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
1
作者 姚玉琴 徐镱菱 《江苏教育》 2024年第44期18-21,共4页
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高校在组织凝聚、学术科研、育人实践等方面发挥着“头雁”作用。当前,高校需要进一步拓展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视野和格局,立足高校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完善管理... 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高校在组织凝聚、学术科研、育人实践等方面发挥着“头雁”作用。当前,高校需要进一步拓展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视野和格局,立足高校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完善管理领导机制,共建共享课程资源,引领一体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政教育 大中小学 一体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思政课一体化走向思政教育一体化——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
2
作者 姚玉琴 《江苏教育》 2024年第44期6-11,共6页
从思政课一体化走向思政教育一体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思政教育规律的高度重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把握目标逻辑和实践逻辑,着力探索各学段统筹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内在向度与实践路径,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 从思政课一体化走向思政教育一体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思政教育规律的高度重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把握目标逻辑和实践逻辑,着力探索各学段统筹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内在向度与实践路径,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一体化 课程思政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市姚玉琴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共同体
3
作者 姚玉琴 《江苏教育》 2024年第13期F0002-F0002,共1页
连云港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共同体成立于2019年,成员共20人,来自连云港市各中小学。工作室秉承“读教研评写”五要素融合的研训理念,在理论研究、交流实践、故事宣讲、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教与宣讲活... 连云港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共同体成立于2019年,成员共20人,来自连云港市各中小学。工作室秉承“读教研评写”五要素融合的研训理念,在理论研究、交流实践、故事宣讲、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教与宣讲活动。共同体目前有11名连云港市港城名师,4名正高级教师,省基本功一等奖3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对象 教育家型 人才培养 工作室 连云港市 要素融合 中小学 交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仿生:教育研究新视角
4
作者 张廷亮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09年第6期44-45,共2页
仿生,在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在教育教学及其研究中也应该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很久以来,人们在教育教学中一直在不自觉地运用仿生的思想、方法。为了改变教育教学及其研究的现状,我们应该自觉地运用仿生思想,直至建立教育仿... 仿生,在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在教育教学及其研究中也应该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很久以来,人们在教育教学中一直在不自觉地运用仿生的思想、方法。为了改变教育教学及其研究的现状,我们应该自觉地运用仿生思想,直至建立教育仿生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仿生 研究新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海思政”:指向教育强国的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行动
5
作者 鲍冬生 刘俊利 《江苏教育》 2024年第44期22-23,共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站在教育强国的高度,扎根本土实践探索,突出“山海思政”特色,以名师工作室引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挖掘特色课程资源并融入日常思政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山海思政” 教育强国 思政课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域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朝仁 《江苏教育》 2017年第46期43-46,共4页
教育科研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科研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成效表明,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育行政的重视和助推,更离不开教育科研平台的搭建和载体的创新。围绕'抓载体、促发展、保增长、创品牌'的工... 教育科研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科研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成效表明,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育行政的重视和助推,更离不开教育科研平台的搭建和载体的创新。围绕'抓载体、促发展、保增长、创品牌'的工作思路,连云港市教育科研呈现出的理念样态、实践样态、效能样态和规划样态,在实现教育科研转型升级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研 教师专业发展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海探航”的“连云港现象”解读
7
作者 孙朝仁 陈建先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2年第2期35-37,共3页
连云港市地处江苏省北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十一五"以前,教育科研基础较为薄弱。"十一五"期间,通过实践,连云港"低重心、小步走、广参与"的教育科研特色逐步形成,特别是在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具体组织)的小... 连云港市地处江苏省北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十一五"以前,教育科研基础较为薄弱。"十一五"期间,通过实践,连云港"低重心、小步走、广参与"的教育科研特色逐步形成,特别是在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具体组织)的小学青年教师"教海探航"征文活动中,近年来出现了"连云港现象",竞赛成绩高居全省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市 江苏省教育厅 经济欠发达地区 解读 教育报刊 科研基础 科研特色 征文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科研论文写作的应然追求——“教海探航”中“连云港现象”再解读
8
作者 孙朝仁 《江苏教育》 2017年第34期55-57,共3页
教师专业成长不仅需要外部的正向刺激,更需要内部动力。近些年,连云港市在'教海探航'征文比赛中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全省领先水平,这样的成绩源自于'教海探航'激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需,促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活力,从... 教师专业成长不仅需要外部的正向刺激,更需要内部动力。近些年,连云港市在'教海探航'征文比赛中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全省领先水平,这样的成绩源自于'教海探航'激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需,促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活力,从而促进了教师的内涵发展。写作是教师提升专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的一种生命生长方式,'教海探航'中的连云港教师正以蓬勃的姿态高挂悬帆,向着梦想的彼岸破浪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海探航 教师成长 连云港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教育的爱
9
作者 刘俊利 《江苏教育》 2017年第31期40-,共1页
教育实质是传递爱的活动。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出,'爱是教育的原动力','爱迫不及待地要在世界、教育和人类实践中表现出来,并把所看到的本质画像刻印在此'。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班主任工作是最能... 教育实质是传递爱的活动。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出,'爱是教育的原动力','爱迫不及待地要在世界、教育和人类实践中表现出来,并把所看到的本质画像刻印在此'。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班主任工作是最能体现这一教育意蕴的。从吸收与付出的视角看,爱呈现出'学会爱、拥有爱、表达爱、分享爱、给予爱'的序列。其中,'给予爱'处于爱之序列的最高端。用爱为每一位学生指明前进方向,指出前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智慧 爱的教育 班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理契约教育论”的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10
作者 朱桂凤 孙朝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2期36-38,共3页
“心理契约”一词最早出现在阿奇利斯(Chris Argyris)1960年所著的《理解组织行为》(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 Behavior)一书,用以描述雇主和雇员之间所存在的未能用文本规约的隐性心理期待。借用到数学教育领域,则是指“数学... “心理契约”一词最早出现在阿奇利斯(Chris Argyris)1960年所著的《理解组织行为》(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 Behavior)一书,用以描述雇主和雇员之间所存在的未能用文本规约的隐性心理期待。借用到数学教育领域,则是指“数学教育关系中存在的一系列彼此期待的主观信念,是教育关系双方期望的集合形态,反映了教育关系的本体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契约教育论 数学教学 本体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海探航”与区域教师队伍成长——基于“教海探航”中的“连云港现象”的分析
11
作者 孙焱 《江苏教育》 2018年第62期46-48,共3页
笔者曾以三种身份参与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教海探航”征文的作者,学校和区域层面“教海探航”征文的组织发动者,连云港市范围内教师征文写作的指导者.这三重身份使笔者对“教海探航”有较为深刻和立体的认识:“教海探航”... 笔者曾以三种身份参与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教海探航”征文的作者,学校和区域层面“教海探航”征文的组织发动者,连云港市范围内教师征文写作的指导者.这三重身份使笔者对“教海探航”有较为深刻和立体的认识:“教海探航”是个体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这种个体关键事件的持续发生催生了“连云港现象”,而“连云港现象”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连云港市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成长 连云港市 教师队伍 关键事件 专业发展 征文 江苏省 发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的教育:从为孩子选择适合的起点做起
12
作者 孙焱 《江苏教育》 2018年第34期12-13,共2页
"适合的教育"是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适合、成长规律的适合。"适合的教育"要从学生适合的起点做起,具体体现在:适合的学校起点、适合的学习起点、适合的期待起点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 成长规律 学校起点 学习起点 期待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线教师科研倾向分析及评价对策——以苏北某区507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朝仁 朱桂凤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40-43,共4页
教师有两种科研倾向,即创造性科研倾向和重复性科研倾向。前者有个体的教育主张,后者造就科研未果状态。借助"访谈量表"评价教师的科研水平,能矫正教师的负科研倾向,引领科研正向行走,赋予人文科研以时代意义。"草根式&q... 教师有两种科研倾向,即创造性科研倾向和重复性科研倾向。前者有个体的教育主张,后者造就科研未果状态。借助"访谈量表"评价教师的科研水平,能矫正教师的负科研倾向,引领科研正向行走,赋予人文科研以时代意义。"草根式"评价策略能让科研根植于课堂并反哺课堂,张扬科研主流发展的正判断,以渐次提升科研创新意识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倾向分析 访谈量表 评价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养导向下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爱家乡”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玉琴 《江苏教育》 2023年第22期57-61,共5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当前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点与方向。对于教学一线人员来说,可以立足核心素养,从课程与教学维度进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体来说,可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维度进行思政课一体化架构,从...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当前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点与方向。对于教学一线人员来说,可以立足核心素养,从课程与教学维度进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体来说,可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维度进行思政课一体化架构,从而统筹推进素养导向下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一体化 课程与教学维度 中小学 “爱家乡”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15
作者 孙朝仁 《江苏教育》 2017年第15期31-32,共2页
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成长,是让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持续发展,让每个孩子幸福成长是教师与家长的共同愿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则是成长的必然路径。班主任作为孩子幸福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其工作的全视野... 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成长,是让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持续发展,让每个孩子幸福成长是教师与家长的共同愿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则是成长的必然路径。班主任作为孩子幸福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其工作的全视野、高境界和真情怀则是关乎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彰显德育效应的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功体验 幸福成长 全视野 高境界 真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团队建设的“完整”实践
16
作者 孙朝仁 《江苏教育》 2017年第78期48-49,共2页
教师团队建设是一所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永恒话题,也是学校整体实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研究并实践教师团队建设方法、路径的案例和经验层出不穷。但是,目前各种教师团队建设的方法和路径以及经验中,更多的是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某一... 教师团队建设是一所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永恒话题,也是学校整体实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研究并实践教师团队建设方法、路径的案例和经验层出不穷。但是,目前各种教师团队建设的方法和路径以及经验中,更多的是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某一方面着手,而忽视了其整体性,更很少有顶层设计与行为上的'完整'实践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发展 团队建设 完整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研引领,区域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17
作者 孙朝仁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4年第9期54-55,共2页
履行研究、指导、服务职能的教研员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承担着教师培养的重任。笔者自2003年调入连云市教研室工作以来,就将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主要工作来抓,确立了“教师自动、校际间互动、区域间联动... 履行研究、指导、服务职能的教研员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承担着教师培养的重任。笔者自2003年调入连云市教研室工作以来,就将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主要工作来抓,确立了“教师自动、校际间互动、区域间联动”的“动力型”教师发展的理念,通过成立“一坛两室”,借助“一体(课堂教学)两翼(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较好地促进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与持续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青年教师 教研员 教师培养 专业化成长 教研室工作 引领作用 服务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学生学习中的“隐私”
18
作者 张廷亮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0年第4期37-38,共2页
(一)“隐私”本是社会学的概念。借用“隐私”一词.是想形象地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心活动的隐秘性、不确定性和交流的有限性。隐秘性是指学生关于学习的想法由内心深处产生;不确定性,是指学生关于学习的一些想法并不清晰、并不... (一)“隐私”本是社会学的概念。借用“隐私”一词.是想形象地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心活动的隐秘性、不确定性和交流的有限性。隐秘性是指学生关于学习的想法由内心深处产生;不确定性,是指学生关于学习的一些想法并不清晰、并不完善,学生对其完整的表述没有把握:交流的有限性,是指学生对于学习的交流是有选择的、有条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过程 学生 隐私 内心活动 不确定性 隐秘性 有限性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海在线”创设线上教学新样态
19
作者 康凯 马敏 +1 位作者 李其柱 鲍冬生 《江苏教育》 2020年第42期34-36,共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充分运用自主开发的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云海在线,提供学科数字化资源,为教师课堂教学、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线上教学 教育改革 课程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研·写”一体化——教师专业提升的最佳路径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朝仁 孙焱 《教育视界》 2019年第13期97-99,共3页
根据教师发展的阶段划分,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涵盖教师外部的专业发展路径(格物致知)和内部自主的专业发展路径(反观内省)。具体来说,包括教学反思、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学习共同体以及教好书、育好人的目标体系等。在众多路径之中,教... 根据教师发展的阶段划分,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涵盖教师外部的专业发展路径(格物致知)和内部自主的专业发展路径(反观内省)。具体来说,包括教学反思、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学习共同体以及教好书、育好人的目标体系等。在众多路径之中,教学工具思维(教研思维)与教学学术思维(工程思维)是有效手段,尤其是二者组合背景下的'基地思维'(系统思维)在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立体投射了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基于这一认识,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本质应该是通过系统的努力来改变教师的专业实践、专业信念以及对学校和学生的理解及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提升 教师的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路径 最佳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