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O_2/S涂层抑制结焦性能的中试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建新 徐宏 +2 位作者 马秋林 王志远 李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8-684,共7页
为了抑制乙烯裂解炉管结焦,对SiO2/S涂层的抑制结焦性能进行了中试试验,并与未涂层炉管和加入结焦抑制剂炉管的结焦结果进行了对比。利用SEM和EDS表征了炉管出口部位结焦层的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与未涂层炉管相比,SiO2/S涂层的结焦抑... 为了抑制乙烯裂解炉管结焦,对SiO2/S涂层的抑制结焦性能进行了中试试验,并与未涂层炉管和加入结焦抑制剂炉管的结焦结果进行了对比。利用SEM和EDS表征了炉管出口部位结焦层的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与未涂层炉管相比,SiO2/S涂层的结焦抑制率为39%,而结焦抑制剂的结焦抑制率为41%,2种工艺条件的抑制结焦效果相当。未涂层、涂层和加入结焦抑制剂的炉管出口结焦层均发生了片状剥落,剥落焦层主要由碳元素组成,且无丝状催化焦存在。涂层和加入结焦抑制剂的炉管剥落焦层厚度约为30μm,而未涂层炉管剥落焦层厚度约为50μm。焦层剥落后的未涂层炉管和加入结焦抑制剂炉管表面为粒状焦,而涂层炉管表面为松散的粉末状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SiO2/S涂层 结焦 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40合金试样氧化表面的催化结焦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建新 徐宏 +2 位作者 马秋林 王志远 李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9-424,共6页
以石脑油为裂解原料,在850℃下进行了HP40合金试样氧化表面的催化结焦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和拉曼光谱表征了HP40合金试样的氧化层和结焦层。结果表明,HP40合金试样表面氧化层疏松、多孔,主要由(Cr,Fe)尖... 以石脑油为裂解原料,在850℃下进行了HP40合金试样氧化表面的催化结焦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和拉曼光谱表征了HP40合金试样的氧化层和结焦层。结果表明,HP40合金试样表面氧化层疏松、多孔,主要由(Cr,Fe)尖晶石和少量的Fe2O3组成。在结焦初始阶段,结焦速率较大,然而随着结焦实验时间的增加,结焦速率开始降低,最后趋于稳定值0.0084mg/(cm2.min)。在形核阶段,结焦层的粒子直径约为1μm,在催化结焦的后期,丝状焦直径约为0.2μm,当结焦机理为热裂解结焦时,丝状焦直径又增加到0.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结焦 热裂解 石脑油 HP40合金试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流速对SiO2/S涂层中试制备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志远 徐宏 +2 位作者 栾小建 李伟 周建新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4-258,共5页
为了抑制乙烯裂解炉管内表面结焦,在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对SiO/S涂层进行了中试制备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气体流速对涂层形貌和结构的影响,优化了涂层中试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Raman光谱对涂层形貌、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为了抑制乙烯裂解炉管内表面结焦,在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对SiO/S涂层进行了中试制备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气体流速对涂层形貌和结构的影响,优化了涂层中试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Raman光谱对涂层形貌、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对优化后涂层的热冲击性能进行了考核。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流速的增加,炉管出VI涂层粒子逐渐变小,结合也更加致密。同时,涂层厚度及Si—O—S结构逐渐增加。当气体流速为30~40m/s时,炉管出口涂层厚度为8~10μm,粒子结合致密。涂层经过16次热冲击试验后仍未剥落,可以满足抑制炉管结焦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裂解 涂层 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裂解在线涂层中试制备及节能技术研究
4
作者 周建新 徐宏 +3 位作者 马秋林 王志远 徐鹏 李伟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6,共4页
对Si系复合陶瓷涂层进行中试试验研究,评价了涂层的抗结焦性能,并为该技术的节能潜力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涂层的组成粒子之间的结合致密,粒子直径小于1μm。涂层厚度约为10μm,涂层和金属基底之间结合良好。涂层主要由Si和O峰组成,同... 对Si系复合陶瓷涂层进行中试试验研究,评价了涂层的抗结焦性能,并为该技术的节能潜力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涂层的组成粒子之间的结合致密,粒子直径小于1μm。涂层厚度约为10μm,涂层和金属基底之间结合良好。涂层主要由Si和O峰组成,同时含有少量S元素峰。在结焦26 h后,涂层的抑制结焦效果为38.8%。按照中试结焦试验评价结果预测,乙烯裂解炉总收益为4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在线 涂层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Q-40LHTY-X斜直井顶驱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伟 高亮 +1 位作者 万广伟 余灵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7-58,7,共2页
为了满足斜直井的钻井需要,研制了DQ-40LHTY-X斜直井顶驱装置。该顶驱与ZJ20DBX斜直井钻机配套使用,主要由机械传动部分、液压辅助系统及电气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具有顶驱一体化分体游车、滚轮承载机构、上置式钻井液截止阀、液压马达... 为了满足斜直井的钻井需要,研制了DQ-40LHTY-X斜直井顶驱装置。该顶驱与ZJ20DBX斜直井钻机配套使用,主要由机械传动部分、液压辅助系统及电气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具有顶驱一体化分体游车、滚轮承载机构、上置式钻井液截止阀、液压马达制动回转机构、倾斜扶正固定装置及浮动缓冲装置等设计特色。厂内试验表明,该顶驱达到了最初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直井 顶驱 滚轮承载机构 回转机构 旋转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导向钻井通讯与控制系统设计与软件开发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炳森 唐达 +3 位作者 常珍 周宇 岳前进 周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70,79,I0005,I0006,共6页
旋转导向是当前油气钻采井下工具导向控制的关键性技术,在长水平段水平井、大位移井、分支井等复杂井结构中应用广泛。钻井液脉冲为旋转导向钻井的主要通讯方式,其传输缓慢、有延迟、易误码等传输特性,使得对通讯编码和传输同步的要求... 旋转导向是当前油气钻采井下工具导向控制的关键性技术,在长水平段水平井、大位移井、分支井等复杂井结构中应用广泛。钻井液脉冲为旋转导向钻井的主要通讯方式,其传输缓慢、有延迟、易误码等传输特性,使得对通讯编码和传输同步的要求更为严格。另外,为方便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直观掌握导向头状态和井眼轨迹的控制情况,需要建立有效的地面监控系统。针对这些问题和旋转导向钻井工程中的具体情况,考虑指令传输时间短、井下识别准确率高的原则,设计了旋转导向系统上下位机的通讯协议,并给出下行控制指令编码方案;开发了相应的通讯与控制系统,可实现控制指令下传和钻井参数实时显示,解决了旋转导向钻井设备的软件系统集成问题。系统提供了实际旋转导向控制接口和地面测试接口,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导向钻井 钻井液脉冲 通讯协议 控制系统 软件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定向井与水平井靶区的可视化研究
7
作者 黄猛 周凯 +3 位作者 潘磊 李海滨 王来智 周建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58,共6页
定向井和水平井都规定了靶点和靶区范围,要求在钻井过程中判别是否中靶。本文基于空间解析几何和井眼轨道几何学的相关知识,推导了空间任意圆靶的参数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2个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及其对应的横向与纵向设计偏差,分别确定水... 定向井和水平井都规定了靶点和靶区范围,要求在钻井过程中判别是否中靶。本文基于空间解析几何和井眼轨道几何学的相关知识,推导了空间任意圆靶的参数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2个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及其对应的横向与纵向设计偏差,分别确定水平井靶体的靶窗和靶底。最后,使用LabVIEW软件对辽河油田的钻井靶区数据进行了编程和绘图验证,结果表明,LabVIEW可以精确地绘制出不同靶体的水平投影图、垂直投影图和三维视图,为钻井轨迹的可视化实施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井 水平井 靶区 LABVIEW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