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城县铁皮石斛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4
1
作者 傅宇才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3期50-51,共2页
通过调查福建省连城县揭乐、文亨、林坊、塘前等乡镇铁皮石斛人工种植情况,明确了连城县铁皮石斛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疫病和软腐病3种,虫害有斜纹夜蛾、蛞蝓、蜗牛、介壳虫和蚜虫5种,分析了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农业、... 通过调查福建省连城县揭乐、文亨、林坊、塘前等乡镇铁皮石斛人工种植情况,明确了连城县铁皮石斛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疫病和软腐病3种,虫害有斜纹夜蛾、蛞蝓、蜗牛、介壳虫和蚜虫5种,分析了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技术方法,为铁皮石斛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病虫害 发生特点 防治方法 福建连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县油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小扬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8期150-151,共2页
介绍连城县油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包括油茶炭疽病、油茶煤污病、油茶软腐病、油茶白绢病、油茶毒蛾、油茶尺蠖、茶织镰蛾、油茶象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 油茶 病虫害 发生特点 防治方法 福建连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县天然阔叶树林分生长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邹海南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3期97-98,101,共3页
该文对连城县2006年和2016年两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天然阔叶树林分复位样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连城县以天然阔叶树占优势的阔叶树林分正处于自我修复和自然演替的旺盛生长期,人为破坏减少、进界幼树增加、林内自然枯损正常。
关键词 连城县 天然阔叶林 分析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县天然林资源保护现状及战略规划 被引量:2
4
作者 邱昆明 《林业勘查设计》 2018年第4期12-14,共3页
针对连城县天然林资源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在国家天然林保护的相关政策基础上阐述该区域天然林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连城县天然林优先保护的战略规划,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 天然林 保护 现状 战略规划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县林地景观类型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林荣标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9期77-78,113,共3页
在GIS技术支持下,该文利用连城县11年间林地利用类型数据,结合统计年鉴,对研究区林地景观类型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1年间,连城县林地面积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有林地表现为下降趋势,未成林造林地表现为较大... 在GIS技术支持下,该文利用连城县11年间林地利用类型数据,结合统计年鉴,对研究区林地景观类型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1年间,连城县林地面积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有林地表现为下降趋势,未成林造林地表现为较大上升的趋势,无立木林地表现为较大下降的趋势,灌木林地、疏林地、苗圃地变化没有明显规则,其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经济和政策导向的人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GIS 时空演变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县持续推进“普惠金融·惠林卡”推广工作 助力乡村振兴
6
作者 余玉英 黄萍 巫金连 《福建林业》 2020年第5期27-27,共1页
近日,连城县林业局相关人员会同县信用联社通过现场抽查,对朋口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审核,使资金合理投入到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建设中,并持续推进"普惠金融·惠林卡"推广工作,以实际行动实现林农增收... 近日,连城县林业局相关人员会同县信用联社通过现场抽查,对朋口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审核,使资金合理投入到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建设中,并持续推进"普惠金融·惠林卡"推广工作,以实际行动实现林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合作社 普惠金融 资金使用情况 乡村振兴 现场抽查 林业贴息贷款 持续推进 林农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县黑松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7
作者 林荣标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2期171-172,182,共3页
研究的林分是以黑松为优势的针阔混交林,胸径分布以1~20 cm的中小径木占绝对优势。经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3种空间结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院林分水平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单树种除杨梅属随机分布外其他树种都属聚集分布;整体林分... 研究的林分是以黑松为优势的针阔混交林,胸径分布以1~20 cm的中小径木占绝对优势。经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3种空间结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院林分水平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单树种除杨梅属随机分布外其他树种都属聚集分布;整体林分混交程度为中度以下,树种间隔离程度较小。黑松在林分中以同树种或只与一种不同树种混交占71.4%;林木生长竞争处于中庸状态,个体大小分化差异不大,不同竞争地位的个体数量基本相同。但各树种都有一定个体受到相邻木的压制,阔叶树被压制的个体相对比例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松 针阔混交林 空间结构 角尺度 混交度 大小比数 福建连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县森林资源景观要素变化分析
8
作者 林荣标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6期136-138,144,共4页
对连城县2003年、2014年2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档案数据进行森林景观要素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景观要素斑块面积数量发生了显著变化,林地与非林地的面积保持相对稳定。研究时段各景观要素间发生了斑块异质相互转化,表现了森林景观在... 对连城县2003年、2014年2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档案数据进行森林景观要素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景观要素斑块面积数量发生了显著变化,林地与非林地的面积保持相对稳定。研究时段各景观要素间发生了斑块异质相互转化,表现了森林景观在人为干扰下的恢复演替过程,总体景观异质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景观要素 变化分析 演替 福建连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县提升人工林生产力和稳定性对策探析
9
作者 邱昆明 《林业勘查设计》 2019年第4期20-23,共4页
针对连城县在人工林培育方面面临的生产力低、生长不稳定两个突出问题,提出重点从良种壮苗、合理整地、适地适树、改变单一的针叶树种造林,提高针阔混交及阔叶树造林比例、封山育林、生态保护等措施入手,以提高人工林的生产力及稳定性,... 针对连城县在人工林培育方面面临的生产力低、生长不稳定两个突出问题,提出重点从良种壮苗、合理整地、适地适树、改变单一的针叶树种造林,提高针阔混交及阔叶树造林比例、封山育林、生态保护等措施入手,以提高人工林的生产力及稳定性,从而获得较大的森林多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生产力 稳定性 问题和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连城县天然林资源分析与评价
10
作者 周兴东 《贵州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34-40,共7页
对连城县18个乡镇的天然林面积和树种组成分析表明:全县天然林面积比例为72.64%,以针叶树种为主的天然林占57.75%,纯阔叶林仅占4.89%;不同针阔比例的天然林面积,随着阔叶树比例增加呈递减趋势;全县天然林阔叶树权重为0.4,乡镇间存在较... 对连城县18个乡镇的天然林面积和树种组成分析表明:全县天然林面积比例为72.64%,以针叶树种为主的天然林占57.75%,纯阔叶林仅占4.89%;不同针阔比例的天然林面积,随着阔叶树比例增加呈递减趋势;全县天然林阔叶树权重为0.4,乡镇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聚类分析,18个乡镇被划分为4个不同天然林阔叶树比例类型;综合评价认为,全县天然林比例大,阔叶树种丰富,但干扰严重,天然林面积呈减小趋势,森林结构退化,个别地段出现逆行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树种组成 森林演替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林业分类经营的思路
11
作者 黄晓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57-160,共4页
从连城县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如何理顺和协调林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提出林业分类经营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林业 分类经营 经济林 生态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12
作者 《福建林业》 2020年第1期30-31,共2页
连城县林业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执行中央、省、市、县和上级主管部门工作部署,坚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精心组织,精密部署,认真履职,开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
关键词 疫情防控 连城县 上级主管部门 精心组织 林业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染松墨天牛幼虫的虫生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13
作者 詹芳芳 林俨 +3 位作者 傅世辉 林华英 林孝春 蔡守平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6,共6页
从自然罹病的1头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幼虫僵虫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虫生真菌MX-04。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松墨天牛幼虫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菌株MX-04为粉质虫草Cordyceps fari... 从自然罹病的1头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幼虫僵虫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虫生真菌MX-04。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松墨天牛幼虫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菌株MX-04为粉质虫草Cordyceps farinosa,在25℃下培养14 d后产孢量为(8.39±1.03)×10^(7)个/cm^(2);菌株MX-04对松墨天牛幼虫具有较高的致病力,松墨天牛3龄幼虫接种13 d后死亡率达86.67%,LT_(50)值为6.80 d。菌株MX-04具有开发为松墨天牛生防制剂的良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粉质虫草 分离 鉴定 系统发育分析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楝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羡德 陈礼光 +3 位作者 陈珺 罗增炎 张志欣 郑郁善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43-47,共5页
以苦楝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多水平梯度试验,筛选DNA模板,Mg2+,Taq DNA聚合酶,dNTPs和随机引物的浓度及用量,建立苦楝RAPD技术分析体系.结果表明:当基因组DNA浓度为60 ng/μL,镁离子浓度为3.0 mmol/L,dNTP浓度为0.25 mm... 以苦楝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多水平梯度试验,筛选DNA模板,Mg2+,Taq DNA聚合酶,dNTPs和随机引物的浓度及用量,建立苦楝RAPD技术分析体系.结果表明:当基因组DNA浓度为60 ng/μL,镁离子浓度为3.0 mmol/L,dNTP浓度为0.25 mmol/L,引物浓度为0.30μmol/L,Taq DNA聚合酶用量为1 U/20μL,反应体系总体积20μL时,出现可辨认的清晰谱带.其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2 m in;然后38个循环(94℃变性30 s,37℃退火1 m in,72℃延伸80 s);最后72℃延伸8 m in,4℃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RAPD反应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集方式对马尾松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郭建钢 周新年 +1 位作者 王国良 杨长江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02-305,共4页
利用面积为 1 4.33hm2 的固定试验区 ,定位研究不同采集作业方式对马尾松次生阔叶混交林天然更新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主伐强度不同 ,对马尾松次生林更新密度、更新频度和1年生幼苗各器官生长量都有显著影响 ;集材有利于种子的着床发... 利用面积为 1 4.33hm2 的固定试验区 ,定位研究不同采集作业方式对马尾松次生阔叶混交林天然更新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主伐强度不同 ,对马尾松次生林更新密度、更新频度和1年生幼苗各器官生长量都有显著影响 ;集材有利于种子的着床发芽 ,对更新密度有显著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集方式 马尾松次生林 天然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棕象甲幼虫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顺立 童文钢 +1 位作者 张飞萍 林富贵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第2期100-104,共5页
【背景】红棕象甲是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近十年来在我国南方严重危害棕榈科植物。【方法】为了确定其调查抽样方法、准确获得虫情,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模型分析法等,对红棕象甲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在Iwao模型中,α=0.... 【背景】红棕象甲是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近十年来在我国南方严重危害棕榈科植物。【方法】为了确定其调查抽样方法、准确获得虫情,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模型分析法等,对红棕象甲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在Iwao模型中,α=0.4208>0,β=1.5133>1,这说明了红棕象甲幼虫的种群空间格局的分布图式为聚集型;用马占山重新解释的Taylor幂法则分析表明,红棕象甲幼虫的空间格局归属于聚集型,个体之间相互吸引。【结论与意义】红棕象甲幼虫在林内呈聚集型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运用Iwao法确定了林间最适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为该虫的监测与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象甲 幼虫 空间格局 序贯抽样 Iwao模型 Taylor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郁闭度杉木林下套种秃杉生长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庆锋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3-125,154,共4页
通过对不同郁闭度杉木林下套种秃杉试验,分析杉木与套种秃杉种间协调关系。结果表明:秃杉幼树在杉木的林冠下生长良好,杉木保留郁闭度控制在0.4~0.6之间时,秃杉的保存率、胸径、树高生长及保留杉木的胸径生长最佳。
关键词 秃杉 套种 杉木林 生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岩市油茶优良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步先 陈燕 简丽华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5年第3期173-177,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龙岩地区生长的油茶优良品种,分别对新罗、上杭、长汀等地引种的30个油茶品种进行2 a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0个油茶品种初期生长表现良好,各品种间地径、树高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红山1号地径生长量最大,平均可达1.... 为筛选出适宜在龙岩地区生长的油茶优良品种,分别对新罗、上杭、长汀等地引种的30个油茶品种进行2 a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0个油茶品种初期生长表现良好,各品种间地径、树高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红山1号地径生长量最大,平均可达1.42 cm;新罗2号树高生长量最大,平均可达101.5 cm;闽43号、赣9号2个品种在龙岩地区生长较好,适应性强,初期表现优秀,有望作为龙岩地区油茶栽植的主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引种 龙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笋禾夜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被引量:5
19
作者 童文钢 《华东昆虫学报》 1998年第2期53-57,共5页
竹笋禾夜蛾是福建省竹林的主要害虫,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2月中旬开始孵化,幼虫6龄,幼虫期51-80天,蛹期17-29天。每雌一生产卵84-467粒,成虫寿命6-17天。该虫的综合防治应以林业防治为主... 竹笋禾夜蛾是福建省竹林的主要害虫,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2月中旬开始孵化,幼虫6龄,幼虫期51-80天,蛹期17-29天。每雌一生产卵84-467粒,成虫寿命6-17天。该虫的综合防治应以林业防治为主,9月份开始林地除草灭虫;3月初以化学农药喷杂草治虫,4月初出笋后对笋喷药2次;成虫羽化盛期点灯诱蛾等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蛾 竹笋 喷药 治虫 出笋 主要害虫 除草 成虫羽化 产卵 幼虫期
全文增补中
米老排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林初报 被引量:6
20
作者 罗水钧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0期91-93,共3页
通过开展低山地带米老排不同坡位生物防火林带幼树生长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土层厚度与含水量是影响米老排造林成活保存率和幼树生长的最重要因素。4种坡位生物防火林带中,米老排造林幼树的成活保存率和树高、胸径、地径、冠幅生长... 通过开展低山地带米老排不同坡位生物防火林带幼树生长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土层厚度与含水量是影响米老排造林成活保存率和幼树生长的最重要因素。4种坡位生物防火林带中,米老排造林幼树的成活保存率和树高、胸径、地径、冠幅生长量均表现为山脚田坑边>山脊下部>山脊中部>山脊上部,且山脚田坑边、山脊下部显著大于山脊的中部、上部。低山地带营造米老排生物防火林带的最适宜坡位为山脚田坑边,适宜坡位为山脊下部,最不适宜坡位为山脊上部,在山脊中部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宜选择土层较厚、坡度较平缓蓄水能力强的地段[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 生物防火林带 营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