.6%和38.3%。相关分析表明:各时期的小麦光合速率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与小麦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呈正相关,且随生育期的推进,其相关性增强,特别在扬花期,光合速率对于小麦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耕作 保墒措施 生育时期 光合作用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期灌溉与施肥耦合对砂质潮土地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武继承 杨永辉 +3 位作者 郑惠玲 李学军 何方 韩伟锋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39,共5页
为了提高砂质潮土水肥利用率,在通许县开展了分期灌溉与施肥耦合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期灌溉和施肥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玉米产量。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小麦产量增产2.10%-24.67%,其中l200m^3/hm^2灌水量分次灌溉比一次灌溉提... 为了提高砂质潮土水肥利用率,在通许县开展了分期灌溉与施肥耦合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期灌溉和施肥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玉米产量。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小麦产量增产2.10%-24.67%,其中l200m^3/hm^2灌水量分次灌溉比一次灌溉提高3.02%-7.55%,以灌水量1500m^3/hm^2分2次灌溉增产效果最好。l200m^3/hm^2灌水量分次灌溉的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比一次灌溉提高0.15-0.38kg/m^3。小麦-玉米复合产量比对照提高4.40%-24.50%,以750+750m^3/hm^2灌水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其中l200m^3灌水量分次灌溉下产量比一次灌溉提高2.58%-7.89%,小麦-玉米全年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9-l.65kg/(mm·hm^2)。因此,砂质潮土区以灌水2次、每次灌水量600m^3/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潮土 小麦 玉米 分期灌溉 水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剂用量对冬小麦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永辉 武继承 +4 位作者 李宗军 李学军 何方 侯占领 杨先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7-132,149,共7页
为探明保水剂施用条件下冬小麦生长与水肥利用的特征,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保水剂和氮肥为对照,研究了单施氮肥(T2:225 kg.km-2)和其与不同用量保水剂配施(T3:N+保水剂30 kg.hm-2、T4:N+保水剂60 kg.hm-2、T5:N+保水剂90 kg.hm-2)处理对... 为探明保水剂施用条件下冬小麦生长与水肥利用的特征,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保水剂和氮肥为对照,研究了单施氮肥(T2:225 kg.km-2)和其与不同用量保水剂配施(T3:N+保水剂30 kg.hm-2、T4:N+保水剂60 kg.hm-2、T5:N+保水剂90 kg.hm-2)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土壤矿质氮含量以及水肥利用等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与氮肥的施用显著提高了小麦各生育期的小麦总群体、株高、叶面积、土壤矿质氮含量及水肥利用率等。各处理中,以T4处理对于总群体数、株高、穗长和穗粒数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而T5处理对于小麦叶面积和千粒重的提高作用明显。随小麦生育期的推进,保水剂处理的根冠比均较对照低,尤其是T3处理。而各生育期土壤矿质氮平均含量表现为T4>T3>T5>T2>CK。最终小麦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素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随保水用量的增加而先增后将,且均匀以T4处理最高,其分别比单施氮肥处理(T2)14.5%、55.9%、34.6%和25.0%。说明各处理中,以T4处理对小麦的生长、增产及水肥利用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冬小麦 氮肥 产量 氮素利用率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和县山区农田土壤肥力特征分析及改善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海生 苏光辉 李学军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55-57,共3页
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浙西南山区云和县农田552个土壤样品的土壤肥力因子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云和农田土壤p H值平均为5.25,属酸性较强的土壤.农田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平均值为159.19 mg/kg,属较丰富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 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浙西南山区云和县农田552个土壤样品的土壤肥力因子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云和农田土壤p H值平均为5.25,属酸性较强的土壤.农田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平均值为159.19 mg/kg,属较丰富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26.06 g/kg,为较缺乏地区;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为95.41 mg/kg,为较丰富地区;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98.39 g/kg,为较缺乏地区.云和县农田土壤p H值的变异系数为13.14%,为各土壤属性中最小.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变异系数为109.87%,为各土壤属性中最大.云和县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速效磷含量和碱解氮含量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和 山区 土壤肥力 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用量对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学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11期45-48,共4页
为探明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在通许县壤质潮土上开展了关键生育期补灌与分期施肥相结合对小麦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肥与关键生育期补灌相结合的处理均提高了小麦分蘖数、株高、生物量、千粒重... 为探明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在通许县壤质潮土上开展了关键生育期补灌与分期施肥相结合对小麦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肥与关键生育期补灌相结合的处理均提高了小麦分蘖数、株高、生物量、千粒重和产量,且提高了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不同生育期小麦株高、生物量、分蘖数以及产量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各处理中以240 kg/hm2氮肥用量处理的效果最佳,但该处理小麦全生育期的耗水量也最大,从而导致其水分利用效率较低。因此,不同处理中以N 180处理(180 g/hm2氮用量)增产和节水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肥 水肥一体 产量 水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蜜三号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学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8期297-299,共3页
开封地区是我国西瓜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为了提高收益,无籽西瓜的种植面积在逐步扩大。结合农技推广工作,在引进示范的基础上,花蜜三号得到大面积推广,受到了广大瓜农的喜爱。我们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无籽西瓜品种花蜜三号的高产... 开封地区是我国西瓜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为了提高收益,无籽西瓜的种植面积在逐步扩大。结合农技推广工作,在引进示范的基础上,花蜜三号得到大面积推广,受到了广大瓜农的喜爱。我们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无籽西瓜品种花蜜三号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培育壮苗,精细整地,合理密植,水肥管理和人工辅助授粉,达到高产高效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籽西瓜 花蜜三号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