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良性肿瘤53例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罗全 章奎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45-347,共3页
我院1979年9月~1987年12月,手术治疗肺良性肿瘤53例,诊断准确率仅10%。炎性假瘤22例,术前均误诊,错构瘤17例,术前仅3例诊断明确。炎性假瘤和错构瘤即占总数73.6%。本文依据临床资料与肺癌、肺结核瘤的鉴别诊断加以讨论。并对外科治疗... 我院1979年9月~1987年12月,手术治疗肺良性肿瘤53例,诊断准确率仅10%。炎性假瘤22例,术前均误诊,错构瘤17例,术前仅3例诊断明确。炎性假瘤和错构瘤即占总数73.6%。本文依据临床资料与肺癌、肺结核瘤的鉴别诊断加以讨论。并对外科治疗中,不能确诊者应做冰冻切片检查,以便确定术式,区别对待,但应尽量保留肺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诊断 外科治疗 良性肿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肿瘤的诊疗:基于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的共识 被引量:43
2
作者 方文涛 傅剑华 +18 位作者 沈毅 魏煜程 谭黎杰 张鹏 韩泳涛 陈椿 张仁泉 李印 陈克能 陈和忠 刘永煜 崔有斌 王允 庞烈文 于振涛 周鑫明 柳阳春 陈刚 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14-417,共4页
胸腺肿瘤是胸部实体肿瘤中相对罕见的一个类型[1]。在中国,胸腺肿瘤的发病率约为3.93/100万,这大致为肺癌发病率的1/100、食管癌发病率的1/25。此发病率高于北美报告的胸腺肿瘤发病率[2.14/100万;基于美国医疗保险监督、流行病学和... 胸腺肿瘤是胸部实体肿瘤中相对罕见的一个类型[1]。在中国,胸腺肿瘤的发病率约为3.93/100万,这大致为肺癌发病率的1/100、食管癌发病率的1/25。此发病率高于北美报告的胸腺肿瘤发病率[2.14/100万;基于美国医疗保险监督、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数据库]。不过,SEER数据库也显示,胸腺肿瘤在亚裔中的发病率(3.74/100万)要远高于白人(1.89/100万),且与中国的数据接近。这意味着,胸腺肿〈br〉 瘤在不同的种族和种属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与此同时,这两个登记系统均只记录了临床上已处于进展期的“恶性肿瘤”;许多尚处于早期的低级别病变被视作“良性肿瘤”,故未予登记。因此,胸腺肿瘤的确切发病率被大大低估了。随着其他恶性肿瘤(如肺癌)的筛查日益推广,更早期的胸腺肿瘤也有望被及早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中国 EPIDEMIOLOGY 多中心 癌发病率 协作 诊疗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临床早期胸腺恶性肿瘤的围手术期效果及长期生存率的比较 被引量:21
3
作者 汪灏 谷志涛 +21 位作者 丁建勇 谭黎杰 傅剑华 沈毅 魏煜程 张鹏 韩泳涛 陈椿 张仁泉 李印 陈克能 陈和忠 刘永煜 崔有斌 王允 庞烈文 于振涛 周鑫明 柳阳春 刘媛 方文涛 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53-458,共6页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相比开放手术治疗早期(Masaoka-Koga Ⅰ期或Ⅱ期)胸腺恶性肿瘤在理论上具有优势,然而尚未有研究报道其在长期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基于中国胸腺肿瘤研究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for Research in Thymoma...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相比开放手术治疗早期(Masaoka-Koga Ⅰ期或Ⅱ期)胸腺恶性肿瘤在理论上具有优势,然而尚未有研究报道其在长期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基于中国胸腺肿瘤研究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for Research in Thymomas,ChART)的数据库对此进行了研究。方法以数据库中1994年到2012年间的1,117例早期(Masaoka-Koga Ⅰ期或Ⅱ期)胸腺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41例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876例行开放手术。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与围手术期结果方面的差异。采用多因素分析明确影响长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开放手术组相比,胸腔镜组的全胸腺切除比例更高(80.5%vs73.9%,P=0.028),根治性切除率更高(98.8%vs 88.7%,P<0.000),而复发率更低(2.9%vs 16.0%,P<0.001),5年无瘤生存率更高(92%vs 83%,P=0.011),而两组的5年生存率接近(92%vs 92%,P=0.1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WHO分型、Masaoka-Koga分期和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胸腺恶性肿瘤长期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胸腺恶性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与开放手术相比其围手术期效果更好,肿瘤学疗效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恶性肿瘤 胸腺切除术 胸腔外科 开胸手术 VIDEO-ASSISTED hT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切除范围对早期胸腺上皮肿瘤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谷志涛 傅剑华 +19 位作者 沈毅 魏煜程 谭黎杰 张鹏 韩泳涛 陈椿 张仁泉 李印 陈克能 陈和忠 刘永煜 崔有斌 王允 庞烈文 于振涛 周鑫明 柳阳春 刘媛 方文涛 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59-464,共6页
背景与目的探采用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胸腺肿瘤多中心回顾性数据库,探讨胸腺切除范围对早期胸腺上皮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Masaoka-Koga分期Ⅰ期、Ⅱ期且术前没有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根据术中胸腺切除程度,分为胸腺切除组及胸腺瘤... 背景与目的探采用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胸腺肿瘤多中心回顾性数据库,探讨胸腺切除范围对早期胸腺上皮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Masaoka-Koga分期Ⅰ期、Ⅱ期且术前没有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根据术中胸腺切除程度,分为胸腺切除组及胸腺瘤切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共有1,04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胸腺切除组入组796例患者、胸腺瘤切除组入组251例患者。对于术前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患者,胸腺切除组术后的MG的缓解率明显优于胸腺瘤切除组(91.6%vs 50.0%,P<0.001)。胸腺切除组的10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90.9%,胸腺瘤切除组的10年OS为89.4%,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732)。胸腺切除组术后复发率为3.7%,胸腺瘤切除组术后复发率为6.2%,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49)。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对于Masaoka-Koga Ⅰ期患者,胸腺切除组和胸腺瘤切除组在复发率上没有差异(3.2%vs 1.4%,P=0.259);然而在Masaoka-Koga Ⅱ期患者中,胸腺切除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胸腺瘤切除组的复发率(2.9%vs 14.5%,P=0.001)。结论胸腺切除是治疗胸腺上皮肿瘤的标准手术方式,特别是对于Masaoka-Koga Ⅱ期及合并MG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肿瘤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 胸腺瘤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放疗在Ⅰ期/Ⅱ期/Ⅲ期胸腺肿瘤中的作用--ChART回顾性数据库研究结果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乾文 谷志涛 +23 位作者 杨富 傅剑华 沈毅 魏煜程 谭黎杰 张鹏 韩泳涛 陈椿 张仁泉 李印 陈克能 陈和忠 刘永煜 崔有斌 王允 庞烈文 于振涛 周鑫明 柳阳春 向锦 刘媛 方文涛 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 马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65-472,共8页
背景与目的胸腺肿瘤术后放疗尚存在争议,此研究目的为评价术后放疗在Ⅰ期-Ⅲ期胸腺肿瘤中的作用。方法搜索中国胸腺瘤研究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of Research for Thymomas,ChART)数据库中1994年至2012年接受手术切除未行新辅助治疗... 背景与目的胸腺肿瘤术后放疗尚存在争议,此研究目的为评价术后放疗在Ⅰ期-Ⅲ期胸腺肿瘤中的作用。方法搜索中国胸腺瘤研究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of Research for Thymomas,ChART)数据库中1994年至2012年接受手术切除未行新辅助治疗的Ⅰ期-Ⅲ期胸腺肿瘤患者的资料。对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决定死亡风险比。结果 ChART数据库中Ⅰ期-Ⅲ期胸腺肿瘤共1,546例。其中649例(41.98%)接受术后放疗。术后放疗与性别、组织学类型(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胸腺切除程度、是否完全切除、Masaoka-Koga分期及辅助化疗相关。手术后辅助放疗患者5年、10年总生存和无瘤生存分别为90%和80%、81%和63%,而单纯手术者5年、10年总生存和无瘤生存分别为96%和95%、92%和90%,两组生存有统计学差异(P=0.001,P<0.001)。单因素表明年龄、组织学分类(WHO)、Masaoka-Koga分期、是否完全切除和术后放疗与总生存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组织学分类(WHO)(P=0.001)、Masaoka-Koga分期(P=0.029)和是否完全切除(P=0.003)是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重症肌无力、组织学分类、Masaoka-Koga分期、手术方式、术后放疗和是否完全切除与无瘤生存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组织学类型(P<0.001)、Masaoka-Koga分期(P=0.005)和是否完全切除(P=0.006)是无瘤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亚组分析表明不完全切除患者接受术后放疗可以提高总生存和无瘤生存(P=0.010,P=0.017)。然而,完全切除者接受术后放疗则会降低总生存和无瘤生存(P<0.001,P<0.001)。结论此回顾性研究表明不完全切除Ⅰ期-Ⅲ期胸腺肿瘤患者术后放疗可以提高总生存和无瘤生存。但是,对于完全切除患者,术后放疗总体上并未显示出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术后放疗 总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化疗胸腺肿瘤中的应用及对其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可 谷志涛 +20 位作者 韩泳涛 傅剑华 沈毅 魏煜程 谭黎杰 张鹏 陈椿 张仁泉 李印 陈克能 陈和忠 刘永煜 崔有斌 王允 庞烈文 于振涛 周鑫明 柳阳春 刘媛 方文涛 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73-482,共10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术后化疗在胸腺肿瘤中的应用及术后化疗对Masaoka Ⅲ期/Ⅳ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1994年3月至2012年12月,中国胸腺瘤研究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of Research for Thymomas,ChA RT)数据库共纳入2,306例胸腺肿瘤病例,资料相... 背景与目的探讨术后化疗在胸腺肿瘤中的应用及术后化疗对Masaoka Ⅲ期/Ⅳ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1994年3月至2012年12月,中国胸腺瘤研究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of Research for Thymomas,ChA RT)数据库共纳入2,306例胸腺肿瘤病例,资料相对完整1,70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对其中Masaoka Ⅲ期/Ⅳ期665例患者进行进一步分析,初步评估术后化疗的临床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亚组患者生存曲线,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采用倾向值匹配研究(propensity-matched study,PSM),评估化疗的临床价值。结果 1,700例患者中未行术后化疗1,406例(82.7%),术后化疗294例(17.3%),随着Masaoka分期的增加,术后化疗患者的比例也随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Masaoka Ⅲ期/Ⅳ期患者665例进行进一步分析,其中未术后化疗组444例,术后化疗组221例。两组患者在有无重症肌无力、WHO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手术根治性、有无术后放疗等方面分布有差异(P<0.05)。其中C型胸腺瘤、不完全切除和术后放疗明显影响患者术后复发和生存(P<0.05)。术后化疗组5年和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1%、30%,5年和10年复发率分别为46%、68%,而未术后化疗组5年和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3%、58%。5年和10年复发率分别为26%、40%,两组无病生存率和复发率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P=0.001)。对有无重症肌无力,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手术根治性状态,术后放疗等因素进行倾向值匹配筛选出其中158例未术后化疗和158例术后化疗共316例患者,生存分析显示:未术后化疗组和术后化疗组两组5年生存率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332)。结论病理学类型、手术的根治性和术后放疗是影响进展期胸腺肿瘤患者术后生存和复发的主要因素。术后化疗并未给Masaoka-Koga Ⅲ期/Ⅳ期胸腺瘤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化疗 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胸腺瘤协作组回顾性数据库对比Masaoka-Koga分期和国际肺癌协会/国际胸腺肿瘤协作组提出的TNM分期系统 被引量:11
7
作者 梁光辉 谷志涛 +20 位作者 李印 傅剑华 沈毅 魏煜程 谭黎杰 张鹏 韩泳涛 陈椿 张仁泉 陈克能 陈和忠 刘永煜 崔有斌 王允 庞烈文 于振涛 周鑫明 柳阳春 刘媛 方文涛 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25-436,共12页
背景与目的使用中国胸腺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for Research in Thymomas,ChART)回顾性数据,比较Masaoka-Koga分期系统和国际肺癌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国际胸腺肿瘤协作组(Internati... 背景与目的使用中国胸腺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for Research in Thymomas,ChART)回顾性数据,比较Masaoka-Koga分期系统和国际肺癌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国际胸腺肿瘤协作组(International Thymic Malignancies Interest Group,ITMIG)推荐的新TNM分期对胸腺肿瘤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我们回顾分析了1992年-2012年ChART数据库共2,370例患者。其中1,198例信息完整的患者被纳入研究,按照TNM及Masaoka-Koga分期系统进行分期,并进行生存分析。评估指标为R0患者的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incidence of recurrence,CIR)以及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对比分析MasaokaKoga分期系统和新的TNM分期系统。结果根据Masaoka-Koga分期系统,不同分期CI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Ⅰ期和Ⅱ期或者Ⅱ期和Ⅲ期之间累积复发率无差异,Ⅳ期的患者具有更高的复发率,预后最差。根据新的TNM分期系统,T1a患者的累积复发率低于其他患者(P<0.05),T1a患者总生存高于T1b患者(P=0.004),T4患者总生存率差于其它患者。N(+)患者累及复发率及总生存率差于N0患者。在M0患者与M1b患者之间总体累积复发率和总体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M0和M1b患者之间二者无差异。Ⅰ期-IIIa期与IIIb期-IVb期患者之间总生存率具有差异,然而IIIb期与IVb期患者之间总生存率无差异。结论与Masaoka-Koga分期相比,IASLC/ITMIG TNM分期系统不仅描述了肿瘤侵犯的范围,也提供了有关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播散的情况。使用新的TNM分期系统进行前瞻性研究有助于更好的对胸腺肿瘤分组,预测预后,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分期 预后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胸腔内播散的IVa期肺癌患者,外科手术是否还有用武之地?
8
作者 刘宏旭 张晨雷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1-312,共2页
本期发表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广东省人民医院陈英等的论著”随访观察一主病灶切除的胸腔内播散腺癌或鳞癌患者的可选治疗策略”。回顾性分析了141例早期肺腺癌或肺鳞癌且复发模式为胸腔内播散型患者;或拟行肺癌根治术,但术中胸腔探... 本期发表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广东省人民医院陈英等的论著”随访观察一主病灶切除的胸腔内播散腺癌或鳞癌患者的可选治疗策略”。回顾性分析了141例早期肺腺癌或肺鳞癌且复发模式为胸腔内播散型患者;或拟行肺癌根治术,但术中胸腔探查发现胸腔内播散,接受主病灶切除的肺腺癌或肺鳞癌患者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患者 胸腔内 外科手术 IVa 广东省人民医院 病灶切除 肺癌根治术 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免疫与应激状态变化 被引量:21
9
作者 于占武 刘永煜 +2 位作者 杨成良 玉寒冰 马业罡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501-503,506,共4页
目的:观察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免疫与应激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开胸肺癌根治术组)33例和观察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组)33例,然后将两组术前2d及... 目的:观察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免疫与应激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开胸肺癌根治术组)33例和观察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组)33例,然后将两组术前2d及术后3、10d时的红细胞免疫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及应激激素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3、10d时的红细胞免疫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应激激素指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3d与术前2d及术后10d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免疫与应激状态的波动均小于开胸手术的患者,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围术期 机体免疫 应激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耐药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49-550,553,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肺癌组织中HIF-1α、MRP1和GST-π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肺癌浸润程度、有无淋...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肺癌组织中HIF-1α、MRP1和GST-π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肺癌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者HIF-1α、MRP1和GST-π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53例肺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44例(83.0%),GST-π阳性表达28例(52.8%),两者呈正相关(P<0.05),HIF-1α表达与MRP1表达(阳性表达31例,为58.5%)无相关性(P>0.05)。肺癌TNM分期T3、T4组HIF-1α、MRP1和GST-π高表达率分别为60.0%、80.0%和73.3%,与T1、T2组的26.3%、44.7%和42.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有淋巴结转移组HIF-1α、MRP1和GST-π高表达率分别为84.0%、72.0%、68.0%,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25.0%、42.9%和39.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可能对GST-π的表达起上调作用,HIF-1α、MRP1和GST-π高表达与肺癌的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低氧诱导因子1Α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谷胱甘肽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患者术后生存的初步分析--ChART数据库回顾性结果 被引量:18
11
作者 汪昉睿 庞烈文 +20 位作者 傅剑华 沈毅 魏煜程 谭黎杰 张鹏 韩泳涛 陈椿 张仁泉 李印 陈克能 陈和忠 刘永煜 崔有斌 王允 于振涛 周鑫明 柳阳春 刘媛 谷志涛 方文涛 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18-424,共7页
背景与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对胸腺瘤患者预后的影响至今尚不明确,本文旨在比较单纯胸腺瘤与合并肌无力胸腺瘤患者的手术预后。方法 1992年至2012年中国胸腺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for Research in Thymomas,ChART)... 背景与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对胸腺瘤患者预后的影响至今尚不明确,本文旨在比较单纯胸腺瘤与合并肌无力胸腺瘤患者的手术预后。方法 1992年至2012年中国胸腺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for Research in Thymomas,ChART)数据库录入的18个胸外科中心诊断胸腺瘤并接受相关手术的患者分为合并重症肌无力组(合并组)和单纯胸腺瘤组(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结果共1,85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合并肌无力组及单纯胸腺瘤组分别421人和1429人,行胸腺全切的比例分别是91.2%和71.0%(P<0.05);肌无力组患者的WHO病理类型多分布于AB、B1和B2型,优于单纯胸腺瘤组(P<0.05);合并肌无力组的Masaoka分期较早(I和Ⅱ期)的比例高于单纯胸腺瘤组。5年和10年的总体生存率在MG组和非MG组中分别为93%和88%;83%和81%(P=0.034);在Masaoka III、IVa和IVb期胸腺瘤患者中,合并肌无力患者的生存曲线高于单纯胸腺瘤患者(P=0.003)。在进展型胸腺瘤患者中,MG组和非MG组患者的Masaoka III、IVa、IVb的构成比相似,组织学结果中,MG组的AB/B1/B2/B3型的比例高于C型比例更高的非MG组(P<0.001)。整体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MG、WHO分型、Masaoka分期、手术方式、化疗、放疗和临床切除状况均为预后的影响因素。而在多因素分析中,WHO分型、Masaoka分期和临床切除状况是独立的预后预测指标。结论虽然重症肌无力不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但是在胸腺瘤患者中,合并MG的患者预后较优,尤其是Masaoka分期晚期的患者,可能与疾病的早期发现、病理类型分布相对较好、整体R0切除率较高以及复发率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T回顾性数据库局部进展期胸腺瘤的术前诱导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魏煜程 谷志涛 +19 位作者 沈毅 傅剑华 谭黎杰 张鹏 韩泳涛 陈椿 张仁泉 李印 陈克能 陈和忠 刘永煜 崔有斌 王允 庞烈文 于振涛 周鑫明 柳阳春 刘媛 方文涛 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45-452,共8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术前诱导治疗在胸腺瘤中的应用及其对局部进展期胸腺瘤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of Research for Thymomas,ChART)1994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回顾性数据库中局部进展期胸腺瘤(Masaoka... 背景与目的探讨术前诱导治疗在胸腺瘤中的应用及其对局部进展期胸腺瘤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of Research for Thymomas,ChART)1994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回顾性数据库中局部进展期胸腺瘤(Masaoka-Koga分期为Ⅲ期-IVa期)病例。分为诱导治疗组和直接手术组,对比分析两组的R0切除率、5年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等指标。诱导治疗组术后分期为Masaoka-Koga Ⅰ期-Ⅱ期的病例视为诱导治疗后降期。为更加精确评估诱导治疗效果,在剔除术后Ⅳ期病例的基础上,再次将诱导治疗组术后Masaoka-Koga Ⅰ期-Ⅲ期的病例与直接手术组Masaoka-Koga Ⅲ期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hART回顾性数据库1,713例有效病例中,局部进展期胸腺瘤706例,仅68例(4%)作了术前诱导治疗,R0切除率为67.6%,5年复发率为44.9%,5年与10年生存率分别为49.7%和19.9%。其中17例诱导治疗后达到降期,降期亚组中胸腺瘤的比例高于胸腺癌(38.7%vs 13.9%,P=0.02);与未降期亚组相比,降期亚组获得更高的5年生存率(93.8%vs 35.6%,P=0.013)。剔除术后Ⅳ期的病例后,直接手术组和诱导治疗组R0切除率接近(76.4%vs73.3%,P=0.63),但5年生存率差异明显(85.2%vs 68.1%,P<0.001),对于降期亚组,5年生存率优于直接手术组(93.8%vs 85.2%,P=0.438),未降期亚组5年生存率仅35.6%,明显差于降期亚组和直接手术组(P<0.001)。结论术前诱导治疗目前尚未在局部进展期胸腺瘤中广泛应用,但ChART的回顾性数据研究显示通过有效的术前诱导治疗可以使难以彻底切除的病例降期后增加R0切除的机会,从而延长生存,特别是胸腺瘤的病例。这一初步结果将有助于未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 胸腺瘤 诱导治疗 手术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DI-TOF-MS筛查乳腺癌患者血清特异性蛋白的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彩刚 路平 +5 位作者 赵祥 顾劲松 刘金龙 庞葵 朱晓宣 张瑞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728-730,共3页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寻找乳腺癌患者血清特异性蛋白。方法:应用弱阳离子蛋白质芯片(WCX2)及SELDI-TOF-MS技术检测12例正常人、10例乳腺良性病患者和22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寻找乳腺癌患者血清特异性蛋白。方法:应用弱阳离子蛋白质芯片(WCX2)及SELDI-TOF-MS技术检测12例正常人、10例乳腺良性病患者和22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三组样本质荷比在2000~30000Da间3939.314Da与3960.478Da的2个蛋白峰有显著差异。结论:SELDI-TOF-MS技术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特异性肿瘤标记物的筛选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弱阳离子蛋白质芯片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糖蛋白,GST-π,Topo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军航 马琳 +3 位作者 崔肃 赵翔 马业罡 王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4-435,438,共3页
目的:探讨P-gp、GST-π、Topo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P-gp、GST-π、Topo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gp、GST-π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升高,表达率分别为58.02%和72.84%... 目的:探讨P-gp、GST-π、Topo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P-gp、GST-π、Topo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gp、GST-π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升高,表达率分别为58.02%和72.84%,P-gp 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癌肿浸润深度有关P<0.05。GST-π的高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5。Topo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降低,表达率为61.73%,TopoⅡ的表达降低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存在着P-gp、GST-π、TopoⅡ表达水平的变化,临床检测P-gp、GST-π、TopoⅡ对食管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P-糖蛋白 谷胱甘肽-S转移酶 拓扑异构酶Ⅱ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DNA修复基因XRCC1 Pro206Pro和Gln632Gln单核苷酸多态与肺癌发生风险 被引量:4
15
作者 祁荣 马业罡 +4 位作者 刘峥嵘 刘大为 孙晓玲 孙中芙 尹娇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266-1269,1274,共5页
目的:DNA修复系统基因在维持基因组整体性及预防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碱基切除修复是DNA修复途径之一,主要切除DNA分子的小型损伤。XRCC1蛋白分子是碱基切除修复途径的重要组成成分。本研究探讨了DNA修复基因XRCC1 Pro206Pro与Gln63... 目的:DNA修复系统基因在维持基因组整体性及预防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碱基切除修复是DNA修复途径之一,主要切除DNA分子的小型损伤。XRCC1蛋白分子是碱基切除修复途径的重要组成成分。本研究探讨了DNA修复基因XRCC1 Pro206Pro与Gln632Gln单核苷酸多态与肺癌发生风险。方法:采用PCR-RFLP分型技术,分析中国东北地区汉族群体中247例肺癌患者与253例正常对照者的XRCC1 Pro206Pro和Gln632Gln多态/单体型与肺癌易感性及其与吸烟之间的关联。肺癌病例与正常对照者在年龄(±3岁)、性别及民族方面相配对。结果:XRCC1 Pro206Pro(G)变异等位基因携带者与AA野生等位基因纯合子个体相比较,有1.96倍高的肺癌发生风险(ad-justedOR=1.96,95%CI=1.26~3.06,P=0.003)(OR值经吸烟史校正)。对于XRCC1 Gln632Gln单一位点研究,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未观察到基因型与吸烟史之间可能的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两个SNPs之间存在强烈的连锁不平衡(D’=0.807,P=3.1e-115),单体型在肺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总体分布有极显著性差异(P=2.25e-06)。单体型2(Pro206Pro(A)-Gln632Gln(G)是抗风险性单体型(OR=0.66,95%CI=0.45~0.96,P=0.03),而单体型4(Pro206Pro(G)-Gln632Gln(G)是高风险性单体型(OR=16.09,95%CI=3.89~66.53,P=3.09e-07),这表明了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复杂疾病研究的重要性。结论:XRCC1Pro206Pro等位基因及含其等位基因的单体型可能在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修复基因 XRCC1 遗传多态性 肺癌 中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N在肺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嵘 刘永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12-816,共5页
背景与目的: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当肿瘤细胞侵袭细胞外基质时,OPN可通过NF-κB依赖的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肿瘤细胞高表达基质金... 背景与目的: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当肿瘤细胞侵袭细胞外基质时,OPN可通过NF-κB依赖的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肿瘤细胞高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 protease,MMPs),引起细胞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导致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该研究通过检测肺鳞状上皮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患者肿瘤组织中OPN的蛋白水平,研究其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65例石蜡包埋的肺SCC组织和24例正常肺组织中OP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OPN在肺SCC组织表达阳性率为64.5%,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阳性率为29.2%,P〈0.001)。OPN在肺SCC晚期(Ⅲ+Ⅳ期)表达阳性率为78.4%,显著高于早期(Ⅰ+Ⅱ期)组织(阳性率为54.5%,P〈0.001)。在T3-4分期的肺SCC组织中OPN表达阳性率为76.9%,显著高于T1-2分期(59.4%,P=0.007)。OPN的表达与肺SCC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显著相关,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3.4%,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阳性率为51.4%,P〈0.001)。结论:OPN参与肺SCC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提示其在肺SCC的诊断、判断预后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肺鳞状上皮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型肺癌侵袭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军 李玉 +2 位作者 玉寒冰 刘凡英 王洲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66-466,共1页
背景与目的广泛纵隔淋巴结廓清被视为是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标准术式的必要组成,随着对纵隔淋巴结廓清手术后并发症及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方式的认识,对纵隔淋巴结廓清范围及适应症出现争议。本文通过对中心型肺鳞癌侵及支气... 背景与目的广泛纵隔淋巴结廓清被视为是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标准术式的必要组成,随着对纵隔淋巴结廓清手术后并发症及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方式的认识,对纵隔淋巴结廓清范围及适应症出现争议。本文通过对中心型肺鳞癌侵及支气管壁的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研究,旨在为探讨肺癌手术合理廓清淋巴结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型肺鳞癌 侵袭 支气管壁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血清SCC-Ag、D-D、MIC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42-643,646,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血清SCC-Ag、D-D、MIC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前、术后1d及3d的血清SCC-Ag、D-D、MIC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血清SCC-Ag、D-D、MIC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前、术后1d及3d的血清SCC-Ag、D-D、MIC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1d及3d的血清SCC-Ag、D-D、MICA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也呈现逐渐改善的状态,术前分别与术后1d及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血清SCC-Ag、D-D、MIC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呈现持续改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围术期 SCC-AG D-D MICA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德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8-568,共1页
关键词 食管癌 华蟾素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联合检测观察
20
作者 吕先科 郭淑光 +1 位作者 刘冬妍 玉寒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34-636,共3页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存在着免疫抑制因子,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致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这是肿瘤细胞得以逃避宿主免疫反应的主要原因。免疫抑制酸性蛋1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白(Immunosuppressiveacidp...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存在着免疫抑制因子,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致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这是肿瘤细胞得以逃避宿主免疫反应的主要原因。免疫抑制酸性蛋1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白(Immunosuppressiveacidprotein,IAP)是免疫抑制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抑制 酸性蛋白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