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地方高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 |
姚玉琴
徐镱菱
|
《江苏教育》
|
2024 |
0 |
|
2
|
从思政课一体化走向思政教育一体化——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 |
姚玉琴
|
《江苏教育》
|
2024 |
0 |
|
3
|
连云港市姚玉琴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共同体 |
姚玉琴
|
《江苏教育》
|
2024 |
0 |
|
4
|
教育仿生:教育研究新视角 |
张廷亮
|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
2009 |
0 |
|
5
|
“山海思政”:指向教育强国的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行动 |
鲍冬生
刘俊利
|
《江苏教育》
|
2024 |
0 |
|
6
|
教育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域实践 |
孙朝仁
|
《江苏教育》
|
2017 |
2
|
|
7
|
“教海探航”的“连云港现象”解读 |
孙朝仁
陈建先
|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
2012 |
0 |
|
8
|
教科研论文写作的应然追求——“教海探航”中“连云港现象”再解读 |
孙朝仁
|
《江苏教育》
|
2017 |
0 |
|
9
|
也谈教育的爱 |
刘俊利
|
《江苏教育》
|
2017 |
0 |
|
10
|
基于“心理契约教育论”的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
朱桂凤
孙朝仁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6 |
0 |
|
11
|
“教海探航”与区域教师队伍成长——基于“教海探航”中的“连云港现象”的分析 |
孙焱
|
《江苏教育》
|
2018 |
0 |
|
12
|
适合的教育:从为孩子选择适合的起点做起 |
孙焱
|
《江苏教育》
|
2018 |
0 |
|
13
|
一线教师科研倾向分析及评价对策——以苏北某区507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为例 |
孙朝仁
朱桂凤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4
|
素养导向下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爱家乡”课程为例 |
姚玉琴
|
《江苏教育》
|
2023 |
1
|
|
15
|
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
孙朝仁
|
《江苏教育》
|
2017 |
0 |
|
16
|
教师团队建设的“完整”实践 |
孙朝仁
|
《江苏教育》
|
2017 |
0 |
|
17
|
教研引领,区域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
孙朝仁
|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
2014 |
0 |
|
18
|
关注学生学习中的“隐私” |
张廷亮
|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
2010 |
0 |
|
19
|
“云海在线”创设线上教学新样态 |
康凯
马敏
李其柱
鲍冬生
|
《江苏教育》
|
2020 |
0 |
|
20
|
“教·研·写”一体化——教师专业提升的最佳路径 |
孙朝仁
孙焱
|
《教育视界》
|
201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